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时间:2019-05-12 02:3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第一篇: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发布时间:2005-10-13信息来源:徐云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而,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却在于农村,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就绵阳的县域经济而言,近年来,绵阳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区县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较慢,乡村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的力度不足,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中小企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与发展,致使县域经济至今仍然停留在农业经济阶段而无法吸纳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除开涪城区、高新区、江油市外,其他区县的乡村经济在GDP中的份额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量的乡村劳动力聚集在狭义的第一产业,以致于较多区县、乡镇的财政收入仍然主要来自于农业经济,从而导致农民增收缓慢、乡村城市化进程停滞、产业结构难以得到优化,进而成为绵阳各区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

一、绵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窘况

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与秦岭、青藏高原毗邻,缺水少地且以农村经济为主是各区县经济所面临的共同特征。在国家“三线”建设中成长的工业曾经为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绵阳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冀望国有企业来推进绵阳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已无可能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曾经在各县域经济的工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无论是从企业的绝对数量还是从单个企业的发展规模来看,绵阳各区县的国有企业都在收缩战线;从市场竞争力指标看,各区县尚存国有企业的处境并不乐观,五大财务指标已经显示出其“病态”企业的特征。

2.资金短缺与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各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双重压力

当前,绵阳各县域经济的中小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呈现逐渐萎缩趋势,在“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企业转制不但未能为本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供资本积累,反而释放出较多的城镇富余劳动力;各区县乡村经济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不能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产业保障,在土地资源自然无增长与人口分母效应的作用下,乡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更为迫切。以游仙区为例,2000年游仙区总从业人员22.21万,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8万、3.29万和6.12万,由于工业发展的欠缺,同涪城区相比,游仙区第一、二、三

产业的人均GDP分别为后者的82%、32%、39%,这更不用说诸如本市的盐亭、三台等农业大县的情况。

3.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难以准确定位

由于资金匮乏与过剩劳动力的压力,各县域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不得不选择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在城镇化建设、各项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强化资金紧张,从而使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步履维艰。

4.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与短、平、快的实用中间技术的载体短缺互为因果

当前,各区县的工业发展速度较慢且效果欠佳固然与绵阳市总体上在实用中间技术领域无优势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将实用中间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难以实现产业的区域配套与群聚从而也就限制了绵阳高技术优势在促进产业发育和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作用。

5.县域经济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与沉重的就业压力形成各区县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阻力

据绵阳“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城市化水平要从1995年的17.7%上升到2010年的44%以及2020年的60%。这意味着需要城镇为上百万的乡村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在缺乏产业载体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对就业和城镇投资的压力将十分巨大。

二、发展中小企业对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中小企业在发展绵阳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中小企业是促进各县域经济增长的“造血者”。发展中小企业,开展与大企业专业化协作,转化科技成果,形成系列化生产体系,充分、有效利用资源,推进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有助于构建提升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造血”机制,同时对于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具有重要意义。

(2)中小企业是各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动机”。要促进各区县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各区县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结合点的中小企业,有助于培育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各县域经济的市场化水平。

(3)中小企业是各县域经济的就业“解压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就业压力,促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夯实各区县财政基础,进而为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

稳定提供产业与物质保障。

(4)中小企业是各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促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力军”。“十五”计划纲要着重指出,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需要引导各类中小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社区服务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而繁荣小城镇经济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则是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载体——中小企业。这是因为发展中小企业既可以扩大小城镇的规模,又可以改变小城镇的经济结构,进而发挥小城镇功能的经济聚集、扩散效应而推进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5)中小企业是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护卫者”。从整体上看,绵阳的大部分区县生态环境较差,发展用水少、能耗小、无污染的绿色产业与新兴产业势在必行。鉴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各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中小企业开发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节水、节能、控污项目以及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屏障。

