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第二篇: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1ogy)的理论,不是由某人独创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认知(cognition)一词的涵义,系指人们对事物知晓的历程。在此历程中,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解答一道数学应用题时,由认识文句,而了解题意,而找出已知条件,而推知求解答案,而实际运算,到核对结果等一连串思考活动,就是认知活动。因此,认知的简单解释,亦即“知之历程”。基于此意,认知心理学即可界定为:对知之历程的科学研究,如将此一界说与前面的心理学界说相对照,“知之历程”自然也是包括了行为与心理历程。
认知心理学一词,实际上含有广狭两种意识。广义言之,凡是以吾人记忆、理解、想像、思考等行为与心理历程为研究题材者,均属于认知心理学。凡是采用“知之历程”来解释行为现象者,即泛称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狭义言之,认知心理学一词,仅限于用来解释人们凭感官接收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历程。此一历程叫做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以信息处理为主题的心理学研究,就称为信息处理心理学(information-processing psycho1ogy)。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实际上与信息处理心理学涵义相同。信息处理心理学,也称作信息处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信息处理论兴起于六十年代,其背景除受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研究的影响之外,电脑科学发展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返回
第三篇:认知心理学作业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1 单选题
(10.0 分)1.特征整合理论的实验支持来自于()实验。
A)A:视觉搜索 B)B:双耳分听 C)C:Stroop效应 D)D:错觉性结合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查看原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A:自上而下加工B)B:自下而上加工 C)C:概念驱动加工D)D:数据驱动加工 E)E:局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Sperling证明感觉登记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即
部分报告法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
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2 单选题
(10.0 分)1.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为主。
A)A:视觉码 B)B:听觉码 C)C:语义码D)D:表象码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比较几片形状不一样的拼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
A)A:自上而下加工 B)B:自下而上加工C)C:概念驱动加工 D)D:数据驱动加工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经验性原则、分解性原则和。
过程性原则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请比较知觉加工中模式识别的3个理论。
所谓模式,是只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一、模板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如,字母A的识别过程要求刺激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匹配才能被识别。(3分)
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如,Phillips的实验。(2分,说出两点即得分)
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2分)
二、原型匹配理论
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3分)
优点:这一理论能够说明人类知觉的灵活性、经济性、适应性。(1分)
三、特征分析理论
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如,字母的识别。最有名的是Selfridge的鬼城模型,他将模式识别分为4个层次:映像鬼负责对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像;特征鬼负责对映像进行分析,分解各种特征;认知鬼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特征越大的叫得越大;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要识别的模式。(3分)缺点:未包括自上而下加工;未涉及整体到局部的加工。(1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3 单选题
(10.0 分)1.下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合适用以考察涉及较快信息加工的是: A)A:减法反应时 B)B:相加因素法 C)C:“开窗”实验 D)D:出声思维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Levine等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研究,确定了假设检验的策略包括:
A)A:假设检验B)B:维量检验C)C:总体聚焦D)D:同时扫描 E)E:保守性聚焦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反应时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沃森的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是彼得·沃森于1966年设计一种推理任务。桌上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例如你可以看见四张卡片上是E、K、4、7。如果要你检验以下命题的真假,你必须翻看哪几张卡片?待检验的命题为“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以成人为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非常低,近50%的被试选择了“E”和“4”两张卡片,约35%的被试甚至认为只须翻看卡片“E”。对于实验结果你可以怎样解释?在进行各种解释的时候给出必要的进一步的证据。
Wason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错误的卡片E和4,主要是由于顽固的证真倾向,即被试在选择作业中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规则为真的卡片,而较少尝试寻找可以证实规则为伪的卡片。即使在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选择卡片以证实规则为伪,这也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动;甚至引进一种“治疗程序”来强调证伪收效也不大。(3分)
其他理论解释及实验证据包括:(1)意义效应: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这种解释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将四张卡片换成“利兹、曼城、火车、小汽车”,待检验命题为“我每次去曼城都乘坐火车”,结果多数被试能正确选择卡片。(3分)(2)换位效应:被试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即认为待检验命题意味着“卡片一面为偶数,另一面为元音”(3分)(3)匹配倾向:Evans等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待检验命题中提及的E和4,即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如两种规则“若字母是T,则数字是4”和“若字母不是T,则数字是4”下被试都倾向于选择“T”和“4”。(3分)(学生正确、清楚地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
试卷名称:0042_作业_4 单选题
(10.0 分)1.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这是()
A)A:锚定效应 B)B:定势 C)C:启动效应D)D:负迁移
纠错
多选题
(10.0 分)2.可以支持结构理论的表象实验包括:
A)A:视觉定位实验
B)B:心理扫描大小效应实验C)C:心理扫描距离效应实验D)D:空白实验 E)E:锐敏度实验
纠错
主观填空题
(10.0 分)3.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Tulving在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记忆的组织》一书中,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
