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治疗处方
音乐治疗处方
1.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十五的月亮》、京剧《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2.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莫札特的《催眠曲》、德布西《钢琴前奏曲》、《二泉映月》,《银河会》、《军港之夜》、《春思》、《宝贝》,莫扎特《催眠曲》、德彪西《梦》。
3.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鞑靼人的舞蹈》、《幽兰》、《塞上曲》、《空中鸟语》、《仙女牧羊》。
4.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塞上曲》、《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5.精神忧郁——《三六》、《步步高》、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莫札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盖希文《蓝色狂想曲》组曲、德布西的管弦乐组曲《海》、《黄莺吟》、《百鸟行》、现代京剧《蝶恋花》、《喜洋洋》、《江南好》、《春风得意》、《春天来了》、《啊,莫愁》、西柳贝斯的《悲怆圆舞曲》、莫扎特《 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6.神经衰弱——《喜洋洋》、《瑶族舞曲》、海顿的《G大调三重奏》。7.食欲不佳——《欢乐舞曲》、《花好月圆》、《嬉游曲》、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穆素尔斯基的钢琴曲《图画展览会》、巴赫的音乐作品。
8.纾缓压力:艾尔加《威风凛凛》、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9.振奋精神: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博克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查第六奏鸣曲》、《娱乐升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曲》。
10.缓解悲伤: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11.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的歌曲:可选择《浏阳河》、《茉莉花》、《八月桂花遍地开》、《南泥湾》、《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二泉映月》等。
12.治疗便秘:莫扎特《小步舞曲》、肖邦《马祖卡舞曲》。
13.降血压:《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小提琴协秦曲。
第二篇:音乐治疗处方范文
忙碌的现代人需要太放松而听音乐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方式之一。音乐是用来享乐的,所以音乐治疗的重点是要依自己的兴趣听音乐,绝不能勉强听些不喜欢的曲调,以免招致反效果,继而造成压力。一般而言,能作治疗的音乐有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音乐“处方”:
1.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十五的月亮》、京剧《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2.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莫札特的《催眠曲》、德布西《钢琴前奏曲》、《二泉映月》,《银河会》、《军港之夜》、《春思》、《宝贝》,莫扎特《催眠曲》、德彪西《梦》。
3.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鞑靼人的舞蹈》、《幽兰》、《塞上曲》、《空中鸟语》、《仙女牧羊》。
4.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塞上曲》、《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5.精神忧郁——《三六》、《步步高》、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莫札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盖希文《蓝色狂想曲》组曲、德布西的管弦乐组曲《海》、《黄莺吟》、《百鸟行》、现代京剧《蝶恋花》、《喜洋洋》、《江南好》、《春风得意》、《春天来了》、《啊,莫愁》、西柳贝斯的《悲怆圆舞曲》、莫扎特《 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6.神经衰弱——《喜洋洋》、《瑶族舞曲》、海顿的《G大调三重奏》。
7.食欲不佳——《欢乐舞曲》、《花好月圆》、《嬉游曲》、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穆素尔斯基的钢琴曲《图画展览会》、巴赫的音乐作品。
8.纾缓压力:艾尔加《威风凛凛》、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
9.振奋精神: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博克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查第六奏鸣曲》、《娱乐升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曲》。
10.缓解悲伤: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11.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的歌曲:可选择《浏阳河》、《茉莉花》、《八月桂花遍地开》、《南泥湾》、《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二泉映月》等。
12.通大便:莫扎特《小步舞曲》、肖邦《马祖卡舞曲》。
13.降血压:《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小提琴协秦曲。
当你身体不适后,不妨试试上述音乐“处方”,绝对没有副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音乐与医学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正如莱歇文博士所说:“音乐和医学过去一直是,将来也仍然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篇:音乐治疗
残疾儿童音乐治疗综述
一、音乐治疗概念的研究