2.绵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中面临的问题

(1)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制约。主要表现为:1社会负担沉重。出现“头税轻,二费重,三费四费无底洞”的税费倒挂现象。2规模歧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不足,在融资渠道与政策扶持上,地方政府对“放小、活小”方面重视不够,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受到限制。3所有制歧视。体现在个体私营企业贷款的成本太大,甚至于根本得不到贷款,行业准入的藩篱太高、税费负担方面太重。4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咨询、企业诊断、信息资讯、法律咨询等信息咨询网络的社会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地提上议事日程,致使各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5政府宏观管理不够与相关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法律、条例建设缺位并存。

(2)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及其面临的瓶颈。1中小企业的产权残缺,成长能力孱弱。各区县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尤其是改革不彻底、不规范的国有、集体乡镇企业,这导致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显著的经营动机与强劲的发展动力,出现“无战略危机”现象,严重削弱企业成长能力。2企业经营机制的不足。企业家族式经营难以适应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削弱了企业的活力与发展后劲,而且引致其经营行为失范,形成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3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企业间协作网络薄弱。企业缺乏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生产管理混乱,组织经营无序进行,产前缺少市场调研与预测,无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无生产控制与营销策略,产后无售后服务等,进而导致市场空间狭小,经济效益低下。4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丰裕、优质的要素供给短缺。当前各区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的紧约束。目前,在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中,因无法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而对银行形成较高的依赖度,又因银行金融体制改革、中小企业贷款特点以及银企之间的信用危机等,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且往往需要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与风险。显然,资金短缺以及高昂的资金

成本与风险形成中小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由于资金的匮乏,人才难以吸引并得到充分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显得苍白无力,再加之缺乏能够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从而使各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困难重重。

三、发展中小企业,建设绵阳区县小康社会

为实现绵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快绵阳各区县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实现工业化、乡村城市化,既要抓好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也要促成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因而,对于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需要自身进行制度创新以更新经营管理观念与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外部环境。

1.各区县中小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思路

各区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企业定向(产业选择问题,是农产品加工、电子元件生产,还是第三产业等)、定位(市场细分的角点解的位置选择)和选择成长方式(独立、合伙还是依附大企业等)三个方面。其战略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发挥比较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因而,各区县中小企业应立足资源,面向市场,转变经营观念,推进要素聚集投入与资产存量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术投入力度,通过资源增值、要素集约和营销创新,逐步做到在发展中转换、升级、壮大。

中小企业应该明确其发展战略的中心是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此:1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进行企业组织制度创新,提高经营者自身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主体。2中小企业需要向专业化方向努力,与其他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大型企业形成固定的协作配套关系,朝着“专、精、优、特”方向发展。3中小企业需要注重自身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在自己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购进或者以让出股份方式等引进。4重视自己的信息网络建设,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

2.发展中小企业,建设绵阳区县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1)成立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局,与乡镇企业管理局合署办公,向市委工业主管领导直接负责。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引导职能,在发展局内部设置各种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各区县设置中小企业发展所,人员由政府部门、社会贤达和中小企业家按3∶3∶4构成,经费来源由政府拨款、社会捐助以及中小企业接受服务后的自愿付费构成,其功能在于作为政府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直接面对中小企业服务。1提供政策指导,影响各级政府决策,从政策上对区县中小企业提供支持。2具体执行绵阳市中小企业政策,如实施对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融资、人才支持政策。3研究绵阳市中小企业政策供求趋势以及政策绩效,迅速向政府反馈信息,促进中小企业政策的供给调

整。4协助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开展企业诊断。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信息等多种咨询与职工培训服务;分析、预测、研究宏观经济与产业演进趋势;协助企业评价产品市场供求状况、成本价格策略、经营状况与盈利水平等;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会计、法律等经营管理问题。

(2)提供条例保护与政策支持。1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条例以维护中小企业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参照国家“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简化中小企业设立程序,为各区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2制定产业结构倾斜政策,促成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各区县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并对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3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适度减免所得税并规范收费,通过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补足金制度安排等转移支付方式,为企业良性发展卸负减载。4通过金融政策安排与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制定优惠贷款政策,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可以考虑创设绵阳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基金来源由银行、财政按一定比例投资、垫资并发行一定社会债券形成),运用优惠利率条件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提供贷款、贴息或担保,经营收益用于补偿银行投资、偿还债券并实现财政出资的保值。5出台人事倾斜政策。鼓励科技人才、行政人员和大中专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合作,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人才困境。6制定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投资措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可免减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并对投资进行风险投资补贴等。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财经学院讲

