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相机基本原理教案(推荐)
数字相机基本原理
数字相机基本原理
数字相机简单介绍
在过去的几年里,光测量已从传统的乳液为基础的薄膜显微摄影转变成为电子影像媒体的选择。在很多实验中成像设备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理解光图像是如何被记录的并且做出有效的选择可以提高光信号检测数据的质量。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提供对光探测基础知识的了解,并针对具体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高性能的数字相机是由多个参数变量来定义的,所有参数变量将在以后详细讨论,为方便起见,这里只做了简要的说明。科学相机的类型
科学的数字相机按其所用的传感器不同可以分为4种类型,他们分别是CCD、EMCCD、CMOS和ICCD相机。不同的相机和多元化的结构决定各自的优缺点,这些都将在本节中提及。CCD传感器种类
普通的CCD相机含有三个基本形式,分别为全帧、帧转移和隔行三种传输方式,不同的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将在本节中提及。光谱响应
光谱响应是指在一定波长上探测信号的响应能力。这一参数经常在量子效应中用到,作为探测器所产生的电荷相对于被探测光子总数所占百分比能力的衡量标准,影响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将在本节提及。相机的灵敏度和噪声
相机灵敏度是指相机所能探测到光信号的最小值,按照惯例我们称照在相机上的光强所产生的信号等同于相机的噪声。因此相机的噪声就给相机的灵敏度设定了一个极限值。数字相机间常用他们的噪声指数相互对比,噪声的主要来源有:
1、读噪声:输出放大器固有噪声
2、暗噪声: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相机引起的热噪声(可以通过降低操作温度减弱)
3、散粒噪声(光信号):该噪声来自光子通量本身的随机性
光信号本身固有的噪声成分通常都会被忽略(也就是散粒噪声),即信号的平方根。其他被忽略的噪声来源都是相机在响应光信号时引起的多余噪声,通常被称作噪声因子。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在同一视场内可同时探测的光信号的最大和最小强度的衡量。通常这样计算,用能够积累的最大信号值除以最小信号值,也就是噪声与读出的信号之和。一般情况下,它表达了数字化相关信号所需要的位数或者分贝标度。饱和与非饱和
在一些应用中,相机能够处理大信号是十分重要的。当一个CCD相机饱和,它就会呈现出一种有特殊垂直条文的模式,这就叫做饱和。本节的主旨在于解释这一现象,并且提出补偿方法。信噪比
一个相机的信噪比(通常缩写为S/N或者SNR)是输入的光信号与相机固有和后来产生的噪声的比值,它是衡量信号变量的一种方手段,可准确的估计信号的规模。空间分辨率
数字相机所能探测的最小极限区域(通常称为像素),这将制约相机的空间分辨率。然而,空间分辨率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像,如镜头质量或者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限制通常确定了区别两个高对比度的物体所需的最小分辨率,例如,白色的点或者线在黑色的背景上。反差作为分辨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对比度的物体(例如黑白线)来说比低对比度的物体(例如临近灰色线)更容易解决。一个相机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性能可以单列为一项技术要求,即调制传输功能(MTF)。帧速率
数字相机的帧速率是相机对连续图像记录和存储的最快速率。数字相机可读出图像的一部分或者多个像素同时读出以提高读出速率,因此,通常定义两种帧速率,一种是全帧读出速率,另一种是最快的读出速率。瑕点和非均匀点
在一定程度上相机显出的瑕点会影响光信号的重现。这取决于几个变量,如:
1、经过传感器的增益变化
2、不同区域间的噪声 EMCCD相机
EMCCD相机是允许在高帧速率的情况下进行高灵敏度测量的新型相机。这里将概要讲述这款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性能。ICCD相机
加强CCD相机结合一个图像加强器和一个CCD相机,是一个固有的低照度相机。另外,图像增强器具有有用的特性,他可以允许相机有很短的曝光时间。这里将概要讲述这款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性能。CCD,EMCCD和ICCD相机的比较
这节将对CCD,EMCCD和ICCD相机做出详细比较,并强调每款相机的适用范围。
科学的数字相机
高性能的数字相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电荷耦合器(CCD)相机
2、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EMCCD)相机
3、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探测相机
4、图像增强型CCD相机(ICCD)
头三个探测器的硅二极管光传感器(通常称作像素)是耦合到电荷存储区域的,该区域与读出累积电荷的放大器相连接。入射光子所产生的电荷存储到该存储区域。
如果入射光子有足够的能量,在耗尽区被吸收时它们会释放一些以电荷形式被探测到的电量。硅的传输和吸收性能确定了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关于量子效率将在稍后的章节中解释。
Figure 1-Typical CCD Structure 对于一个CCD,通常在整个阵列中只有一个放大器,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并行寄存器被传输到线性寄存器中,然后传到与读出放大器毗邻的输出节点。CCD传感器最早在60年代末期被开发,该技术现在以趋于成熟。CCD性能已经在光探测效率和减少暗信号和放大输出端的噪声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CCD的一个缺点就是它是一个串行读出装置,并且它是以减小读出速度为代价来实现降低噪声性能的。CMOS相机是以降低灵敏度为代价来实现高帧速率的。
Figure 2-CMOS Structure 在CMOS探测器中,单个光传感器或者更典型的一列光传感器都有一个放大器与其相连。一组列像素可由地址寄存器选中或者单个像素可由行多路选择开关选中并行读出。一个CMOS器件基本上是一个并行的读出装置,因此可以实现特殊成像应用所要求的更高的读取速度。CMOS探测技术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在科学应用中与CCD的性能竞争。为实现并行读出,CMOS放大器使用多个放大器,它们有各自的放大增益、线性度和噪声性能变量。对于目前最先进的CMOS器件条件,在广泛的照明水平和科学应用所需的精确度条件下补偿这些变量是十分困难的。EMCCD相机可实现保证高灵敏度的条件下高速读出。
EMCCD相机除了增加一个重要特征之外,其机构基本与CCD相同。储存的电荷通过并行寄存器被转移到串行寄存器,但输出节点正在读出时电荷是通过另一个寄存器转移的,这个多路选择寄存器是用来放大电荷的。一个信号可以在放大器输出噪声基础上被放大,因此,EMCCD相机较CCD相机有更高的灵敏度。
Figure 3-EMCCD Structure EMCCD相机与CCD相机有着相似的结构和可以达到的最小曝光时间限制。加强CCD可以实现超短的曝光时间。
在图像增强器中有一个感光面(阴极)可以捕获入射光子生成相应的电荷,并且检测和放大。
Figure 4-ICCD Structure 阴极的性质类似于在共聚焦显微镜和分光计中广泛应用的光电倍增管(PMTs)的感光区域。当光子照射到阴极上时,他们利用入射光子的能量来释放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向由一系列被称为微通道板的倾斜管组成的电子倍增器加速。在高压的加速作用下,入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去撞击其他的电子已达到放大原始信号的目的。然后这样的信号可以用几种方法探测到,可以直接用CCD探测(也称作EBCCD,即电子轰炸电荷耦合器件),也可以间接的用荧光粉和CCD来探测。
ICCD可以通过利用光电阴极和MCP间的脉冲栅极电压实现短时间曝光。通过施加很小的正电压,阴极所释放出来的电子可以被抑制,不被探测到。通过将电压切换为负值,从阴极出来的电子在加速通过阴极和MCP间时被放大并探测。通过施加适当周期的电压脉冲,增强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有效的开启和关闭。
ICCD相机被应用于曝光时间很短或者需要门控的情况下,例如,库服务程序或者燃料研究方面。
在许多要求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科学应用中CCD相机常为首选相机。CCD传感器选件的范围指标提供了在从天文学到光谱学的科学应用中选择最佳总体特性的前景。CCD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而CMOS技术仍需要大力发展,以提高在科学应用中与CCD技术的竞争力。
EMCCD相机在要求高灵敏度并且高速的应用中效果最好,如荧光显微镜或超快光谱。EMCCD是相对较新的技术,因此当前可用的传感器形式还是相对有限的范围。未来几年里,这些传感器将变得更快,并且有大量的形式是可用的。
CCD和CMOS技术结合的混合传感器可能会带来性能优于CCD和CMOS任何一款的传感器。他们期待着更长远的选择,但在商业上可行钱仍有相当大的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克服多级放大器变量补偿这个关键问题。许多应用于CCD相机的原则也将应用于其他相机形式。接下来的一节中,我们将提及CCD的特性,然后在稍后章节中详细介绍EMCCD相机和ICCD相机并且强调他们之间特性的差别。
CCD传感器的结构
CCD结构常用于高性能相机,描述如下:
Figure 5-Typical full frame CCD sensor format 全帧CCD是传感器最简单的形式,入射光子照射在整个光敏传感器阵列上。要想读取传感器,必须先把积累的电荷一行一行的垂直转移到串行输出寄存器。要读出每个单独的像素要先将每一行积累的电荷水平的转移到行输出寄存器。这就是所谓的“逐行扫描”读出方式。全帧形式一个缺点就是由于在光照在传感器上时所积累的电荷也在被转移到输出寄存器而造成的电荷拖尾效应。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发生,设备有时会利用一个机械快门在读出过程中遮盖住传感器。然而,机械快门存在寿命问题并且相对缓慢。在光谱探测或者使用脉冲光源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快门的。全帧CCD相机是现有的中灵敏度最好的CCD相机,并且它可以有效的工作在不同照度条件下。
Figure 6-Typical frame transfer CCD sensor format 帧转移CCD使用的是被分为两部分的传感器,其中一半并列阵列用作存储区域,通过使用不同光膜遮挡以达到不受光照的目的。入射光子可以照射在未被遮挡的部分上,所积累的电荷将被迅速的(在几毫秒的时间里)转移到被遮挡的存储区域以方便电荷向串行输出寄存器的转移。当传感器的感光部分的信号被积分时,已存储的电荷将被读出。
与全帧设备相比帧转移设备具有较高的帧速率,而且具有高占空比的优点,即传感器经常处于收集光信号的状态。尽管它们明显优于全帧设备,但是这种结构还是存在缺点的,就是在从CCD的光敏区域向被遮盖区域转移时容易出现电荷拖影效应。帧转移CCD具有和全帧设备一样的灵敏度,但是由于需要大规模的传感器来提供帧存储区域,所以价格比较昂贵。
Figure 7-Typical interline CCD sensor format 行间转移CCD合并了电荷转移通道,成为隔行遮挡结构(如上图7)。这些通道紧邻感光二极管,因此可以再图像采集完成后迅速的将所积累的电荷转移到通道中去。快速的图像采集几乎消除了图像拖影现象。具有电子快门的行间转移CCD相机可以通过改变感光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使产生的电荷注入到光电底层而不是转移到传输通道。隔行装置存在这样的缺点,隔行遮挡有效的减少了传感器上感光区域的面积。这可以通过使用微透镜阵列来提高感光二极管填充因子来弥补。这种补偿通常最适合平行光照射情况,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则需要广角照射条件下补偿以明显提高灵敏度。
光谱响应(量子效应)
CCD的光谱响应(或量子效应)受探测器耗尽区吸收光子的能力管制。只有在耗尽区光子被转化为电子,随后被构成像素的电场吸收。电荷被耗尽区吸收后转移并检测。为了强调光谱响应的效果,让我们仔细考察典型CCD探测器的界面结构,如图8所示:
Figure 8-CCD cross section showing depletion region 照射在CCD上的光子要首先利用电子快门摆脱区域控制,通过电子快门适当的时钟电压可以产生构成耗尽区域边缘的电场,并且可以将电荷转移出CCD。
这个快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吸收和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并且减小了光谱响应,使其低于一个光子产生一个电子的理论最大值(比如可见光)。对于较短波长的光(蓝光)被吸收的更为显著,而对于低于350nm的光,在耗尽区探测到之前就会吸收所有的光子。对于较长波长的光(即红色光子)被硅质的CCD吸收的可能性很低,并且光子可以穿过耗尽区而不会被探测到,因此降低了设备对红光的灵敏度。波长大于1.1um的光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释放自由电子,因此他们不能被硅质CCD探测到。
结合各种吸收效果决定了CCD相机的光谱灵敏度。光谱灵敏度通常表示为量子效率曲线,这里探测特定波长光子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例如,每10个光子中有一个被探测到可表示为量子效率为10%。典型CCD的量子效率曲线如图9所示。
Figure 9-QE Curves 有电子快门引起的损失可以通过有背照的CCD完全消除。在此设计中,光子照射到CCD后面的一定区域上,这部分硅的体积将被刻蚀变薄直到变成透明为止(厚度大约为10-15um)。