K·Brusica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1]Davis, W.B.(1999)提出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MT)是以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的职业领域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使用音乐和音乐活动以满足残障人士的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需要。MT定义有多种,核心是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生理/物理作用和认知/情绪作用。[2]张鸿璐(2000)认为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反应对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利用各种音乐形式,设计、策划和选择治疗方案,实现对患者的帮助和干预,包括治疗、调节、教育和训练等方式的综合[3]性过程,是一门音乐与人本精神和生命利学相融合的新型医疗技术。王和平、杜晓新(2004)提出音乐治疗主要是在使用其他的各种治疗方案的同时施加,运用其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共同产生影响, 以协助使各种治疗达到最佳效应,增进[4]人体的身心健康。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不能发现,他们对于音乐治疗的概念的共同点是:音乐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用音乐,增强患者的身心健康。
二、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治疗意义的研究
音乐治疗(1)促进儿童脑发育的生理作用;(2)促进儿童脑发育的物理作用;(3)促进儿童的记忆力发展的作用;(4)促进儿童的注意力发展的作用;(5)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的作用;(6)促进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7)促进儿童智商发展的作用;(8)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9)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5](10)促进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作用。曲雅丽(2010)认为在特殊儿童中推广音乐治疗的意义为:(一)理论意义音乐治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作用上。当音乐治疗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就成为康复教学的一项有利工具,对智障学生的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推动教师积极探讨影响音乐治疗的因素,提出建设性的教育建议,为进一步在本地区宣传和推广音乐治疗,为专业音乐治疗人员的职后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残疾学生的社会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二)实践意义当前,在接受音乐治疗的智障学生中,轻度弱智(IQ在50~70之间)是最大的群体。他们大部分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习,对九年义务教育来说,是基础也
[6]是关键,提高专业教师的认识,对音乐治疗的开展影响深远。龚文嘉(2010)音乐教育在孤独症儿童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两个方面:使孤独症儿童在认知水平方面得到提高;使孤独症儿童在行为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孤独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心理各方面的成长状况;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孤独症儿童有针对性的进行音乐教育,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心理成长。[7] 音乐治疗对于特殊儿童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达到缺陷补偿的作用。
三、特殊儿童音乐治疗的研究原则
王和平等(2004)提出音乐治疗过程中的实施原则为:(1)促进儿童主动发展为主。治疗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活动的直接实践者,治疗师或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估者。实践表明,治疗师的教育训练风格、活动的趣味性和儿童可达成度是影响儿童参与程度的关键因素。(2)治疗内容生活化。无论是治疗的哪一种类型,其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因取材于生活的内容已经成为他们的经验,现在或将来还要经常体验。对于有些严重障碍儿童来说,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可能是他们接受教育可能达到的最高目标,治疗内容生活化要求治疗师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设计与此相适应的生活内容和形式,对歌唱还要重新填词谱曲。(3)团体治疗为主,个别治疗为辅。音乐治疗是儿童社会化的有效手段,治疗过程中可以给儿童间创造相互作用的机会。一般来说,在我国的各类特殊学校或儿童福利院要开展音乐治疗最好团体治疗为主,个别治疗为辅。(4)系列单元和多情境化。特殊儿童的心身特点决定针对他们的音乐治疗的实施,不能像成人的音乐治疗可以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旋律中。实践中,每次训练往往有一个主题,该主题由系列单元构成,每种单元在不同的情境下实施。[8]黄昭鸣等(2008)认为(1)同质与异质原则。当音乐与人的精神节律同步,才易于与人的情绪产生共鸣,即“同质”性原则。当音乐与人的情绪产生共鸣以后,就可逐渐变换音乐色彩情绪,变哀伤为优美抒情, 变激愤为轻松愉快,即要采用“异质”性原则。(2)形式整合原则。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应视治疗对象情况,选择不同性质的音乐或不同的治疗主题。在治疗的形式上要采取主动治疗与被动治疗相结合,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相补充的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为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制订的治疗方案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在患者不断进行基础性巩固训练并得到一定水平的提升之后,才能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治疗。反之,则回到最初,继续进行基础性
[9]训练,力求稳中求进,在扎实的训练中取得进步。刘刚等(2005)提出治疗原则:(1)治疗师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背景音乐进行演奏,所挑选的乐曲要接走鲜明,所运用的乐器要音色分明。(2)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一但其对音乐治疗做出合理的反应,则应立即给予奖励。(3)积极引导患儿运用乐器来模仿治疗师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4)不阻止患儿运用背景音乐自发性、创造性的演奏,不要求其对治疗师的完全模仿。通过治疗师的配合背景音乐的演奏,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感情色彩,理解治疗师是在运用打击乐器的不同属性和节奏的配合背景吟哦月在进行演奏,与患儿建立进一步的信任关系。[10]
四、对特殊儿童实施音乐治疗方法、方案以及特点的研究