来源:《农村经济》2004年/11

第二篇:以徐州为例看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政绩指挥棒,为百姓留住青山绿水

——以徐州为例看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三十年前,苏南乡镇企业红遍大江南北,并诞生了‚苏南模式‛;三十年后的今天,各地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近日,记者在江苏徐州采访,发现当地政府通过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引导当地镇域经济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让老百姓生活殷实的同时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青山绿水。

不从根上抓起,‚镇镇点火‛的老路就无从避免

多年来,徐州一直‚市强县弱‛,市区经济占全市GDP经济总量的60%。两年前的一组数据更让人寒心:乡镇负债50.67亿元,没有负债的只有3个,仅占总数的2.6%。

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对此焦虑不安。来徐州之前,他已在苏南工作二十余年,并参与了苏南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全过程。在他看来,徐州和苏南、苏中城市相比,差距就在县域经济,而县域发展的差距就是镇域。因此,壮大镇域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如何发展,是不是照搬‚苏南模式‛?曹新平反复思考后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对记者如此感慨:‚很多人常常问我从苏南带来了什么经验,说老实话,我带来的是更珍贵的苏南的教训。苏南在发展中经历过‘镇镇点火、村村冒烟’阶段,而我们苏北发展就必须避免这一教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只要是绊脚石,就必须搬掉。在对科学发展的探索中,徐州在全国率先开启乡镇经济分类考核新机制。2010年初,徐州根据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不同因素,将全市114个乡镇和两个办事处划分为城市综合发展类、优化工业发展类、鼓励工

业发展类、限制工业发展类和禁止工业发展类,并建立了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

分类考核新机制,搅和了干部精气神

采访途中,记者巧遇了徐州铜山汉王镇党委书记潘公志,这位干了8年的老书记仍旧沉浸在喜悦中。不久前的乡镇考核中,他所在的乡镇在‚禁止工业发展类‛中位列榜首,由此他被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干部。与他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十位乡镇‚一把手‛,皆因在评比考核中的突出业绩而受到当地组织部门的‚青睐‛。

‚过去,闭着眼都能知道哪些镇能进名次。对差一些的乡镇来说,完全没有希望。现在好了,赢的人理所当然,输的也心服口服。‛沛县大屯镇党委书记王伟笑着说。

记者采访发现,分类考核用不同的标尺去衡量不同乡镇干部的实绩,给各乡镇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一批过去‚拖油瓶‛的乡镇,也跃上了全市镇域发展的最前沿。

徐州市组织部部长戚锡生告诉记者,为了激发干部们的持久热情,徐州还对该机制不断完善,给这些高配干部上了不少紧箍咒,比如他们原则上在现职岗位上应任满5年;党委书记明确为副处级的镇,在随后连续两年的考核中没有获得一等奖的,将取消党委书记所提拔的职级。

宁愿慢不愿烂,青山绿水让百姓乐开颜

分类考核激活了干部的工作热情,而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普通百姓。

来到汉王镇拔剑泉边,几位老人正在树下对弈,清澈见底的湖面上树影婆娑。‚过去我们汉王镇穷啊,虽然有历史,但来的人少;现在你看,外地来的车都停满了。我们这些老汉王人现在每天看着

这些山山水水,心情好,还长寿,哈哈。‛一位正在对弈的老者忍不住冲着我们咧嘴大笑。

听闻此言,镇党委书记潘公志有些激动,‚从前我们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怎么引来外资、招来项目,但现在我们宁愿把经济发展的步子慢下来,也要保护好环境。‛

