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城厢中学
齐国芳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历史上的文学大家、教育家们总结出广为人知的学习语文的至理明言,一直被历代学子奉为圭臬,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形成了语文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人们在冷静思考、总结失误的教训之后,频频发出回归传统的呼声。有人却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强调朗读是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成为“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教材教法发生了根本变化。必须明确,民族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理由如下:
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依靠对课文的正确诵读。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汉语普通话规则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熟读是把一切成例化成习惯。”如果能促进学生用普通话千百遍地正确朗读课文,形成了习惯,方言及语言渣滓也就容易清除了。
三、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体裁和不同的教学程序去选择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在课文分析之前,通过齐读,让学生熟悉内容,有利于老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课文分析之后,再借齐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
反复吟咏典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五、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磁带,或组织学生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戏剧选场则可指导学生表演。朗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首先让大家回忆了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介绍了十里长亭送总理、万人空巷哭英灵的情景,接着表情朗读了全诗:通过人们热切的呼唤和山河、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画面,赞颂了周总理为人民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老师的真情感染了学生,朗读到最后,同学们个个眼里闪耀着晶莹的泪花,有的还失声痛哭起来。
六、通过朗读还能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我们常以“琅琅上口”、“佶屈聱牙”来评判文章的优劣,这显然是从朗读时的语感来说的。有些文章的语句默读时倒还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一集中精力朗读,便觉语感不对。例如我在教《从三到万》一文,读至“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一句时,是学生发现了错误,提出“处理不好”只会“影响成功”,怎么会“影响失败”呢?于是,我发动学生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病句,“成败”应改为“成功”。
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讲”、“读”、“教”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朗读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汇总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提要: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历史传统、现状分析、重要作用、实施办法等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观点。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文教学;诵读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
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一、注重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语)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叶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正是这个阶段打下了他们深厚的语文基础。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 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如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二、当今语文教学不够重视诵读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放弃了语文教学注重诵读的传统,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上,总是从主题、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艺术特色的分析着眼。就连古典诗文的学习,本来应该通过反复吟诵,从整体上把握与领会诗文的意蕴精神,也被分解成一块一块地死抠字眼,大讲句式语法,弄得学生兴味索然。
不重视诵读,其后果是严重的。
首先,教师的分析、学生的练习缺乏支撑,学生的思维难以参与,能力无法提高。老师分析过多,学生就无暇感知。那么,教师的分析也就成了架空的分析。尽管有的老师也重视学生的课堂预习,但由于预习的任务定位在解决知识性的问题上,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还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为升学而硬着头皮听老师分析,也会因思维无法参与而一无所获。
其次,学生的情思无法投入,学习兴趣难以形成。满堂繁琐的分 析及练习,势必把课文这个鲜活的整体变成了一系列支离破碎的“碎片”,学生在这些碎片的牵制下,无法联系生活体验、倾注自己的情感披文入境,无法进行审美体味。长期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甚至发展到反感、厌弃的地步。
再者,影响说、写的能力。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对书面语的口头感知强度就小,口头表达能力就很难大幅度提高。不进行有效的诵读训练,学生头脑里就缺少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及事理材料,语言组织能力差,思维枯竭,写出的东西肯定干巴巴、空洞洞。
三、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诵读
摆正读与讲的关系,加强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已经认识到,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1、诵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读全集,愈多愈妙。乃自少至老,诵之不缀,其境愈熟,其味愈长。”清人贺贻清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言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着极为微妙的差别。每篇文章从语言的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而要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其思想内涵。
如教《荷塘月色》一文,先让学生粗读课文,搞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重点训练学生诵读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片断。诵读时用轻柔、舒缓的语气,学生就能感觉到作者写荷花的清丽、晶洁、娇美,月光的素淡、朦胧、恬静,字字含情,语语蓄意,在赞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讴歌月亮高洁清白的同时,也寄寓着 作者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不仅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还体会和理解了蕴含其中的感情。可见,诵读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
2、诵读有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了当今语文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所谓培养语感能力,就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化,最重要的莫过于进行诵读训练了。朱熹在《朱子学记》中要求学生大量诵读,直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培养的也正是语感。清代的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则阐述得更为详尽:“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我们的前辈教育家虽然没有什么理论的指导,但他们凭经验去做,也取得了成功。现代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诵读对语感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实,通过不断诵读,优秀作品中那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等,在诵读者脑子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具体、生动的范例,它们总能十分具体地启迪着人们的思路,并表现在人们的口语或书面语当中。而这种效果不是仅仅通过分析、讲解文字作品所能得到的,也不是只靠眼看手写所能达到的。