和。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纠错
论述题
(10.0 分)4.简述空白试验法(Blank Trial Procedure)的基本思想,并简要说明Levine(1966)的空白试验。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Levine的实验是先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这两个刺激在大小、颜色和位置上有区别,即是说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两种可能,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维度,这样就形成了8个假设,主试不给被试任何反馈,而通过被试对刺激连续反应的模式就可以推知被试的假设。被试在第1、6、11和16次实验时能得到反馈,16次实验中被试如果一直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就可以逐渐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到最后唯一的正确答案。无论被试是否最优加工,都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被试的假设检验过程。
第四篇:认知心理学学习心得
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感觉进行研究起源于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他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它为知觉和其它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一切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类对于这个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物所作出的反应与行为,都取决于他对这个世界,这个事件的看法,然后决定自己该如何去做。这一点,终极表现为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需要我们人对不同境遇进行合理认知,避免情绪化的错误认知,是一个主观能动极强的过程。
与动物只有感觉而无知觉不同,人类拥有自我意志,这意味着认知的过程不是像并非像行为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通过训练,促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与巩固的,而是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是认知的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不过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者接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结构。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会经过感觉登记进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在学习者对于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选择阶段。个体根据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在这个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的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认知。
在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平衡原则。即认为如果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学习的时侯,试图加工所选择的刺激,如果不成功,则会导致结构的失衡。个体在力图重新得到平衡的时候,认知结构的变化也就随着发 生了。第二,迁移原则。新的认知结构始终会受到以往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即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对此,生活出现的心理大多是由人们对于这个世界、这个事件偏颇的认识造成的,需要通过矫正认知来予以治疗。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建的一整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理论与时下的临床心理咨询实践联系甚密。阿德勒把他的体系命名为“个体心理学”,这来自拉丁文的“individuum”,意为“不可再分”,它突出了阿德勒心理学派的整体观点。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如意识与潜意识、心灵与躯体、追求与逃避都属于主观感受,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理性体系。在阿德勒派心理学中,个体被视为总在不断地朝向其主观既定的目标迈进,虽然个体的生活目标必定会受限于遗传与环境,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目标是个体根据自身特定的知觉,做出的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定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世界的知觉形成了一整套自身和谐(self-consistent)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这种认知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朝向既定目标的迈进具有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阿德勒派称之为“生活方式”。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不同,其生活目标也因人而异,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这个目标总是使得个体的主观感受由自卑向优越、完美、富有竞争力或是完整转变,从对处境的一种卑微之感转向一种强有力之感。个体的努力可能向两种方向发展:有用的与无用的。在阿德勒派看来,“有用的”是指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采取与他人平等、互助的态度;而“无用的”则是指个体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采取排斥的、非合作的态度。所有的行为,包括适应的和适应不良的,都是被设定在社会范围中来定义的。有用的行为是与社会趣旨相一致的,是一种需要得到发展和鼓励的潜能。
而以那种无用的方式行事的个体虽不至被认为有病,但却是不被赞赏的;因为他们有违社会标准。他们选择的目标是自我中心的而非合作性的。在认知方面,他们多以一些特有的、被扭曲的、过度泛化的或是夸大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且一点也不遵循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把生活的主要任务归结为社会任务,它最需要的是合作而非竞争。阿德勒描述了三种生活任务:工作、友谊和爱。后来的阿德勒派学者又描述了在阿德勒著作中暗含的第四、五种:自身任务和精神任务。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自卑感、发展不完善的社会趣旨、以及过分夸大的、非合作性的个人优越感的需求。
阿德勒把心理治疗定义为唤醒咨询者先天具有的社会趣旨。他把咨询者的困境解释为一种挫折而非病态,这种挫折来自于个体赋予了生活错误的意义。他力图鼓励咨询者采取一种更有用的、更适应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通过考察咨客的成长过程及他以往的选择来实现的。对咨询者的家庭构成、家庭氛围、家庭的价值观及早年的生活经历也要加以探究,以便理解为何某一个体会执着于这样的生活目标。
鲁道夫·德瑞克斯把阿德勒派的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四步:(1)建立治疗关系;(2)考察咨询者的生活方式;(3)向咨询者本人解释考察的结果;(4)帮助咨询者改变某些他曾深信不疑的观念,以使咨客与社会更为融洽,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上述提法虽然富有启发意义,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能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解释可能出现在治疗的每个阶段和每一步骤中,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治疗关系需要不断的努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对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且,从最初的访谈开始就可以鼓励咨询者重新确定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
