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震》教案1(推荐)

时间:2019-05-15 07:3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 地震》教案1(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 地震》教案1(推荐)》。

第一篇:《3 地震》教案1(推荐)

《3 地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2、能把自己的感受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1、资料查询了解什么是地震。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什么是地震。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

2、能说出地震会引起哪些灾害。

二、教学重点

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008年5月12号,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痛苦而难忘的。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新课讲解:

一、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通过前面的观察和思考,大家又想到了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制订方案

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1、观察地震现象

结合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2、研究地震成因

我们可以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方法,来推测一下:地震的成因? 学生猜测。

三、实施探究 把毛巾、木棍放好。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象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四、汇报交流

1、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既然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存在于地球上,它和人类的生活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的了

解来说一说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

地震有什么好处吗?

(1)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2)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3)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2、避震小知识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五、拓展创新

避震演习:大家知道的不少,做起来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现场避震演习。发生地震了,同学们不要慌张,抓紧进行自救。

师: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用知识守护我们的生命。虽然我们懂得了很多,但是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解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有没有信心?

第二篇:三3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地震知识安全教育

三年级3班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像地球内部的运动。

三、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flash课件、ppt图片、记分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预测地震,从而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呢?

⑴东汉时的张衡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地震的预测了,现在的科学能使我们尽快了解地震的产生时间,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也可以使我们提前知道地震即将发生。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Flash课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并尝试一起讨论其他预示现象。

(了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纵波、横波、体波和面波基本知识。教师对这部分知识做相应讲解,使学生对引起地震灾难的纵波(P波)、横波(S波)、体波和面波有一个基本概念。)

⑵我们了解了地地震的相关知识,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接着观看Flash课件: 恐怖的地震,了解逃生基本要领,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相互讨论包括如何抓紧时间逃生,哪些地方相对安全等。

提问:

同学们相互讨论,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救?(看PPT课件)3.知识竞赛。PPT课件。

规则: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其他组补答正确可以加分,每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题分为判断题和问答题。同学举手,教师叫到的小组才能回答,抽到同学回答正确才能加分,齐答题不加分。希望同学注意答题的规则。

六、全课总结

地震的形成。地震灾害的预防。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七、汇报交流:学习后你对地震有了哪些了解?

第三篇:3 《丑小鸭》(教案1)

《丑小鸭》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 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2.师生点评。

三、理清线索,概括内容

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按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悟 主题的步骤进行。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

【交流点拨】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2.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交流点拨】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3.丑小鸭受过哪些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的态度是什么?

【交流点拨】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

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

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对广大世界中的美好热烈向往、不懈追求。

四、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2.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交流点拨】⑴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

⑵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⑶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⑷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分析: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满足,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望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她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总之,丑小鸭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幸福。

五、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交流点拨】丑小鸭之所以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3.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交流点拨】“一颗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的、有追求的心。有远大抱负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的,是永远也不会满足于一时的成功的。

四、概括主题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五、达标检测

六、布置作业

在网上或在书中搜集一些童话,讲给大家听。

七、作者链接

1.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2.背景链接

创作于1844年的《丑小鸭》是安徒生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写的。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他在日记上说:“写这个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丑小鸭”──事实上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但因为它生在一个鸭场里,鸭子觉得它与自己不同,就认为它很“丑”。它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排斥、鄙视,但它最后终于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成长为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作者把自己当时的全部感情都融注在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里,以求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3.文体链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第四篇:地震科普征文3

灾难的呼唤

马可·奥勒留说过:“纵使你能再活三千年或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生失去的生活都是他现在正在过的,任何人所过的生活也是他正在失去的,因此最长的最短的生命都是一个样。„„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直视现在的意义和死亡本身,明白“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行,若有人被自然的运行所吓倒、他就是个孩童!”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而一些大的地震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汶川地震就是最好的例子。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天塌地陷,山河破碎,同胞罹难,举国同悲。5月本是美丽的季节,然而因为汶川地震死亡、伤痛取代了绿肥红瘦,泪水侵湿的日历记录着我们的国殇。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的朗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当我看到这条消息时震惊了,郎铮才3岁就懂得感恩太感人了。汶川地震感人的事数不甚数。灾难可以毁灭一切物质,却无法摧毁人的意志。既然生命

如此短暂且充满变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享受幸存的生命,有什么理由长久颓废下去呢?

一位3岁的孩子,一名不谙世事的娇小子,他本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然而无情的天灾让他的童年变得深沉而成熟,他从一个小男人的阳刚之气,解读了人生的坚忍不拔——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毁坏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不垮我们的意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华民族钢铁般血性在此得到了最完美最真切的展现和诠释。

人们刚走出地震的阴影,更大的灾难又来临了,只因沉睡的山脉伸出了个懒腰,世间的秩序顿时乱了套。大地蚕噬,泥水洪流,悲伤已成了定局——青海玉树。原本鲜美的花儿垂下了张扬的头,原本翻腾的湖里搅动着浑浊的泪水。大地泣诉着,用它那嘶哑的喉音,没有鸟鸣,不见生灵,只有浑浊、潮湿、滴答的雨泪。然而这一切却见证和记载了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的奋斗历程。

眼前的荒凉是历史的遗痕,更是唤醒我们生命自觉的力量。既然命运驱赶着我们来到了人生的断裂层,并将我们放置于命运的跌落点,面对触目惊心的荒惊,惊吓与沉沦只会使我们瘫软在地。何不抛开我们对命运的不满之情,启动生命储藏的全部力量奋力一跃?

