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方法分析—以二年级数学《分拆为乘与加》为例
分拆为乘与加
二年级数学
一、教师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分拆为乘与加本是很抽象的,但是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如将21进行分拆,要求是10格10格的跳,老师在示范时就在长21的数射线上画,10格画一次,画了2次,多1格,算式是21=10×2+1.学生在做时就可以利用长21的数射线将数字21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理解抽象的东西架起了一座桥梁。
2、直观性的原则。
老师在黑板上摆了11根小棒,让学生将小棒平均分堆,分好的堆在黑板上呈现。如“将11根小棒分成每堆3根,有3堆,多2根”,黑板上就呈现了三堆三根的和一堆两根的,学生看了就一目了然。还有在之后讲解习题时讲习题直接用投影仪投到黑板上,老师边讲边示范做,学生看和听相结合,很容易就掌握了该方法。
3、因材施教原则。
老师先进行集体教学,也就是先给全班同学上课,然后在练习巩固阶段,老师在教室巡视学生掌握的情况,学生不会的就对其再进行讲解,有些学生她启发一下就好了,而对有些学生她还会详细讲解。因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4、循序渐进的原则。
老师在课堂导入的阶段让学生分小棒,学生根据老师所提要求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小棒进行分堆,体验分的过程,其实分小棒的实质就是分拆为乘与加,但老师一开始并不说,等学生都体验过了,也理解了再讲解课本内容,之后利用习题进行巩固。
5、巩固性原则。
老师讲课堂内容讲完后马上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然后还利用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进行讲解。如学生做的将21分拆的算式“21=2×6+9”,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做行不行,有些学生茫然,而有些学生马上反应不行,因为9还可以分拆出一个6,算式应该是21=3×6+3。利用这道题老师又将刚刚讲过的在复习了一遍,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6、启发性原则。
整节课老师很少是直接讲述的,几乎都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发现错误。如老师经常会这样问“你们发现什么?”“这个和前面学的一样吗?”“你们同意这样做吗?”等等。
7、可接受性原则。
该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乘除法,老师就让他们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拆,然后分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方法是旧的,但知识点是新的,也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同时老师使用实物分类这一具体事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是内容具体化,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二、运用的教学方法
1、讲述法。
如老师让学生做习题前先讲解了几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做。
2、谈话法。
老师大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问学生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要讲述这么做的原因。如学生将21进行分拆时算式是这样的:21=4×5+1。老师就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学生回答:“我是用背口诀的方法做的。”老师又问:“那你是背几的口诀的?”学生:“我是背5的口诀做的,四五二十,没超过21,五五二十五超过21了,所以应该是四五二十,然后用二十一减去二十等于一。”
3、演示法。
老师将小棒分的过程和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还有在讲解习题时利用投影仪进行演示其做的过程。
4、练习法。
这节课内容刚讲完老师就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先讲解习题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巡视看学生做的情况,最后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即对练习进行反馈和总结。
5、情境教学法。
课堂开始老师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就是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帮老师将黑板上的11根小棒进行平均分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的接触本节课的新内容。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
1、呈示行为。
(1)讲述行为
老师在讲解时语音语调恰到好处,语速适中,普通话标准。讲述的内容清晰明了,用词讲究。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到的词非常好,非常贴合所学内容时,老师马上提出表扬。(2)板书行为
老师采用要点式板书,字迹清晰、醒目,采用白粉笔和彩色粉笔相结合的形式,彩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或与白粉笔呈示的形成对比的。老师的板书为学生发现规律从而掌握该知识点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对话行为(1)发问。
老师向学生抛出的问题简洁明了,总是等学生回答完了再问下一问题,如经常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因为老师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所以老师的发问次数多。(2)候答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有时会马上请同学回答,有时老师会留出几秒后再请学生回答。(3)叫答。
老师叫答一般请自愿举手回答的同学,课堂上她会强调她会叫坐的好,嘴巴不发出声音的学生回答,有时看到不认真听得学生她会点名,提前告诉他下一题让他回答,以将其拉回课堂。(4)理答。
老师一般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回答的贴别好的会提出表扬,不过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清晰时,老师不理答直接叫其他同学回答。有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会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如老师会问:“谁谁谁说的你们同意吗?”