Figure 10-Back illuminated CCD cross section 迄今为止,…精致的、相对昂贵的传感器只用于高端的科学级CCD相机中。经多次测试,通过减少电子快门的吸收量可以有效的提高灵敏度。比较成功的测试已经包括了阻碍较小的栅电极结构,如开放式电极或虚拟相技术(德州仪器的专有技术),或者在柯达™蓝加™技术中采用更透明的栅电极材料,如铟锡氧化物。
相机的灵敏度和噪声
Figure 11-Relative sensitivity of scientific camera to the human eye 相机的灵敏度通常可表示为光子的数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人们观察得到的光子通量,即所谓的勒克斯。1lux是对每平方米1流明的照度的衡量。流明是光度计量单位,就像瓦特是衡量眼睛对标准观察物的反应。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这暗示了光子的数量相当于某一光度数量。上述的光子转换表中提出波长为555nm单一为黄色的绿光为人眼探测灵敏度最大值。对于流明在给定最低灵敏度是光子的数量是不同的,例如,看下表描述了人们用不同方法观察到的最小光线标准。
人的视觉观察灵敏度
对辐射线的详细测量方法(这里考虑到人们对光强的感知能力)将在稍后的一节中介绍。如果某一光信号导致相机的信号低于相机的噪声无法被探测到,因此,相机的总噪声是定义相机灵敏度的有效方法。相机探测到的噪声的大量来源将在稍后一节中介绍。这里我们将集中介绍三种较主要的噪声源,他们分别是:
1、传感器读出噪声
2、热噪声
3、信号本省的噪声:光子噪声 整个相机的噪声是一个总和,(即各种噪声的平方和再开方)。稍后将介绍读出噪声是除EMCCD相机外传感器固有的,它会限制大多数相机的灵敏度。读出噪声是由多个噪声源综合得来的,来源于放大和光电转换生成电压的过程。多年来读出噪声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不断增加的带宽要求导致相机的独处速度越快噪声就越大。低噪声CCD相机通常被用于读出速度很低的情况下,因此被称为慢扫描CCD相机。
第二种噪声源是由硅传感器生成电子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引起的按噪声。新近的CCD设计技术已将按噪声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了,在室温条件下,降低了对总的读出噪声的作用到每像素10个电子。为达到极端灵敏度,将CCD冷却至零下100度是有必要的。
一些常温相机在极短的积分时间内可能会产生可以忽略不计的暗信号。用冷却的方法来减少暗信号,并且在明显无暗电荷积累的情况下使积分时间延长到几小时。
Figure 12-Noise versus exposure time 由图12 的表格可知,通过计算DW436这款相机的灵敏度和噪声这一实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相机制冷到零下65度或者零下25度曝光时间会从1秒延长到1000秒。
注意:噪声是一种平均计算,实际测量的峰峰值是通常是噪声平均值的5倍。在稍后的章节中你将看到在保证信号大于读出噪声平方的前提下用相当高的点评探测信号。
信噪比
灵敏度和噪声的相关测量即信噪比,让我们来考虑一下普通相机的理论预测信噪比。热噪声器件的暗噪声是温度和曝光时间的函数,限制在曝光时间极端,并且CCD冷却至零下温度。我们忽略其他影响信噪比因素,尤其是对EMCCD和ICCD相机。这在稍后章节中将做出详细介绍。
空间分辨率
一个相机的分辨率是像素和成像尺寸的函数。在科学级相机领域超过1000 × 1000传感器(1百万像素)的CCD阵列已司空见惯了。目前相机的发展趋势趋于传感器尺寸逐渐减小,消费市场当前流行的相机像素只有4 × 4微米。在我们考虑在特定应用场合最实用的像素尺寸时一定要考虑到该尺寸的像素所成的图像能否达到满意的效果。
考虑到直径小于一个像素的圆形物体的成像,如果图像直接落在像素中心,则相机直接将其还原为一个像素。即使物体在垂直的4个像素上成像,相机仅仅是根据调光器将其还原为一个正方形,而不是真实的还原。当所成图像落在像素的中心或者像素的定点时,如果所成图像的尺寸恰好是一个或者两个像素的对角线,则图像的还原仍是失真的还原,完全不同。
Figure 15-CCD Output patterns 只有当物体成像覆盖3个像素时我们才能得到满意的还原图像,并且可以清晰的重现圆形物体。图像质量已经独立于物体图像的中心的位置是在一个像素中心或顶点像素。乃奎斯特法则规定数字化取样频率是模拟频率的二倍,通常建议对于物体成像尺寸来讲一个“采样率”为二个像素。在奈奎斯特定理涉及二维信号,如音频和电信号,这不适合用于一幅图像,它有三个方向的强度与x 和Y空间维度相对。
除了离散像素其他因素如高质量的成像系统和相机噪音都限制着图像还原的精度。一个光学系统的相机的分辨率和性能可以通过被称为调制传递的函数(MTF)特定化。调制传递函数是一种对相机和光学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分辨率的条件下传输样本和中间图像平面对比的能力。
计算MTF这一机制经常用在光学制造商纳入决议,并对比数据成为一个单一的规格。这一概念源自与对输出信号调制成度有关的电气工程中使用的标准公约。
Figure 16-Measurement of MTF 典型的具有10x10和20x20 微米像素的CCD相机的MTF曲线如图17所示。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投射在传感器表面的正弦信号的空间分辨率,坐标中还显示了调制百分比。分辨率的限制通常界定在3%调制水平。
Figure 17-MTF for CCD 打印到第14页
第二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引起并造成东西方长期分离,对抗和严重危机的理论;是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并引起这两种制度激烈竟争的理论;是震撼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心灵围绕利益追求因而无法保持宁静的理论。因为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它成了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企图绕开它而孤立的行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致力于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不仅是心灵的消极颓废,而且肯定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主义的内涵:
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准,刑罚不准,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则必言之,言之则必行之”。
——定性分析是任何科学的开端和起点。
(2)西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持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验科学”等等,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见教材第2页)第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第二、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第三、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是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等10多门学科构成的,在这众多学科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具体展开和详细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心脏;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底线体系的双脚,本书介绍的内容恰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日趋不满和强烈反对,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观在:
1、自然科学自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到达于文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论据。
2、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谦·佩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材料。
4、对英国的殴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者的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材料。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个人素质、崇高的理想责任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基于以上诸多条件,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是马、恩 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前人、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扬弃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它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最为深刻和响亮。
第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最为直接。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最为深刻和辉煌。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必然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贫血症。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与技术的任务
科学→认识世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获取信息 技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获取能量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是至高无上的桥梁和途径,人间一切秘密都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加以说明。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其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上,它实现了两大统一,克服了两个脱节,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表明资本的主义存在是有限的。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仅是要科学的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二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和反映,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即公开自己学说的阶 级性和党性;三是对一切错误思潮和派别作坚决的批判和斗争,决不做任何妥协和让步。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灵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论与归宿。只有科学性,没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只有革命性没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会误入歧途、盲目蛮干,就会丧失自觉性、原则性、预见性和系统性。所以,为了防止这两个极端现象,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力量把它们统一起来。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革命气概和革命风度,使中国的优秀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重大任务,终结了中国人民对内受封建势力压迫,对外受列强欺辱的历史。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往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抗西方势力、适应世界节奏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三、全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就意味着乌合之众的泛滥,没有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就意味着死亡。
第四、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使大学生确立宽广的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区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有所作为,充满活力,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
