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
这次给大家带来宝宝10到12月的早教教程
一、交往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礼貌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认知身体的各部位;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做自我介绍,围着家长和宝宝一边唱hello歌曲一边走圆圈;
2、教师引导家长模仿老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指导重点:要求家长帮助宝宝完成相关练习,并适当给以鼓励;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好,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二、语言游戏——《TURN AROUND》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此儿歌的印象;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并用中文作解释每一个动作的意思;
2、教师用英文叙述儿歌,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引导家长跟随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
3、教师请家长和宝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4、可以适当重复
指导重点: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候,速度要缓慢,表达儿歌的时候应清楚。
三、器械——木棒
教学目标:感知身体各个部位,以及锻炼触觉感知能力; 教具准备:节奏棒 小筐子
教学过程:
1、教师给每个宝宝发一对节奏棒;
2、教师将节奏棒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滚一滚;
3、将节奏棒夹在下巴下面,对准筐子抬起下巴,让节奏棒准确地落入筐子里面; 指导重点:每做一个动作的时候,教师均应向家长说清楚活动的目的以及操作方法,教师的动作要标准;
了解更多:微信:v2375868906
四、精细环节
教学目标: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认知大小以及颜色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小以及颜色不同的扣子教具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将扣子握在手心里面,由小到大,最大的置与最上方,最小的置于最下方,首先让宝宝观察最上方的扣子的颜色,用另外一只手盖住扣子,并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1、2、3……”用手将扣子拿开,藏到身后,露出另外一个颜色的扣子,逐一同上进行,直至完成所有的“魔术”游戏;
2、将所有的扣子从身后取出,从小到大依次排开,让宝宝认知颜色以及大小;
3、将扣子从大到小依次搭起来;
4、再将扣子逐一叠搭起来(一个扣子搭着另一个扣子的边缘),老师收回教具;
5、教师发给每一个宝宝一组扣子;
6、教师到每一个宝宝身边做指导;
7、收回教具,游戏结束;
8、将家长和宝宝的教具收回,并坐好,和老师一起一边打节奏一边说儿歌——三轮车;
指导重点:每一个环节的动作都要让宝宝自己操作,家长做适当指导。
五、感统活动室自由活动——爬行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大肌肉运动 教具准备:感统教室教具
教学过程:按照老师要求首先进行爬行练习指导重点:注意安全。
六、放松环节——脚铃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感知节奏能力; 教具准备:脚铃,选用当月的曲子
教学过程:
1、将脚铃绑在宝宝的脚腕上面;
2、随着音乐老师首先做示范动作,家长握住孩子的脚腕并模仿老师的动作; 指导重点:按照节奏进行
七、游戏——踢龙球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脚部触觉能力; 教具准备:大龙球,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只手抱着娃娃的胸部,另一只手托住娃娃的屁股;
2、引导家长模仿老师的动作;
3、用宝宝的脚部踢球; 指导重点:家长的动作要轻柔;
八、再见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礼貌习惯,以及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1、让宝宝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圈,边走边唱GOODBYE SONG
2、让大家反方向转圈唱GOODBYE SONG;
第二篇:0—12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案
0—12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案
0~3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 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1)转侧练习:用小儿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小儿头部左右侧逗引小儿,使小儿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2)侧翻练习:小儿满月后,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小儿转头注视,然后,成人一手握住小儿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小儿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小儿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小儿感觉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3、手部动作训练
