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时间:2019-05-15 07: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第一篇:《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

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

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第5段:仰观与俯观。

第6段: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第7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的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

第8段:讲究意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第三部分:(9)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

3、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是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撩开地震的面纱》教案

教学目标

1、说明方法的分析。

2、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6年上半年,岳阳曾经发生了一次奇怪的现象:水杯在桌上移动,学生感觉自己的椅子在被微微拉动,还以为是同学在恶作剧。是江西地震带来的余震影响。大家看了最近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我去电影院看了,出来的时候发现所有的人眼眶都是红红的,还有很多女孩子在洗手间里补妆。那么地震是什么,地震为什么让所有的人听到就害怕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撩开地震的面纱》,看地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学习课文:

一,介绍地震及相关概念。

指名朗读此段,分析对概念介绍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地震的介绍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地震”,顾名思义就是大地的震动。

(2)地震时,地壳内某处岩石的破裂和错位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同时有弹性波形式的能量传播 出去,在地面各处引起强烈震动。

有学生会认为(1)句是下定义。没有说明本质的属性。假如是火药爆炸引起大地震动呢?(2)才是下定义。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一种简朴易懂,另一种作了补充的科学解释,更完善更利于非专业知识的人清楚明了。下定义的作用是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2、第二部分介绍了几种地震。

这几种地震都属于天然地震,还有人工地震。那么什么是人工地震呢?即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震动。地震,就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四川叠溪曾发生地震,引发水灾,而1933年,山体崩塌堵塞岷江,结果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泛滥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那么,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华县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灾害的国家。因为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中国主要是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点。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一成灾率高。

3、问:介绍地震类型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类说明。作用是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每一类别中又运用了作诠释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诠释的作用是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举例子的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地震按成因可以分为 这四种,其中90%以上是构造地震。地壳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约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补充:庞贝古城淹没于火山岩浆中。在公元前8世纪,一座小渔村庞贝逐渐发展为城市。几百年之后,它成为仅次于意大利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城内有太阳神庙、巨大的斗兽场、恢宏的大剧院和众多的商铺以及娱乐场馆,吸引了很多的富商和贵族。亿万年来城北那维苏威火山因多次喷发而带来的奇异岩浆土、火山石以及地热温泉,使庞贝声名远播。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座火山,突然会在某一天苏醒过来,张开血盆大口瞬间吞下了声名遐迩的庞贝城!

维苏威火山海拔1277米,据地质学家们考证,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数千年来它一直在不断喷发,庞贝城就是建筑在远古时期维苏威火山一次爆发后变硬的熔岩基础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根据维苏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征断定它是一座死火山,当时的人们完全相信他的这一论证,对火山满不在乎。火山的两侧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平原上到处遍布着柠檬林和橘子林,还有其它果园和葡萄园,他们万万没料到这座“死火山”正在酝酿着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强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地区,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毁塌,我们今天在庞贝城看到的许多毁坏的建筑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过后,庞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华,然而,庞贝还没来得及从那次地震中复苏过来,在公元79年10月24日这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了。当时岩浆遮天蔽日,四处飞溅,浓浓的黑烟,夹杂着火山灰,铺天盖地降落到这座城市。没过多久,厚约5.6米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将庞贝从地球上抹掉了。

3、第三部分,介绍了地震研究的情况。

补充:我国最早的地震台建于1930年——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

三、扩展:

地震有前兆吗?学生畅所欲言

地下水变化,动物习性改变异常等。但也有环境、天气原因,因此要仔细分析。地震来了怎么办,扩展防护知识,提高防护意识。

(1)在学校怎么办?曾经看过报道,一个教室里面只有一个学生生还,就是因为她坐在教室的最后的一个角落里,房子倒塌下来的时候刚好搭成了一个三角,她在里面得以生还。(2)在家里怎么办?卫生间,切断电源、气源。就地避险。最好是找一个很坚固的木质结构的物体,比如沙发,床什么的,曲身躺在它的一侧,当物体砸落的时候,你也可以在那个小小的三角空间内生存。厕所其实是很好的避难场所,因为它小,所以结构很坚固,一般不容易塌方,要是掉落的话也是整个掉落,人就可以生还。大型屋子都是用预制板搭建的,地震以来,预制板就会断裂,把人压在下面,就算不死,也可能被砸得残废什么的。能跳楼吗?能乘电梯吗?不能。