3、指导行为
在指导行为这一块,老师主要是对你进行了练习指导。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前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习题的前一二题,对于比较难的进行了充分的讲解。在学生独立做练习时又在教室巡回指导,做完的对其习题进行批改,看到学生不会的还会进行个别指导。
四、教学的组织方式
该堂课老师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全班33个学生,座位是秧田型的。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与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与教案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还穿插了乘法竖式、除法竖式,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还安排了“算24点”的实践活动课。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认识乘、除法的竖式,笔算表内乘除法,特别是除法竖式的掌握。因为除法的竖式和其他3种运算的竖式有很大区别,而且在笔算除法时综合运用了乘法、减法、除法3种运算。
在学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四单元学习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和用l—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学习了这两部分知识后,编制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这肘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是;—个良好的基础,但7—9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有所不同,口诀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汜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推导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七巧板)
师:看一看,这是什么?(七巧板)
师:数一数,一副七巧板有几块?(7块)
师:(出示1只小船)数一数,拼1只小船需要几块呢?(7块)出示表格。
师:拼2只小船呢?3只呢?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学生说,教师点结果)你能把练习纸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2.指名汇报,同时把表格板书完成。
3.交流算法。
师:咱们把得到的这些数读一读。(7、14、2l、28、35、42、49)
4.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 42里面有几个7? 49里面有几个7?
看着表格说一说,1个7是多少?2个7相加呢? ……7个7相加是多少?(独立说,同桌相互说、指名说,齐说)
5.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数都跟哪个数有关系呢?
生:和“7”有关。(师随学生回答板书“7”)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完成板书:7的乘法口诀。)(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1.师:1个7是多少?(7)
师:乘法算式怎么写?(1×7)
师:2个7相加是多少?(14)
师:乘法算式怎么写?(2×7)
师:3个7相加呢?(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剩下的乘法算式会写吗?师生齐写。
2.师:看着乘法算式,你能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吗?
请你把编的口诀写在书P62上。
3.师:你编了几句口诀?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编的口诀?指名说口诀。(教师贴口诀)
师:大家真了不起!数一数,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7句)
师:让我们自己先自豪地读一读。
(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本环节设计先引导学生列出l×7、2×7、3×7……的乘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结果算出积,然后让学生自主编出7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考虑的。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了编制口诀的过程,再经过本课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编制口诀,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1.找规律。
师:读完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口诀的前半部分,第二个宇都是(7)。师:那第一个宇呢?后半部分是什么? 生:……
师:4个7比3个7多()?5个7比6个7少()?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 生:4个7比3个7多1个7,就是多7。2.记口诀。
师:7句口诀里原来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你现在能不能把这7句口诀记住?自己先轻轻地读一读,记一记。(生先自由读、记)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哪句口诀特别好记?怎么记的?能告诉我们吗? 生:……
师:这儿有一段话,能帮助我们记忆口诀。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这句话中,能帮你记住哪几句口诀? 生: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师: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然后换一换。同桌两人会不会这样说。说说看。如果我忘了四七多少了,应该怎么想? 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一个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师:如果是五个七的话,怎么想到四个七是多少呢? 生:用五个七减去一个七就行了。
师:有没有觉得哪些口诀不太好记?有没有好办法记住? 生:六七四十二有点难记。
生:想到七七四十九,减七就行了。师:这么多的好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记忆。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对口令吧!(师生对口令)检查一下,你的口诀都写对、记牢了吗? 3.比比谁算得快。
师:这些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吗?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横着看呢? 4.想一想,下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提问:看到算式,你立即想到哪句口诀? 师:7×4和4×7都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 5.看口诀写算式。
师:根据一句口诀,你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根据“一七得七”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 师: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能写一道算式呢?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注意: 1.多种形式熟记口诀,体现学习的趣味性。
单纯的背诵、记忆口诀是枯燥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多种练习帮助学生熟记口诀。如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第2题,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弄清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学会通过已经记熟的口诀推想出相邻口诀。
2.抓住开放式练习,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练习设计中有许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练习题,如第74页第6题,第80页第3题。这样的练习设计是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填写乘、除法算式的开放练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口诀的熟记,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和严密性。
第三篇:分拆为乘与加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得数相同,算式不同。