当然,同其它心理疗法一样,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工作,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一件是将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这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正确积极的认知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活的道路上处处都会藏有危险,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第五篇:认知心理学学习心得
认知心理学学习心得
1.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一般认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形成,也表明这一学派已经立足于心理学大家庭。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使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意识)又重新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回到心理学中。而在此之前,在心理科学中占统治地位5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则是主张对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而不管内部心理过程如何。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用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不只包括认知过程,还有情感、意志及各种个性心理特征,若忽略了人的这些特点,就会把人与机器等同起来。认知心理学并未忽略对动机和情感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都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探讨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与行为主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强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反对它只关注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2.让·皮亚杰与日内瓦心理学派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是日内瓦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2.1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在他后期著作中用scheme一词)。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1)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所以,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
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经历下列三种形式:⑴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出相同的重复反应;⑵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⑶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2)顺化(accommodation)
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显然,从整体而言,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化,那就谈不上发展。尽管同化作用在保证图式的连续性和把新的要素整合到这些图式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化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换言之,不存在纯粹的同化。当然,如果没有与顺化相对应的同化,也就没有顺化可言。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化过程来说明认识,旨在表明这样的观点: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与顺化。认识既是认知图式顺化于外物,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3)平衡(equilibration)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平衡过程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所以,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化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需要重申的是,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在下列三种不同的认知水平上调节个体的思维过程的: ①调节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关系,以防止两者的不平衡。在皮亚杰看来,同化与顺化出现的相对量对个体的适应来说也是重要的。例如,新的刺激使个体的认知图式发生顺化,然后再将它同化到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去,以达到一种平衡。所以,只有当同化与顺化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达到某种暂时的平衡。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儿童先在F瓶中盛满水(灌到瓶颈为止),然后倒入A杯中;再以同样方式把水倒入B杯中,以表明A与A中的水一样多。然后要儿童打开开关让A和B流同样多的水到D和E杯中去,儿童常常在D和E杯中的水处于水平线的就停止了,认为D和E杯中的水一样多,这时让他们把D和E中的水流入两个相同的杯子C和C中,又会发现两杯水不一样多。显然,儿童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观察结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种平衡的过程。
②调节个体知识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子系统是指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结果,例如数、长度、距离和时间等。由于这些子系统是以不同的速度形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儿童在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可能会作出两种对立的判断,但却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矛盾。在一项实验中,皮亚杰给儿童一排杯子和一堆蛋,要求儿童取出刚够放入所有杯子的那么多蛋,儿童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即在每只杯子下面放一个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当皮亚杰合拢或散开其中的一排时,儿童就会断言有一排多些。也就是说,儿童关于数的知识与长度的知识之间出现了矛盾。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他们会意识到这两个判断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不平衡。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就是一种平衡的过程。
③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的整体知识始终在被分化成各个部分,然后又把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知识。由此可见,平衡是个体在连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2.2 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推断儿童的思维。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认知发展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阶段出现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因而这些阶段具有普遍性。第二,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相对稳定的图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第三,认知图式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图式是后一阶段图式的先决条件,并被后者所取代。
皮亚杰借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思维发展的过程。他把运演(operation)水平作为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