2、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付出,要下功夫,梦想不用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第二、先保持继承性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审视,进而具备创造性→真理性→价值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教条主义态度。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必须反对:
1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2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3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外交上的——封闭主义 ○5生活上的——禁欲主义 ○
第三、要具备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个人素质提高和人格完美而学习,为热爱知识本身而学习,决不能带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学习,克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第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为什么? 理论
实践
↓ ↓ 眼睛明亮的瘸子←→身体强壮的瞎子
第五、要克服、消除浮躁的心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在直观上判断就是阐述哲学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世界是什么、世界状况怎么样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又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状况怎么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唯物论和科学的辨证法,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后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世界观就其内涵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哲学中的最高分裂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就在于和解它们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的问题,就是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兜圈子。”
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的内容
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划分出哲学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其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区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因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否则就丧失了哲学家的资格。
第二、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第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客观标准。
第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们实践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最高问题。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
(4)形而上学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中国独有)
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旧唯物主义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够达到的程度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世界要么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说、要么是元气说、原子论。这至少有两大成就:
一、是用物质现象来说明世界本身,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基本合理的通道,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
但也有严重缺陷:缺陷
一、它们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把个性当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界限,看不到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缺陷
二、它们提出的个性要素是万物的根源,万物产生于具体要素,又回归 于具体要素,免不了导致循环论,最终导致宿命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只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突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没有解释什么是物质。列宁在其《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对物质的高度精辟的概括,把哲学中各种派别共同面对的焦点和分歧都囊括了,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就把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加以规定了,把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真正确立了,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根本缺陷。
第二、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第三、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在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批判并克服了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第四、科学的物质范畴不仅在自然领域是物质的,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物质的,把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统一了起来,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领域的统治局面。
第五、列宁物质范畴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三、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物质世界是以绝对运动表现出它的属性的,但物质世界在绝对运动中还有它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承认 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运动的参照系,才能真正理解运动,进而才能理解物质;第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多样性;第三、才能区别、改造和利用事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它们在关系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承认运动并把运动绝对化,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只承认静止并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所以,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随着运动着的物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性,防止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以致让人们无所适从。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的含义、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不会倒转,不可重复出现。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或左右、前后、上下。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实际内容。离开物质运动,无论是时间数值还是空间数值都是神秘莫测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时间既是绝对的即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即可变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可以完全通过非欧几何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加以科学的说明。
②割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要么会导致牛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要么会导致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③正确地处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树立科学的时空观,防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且更加特别的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和机遇,快马加鞭,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切勿错失良机。
4、世界统一于物质
(1)具体科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第一、天体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三、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四、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既包括了无机物,又包括了有机物,同样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2)哲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哲学命题,证明这一命题是非常需要具体科学的,但还需要哲学的证明。哲学能够从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等辩证思维中来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全面理解并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以这一问题为根据并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并保持自我存在的根本途经,是人最深层而又最广泛的保护伞,是界定一切真伪的无私的审判官,也是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尺度。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实践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对实践含义的具体展开。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性。④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实践
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三是科学实验
三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它决定着其它实践形式,其它实践形式为生产实践服务。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和发展寄托在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实践所规定的。人是一种由外界各种关系包围着的客观存在,与人相关的一切秘密之所在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确证也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所以,实践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人离不开实践。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什么?