师: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不同的算式。请你也来试一试。生尝试。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多种不同的算式的分拆一个数。(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尝试着来列乘法算式。生:每堆1个,有11堆,11=1×11 每堆2个,有5堆,还多1个 11=2×5+1 师:11=2×5+1这个算式是乘法和加法都出现了,要怎样计算呢? 生:先乘后加。
生:每堆3个,有3堆,还多2个 11=3×3+2
每堆4个,有2堆,还多3个 11=4×2+3
每堆5个,有2堆,还多1个 11=5×2+1 小结:原来11可以被分拆成这么多不同的算式。探究二
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样表示? 生:21=2×10+1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回答。
师:现在乘10变成了乘5,算式要怎样变化呢? 生:21=4×5+1 师:同样都是21,可以有这两种分拆方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分拆吗? 探究三
师:想一想,21还可以怎样分拆?完成书上58页填空。学生汇报。
小结:21可以被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混合运算。其实每个数都可以被分拆成乘与加混合运算的形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照样子填一填,把数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生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观察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加数都比已知的一个因数小。练习二
师:你同意小胖的观点吗?
生:不同意。因为23=3×5+8,剩下的8元还可以买一张票。师:正确的算式应该怎样列呢? 生:23=4×5+3 小结:一个数可以被分拆成多种不同的算式,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练习三
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些填空。生回答。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师:这道题要怎样思考? 生:就是把38分拆成有4的乘加算式。师:后面的加数要怎样? 生:要比4小。学生交流完成。
生汇报:1.38=9×4+2 答:能搭9个正方形。
2.38=12×3+2 答:能搭12个三角形。
3.38=6×6+2 答:能搭6座房子。
小结:要求最多能搭多少图形,我们列出的乘与加算式中,最后的加数要小于已知的一个因数。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一个数可以分拆成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乘与加。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1、思考:请你写一个数,想一想,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它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
2、练习册第38页、第39页
第四篇:以《赞美》为例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以《赞美》为例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摘要: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重读不重讲,宜思宜问。本文以穆旦诗歌《赞美》为例,重点谈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三个方面的方法问题。从而得出“容纳学生个体的不同讨论想法,是其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的结论。
关键词:《赞美》;诗歌;诗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诗歌及诗歌教学之背景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是作者抒情言志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间充满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一个个看似静止不动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活灵活现,生机无限。此外,诗歌这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也被广泛使用在其他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中,使中国文化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也正因如此,读者在赏析诗歌时,不能忽略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等资料的介绍。这些重要的材料虽然不是理解诗意的唯一条件,但读者通过它们的认识,能更好地读懂作者在诗歌中极力想表达的情感。所以,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既要照顾到学生个性思维的舒展,也要让学生明白其间作者的创作主线。
二、《赞美》中的诗歌教学方法
(一)通过反复朗读,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
在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中,诵读理解的方法经常被使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整体感知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对诗歌语言欣赏的美感。从一字一句中,也能初步体会到作者暗含的某些情愫。如果学生是自己发声朗读诗歌,其间抑扬顿挫的节奏,能较好地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对其演讲时的语调和语速,也极有好处。由于诵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还要专注于字、词、句等的正确发音,学生的注意力便无暇分散,仅集中在该作品上,有利于其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作品。
以穆旦的《赞美》为例,让学生反复阅读,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朗读完一两遍之后,学生就会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对《赞美》一诗的朗读,学生可以采用快读、慢读、默读等不同的方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朗读,都会记住其中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再次细读的时候,学生可能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诗歌的题目是‘赞美’,诗人想要赞美的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自己能动的思考,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会吸引学生认真关注,以强化阅读理解的效果。
此外,《赞美》中诗人的情感表露由平静到激动,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也能深刻体会得到。一开始描述中华大地满目悲凉的面貌时,学生可以从其中的“低压的暗云”、“忧郁的森林”、“干枯的眼睛”等词语中读到,这时诗人的调子还颇为平静。而接着说到“我要以......”几个排比句子的时候,诗人的情绪变得很激动,甚至可以说是慷慨激昂。这些情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一一体会到,进而产生美读之效。在诗歌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诵读到美读的转化。
(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多样化的个性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从头讲到尾,强加给学生一些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并且把自己对诗意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和沟通,以获得更为合理而全面的理解。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些积极而正确的引导,不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教师的指导性讲解,一定要等到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进行,以便学生加深理解。
在《赞美》中,诗人含蓄的表达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这是本诗的主旨,也是学生要重点理解的东西。把这句话讲解给学生听是很简单,只是短短的一句话,然而这样“填鸭式”的做法却对学生个体深入理解这首诗,极为不利。诗歌的第一节讲到的山峦、村庄、野草、河流等,学生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很容易理解到作者想要展现中华大地的现状。接着,当学生读到“他没有流泪......”的时候,会深深感到其间的坚强,而这个农夫是指一个人吗?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农夫不是指一个人,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是顽强生命力的代表。
