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7: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篇: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摘要】明末清初以来,朝鲜移民就陆续迁入我国东北,逐渐形成了朝鲜族聚居区。进入20世纪初,基本形成了朝鲜族社会。在西方近代文明和朝鲜近代文化教育以及中国新学运动的影响下,朝鲜族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近代民族教育运动,兴办了一大批新式学校。这些学校进行新文化及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启迪思想,唤醒民族意识;推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为反日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教育;特点;作用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移而来的民族,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教育成果显著,文化水平很高。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的平均文化水平位居各民族首位①。可见其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朝鲜族人民崇尚文化教育,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在迁入初期的困难境况和封建统治阶级的阻挠与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仍然坚持教育的传播与普及工作。19世纪八十年代掀起了书堂教育的兴办热潮,20世纪初,开展了近代文化教育。要深入了解二十世纪初朝鲜族的民族教育运动,有必要先了解教育运动的主体——朝鲜族迁入的过程与聚居区的形成。

一、朝鲜移民的迁入与聚居区的形成

明末清初以来,朝鲜移民就陆续迁入我国东北,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大量迁入。这一时期,朝鲜北部地区发生了多次自然灾害,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再加上朝鲜王朝的三征紊乱,天灾人祸,迫使大批朝鲜人犯越潜入中国东北地区。

“清政府自1760年起就对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②但因视东北为本民族的龙兴之地,故一直对之实行封禁政策。直到19世纪中叶,清政府为了加强边防和增加财政收入,也为了“抵制俄国的南下政策和沿海州殖民开拓。”③于1875年解除了对奉天省的封禁令,随后设抚民局,招民开垦。清政府撤销封禁令,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为朝鲜移民的大批迁入提供了可能。1883年同朝鲜签订了《吉林与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允许“剃发易服,归化入籍”的朝鲜垦民居住。随着朝鲜移民数量的迅速增加,1885年,清政府划图们江北岸长七百里,宽四五十里的地区为朝鲜垦民的专垦区。自此,朝鲜移民有了合法定居的法律保障。虽然清政府强制采取“剃发易服,归化入籍”政策,以不给土地权为要挟,但专垦区的设立还是吸引着无数朝鲜边民的不断涌入。

1905年,日本迫使朝鲜政府签订了《乙巳保护条约》,自此,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日本又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把朝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实施所谓的“土地调查事业”使许多农民破产。日本帝国主义又实施暴力统治镇 ①②卢贵子.中国朝鲜族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164 许明哲.当代延边朝鲜族社会发展对策分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7 ③同上:8 压朝鲜民族的反日运动。在此种情况下,朝鲜国内的许多反日志士、爱国主义者纷纷将活动舞台转移到了中国东北。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朝鲜移民大量涌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朝鲜族聚居区,为朝鲜族近代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社会条件。进入20世纪初,朝鲜爱国人士组织了“大韩自强会”和“新民会”等团体,积极开展近代文化教育。他们将教育视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首要任务,积极推动私立学校教育运动的发展,这无疑鼓舞了临江而居的东北朝鲜族社会。再加上中国新学思潮的影响致使清政府实施新政——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等,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新学热潮。东北朝鲜族也以此为契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近代民族教育运动。

二、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朝鲜族人民拉开了近代民族主义教育的序幕。1906年,由反日爱国人士李相禼、王昌东等人在龙井创办了“瑞甸书塾”。这是朝鲜族人民改革封建性质的旧式书堂教育、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也是开启近代教育的标志。此后,在各地掀起了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迅速,数量众多

朝鲜族民族教育的第一所近代学校——瑞甸书塾,虽然仅仅存在了一年时间,却极大促进了朝鲜族近代私立学校教育运动,一大批新式学校如昌东、明东、吉东、正东等书塾陆续创建。1907年,南性祐、吴祥根等人在局子街西北的卧龙洞办起了“昌东书塾”;1908年4月,在和龙县明东村,由朴祯瑞等人在原“瑞甸书塾”的基础上建成了“明东书塾”;同月,李同春、金夏锡、李东辉等人在局子街东郊建立了“吉东书塾”;同年10月份,姜佰奎、俞汉丰等人又在和龙县厚底洞创立了“正东书塾”。到“1916年12月为止,东三省设立的朝鲜族私立学校共计238所,学生达63,000余名„„私立学校运动在全东北范围内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已全面展开,尤其是延边地区发展更快。延边五县在私立学校总数中占有很大比例。学校数为157所,占总学校数的68.9%;学生数为3,879名,占总学生数的61.5%”。①由此可见,近代教育发展之迅速,数量之众多。

2、新学代替旧学

20世纪初,在朝鲜与中国及西方近代文明的三重因素影响下,朝鲜族也兴办了一大批近代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基本上都进行了新文化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以新学代替了旧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新学的实行表现在教育的宗旨上。1917年由南满柳河县大孤山子竹林馆印刷发行的《小学准则》第一章第一条中对学校教育的宗旨作了这样的规定:“小学要注意儿童们的身体发育,要以教授在道德教育和国民教育的基础及生活中必需的普通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宗旨。”②在《小学准则实施细则》中还规定“对国家和社会尽最大的责任,端正品行,磨炼意志,提高上进心,修养道德,培养爱国精神。”从教育宗旨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已经摆脱了旧式学堂的封建伦理教育,走上了新学教育的道路。

其次,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虽然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还是具有共同性。以“明东学校”为例,“设有修身、历史、地理、朝鲜语、作文、习字、①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朝鲜族研究论丛(3).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10—11 ②同上:12 算术、代数、集合、法学、地文、博物、生理、手工、新韩独立史、卫生、植物、师范教育、农林学、矿物学、外文通译、大韩文典、新约全书、中国语、体操、唱歌等26个科目。”①这些科目的设置表明,这些新式学校的教育是以新文化知识为内容来进行新学教育的。

3、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9世纪末,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传入,部分朝鲜族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朝鲜族的反日人士认为,西方宗教所宣扬的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和传教士们带来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是摆脱困境、挽救民族危亡的有力思想武器。而且一些民族主义者可以利用宗教具有的“治外法权”、“神圣不可侵犯”等特权,在宗教的掩护下进行反日独立运动。而宗教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因此,二者从一开始就密切联想在一起。例如著名的儒学家金跃渊被传教士说服,为了民族独立,毅然放弃了儒家信仰,转而信仰基督教,将明东学校转变成基督学校,并积极投身反日活动中去。一些宗教界人士和团体也捐助了一些中小学校,如著名的明东和昌东学校都是宗教界兴办的。“据不完全统计,1911年延边地区宗教系统所建立的朝鲜族学校有11所,占当时朝鲜族私立学校总数的57.8%;1913年有42所,占总数的47.7%。到1928年,在东北三省由宗教系统建立的朝鲜族私立学校共有89所,教员有212名,学生有5400名。”积极推动了朝鲜族的教育事业。

4、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在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之后,更有大批朝鲜移民迁入东北地区。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朝鲜国内的大批仁人志士将活动舞台转移到我国东北地区,把希望寄托在民族教育上,开始兴办新式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反日意识与人才的培养。因而,这一时期兴起的近代民族教育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朝鲜族近代私立学校不仅传授新学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还在课程设置上始终保持着民族特点,如朝鲜语课程一直是各朝鲜族私立学校的教学用语。大多数学校使用朝鲜语教科书如《国语》等。当时的“明东学校”聘请了著名的朝鲜语言学者朴兑桓等人为教师,他们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因而朝鲜语的教学水平很高。