(1)手部感知练习:除了前面所述训练小儿手部触觉的方法外,尚可在婴儿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婴儿注意到这 些变化没有。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婴儿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小儿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小儿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小儿的上臂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2)抓握练习:握着小儿的手,帮助其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进眼手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清洁卫生的习惯:小儿每次哺喂完,都帮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后为他洗脸、洗手、入睡前再给他洗脸、洗手、洗脚、洗臀部,在固定时间洗澡等等,均可培养小儿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2、独立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儿身边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来时,可让他独自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四处看看,睡眠时,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满足婴儿逐渐形成的各种生理需求和认识要求,是婴儿积极情绪产生的主要条件,也是婴儿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借助以下方法,可促进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善于辨别婴儿哭声,并作出应答:
①婴儿啼哭时,闭着眼晴,嘴左右觅食或吮吸手指,双脚紧蹬、嚎叫不停,说明小儿是饥饿或口渴,应给婴儿喂奶或喂水。
② 持续不断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泪,可能为尿布湿、衣着太紧或身体不舒服,成人可给婴儿宽衣带、更换尿布。
③ 如小儿是因为生病或身体不适啼哭,可抱抱婴儿,轻拍婴儿,和婴儿说说话,安慰他。哭而无泪或注视着成人,脸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婴儿,但不要让婴儿养成非抱不可的习惯,可坐在婴儿床边逗逗小儿或在婴儿床头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他自己玩玩。夜间烦躁啼哭,夜惊多汗则常见于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大声阵发性尖叫常为腹部疼痛,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
2、培养小儿对语音的感知:利用小儿清醒时间,让他看看周围环境,并告诉他周围他注意到的东西的名称及行为。
3、引逗发声:和蔼微笑着和婴儿说话,引逗婴儿发出“哦哦”“嗯嗯”声。也可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鼓励婴儿积极发音,对成人微笑,这可促进婴儿喜悦情绪的产生,激励婴儿与人交往。
五.婴儿抚触与被动操
1、婴儿抚触适合0-3个月,每天1-2次
2、婴儿被动操2个月以内每天一次,2个月以上每天两次,可以做到6个
训练小儿触握
方法: 在小儿情绪愉快时,家长经常将带柄的玩具或者是大人的手指塞在小儿的手掌中,使其抓握触摸,训练小儿小手抓握触摸能力。
手的运动要从两个月开始,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可以准备一些抓握的玩具,如,摇铃、能捏响的软塑料或橡皮玩具。稍大时用皮筋把这些玩具挂在小儿能够抓到的地方,以使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到会翻身后,玩具就不要挂着玩了。
训练随物移动视线
目的: 通过训练小儿视觉,提高适应能力。方法: 当小儿在床上仰卧时,家长用红花或色彩鲜艳的物体,在小儿眼前左右来回慢慢移动,距离要适当,引导孩子将头向着红花方向移动,视线随红花移动。
和宝宝一起听乐曲
目的: 发展小儿听觉,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愉快的情绪。
方法: 在小儿清醒的时候,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音乐环境,经常播放一些舒畅、美好、愉快、优美的音乐和歌曲。可结合孩子的生活起居(入睡前,吃奶等)放些相适应的音乐,可促进孩子进入梦乡和激发愉快的情绪。
和宝宝一起说儿歌
目的: 剌激听觉,激发兴趣,唤起孩子的情感,熟悉父母的声音。
方法:
如念“小耳朵,灵灵灵,样样声音听得清。”、“小嘴巴,用处大,吃饭唱歌全靠他。”和“布娃娃,我爱他,抱着娃娃笑哈哈。”等。
重点训练逗引发笑
母亲要经常通过各种方式,逗引孩子发笑,并伴以四肢活动。经常抱着孩子亲吻、抚摸、说话、唱歌,以逐步建立起亲子感情。
训练俯卧抬头
目的: 锻炼小儿颈椎、胸及背的肌肉。
方法: 小儿在空腹时,放在床上俯卧,逐渐延长俯卧时间(2-3 秒),用玩具逗引鼓励和培养俯卧抬头。成人一手抱小儿,一手撑住他的后部及背部,使头部处于直立状态,边走边变换方向,让婴儿观察四周,促使他自己将头竖直。当小儿用双臂支撑前身,抬头时,家长将玩具举在小儿的头前,左右摇动,使他向前、左、右三个方面看,将肘部支撑,使头抬得更高些,锻炼颈椎和胸背肌肉。
锻炼四肢运动
目的: 锻炼小儿上下肢肌肉,同时还可训练小儿听觉和视觉。
方法: 用色彩鲜艳的带响玩具,固定在床上,用皮筋将玩具和婴儿的手脚部位连套起来,小儿仰卧时,随着四肢不规则的运动,玩具也在空中摇晃起来,并发出响声,小儿的视线随摇晃的玩具移动,从而吸引婴儿的兴趣,使小儿全身运动。在小儿床的上方1-1.5米处悬挂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手摇响铃等 玩具,训练小儿视觉。这些悬挂物要经常移动,以免造成小儿斜视或偏头等。再者一般不用硬性铁丝固定,最好用皮筋或有弹性的细绳悬挂,以便随风吹动,使玩具能颤动发响
4~6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1)训练小儿追寻物体。用玩具声,吸引小儿转头寻找发声玩具,每日训练2~3次,每次3~5分钟,以拓宽小儿视觉广度。
(2)颜色感知练习。让孩子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孩子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3)婴儿视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在半岁以前。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体,从大到小,让小儿用手抓握注视,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儿注视。还可训练小儿 注视远近距离不等的物体,以促进视力发展。