他认为,心理运演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运演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内化的动作是相对于使用实物的外显动作而言的。例如,达到运演水平的儿童不用做把瓶子里的水倒入杯子这一实际动作,也能在头脑里想象出这一动作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第二,运演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例如,儿童能够设想:向西走10步,再回头向东走10步,自己的位置不变。
第三,运演具有守恒性。运演是以某种守恒性或不变性的存在为前提的。事实上,运演的可逆性已表明了这一点,儿童能够想象到在转换过程中并非一切都变了,即知道自己会回到原地。所以,运演的守恒性与可逆性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某种内容的守恒,可逆性就失却了依附。同时,守恒性是通过可逆性而获得的。正是由于运演的可逆性,才使人们对运演过程中某些不变的因素有清晰的认识。
第四,运演不是孤立存在的。可逆性与守恒性之间的关系也表明了这一点。皮亚杰认为,任何单独的内化动作都不是运演,各种内化动作必然是相互蕴含,并按一定的规则组成一种整体结构。
3.学习认知心理学的体会与心得
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感觉进行研究起源于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他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它为知觉和其它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一切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类对于这个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物所作出的反应与行为,都取决于他对这个世界,这个事件的看法,然后决定自己该如何去做。这一点,终极表现为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需要我们人对不同境遇进行合理认知,避免情绪化的错误认知,是一个主观能动极强的过程。
与动物只有感觉而无知觉不同,人类拥有自我意志,这意味着认知的过程不是像并非像行为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通过训练,促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与巩固的,而是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是认知的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不过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者接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结构。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会经过感觉登记进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在学习者对于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选择阶段。个体根据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在这个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的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认知。
在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平衡原则。即认为如果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学习的时侯,试图加工所选择的刺激,如果不成功,则会导致结构的失衡。个体在力图重新得到平衡的时候,认知结构的变化也就随着发生了。第二,迁移原则。新的认知结构始终会受到以往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即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对此,生活出现的心理大多是由人们对于这个世界、这个事件偏颇的认识造成的,需要通过矫正认知来予以治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建的一整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理论与时下的临床心理咨询实践联系甚密。阿德勒把他的体系命名为“个体心理学”,这来自拉丁文的“individuum”,意为“不可再分”,它突出了阿德勒心理学派的整体观点。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如意识与潜意识、心灵与躯体、追求与逃避都属于主观感受,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理性体系。在阿德勒派心理学中,个体被视为总在不断地朝向其主观既定的目标迈进,虽然个体的生活目标必定会受限于遗传与环境,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目标是个体根据自身特定的知觉,做出的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定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世界的知觉形成了一整套自身和谐(self-consistent)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这种认知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朝向既定目标的迈进具有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阿德勒派称之为“生活方式”。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不同,其生活目标也因人而异,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这个目标总是使得个体的主观感受由自卑向优越、完美、富有竞争力或是完整转变,从对处境的一种卑微之感转向一种强有力之感。个体的努力可能向两种方向发展:有用的与无用的。在阿德勒派看来,“有用的”是指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采取与他人平等、互助的态度;而“无用的”则是指个体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采取排斥的、非合作的态度。所有的行为,包括适应的和适应不良的,都是被设定在社会范围中来定义的。有用的行为是与社会趣旨相一致的,是一种需要得到发展和鼓励的潜能。
而以那种无用的方式行事的个体虽不至被认为有病,但却是不被赞赏的;因为他们有违社会标准。他们选择的目标是自我中心的而非合作性的。在认知方面,他们多以一些特有的、被扭曲的、过度泛化的或是夸大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且一点也不遵循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把生活的主要任务归结为社会任务,它最需要的是合作而非竞争。阿德勒描述了三种生活任务:工作、友谊和爱。后来的阿德勒派学者又描述了在阿德勒著作中暗含的第四、五种:自身任务和精神任务。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自卑感、发展不完善的社会趣旨、以及过分夸大的、非合作性的个人优越感的需求。
阿德勒把心理治疗定义为唤醒咨询者先天具有的社会趣旨。他把咨询者的困境解释为一种挫折而非病态,这种挫折来自于个体赋予了生活错误的意义。他力图鼓励咨询者采取一种更有用的、更适应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通过考察咨客的成长过程及他以往的选择来实现的。对咨询者的家庭构成、家庭氛围、家庭的价值观及早年的生活经历也要加以探究,以便理解为何某一个体会执着于这样的生活目标。
鲁道夫·德瑞克斯把阿德勒派的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四步:(1)建立治疗关系;(2)考察咨询者的生活方式;(3)向咨询者本人解释考察的结果;(4)帮助咨询者改变某些他曾深信不疑的观念,以使咨客与社会更为融洽,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上述提法虽然富有启发意义,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能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解释可能出现在治疗的每个阶段和每一步骤中,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治疗关系需要不断的努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对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且,从最初的访谈开始就可以鼓励咨询者重新确定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
当然,同其它心理疗法一样,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工作,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一件是将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这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正确积极的认知路漫漫其修远兮,生活的道路上处处都会藏有危险,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