各朝鲜族私立学校还十分重视历史教育,“朝鲜历史和地理是直至大正九年(1920年)为止,还在间岛各地使用”②。历史教科书大多数使用已经被日本殖民主义者禁用的《大韩历史》、《越南亡国史》、《最新东国史》等书。另外还秘密流传《李舜臣传》、《安重根传》等民族英雄们的传记。当时的进步人士特别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更注重的是民族意识的培养,教育青年一代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与反抗意识。

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建立学校的目的本就不仅在于传授近代科学知识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反日民族意识与反日人才。学校任用具有反日思想的知识分子担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反日民族主义教育,如躲避日本帝国主义的严密监视,设置了进行民族意识教育和反日思想教育的主要课程“朝鲜语”、“朝鲜历史”等。朝鲜族私立学校教育的反日精神在音乐与体育课程中也有体现。反日人士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强调音乐在振奋民族精神方面有极大的力量,因而非常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带有反日思想的歌曲。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给 ①②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族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28—29 文教部学务司.满洲国少数民族教育事情:22—24.转引自: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14 青少年学生以反日民族精神的热切希望,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私立学校还把体育教育作为反日民族教育的重要环节来进行。在体育课中,兵式体操和军事训练占了很大比重。不少学校都安排了军事教员,如李东辉等人兴办了罗子沟士官学校,从各地招收了300余名学生,建成了一所专门培养独立运动人才的军事学校。之后,许多反日团体也纷纷建立培养军事人才的军官学校。例如西路军政署在柳河县建立的“新兴武官学校”和北路军政署创办的“士官学校”。这些学校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培养了一批在后来的反日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精英人物,对日后的反日民族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历史作用

1、启迪思想,唤醒民族意识

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中创办的学校基本上都进行了新文化及科学知识的教育,起到了近代文化启蒙的作用。朝鲜族私立学校以历史、地理、朝鲜语、代数、法学、新韩独立史、卫生、师范教育、矿物学、外文通译、体操、唱歌等科目代替传统的《四书五经》、《千字文》等封建社会的启蒙书本,为朝鲜族青少年的近代文化教育开了先河。这些课程中的朝鲜语、历史等课程的开设,保障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年轻一代的爱国热忱,也唤醒了朝鲜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凝聚和团结了朝鲜族社会。

日本殖民主义者曾百般限制和禁用朝鲜语,但朝鲜族人民依然坚持在困境中保存和传承了本民族的语言。日本设置了殖民主义教育机构及亲日学校,又采取各种怀柔政策,企图对朝鲜族青少年进行奴化教育。据伪满洲国文教部的材料记载,当时朝鲜族人民“因为不愿入统监部设立的学校,愿去中央学校念书的人极少,作为学校的势力在社会上反而被压倒。为此,当局建起漂亮的校舍,准备完善的设备,以诱引学生。„„虽说如此,学校的形势依然令人沮丧,朝鲜人绝大多数入用朝鲜语讲课的民族主义学校念书。同时,去统监府办的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及家长,被称为‘日本走狗’受到蔑视和压力„„”①可见,朝鲜族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了日本人的阴谋,大多数人还是到用朝鲜语授课的学校去上学。

语言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手段。朝鲜族之所以能在封建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殖民的双重迫害下完整地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语言即朝鲜语的教学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朝鲜语等民族教育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将这些深受苦难与压迫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全民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运动中来,从而增强了朝鲜族的内聚力。

2、推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

西方宗教的自由、平等思想对女性教育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朝鲜族的女子教育很快得到了发展。1908年在延吉县局子街小营村创建了第一所女子小学堂——光成女子小学堂,此后,陆续建立了和龙市龙岩洞明东女子学校、延吉县勇进社大教洞教乡女子学校,和龙市三开社万振基贞信女学校、延吉县龙井村尚贞女学校和明信女学校、和龙市明东村明东学校女学部。明东女学部的成立,揭开了朝鲜族女性教育的序幕。正东、昌东等学校也设立女学部,积极招收女学生。为广大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这类教育内容包括:人间德性教育,实业教育,民主市民教育,法律、经济教育,科学教育,师范教育,外国语教育,①文教部学务司.满洲国少数民族教育事情:27.转引自: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21.汉学教育和国语教育,爱国心教育,信仰教育,历史教育等。①

随着私立学校的新学教育和反日教育的发展,对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意识的觉醒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启迪了朝鲜族女性的思想意识。此外,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女性教育的提高必然又有利于促进年轻一代的教育,因此,女性教育的发展也为全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为反日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与反日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已成为反日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一开始就是根据反日民族独立运动的需要而开展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也十分清楚这一点:“迁移东北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政治运动史”。“间岛的教育与民族主义政治运动混在一起,而学校就是其策源地。”在瑞甸书塾、昌东学校、光成学校等学校里“学习过的学生分散到间岛各地,设立许多小学,在努力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鼓吹排日思想,使得排日的学校非常盛行。②

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使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们投身到反日民族独立斗争中去,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反日民族独立战士。如金跃渊、金夏锡、朴京喆、玄天默等人,都是当时国民会或军政署出色的干部。他们在“三·一三”运动时,都是站在反日民族斗争最前列的英勇战士。著名的十五万元事件中的尹俊熙、林国桢、朴世雄、金俊等人,也都是明东、昌东、龙井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据日本帝国主义的情报资料透露,1919年6月,在俄国秋丰组织的‘敢死队’中,约有3,000余名队员接受训练,其中600余名是从延边明东、正东、光成、彰东、昌东和珲春地区私立学校去的学生;其后也继续从私立学校中招收队员。后来他们全部被安排在洪范图部队、国民会、韩民会、都督府,以及新民团和北路军政署部队,作为反日部队的骨干,参加了枫梧洞、青山里等战役英勇战斗。”③可以说,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为后来建立反日民族武装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创办的学校还在反日民族独立斗争中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在1919年以龙井为中心爆发的“三·一三”运动中,私立学校师生的中坚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朝鲜族各个阶层群众听到朝鲜“三·一”运动的消息后,群情激奋,准备联合召开大规模的反日民众大会。三月八日,延边朝鲜族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听到朝鲜“三·一”运动的消息,纷纷起来响应。他们在各学校宣布了同盟罢课,高举着巨幅旗帜,在街头示威游行。在广大学生和群众的推动下,准备三月十三日在龙井举行“独立宣言”集会和示威活动。三月十三日,在各反日团体的联合主持下,在龙井召开了大规模的反日民众大会。以明东、正东等学校学生组成的忠烈队为首,有附近的12所私立学校的师生参加。在集会上,人们声援了朝鲜人民的反日民族独立运动,声讨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罪行,并朝间岛日本总领事馆游行示威。日本侵略者十分恐慌,妄图凭借武力镇压,“三·一三”反日示威游行当天,日本侵略者就制造了血腥惨案。当场打死十三人,击伤三十余人(后又死亡六人)。三月十七日,各界人士组成“义士会”,动员群众再次集会龙井,抗议帝国主义的血腥屠杀。这次活动迅速影响了朝鲜族聚居地区,各地的朝鲜族群众纷纷举行了反日示威游行活动。

①全信子.二十世纪初朝鲜族女性与基督教.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朝鲜族研究论丛(5).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34 ②文教部学务司.满洲国少数民族教育事情:22—24.转引自: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13 ③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24 正是私立学校在反日运动的杰出表现引发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报复。龙井总领事馆加强了对私立学校的镇压,尤其是明东学校更是成为日领事馆的重点取缔对象。日本人以“独立嫌疑”为名,派日警悍然窜入明东学校进行破坏,并逮捕4名学生。①到了1920年的“庚申年大讨伐”,朝鲜族私立学校又成为日本侵略者的重点讨伐对象,遭到了疯狂迫害。日本帝国主义借口朝鲜族私立学校是“独立军的巢穴”,青壮年都是“独立军”,对建有朝鲜族私立学校的村庄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讨伐。据珲春、延吉、和龙、汪清四县的不完全统计,有5058人被捕,3500人被害,2500座民房和30余所私立学校被焚毁。其中,毫无疑问地包括了明东、昌东、正东、新东、吉东等学校。在被捕和被害的人中间,私立学校的进步师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②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给正在发展中的朝鲜族私立学校教育运动造成了严重打击,但是却更加激起了人们的反日情绪,也使人们认识到,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获得民族独立,就必须依靠武装团体进行斗争。这才有了枫梧洞战斗和青山里战斗的辉煌战果。