禁止工业就不能发展了吗?当然不是。汉王镇位于云龙湖风景区,风光旖旎,名胜众多,发展旅游优势明显。实行分类考核后,全镇放大自身优势,‚念山水经,唱农家戏‛。目前,汉王旅游产业已成长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2010年,该镇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镇‛。

而这些仅仅是一个缩影。如今,徐州镇域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去年,GDP、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和33%,财政总收入超亿元镇达到31个,一年增加7个。不久前,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排定,铜山、邳州等位列其中,沛县等大幅提升了名次,新沂首进排行榜。

与此同时,在乡镇考核这个‚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下,各镇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上来。去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领先,其中超万元的镇达到16个。(郑晋鸣 陆金玉)

曹新平在讲话中说,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全市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镇域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石,肩负着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要牢固树立‚镇域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全市强‛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力,坚定不移地提高中心镇建设水平,把镇域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曹新平指出,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一是要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二是要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思路,优化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加快引进一批支撑镇域崛起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起自己的特色产业。三是要提高镇域科学发展水平,按照产业要转型、农民要致富、土地要集约、环境要保护、社会要稳定的原则,全面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走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篇: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其对策——以浙江为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其对策——以浙江为例

作者:周小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中小企业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因此探讨中小企业的融资,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42;F276.3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设计与材料—以水杯为例

水杯的材料选用

杯子的类别很多.可以根据材料分类,比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木鱼石杯,景泰蓝杯等,可以根据功能分为日用杯,广告杯 ,促销杯,保健杯等,可以根据寓意分为合欢杯,情侣杯,夫妻杯等,根据结构工艺分为单层杯,双层杯 ,真空杯,纳米杯,能量杯,生态杯等.。

1.陶瓷水杯

陶瓷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古代的茶具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现在陶瓷的应用虽不如古代那么流行,但是由于陶瓷的特殊性能,往往加入新的材料,使陶瓷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成为新型陶瓷。陶瓷的熔点很高,大多在2000摄氏度以上,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能。陶瓷的线胀系数小,导热性和抗热震性都较差,受热冲击时容易破裂。但是在水杯的应用时陶瓷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热冲击还是不在话下的,导热性较差,使得盛着热水的陶瓷水杯不是很烫。陶瓷的价格不是很贵,因此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在水杯设计中应用广泛,现在往往用陶瓷做一些有特殊趣味的水杯,陶瓷这种材料经常被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采用。陶瓷用作水杯的缺点就是容易摔碎,但这并不能影响陶瓷在水杯中的应用。因为陶瓷的加工特性是陶瓷水杯绝大多数都是敞口外形,附加造型很少。

上图中的陶瓷水杯,网上售价仅为十元,开口比底部略大,心形的设计十分简洁,附加的造型仅为把手,符合大多数陶瓷水杯的造型式样。

2.塑料水杯

塑料水杯占据了水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特别是在经常携带的水杯使用场合,如现在学生上课时带水所用的水杯95%为塑料水杯,5%为不锈钢水杯,原因在于塑料水杯质量小,容易密封不漏水,一般的价格处于水杯价格的最底端。塑料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相对其他材料而言,塑料易成型、成本低,水杯的形状可以不受其形态和线性的限制,基本上都可以在注射机上一次成型,且批量生产数量一次性产量高,单件产品成本很低;有一定的强度,足以满足盛水的需要;透明性好、着色性强,因此水杯的颜色可以千变万化以供选择;耐磨性高,水杯不易变花;透光保温;耐热性较差,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没有问题;部分塑料在热水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采用塑料进行水杯设计,水杯的造型几乎能够随心所欲,能够给设计师提供充分的想象任意发挥。