实践是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实践又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现实基础。脱离实践的社会生活就会成为莫名其妙的神秘的社会生活,也就在根本上没有社会生活。自然社会化和社会自然化,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归根到底是实践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开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物质世界的状况是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
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改变联系的某些环节和结果,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在联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论。
(2)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看作是随心所欲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态度。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及坚持这一观点的重大意义(1)普遍联系观点主要是指:
①任何事物都跟周围其它事物处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任何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的。
(2)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只有联系、事物才能存在、才能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承认联系,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和偏执观点。
②实践意义:第一、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调整好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使每个要素及其环节在最佳联系中发挥作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第二、以积极稳妥、大胆有序的姿态永远坚持对外开放,并以开放为必要条件,勇于参加到国际发展舞台,从外部吸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大能量,充实自身力量,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第三、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好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在倾斜中出现动荡。
第四、运用联系的观点努力塑造好个人的素质,使个人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体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防止个人畸型发展。
“与智者为伴,必得智慧;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4、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展不是事物在其内部的简单重复,不是原地踏步,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是下降和倒退。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是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指能够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因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5、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
6、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
第一、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内部,以旧事物为母体,同时又是旧事物无法排除的异已力量。
第二、新事物继承、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健康的东西,在新的环境又吸容纳了新的内容,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在社会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我们保持乐观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这一规律往往表现的异常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历史的确发展、增强人们为美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意义。
7、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世界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面的内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存在即是过程。每个事物既有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又有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的生成和消失的过程相互衔接,彼此结合所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第二、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真实的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 心。
第三、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思想贯彻到底,就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及其各自任务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的任务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如何发展的问题。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这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钥匙;
第三、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3、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实
(1)辩证矛盾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对立统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然而我又不能离开你。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没有区别、对立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条件,离开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是左的错误,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是右的错误。因此,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割裂二者的结合关系,单独考察它们,谁也对事物都不能起推动作用。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点:①②③(3)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点:①②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每一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就是矛盾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概括矛盾特殊性中的所有的东西,因此,矛盾普遍性单纯深刻,而矛盾特殊性比较丰富、生动。
②二者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即个性之中,离开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成了空洞的抽象,所以,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特殊性即个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即共性,离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不仅是科学的认识主法,又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依据。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①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把握质是一切认识的开端和起点,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也是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的基础。②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分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事物认识的精确化,是定量分析;达到了对事物量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了度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胸有成竹;才能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微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②质变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维系者,规定着质变的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无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受它的启发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做出富有成效的收获。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力量。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没有肯定,事物就不能达到自我规定,事物是什么无法说明。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没有否定,事物就不能展望自己,事物的多样性就无法体现。
②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来看,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肯定;否定离不开肯定,离开肯定的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是没有的。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科学否定观的内容来自于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其二,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其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保留又变革,既继承又抛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也 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轨道。
(3)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前进性的根据: ②事物曲折的表现:
③把握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第三节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物质世界在联系、发展中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特点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等。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要尊重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界及其社会,必须首先学会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规律面前并不等于人可以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们之间有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其本身无意识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要通过人的目的、理性、意志的介入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
①从无机构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 ②从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出现;
(2)意识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前提基础的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 的决定性环节,对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三、劳动的迫切需要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强大的动力。
第四、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改变着意识的形式。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通过实践能动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是:
其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其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其三、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其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中最重要的表现。
4、怎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要对意识作用有一个正确估计,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前提基础。
第三、要明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基本途经是实践。理性有多么强大,就多么狡猾。
第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世界是这样,改造世界也是这样。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2)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
第二章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部分)
本章在第一章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认识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详细展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客体是指纳入主体活动范围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历史性、变动性等特
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方面,客体是被动的方面。
联系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相互制制、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 ①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认识关系; ②主体改造客体,具有实践关系; ③主体鉴赏客体,具有审美关系; ④主体利用客体,具有价值关系; ⑤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3)把握主体与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认识论上来看,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活动来看,全部实践活动就在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背离或脱节,必然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不良后果。苏联解体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此。人的自我分裂、人的异化就是主体与客体没有达到统一而造成的恶果。人本身的悲剧、人与社会关系的悲剧、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说到底是没有协调、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发生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变化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为解决新课题准备实际材料和手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产生于实践,依赖实践,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反作用。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表现 ①考察认识的前提来源不同。
②对认识的来源内容所采取的态度不同。③在认识上对立的实质不同。
4、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则是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区别
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区别
三、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不了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揭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到的对于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成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通过抽象思
维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存在着低高层次的差别。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懒感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渗透。
最后,割裂二者关系,就会在理论上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一、必须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条件
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加工,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4、非理性因素在的含义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直觉、灵感、想象、热情、顿悟、本能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黑格子说:“如果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伏尔泰说:“热情是一切伟大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①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②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5、从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切实的检验和发展。
6、理性认识怎样才能飞跃到实践中去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第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进行具体的试验。
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依据
①从主体方面看,主体认识事物要受到地位、立场、生理、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②从客体方面看,主体的认识要受到自己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的限制;
③从客观事物自身来看,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的依据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由一种质态的转化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简单的完成或封闭状态,而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在真理面前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40(3)唯心主义在真理面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鼓吹“有用即真理”,提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是指: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人就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①从微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事物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结构、一定特点的近似的认识,承认对微观事物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从宏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宏观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范围的认识,还有更多领域没有认识到,承认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各自的规
定性。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离开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
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而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水滴、河段。
(4)把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主义,又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过时的无用的说教。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中两种相反、两种对立的不同认识,前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
(2)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表现在: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真理的卫士,决不做谬误的宠儿。通过发展真理、捍卫真理来繁荣生活,实
现自由。
二、真理标准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胡说八道
(1)主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人的言论
②伟人的言论
③多数人的意见
④是否有用
⑤经验形式等
(2)客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经
②上帝等
(3)旧唯物主义的标准观
①生活
②事实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是唯一的,除了实践再没有另外的客观标准。
第二、实践是指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所有认识;
第二,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
价值的特点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遵循两个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