3、诵读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古代文学家杨雄曾说:“言,心声也。”高尔基认为:“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语言的准确、明朗、响亮和动听而产生出来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和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课文,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做到“心声动情”,又能使学生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方面受到熏陶。
如教《听潮》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字、词、句、篇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就能使学生凭借联想、想象,感受到大海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和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助想象对事物进行再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
4、诵读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
众所周知,汉语有容易形成音乐旋律的独特优势和琅琅上口、韵味无穷的显著特点。诵读汉语,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人脑在处理汉字信息时所采用的双重编码,既用语音编码,也用形态编码。这也就是说,人在诵读以汉字写成的文章时,既可以由发音或语音的听觉表象去了解含义,也可通过观察字形去直接了解含义。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枢在颞叶,运动中枢在顶叶,所以诵读实际上是一个将各种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传入各个脑区,然后进行整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诵读的历练中实现的。也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这种既“阅”又“读”的诵读活动必然会对人脑潜能的开发大有益处。
四、语文教学如何加强诵读
1、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诵读的目的,诵读不只是熟悉课文,念准字词。它是要使视觉的文字变为听觉的声音,使写在纸上的书面语变得有声有色,它是感知语文教材的重要方式。因为任何作品都是由内在的精神意蕴与外在的文字声律所构成,诵读就是由表及里,使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
由于性格爱好、兴趣追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诵读的喜爱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学生表现欲较强,对语文课热爱,也喜欢诵读,并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我们就可以对这类学生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进入情景,把自己想象为文章的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诵读时要动真情真意,要读出美感,倡导他们“美读”。
而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诵读能力也相应较低,有畏惧心理,我们对他们一开始就不能提过高要求,只要他们敢于读,就应及时鼓励。教师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登台诵读机会,努力打消其畏惧害羞的心理障碍,反复训练,发现好的苗头就加以表扬。并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努力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督促指导,传授正确的诵读方法
首先要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自然而不做作,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诵读既不能拿腔拿调,也不能等同于平常说话的语调,而是要根据诵读的内容来安排语调的抑扬顿挫。
其次,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所要表现或抒发的情感有较深入的体会。诵读时动真情、有韵味,随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变读者为作者,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作品的结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把握作品的环境背景、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地、准确地安排诵读全篇的快慢、强弱,才能强烈鲜明而又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主题,才能以真情打动听众,体现出作品所蕴含的意味。
再者,必须注意语言的语调、轻读、重读、停顿和标点符号。课文是个有机体,字、词、句只是大小不同的局部,要想把一篇文章完美地读好,就不可忽视细微处。应正确把握语调,口气不同,语调不同,学生诵读时要求他们根据内容确定语调。重读、轻读、语调都是诵读时应注意的,标点不同,停顿不同,声调也不同。
另外,要加强教师的范读。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于漪、李吉林老师的课上得十分出色,这跟她们注重范读有很大关系。加强范读,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3、读思结合,动口又动脑
语文教学要向学生传授炼字、遣词、造句、谋篇、运思的知识,并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而诵读在这些方面都是大可借助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有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内容,借助诵读,能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我们只要抓住诵读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有效配合,就可以做到珠联璧合。这就需要把读和思联系起来,边读边思考,从语言结构入手,进而去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注意诵读时的轻重缓急同文章的情感起伏相照应。诵读后再深入研读课文,消化吸收,悉心揣摩。这样,定会对课文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4、读写结合,动口又动手
文章积累越多,阅读能力愈能提高,不仅优秀的古文需要积累,即使是现代文也需要积累。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提炼、润色、精心组织安排的,在词汇、句式、表达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培养学生通过诵读来揣摩、领会、学习,到写作时自然就会调动所有积累的语言材料,按照头脑中掌握的诸多句子中的用法与意义写入自己的文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提倡多读多背。日久天长地积累下去,大量语言素材定会留在大脑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所幸的是,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在诵读方面已有很大改进,作出了明确要求,课后练习也强调读和写相结合。相信经过十几年的训练,中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将会较以往更为扎实,表达能力也将会有较大提高。
总之,诵读经古今实践证明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它的作用,引导学生真正认识诵读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读思结合,读写结合,使语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摘 要: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话题,分别从激发兴趣、夯实朗读基本功、朗读指导、分层朗读训练以及自主品读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方法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老说:“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欲望;再次,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夯实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读领略,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丰碑》一课。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现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也能初步地做到声情并茂。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并且掌握范读的形式。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母爱的伟大无私,头脑中形成一幅儿子抱母亲的亲情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乐读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度、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以读而读,应对各个阶段的读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五、注重“评”读,使学生读中求新、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老师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如果再有感情会更好的。”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同学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这样的朗读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学会了如何说话,如何评价一个人。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很多,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注重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