珍惜我们唯一所拥有的现在,平静地调节自已每一天的行为和念头,好好地生存,正是逝者所希望看到的,也是这场大悲痛所带给我们的淡定。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叶秋香 指导老师:苟家起)

地震能预测吗

河北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数不清的地震,死者已矣,却让生者恐惧。

于是想起我小时爷爷讲的一件事:大约是70年代初期,在大理至保山的320国道上,有数不胜数的大小蛇只横绝公路,向着点苍山的方向爬去,绵延三日方绝迹。不久,邻近地区传来有地震发生的消息。近日,随手翻阅了一本关于地震方面的宣传册子,里面提到唐山大地震时,有一列载人列车驶入唐山前,驾驶员偶然看见城市上空出现奇异光团,就紧急刹了车,这一刹车就将一车人从死亡的边缘挡了回来。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由此可见地震之前或多或少往往是有一些征兆的。那么地震能预测吗?如能像天气预报一样该多好啊!

据大理州地震局宣传材料称:我国目前地震预报还处在多学科经验性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地震中期预报准确率约50%,短期预报准确率约15%。我国地震研究人员对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以及1995年云南孟连地震进行了成功预报,且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此外,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的两次

7.2级地震,也作出了成功预报。因此,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我国还被载入史册。

由此可见,诸多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也阐述过类似的观点,他反对“地震不可预测论”。虽然如此,但由于受经验、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对地震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因此,还得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地震知识素养的提高。

从人民群众方面讲,我们知道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有一些异常变化的,因此要特别注意一些异常现象。如井水出现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冒气泡;动物方面出现:老鼠搬家往外跑,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植物无故大片枯死等;此外发现奇异的声光现象也要特别引起注意。如发现以上现象时,能尽快上报政府职能部门,对地震的预测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地震科技工作者方面讲。因为地震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测震、地形变、地电、电磁、重力、水位、水化学、流量、水温等的观测外,还有地应力、电磁波、地声、地光、气象因素等。所以不仅要认真监测,还要不断促进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同时能加强新的科技成果运用于地震预测的水平,以适应观测的需要。当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像全球卫星定位仪、卫星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等也逐步应用到了对地球的科学观测研究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防震知识的普及提高。像清朝冯可参在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后的《灾民歌》中所写的:“少妇黄昏悲独宿,老妪白首抚孤孙。夜夜阴磷生鬼火,家家吓哭祈新魂。”这种由地震带来的悲惨局面是会一去不复返的。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白银芬指导老师:李家伟)

地震的警示

在自然灾害中,有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魔鬼——地震。它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个个鲜血淋漓的标记,也给予人们一次次警示。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24万余人在灾难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一座工业城市毁于一旦„„2008年5月12日,8级强震猝然袭击了四川的汶川县,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伤。曾经美丽的家园顷刻间化为废墟,曾经完整幸福的家庭刹那间支离破碎,多少人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多少心灵将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

在地震面前,人类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法阻止亦不能控制,其可怕之处在于此,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掌握地震的规律,做好地震避险工作,防患于未然。

我们必须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防震和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在来临之前都有一些预兆。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异常,如:水位上升或下降,地下水发浑,变味、冒泡。另外就是动物异常,如:牛马不进圈,嘶鸣不止,老鼠搬家,蛇出洞等。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发现异常,则一段时间内不可疏忽大意。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

近。一般的有感地震或者远震不用外逃,因为这种情况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在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或者墙角处,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避开墙体薄弱部位,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离至户外开阔地,千万不要跳楼或者站在窗子外,撤离时候要保护好头部、鼻、耳等重要器官。应就进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切不可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要等地震危险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如果不是在空旷地,则需避开周围的建筑,双手抱住头部蹲下。

地震中不幸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可能会有吸入烟尘导致窒息的危险最后,因此应用手、衣服或衣袖捂住口鼻。另外,应该想办法把手脚挣脱开来,用砖块木头等支撑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保持足够新鲜的空气呼吸。无力自救时,应减少体能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希望越大。

地震是可怕的,它破坏力大,所到之处,哀鸿遍野;但同时它给予我们一次次警示:地震虽无法阻止,但可以防范。让我们重视地震避险工作,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孙云仙指导老师:郑颖)

第五篇:四年级防地震安全教案1

龙门中心小学安全教案

授课周次:第一周 班级:五年级

授课教师:任园琴 参加人数:21人 教育主题: 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

2.形成学习、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 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的日本大地震以及2010 年4 月14 日7 时49 分,同 2008 年5 月 日14 时28 分一样,成为世界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也是我们华夏儿女 亘古无法抚平的伤疤。玉树县机古镇,伴随着大地剧烈的颤动,又有多少颗渴 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曾经那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无情的离开了热爱 它的亲人们,狼狈的一幕幕纠结着亿万民众的心,隐隐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说一说地震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 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 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 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 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 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五、学会自护 看地震常识,进行总结。

下载《3 地震》教案1(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3 地震》教案1(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4. 火山和地震》教案1

    《4. 火山和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

    地震教案

    地震教案 地震及其危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恐怖的地震”及地震破坏的图片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2.通过阅读天津近20年的地震资料及世界、中国地......

    地震教案

    感受自然的另一面 ——自然灾害(地震)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2、感受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及不可抗拒性。3、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带......

    地震_教案

    地震应急教育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地震、地震的分类以及地震发生前的征兆。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地震中的基本的应对措施和自救方法。 3 、让学生有危机意......

    地震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 19. 地震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

    地震教案

    地震发生时——绝处求生 【教材说明】 《地震发生时——绝处求生》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的内容。本单元包括“天有不测风云”......

    地震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

    地震教案

    http://wenku.baidu.com/topic/teach4/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九册 江门市试验小学陈玲醒 设计理念:以“读中悟写,读写结合”为抓手,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