第一,它们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②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则是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③真理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则是社会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第二,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①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和包含。一方面,真理中渗透包含着真理的成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运用真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和转化。真理对价值的引导,表现为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价值引导并且制约和促进真理性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又是实现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价值的实际确定者。另一方面,实践既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也是达到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当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中直观自身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是行尸走肉一般,人在无可奈何中苟延残喘。但人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始致力于认识所处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终于找到了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章——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认为社会是按照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所以,在围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第二、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考察甚至抹煞、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独霸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人类社会领域首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而且唯心史观开始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产生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是指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有具体的、历史的。
③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尽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否则,就必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人们群众所掌握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欺骗、愚弄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存在,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方面,所以,发展精神文明成为极为重大的现实任务。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5、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矿芷资源、动物、植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必要条件,离开地理环境,生产劳动就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就不可想象。
第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物质资源。
第三、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通过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篇:教案: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题: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教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与要求,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树立信心,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三、教学难点: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牵涉到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录像与ppt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3学时
六、教学步骤:先讲授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然后就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绍一些经验之谈并与学员共同进行探讨。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 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 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过程,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掌握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课时]
2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884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例外。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后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及其各种矛盾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英国、法国、德国先后兴起,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阶级关系的改变,引起国家政权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使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关系、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更为清楚地表现出来,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日益明显表现出来,这就为正确认识社会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可能性。
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激化。1825年在美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在1836年和1847年又爆发了波及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周期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根深蒂固,不可客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的经济条件和基础。
第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人数和力量日益壮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19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法国和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些革命斗争标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失败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的理论指导,总结斗争的经验和教训,指明请进的方向。无产阶级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就是无产阶级。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在的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三大发现,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为辩证的哲学观点开辟了进一步前进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续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时资本主义的产物,而且也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产物。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就是在人类哲学使上,在唯心主义形式中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并企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联系。用辩证思维的方式代替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费尔巴哈则通过对宗教科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但费尔巴哈仍坚持形而上学、坚持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继承了他们的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建立了新的哲学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可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各种商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比较客观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和层次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并未做出科学的证明。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科学说明,这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决定性环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方面尖锐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猜测和设想。由于受历史观的局限,他们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能说明资本主义如何才能灭亡,而社会主义如何才能顺利。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影响人类的历史进程,并在社会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在俄国革命中由列宁实现的。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出现,加剧了资本主义个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大战中,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力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同时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面对俄国社会和俄国革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过首先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理论,领导俄国实现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转变,探索和开创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度与发展的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际。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逐渐传入中国,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再次推进了新的阶段。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创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相对于正统马克思主义而言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它们作出了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创新”。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处在萌芽阶段,其代表人物有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
广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它的理论批判精神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因此,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也就是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代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唯一的根本的科学方法。只有牢固树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完备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由此马恩最终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主张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它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体现。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公开声明了自己的阶级性,它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其它社会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二,这也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无产阶级不仅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一个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阶级,无产阶级要摆脱剥削和压迫,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要夺取政权,就要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但无产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同时也代表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不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根本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向全世界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反映着、体现着、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为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始终保持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其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品质。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到与时代和社会实 践的发展相一致,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不致丧失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类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脱离实践,远离社会生活的理论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不可能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变化无穷、丰富多彩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是永恒发展的、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始终立足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的时代中吸取新的营养,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这个美好社会,马恩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为这个核心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的。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类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得到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追求和最终实现这个美好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社会理想,马恩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鼓励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同时也是最艰巨困难的事业,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奋斗。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逐步实现现实的奋斗目标,把阶段性社会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既要反对空谈共产主义理想,放弃现实的阶段性目标。又要反对只盲目实干,忘记和放弃共产主义理想,迷失前进的大方向。
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鲜明的政治立场、基本理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第三节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康庄大道和前进方向,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祖国日益欣欣向荣,繁荣富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为了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将设,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一、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彻底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全部研究领域。从总体上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虎娃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建立在实践基础的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地证明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生产关系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全面地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对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重要经济范畴作了最充分的论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说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规律;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
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要特别注意区分哪些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基本原理,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理论;哪些是适应某些社会的基本原理,如商品经济理论;哪些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未来社会的具体描述,要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坚持和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第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首先要求要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一个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一个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人,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它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从总体上、体系上理解它、运用它,反对只掌握一些只言片语,反对肢解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下真功夫,投机取巧、走捷径都不可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深入实际,认识和了解实际,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什么是实际?实际就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它是现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它既包括个人的实际,也包括单位的实际,地区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民族和国家的实际,也应当包括世界的实际。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实际。认识和了解实际,就是要认识和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认识和了解实际就要深入社会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开展调查研究,搜集和掌握各种社会信息和资料。要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社会实习以及其它社会活动。认识和了解实际,除了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外,更多是要通过第二手资料认识和了解社会实际,因为每个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实践。