于威、金瑜(2009)认为音乐治疗方法可分为三个: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接受式疗法注重对音乐的接受和欣赏,最有代表性的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耳奥喉利一医生布拉德建立。它通过聆听一组经过滤和调制的音乐,校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的失调现象, 并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
(二)参与式音乐治疗。参与式音乐治疗也叫主动法,即引导儿童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使行为得到改善。采用主动法为核心,更多地倾向于’‘动”与“听”的结合,大量采用歌潘演唱、律动模仿、器乐演奏、音乐游戏等形式进行干预治疗,形成听觉、视觉、运动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功能共同参与的综合效应。
(三)融合式音乐治疗。(1)音乐治疗与其他技术手段相融合。音乐治疗与结构化教育相融合;音乐治疗与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相融合。(2)学校、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相结合。(3)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
[11] 音乐治疗方案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旋律语调治疗。旋律语调治疗是言语病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12]。它的理论基础是语言表达的重音、音调和旋律模式主要由右侧大脑半球控制,因此对于有左侧大脑半球损伤的失语症者,重音、音调、旋律的模式可以加以利用[13]
(二)治疗性歌唱。治疗师针对患者发音和歌唱方法上的缺陷,提出矫正办法。对发音困难的治疗集中在呼吸的控制、说话的频率,促进发音的力量、音调、旋律、节奏和清晰度等几个方面[14]
(三)主题语言刺激法。治疗师演唱患者以前学过的歌曲或旋律片段,治疗师演唱前半句,患者根据记忆完成后半句,以此诱发类似反射性的语言[15],用音乐素材扮演一个有益的角色。
(四)音节折指法。患者每发一音,健侧一个手指掌屈,屈指的速度与音速一致;从单词到词组、句子、会话依次系统学习。训练首先从复述开始,然后逐步导入自发构音的最终目标[16]
(五)吟唱法。为训练软起音的方法。软起音是声带闭合瞬间与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的时间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17]。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特殊儿童的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在特殊音乐教育中实施的特点是:通过进入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和智障儿童的音乐治疗课题研究以及学习、考察相关国内外先进经验, 作者体会可以在环境、教法、曲目、教师、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将音乐治疗体现在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中。[18]
五、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研究(一)教育管理部门方面
首先,应该把音乐治疗的宣传工作推广到普教系统,让广大教师认识到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而且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每个合格的教师都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其次,在各级特殊教育高等院校中,要增设音乐治疗的课程,对已经在岗的特教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音乐治疗的特点,获得制定音乐治疗校本课程的方法。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师之所以有热情,但没有把握对智障学生进行音乐治疗,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治疗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个新兴的领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各种途径让我们的教师掌握音乐治疗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对教育教学的能力,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探索性的实验阶段。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切实减轻特殊教育学校的负担,使治疗的各种环节能在比较宽松的环境里开展,从而确保音乐治疗在智障学生中实行质量。[19](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方面
教师必须认识到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的身教和言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若能清楚地言行表明对音乐治疗的积极接受态度,对其他教师是相当好的典范。当前普通教师对智障学生的音乐治疗基本上是持消极态度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班级中音乐治疗康复课程的进行,教师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设法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做一个好的表率。对已经开展的音乐治疗,教师不宜采取排斥的态度,但若过度重视音疗,也可能导致其他教师排斥音乐治疗。因此,专业教师在进行音乐治疗课程时应采取和其他科目大致的要求标准,同时应将智障学生的治疗情况向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说明,使大家能认同你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工作。[19]
(三)改变教师和家长对智障学生音乐治疗的态度
1、增加了解,从观念上端正对音乐治疗的认识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已经开始在我过初步建立,并大有蓬勃发展之势。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多学习、多了解,在音乐治疗的活动中,可以帮助障碍学生提高听觉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自我冲动的克制能力、运动技能和人际交往的技能。另外,各种音乐活动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安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体验机会,这些体验对于提高智障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是很重要的。现阶段,获得知识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因为了解,才更能体会到音乐治疗的作用,专业音乐教师通过培训和教育成为专业的音乐治疗师,我国的音乐治疗发展才会顺畅。