2、听觉训练
(1)方位听觉练习:吸引孩子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发声源,以刺激小儿方位觉能力的发展。
(2)区分语调训练:根据不同情景,用不同语调、表情,使孩子逐渐能够感受到语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区别能力。
(3)让孩子从周围环境中直接接触各种声音,可提高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音的识别能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俯卧支撑练习:每日数次,每次数分种。
2、翻身练习:
每日训练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渐训练孩子不需要帮助成功翻身。
3、练习坐
(1)拉坐练习:4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小儿拉坐。
(2)靠坐练习:5个月左右训练小儿靠坐。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
4、手部动作训练
(1)伸手够物:通过伸手够物来延伸小儿的视觉活动范围,使小儿感觉距离、理解距离,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抓握:选择大小不一的玩具,来训练小儿抓握,促进手的灵活性和协 调性。
(3)发展玩法:通过游戏,教小儿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摇晃、捏、触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从游戏中学到手的各种技能。
5、蹬腿练习:小儿4个月时,就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小儿腿的支撑。成人采取坐位,双手从小儿腋下扶抱小儿,使小儿的腿支撑身体保持直立的姿势,成人扶抱着小儿做蹬腿动作。开始成人可将小儿抱起,再落下让小儿脚踏在成人腿上时,又再将小儿抱举起,再落下,来训练小儿蹬跳。蹬腿练习可促进双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发育。需注意的是,举落的动作应轻柔缓慢,力度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应太长,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钟左右。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应从小培养小儿有规律地作息。4个月后可将小儿白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时。
2、饮食:有规律地进食,可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协调工作,并建立起对进食时间的条件反射。4个月后,每日喂养次数可减为6次,白天哺喂4~5次,间隔3~4小时。夜间视小儿需要情况进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儿夜间不醒或不愿进食,可不哺喂。
3、卫生习惯的培养:当小儿将有危险或不干净的东西放人嘴里,成人应立即制止,用严肃口气对孩子说:“不行”。并将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儿会从成人的行为、表情和语调中,逐渐理解什么可进食,什么不可以放入口中。
4、独立能力的培养:可在小儿身边放些玩具,让他自己单独玩一会儿,在孩子 有困难时,成人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支持鼓励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认识自我:将小儿抱坐在镜子前,对镜中的小儿说话,引小儿注视镜中的自己和家长及相应的动作,可促进小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2、应随时随地教小儿周围东西的名称。多听多练,孩子的言语能力很快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3、发音训练。和孩子说话时,应坐在孩子正对面的位置,使小儿能够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说话速度要慢、而明确。
4、躲躲藏藏游戏:既锻练了小儿感知觉的能力,培养小儿的注意力和反应的灵活性,还促进了小儿与成人间的交往,激发小儿愉快的情绪。
7~9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1)不断更新视觉刺激、扩大小儿的视野。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可激发小儿的好奇心,发展小儿的观察力。
(2)利用图片、玩具培养小儿观察力。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并与实物进行比较。
2、听觉训练:(1)辨别声响。(2)发展对音乐的感知。(3)敲敲打打。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独坐练习。当小儿能稳定的独坐后可着重训练小儿的平衡能力。让小儿独坐在床上或地铺上,训练小儿坐着转头转身寻找。
2、爬行练习。爬行的好处:多爬的孩子更聪明,动作灵敏,协调能力好,懂事快,求知欲望强,爬行时扩大视听范围,姿态由静到动,大量的信息传入大脑,其思维语言与想象力得到发展。因为是全身运动,可以训练大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细胞形成网络,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完善,它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防治感觉统和失调,促进视力发育,是婴儿安全稳当的健美活动,防止婴儿过于肥胖。在小儿7个月时,已具备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说明其颈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较有力量并具备一定的协调性,这时就可 以训练爬行。
3、站立训练:训练小儿站立时,可将其双腿略为分开,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稳些。每次扶站时间不宜过久。(1)可扶着小儿腋下让他练习站立。