(3)在汽车上怎么办?缓慢刹车,停留在开阔地带,原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不能呆在车里,一定要下车,躺在车边,就算有大型物体从上砸落,你也可以从车边的空隙中生存下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养育后代的情形。

2、重点学习比喻说明;体会文艺说明文的特色:语言。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燕子可以说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之一。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的堂屋里面就有一个燕子的窝,一到季节就有燕子飞来,当时就会赶它走,因为怕在家里拉屎什么的,弄得很脏,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燕子就不飞来了,可能跟环境污染有关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来看一下我们以前见过的燕子。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粗读课文15’,思考问题:本文说明的对象是燕子,那么介绍了燕子的那些内容?介绍了生活习性和繁衍后代的情形。

朗读1段,问题:这段介绍了燕子的什么知识?迁移的生活习性。

问: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去秋南下,今春返回?学生多能答是因为天气变冷了? 纠正:燕子的食物是什么?正是因为燕子的食物是昆虫,冬天的北方燕子觅食物困难,因此南下,他们习惯于在空中飞行时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地面缝隙和树缝中搜寻昆虫。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其捕食的。这样的循环往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文中有答案:第四纪冰川期。可见,燕子是鸟类家族的“游牧民族”啦。

问:燕子一般在什么时候迁徙?是白天还是晚上?夜深人静,名月当空的夜晚,飞的很快。一个“怪癖”。赋予人性意义是不忍别离故乡。

2、补充金腰燕的知识:燕子还有楼燕、白腰雨燕、岩燕、灰沙燕、毛脚燕。金腰燕常栖息在海拔15000米左右的山区村落及城市建筑物附近。鸣声响于家燕。自古称之巧燕。有群居现象。甚至六对把巢筑在一起,宛如蜂窝,是一大奇观。

比喻说明。反映燕子聚集的习性,很有情趣。寻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非直接的):当红了桃花,绿了杨柳的春天;秋分之后,檐子就集群南飞。齐读首末两段,体会文学性语言的情趣美。及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作文训练 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

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所以花大量笔墨于“掐丝”、“点蓝”两道工序,其它工序简略介绍,其原因就在这里。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

(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

(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

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说明文的说明性、客观性、知识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质朴性、平实性、简洁性。所以在说明文写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说明文的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

同学们必须重视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只要如上述的种种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加强说明方法训练与说明程序训练,着重于向读者讲授各种知识,扩大人们的知识面,不断地加强练习,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进步的。

有些同学,写说明文的时候,也容易“乱”,不会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话说得很多,可就是说不明白,说不清楚。

同学们在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可以对照前面阐述的诸如说明文的目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分析一下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缺点到底在哪里?然后对照一下文后的评折,总结一下自己对说明文的认识。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

这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地清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如“水”这篇文章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

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文章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

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的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顺便说一句,说明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的情况是,确定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综合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目的是将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给大家介绍得十分清楚。

第二课时(写作)

作文练习题

(某物)的自述 青少年吸烟害处大

三、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提示

《(某物)的自述》,这是填空式半命题。题面中的“自述”,规定说明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而作自我介绍的又是“某物”,这就是说,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某物”,要写得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至于究竟是介绍哪一种“物”,这可以由作者自己确定,题目对此并无限制。作者确定某物,主要从自己对某物的熟悉,了解的程度决定,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硬写自己不熟悉、不懂的内容。动手写作之前,还应该认真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人员作些了解,力求对自己所要介绍的“某物”“了如指掌”,以免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写《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说明文,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年龄层次,阐释“吸烟害处大”的“所以然”。

一是要避免泛泛而谈,只是一般地说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强调吸烟对“青少年”为什么尤其有害,这就离开了题目的中心;

二是要避免杂乱无序,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地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按照事理本身的逻辑安排结构,这就不能言之有序;

三是要避免“想当然”,只是凭自己的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去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地作科学阐释,这就不能以知益人。

因此,要写好这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些关键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要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结构;要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方法。还要准确运用专门术语。

“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这不是一个具体题目,只是对这次写作说明文的一些要求。

这篇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重点──怎样学好某门课程。具体来说有:自己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可综合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比较、图表、数据等说明方法。

这篇说明文的篇幅──600字以上。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平实。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来阐释,举例要结合教材。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说明顺序要明晰、头绪要简单,如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这门课程规律性认识的顺序来写。

第二篇:《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

陈从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掌握引用等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语言的典雅凝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诗文的引用使语言典雅却难理解些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结合诗文适当分析 课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

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

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第5段:仰观与俯观。

第6段: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第7段:讲究以少胜多,用有限的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

第8段:讲究意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

第三部分:(9)谈我国园林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强调赏园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

3、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是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掌握引用等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语言的典雅凝练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

师: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别说明介绍了什么内容?