2、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音乐治疗更是如此,它是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音乐治疗的开展,不仅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也需要其他学科的教师和家长去很好的配合。合作才能有发展,才能使预定的目
标完成得更好。
3、强化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治疗的学科地位
我们通过不断的了解学习音乐治疗的相关知识,从认识上提高自己、从实践上完善自己。在不断的提升和完善的同时,音乐治疗的学科地位渐渐提高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实验的领域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让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领域能更好地服务。[19]
六、特殊儿童进行音乐治疗时应该注意事项的研究
首先, 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并不同于对于正常人的一过性心理障碍, 是通过音乐而引起心理冲撞和想象或者欣赏而更在于矫正其紊乱的精神状态并促进其动作和感知及认知。治疗过程由于主体是儿童,所以治疗和教育的风格应该结合治疗目的尽量顾及儿童的可达成度, 同时要注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增加儿童的参与度。[20]
其次,应该注意音乐治疗的内容多样性,力求把肢体韵律以及语言韵律均兼顾, 但无论采用哪种韵律训练,均要求尽量和儿童的生活贴近。对于严重的智障儿童, 日常生活内容可能就是他们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针对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不能长时间的笼罩在一种旋律当中,最好每次训练设定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又由不同系列单元构成, 而每种单元又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但具体治疗方案根据不同儿童发展水平以及预计达到的目的设计。[20] 最后,接受治疗的智障患者一般在生理和生理上都存在缺陷,他们自己参与社交性活动的能力小,往往存在畏惧退缩的表现,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特殊儿童因为学习生活困难,社会技能的发展是治疗的一个重点。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创造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以团体治疗来开展治疗,个别治疗作为辅助。[20] 总之,音乐治疗正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对于各个年龄尤其是特殊儿童的治疗都可以承担起独立治疗的作用,更可于多种其他治疗方案联合使用,在学校、家庭和疗养院等各种机构中更承担着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Bruscia K. Defining music therapy. SpringCity:Spring House Books,1989,3-8 [2]Davis,W.B.,Gfeller,K.E.Thaut,M.H.(1999).An 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rapy : theory and practice.Second Edition.McGraw Hill College.3~ 80 [3] 张鸿璐.音乐治疗学基础础[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4][8] 王和平,杜晓新.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机制、功能及实施原则[J]中国特殊教育:2004(2);80-84 [5] http://bbs.ci123.com/post/14145305.html [6][19] 曲雅丽.浅谈在特殊教育领域推广音乐治疗的重要意义[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0-51 [7] 龚文嘉.浅析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0(19);106-107 [9] 黄昭鸣,李立勤,金野.特殊需要儿童可视音乐干预的原理与方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67-69 [10] 刘刚,罗广锋,袁立霞,王晓军.孤独症患儿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导原则[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40-142 [11] 于威、金瑜.音乐疗法在儿童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10);55 [12]Albert ML, Sparks RW, Helm NA.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for aphasia [J].Arch Neurol, 1973, 29(2): 130-131.[13] Conklyn D, Novak E, Boissy A, et al.The effects of modified 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 on nonfluent aphasia: a pilot study [J].J Speech Lang Hear Res, 2012, 55(5): 1463-1471.[14] Yamaguchi S, Akanuma K, Hatayama Y, et al.Singing therapy can be effective for a patient with severe nonfluent aphasia [J].Int J Rehabil Res, 2012, 35(1): 78-81.[15] Straube T, Schulz A, Geipel K, et al.Dissociation between singing and speaking in expressive aphasia: the role of song familiarity[J].Neuropsychologia, 2008, 46(5): 1505-1512.[16] 卫冬洁,李胜利.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患者的音节折指法训 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3): 187.[17] Magee WL, Brumfitt SM, Freeman M, et al.The role of music therapy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address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lex neuro-communication disorders: a case report [J].Disabil Rehabil, 2006, 28(19): 1221-1229.[18] 陈莞.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中实施的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5(5);17-20.[20] 陈海青.音乐治疗在特殊儿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105.