总之,朝鲜族人民的近代民族教育运动,是以迁入到中国东北后形成的朝鲜族聚居区为基础,在西方近代文明和朝鲜国内的近代文化教育以及中国的新学运动三重因素的影响下兴起的,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从一开始就与宗教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致力于民族教育和反日运动。发展了朝鲜族的近代教育,也为后来的教育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反日运动的蓬勃发展,更在反日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为历史铭记。

参考文献:

㈠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㈡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朝鲜族研究论丛(3).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㈢朴泰洙.朝鲜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与基本经验.延边大学学报,2003,(6)㈣卢贵子.中国朝鲜族教育发展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2)

㈤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族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 ㈥朴今海.二十世纪初日本对东北朝鲜族地区的教育侵略.延边大学学报,2008,(6)㈦许明哲.当代延边朝鲜族社会发展对策分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㈧许青善.中国朝鲜族教育研究:纪念中国朝鲜族近现代教育100周年.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

㈨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朝鲜族研究论丛(5).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

①②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族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80 朴文一.1906—1919年间中国东北朝鲜族人民的私立学校教育运动及其历史作用:22

第二篇:近代国学“运动”与研究反思

近代国学“运动”与研究反思

——干春松

[摘要]胡适给“国故”下了这样的定义:“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

“国学”在中国古代是指设在京师的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而近代以来为学人们所关注的“国学”则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和价值体系。其概念和最初的内涵来自日本的国粹运动,目的是要处理在西方思想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冲击下,“本国”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很显然,“国学”这个词的引入带有弱势文化的防御性特点。

从国学思潮的发展历史来看,自晚清国粹派、章太炎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整理国故”运动,一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学热”,不同的阶段对于“国学”的意义和内涵的理解差异巨大。在见仁见智的各类见解纷争中,国学“运动”和国学研究贯穿着两条基本的线索,其一是国家意识的确立和民族精神的重建;其二是对近代以来所逐渐形成的研究传统文化的学术(科)体系的接受和反思。

本文将以此为脉络来梳理“国学”所蕴涵的复杂的理论和思想文化问题,并分析当下“国学热”出现的内在原因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国学”与国家认同的迁移

所谓“国学”,其最重要的立足点在于“国”,也就是与别的国家相对待的“本国”,这在当下已属无可赘述之常识,而在海禁初开的19世纪后期,乃是一问题的焦点。原因在于当时的国人并无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体系是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在西欧形成,并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确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格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基本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理念的变

化,形成了以国家间的劳动分工为特征的经济体系。资本的逐利驱动推动了西欧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殖民活动,将民族国家体系扩张到世界各地,它冲击了建立在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传统政治体系,中国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拖入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中。

“中国”之名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并不是“国家”的名称,“中国”不仅标志着地理上的世界中心,还意味着文明和教化的先进。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以“宗主国对藩邦”为基本架构和以“怀柔对朝贡”为机能的世界体系和秩序。虽然,中国作为一个王朝国家一直以具体的朝代作为国家的名称,但是,“中国”一直是我们的共同的价值认同。

然而,秉承这样的观念的清王朝却必须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即西方世界新形成的民族国家体系对于清帝国的宗藩体系的冲击,不仅如此,由于军事竞争的失败,曾经自以为是天下共主的中华帝国突然发现,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所形成的“治外法权”和租界等损害国家主权的局面下,中国的独立性被局部剥夺。所以在优胜劣汰的进化观念的刺激下,建立民族国家成为争取经济自由和文化独立的重要手段。这样,建立在宗法基础上的政治法律体系和以文化价值为基础的天下国家观念,逐步为追求独立的民族国家的理想所取代。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中国已经不能仅仅通过易服色改正朔这样的传统手段,在内部关系的调整中确立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必须通过厘定外部世界的主权关系,来界定自己的合法性。

由此,国家仪式的强调既符合社会进化的公理,也是抵御外敌的思想资源。杨度认为在强权的时代,须以国家思想才能抵抗外国的侵凌,因此主张抛弃天下主义和家族主义,提倡国家主义。梁启超认为天下一统的观念虽然是崇高的道德,但并不切合中国的实际,在当下,国家才是忠诚的最高点。由天下观念向“国家”意识的转变是近代中国人对于世界秩序认识的重大转变,这样的转变在近代国学的最初倡导者章太炎和国粹派那里有十分明确的表达。

在章太炎看来,对于国家的确认并不具有什么崇高的意义,而是在一个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世界格局中,国家成为一个“不得不然”的存在。他说:“今之建国,由他国之外铄我耳;他国一日不解散,则吾国不得不牵帅以自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国家意识,构建国家认同成为“国学”的使命。

一般来说,国家认同是一个含有多重意义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族群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社会经济体制”,即所谓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在经历大变局的近代学者那里,他们所建立国家认同的资源也因政治和文化立场的差异,各有不同。比如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派主要强调族群和血缘关系,试图通过民族革命来推翻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康有为则偏向于制度认同,主张改良。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这三方面的资源兼取,因为国家建构的过程,并不是对于传统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的简单回忆,而是一个重构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对于历史的重新理解和整理来凸显民族历史中积极的和符合当下形势的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的重构过程,也就是近代国学的建立过程。晚清国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这段文字十分强调“学”之产生和应用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中国传统学术以天下为指向的普遍主义的态度已大不相同。他们进一步认定国学之存在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何者,盖国有学这国亡而学不亡,学不亡则国犹可再造,国无学则国亡而学亡,学亡而国之亡遂终古矣。”

“国粹”一词虽由日本传入,但对于“粹”的强调明确表征出选择、重构传统资源的意图。国粹派的一个重要论题就是区分“国学”和“君学”,他们认为不以学术之真伪为标准,而以功名利禄作为指向的学问是“君学”而不是国学,他们批评君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君学”是人们只知道有朝代和帝王,而不知道有国家。他们指出孔子的思想,到汉代已经与君权结为一体,所以,一方面由政治专制而达成学术专制,制约别的学派的思想发展,同时也使儒学自身趋向僵化。所以,国粹派的精神领袖章太炎说:“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就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 其目的是要反对欧化主义者,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的心理,要“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国粹派经常使用“国魂”的说法,强调要融汇中西,重铸国魂。

如前所述,近代中国“国家”意识确立的原因主要并不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是来自西方政治和军事的侵凌,也正因为如此,国家认同所要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对待西方的政教体系和文化价值的问题。

伴随着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体系,在其形成之时,就存在着以欧美为中心和以其他地区为边缘的差序格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军事和行政组织能力,通过不断扩张的方式来推进其市场的逻辑,这样就把中国这样的处于市场边缘的国家置于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以寻求国家独立为目的的追求富强的冲动,需要我们接受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市场为导向的机制来适应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因为依靠传统的方式已经难以维持国家的主权和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承续传统的符号体系来激发国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这时的东西文化之争,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而是一种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方式对于农耕社会的挑战,也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社会组织方式对于以血缘和家族制度基础上的中国社会的挑战。