(2)让小儿扶着小车、床、栏杆及椅背等练习站立。
4、手部动作训练。
(1)学习拇食指准确捏取,以加强婴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视觉-触觉活动的协调。
(2)双手协调动作。
①双手玩玩具②双手对击运动③教小儿双手协调的撕纸。(3)训练小儿遵循指令有意识的拿起、放下玩具。游戏可增进亲子交往,激发小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5、婴幼儿被动操:每天1-2次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7~9个月的婴儿不仅具有一定活动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环境,是培养小儿独自入睡习惯的良好时期。此年龄小儿白天睡眠次数,一般仍为2~3次,每次2~2.5小时。
2、饮食:此阶段,每日给小儿喂养的次数可减为每日5次,间隔4小时左右,夜间停喂一次。可开始训练小儿用杯喝水、用手拿东西吃,这既可发展小儿手眼动作的协调,还可为其今后的独立吃东西做准备。
3、大小便。7个月后,小儿已能较稳当地独坐,而且由于辅食增加,大便次数也相应减少,每日约1~2次,大便性状也逐渐接近成人,可根据婴儿排便规律安排小儿坐便盆的时间。
4、独自玩耍习惯的培养。成人不必始终陪伴在小儿身边,小儿已有一定活动能力了,能翻身、独坐、并逐渐学会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环境的安全,就可让小儿独立玩玩。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儿懂礼貌、乐于与人交往。这时期小儿对人的分辨能力已较好,可以认出自己家里的人,出现认生现象,但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交往却没有这种情况,他们能与同伴交住中获得乐趣。因此,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婴儿多与小伙伴们接触、交往,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对成人的认生也不是不好的现象,而是小儿发育的一个阶段,如果小儿特别认生,可暂避生人,先训练小儿多与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儿对生人也能接受。~12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断引导小儿观察事物,扩大小儿的视野外,可培养小儿对图片、文字的注意、兴趣,培养小儿对书籍的爱好。
2、听觉训练。积极为婴儿创造语言环境,可促进婴儿更多听到语言,熟悉语言和渐渐理解语言。用语言逗引婴儿活动和玩玩具,听磁带,观看周围的人物交谈,唱儿歌、唱歌曲给婴儿听。和小儿咿呀对话。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站立练习。站立练习时,要注意保护好小儿,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站立时间。(1)两手扶站。(2)练习独站。
2、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1)从站位至坐下。(2)站稳练习。
3、行走练习。应循序渐进。
4、手部动作训练。(1)训练小儿手的控制能力。(2)训练小儿用手的能力。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白天睡眠次数可逐渐减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时间2小时。
2、饮食。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喂养次数每日可逐渐减到4~5次。定时进餐,有助于消化系统有节律地工作,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坐位,训练进食自理的能力
3、大小便。教小儿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发出“嗯嗯”声音。4.穿衣服。教小儿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袜、穿鞋等,这不仅能培养小儿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强化左右的方位意识。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此时,婴儿已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对周围世界有了更广泛的兴趣,有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长每天也应当抽出一定时间和小儿一起游戏,进行情感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儿主动发音和模仿发音,积极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学习用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称呼周围熟悉的人。如成人问“这是什么?”让小儿回答。鼓励小儿模仿父母的表情和声音,当模仿成功时,亲亲他,井做出十分高兴的表情鼓励他。~12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断引导小儿观察事物,扩大小儿的视野外,可培养小儿对图片、文字的注意、兴趣,培养小儿对书籍的爱好。教小儿认识实物,图片,把几种东西或几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小儿挑选、指认,同时教小儿模仿说出名称来。也可以在婴儿经常接触的东西上标些文字,当婴儿接触到这些东西时,就引导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对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触机会。外出时,可经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广告招牌、街道名称等。应尽早让婴儿接触书本,培养小儿对文字的注意力。教小儿识字应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而不应该给孩子施加压力,硬性规定必须每日记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抵触心理。
