第一篇:巷道乡扫盲数学试卷(09年)
--------------------高台县巷道乡扫盲试卷(2009年)
科目:数学
一、计算(40分)
1、时针转一圈是()小时。
①12 ②60 ③5 ④1
2、一条脚踏船最多可以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7名客人,至少需要()条船。
----线分---得---------封----------密-名---姓------------------7×7= 24÷3= 4×6= 36÷6= ①8条 ②9条 ③17条
56÷7= 81÷9= 6×5= 9×1=3、60减二十几得数可能是()56+7= 40-5= 70+25= 36+9=
①30 ②40 ③三十几 ④四十几 32÷8÷2= 36÷9×7= 4×2×8= 3×8÷6=
四、解决实际问题(27分)
5×9-7= 6×6+20= 7+8+9= 100-50-5= 1、5个8相加的结果是多少?
二、填空(21分)1、5个7的和比30多(),比4个7多(),比8个7
少()。
2、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照这样计算,6个人同时吃6个苹果,一共需要()分钟。
4、当你面对北面时,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
面是()面。
3、红、黄、蓝三色气球一样多,一共18个,红气球有多少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下来,12分)
个?
巷道乡农科教培训中心
第二篇:巷道乡扫盲数学试卷(10年)
------------------------线分---得---------封----------密-名---姓------------------高台县巷道乡扫盲试卷(2010年)
36+15○15+36 87○78 50○63-8 32-20○17 科目:数学
6+55○54+6 100○88 67○26+13 83○8+32
一、口算下面各题。(10分)
69-7○65 46-6○42○
32+6= 56+32= 73+8= 90-40= 80-30=
五、在○里填上“+”或“-”。(10分)
75-40= 28-19= 32+23= 40+50= 20+45=
50○34=84 100○60=40 28=46○18 86+9= 93-18= 73+12= 62+29= 45+55=
74○26=100 99○36=63 96=44○52 83+16= 99-36= 73+18= 56+27= 62+29=
53○33=20 47○23=70 100=19○81
二、填空。(15分)
56○23=33 1、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六、用竖式计算。(12分)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35+24= 83-16= 39+38= 第三位是()位。3、47和27的和是(),差是()。
50+27= 54-16= 93-56= 4、55里面第一个5在()位上,表示()个(),第二
个5在()位上,表示()个()。
七、列式计算。(15分)
5、与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比39大16的数是多少? 6、76角等于()元()角。8元=()角
7、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个数加上25就是70,这个数是多少?
8、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相
差()。
3、一个数减去35得25,这个数是多少?
9、刻度尺上,从0到8是()厘米,8到16是()厘米。
10、写出59后面连续的5个数()()()()()。
4、和是56,其中一个加数是2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三、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大“√”,错的打“×”,5分。)
1、妈妈身高是168米。()
5、比30小15的数是多少? 2、6个十和9个一组成96。()3、100是三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位。()
八、应用题。(23分)
4、比50少1的数是48。()
1、一年级计划种树60棵,现在还差23棵没有种,他们已经5、100-50=20+30。()
种了多少棵树?(4分)
四、用“>”“<”或“=”填空。(10分)
巷道乡农科教培训中心
第三篇:小学扫盲工作计划09年
甘寨村小学扫盲工作计划
(2009)
为了在扫盲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扫盲工作能够取得较大的成绩,充分让扫盲对象在其扫盲工作中能学到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农技知识,让扫盲对象能应用所学知识尽快脱贫致富,振兴当地经济,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组织领导
为了使扫盲工作能顺利的开展,使该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特成立我校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代贤均
副组长:黄洪文、苏胜斌
成员:各组组长、艾其兰、石传招、王天琴、郭芝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艾其兰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内容、要求及时间
一月:动员阶段。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二月——十一月:学习阶段。学员入学,做好教学工作。十一月:申请验收阶段。向上级提出申请,接受验收。
十二月:登记学员成绩,整理档案资料。
三、工作方式
我校扫盲工作采用教师分组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教师负责发放扫盲学员入学通知书,动员扫盲学员入学。
四、工作目标
今年上级下达我校的扫盲巩固提高任务人,为顺利完成扫盲巩固提高任务,要求参加扫盲工作的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以农技知识的为主,使学员至少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利用所学农技知识脱贫致富,并带动当地群众至富,振兴当地经济。
五、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员进行培训,组织学员收看有关节目,使学员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学到致富技术。
2、多做宣传,争取社会对扫盲工作的支持。同时,争取上级领导的帮助,利用政府行为开展扫盲工作。
3、继续发扬“两基”攻坚中不怕苦、不怕累、不计报酬的精神,把扫盲工作做好。
六、奖惩办法
1、在扫盲工作中认真负责,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2、在扫盲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工作损失,给予批评教育或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七、本计划从2009年1月起执行。
2009年1月6日
第四篇:乡扫盲工作总结文章
开展扫盲工作,是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效益,扫除剩余文盲,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广泛的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云南省扫除文盲工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云教基[2007]6号)和德宏州委、州政府相关文件及《梁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乡的扫盲工作,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河西乡中心校于2009年8月5日在河西乡二古城村开办了60人的科技扫盲提高班,于2009年10月27日通过考试合格验收结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做到“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二、明确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2、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分期分批组织扫盲,寓学于乐,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动员、鼓励、引导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
3、力争做到“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向育人、智力开发、科技致富方面转化,实现扫盲与初、中级技术培训接轨,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取得的成果。