(三)通过合理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一定高度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口授完,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比不上学生自我质疑和探究、解决问题来得好。学生通过以上的朗读和交流之后,势必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当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之后,学生对于该诗歌的思维高度也就达到了。
在《赞美》里,诗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文字描述祖国河山的现状?为什么要描写一个受苦受难的农夫?诸如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一个个大问号。而当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之后,学生的思维高度由此上升,就能深刻理解诗人对坚韧的生命力由衷的赞美了。
三、总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重读不重讲,宜思宜问。只有在学生自己诵读全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多样化的理解体验,适时配上教师的指导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最终完成诗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容纳学生个体的不同讨论想法,是其深入理解诗歌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良良;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0期
[2]孙晓燕;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谈片[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10期.[3]汪静;现代诗歌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之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03期
[4]沈俊;新课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12期
第五篇: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以泰国为例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以泰国为例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于1997年第二季度,但病根早在1990年至1995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埋下了。当时,泰国积极实施鼓励外资的政策,处于加快金融业开放、推进本币可兑换及利率自由化的进程之中。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外资持续流入境内,FDI及外债均大幅增加,短期外债比重高达50%以上,一部分境外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外债及外商投资的推动下,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了较多国际收支顺差,本币面临着升值压力,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境外资金流入。在上述各项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经济高速增长(1990年至1995年泰国GDP年均增长9.04%),房价及股市大幅上扬,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1997年2月初,国际投机者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然后在外汇市场大规模抛售,使泰铢汇率波动。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动用了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稳定汇率。3月4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3.17亿美元,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提高到115%~120%,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19.4亿美元。但是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提走近5.77亿美元。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与财务公司的股票,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5月7日,国际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从5月8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沽空泰铢,造成泰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央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94:1的水平。面对这次冲击,泰国央行动用约50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泰国央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央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6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引发金融界对泰 1
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美元兑28泰铢左右。泰国股市也跌至8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政策,实行浮动汇率制。泰国金融危机爆发。
对泰国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以不利影响为主,但也会有积极的成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体现在:
第一,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泰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例如,泰国央行采取的提高利率的措施会抑制企业正常投资需求,妨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大量资金的频繁流动会扰乱泰国的金融市场运作。从公众角度看,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不稳定局势会给他们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干扰,泰国的经济秩序也陷入混乱状态。
第二,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金融危机发生后,外国资金大举撤出泰国,泰国缺乏资金发展经济。其次,以泰铢衡量的对外债务大量增加。最后,泰国被迫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后,泰铢大幅度贬值,给正常生产、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泰国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大批企业破产或亏损,泰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近2%GDP,泰铢大幅贬值也使政府损失近1%的GDP。
泰国金融危机的积极成分体现在,其暴露了泰国经济原来掩盖的许多问题--汇率高估、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有效的监管体制、过分依赖外资流入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同时,泰铢大幅度贬值有利于纠正原先存在的货币高估现象,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当然这些有利影响本身也是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
参考文献: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调整》,李毅,《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杨燕华,《燧石》期刊
《面对金融危机泰国中央银行是如何应对的》,李继,《金融会计》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