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7:0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农村识字教学大多数处于一种机械的教学状态,高耗低效,学生错别字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的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切实搞好识字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阶段目标中还具体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们的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六书”造字法创造出了千万个具有表意功能的汉字,每个汉字像一首诗、像一幅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就要做到:

1.运用语言激趣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不仅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事物,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加深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使他们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阐明字理,让学生明理识字,是字理教学的特色。例如教学“检”字可简略地介绍我国古代书信或文书都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后用木匣装好封住并贴上标签,对方收到木匣后首先要检查标签是否被启封过,由于查看的是木匣,所以“检查”的“检”是木字旁。若发现木匣的封条被损,就要指出或追查,由此引申出检讨、检举等词。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既记住了字的音形,理解了字义,又丰富了语言,丰富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让学生感受汉字美

汉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虽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但它最基本的形态依然保留着。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或田园花草、百兽鱼虫;或高山流水、人物百态,丰富多彩。教学中,我采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美。如教学“雨”时,我首先出示雨点下落图,让学生观察雨点的方向;再展示古体小篆“雨”,最后展示演变至今的楷体“雨”,引导学生从图到字发现四点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四点方向不一,这个字整体美就不能表现出来。这样教学,学生从中认识感受到“雨”的图形美及其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运用形象让学生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才能积极识字,牢固记字。在教学中,我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揭示汉字字形和字义的联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汉字。

1.直观形象明理识字

可观可感的图片、实物易于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天上飞鸟、水中游鱼、地上青草、山中野兽、田里庄稼、身上衣物等,大都用一个个象形字表现其形象特征。教学时循形索义,揭示某字形与义的联系,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能力,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图片直观识字

利用图片、幻灯片教学生识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学生易于接受。如教学“山”字,出示一座小山图;教学“水”字出示流水图,让学生据图分析。这样,学生很快发现并找到学习象形字的规律,字形和实物是相像的,听到字音,就想物形,由物记住字形。

3.利用动作明理识字

教某些动词和表示状态等形容词,可设计动作给学生表演。例如教“坐”字时,先引导学生分析出“坐”表示两个人在土堆上谈心,再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这个情节,如此教学学生印象深刻且易记易学。

4.编故事记字

著名语言文学家安子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很多学者也通过研究得出,儿童在小学前三年创造性想象能力比后三年强得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编故事来记字形。如学生很容易把“游”的右边错写成“攵”,为避免类似错误,我引导学生编成故事:一个小孩子戴着一顶游泳帽,在清澈的方形水池里游泳。这样学生记忆“游”字就更牢固了。如此化枯燥为情趣,学生识记生字印象深刻,不易忘掉,不易错写。此外,教学中我还经常运用形声、会意、形近比较认记法以及谜语、儿歌等识记法让学生

趣味识字,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提高了识字效果。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能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应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们交流识字成果,培养识字能力。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生字“早餐、牙刷”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找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结果上课时,学生带了两面针牙膏、三笑牙刷、营养早餐等实物,经组织交流汇报,学生兴趣浓厚地认识了本节生字及其他生字。可见,学生在生活中、在情景中识字多轻松!人们一直认为汉字难学,这实际上是个误区。在教学上,只要教师注意让学生把汉字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汉字就不难,而且会变成一种乐趣,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能识字能力。

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哪一种是最根本的呢?世间万事万物,顺其规律而行则兴,逆其规律而为则败。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识字教学最主要的应是字理为本,多元识字。

字理为本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就是汉字的“六书”,这是汉字与生俱来就有的最本质的属性。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这是汉字的表意性使然,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都沉淀在这字形中。字理教学就是将这些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在科学析解、有效识记的同时,享受博大精深的汉字带给我们民族的丰厚滋养。

一、神奇而理性的汉字,生动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和井然有序的科学建构体系,有助于学生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1.字形藏理,图文对照,学好象形字。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编排都是从构字率较强的独体象形字开始的,而且常常是图字结合,篆楷比照,目的是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如学习“木”“禾”“瓜”三个字就相应地配置了图。一般来说,初始的象形字可按如下步骤施教(以“木”为例):