2、听觉训练。积极为婴儿创造语言环境,可促进婴儿更多听到语言,熟悉语言和渐渐理解语言。用语言逗引婴儿活动和玩玩具,听磁带,观看周围的人物交谈,唱儿歌、唱歌曲给婴儿听。和小儿咿呀对话。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站立练习。站立练习时,要注意保护好小儿,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1)两手扶站。当小儿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可让小儿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2)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婴儿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小儿独站。
2、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1)从站位至坐下。婴儿扶站位,用玩具引导小儿慢慢坐下,教小儿从站位扶着栏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稳练习。
①让小儿先观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来的样子,然后对小儿说:“你也像不倒翁一样,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来。”成人让婴儿站好,用一只手在婴儿躯干一侧轻轻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只手挡住婴儿另一侧身体,并帮助小儿恢复到站位,成人应在轻快地游戏气氛中和婴儿进行练习,鼓励表扬婴儿,以训练小儿平衡感。
②将婴儿扶站好,并把婴儿感兴趣的玩具置于婴儿身体一侧,鼓励他尽可能弯曲身体去拾取玩具,左右侧交替练习,可增强婴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行走练习。
应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防止小儿跌倒,减少他的恐惧心理,使他乐于行走。在学走期间尽量不要靠“学步车”一类工具帮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确的行走姿势。可拉着小儿的双手训练其迈步,或让小儿扶着栏杆或床边迈步走,还可用较长的围巾从婴儿前胸、腋下围过,成人在孩子后方,拉紧围巾,让孩子练习独立走步。孩子会独走数步后,可在小儿的前方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训练他迈步向前取,或让婴儿靠墙独站稳后,成人后退几步,手中拿玩具,用语言鼓励婴儿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儿快走到成人身边时,成人再后退几步,直到婴儿走不稳时把婴儿抱起来,夸奖他走得好并给他玩具。
4、手部动作训练。
(1)训练小儿手的控制能力。在小儿能够有意识地将物品放下后,训练小儿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让小儿将小木块放到一个小盒子中,将小粒的东西拾起来放进小瓶中。还可给小儿选择一些带孔洞的玩具,让小儿将一些东西从孔洞中投入。
(2)训练小儿用手的能力。可通过游戏,成人示范,教小儿学会手的多种用途。比如把木块搭起来,打开或盖上盒盖、瓶盖,拉电灯开关线,用笔画线条,用手翻书,按按钮、扔皮球,拾东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车,拿勺子在碗中搅拌,用勺吃饭,用手挖抠东西等等。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白天睡眠次数可逐渐减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时间2小时。每天应定时让小儿上床睡觉,睡眠前不要引导小儿过分地兴奋,此时小儿能理解成人部分语言,可预先告诉小儿您的安排,如母亲与孩子游戏,说:“我们把玩具收起来,要睡眠了。”然后收拾玩具,抱小儿上床睡觉。
2、饮食。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喂养次数每日可逐渐减到4~5次。定时进餐,有助于消化系统有节律地工作,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坐位,训练进食自理的能力,如让小儿自己用手拿饼干吃,独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试着拿汤匙舀东西吃。
3、大小便。教小儿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发出“嗯嗯”声音。
4.穿衣服。教小儿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袜、穿鞋等,这不仅能培养小儿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强化左右的方位意识。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此时,婴儿已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对周围世界有了更广泛的兴趣,有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和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长每天也应当抽出一定时间和小儿一起游戏,进行情感交流。一个乐观向上,充满爱心的家庭气氛,会使小儿幸福开朗,乐于与人交往。家长还应经常带小儿外出活动,让小儿多接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触社会,从中观察学习与人的交往经验,在小儿与人交往过程中,应继续培养文明礼貌的举止、言语。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儿主动发音和模仿发音,积极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学习用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称呼周围熟悉的人。如成人问“这是什么?”让小儿回答。鼓励小儿模仿父母的表情和声音,当模仿成功时,亲亲他,井做出十分高兴的表情鼓励他。
第三篇: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逻辑扣
开心!http://993986238.qzone.qq.com 开心就好!
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逻辑扣