第三,在前二者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用学到的理论去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检验理论。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高谈阔论、脱离实际的书呆子习气、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轻视理论,不认真学习,盲目活动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发展变化的,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忽视甚至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错误的,有害的,要犯极大的错误;否认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性发展性,忽视甚至脱离中国国情,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既要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的行动指南。毛泽东同志计一步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面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 5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关键要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时代特征,并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知道本国的革命和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国情正确结合,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国共产党人认真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认真认识和把握各国的国情特殊性,哪一个方面把握不准都不可能做到科学正确的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此付出了长期的沉重的代价,有过很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照搬外国经验,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它从不满足现状,主张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辨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第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第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一般垄断的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和新特点。国内外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也没有像列宁所说走向“垂死”,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50多年来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以往几百年历史发展的总和,表明它还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历史事实。面对这一事实,我们需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本质是否发生了改变?资本主义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规律还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是否应当肯定?以上的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我们作出正确回答。
第三,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西方敌对势力一时兴高采烈,“共产主义大失败”,“社会主义总危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嚣尘上。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种种困惑与疑虑,怀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规律,忧虑社会主义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因此,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这个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就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第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人民内部的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活跃思想,同时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也沉渣泛起。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眼光、新的价值标准来看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列宁选集》
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
人民出版社 《江泽民文选》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学新奠基》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辽宁大学出版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3、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 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难点] 1.认识的本质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教学时数] 9课时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旧哲学都有缺欠,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这不错。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有了这种需要,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 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西方近代大多数科学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工厂中发现的,而不在大学中。由于农业生产实践较简单,没能提出认识自然的更深入的需要,因而导致中国科学在近代的落后。进入近代市场经济社会后,社会实践要求人们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尺度进行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
(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句话,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能产生感性认识又能获得理性认识。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的,是“真知”。孙悟空为什么不背上唐僧翻个跟头直接到西天取经呢?而要经过千难万险呢?因为真理要自己亲身来体验才是“真知”。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这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对个人来讲主要还是要通过书本、报纸、课堂、交流来获取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 流”不是“源”,直接经验才是“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对于个人来说“好奇心”、“求知欲”、“理论兴趣”对于认识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难设想对事物没有“好奇心”的人会有重大科学发现。但就整个社会的知识来说,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呢?(1)实践为人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新的问题,新的指向物。要求人去解决,在解决这些课题、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发展。譬如,古代埃及的几何学比较发达,是因为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冲毁土地后又要丈量土地、规划田亩,丈量土地的实践需要便促进了几何学发展。几何学的英文原意就是土地丈量术。在埃及的古墓中保存有用小绳丈量土地的图画。中国现在搞市场经济,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中国社会实践向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经济学家解决此课题就能推动经济知识的发展。当然,认识有相对独立性,不少课题是从理论的内部产生出来的,但人们在研究它时也要考虑它的实践意义。
(2)实践创造出推动认识发展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实践创造的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看到更远的天体,实践创造的高能加速器可以使科学家看到物质内部的基本粒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家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物体。正是实践所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条件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发达国家科学发达的原因之一是有先进的物质实验手段。一些留学人员不回国的原因是国内的物质实验条件差。冯友兰说五四出国留学的人回到国内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用武之地就是实验室,而那时中国极少,这就难以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也不能使人尽其才。实践对认识的动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是越干越能干,越干越聪明。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要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实践,没有实践检验,人很难最终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判断真理的标准问题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人的预期目的达到了,主观认识若与客观事实向符合,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内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理论兴趣,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就整个认识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改造世界,即为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 以上四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四点启示:
A、为了促进知识、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课题,积极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课题。如果离开了实践中的问题,那认识就缺乏现实动力。
B、知识、科学要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需要,围绕人的需要的满足来研究问题。因为实践作为认识的动力和目的,都同满足人的需要相关。在此价值和知识是统一的,善和真在实践中是统一的。关心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就会逻辑地出现认识活动。价值和知识的关联中介是市场经济(社会关系)。因此,必须注重中介,即市场经济。
C、知识和科学要发展必须把实验和逻辑结合起来。实验就是实践,逻辑就是认识形式。实践使认识形式获得了唯物主义解释,因而可以大胆主张认识形式的能动作用。实验提供认识内容、材料,逻辑组织,整理材料,二者的结合就是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少的就是实验和逻辑,因而必须重视二者及其结合。
D、不能因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忽视“好奇心”、“理论兴趣”的作用,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论兴趣”。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的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认识的客体
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面对同一种认识,不同的哲学家会形成很不相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看法。譬如,不同的哲学家面对“世界万物的共性和本质是物质”这一认识,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靠不住的,因为有限的人根本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认为这种认识是靠得住的,有限的人是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的。这样就产生了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说这种认识只能来源于人的头脑。这样就产生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人只能消极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相反,有的人则说反映是能动的,其中有人的创造作用存在。这样就产生了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因此,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看法。
A、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面对同一种认识,唯物主义认为它是人脑对认识对象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它是在人没有感觉之前人头脑中就有的。这就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什么是反映论和先验论
人的认识和别的事物一样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认识形式,也叫认识框架、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另一部分是认识内容,就是认识形式、框架中所包含的东西。人 的认识的实际过程是人头脑中的认识形式把外部材料进行加工包含于自己之中,形成认识。就是说认识是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的结合。在研究认识的过程中,唯物主义者比较关注认识的内容,由此容易走向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比较关注认识的形式,由此容易走向先验论。
(1)什么是先验论? 所谓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东西的认识理论。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都属于先验论。康德认为,人的感性认识形式和知性认识形式(因果范畴、必然性范畴等)都是人先天固有的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的确,认识形式对于现在的个体人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先于个人经验的特征,这一点唯心主义看到了,但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它是人类在亿万斯年的长期反复实践中内化、积淀而成的。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是建立在物质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先验论的错误在于把认识形式不分个体和人类全部先验化了。先验论的功绩在于发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方面,即认为人的认识形式对感性材料具有加工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的作用。这一点被马克思主义所强调和继承。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
(2)什么是反映论? 所谓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理论。一般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反应。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还认为认识形式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基础上的。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也就是说,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但反映论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消极反映论只强调反映的模写性,能动的反映论除强调反映的模写性之外,还强调反映的创造性。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
为什么在对认识性质的看法上会形成先验论和反映论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理论,其原因主要在本体论上。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主要指逻辑的先后),先于人的感觉经验。认识是一种意识,因而认识先于外部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先于认识内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先于意识,那自然物质也先于认识了。由此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即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论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论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认为先有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有人对物质世界的感觉,再后有人对感觉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思想。被反映者先于反映者而存在。物先于感觉和思想,那感觉和思想就只能来源于物了,这样就必然得出认识是反映的看法。当然,在唯心主义者来看,物先于感觉的看法本身是要论证的。贝克莱就认为感觉先于物,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唯物主义是用常识和实践来证明物先于感觉的。如在常识中生活中贝克莱总不能去吃面包的感觉吧,他得吃面包本身。所以唯物主义同生活常识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然后有物质世界。这里的“思想”主要指认识形式。上面我们说过,就个人而言“认识形式 ”(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就人类来说认识形式(思想)则不是先在的。唯心主义由此必然得出先验论的结论。不过对于先验论不能全盘否定,它强调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被马克思所赞扬和继承。
总之,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也会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的结论。这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性。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面对一种认识,特别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哲学家们常常会问这种认识可靠不可靠,真实不真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人的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的问题。这是认识论中长期争论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什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什么是可知论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特别是整个世界及其本质是可以认识的,肯定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表象和概念能正确地反映世界的认识理论。
(2)什么是不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的本质,特别是整个世界的本质不可能认识的理论。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休谟并不是认为所有东西都不能认识,而是认为超出人的感觉范围之外的东西不可认识,感觉范围内的事物还是可知的。难道人不知道杯子里的东西是不是水?碗里的东西是不是饭?连这都不可知了人还能活。所以不可知论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可知。休谟认为感觉之外的东西不可知,如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因为上帝看不见,摸不着。精神和物质也不可知,和上帝是一样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体,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不能认识无限的宇宙大全。不可知论是一种认识理论,但这种认识论有非认识的目的和意图。它的非认识的目的和意图就是想为信仰、价值等人文精神留出地盘,空地。它认为知性、认识不能无限扩张,占领信仰、价值地盘。它想给科学、知识划定一个范围使它不得越界。
2、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工具
辩证法可以从理论上驳斥不可知论,因为它主张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同时它把整个世界和认识看作是过程,认为人能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认识整个世界及其本质。黑格尔的辩证法作用之一就是要回应康德的不可知论。黑格尔把从知性到理性,从对有限性、多样性的认识到对无限性、统一性的认识变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片面到全面,从贫乏到丰富的漫长曲折的矛盾发展过程,在此漫长过程中,人可以达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这意味着每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除了辩证法之外,恩格斯认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工具是实践。因为:1.认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2.实践能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可以创造出各种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加深人的认识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可知性,并不否认认识的矛盾性和相对性,也决不是说人们有朝一日能够穷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因为整个世界在时空上是无限的。可知性原理只是说,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总之,只有坚持辩证法和实践才能坚持可知论,放弃了辩证法和实践就放弃了可知论。下面我们将进一步看到辩证法和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共同之处,这就是他们都坚持反映论,区别在于前者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后者的反, 映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两种反映论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以下两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认识的基础。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他们离开实践考察认 识问题,把主客体的关系没有看作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式的反映。镜子对于对象既不会选择也不会创造,因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与此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这样对认识主客体及其关系都有了新的看法。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认识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这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就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了。因为当人抱着改造对象的态度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认识对象时就必然出现这些情况:A.认识具有了选择性。因为任何的认识活动都具有选择性,人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认识对象。改造对象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只注意认识和能满足需要相关的对象,这就出现选择。B.认识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C.认识具有创造性。因为实践要求知道事物的未来和理想状态,这就需要主体创造。选择性、揭示本质、创造性都是认识中能动性的表现。另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必然要把价值和认识结合起来,把美和真结合起来。因为“改造”对象就包含着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理想在内。这就是“革命的反映论”中“革命”的含义。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是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美和真相结合的认识论。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在辩证法看来,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决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等矛盾的过程。由于矛盾观念引入认识过程,所以感性认识可以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样人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了。由于过程思想的引入,认识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只能展示于这个无限的过程中。这样就回应了不可知论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所以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样反映就成为摹写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反映,成为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的反映,总之成为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相结合的认识论。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区别于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消极被动反映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那么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怎样形成认识呢?人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用感觉器官观察对象,由此形成感性认识,然后用在以往的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形式对这些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理性认识,然后再把这种理性认识放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可见,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认识过程是由两次飞跃构成的,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运动过程。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包括两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始,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特征:感性认识的特征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直接性是说感性认识是在人和认识对象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学家的感性认识很少,因为他没见过古代社会。形象性是说,感性认识中保留着认识对象的形象。因为客观事物是具体的形象的,因而,由此获得的感性认识也应该是具有形象性的。