(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之一:园有动静观之分。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之二: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之三: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之四:景物有仰观和俯看之别。之五:景物要曲中取直,曲直自如。之六:讲究以少胜多,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用有形之景借无形之景达到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目的。之七:讲究简与深。华丽难简,雅淡难深;还要讲究意境,注意隐显适中。

(2)、谈园林是综合性科学艺术,且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强调赏园需要愤怒辜负的生活,渊博的知识。

二、四大著名的园林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于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等于一体的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魄宝奇葩,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网师园最特别的是夜花园部分,昆曲、评弹、江南丝竹、古筝、笛子等曲艺节目轮流在花园中不同的厅堂演出。由于表演有中国江南特色,环境又是著名的苏州园林夜景,对游客了解吴地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因此极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

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并改“刘园”为“留园”,谐其音而取“长留天地间”之意,留园之名始于此。盛氏留园泉石之胜,草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盛誉一时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苏州园林无一例外都喜欢用太湖石造景,据说太湖石的大小、用的多少反映出园主人家的富裕程度。园中长廊地砖铺成人字形(怎么看都是人字),据说寓意为走在上面的都是“人上人”三月来拙政园能观桃花,七八月来能赏荷花。我着四月来,桃花芳菲尽,荷花尚未开,只能看见满园的绿树(也比光秃秃的枝强)。留园中以建筑和墙壁划分空间,使园内景物迂徊曲折,富有变化,在许多院落的墙壁上又有窗户或漏窗,既拓展空间、扩大视野,又达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借景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特别是引用说明。

四、古诗文的大量引用,不仅解说了园林的风格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文学色彩。学习此文,不仅能了解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鼷随地作低平”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柳影里,海棠亭畔,红杏稍头”“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引水须随势,栽松不趋行” “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

文循意出

折枝尺幅

幽蝗一丛

顾名思义 无形之景,有形之景

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笔简意浓 小结:取造园角度介绍园林风格,引导赏园之美。

作业:课后练习一、二、三。

第三篇: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化德县职业中学 袁津津(46号)

一、教学创意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的“原点”,通过研究,让学生感性地把握“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对园林的了解兴趣,对园林布局的探究兴趣。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信息,筛选、整理。由此,由“原点”进行“辐射”,学生对园林风格的理解和赏鉴由课内转向课外。

所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

1、园林图片荟萃;

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

二、教学目的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

1、知识目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本文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读、设疑、讨论为主线,提倡研究学习,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感悟能力。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点拨法(给学生以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要求)

2.讨论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合作意识,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多媒体课件授课法(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教学进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

1、园林图片荟萃;

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

(二)导入新课(用课件展示四大园林图片以带学生走进美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速读全文,筛选整合信息(明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然后学生展示、质疑、释疑。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动静之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4、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5、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6、谈谈本文的说明方法。

(四)达标测试、深化教材内容。

(五)小结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以其有动静之分、讲究诗情画意、含蓄而耐人寻味、有俯仰之别、曲中寓直,曲直自如、以少胜多的一种意境之美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品赏而后意犹未尽。本文语言典雅凝练,还大量引用了古诗文,不仅解说了园林的风格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文学色彩。学习此文,不仅能了解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充信息,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六)课后作业:利用电脑查找中国园林的图片,看看所搜索到的图片体现了哪些园林风格。明天课上交流。

七、板书设计:

中 国 园 林 的 风 格

陈 从 周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⑴ 总

有 讲 讲 有 讲 讲 讲

动 究 究 俯 究 究 究

静 诗 含 仰 曲 以 意 分 之 情 蓄 之 中 少 境 分 画 别 寓 胜

意 直 多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丰富生活 渊博知识 ⑼ 总

八、知识链接:

(一)作者: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名园林学家,散文家和画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本文选自《说园》。本书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

(二)中国四大名园

1、颐和园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2、承德避暑山庄

它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它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3、拙政园

它位于苏州,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特点是以水为主,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它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4、留园

它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光绪初年改名留园。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小结

景观设计风格

一、现代主义风格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我们可以把它的风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1.功能主义特征。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二、东南亚风格

东南亚景观特点:

东南亚园林最大的特点是还原最自然的风情,充分运用当地材料。都取材当地,强调简谱、舒适的度假风情。东南亚风情的几个代表:

一、巴厘岛风情:

浪漫休闲的景观设计

巴厘岛度假村之所以能创造出迷人的度假环境,秘密之一就在于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1)独具特色的水景。(2)亲切宜人的庭院景观。(3)回归自然的丛林景观。

二、泰式景观:

借鉴印、中国和缅甸等国的建筑艺术,泰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雕刻:泰国的刻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上,在泰国,佛教人物非常,这些人物是用木材、金属、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制成。

三、英式风格

奢华却并不堆砌细节的精致,华丽中发那一抹简洁,尽显高贵中的淡定,从容,矜持。

英式乡村风格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乡野风格,但这种风格的家具依然很大气,以白色、木本色为主,细节处也有一些雕花,非常质朴素雅。以天然石材为主,形成自然美感的园路。

四、新中式风格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五、欧式风格

欧式风格,会给人以豪华,大气,奢侈个感觉

三、主要流行欧式风格

1、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的主要特点是: 1.豪华

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造型上多采用圆,椭圆,弧来表现作品的张力;

4.作品突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具有综合性,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6.浓重的宗教色彩,在顶部绘画中常一般采用宗教内容;

7.大量使用装饰品

2、地中海风格

地中海风格的基础是明亮、大胆、色彩丰富、简单、民族性、有明显特色。重现地中海风格不需要太大的技巧,而是保持简单的意念,捕捉光线、取材大自然,大胆而自由的运用色彩、样式。

3、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复兴古代的艺术形式为宗旨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高雅而和谐是新古典风格的代名词。

4、美式风格

1.更多的借鉴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元素和特点,具有古典情怀。

2.强调简洁、明晰的线条和优雅、得体有度的装饰,注重实用性、品质感和细节。

3.色彩丰富,包容性强,融合多种风情于一体。

六、德式风格

特点:人为痕迹重,突出线条和设计

设计理念: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

必备元素:修剪、设计、搭配;德国的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表现出严格的逻辑,清晰的观念,深沉、内向、静穆。德式花园崇尚简约、舒适,在花园设计中,修剪整齐,种 植考究的植物,喷水池的设计等。

七、日式风格

他们的总体设计遵循着不对称的原则,而整体风格则是宁静、简朴,甚至是节俭的。

八、法式风格

法式风格一直以其细腻华丽的品位而著称。法式风格的特点主要有:

1、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

2、贵族风格,高贵典雅。

3、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

4、点缀在自然中,崇尚冲突之美。

九、中式风格

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中式花园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第五篇:中国园林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岁月留痕,且听风吟。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X。欢迎收看本期《岁月留痕》。今天,我们为您展播的是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国园林之岭南园林》。广东是中国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尽管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仿佛早已使人们远离了田园生活。但是在嘈杂喧闹的都市尽头、在车水马龙的立交桥边,至今还保留着作为历史上精致生活象征的岭南园林。中国古人追求的那种清雅幽静的庭院生活氛围。那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仍然透过这些雕梁画栋、楼台花窗映射出来。那么,岭南园林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呢?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岭南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奇葩,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

下载《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特点有哪些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特点有哪些 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特点有哪些?就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建筑风格来分析,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也就基本可以总结出来了,以大类而分,基本可以分为传统欧陆......

    中国园林(5篇)

    论 文题目: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起止日期:中国园林与文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帆 旅游管理 A13旅游2 胡卫伟2014.05.20.--2014.06.052014年06月05日中国园林与文学张帆(浙......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 中国古代园林是在统治阶级居住与游览的双重目的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木,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风趣的园......

    语体风格教案

    语体风格 教育对象:2016少数民族预科班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分辨语体,并会运用常用语体。 教学重点:了解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文摘语体,重点掌握公文语体特征,并能运用于实......

    房地产园林风格之西班牙风格园林特点及图片

    西班牙园林特点 西班牙建筑的特点 西班牙建筑通常以远高近低的层级方式排布,高低错落。采取浅墙、红瓦质朴温暖的色彩,以淡黄色墙身和红瓦屋顶相结合。建筑外立面色彩明快,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风格研究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风格研究 一、风格的含义及其形成要素 (一)风格的含义 风格是指某种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就一部作......

    中国园林史读后感

    《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读后感城规08班黄星溢08033410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客观、全面、独立地书写历史是我们比较期待的.但现实的复杂和个人的有限性往往使......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一、 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