①出示“木”的图片→古文字“木”→楷书“木”(也可以反向为之),让学生画一画,找一找象形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哪一笔像树干,哪一笔像枝杈,哪一笔像树根。

②总结提升儿童对汉字的认识:汉字中有很多字都是根据自然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描画出来的,这样的字我们称为象形字,引导学生在观察感知中潜移默化地认识汉字的特点,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木”字旁的字。

③在对“木”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笔画笔顺及汉字间架结构的分析指导,把写字的要求落在实处。

通过这样对“木”的学习,就能对双“木”并排成“林”,三“木”相叠成“森”以及与树木有关的字都用木字旁的组构规律理解了。再推而广之,学生的汉字知识就得以科学地建构,为后面学习合体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联系猜想,分解组合,学习会意字。会意字的学习,将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加神奇的汉字王国,其基本的教学要则就是要把握好“分解”与“组合”的方式。请看一教师教学“看”字的教例:

(出示孙悟空脚踩云朵、手搭凉棚远看的图片,再对比楷书的“看”字)

师(分解):谁说说“看”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

生:“看”是由“手”和“目”组成的。

师(组合):为什么上面用一只斜手(≠),下面用“目”表示“看”呢?

生:因为光线很刺眼,把手斜放在眼睛上面,就可以看得清楚。

生:把手遮在眼睛上,就好像一把小阳伞,能够挡住强烈的光线。

师:说得非常好,挡住强烈的光线就能睁大眼睛看得很远“看”,字最初的意思是往远处看。现在它的用途越来越宽泛了,既可以用于远看,也可以用于近看。我们一起来做做“看”的动作,体会体会这个“看”字。

(学生高兴地模仿孙悟空做手搭凉棚状,体会看的动作,而后进行写字指导,特别强调上面“手”字变写成“≠”的原因)

从上面的教例可以看出,会意字本身就是由两个部件会合表意而成的,所以,我们就可以依据“先分解,再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析解,这样就能比较形象地理解其会意的特点了。

3.对比辨析,举一反三,学习形声字。形声字占据了汉字的83%以上,依据其形旁表意的特点,学会了一个偏旁就能带起一串形声字,不同的形旁又组构成了不同类别的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就掌握了一种多快好省的识字方法。下面是一教师教学《尧字歌》的教例:

相传古代有位尧,他是帝王本领高。日出东方天破晓,粮食满仓真富饶。

有水可以把田浇,动手才能挠一挠。丝线多了要缠绕,大火熊熊在燃烧。

猴子表演踩高跷,小鸟尾巴向上翘。尧字一共有六笔,请你一定要记牢。

在讲《尧字歌》一课时,教师先出示古代帝王尧的画像,讲了尧治理国家的故事,画像中的尧高大威严,教师顺势告诉学生“尧的繁体字是堯:,上面是三个土表示很高的土山,简化后三个土变成了横、斜勾、撇三笔,下面是突兀的兀,还有高的意思,高上加高说明尧很了不起。”古代帝王的名字和功德使学生肃然起敬,“尧”字也就记得分外清楚。讲清了标音的“尧”字后,后面的“晓、饶、浇、挠、绕、烧、跷、翘”学生就能按照不同的形旁找出其相应的事理来理解字义了。这些字除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不同形旁的表意特点外,其中一些字还可以让学生演示和体验一下,如用准备好的丝线、喷壶和孩子们自己的小手,体验缠绕的“绕”、浇水的“浇”和挠一挠的“挠”的动作情态。

这是由声旁组字的方式,而形旁组字更是一种基本的学习和训练方式。如:学了“雨”字头后,学习“霜、雪、雷、雾、雹、霭”等字时就能与气象联系起来;学了“页”字旁的字懂得“页”的繁体是“頁”,而“頁”就是“首”的变写,于是学到“顶、额、颧、颊、颌、颜、顾”等字时就会想到它们都与头部有关。掌握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做到学一个带一串,汉字系统的理据和结构优势就会逐渐显现,儿童思维的科学性和有序性也就能有效地提高。