上图的两个水杯采用的是双层印花,材质为PS塑料,双层结构,不易损坏,重90g,高13.5cm,满水容量0.4L。

3.玻璃水杯

玻璃的透明性往往给人以干净的感觉,因此玻璃水杯与陶瓷水杯经常作为家居物品使用。玻璃材料在水杯设计时的优点有透光性好,有种高雅的感觉,整体着色,颜色变化奇特;硬度高,比一般金属都硬;化学稳定性极高,是所有材料中最稳定的材料;导热性差,只有钢的1/400。玻璃材料在水杯设计时的缺点是热稳定性极差,温度急变时玻璃内部产生的内应力很容易超过了玻璃的强度在急冷急热情况下很容易炸裂,造成危险。在水杯的制造中最常采用的成型工艺是吹制法和压制法。

4.不锈钢杯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一般说来,含硌量大于12%的钢就具有了不锈钢的特点 不锈钢按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又可分为五大类:即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及沉淀碳化不锈钢文字。

由于钢的导热性能极好,所以以上两个杯子都是,双层不锈钢真空构造。不锈钢的延展性能又很好,做成双层不锈钢工艺仍然不是很复杂。附加把手等多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等进行设计,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时,不规则的把手等形状不容易成形,而塑料等则很容易进行变形加工。所以在设计将不同材料结合起来使用能将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并且不会使成本太高。以上两个杯子的杯盖设计也是将不锈钢和橡胶塑料结合起来,是因为不锈钢不容易做到密封效果,而相对不锈钢橡胶塑料比较容易,同时,杯盖的设计既可以做杯盖,又可以做杯子来使用。

不锈钢杯子的使用场合多为外出旅游时,因其的重量问题使得它在平时生活中不常使用。

5.木杯

木质杯子的材料大多是竹子,而且经常是直接利用。因为竹子的特点恰好和杯子的特征相似,中空外直,有节(有底),正可以直接就用来做杯子使用。如上图所示,这两个杯子的设计均是取了竹子的一节,进行打磨,口部设计成椭圆形状,更富有动态变化。把手的设计也是直接从竹子上取成条状直接热弯嵌入杯子之中。木质材料的使用往往使人觉着更贴近自然,在设计时几乎不采用任何装饰,充分表现木材自然质感特征。

6.纸杯

把用化学木浆制成的原纸(白纸板)进行机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种纸容器,外观呈口杯形。供冷冻食品使用的纸杯涂蜡,可盛装冰淇淋、果酱和黄油等。供热饮使用的纸杯涂塑料,耐90℃ 以上温度,甚至可盛开水。纸杯分为单面PE淋膜纸杯和双面PE淋膜纸杯:单面PE淋膜纸杯用单面PE淋膜纸张生产,(国内常见的市场纸杯,广告纸杯大多数都是单面PE淋膜纸杯),其表现形式为: 纸杯装水的那一面有光滑的PE淋膜;双面PE淋膜纸杯用双面PE淋膜纸张生产,表现形式为纸杯内面和外面都有PE淋膜。纸杯的特点是安全卫生、十分轻巧方便。最常见的适用场合使公共场所、饭店、餐厅,绝大多数作为一次性用品。

上图纸杯的设计加入所用场所的标识,因为容易在纸质的表面进行图案喷涂。巧妙地把手设计,使杯子更容易被端起来,避免经常发生的捏瘪烫伤。杯壁也是采用的双层纸质设计,提高隔热效果。

7:磁化杯

磁化杯是水磁化器的一种,将自然水放入磁化杯磁化后而成为磁化水的一种装置。在我国磁化水治病有悠久历史,早在1400年前,南北朝(420-589)医学家陶弘景(452一536)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饮用磁石“炼水治病”。现代生物磁学及磁医学大量研究证实,磁化水(磁化酒)具有良好的磁效应。

普通水在磁化器内,以一定量,流速流过磁场时(或在磁场中停留)水体垂直切割线(或由水的热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磁感应,在磁场作用下,使水体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就可成为有生物效应的磁化水。磁化水分子中的原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水分了中的三个原子,并不在一条直线上。用X线衍射法对冰的结构进行测定,表明二个0一H键之间构成104.5度的夹角。氧原子在水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大得多。磁化杯处于水分子一端的氧原子带部份负电荷,另一端的两个氢原子带部份正电荷。从微观理化特性上确有多方面的改变。从而产生了特异效应。