所以从国粹派开始的国学研究者,一直在申辩提倡国学并不是要阻碍“欧化”。国粹派提出文化发展需要中西互通,他们所要反对的是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醉心欧化”,认为中国万事不如人;另一种就是“盲信己国”,依然以夷夏的观念来看待外国。而国粹派所提倡的是以中国为本位的兼收并取的态度。

在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正式成立,并颁布了新的法律体系。不过,模仿西方政体而建立新体制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社会繁荣,反而是在新的市场机制下乡村社会的破产和在新旧转移过程中国民道德的崩溃。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一部分人将道德的崩溃视为制度变革的失误,试图通过提倡传统价值来重建社会道德系统。而在以陈独秀和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看来,现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传统中国建立在专制和迷信基础上的文化观念,而观念的落后的基础则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因此面对新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阻碍性力量。很显然民国初年袁世凯和张勋等政治人物假借通过传统文化来装点他们的政治行为和康有为、严复等人对于新的共和政体的批评,都导向了启蒙运动以一种激烈的反传统的方式来展开。

而吊诡的是,1920年代以后,一向以反传统形态出现的新文化运动出现分化,一部分人转入“整理国故”,并将之纳入新思潮,引发了新文化运动内部的质疑。

“国故”这个词本是章太炎对于传统中国学术的称呼,用以取代“国粹”这个带有价值评判色彩的名称,但是章太炎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的精神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和典章制度中。而启蒙思想的倡导者毛子水、胡适和傅斯年等人在沿用“国故”这个词的时候,则是试图通过整理国故的过程,来宣扬“科学”精神,批评一部分人对于国故的追慕心态,从而“再造文明”。

胡适给“国故”下了这样的定义:“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 胡适在这篇文章中认为,国故这个名称最为妥当,因为其中立,不含褒贬,所以他不愿意用国粹之类的词。在这篇文章中,胡适特别强调国学的研究方法,所以他反对康有为将儒家孔教化的做法,也并不认为古文古诗的保存就是国学,而是强调一种系统的整理。面对着新文化阵营的质疑,胡适的解释虽然多有变化,但是其基调则是认为,“故”可以理解为“过去”“死亡”。他在1928年回答一个人的来信时,甚至把“整理国故”比喻成“打鬼”,就是要让人知道“国故”也就“不过如此”。

这个时期的“国学热”,获得广泛的体制性的支持,比如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在1921年创建,1923年4月,东南大学国文系议决设立国学院,并制定了系统整理国学的计划书。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院成立。

与晚清国粹派的国学观来比较,这个时期的国学讨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转折。首先,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已经成为事实。由此,“国学”研究者的思考重心逐渐从国家意识的确立转变为对于什么是现代中国的讨论。即要关注说什么样的思想能够成为民族国家体系下中国的立国之本。对此,不同的学者认识尖锐对立。有人认为中国之为中国主要在于历史文化和经典传承。而启蒙派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的精神不在经典之中,而是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世界中。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门侧重于民间歌谣的收集和习俗的调查,即意在于此。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认定科学所代表的普遍意义的公理超越了国

家之间的区域局限而成为民族精神的向度,从而解构了传统价值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血缘性、地域性联系。在这样的改变中,国恰好成为公理的对立面。何炳松说:“国学的国字,显然表现出一种狭小的国家主义精神。这不但违反我国先贤所主张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大同精神,而且亦违反西洋学者所主张的‘知识无国界’那种学术公开的精神。”

作为这个时期国学研究的代表人物的顾颉刚等人对于历史的态度的转变,有人认为是“革命性”的,“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反省,他们对史料的态度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些人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李济等。他们的文字分散各处,如果稍加比辑,可以发现一个认识论上的改变。首先,对这一代人而言,传统的权威已经几乎倒塌了,所以六经在他们看来都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而不是让人寻求治国平天下大道理之所在。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同时也提倡一种历史发展的观点,也就是平等看待每一时代学术思想材料的价值,不再以为只有那最高点才有价值。”

傅斯年开始筹建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时候,就是要把历史和语言从传统的学术谱系中“解放”出来,在科学公理面前,地域的差异对于国家认同的意义被看作是一种固步自封,因此,即使连“国故”这个概念也成为他攻击的目标。认为要建立一种真正的“科学”的态度,必须将“国故”的概念也抛弃。

由此可见,从晚清的国粹派到1920年代以后的国学研究,虽然多样化的立场之间争论激烈,但总的趋势则是循着由以提振民族精神、确立国家意识到强调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新的民族精神的建设的转变。这样的转变的动力来自于国学研究者所面对的问题发生了由寻求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到建设富强的国家、改变国民特质的转变。而1930年代之后面对日本的侵略,民族主义再度兴起。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资源长期被贬斥,国学研究也被置于“批判”甚至“破除”的境地,一直到1980年代文化热的时候,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才再度被重视,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国学研究再度兴起,并到21世纪初成为热点。

新世纪的国学热,所要面对的则是全球化的深化所带来的国际关系形态的进一步变化。“在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跃进中,一系列新特点界定着国家内部秩序,而新的超国家秩序同那些特点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并非‘由内及外’,以内部秩序推演出国际体系,而是‘由外及内’,以超国家秩序推演出国家内部的法律体系。” 这种由外及内的秩序体系最典型的表现是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在解决国际纷争、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家之间的平等诸方面担负的某些作用,所以国家的重要性相对减弱,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取代了某些国家功能。同时,全球化还使国家的经济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疏离。

看上去有些矛盾的是,全球化也从另一方面强化着民族国家的认同。因为全球化过程所形成的不平等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对于弱势国家是一个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新兴的经济体,内在地要求对世界的秩序的和谐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并试图为重建世界秩序提供有益的价值支撑。这样,建立在鲜明的中国意识基础上,有更强烈的责任意识成为国学研究的主要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夹杂着读经、儒学复兴、文化本土性等复杂议题的国学热,虽然有时体现出激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但是这样的意识与其说是对中国本位的强调,毋宁说是对于国际间秩序的批判性视野,表达中国想真正成为世界重要成员的渴望。

1978年之后,中国进行着由经济体制改革导引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化也进一步开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的确立,体现出民族文化已然成为解释中国政策的文化背景和呈现中国未来方向的重要基础之一。基于此,国学研究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乃至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学”与“科学”、“学科”

“国学”虽立足于“国”,但“学”是其载体,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民族精神的重构,这些使命都是要通过对于传统思想学术的不同呈现方式来体现的。

国学的具体内涵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在中国面对现代性的挑战的时候,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现代化运动打破了古代社会的有机整体结构,取而代之以目的-合理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现代化运动是社会理性化和世俗化过程,它以理性化发展打破了传统社会基本理性的统一性,对于思想学术而言,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适应生产、分工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专业化学科体系的建立,“多元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的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

以科举为典型特征的中国古代教育制度,虽然是一种世俗性的教育方式,但是并非是专业性技能教育的,所以传统的中国学术体系,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之后,必然要面对日渐专业化的过程。鸦片战争失败之后,人们对于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的批评主要就是其选拔的人才难以“经世”,不能使中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晚清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见仁见智,甚至绝然对立,但是对于改变教育制度、采纳西方的学术分科观念却是空前的一致。康有为、张之洞、严复、梁启超、张百熙等均接受西方的学术分科体系,并开始提出各自的分科方案。