第四篇: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处方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在用药方面,一方面应注意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中药主要是补益药物的应用,譬如:补气可用人参、黄芪、党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养类有肉桂、鹿茸、冬虫夏草、补骨脂、肉苁蓉、八味地黄丸等。另一方面,应注意避免使用有肾脏毒性作用的中药,如关木通、汉防己、斑蝥、蜂毒、益母草等。
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黏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国内学者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疗效。数据显示,如果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中医治疗糖尿病,超过8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恢复状况更为理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比下降了60%。
糖尿病治疗好的方法--胃转流手术
对于不了解这种手术的病人来说,都会习惯性的发问,这种手术是怎么治疗的,效果好不好等问题。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陶世强主任会为大家做出解答。
胃转流手术原理
胃转流手术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可起到有效治愈2型糖尿病的效果。而治疗的原理则主要是通过改变食物的生流流向,让其避免经过十二指肠,一直胰岛素抵抗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消除胰岛素抵抗现象,修复胰岛细胞,降血糖,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胃转流手术无需切除患者体内任何的器官和组织,患者所受到的创伤更小,危害也更小。手术安全更有保障。能让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更安心、更放心。
胃转流手术效果
如果糖尿病患者采用胃转流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治好2型糖尿病,还能够有效的治疗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使其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是消除。减少因糖尿病而引起的致残致死的后果。
胃转流手术快捷简便,手术全程仅需约60分钟,创口小、恢复快,手术后3天就可 进食,10天左右就可以康复出院调养。患者在进行胃转流手术后,15天减糖,一个月逐步减药,3—6个月摆脱糖尿病。该手术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帮助患者摆脱糖尿病困扰。
温馨提示: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加,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度也呈现递增趋势,糖尿病应该怎么治疗,糖尿病能治愈吗,糖尿病治疗哪家医院好等问题也成为人们接踵而来正在讨论的问题。经临床验证,胃转流手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非常有效方式,虽然该手术已相当成熟,但能做这种手术的医院并不多。祝早日康复!(本文由济南糖尿病医院供稿)
第五篇:音乐治疗3
将“音乐”引入智障儿童的生活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智教研组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而只要是系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应用音乐作为手段从而达到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目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活动,都应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
儿童有智力障碍,智商低于正常标准的儿童。对这些儿童来说,音乐治疗通常是在特殊教育中作为一门特殊安排的课程内容实施训练。有人说“耳朵是心智之门”,音乐可以启智。事实证明,音乐治疗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心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是有着明显而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治疗应用于智障教学的理论基础
音乐治疗是通过知觉、动作、情绪三者相互刺激而产生的治疗作用。目前,世界先进的“创造性音乐治疗”,该理论创始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儿童音乐治疗中心Noroff、Robbihs教授提出的“音乐儿童”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地儿童音乐治疗专家的广泛认同,并在几十年的临床中形成较成熟的儿童音乐治疗方法体系。他们认为,每一个正常儿童都生来具有各种潜在音乐能力。当一名儿童表现出某种音乐能力缺乏时,就意味着他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些方面有了障碍,为了矫治这些障碍,音乐治疗师可侧重训练儿童这些方面的能力,当儿童的音乐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时,他的某些生理或心理问题就会相应的得到改善。
奥尔夫音乐治疗理论认为,音响刺激有令人信服的力量,能激发孩子们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反应,那些生动的音乐不仅仅能激发他们,而且能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更大的影响。在音乐创造的无威胁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反应变为积极的和有目的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建立音乐治疗师们之间、孩子们和音响之间、孩子们自己的和乐器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能通过音乐的体验来发展和整合他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作用,以及驾驭空间的能力。同时,这种体验还能针对性的激活他们的认知过程。
加德纳教授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等八个方面的智能。而音乐康复治疗是利用各种音乐治疗活动,如唱歌、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音乐聆听、乐器弹奏等,配合智障儿童心理学来促进培智学生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语言障碍、沟通障碍、感情障碍等方面的发展。