随着水的磁化过程,逐渐改变了水分子的排列,破坏了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缔合的水分子变成了单散的分子,长键变成短键,从而促进其渗透能力和溶解能力增加,比较容易地渗透人体结石之中以及机体内部脏层与壁层之间。加之磁化水可能激活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有力地促进了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五篇: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麻城为例

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麻城为例

摘要:老区,本来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指的是那些在民主革命时期较有影响的革命老根据地。但老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穷地区并列,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老区,经济发展都比较缓慢,曾经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老区人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但事无绝对,麻城,一个曾经被评定为贫困的县级城市,通过努力逐渐脱离贫困的困扰,正在慢慢发挥它独有的魅力。逐渐成为一个有着地域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的革命老区。这里的工业农业发展的条件比较优越,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这里的城市发展后劲十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它不仅是红色革命老区发展的代表,同时作为中小城市,发展也较为迅速。所以麻城的经济发展现状值得调研,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老区,经济发展,现状,麻城

麻城市,作为黄冈市区的一个县级区域,如今其规模已经为地市级,近几年来,它作为“古老麻城,魅力麻城”的形象展现在父老乡亲面前,展现在大众面前,它是鄂东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显示之一。

麻城市城乡人口已经超过120万,它本是一个集老区、山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农业大市,但近几年以来,在家乡人民的努力下,这里的区域经济正沿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稳步进入快车道。

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3亿元,增长15.3%,高于全国和全省3.8和0.8个百分点;实现税收5.3亿元,净增1.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65元,增长26.1%,高于全国和全省8.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62元,净增381元,增幅创历史之最。各项经济指标综合考核在全省县域经济阵容内位次逐年前移。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64.3亿元,增长15.3%,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实现税收5.3亿元,净增1.2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9.45%,在全省名列前茅。至此,麻城已平稳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在全省贫困县市中最早进入全国贫困县市排名前5位。数字也许枯燥。走进麻城,你会更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与活力。新城区80米宽的黄金大道,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雄伟壮观。老城区找不到旧县城的模样,按照园林城市的要求改造一新。城郊的工业园区40余家现代化企业扎堆,人气兴旺。古老的麻城正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07年到09年,是麻城经济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三年,麻城在经济危机中阔步向前,终于由一个“拖油瓶”式的革命老区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经济开发新区。

(一)工业飞速发展

作为一个传统的贫困县市,特别是一个革命老区中的贫困县市。政府曾多次对麻城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宏观上的调研和技术上的指导,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麻城市政府在仔细分析和采纳后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且麻城市政府更是大胆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带领麻城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麻城的国有企业改革起步较早而且卓有成效,到2007年,完成民营化改革的国有企业已经达到106家,占应改制的79%,且在近五年的努力下基本上完成了改制任务。

在麻城人眼中,国有企业的改制,不仅仅是体制的一次改革和创新,更是经

济蓬勃发展的契机和脉博。因为国有企业的改制,往往伴随着 “一个企业倒下

去,一大批同类企业崛起来”的经济现状。所以他们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体会很深,深切感受到“国企改革改制的过程,就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发展壮大的过

程”。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也直接给麻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

和武汉,十堰相仿,汽车产业曾一度作为麻城的支柱性产业,为麻城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不断加大。作为麻城市龙头企业之一的“三环汽门公司”也成一度举步维艰,市

场的低迷也给当时的麻城市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值得庆贺的是麻城市政府把

握住了挑战之中巨大的机遇,将其进行民营化改制,并果断招商引资,革新技术。

与德国勒马公司携手,采用西方优秀管理机制,力图将其建设成为全球第一家规

模最大、汽门品种最齐全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三环汽门公司的发展,使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频频诞生。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就这样,麻城市在汽车配件、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食品、电力能源等产业和商贸领域大刀阔斧地改革改制,强力推动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兴

起。原企业中的技术、销售、管理人员在卖断和置换身份后,成批成批地自立门

户。他们充分自主地发挥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练就的能力和所掌握的市场等优势,围绕从事过的产业,或按同类产品扩展,或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或另辟蹊径