三、工作措施得力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克服扫盲可以随意的思想,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中心校要责无旁贷地负责组织制订扫盲计划和实施办法,协调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2、明确职责。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中心校切实承担起扫盲工作的责任,做好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
3、明确重点,整体推进。
⑴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为方便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主要采取以夜校形式集中面授开展扫盲,尽量不耽误学员的务农时间。扫盲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动员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等不同形式开展扫盲工作。
⑵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小学教师、乡村干部以及社区内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离退休干部、工人等作为扫盲教师,因为他们熟悉学员生活、习俗,教学语言、事例贴近学员生活,效果好。因为这样容易形成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良好风气。
⑶邀请乡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举办适用技术培训,让“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
⑷加强管理。建立扫盲档案,制订扫盲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教师、扫盲经费一一到位。并提出教学要求。实行脱盲考试制度,学员完成扫盲学习后,参加统一考试,合格者颁发脱盲证,不合格者继续参加学习。
四、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1、《实用语文》20学时,8月5日——8月9日(每天晚上9:00——11:00集中面授3学时,农闲时完成作业1学时)
2、《实用数学》20学时,8月12日——8月16日(每天晚上9:00——11:00集中面授3学时,农闲时完成作业1学时)
3、《公民生活》20学时,8月18日——8月22日(每天晚上9:00——11:00集中面授3学时,农闲时完成作业1学时)
4、实用科技----种植业。(15学时),8月24日——8月25日,集中面授4学时,实地参观交流学习11学时。
5、实用科技----养植业(15学时),8月26日——8月27日,集中面授4学时,实地参观交流学习11学时。
6、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10学时),8月28日集中面授3学时,实地参观交流学习7学时。
7、计划生育知识讲座。(5学时),8月29日。
8、农机操作技术培训。(5学时),8月30日。
9、结合当地实际,参观交流学习和复习所学知识,迎接考试验收。9——10月。
五、认真组织考试验收
中心校于2009年10月27日对60位学员进行考试,结果全部合格验收结班。为每位学员发放了50元的学习补助金,并留影纪念。
第五篇:2013年大禾乡扫盲工作计划
2013年大禾乡扫盲工作计划
我乡文技校工作继续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省政府“海西建设”精神和县政府“打造三个武平”精神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力度开展农村新一轮扫盲工作,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具体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坚持脱盲与脱贫、脱盲与致富、脱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全乡扫盲工作依法实施并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1.以“六普”数据为依据,完成上级下达的扫除文盲任务。青壮年文盲率降到0%。
2.加强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拟要求烟草站、农技站对烟草的种植、烤烟技术、仙草种植技术等举办3期以上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
三、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扫盲工作组织机构,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中小学校长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村及相关站所负责人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师任两教”的原则,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扫盲教师队伍、技术培训队伍。
四、工作要求(一)、扫盲工作
1.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落实扫盲工作队伍,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好扫盲经费。在各村采取悬挂宣传标语集中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的意识。
2.认真组织扫盲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学员学习扫盲教材,如实保证授课教案备课资料齐全,作业布置到位,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有真实图片体现,扫盲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3.认真总结扫盲成果。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档案资料,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
4.认真总结,详实收集资料与图片归类装档。
(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由烟草站、农技站分工负责实施。根据我乡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及土壤状况,养猪、茶叶、苗木、烟草、仙草、毛竹等作物种养前景可观,且群众种植积极性高,作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可塑性强,水稻良种的推广及种植是本乡保证农民生活的传统产业。为此,本校大力开展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争取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由有关专业人员授课指导,逐步形成乡、村两极培训网络,确保本乡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方经济、保障民生做出一分贡献。
五、具体措施(一)教师配置
1、根据扫盲需要,从中小学校教师、农技站与烟草站中抽取若干人作兼职教师。
2、文技校工作人1人。
(二)教材内容选用
按照省颁扫盲统一教材实施教学。(三)教学方法
1、开发、编写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或技能。
2、采用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和“小手牵大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科技知识、适用技术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播放录像与讲授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间地头等实际场所,召开实用技术培训会。
六、具体工作步骤
(一)、扫盲工作
1、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和扫盲工作小组,安排扫盲工作议程。
2、明确工作任务,确定扫盲对象,文盲对象分类分年龄造册并召开扫盲工作会议,制定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扫盲办法。
3、安排布置扫盲工作小组任务,开始扫盲工作。做到扫盲有实施方案,教学有计划,扫盲教师队伍名册,教师授课教案齐全,作业布置到位,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
4、组织学员脱盲考试。
5、认真总结扫盲成果。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档案资料,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迎接上级各部门的检查监督。
(二)、实用技术组织讲授技术及注意事项和看光碟,然后组织讨论。应采取典型引路学、个别引导学、项目带动学等形式进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大禾乡文技校
20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