二、恢弘的汉字,超越时空承载的科学文化信息,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取之不尽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知识的启蒙,文明的教化,高尚情趣的审美滋养。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识字的数量,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掘汉字携带的人文因素。

在学习中,学生常常提出问题:法律的“法”为什么是三点水旁呢?冶炼的“冶”,应该是火字旁,怎么反倒是两点冰呢?类似的问题常会碰到,而这正是开掘汉字文化的好时机和好素材。“法”的字形透视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法律的初期,对其祛除邪恶、公平如水的期盼。而冶炼金属需要高温,通过高温使其熔化,这一情景很难直接描画,于是古人用冰块遇热溶化成水的隐喻方式造出“冶”字,从中透视出我们的祖先掌握冶炼技术的真知灼见。这样的字理揭示,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信息。汉字中还有大量的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仁”从二从人,内含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正如孔子所言“仁者,爱人也”;“信”从人从言,意为人之所言必须诚信,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像这样的字,析解其字理,感悟其内涵,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多元识字

汉字的特点主要指的就是它的构字理据,即字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依据字理识字已不是一种微观的教学方法,而应是一种基本的教学原则,它必须借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呈现。另外,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和汉字的演化简化,一些字的象形性模糊了,表意性消失了,况且一些假借字从来就无字理可说,因此,面对汉字这样的现实以及学生不同的心智面貌和心理认知特点,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的策略一定是多元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比如随文识字、韵语识字、歌谣识字、奇特联想识字、更换偏旁识字,等等。

作为研究者和教师,都应该有包容的心胸和互补的智慧,欣赏不同的识字流派,并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于自己的教学中。

上世纪末《北京文学》掀起的那场“语文大批判”,其间闹出“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的旷世奇闻,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感羞辱,并不禁纳闷——为什么天天挂着钥匙、天天使用钥匙,会写不出“钥匙”呢?

难道汉字真是“名堂不少、规律难找、死记硬背的形象符号”吗?翻开《新华字典》看看,就会发现奥秘了。原来“钥匙”除了读“yào shi”之外,还有一个读音是“yuèshi”。孩子们写不出“钥匙”,是因为在“钥匙”的字音和字形之间没有建立意义链接。

汉字是音形意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音形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意义链接。孩子们之所以经常写一些错别字,往往是在音形意之间的某一个链条上出现了断链,没有建立相应的意义链接。比如“钥匙”二字,孩子们就是没有在“音——形”之间建立意义链接;又如“冒”字,孩子们之所以会写错,就是因为在“意——形”之间没有建立意义链接,出现断链所致。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广雅书证》中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揭示了汉字“音形意”之间的意义关系。摸清了汉字“闻音知形意,见形通音意,知意现形音”的规律,不但许多识字的难点能迎刃而解,而且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的独特智慧。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特别关注那些容易写错的和容易读错的字,而那些学生既不会读错也不会写错的生字,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多花力气的。(其实,母语教学,哪里用得着字字必教呢?识字教学的力气就理应放在易于出错的字词上。)一般容易读错的字,往往是在字音和字义上没有建立意义链接,譬如“妨碍”的“碍”字,为什么“碍”字是个石头旁呢?把“石”换成“彳”,就是一个“得”字(甲骨文中就是一个人伸手在海边捡贝壳),这不就是说明“石头”是“阻碍人”的东西吗?在远古时代,石头也许就是先民们出门的障碍。把这一层意思给孩子们捅破,音形意不就建立了意义链接吗?否则你让孩子读一千遍一万遍,孩子照样记不住读音的。

那些容易写错的字,一般情况下是字形和字义没有建立意义链接。譬如“疲惫”的“惫”字,就像“钥匙”一样,孩子们常常想不起怎样写。有一个孩子就说:“心上面既有一个“田”字,又有一个“文”字,一个人心里既要想种田的事,又要想读书的事,当然就疲惫了。”另一个孩子又说:“下面是一个“思”字,上面一个“文”字,读书动脑子思考也是很疲惫的。”我顺着孩子们的思路继续发挥:“备,一个‘文’一个‘田’,在古代,人的一生要做准备无非就是‘读书与种田’;再看这个‘累’字,头上有田方知累呀!农民种田是最辛苦的。粮食来之不易呀。”多么奇妙的汉字呀!孩子们可以借助汉字与古人对话,孩子们可以通过汉字汲取先民的智慧,吮吸到母语的乳汁。每到一处上完这样的汉字文化课,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那黑色的眸子都在发亮。