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中流淌。
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的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美呀!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难发现。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诵读重要性教学方法
一说到诵读,有好多人都认为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至于高中语文教学就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些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现在高中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诵读不够重视,这种轻诵读的做法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1、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只要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学生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据说清代桐城派大师姚鼐读韩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间换气才能成声,可见体会格调的顿挫是多么认真。姚鼐还说到:“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莫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即吟诵。古人之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文学积累,吟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的。”学生诵读是语文课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人个人身心的过程,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是源远流长的“吟诵”传统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却遭遇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忽视。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2、诵读的重要作用
A、诵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
B、多诵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如果读成“断肠,人在天涯”和读成“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明显是不一样的。“断肠,人在天涯”能体现出游子羁旅他乡的那种伤感,而“断肠人在天涯”就显得平淡无味。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中,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疑问句,但如果读出声来,就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显得极为平淡,而陈述句就好多了。
C、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这样学生的记忆背诵也快,记忆也长久。再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来有艰涩之感,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
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复活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不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3、诵读时要注意的要领
重视学生的诵读,教师应首先要为学生建立诵读的规范。
A、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正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强调学生注意力集中,要有正确的坐姿,要看清每一个字,要发出洪亮的声音,要积极思考所读的内容。
B、把握要领,营造气氛。一是通过老师或学生领诵,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诵读的要领。二是放录音,让同学听.可以配放背景音乐,以烘托阅读气氛。
C、言为心声,读出韵味。对学生的诵读要提出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诵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着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4、诵读的方法
高中语文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也特别重积累,只有通过积累,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对诵读方法加以指导,使学生对一些重点诵读内容形成记忆,也是诵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A、字词提示。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此法,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一字一句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选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到取消提示,也就是帮助学生一步步“扔掉拐杖”独立行走。
B、听写。这是一种老方法,但是现在还行之有效。听写可以强化学生的耳、手、心协调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可采用生字生词听写、句子听写、段落听写等方法。
C、联想记忆。具体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把诗文联想成画面加以记忆,或由此及彼联想记忆,如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秋景的诗句,可联想起其他古诗词写秋的语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
D、重音。中国语言是单音字,本身就不存在重音,我们所说的重音指的是随着语言的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在语句中音势的变化而形成的逻辑重音。所以,诵读中应该注意处理逻辑重音,处理好了,不但能揭示文章精神,同时也能激起情绪,体现文章的气势。如:贾谊《过秦论》开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这句中,“秦孝公”三字要读得清晰明白,且略有停顿,方能显示出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在秦统一天下的历史上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5、诵读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A、多读少讲。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教师抓住重点讲解,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比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教师用30分钟的时间重点讲解文意,分析清楚托物言志的写法,余下的十五分钟则要交给学生诵读,通过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B、教师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如杜甫的《登高》一诗,首联颔联重在写景,以风、天、渚、沙、鸟、落木、江水构图,颈联尾联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对这类诗应该先把意思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读,仔细玩味诗中的伤感之情。
C、给学生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讲古诗词的时候,放一些感情基调相同的音乐或者歌曲,既能营造氛围又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以找普通话标准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的同时配以调子低沉的音乐,营造一种特殊的感情氛围,效果会很好。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语文教学,过分地强调分析和语言知识,没完没了的作业,扼杀了活生生的感性内容,抹杀了课文的审美价值,损害了语文本身,使课文都成了枯燥的、没有生气的文字排列,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在教学中要注重感性内容,把握语音的情感性质,必须要通过诵读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
1、姚鼐《古文词类》
2、叶圣陶《朱自清全集-国文教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