新开门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仅2007年一年中,麻城就新发展私营企业

180余家,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

07到09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0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96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2%、达到7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5.1%、达到8.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7%、达到4.0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

增速好于预期,高于全省和黄冈市平均水平。提前两年完成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提出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和增加值翻番的目标。工业经济快速增

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41家、达到167家,总数居黄冈第一。工业总产值

增长23%、达到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达到24亿元。大别山

电厂实现产值15亿元,发挥了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作用。马勒三环公司完成产值3.2亿元,实现了金融危机下快速增长。兴业钢铁炉料公司成为“2009年

湖北省100强企业”。福田公司“福田”商标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花岗石

材产业迅猛扩张,年产值突破10亿元。麻城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增

基础设施投入4.96亿元,落户项目96个,园区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敢于迎接挑战,并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把握理论创新,结合实际改革。这是

麻城工业在众多老区中脱颖而出,出奇制胜的法宝。

(二)农村逐显活力

作为有12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市和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如何破解?麻城

市委、市政府重点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

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2009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5%、达到54.3亿元,其中“三

乡三业”实现总产值22亿元、增长12.4%。“麻城福白菊”成功申报国家地理

标志证明商标,麻城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成功争创“湖北现代林业麻

城木本粮油科技产业园”,麻城黑山羊通过国家品种资源鉴定。菊花、油茶、板

栗、蔬菜、桑茶药基地及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引进农产品加工

企业4家。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到48亿

元。积极推进金通湾•中国户外用品城和孝感乡街•中国中部商贸物流城建设大会

战。“家电下乡”实现销售家电产品3.87万台(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

计建成合格农家店420家。

麻城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经过近10年努力,打造出九大

特色农业板块。粮食生产方面,麻城成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林开发,打造出盐田河“全国板栗第一乡”,全市板栗总面积达75万多亩,年产量1.28

万吨;蚕桑板块总面积8.5万亩,被商务部定为“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地区;畜

牧板块总产值6.5亿元,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市)”、“全省畜牧生产大

县(市)”;药材板块总面积2.5万亩,福田河镇种植菊花2万亩,被誉为“全

国菊花第一镇”;传统的老米酒得到深度开发,成为亿元大产业,已发展配套优

质糯稻生产基地3万多亩。据统计,特色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九成。

2008年,麻城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062元,同比增收

381元,增幅为14.2%。农民收入增长快,得益于劳务经济。全市50万农村劳动

力已有30万从事非农产业,打工年收入达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

收入占到了65%。

具有本地特色的8大农业板块和30万农民工形成的“打工经济”,成为麻

城农村经济的两大亮点,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麻城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打工经济”为

带动力,有力地把农村经济引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41.1亿元,同比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062元,同比

增收340元,增幅为12.7%。

麻城农村经济收入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则是劳务收入。

89万农村人口的麻城市,拥有50万劳动力。其中外出打工的人数达25万

人,加上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的50000人,合计有30万劳动力从事劳务经济,年

收入达22亿元,与农业总收入之比为53.5%,人均突破2000元,占年人均纯收

3021元的2/3以上。

曾经大名鼎鼎的“淋山河集团”便是麻城劳务经济发展史上经典的一页。起

初,麻城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本市却并无规模性的团体。外出务工人员较

为分散,也常常受到排挤。一方面,蓬勃发展的武汉地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

仅凭武汉地区的劳动力却远远不够;一方面,麻城等老区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却常常赋闲在家。于是,很多波具规模的建筑集团应运而生。黄冈淋山河建筑集

团坐落于黄冈市团风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红安新洲麻城一带外出务工的主要选

择。而主要由麻城人承包的“活动板房”部分曾一度在中部地区处于垄断地位,仅此一项,每年就给麻城转移几万劳动力。麻城人也在数年的打拼中,掌握了技

术,也积累了大量人脉。这也为后来麻城人民在淋山河集团整改后自主创业,组

成一个个的小团体,在武汉城市圈及其周围站住脚跟奠定了牢靠的基础。目前,在武汉地区搭建“活动板房”的外来务工人员中,麻城人占据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