一、交往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礼貌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认知身体的各部位;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做自我介绍,围着家长和宝宝一边唱hello歌曲一边走圆圈;
2、教师引导家长模仿老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指导重点:要求家长帮助宝宝完成相关练习,并适当给以鼓励;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好,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二、语言游戏——《TURN AROUND》
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逻辑扣
一、交往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礼貌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认知身体的各部位;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做自我介绍,围着家长和宝宝一边唱hello歌曲一边走圆圈;
2、教师引导家长模仿老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指导重点:要求家长帮助宝宝完成相关练习,并适当给以鼓励;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好,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二、语言游戏——《TURN AROUND》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此儿歌的印象;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并用中文作解释每一个动作的意思;
2、教师用英文叙述儿歌,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引导家长跟随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
3、教师请家长和宝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4、可以适当重复 指导重点: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候,速度要缓慢,表达儿歌的时候应清楚。
三、器械——木棒
教学目标:感知身体各个部位,以及锻炼触觉感知能力; 教具准备:节奏棒 小筐子
教学过程:
1、教师给每个宝宝发一对节奏棒;
2、教师将节奏棒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滚一滚;
3、将节奏棒夹在下巴下面,对准筐子抬起下巴,让节奏棒准确地落入筐子里面;
指导重点:每做一个动作的时候,教师均应向家长说清楚活动的目的以及操作方法,教师的动作要标准;
四、精细环节——逻辑扣
教学目标: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认知大小以及颜色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小以及颜色不同的扣子教具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将扣子握在手心里面,由小到大,最大的置与最上方,最小的置于最下方,首先让宝宝观察最上方的扣子的颜色,用另外一只手盖住扣子,并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1、2、3……”用手将扣子拿开,藏到身后,露出另外一个颜色的扣子,逐一同上进行,直至完成所有的“魔术”游戏;
2、将所有的扣子从身后取出,从小到大依次排开,让宝宝认知颜色以及大小;
3、将扣子从大到小依次搭起来;
4、再将扣子逐一叠搭起来(一个扣子搭着另一个扣子的边缘),老师收回教具;
5、教师发给每一个宝宝一组扣子;
6、教师到每一个宝宝身边做指导;
7、收回教具,游戏结束;
8、将家长和宝宝的教具收回,并坐好,和老师一起一边打节奏一边说儿歌——三轮车;
指导重点:每一个环节的动作都要让宝宝自己操作,家长做适当指导。
五、感统活动室自由活动——爬行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大肌肉运动 教具准备:感统教室教具
教学过程:按照老师要求首先进行爬行练习指导重点:注意安全。
六、放松环节——脚铃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感知节奏能力; 教具准备:脚铃,选用当月的曲子
教学过程:
1、将脚铃绑在宝宝的脚腕上面;
2、随着音乐老师首先做示范动作,家长握住孩子的脚腕并模仿老师的动作;
指导重点:按照节奏进行
七、游戏——踢龙球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脚部触觉能力; 教具准备:大龙球,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只手抱着娃娃的胸部,另一只手托住娃娃的屁股;
2、引导家长模仿老师的动作;
3、用宝宝的脚部踢球; 指导重点:家长的动作要轻柔;
八、再见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礼貌习惯,以及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1、让宝宝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圈,边走边唱GOODBYE SONG
2、让大家反方向转圈唱GOODBYE SONG;
3、本节课程结束;
上海某早教中心的亲子课程教案,绝对经典~ 7个月宝宝的亲子教案~
一、打招呼(3-5min)
目的:初次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解除宝宝的生疏感,给宝宝亲切感受,同时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熟悉自已姓名,激发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
过程:教师:“宝宝们好,我是XX老师。让老师也来认识一下宝宝吧!被老师请到的宝宝,由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并帮助宝宝介绍说:“大家好,我是XXX,我X个月了。”其他家长握着自己宝宝的小手,拍拍小手说“×××,欢迎你。”依次介绍每一位宝宝。
二、线上活动(3-5min)
目的:在感受音乐中平稳情绪,同时刺激前庭。过程:
上海某早教中心的亲子课程教案,绝对经典~ 7个月宝宝的亲子教案~
一、打招呼(3-5min)