社会科学院李敏生教授在《汉字哲学初探》一书中写道:“关于汉字形、声、意三者的关系,意是汉字的灵魂和内涵,形是汉字的意和声的躯体,声则是汉字的语言表现,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三者统一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如果我们深刻地把握了汉字的这些本质规律,面对“钥匙”“疲惫”“废品”等这样的汉字,我们不但能很快地为孩子找到学习的突破口,有效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借助这样的资源与机会,把汉字智慧悄悄渗透在孩子的血脉之中,履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汉字是华夏民族的母语文字,对汉字文化的触摸,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一种先天的敏锐。譬如每一个认识汉字的人都知道“人言为信、人本为体”的道理,很多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也会下意识地从“音形意”三者的关系中去解构一个汉字。记得有一个一年级的老师在教学“硬”字时,她告诉孩子们:“石头是硬的,比石头更硬的,那就是‘硬’。”孩子们可高兴了。但有个孩子马上问老师:“老师,石头是硬的,那怎么车子是软的呢?”

看!孩子多敏锐呀!其实这个“软”是个简化字,繁体的“輭”字,本意是“舒服”的意思,表明“大的车子乘坐起来特别舒服”。这样对孩子讲我们的汉字,孩子们听起来也会觉得特别有兴趣。

曾听到有老师介绍学生学习“照”字:“一个日本鬼子,拿了一把刀,杀了四口人,滴了四滴血。”这不禁使人毛骨悚然,我们的汉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恐怖与血腥呀?这不是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曲解、歪解吗?本来“照”字是个典型的形声字:“日”,“火”(四点是火的变形)表意,“召”表声。意思是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着。这样不是形音意都记住了吗?

有人说“小学学文字、中学学文章、大学学文化”是有一定道理的。帮助学生过好识字关,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第一职责。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是需要多学一点汉字文化知识的。《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等汉字工具书,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案头必备的。经常翻阅这些汉字工具书,具备必要的汉字文化知识,我们的识字教学就能妙趣横生。譬如“我”现在是个人称代词,但“我”的本意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那学生就会问,古代表示“我”用哪个字呢?那就是自己的“自”,学生又会产生疑惑:为什么“目”字上面加一撇就是自己呢?《说文解字》说:“自,鼻也,象鼻形。”甲骨文的“自”就是画了一个简单的鼻子。孩子们还会继续问:为什么鼻子就是指“我”呢?我们一般在说某个东西是我的,不就是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是我的、是我的”吗?孩子们在恍然大悟之后,会心一笑,先民造字的智慧,亲近汉字母语的情感,就这样在汉字文化的浸润下,悄悄传递,慢慢滋生。

汉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他的“本意、原形、始音”经历过“甲骨、金文、隶变、正楷、简化”的复杂演化,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有些汉字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做到字字溯源求本,这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对3500个常用汉字,能够做到字字溯源求正的,不要说小学语文教师,就是一般的汉字研究专家,估计也是没有几人能够做到。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识字教学是面对儿童,只有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汉字蕴藏着妙趣横生的文化与智慧,而且这种文化与思想是孩子的心灵渴望了解的,他对汉字的那一种母语情感才能从心底里滋生出来。因此我们的教学定位应该是:帮助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常用汉字,让孩子喜欢汉字、亲近汉字、热爱汉字,而不是引导孩子去研究汉字,考古汉字。