内容:感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形式: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人要形成感性认识首先需要借助感觉的形式,就是要用眼看、耳听等。如果不借助感觉,那感性认识是无法形成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等等;知觉比感觉要高级一些。他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是感觉的综合。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望梅止渴,就是过去吃没滋市的感觉和直觉在人头脑中的回忆。表象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从而成为感性认识通向理性认识的通道或中介环节。
地位作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2、理性认识
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到。
特征:, 理性认识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已经不是认识者直接面对对象了,人可以坐在房子里通过符号来理解对象。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一般性本质的认识,已抽掉了事物的外部形象。
内容: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
形式: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 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判断是对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判断把概念中潜存着的对立统一部分,如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既区分开来又统一起来。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推理表现为判断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地位作用: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发展的阶段性上看,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因而理性认识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理性认识的形成来看,理性认识是要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的,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没有加工制作的材料,因而无法形成。从理性认识的内容来看,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必须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感性认识所包含的现象中有本质存在,理性认识正是从感性认识中或者说透过感性认识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的。因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从感性认识自身来看,它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未深入到事物内部去,这 种认识是肤浅的,因而有待于深化。从认识的任务来看,认识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成认识的任务,就必须使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否定感性认识的直接性、表面性,提取抽象其中一般性本质性的东西,形成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的飞跃。
“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发生知识。”-----康德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在认识的实践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首先,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其表现是:人的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的方向;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3页)“理解”就是理性认识,它影响着感觉的深浅和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运用语词,运用理性形式来表述。这就是感性认识中所渗透的理性认识。同样,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总是渗透着感性认识。其表现是: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内容;理性认识要以具有声音和文字的语言、符号形式为手段。理性思维活动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操作过程。人们在说、写的过程中进行理性思考活动。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法)
(三)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感性认识可以过渡和飞跃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和方法。这些条件和方法是:
1、必须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本前提。这是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丰富”,是从量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一星半点,鸡零狗碎的感性材料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真实”,是从质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感性材料更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以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人脑这个加工厂要有优质充足的原材料才能制出好产品。
2、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及其正确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实现飞跃的正确途径。“加工制作”的一般方法就是毛泽东讲的“十六字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具体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统计、理想化、从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逻辑思维方法。不会运用这些方法而是要从感性认识上达于理性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验和逻辑是认识科学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实验提供材料,逻辑加工材料。西方科学近代以来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和逻辑两大因素的结合。伽利略开重实验之风气,笛卡尔等人重逻辑;二者的结合推动了西方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强调实验和逻辑的结合。当然,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中除了逻辑思维方法外,还有非逻辑思维方法,如想象、直觉、灵感等。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形成后,认识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因为这种理性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检验,同时,认识的目的还没有实现。要完成认识的任务和实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实现第二次飞跃,这就是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一)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重要性。对此可以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
1、从认识方面看,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本身的要求。从认识的目的来说,人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实践而认识,因而认识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那认识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认识和实践就没有统一,知和行就没有统一。一个人花了很多心血去认识规律,但认识了并不用,其意义不大。中国人讲学以致用,就是讲理论要指导实践。人不光要坐而论道,而且在起而行道。有了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样的理论意义不大。同时,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对实践发挥能动反作用,才能显示出理论、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再者,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其是否具有真理性才能得到检验,认识才能得到发展。
2、从实践方面看,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实践本身的要求。人的实践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实践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就是盲目的,是会失败的。
(二)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第二次飞跃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有的第二次飞跃也以失败而告终。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第二次飞跃就肯定是失败的。因而要成功地实现第二次飞跃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途径。
1、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第二次飞跃要能取得成功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大家会问,认识未经实验检验怎么能知其正确与否呢?我们说理论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可用逻辑证明来论证其正确性,即用逻辑的力量来说明认识的正确性。当然该理论是否是真理,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2、要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认识,理论都是一般性、普遍性的东西,而实践具有具体性、特殊性。特殊的实践怎样体现一般的理论,一般的理论怎样才能具体地指导实践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解决这个课题,第二次飞跃才能取得成功。这个课题其实是很难解决的,这是第二次飞跃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3、理论须为群众所掌握。
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因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作为实践主体的群众必须能理解、掌握这种理论。如果群众对理论不了解、不懂,那理论就很难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必须用理论武装实践主体。儒家理论对中国实践作用很大,是因为它掌握了群众,古代社会通过“三字经”等启蒙教育已深入人心,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要让群众掌握理论,理论就得通俗化。如邓小平理论就有很通俗的表达,如“猫论”,“两手都要硬”,“扭住不放”,“换脑筋”等等。这样使得群众不难理解。
4、应建立实践理念。
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实践理念的内容把认识和需要结合起来,即把真和善结合起来。列宁在转述黑格尔关于“观念是„„作为认识和意志的真和善的观念”的思想时写道:“观念是〔人的〕认识和追求(欲望)„„”(《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65页)
5、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如果能作到以上几点,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就能成功地实现。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只完成了一次循环,而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也就是说认识运动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譬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从1808年至今的近200年时间里就经历了由实验到认识,从再实验到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才形成了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当然还不能说这个认识现在完成了,还要进行循环。
(二)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尽头,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就是说上述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永远不会完结,人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化全面。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人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存在。世界就像一个无限美好的东西在永远吸引着人去追求它,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使人想起《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哲学的“爱智慧”之意亦与追求无限的目标相关。“爱”的特征是不为某一已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封限,而一直扑向那无限的对象。“智慧”的内容也是无限。
(三)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中”观念是一致的。
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真理。
A.真理是认识。就是说真理是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东西,不是外在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东西。纯粹外在于人的思想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叫真理,只有它如实地进入到人的思想认识中来才能叫真理。
B.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认识中的正确认识,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认识。就是说,真理的形式是思想,是用思想形式把认识内容组织起来。思想形式的形式是语言。思想形式仅仅是真理的形式,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所说的“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的观点显然是只看到了真理的形式层面,没有看到内容层面,因而是片面的,主观主义的。真理虽然属于思想意识但具有客观内容。
(一)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
谬误是标志主客观不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性质是相反的,二者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把真理和谬误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理和谬误的区分是很难的,没有很高的认识能力是难以达到的,但不能因此而说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2、真理和谬误相互统一:
真理和谬误产生于同一个认识过程,因而真理和谬误总是纠缠在一起的。真理和谬误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说,真理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同其对立面谬误密切相关。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
这是说,真理的产生离不开谬误。真理的产生过程是人运用认识形式对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组合、编排、抽象、分类。在此过程中人可能出现多次的组合、编排错误,其中有一次编排对了,那就产生了真理。对认识材料的编排,组合进行了多次才产生真理,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怕犯错误就难以获得真理。
(2)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这是说,真理的存在离不开谬误。在对同一事物进行认识时常常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在这些多种不同的认识中有真理有谬误,人们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认识进行比较、发现、鉴别出真理来。没有多种认识的比较,只允许有一种认识,真理是无法显示的。譬如,关于社会主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经过比较我们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真理性质,如果不比较这个结论难以得出。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启示我们,首先要让谬误存在,让各种认识都存在,然后才谈得上比较,如果不让谬误存在那真理就很难存在。因此思想自由,百花齐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追求真理所必然要求的局面。思想自由体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不同于学术民主。学术民主是用投票的方法选择谁的观点正确,学术自由则不理会投票。200个人搞研究我是其中之一,我没有必要和199人保持一致,这叫学术自由。
(3)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都存在,这叫百花齐放,齐放是并存,都存在,但都存在是不够的,还需要斗争、争鸣,这就是百家争鸣。争鸣就是各家、各种观点相互对话、辩论。各种观点对话、辩论的结果会分出真理和谬误。就是说谁是真理,谁是谬误,不是在斗争,对话前就确定的,而是在斗争,对话结束后才确定的。如果在争鸣之前就确定了真理和谬 误,那对话就没意义了。
(4)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首先,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第一,真理是具体的,它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第二,真理是一个过程,主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如果事物变化了,历史向前发展了,还固守过去的真理,那真理就转为谬误了。第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因此,如果把真理体系中的一个原理从体系中抽出来,那么,这个原理就由真理转化为谬误了。其次,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第一,把超出了特定范围和条件的真理再恢复其范围和条件,谬误就又转化为真理了。第二,错误认识是正确认识的前导,人们从错误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得到正确认识,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第三,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真理是人对已得到的理性认识的一种评价。就是说,面对已经获得的理性认识,人们要问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是真理还是谬误?如果是真理人就可以坚持它,甚至可以为它而牺牲,如布鲁诺,哥白尼等。如果不是真理那就不值得坚持,更不值得献身了。这就涉及到什么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是真理论要研究的问题。认识是不是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涉及到价值问题。真理和价值,即真和善是人的实践活动应遵循的两大原则。真理所涉及的是物的尺度,价值所涉及的是人的尺度,如何在实践中把二者综合起来,即把真和善、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大而困难的问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二)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虽然属于思想意识的领域,但并不能因此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内容。上面指出,真理作为认识是有其思想形式,语言形式的。思想形式如概念、判断、理论等,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些主观的思想形式,语言形式并没有使真理的内容变成主观的。唯心主义者认为,认识的思想形式、认识形式会改变认识内容,因而真理不可能是客观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真理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思想形式并未改变真理内容的客观性。(B)真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基础和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具有客观性,它保证着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人要追求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发现和解决两种矛盾,一种是真理和它的对立面谬误的矛盾,另一个是真理自身内部的矛盾,即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矛盾。真理内外两个矛盾的不断解决,是真理发展的基本途径。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不是谬误,真理中包含着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在同谬误相区别的意义上说的。但是,当我们确定了真理不是谬误时,我们千万不能狂妄自大,我们又必须看到,这个同谬误相对立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局限性,因而应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发展它。就是说仅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地去发展真理。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来说,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涵义:
第一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这一性质可以使我们对真理产生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可以使我们心有存主,理智上有所执守,不去随波逐流。而那些不相信真理绝对性的人会失去思想的坚定性的,他们心无存主,随波逐流,游谈无限,可谓“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第二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主观向客观的接近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人对无限发展的整个世界的完全认识虽然不能在某一天达到,但人对它的接近的努力和方向是无限的。主观在向客观无限地走近、接近,这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存在于无限的时间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某一有限的时间点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使我们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使我们在思想中对真理具有坚定信念,但不能因此而走向独断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的涵义:
第一,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对整个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认识,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无限世界的认识。这一点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起一个问题,就是前面的第一章不是说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不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么,既然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的局部的正确认识,那么世界观何以成立,哲学何以成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入辩证法。辩证法认为有限和无限是统一的,人们可以从有限过渡、飞跃到无限,从部分过渡飞跃到整体。因此,我们虽然直接认识的是局部世界;但可以由此飞跃到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当然,不承认辩证法的人,认为这种飞跃是不合理的。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
第二,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就是说,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丝毫不差的符合。这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因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两种特性,它们像同一硬币的两面,统一于客观真理。就是说,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离开相对性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因而二者总是统一的。三角形内胶合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第一,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受相对真理的制约。例如,在平直空间范围内,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真理是个相对真理,因为“平直空间范围”表明它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但我们说绝对真理就存在于这个相对真理之中,就是说在平直空间范围内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是不可推翻的,主观是符合客观的,因而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如果离开了一个一个这样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那它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上面这个例子同样说明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
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可从两方面理解:(1)人们不断地发现相对中 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使真理的绝对性不断拓展和深化。(2)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或转化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好像水滴,绝对真理好像长河、无数相对真理的水滴,可以构成或转化为绝对真理的长河。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统一的主体性基础。这个主体性基础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就人类来说,其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就每一个个人来说,人的认识能力是非至上的,其认识能力是受自身和时代条件限制的。
第四,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反对绝对主义真理论,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真理论。绝对主义真理论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一面,看不到真理的相对性。它在理论上会造成独断论和思想僵化,在政治上往往走向专制主义。相反,相对主义真理论只看到真理的相对性一面,看不到真理的绝对性一面,这样会导致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二者的共同缺点是割裂了相对和绝对的统一,都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思想史、哲学史上、生活中常常是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又从相对主义走向绝对主义。
(B)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这就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态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又具有相对性,因而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既然是统一的,因而就必须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应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作法。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问题是对认识的评价问题。就是说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我们所获得的这个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需要评价。要评价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理,就是说要有个评价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真理的本性。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而,理性认识如果达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即解决了认识中主客观的矛盾,那它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在此真理是评价认识的尺度。认识和真理的本性(主客统一)相符合是真理,否则不是真理。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来检验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就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一)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是认识论中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也可以说是政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在哲学史和文化史中,唯心主义者主张用主观的东西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如贝克莱把真理标准看作是“集体知觉”。苹果是不是红的,大家感觉到是红的就是红的。笛卡尔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概念的“清楚明白”。西方中世纪评价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圣经》中的教义。中国古代社会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圣人之言”,即孔子说过的话。“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文化大革命”中是以“最高指示”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家口袋里都装着“红宝书 ”(《毛主席语录》),随时可以拿出来对照。当然也有不同意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如王阳明、李贽。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这是以“心”为标准,仍然是主观标准论。
旧唯物主义者主张用“实验”、“实践”来检验真理。如狄德罗说:“除了实验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408页)当然,旧唯物主义对实验、实践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可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二)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而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就是检验主观和客观是不是统一、符合。这样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沟通起来的中介、桥梁、纽带,因为纯主观的东西和纯客观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纽带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中既有主观性的东西,同时又有客观性,因此能将主客观沟通起来。加以对照,看两者是否符合。如果时间的结果和人的主观认识相一致,人们的预期目的达到了,证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相反就不是真理。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特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特别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直接现实性是说实践的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摆在人面前。人对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客观地摆在面前的东西是相信的。认识是观念的东西,它究竟对不对,在观念领域内往往难以确定,而一旦将其放到实践中去,转化为直接现实的实践结果,认识的正确与否就能得到检验。例如,铁丝能不能导电,农药能不能毒死人等认识如果只在理论范围内争,君子动口不动手,那是难以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的,如果作一实验,把铁丝接上电源立刻就能知道铁丝能导电的认识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强调的是实践结果的直接现实性的优点,这个优点的实质是能把观念的,理论的转变为客观的、直观的、可感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有“眼见为实”的说法。实践结果的直接现实性就使得人能“眼见为实”。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列宁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实践标准本身时,又应看到实践标准自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或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
(三)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纳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列宁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二者的统一。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
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呢?它是指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唯一性和最终性。就是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一两次实践不能证明认识的真理性,但实践最终能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这是指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和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往往不能
一、两次完成而要经历一个多次进行的过程。具体的实践由于受历史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否证某一认识的真理性。例如,关于人类起源于猿的认识,现在的实践无法复现猿变为人的过程,因而,不能充分地证实这一认 识的真理性,只能大体上、部分地证实其真理性。如“狼孩”不能有人的意识,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确有作用。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统一。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才能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能反对教条主义、独断论,“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实践标准的这一辩证特性告诉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既要有所执守,又不要拘泥僵化。既要心有存主,又要“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人类活动不仅遵循真理原则,而且遵循价值原则。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怎样呢?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就对主体有价值,否则就无价值。
价值具有客观性:(A)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B)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价值具有主体性:(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B)在价值的主体性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追求真理,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主体的行为观念中,内含着人类活动所特有的作为其实质内容和最高目的的基本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总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根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的思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方面,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方面。真理原则要求人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即按照客体尺度规定主体活动;而价值原则要求人的思想和行动保证人的需要和利益,即按照人的内在尺度使客体为主体服务。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目的性原则。人只有尊重客观条件按规律办事,目的才能达到,否则会失败。人的活动又是以某种价值为目的的,满足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机和动力。所以价值原则是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多样化原则。所有的人的活动都要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而不同主体的需要又是五花八门的,是多样的。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第一,真理与价值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第二,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两者互为前提,相互适应,又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第三,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坚持真理与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统一的。真理只 有一个,坚持真理也就是要坚持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看待问题,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实际上,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并存,是社会发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应该看到,不同观点的切磋、社会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而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都要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现在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这样。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是客观的,但不等于不要价值的导向。换句话讲,社会现实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恰恰更需要社会价值的引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导向。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社会价值趋向及其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人类创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有两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那么,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即把尊重客观实际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结合起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人们必须科学对待实际,首先,尊重客观实际,忠于客观实际,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全面地与时俱进的看待主观实际。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一句话,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尽管事物是客观的,但事物的规律是深藏于内部的,要透过复杂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就必须要把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实事求是还体现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必然性,使人们在改造世界中获得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对必然认识得越多、改造世界的活动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
2、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而思想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事业就胜利,否则就受挫。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发展真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践才能加以确定,离开实践,究竟是实事求是呢还是自以为是那时根本无法判明的。另外,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 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规律,从而把实事求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怎样才能做到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呢?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必须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毛泽东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人自身素质;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核心是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实质就是坚持真理,但由于人们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面对复杂环境,人不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愿意坚持真理,而且,还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不怕丧失个人利益,不怕被打击报复。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无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世界,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掌握客观规律,增强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上,实践创新呼唤着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促进着实践创新。随着人类认识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的发展,理论的作用日益明显。列宁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型作用。同样理论的威力也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也才能得到展示。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