目的:初次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解除宝宝的生疏感,给宝宝亲切感受,同时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熟悉自已姓名,激发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
过程:教师:“宝宝们好,我是XX老师。让老师也来认识一下宝宝吧!被老师请到的宝宝,由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并帮助宝宝介绍说:“大家好,我是XXX,我X个月了。”其他家长握着自己宝宝的小手,拍拍小手说“×××,欢迎你。”依次介绍每一位宝宝。
二、线上活动(3-5min)
目的:在感受音乐中平稳情绪,同时刺激前庭。过程:
1、教师结合介绍游戏内容。
* 教师:“我们要和宝宝来玩‘抱抱摇摇’游戏,这个游戏能让宝宝在音乐中平稳情绪,同时刺激宝宝的前庭。在活动过程钟,请家长保持安静,让宝宝享受温馨、欢快的音乐氛围。
2、教师起立,用仿真娃娃边示范,家长带宝宝模仿。
* “托抱走”:宝宝面朝前,家长一首托住宝宝臀部,一手环保宝宝胸部,听着音乐沿脚印线走。
* “抛飞”:家长按照音乐节奏,左右摇晃宝宝,并逐步增大幅度,一靠脚步的上下起伏带动手臂左右抛飞。
3、请家长起身抱宝宝练习,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
* 提示家长:“抛飞”宝宝时,左右晃动的幅度要小些,防止宝宝不慎脱落。* 请家长抱宝宝沿着脚印线,跟着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1~2遍后,回到原位坐下。
幼儿园早教中心欢欢班亲子活动方案
↘鐦訫※ 发表于2009年11月25日 16:23 阅读(0)评论(0)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一、首先老师带领小朋友唱最近学习的童谣歌曲
二、游戏
游戏1:
《跳圈》
游戏目的:发展动作,使小肌肉群得到进一步发展,学习宝宝和家长之间的配合 游戏材料:小呼啦圈
游戏玩法:每个家庭两个呼啦圈,孩子依次在两个呼啦圈内跳过,爸爸(妈妈)立即将后面的圈放在前面,连成一条路,先跳到终点者为胜。(按名次分发奖品,每个小朋友都有)
游戏2:
游戏2:
《兜兜水果》
游戏目标:培养孩子动作的准确性,协调配合能力
游戏材料:小床单(各家自备)水果模型(彩球代替)水果筐(纸箱)游戏玩法:爸爸妈妈抓住床单的四个角成兜状,站在孩子对面,中间一条平行线,口令发出孩子将水果(彩球)从筐子投向兜里,家长可移动兜兜来接水果,但不超过平行线,在规定的时间内(2分钟)接的水果多的为胜。(按名次分发奖品,每个小朋友都有)
游戏3:
《送彩球宝宝回家》
游戏目的:练习走、跑、蹲、站、抓的动作,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游戏材料:红、黄、蓝、绿的纸箱各一个;红、黄、蓝、绿的海洋球各十个。游戏玩法:(1)将海洋球四散放在场地一圆圈内,幼儿和家长拿一个纸箱站在圆圈外的场地上。游戏开始前家长请幼儿说说认认纸箱的颜色,准备参加游戏。(2)活动开始后,请幼儿去捡和自己纸箱一个颜色的球,家长站在纸箱边等待。若看见自己的孩子捡错 了请幼儿放回去重捡,一共为十个球,以先捡完的幼儿获胜。(按名次分发奖品,每个小朋友都有)
游戏4:
《亲子游戏“找宝宝”》
准备:每位家长自己准备一块纱巾
玩法:家长蒙上纱巾站在圆圈中间,幼儿坐在圆圈的兰色点子上。音乐声起家长就蒙眼寻找自己的宝宝,音乐结束后家长拿掉纱巾,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对了宝宝。
规则:宝宝不能发出声音或做任何动作来表露自己在哪里。
三、老师总结活动情况,亲子活动结束。
四、会后及时书面公开亲子活动班费使用和节余情况(凭购物发票及小票做帐,并拍照或扫描后发论坛公示)。
蒙台梭利感官课程教案(东方爱婴也称为科学课程)
课程简介:
课程通过丰富、多元的视觉感官教具体验,促进宝宝感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宝宝获得感官经验的提升及智力的发展。通过有趣的感官试验及针对宝宝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重量、体度、运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锻炼,培养敏锐观察力与利用环境创造世界的能力,激发宝宝的探索精神,为宝宝的逻辑思维与数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包括“感官A班”,“感官B班”,“感官C班” 感官A班课程目标:(适用宝宝28-30个月)
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让宝宝学会照顾自己、照顾环境。通过自主操作,宝宝积累了感官和数量经验,从而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并在智力活动中激发了宝宝对感官现象的好奇心与兴趣。同时,让家长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宝宝智力活动的指向,了解开发宝宝智力的途径与方法。感官B班课程目标:(适用宝宝31-33个月)
通过操作感官教具、参加生活实验,利用多感官的综合教学,让宝宝在自由操作中对教具的属性如长短、大小、粗细、多少、颜色等进行度量,初步理解三维空间概念,并学习对感官经验进行记忆与分类,了解自然现象并发展对感官的探究精神,从而增强宝宝的感知范围,为智力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让家长了解感官教育的本质,逐渐进入辅导者的角色。
感官C班课程目标:(适用宝宝33—36个月)
在感官B班的基础上,通过系列的感官经验积累与感官实验让宝宝对事物的空间方位、立体结构、质与量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宝宝的判断力,改进已经获得的感知觉经验,指导宝宝将感官经验转化为有关概念或特性的心理建构,为数学教育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让家长在数前准备阶段提供给宝宝适宜的教育环境,为接受数学教育积累生活经验。
注:感官课程现在很多早教机构也称之为科学探索课程,教案包括《课程计划书》,《课程教案详案》,《各阶段教具配置单》,《课程流程设置说明》,《课程操作指导VCD》,《音乐游戏CD》,《课后观察记录模板》
第四篇: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宝物袋
10~12个月宝宝早教课程教案——宝物袋
一、交往—Hello歌
目标:能知道自己的名字,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高兴的情绪。如:拍手欢迎等。准备:HELLO歌
过程:
1、老师依次点宝宝的名字,向宝宝问好。