1898年,严复发表文章《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指出,传统中国的学校只有做官治事一途,所以难以适应分工日益细密的社会需要,“国愈开化,这分工愈密,学问政治,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所以要把治学和治事分开。(原文、注释皆没有问题)稍后在知识界影响巨大的杜亚泉也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是职业(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专业化则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专业化所要求的知识系统的分化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和学科体系所不能提供的,这样的认识始终体现在“国学”的发展实践中,晚清的国粹派区分“国学”与“君学”就是试图确认学术的独立性,而他们所预备设立的“国粹学堂”,学制三年,科目包括经学,文字学,伦理学、心性学、哲学、宗教学、政法学、实业学,社会学、史学、典制学,考古学、地舆学、历数学、博物学、文章学,音乐、图画、书法、翻译等,形式上与旧学已经大不相同。虽然所学内容均来自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但显然已经借鉴西方的学科体制进行了

新的分类。最早进行国学讲习活动的章太炎,也是新的学科分类的实践者。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曾经刊登《国学振兴社广告》,谓国学讲授内容为:“

一、诸子学;

二、文史学;

三、制度学;

四、内典学;

五、宋明理学;

六、中国历史。”这个对于“国学”内容的设置,与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分类方式有根本的差异,最明显的是没有了传统知识的价值基础“经学”。

另一国学代表人物刘师培也是从社会分工来论证以分科方式整理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必然性:“野蛮之民,所具之能甚简,及世界进化,这(改为“则”)所具之能亦日多。惟所具之能甚简,故所业亦必简单;惟其所具之能日多,故说(改为“所”)业亦归复杂。如古之商人,不必知书,古之士人,不必习武;今则文明各国,商必知学,士必服兵,而农人亦需入学;非所治之业由简而繁之证乎?今行此法,使人民于所治职业,由简而繁,正与社会进化之公例相合。且古代之学,均分科而治;今则无论何国,人民于未冠之前,均习普通科学。夫普通之科学,既尽人而能知,这(改为“则”)普通之职业,亦必尽人而能为。既尽人而能为,这(改为“则”)智识愈备,能力日增。”

由传统的整合式的、以人文思想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向现代的分科式的以科学思想为特性的分科方式变化,从价值上,本身就是要推翻传统的宗教性的劝慰,代之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对应原先为神学和经学垄断的知识领域。说到底,现代学术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相信可以通过某种可以验证的方式发展出一种系统的世俗的知识,在这样的转变中,中国原有的以经学为核心的知识体系便要经受“理性化”的洗礼。

在经验性的对照之下,传统的体会式的经学思维便显得缺乏可验证的方法的支持。实证化的科学成为建立普遍性原则的基础。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传统学术缺乏规则和可验证性的特性就成为一种方法上的“缺陷”。刘师培十分重视“方法”对于学术的意义,他认为传统的学术缺乏纯用理论之规则,比如,中国论文法之书,没有上乘之作,他甚至认为中国无一人知国文。

但是,在引入新的方法之后,内在的问题也随之而产生。传统的国学所提供的是关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整体性思考,它既包含可验证的理性知识,也包含价值性的信念。当我们开始接受科学公理来取代以前的“天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接受新的学科体系和实证方法。但是新学科则导致中国传统思想的意义系统被分解,而最终难以突显自身的独特性。比如,当中国的传统的经典系统被归入哲学、历史和文学等不同的学科之后,这些西方化的学科方式完全剥离了经典的语境,经典原先所承载意义和价值便难以呈现。这样的矛盾在20世纪20年代激化。有人因忧虑中国价值的解体而拒绝新的学科,而有人则想通过学科的变革而完全否定原有的价值系统。的确,学科变革的背后是价值的重构。西方文化的出现解构了中国固有的天下国家观念,并将中国带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为了理解这个新的世界秩序,便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共同语言”,这个语言便是“科学”,在人们的观念中,科学因为其客观性和普遍性,很大程度上甚至体现了“公理”。“是故科学定理,以人类为公。人惟于此有说(改为“所”)浸润,而后服从公理之心切。”这可以避免把“私见”看做“公理”或者根本不承认有公理存在的错误认识,从而“社会团合之力强。”

在许多人眼里,科学代表着最大的普遍性,其“公理”性特质意味着中西学术之间所揭示的并不是不同的真理,至多是真理的不同面向而已。因此,有人断言,学不应分中西,差别只是“广狭疏密”。王国维在给《国学丛刊》写的序言中说:“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所异者,广狭疏密耳。„„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西学能兴者。”他认为学问之事之所以为古今中西所重视,主要是因为其提振道德和利用厚生,“非徒一国之名誉与光辉而已。”

在政治立场上趋于保守的刘师培、王国维,在学术立场却相对激进,他们与后来的科学主义者有一种逻辑上的承继关系,在胡适看来,他所提倡的“整理国故”的运动,不过是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的一种运用。他说自己做的关于《红楼梦》等小说和古史考证的文字,“都只是思想学问的方法的一些例子。在这些文字里,我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整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

所以,“整理国故”运动表面上看是新文化运动的一种收缩,实际上代表着启蒙派人士对于科学方法的自信,他们试图通过科学方法的整理来证明先前国粹派和守旧派固守传统文化价值的错误。站在公理的基点上,他们认定中西之间并非是一种建立在地域基础上的不同,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是属于不同时代的知识体系。

虽然钱玄同和顾颉刚等人都是以传统的学术作为他们的研究重点,但是,他们所发扬的“疑古”精神,所要解构的则是沉淀在历史文化之上的文化价值理想。所以他们自觉地要与晚清的国粹派、甚至章太炎式的国学划清界线。顾颉刚说:“至于老学究们所说的国学,他们要把过去的文化作为现代人的生活规律,要把古圣贤遗言看做‘国粹’而强迫青年们去服从,他们的眼光全注在应用上,他们原是梦想不到什么叫做研究的,当然说不到科学。”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被集中展现出来之后,科学主义及其所关联的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同时受到了来自传统和同样是西方背景的知识群体的批评,首先是梁漱溟从文化的不同路向的方式来阐发东西文化的发展前景,后来又有胡适与张君劢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核心是科学是否对于价值领域仍然有效。而以吴宓和梅光迪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则从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来批评科学主义和浪漫主义,认为新的文明则是应该兼取中西之长。“则今欲造成中国之新文化,自当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熔铸之,贯通之。吾国古今之学术德教,文艺典章,皆当研究之、保存之、昌明之、发挥而光大之。而西洋古今之学术德教,文艺典章,亦当研究之、吸取之、译述之、了解而受用之。”

从1920年代激进和保守之间的争议通过无数次全社会的辩论而沉淀为重要的思想模式,这些看上去有些非此即彼的矛盾冲突局面是由近代知识阶层的内在困境所造成的,就科学主义的立场来说,一方面他们都是民族国家的坚定的支持者,希望有一个富强的中国,另一方面他们却坚信要实现中国的富强必须舍弃自己的文化。这就出现了国学大师反国学的奇怪现象。就守成主义者而言,他们坚信中国传统资源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同样认定民主和科学是中国必须接受的,所以他们的重心在于论证民主和科学为中国文化所本有。

作为面对西方学术体系的挑战的一种回应,“国学”的观念呈现出这样内在的矛盾。一方面,国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完善之前一种对于西方学术分类方式的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出于对文明存续的忧虑,“国学”又是对学术本土性的强调,试图通过强化本国价值和外来价值之间的差异来确立其存在的必要性。在这样的矛盾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有的人那里被看作是新、旧或进步、落后的差异;在另一部分的人看来则是文化类型的不同,并不能简单以进步、落后视之。经常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则是有些学者两种立场共持。

与思想文化领域的国学热相比,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学热,其学科反思的力度也毫不逊色,“国学”的提出对应的问题是现代的学科分类系统和由西方学术术语所构建的学术体系对于理解传统中国思想的困难,从1990年代开始文学等学科开始了对于学科本身的反思。近年来哲学界所开展的对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重点也是对于学科规范的反思,侧重探讨外来的范畴体系和哲学观念来整理中国哲学的穿凿附会。