第二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果树小学 刘春玲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一年级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要求认识500个字,其中要求会写100个字;第二册会认字550个,会写字250个,这在几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中是首见的。城市一年级小学生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较多的字,从托儿所到幼儿园,识字功底就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社会的氛围,家长放学后的辅导,不能辅导的则请家教,学生要达到《新课程标准》识字量的要求,并不是难事。然而这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多数只上过一年的学前班,有些甚至连学前班都没有上过,放学回家后,家长则忙于自己的农活,有的连字也不认识,根本无暇辅导孩子。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识字及巩固识字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识字量,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进行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渠道。向课堂要效益,很多生字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巩固、加深。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能力。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识字欲望。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则是很关键。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假如识字教学只是单纯为识字而识字进行教学,会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却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出来并引导学生置身于这些生活情境之中,去亲身体验感受,产生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就会缩短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并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如《自选商场》识字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将有关的物品放置于教室中,让学生如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学生要把看到的事物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把相关词卡贴于该具体事物的旁边,进行相应的识字教学。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就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快乐。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1、找朋友。教师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

2、开火车。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说句子,3、摘苹果。在黑板上出示一棵大树,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哪个会读就摘下来并把苹果送给学生。

4、鬼兔赛跑。老师出示生字,第一个正确读出,后面学生组词,看哪一组词说得多。

5、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来编谜面让学生猜,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字的过程,这种识字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6、设置识字“游戏礼物”。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送“游戏礼物”。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的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超越教材,走进生活,自主识字

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巧妙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是增识字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在新环境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开学初,我就把班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座位表贴在讲台桌上。第一次发作业本时,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的了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认识课程表。课程表中每天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必须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认识汉字,读课程表也是一个障碍。继认名字比赛后,我就组织学生读课程表比赛,看谁先会读课程表,一张课程表汉字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字,大多数学生一二天下来,就基本会读了。

3、在熟悉校园环境中识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对学校生活感到好奇。我们在进行入学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识字教学。带领学生认识校名、各专用教室的名称。学生发现了他们所学过的字就会很兴奋很自豪,平时经过也会不由自主地认读起来。为了创设识字环境,我们还可以将教室作一番精心的布置。可在一年级的班级里,把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等可视物品写上拼音及汉字,平时举目可及。教师在拼音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读,下课与学生闲聊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利用学习环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时,学生就能认识多个难度较大的字,无意中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字。

4、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在教学中和课堂外只有坚持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去做,使学生具有识字能力,又具有主动识字的习惯,既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又紧密联系生活,才能增加识字量,才能让学生有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蓝天中自由翱翔。

第三篇: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写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两者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它们的任务是:新课程标准把识字和写字分为两大部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的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字从陌生到熟悉,也会从好奇到无奇。这就需要我们在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上多下功夫,让我们的学生学好汉字,也能喜欢上汉字,进而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好了生字词,再进行阅读将是很轻松的事情。而我们的汉字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汉字都凝结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情。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这就需要先做好识字与写字的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入门的时候,我们要用多种手段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汉字的结构有“六书”之说,小学阶段学习的汉字中,最常见的就是“象形”、“形声”、“指事”和“会意”这四种类型。比如:学习“象形字”的时候,可以“画成其物”,帮助学生来认识和记忆汉字。如燕子的“燕”字笔画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在课上,我让学生们跟我一起动手画一画“燕子”的简笔画。我们一边画一边记住各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识字过程就比较有趣,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然后我们再一边写字,一边说各个部件,这样“燕”这个字就深深地扎在了孩子的脑海中了。

三年级走进了第二学段,与第一学段有所不同。在第二学段强调了“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为了解决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经过两年非常辛苦的学习,学生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开始学习的强烈欲望是尽快能够阅读,但是如果识字速度很慢,识字量很少,根本无法实现阅读的要求,时间拖得越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要求就越无法满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能先解决认字问题,尽可能快一些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以形成初步阅读能力。根据这样的现实需要开始阶段以认为主,在讲、用、写方面的速度放慢。这样做解决了主要矛盾,随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讲、用、写也会及时跟上。学生读得多了,自然有表达的要求,去写去用。课标中多认少写的理念是鲜明的,多认是为了尽快阅读.总之,识字与阅读教学整合,不是识字与阅读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机进行识字教学,有效识记生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促进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两者的整合实现滚动发展,良性循环,让我们都来尝试着走“识字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之路,让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比翼双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四篇: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新大纲把识字和写字分为两大部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的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那么如何避免在识字教学中负担过重,认不快,写不好的现象,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呢?