三、在智障教育教学音乐治疗的总目标
(一)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与情绪行为;
智力发展障碍儿童通常都存在着获得正确的社会能力方面的困难。有组织的音乐活动,如歌唱、节奏,和与运动的结合等活动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行为的环境刺激。集体的音乐治疗过程可以增强患儿的合作、分享、遵守秩序、正确的礼貌行为等等的体验。
(二)发展运动技能;
音乐的节奏因素为患儿提供了运动的结构和动机,帮助患儿学习走、跑、跳等动作。反过来,这些运动又会促进患儿的自我身体意识、平衡感、空间感、敏捷性、机动性、力量、偏侧感(从身体一侧到另一侧的运动)、方向感(上下、左右、前后的运动)及其他基本的学习能力。对较严重的患儿来说,在开始阶段尝试有节奏的运动的努力比起成功地完成这一项运动更重要。当患儿能较自如地运动后,治疗师就开始鼓励患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来运动。粗大肌肉群的运动,如跳舞,可以帮助增强患儿的肌肉力量,帮助发展协调能力、敏捷性以及平衡能力。而演奏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则可促进患者的精细肌肉运动控制能力,进而促进患儿的学习能力,如写字和绘画等。
(三)发展沟通交流能力;
音乐活动是一种学习交流沟通技能的理想方法。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高、力度和歌词来发展患者表达语言(传达语言或非语言信息的能力)、接受语言(理解信息的能力)和接受指导的能力。另外,音乐活动可以帮助患者扩大语音的范闱,提高音高辨别能力,提高语音的清晰性和语音的质量。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的练习,如对声音的定位、跟踪、识别和区分等活动,帮助患者增强听觉系统的功能。另外,每一次音乐治疗的过程都应该包含许多语言的体验,例如使用具有反复的旋律和歌词,或强调某些重要歌词的适当歌曲,以帮助患者增强对内容的记忆。
(四)发展学前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进入学习阶段之前,有一些行为必须学会,音乐活动能帮助提升智障儿童注意力集中能力、听从指导的能力、目光接触等等。同时,提升其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例如认识颜色和形状(物体的分类);通过体积、数量、特征来对物体归类(顺序排列);学习上下、里外(空间关系);辨认第一、第二禾口最后的区别(时间关系)等。例如颜色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乐器来辨认,高低可以通过音乐音高的高低来表达。
(五)业余生活活动。
四、音乐治疗应用于智障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治疗性乐曲的聆听
(二)教唱特殊的歌谣训练言语能力和节奏感。
(三)结合简单的身体动作,聆听音乐和/或唱歌,训练身体运动能力,如体操、舞蹈、手足摆动或各种走步。最近有研究提示,随着音乐运动,有助于刺激和提高人的认知能力。
(四)通过集体的音乐活动,改善与别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
五、音乐治疗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唱歌、音乐律动、敲击乐器、音乐游戏等活动自然的穿插到学科课堂教学中,来培养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一)在实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音乐游戏。
将节奏、节拍、旋律组合成小片段,编成有趣味的游戏。穿插在律动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促进了人际交流能力,增加了愉快感和学生的生活情趣。
2、乐器演奏。
智障儿童大部分没有摸过乐器,乐器演奏主要采用中华民族乐器和奥尔夫乐器中的木琴、中音铝板琴等,在课文咏唱中,智障儿童合奏。乐器演奏需要智障儿童之间的配合及服从教师的指挥,通过合奏起到了提高注意力,调动情感的活力以及加强集体合作的作用。
3、组合声势练习。
就是将拍手.拍肩.拍腿.及跺脚等有声有势简单的动作组合起来的节奏练习,可以在课文伴奏及律动时运用。亦可把它们分拆开来配合课堂教学。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一般用鼓掌来强化。可以把鼓掌换成拍肩.拍腿.及跺脚等动作,当学生再听到“鼓掌”时就会用拍肩.拍腿.及跺脚等动作来表示,增强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趣味性。
4、课文咏唱。
就是把课文配与学生喜爱的歌曲唱出来。我们知道智障儿童由于脑部损伤所以在识字、读课文、计算能力上较差。但是对于喜爱的歌曲,他们听过几遍后就会把歌词轻易的记住,记牢,音乐的最大功效正在于此。我们运用这种学生喜爱的模式把枯燥的实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把计算规律.口诀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唱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会创造出自己的旋律来进行咏唱。培养了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激发其想象.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左右脑的相互积极配合。
5、变速练习。
即指“渐快”“渐慢”“突快”(从慢突然转快)和“突慢”(从快突然转慢)。这种练习最适用于识字教学.背诵计算法则及口诀。如在教授生字写法时,跟随节奏让学生说出或用手指写出生字的笔画,遇到难写的笔画时可以适当将声音拖长,把速度变慢,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随着速度的变化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轻松的记牢了生字。
6、拍打接力练习。
可以在读课文.口算时用到它。这种练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锻炼.提高他们反映的机敏程度。课文由几个学生读下来亦可全班同学按照顺序读下来(言语困难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读),在读的过程中,拍手.拍腿亦或跺脚,学生读时,拍打声起;停时,拍打声止。当学生掌握熟练时,还可以让读的学生独自拍打。进行练习时,不允许抢先进入,更不能乱了顺序。在课堂上用你好歌和再见歌与儿童进行交流。用他们熟悉的歌曲唱你好和再见他们很高兴,并且会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
(二)在实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音乐节奏,感知数及其运算。
如:听音数数,建立数概念;在按节奏做动作的过程中,记忆数字;动手敲打,在数数中学习加法。
2、运用音色旋律,调控课堂气氛。
3、运用歌曲,巩固教授内容。
4、运用游戏,开展综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