但是,“国学”学科化并不是解决学科分割和意义系统丧失的有效途径,因为,将边界不明的“国学”引入的学科体制的讨论,或者作为现行学科的一种纠偏机制,效果可能恰好相反。因为国学研究中本身包含着解构传统意义的向度,例如,1920年代在科学主义立场下的国学研究,其根本目的恰好是要说明传统的价值观应退出中国人的生活,并批评人们对于古学的留恋。

如果一定要为禁锢于学科局限的古典研究寻找一种补偿机制,那么已经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学” 可能是最为合适的学科方案,这样可以有效地过滤沉淀在“国学”上的“意识形态”和“非科学”影子,使其形成一种学术性的机制。

“国学热”和超越国学

19世纪,一度发展滞后的日耳曼地区就出现了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拒绝采用英法等国学科区分标准的“国家学”,但最终在20世纪初消失。在中国也一样,国学最初的出现一方面是要提振民族自信,但同时也是对西方学科的抵触性反应。因此,许多国学大师均认为提出国学是一种权宜之计。最为典型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钱穆等人,也均认为国学这概念在最终意义

上并不成立。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便认定“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的确,对于“国”的强调,无论是基于建立民族国家、提振国民信心的角度,还是强调文化的本土性的角度,均是弱势国家和弱势文化的防御心理的反映。

民族精神的建立和民族复兴的理想是建立国家认同的基础,国学的意义非可等闲视之。我们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发掘和继承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和丰富民族精神的积极内涵,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但是,国学也不应该成为拒绝吸收别的人类文明的借口。

就学科意义来说,国学作为一个与国外学术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一个自足的范畴,而是一个依靠对象参照来凸显自己的特点的名称,因此对象和方法均十分含混。从国学发展的历史看,同样的国学研究者可以是传统价值的支持者,也可以是传统价值的批判者。因此,马一浮先生说,国学这词虽然已为大家所习用,其实并不恰当。“照旧时用国学为名者,即是国立大学之称。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意思是对于外国学术之谓。此名依他起,严格说来,本不可用。今为随顺时人语,故暂不改立名目。然即依固有学术为解,所含之义亦太觉广泛笼统,使人闻之,不知所指为何种学术。” 的确,当下国学概念的混乱,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有人说国学就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称;有人说国学就是儒学;也有人说,国学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这都有道理,但都不足给国学以恰当的规定性。

所以,当我们回顾国学发展的历史,反思当下的国学热的时候,应该承认,当下国学热的出现是全球化和多元化矛盾在中国当下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当下政治合法性和道德重建的内在需要的体现,有它的合理性。同时作为学科意义上,“国学”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的学科分类对于解释传统的学术资源时的困难。

但我认为,国学的最佳定位是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学术传统的独特性和中国自身价值立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拒绝西方的学科体系才能有效地延续本土文化的精神。同样,对于国家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于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的忽视。当科学和人文得到有机的结合,当文

化认同由强化族群转化为强调人类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调国学目的则是要超越“国学”。

第三篇: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的特点:

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1981、1982、1984、1985、1986五年我国排球女将在世锦赛中获得世界女子排球“五连冠”的记录。

人体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叫做启动。影响启动快慢的力学因素有:

1、在启动方向上稳定角的大小,稳定角越大,启动越慢,稳定角越小启动越快。

2、支撑反作用力的大小,支撑反作用力越大,启动越快。

3、蹬地角的大小,蹬地角越小,水平方向获得的分力越大,启动就越快。

人体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叫做制动。

手臂挥动击球时,以上臂带动前臂、前臂带动手腕的击球动作,称为鞭打动作。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从起动到制动的过程称为移动。

准备姿势易犯错误及改正犯法;

1、有意提脚跟,强调脚跟提起是腰、膝、踝弯曲所引起的自然动作的道理。

2、全脚掌着地,提示提脚跟,使其前后两脚前后分开略分大些。

3、臀部后坐。讲清中心靠前的道理,使双膝投影超过脚尖。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方法: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前(以右手发球为例)左手持球于身前,抬臂用手掌平托着球向上送,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在左手抛球的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平,上体稍向右转。击球时,利用蹬地、转身和收腹带动手臂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吻合球,手腕迅速主动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前悬飞行。

正面上手发球易犯错误机器及纠正方法:

1、击球点偏前或偏后;找一个高度为只适合的悬挂物,反复练习向上的抛球;或设一圆圈,使垂直上抛的球进入圈内。

2、转体过大;击固定求,徒手练习挥臂动作。

3、全省协调用力不好;上手抛羽毛球或实心球。通过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迎击动作,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弹出去的击球动作称为垫球。垫球分为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三种方式。

正面传球易犯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1、手型不正确,行不成半球状;一抛一接轻实心球或自抛自接,接住后自我检查手型

2、击球点过前或过高;击球点过前时多做自传击球点过后时多做平传或平传转自传。

3、传球时臀部后坐,用不上蹬地力量;讲解协调用力的重要性,一人用手压,传球队员做传球模仿连习。

4、传球时上体后仰;两人对传,一传出球,立即用双手触及地面。

5、传球时有推压或拍打动作;多做原地自传或对墙传球,增加指腕力量,体会触球感觉。

排球战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运动的比赛规律,比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有效运用技术所采取的有预见、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个人战术细分为个人进攻战术与个人防守战术,而直接把个人战术分发球、一传、二传、扣球、拦网和防守等。集体战术则首先分为集体进攻战术与集体防守战术两大类。集体进攻战术中有多种进攻阵形如“中一二”“边一二”“插上”等。集体防守战术同样有多种防守阵型,如接发球阵形、接扣球阵形,接拦回球阵形,接垫球阵形等。

战术意识的内容: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进攻的主动性、防守的积极性、战术的灵活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集体性。

战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与战术两者之间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没有全面、熟练的技术基础,战术就无从谈起。战术是技术的合理组织与有效运用。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可以反作用于技术,对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出尽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四二”配备;“四二”配备是指场上有四名进攻队员和两名二传,队员。四名进攻队员又分为两名主攻和两名副攻,他们都站在对角位置上。其优点是无论怎样轮换,前后排都保持一名二传队员和两名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攻击力,给对方的拦网及防守造成困难 但对两名二传队员的进攻和拦网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就会影响“四二”配备的进攻效果。“五一”配备。五一配备是指场上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全队只要适应一名二传队员的打法,互相之间就容易建立默契,有利于二传队员同一贯穿战术意图。但二传队员在前排时只有两点进攻。要充分利用两次球、吊球及后排扣球等战术变化突袭对方,以弥补“五一”配备的不足。

位置交换的注意事项;

1、发球击球前,应按规则的要求站位,防止“位置错位”犯规。在换位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方及本方场上队员的动态。

2、发球队员击球后,即可换位,换位应力求迅速换到应到位置,一边准备下一个动作。

3、接发球时,应首先准备接起对方的发球,然后再进行换位,以免造成接球失误。

4、当球判为死球时,应立即返回自己的原位,尤其在对方掌握发球权时更应迅速返回原位,尽早做好接发球准备。联系信号应力求做到简单、精炼、清晰、明了。

当一传或防起的球不到位,球的落点离网点较远时,由二传或其他队员,把球调整传到网前有利于扣球的位置上进行强攻的打发称为调整进攻。

快球进攻,二传队员将球或快或平传给扣球队员,扣球队员快速挥臂击球,称为快攻。快球有近体快、短平快、背快、背短平快、背溜、和平拉快以及调整快、远网快、后排快、半快、单脚快等。

战术教学方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分段与串联相结合的方法、二传与攻手相结合的方法、低难度与高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联系与比赛相结合方法。

第四篇: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的特点:

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排球起源于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创始人是 威廉—摩根。排球圆周为63.5—68.5厘米(25-27英寸),重量为255-340克(9-12)。1947年国际排联在巴黎成立。

1978年在世界排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第7名,女子第6名。

1979年我国男女排分别在日本队 韩国队中获冠。并获得参奥资格。排球技术分为有球技术 和 无球技术。

1、有球技术含有:①发球

②垫球

③传球

④ 扣球

⑤拦网。

2、无球技术含有:①准备姿势

②移动。

垫球技术分析:手臂垫击与地面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击球的效果。夹角大,垫击球弧度低;夹角小,垫击球弧度高。

准备姿势分类:稍蹲准备姿势、半蹲准备姿势、深蹲准备姿势。移动的步法分类:并步、交叉步、跨步、跑步。稍蹲准备姿势:

1、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一脚在前,两膝微曲,身体重心位于两脚之间,并稍靠近前脚,后脚跟稍提起,上体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腹前。两眼注视球并兼顾场上各种情况,两脚保持微动状态。

2、技术分析:稍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比半蹲、深蹲准备姿势高,便于进行距离较长的移动而不便于接低球。双手比其他准备姿势靠近身体,以便于快速移动。两膝不宜过多弯曲,上体前倾也不要太大,注意省力。

3、技术要领:脚开立,膝稍曲,脚跟离地,中心偏前。体前倾,臂弯曲,两眼注视来球,人处于微动状态。半蹲准备姿势:

1、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两膝微曲,脚跟自然提起,上体前倾,重心靠前,膝部的垂直线应在脚尖前面,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腹前,两眼平视,注意来球,两脚始终保持微动。

2、技术分析:准备姿势,膝部的垂直线应在脚尖前面,身体重心稍前倾,这样有利于向前和斜前方快速启动、移步或做倒地动作。

3、技术要领:重心低于稍蹲,膝部超过脚尖,精力高度集中,肌肉适当放松。移动的目的 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以便击球,同时也是为了迅速占据场上有利位置。移动步法的运用:

1、并步的运用:主要用于近距离的移动,如传球,垫球、扣球等技术。

2、滑步的运用:主要用于短距离移动中

3、交叉步的运用:主要用于体侧2-3米的来球,或二传和拦网者在网前移动及防守两侧来球时运用的。

4、跨步的运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滑步、交叉步、跑步的最后一步结合运用。来球低、速度快、距离身体1米左右运用较多。

5、后退步运用:便于观察前方情况和来球。

发球的种类:

1、正面上手发球

2、正面下手发球

3、正面上手发飘球

4、侧面下手发球

5、勾手发飘球

6、跳发球

7、发高跳球、正面上手发球:

1、动作方法:①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体前。

②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抛于右肩的前上方,高度适中,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③挥臂击球: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动,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上前方快速挥动。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处,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时,手指和手掌要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随着重心前倾,迅速入场。正面上手发飘球:

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近似正面上手发球,但是左手持球的位置较高,约在胸前。站在离端线的距离变化较大,可站在靠近端线处,也可站在离断线8米左右处发球。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抛在右肩前上方,高度应稍低于正面上手发球,并稍靠前些。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上举后引,肘部适当弯曲,并高于肩,两眼盯住球的击球部位。

3、挥臂击球:与正面上手发球一样做鞭甩动作,但击球前手臂的挥动轨迹不是呈弧形,而是自后向前做直线运动。击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跟的坚实平面击球的中下部,使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用力要快速,击球面积要小,触球瞬间,手指,手腕要紧张,不加推压动作。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作。

发球技术的运用:

1、抛球要稳

2、击球要准

3、手法、手型要正确

4、力量要适当 正面双手垫球:

动作方法:

1、轻垫球。①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②垫球手型。两手掌跟相靠,两手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③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约一臂之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地全身动作迎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④击球点。保持在腹前高度。⑤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部位。用前臂的手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后下部。⑥击球后动作。在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稳定,身体重心继续协调地向抬臂方向伴送球。垫击动作结束后,立即松开双臂做好下一动作准备。常用的双手垫球手型有:叠指式、抱拳式、互靠式。

①抱拳式。双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两掌跟和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②互靠式。两手腕紧靠,两手自然放松,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

背向双手垫球:如要垫出高远球时,可适当降低击球点,要垫出平弧度球时,应升高击球点。

二传手被现代排球推崇为全队的“核心”、“灵魂”。传球分为:正面传球、背向传球、侧向传球。正面传球:

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额前。

2、迎球动作:当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全身各部位动作协调一致。

3、击球点: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4、手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二三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形。

5、用力方法:在迎球动作基础上,当手和球即将接触前,手腕和手指要有前屈迎球的动作,党首和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出。技术分析: 击球点:初学传球时,击球点尽量保持在额前的正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优点:一是便于观察来球的同时也能看清楚手和传球的目标,有利于对准球和控制传球的方向;二是便于全身协调用力,击球点与两肩保持相等的距离,有利于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三是肘关节尚有一定弯曲度,便于继续伸臂用力,有利于变化传球的方向。

背传:

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上体比正面传球时稍后仰,双手自然抬起置于额前。

2、迎球动作:抬上臂、挺胸、上体后屈。

3、击球点:在头上方,比正面传球略偏后。

4、手型:与正面传球相同,但触球时手腕要稍后仰,掌心向上,拇指托在球下,击球的下部。

5、用力方法:利用蹬腿、展体、抬臂、伸肘和手指、手腕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二传技术运用:顺网正面二传:是二传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技术。当一传来球时,二传队员身体不宜正对来球方向,要适当转向传出方向,尽量保持正面传球,使球顺网飞出。顺网正面二传可根据扣球手的需要和对方的拦网情况将球传高一点或低一点,拉一点或集中一点。

正面扣球: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扣球助跑前采用稍蹲姿势,两臂自然下垂,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身体转向来球方向,观察来球,做好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的准备。

2、助跑:助跑开始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快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右转。两臂绕体侧向上引摆。

3、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左脚并上踏在制动的同时,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有力地向上摆动。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弧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向前上方成鞭甩动作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以掌心为主、全掌包满球,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呈上旋状。

5、落跑:落地时,以两脚前脚掌先着地再迅速过度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屈膝、收腹,以缓冲下落的力量,立即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技术分析:

1、助跑①步法:有一步、两步、三步和多步法;有向两侧跨跳步和并步法;有原地踏跳步和后撤步。第一步:以左脚向来球方向自然迈出,主要作用是确定助跑方向。第一步应小,但要对正上步的方向,使静止的身体获得向前启动的速度。故有‘方向步’之称。第二步:步幅要大、步速要快,使支撑点落在身体重心之前,身体后倾,重心自然后移和降低,从而有利于制动。由脚跟先着地再过度到全脚掌,有利于制动身体的前冲力,增加腿部肌肉的张力,提高弹跳高度。

2、助跑的路线:由于二传来球的落点不同,扣球队员的助跑方向与路线也不同。扣集中球采用斜线助跑,扣一般球采用直线助跑,扣拉开球采用外绕助跑。

3、助跑的时机:由于二传来球的高度和速度不同,扣球队员必须掌握不同的启动时机。二传球低或传球速度快时,启动要早一点,球高则要晚一点。起跳的位置:一般应选择在距离球一臂之远的位置起跳。便于充分发挥全身的协调力量,保持较高的击球点。

空中击球:①挥臂方法:当起跳身体腾空后,左臂摆至身体前方,协助保持上体的空中平稳。②击球动作:击球时,要求击球的手有巨大的动量和速度,而扣球中全身协调的击球力量是由于手臂的鞭打式动作,最后通过手腕的甩动和加速,由全手掌作用于球体的。③击球点:扣球的击球点应在起跳最高点和手臂甩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