农村农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给农村的发展带来的活力,也直接促进了

麻城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也给了麻城一个发展的大后方。

(三)旅游开发取得新成效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的旅游业在朵朵杜鹃的绽放声中稳健发展。说起革命老区,不得不提旅游业。革命老区往往伴随着“边”“偏”“穷”,但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

提起麻城,我们会想起那独特的三个字----“将军县”。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红四方面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麻城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全境有13.7万人死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在腥风血雨的战斗中,锻造出王树生、许世友、陈再到、王宏坤等41位新中国第一批授衔的将军和128位省部级高官。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每十个红军中就有一个是麻城人。而刘邓大军千里越过大别山我们更是耳熟能详。境内现保存着的烈士陵园、乘马岗会馆、王树声故居、苏维埃政府旧址等数十处革命遗址,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构成了麻城具有传奇鲜红色彩的旅游景观。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麻城旅游业的又一大亮点。昔日,陈友谅曾率军在此,并发生大战,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仿佛依旧感受能够感受到那不经意间散出来的股股硝烟味。一代文豪魏武帝曹操更是在龟峰留下了他的足迹,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更在此留下御笔,相传龟峰上至今还保留着他坐过的那块石头。

麻城成功举办中国杜鹃花城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龟峰山杜鹃花开、旅游火爆盛况,进一步叫响“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品牌。龟峰山、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向市民免费开放。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AAA创建通过评定。杏花村、龟峰山村双双入选“湖北旅游名村”。现在更多的人只知道麻城有“龟山”,而不知道武汉亦有“龟山”。而麻城龟峰山杜鹃已经成为能与东湖梅园樱园媲美的国级旅游项目,更带动了麻城其他景点的发展。

开发旅游项目,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就是一次紧抓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为促进麻城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红红火火的杜鹃花,浓缩着麻城文化的精华,寄托者麻城人民的精神向往,也预示着蓬勃发展的麻城又将走向一个新的台阶。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以杜鹃为节会标志,叫响麻城品牌。一方面以节造势,提升麻城文化、旅游知名度;一方面以节会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带动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麻城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麻城走向一条又好又快的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麻城,一个曾经被评定为贫困的县级市,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摆脱了贫困的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更是蒸蒸日上,一个面目全新的作为地级市的麻城已经站在我们的面前,正在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魅力。麻城,俨然成为红色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代表,而且也成为中小城市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目前,麻城虽然任然面临着经济总量偏小与产业层次不高的问题并存,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骨干企业少;城乡规划相对滞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乱建私房现象严重;利益格局调整中的社会矛盾纠纷增多,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仍待加强,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不强等诸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麻城人民能够有效的面对这些挑战,并牢牢抓住其中的机遇,给麻城一个更好的明天,让麻城的经济在接下来的挑战中

腾飞。

【参考文献】:

1,2009年麻城市工作总结

2,2010年麻城市工作总结

3,2011年麻城市工作总结

4,魅力麻城之旅-家乡经济发展调查

下载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升级与镇域经济发展[精选五篇]

    产业结构升级与镇域经济发展http://.cn 2007年01月02日06:35 大洋网-广州日报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支柱产业,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何勇当 摄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南部,是第......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以绍兴市为例市域社会治理,是指以地级市的行政区域为范围,依靠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主体,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对辖区内的人民、......

    以春晓为例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打印内容〗发布时间:2015-12-13 16:42:13 来源:语文网 浏览:18463 作者:匿名 有奖投稿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

    以优良思想作风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推荐五篇)

    文章标题:以优良思想作风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思想作风建设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这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历史......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公司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A公司为例浅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 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渐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增强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员工培训,企......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本文资料由A房网整理提供,文章资料来自 www.xiexiebang.com/zixun/show/203/1513/)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