2、唱问好歌曲向大家问好。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向老师问好和其他小朋友问好。
二、律动——宝宝操 目标:活动宝宝的身体。
活动准备: CD《伦敦桥》过程:放音乐,让宝宝躺在地上,妈妈帮助宝宝被动地活动身体。抬起双腿,放下。左右腿打开双腿,合拢。曲起双腿,伸直,打开胳膊,合拢。双手向上伸直,换另一支胳膊。把宝宝的双手放在肚子上面摇晃宝宝的身体。
指导要点:如果宝宝不配合,家长不要勉强宝宝。回家之后,可以在宝宝睡前做此类活动。
三、亲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目标:
1、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2、感知儿歌的节奏,通过游戏感知高低。
活动准备: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过程:
1、老师讲清游戏的名称和目的,并示范玩法。
2、家长带着宝宝一起跟老师学做游戏。第一句儿歌的时候妈妈把腿伸直,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面,家长按照儿歌的节奏颠一颠宝宝,第二句儿歌时,家长把双腿屈起,再伸直,让宝宝感知高和低。第三句时,把宝宝的身体分别向左、右歪。第四句儿歌时,家长颠4下宝宝并把自己的双腿打开,让宝宝坐在垫子上面。
指导要点:
1、家长边说儿歌边带宝宝做游戏。
2、家长按照儿歌的节奏做动作。
四、器械——按摩球
目标:练习滚球,用球感知身体的各个部位。活动准备:按摩球9个
过程:
1、发给宝宝每个人一个按摩球。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坐好,练习滚球。
2、家长拿着按摩球放在宝宝的头上、肩膀上面、肚子上面、胳膊上面、腿上、手心上和脚心上滚一滚,让宝宝感知身体各个部位。
3、宝宝把球扔到老师的筐里面。
活动指导:家长配合老师边说出身体各部位名称、边引导宝宝感知。
五、律动
目标:
1、让宝宝感知音乐以及培养愉悦的情绪。
2、发展宝宝动作的协调能力。
准备:奥尔夫CD《蹦跳的兔子》
过程:
1、家长抱着宝宝围着圆圈走,当听到小兔子蹦跳的音乐时候,就把宝宝颠三下。
2、家长双手扶着宝宝腋下,让宝宝练习走。当听到小兔子跳的音乐时,家长抱起宝宝在地上跳三下。
3、大家向圆心走,碰在一起时说HELLO,再向后走成圆圈,让宝宝坐在地上,颠一颠屁股。
指导要点:家长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宝宝,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律动。
六、宝物袋
目标:培养宝宝自由认知的能力。准备:宝物袋子,各种玩具。过程:老师出示宝物袋,宝宝自由选择玩具游戏,家长引导宝宝认知。指导要点:妈妈引导宝宝认知各种玩具。
七、经典游戏:彩虹伞
目标:
1、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彩虹伞指导要点:活动时注意安全。过程:
1、踩泡泡
2、包包子
九、GOODBYE 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做完游戏后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准备:无
过程:现在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唱GOODBYE歌。
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和老师、小朋友挥挥手说再见。
第五篇:2个月宝宝早教计划
新生宝宝在最初的几周里,每天大约要睡16个小时;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宝宝每次睡眠的时间不会超过3~4个小时。也就是说:作为父母你很难睡个整宿觉而不被打断。晚上,你要起来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白天,你还要陪他玩耍。虽然有些宝宝早在6周大时就能睡整夜觉,但是大多数宝宝在5~6个月之前,还不能整夜安睡。你可以从一开始就教你的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他早些达到这个成长里程碑。
1、要细心观察宝宝,了解他入睡前的表现。
在最初的6~8周,你的宝宝一次醒着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个小时。如果宝宝醒来后,过了太久才让他睡觉,他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倦而难以入睡。注意观察宝宝入睡前的困倦表现。比如他有没有在揉眼睛、拉自己的耳朵,或者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如果宝宝开始有这些表现,或者其他疲倦的表现,就应该让他睡觉了。很快,你就能对宝宝每天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形成一种第六感——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宝宝什么时候要睡觉了。
2、让宝宝分清楚白天和黑夜的区别。
有些宝宝是小夜猫子(怀孕时你可能就感觉到了),在你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却清醒得很。在最初的几天里,你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等宝宝2周大时,你就可以开始教他区分白天和夜晚了。宝宝白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光线,也不用特意减少日常的生活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嗡鸣声。如果宝宝在需要吃奶的时候仍然在睡觉,你要叫醒他。晚上,小家伙醒来吃奶时,不要跟他玩,屋里的光线调暗一点,保持四周安静,不要跟他多说话。不久,宝宝就会开始意识到是晚上睡觉的时间了。
3、让宝宝自己入睡。
等宝宝长到6~8周时,开始让他有机会自己入睡。在宝宝困倦但还清醒的时候把他放到床上。不建议摇晃着哄宝宝入睡,或让他边吃奶边入睡(即使在6~8周这个阶段)。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习惯于拍着、抱着,让宝宝睡着后,再把他放到床上睡。父母们认为这个时候宝宝还小,这样做对将来不会有影响,但事实上你现在的做法的确是会对宝宝产生影响的。宝宝正在学习建立他们的睡眠习惯。如果你在最初的8周里每晚都是摇晃着哄他入睡的话,那么他以后也会习以为常地要用同样的方式才能入睡。这就意味着,当以后你的宝宝不再像现在这样轻巧时,哄他睡觉就会成为你和家人每天要执行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