拦网种类: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 单人拦网: 动作方法:

1、准备姿势: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距网30~40厘米,两膝微屈,两臂屈肘置于胸前。

2、移动:常用的步法有一步、并步、交叉步、跑步等。都要做好制动动作,以保证向上起跳,避免触网和冲撞同队队员。

3、起跳:原地起跳时,两腿屈膝,重心降低,随即用力蹬地,两臂以肩发力,在体侧近身处,做画弧前后摆动,帮助身体迅速起跳。

4、空中动作

5、落地 拦网的起跳:

1、起跳位置。在正确判断对方扣球路线的情况下,拦网队员应选择能拦住对方主要进攻路线的位置起跳。

2、起跳的时间:掌握正确的起跳时间,时拦网成功的基础。根据二传球的高度、离网的远近、扣球者起跳时间和扣球动作特点来决定。如二传时远网高球,起跳应迟些,如近网低球,起跳早些。

3、拦网的方法:①伸臂动作。拦网击球时,两臂尽量伸直,两肩尽量上提,前臂要靠近球网,两手间距离要小于球体的直径,以防漏球。②拦球动作。拦网击球时,两手应主动用力盖帽或捂球,使球反弹角度小,对方保护困难。

排球战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运动的比赛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有效的运用技术及所采用的有预见的、有目的的、有组织的行动。

阵容配备:是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地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地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

阵容配备的目的:目的在于把全队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作用和特长,使整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简单相加之和。阵容配备的基本形式:“四二”配备、“五一”配备

“四二”配备:由四名进攻队员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上。优点是:前排每一个轮次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名进攻队员,便于组织“中二三”、“边二三”进攻。缺点:前排进攻点相对较少,隐蔽性差,不能适应高水平球队的要求。“五一”配备:由五名进攻队员和一名二传队员组成。队员位置的站位于“四二”配备基本相同。只是一名二传队员作为接应二传主要承担进攻任务。优点:加强拦网和前排的进攻力量,使全队的进攻队员只需要适应一名二传队员的技术特点,有利于统一指挥、互相配合,更好的控制比赛的进行。缺点: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前排时,有三轮次前排只有两名进攻队员,进攻点过于暴露,影响了前排整体的进攻威力。进攻战术:

1、“中二三”进攻阵型:又称为“中一二”阵型。是指由三号位队员作为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2、“边二三”进攻阵型:在后排进攻广泛运用,称为“边一二”阵型,是指由2号位队员作为二传,将球传给4、3号位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3.“插三二”进攻阵型:又称为“后排插上”阵型。是指由后排队员插到前排2、3号位之间担任二传,将球传给前排3名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接发球不同阵型的站位:5人接发球阵型的站位变化。“一二一二”阵型站位:有利于接边、角的发球和弧度高、速度慢、角落分散的球。优点是队员分布均衡,分工明确,缺点是不利于接对方落点集中在场地中、后区的大力球和发冲飘球。“一三二”阵型站位:优点是均衡分布,每个队员接发球的范围相对较少,缺点是队员之间的交界点相应增多,会出现互强互让或前后排相互干扰的现象。“一字”阵型站位:是对付大力发球和平冲飘球的有效形式。一人守一条线,前后互不干扰,加强预判,避免接可能出界的球。双人拦网的防守阵型:

1、“心跟进”防守阵型:固定由6号位队员跟进防吊球及前区球,或称为“6号位”跟进防守阵型。这种阵型多在对方采取以扣吊结合为主的进攻战术,为了解决“心”空问题时所采用的。优点是:加强了网前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当较大,防守力量减弱。“边跟进”防守阵型:由1号位或5号位队员跟进防吊球及前区球,也可称为“

1、5号位跟进”防守阵型。一般是在对方进攻力量比较强,战术变化比较多是采用的。“边跟进”阵型中的“死跟”防守阵型:“死跟”的基本站位形式。1号位队员跟进到拦网队员身后防吊球及前区球。进攻战术的运用:

1、“中二三”进攻阵型:又称为“中一二”阵型。是指由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或后排队员进攻组织形式。优点是二传队员居中站位,场上移动距离以及传球距离短,一传目标明确,有利于组织进攻,战术配合简单,适合初学者采用。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少,对方容易识破进攻意图。在技术较低的球队中多被采用。

2、“边二三”进攻阵型:又称为“边一二”阵型。是指由2号位队员做二传,将球传给4、3号位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这种阵型难度比较大,战术配合比较复杂。优点是进攻队员位置相邻便于互相掩护,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也有利于掩护后排进攻。缺点是对一传和二传跑动能力要求较高,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时,跑位距离较远。尤其对二传的传球及分配球,以及场上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要求较高。

“四三”战术接发球的基本要求:

1、正确判断。根据发球队员的位置做出第一判断,以确定合理的取位。

2、合理取位:如对方发球弧度高,落点分散,接发球站位应前后分散均衡站位,如是速度快、弧度平、落点较集中的球,接发球的位置要后压,队员前后靠拢。

3、分工与配合: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6

第五篇:花样跳绳运动的特点

花样跳绳运动的特点

花样跳绳运动具有简便易行、花样繁多、安全性高、娱乐性强的特点。正是由于花样跳绳运动具有以上的特点和优点,且男女老少均适宜参加,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其简便易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场地、器材、实施条件的经济性和便利性上。一根细小的绳子价格低廉且小巧便携,无论是田间小路还是街头小巷,只要地面平整,均可随时随地进行运动和健身。其花样繁多主要体现在花样跳绳运动”摇”与”跳”的组成元素上。花样跳绳运动 主要是由”摇”和”跳”两个元素组成的,”摇”的动作在其摇动圈数、摇绳方向、手臂变化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跳”的动作在其步伐变化、身体变化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从而使花样跳绳在其运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花式多样的特点。花样跳绳运动的娱乐性在于该项目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心理体验和精神享受。花样跳绳运动不仅”娱己”而且”娱人”,”娱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受气候影响而无法出门时,锻炼者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进行自娱自乐。”娱人”则是与人协作进行跳绳或是通过自身或他人跳绳展现给观众并带来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下载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鲜族近代民族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同学们,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所以一定都要看哦,加油,加油,加油!!!近现代中国社会及主要矛盾的线索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1)主要矛盾:有诸多社会......

    散打运动特点以及锻炼价值

    散打运到特点以及锻炼价值 散打运动的特点 1.体育性 散打是两人运用踢、打、摔等基本技法,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的一项较技、斗智的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在现代社......

    高中物理各种运动性质特点总结

    必修一、二各种运动性质特点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位移都相等,则这个物体的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觉与复孔运动(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觉与复孔运动 作者:任不寐 来源:《大学精神档案编辑手记》 来源日期:2005-9-29 本站发布时间:2005-9-29 11:08:06 阅读量:417次 “美感教育”思潮并非没有意......

    散打训练方法运动特点以及锻炼价值

    散手运动的训练方法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

    乒乓球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

    乒乓球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 摘要:现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还是应不忘追求自身健康。在不断增加的健身运动中,乒乓球运动逐......

    鸵鸟的行走和奔跑运动特点

    鸵鸟的行走和奔跑运动特点 鸵鸟像放大了、去掉毛的鸡,腿长且粗壮,推理足以支撑庞大的身躯,所以鸵鸟行走起来比鸡稳重,身体不摇摆, 图本是一套鸵鸟12张行走循环图,但这里少了两张。......

    近代留学运动的先驱——容闳(小编推荐)

    《容闳评传》,陈汉才,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容闳与中国近代化》,吴文莱主编,珠海出版社,1999年10月 《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容闳著,石霓译注,百家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