一、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拼音时潜移默化。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无意注意中识记的内容更深刻。老师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在拼音的下方写出一些笔画简单、易记的汉字。如:在学“huā”这个音节时,老师可以在音节下写上“花”,然后组词,把相应的词语写出:“花儿”、“花朵”“小花”等。这样,学生在记住音节的同时,对字和词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当这些字下次再出现的时,或许孩子就已经认会了。

三、在兴趣中识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好奇心强,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往往取决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因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以趣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汉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魅力。

四、在生活中巧识汉字。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资源。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教学新课时,教师不急于教读,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学生的回答一定极丰富:我在水果店认识了“果”。我在桥上看见过“水南桥”,认识了“桥”……学生说法多姿多彩,教师不必限制,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初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教师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根据学生的识字情况,让学生定期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识字途径、识字数量,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五、在阅读与写话练习中巩固。

识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阅读,而阅读又可以巩固识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事或物。如:认识了“说、话、朋、友、春、高、你、们、红、绿、花、草”这些字后,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些句子:“春天来了,我认识了许多的小朋友。”“春天到了,公园里花红了,草绿了,我多高兴呀!”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写话练习,深化了对所学汉字的认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拓宽识字的途径,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思,有感有触地实践,提高识字的效率,让识字活动快乐无穷。

第五篇: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21世纪是信息社会,而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做到大量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多年识字教学的实践,我总结了“识字教学四步法”:

第一步、课前激趣喜欢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识字就给以学生强烈刺激,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利用声音、图象、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例如教学与水果有关的生字时,我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还将水果带到课堂上,并让学生给水果贴上标签,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教学效果很好。当然,课前激趣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形式多种多样。

第二步、课中遵循规律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每节课所学的字不多,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全班旧了交流识字方法,再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我利用学生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识字。比如:同桌或小组比赛谁人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我在生字教学中利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我鼓励儿童自编句子、儿歌、谜语,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并和学生一起参与。例如,我教学“丛”字,顺口说了一个谜语:“两人桥上走”,马上就有学生说出了“江”“照”“日”“田”等字的谜语,学生们根据谜语很快就记住了生字。我还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觉得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们都很乐意做这样的“发明创造”。每一课识字完毕,我还让学生总结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如:记部件、熟字加偏旁部首、熟字换偏旁部首、找形近字、找同音字、找相关字等等,学生们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第三步、课后鼓励自主识字。

课外作业最厌烦重复抄写相同的字。我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只安排学生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一遍,并加插安排抄写上两篇课文的生字,一个字写一遍,通过多认少写多复现来防止遗忘。课后则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并随时将课外识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识字。然后我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成果。我还用小黑板,让学生分类(如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姓氏等)展示并向大家介绍识字途径和识字好方法。

第四步、周期复现巩固识字。

在教完某一单元后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周期复现,巩固识字效果。这种复现循环都是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鼓励学生互查识字情况;再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造句,练习说话和写话。将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不同情况安排写字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只要学生有兴趣识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再通过少写多认多复现进行巩固,他们就可以轻松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为阅读和作文奠定良好基础。

下载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题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范文

    主题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 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平台,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识字量,才能阅读文章,阅读童话,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基础。可见识字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实用......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范文)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在识字教学方面走出了一条......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非常重要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非常重要,学生识字写字技能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识字与写字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

    识字是读书的基础(精选5篇)

    识字是读书的基础,同时,读书也可以扩大识字量。我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如:晨诵、午读、幕醒;开放图书超市;各班开班办图书角等,拓宽了学生识字的渠道,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肯......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基础(五篇范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1、2年级则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基础写作

    选题参考题库: 一、新闻与传播实践问题的研究  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特色研究  综合性日报头版设计趋势研究  时评特色研究  对一张报纸的《理财周刊》进行内容分析  北方城市“......

    写作基础

    写作基础 公文性质: 公文是一个国家实行行政管理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实行各种行政行为最根本的凭证和依据,是治理社会、管理国家、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作为一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