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18阿里山纪行教案苏教版
阿里山纪行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2、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重点难点]
1、重点:采用移步换景法。
2、难点: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2、导语
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二、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五、精读课文3——9段。
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第4段,写潭水清澈。
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搜集有关阿里山的资料或风光图片,在班上交流。
阿里山简介:
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里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2、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3、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三、拓展训练
思考:你所知道的有关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四、欣赏
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六、布置作业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18《阿里山纪行》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十八
阿里山纪行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了解阿里山美丽如画的风光。2.学习课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3.理解学习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4.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教 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诵读课文。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
一、目标导学
1.导语: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阿里山在哪里呢,就在祖国宝岛——台湾。一湾海峡挡不住两岸人民渴望团聚的共同心声,我们对宝岛台湾的优美风光无限神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阿里山。
2.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风靡()纯粹()堪称()镶嵌()鱼鳖()雄踞()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作者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3.阿里山给人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表现在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风光美如画 ;
林海云雾、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曲幽的路径、无边的森林、神奇的神木 ; 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一开头就引用大陆学者和台湾同胞各自喜欢的对方的歌曲。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大陆学者和台湾同胞各自喜欢的对方的歌曲《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2.作者笔下的神木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明确:由神木受到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的风风雨雨,“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种巨子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不折不挠,唯物向上的精神品格。神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无可匹敌,他是阿里山的标志。神木生机勃勃,不折不挠,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虽经历磨难,却不折不挠,昂扬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神木是阿里山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
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描写了阿里山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曲幽的路径、无边的森林,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把这些美丽的景物展现给读者,层次清晰,开头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结尾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达标训练
l.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一泓()
莽莽()
溢出()
镶嵌().....鱼鳖()
静谧()
红桧()
孕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接风洗尘:
(2)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风靡:
⑶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地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
莽莽:
⑷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谛听:
3.假如你是吴正功先生阿里山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的浏览课文,参照作者行踪的关键词,完善下面的解说词。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然后改乘()进山,经过3个小时运行后我们会到达(),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我们会看到(),迈过()间的(),最终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4.课文中如此写道:“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哪些认识和感受?
五、堂清检测
l.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一泓()
莽莽()
溢出()
镶嵌()鱼鳖()
静谧()
红桧()
孕生()2.解释词语
匹敌:____________________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_ 恍如隔世:________________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 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堪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谛听: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岚: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读课文3-9段。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________。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谭水清澈;第5段,________;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________________;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9段,________。
4.文章写景采用了 方法来组织材料,使文章行文思路清晰明了。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优点、不足、改进设想)
第三篇:《阿里山纪行》教学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阿里山纪行》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4、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预习展示
1、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学生跟唱,营造气氛,感受阿里山的美丽。
2、简介阿里山
4、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一泓()莽莽()溢出()镶嵌()鱼鳖()静谧()红桧()孕生()
5、熟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二、合作探究(明确:“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 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 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 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 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
2、讨论课文的脉络层次划分,并归纳。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 记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法,呼应 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那么阿里山的风光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呢?请同 学找出来。
第四篇:江苏省扬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11背影教案苏教版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2.指导朗读训练和进行片断写作。3.情体味文中的至爱亲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情感。2.“背影”是明线,“父子深情”是暗线。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学习重点:感受父亲形象,体会父子深情;理解并学习用截取法表现人物的写法。)
一、介绍作者朱自清的情况和《背影》一文发表后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 1.正音。
2.思考概括:本文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情?
三、梳理文章思路
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全文以“背影”为线索,按照“回忆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思念背影”的顺序构建全文。
其中,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细致的刻画,这个背影最为感人。
四、精读第6段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背影的感人之处。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3.教师小结:这个“背影”,艰难吃力,在铁道两旁爬上爬下;这个“背影”,困顿和挣扎,颓唐又努力,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为了照顾儿子,什么灾祸、劳累都置之度外,父亲在这千难万苦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4.齐读体会。
五、分析其他三次“背影”的作用
六、总结“背影”的作用
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适当予以肯定。)
讨论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景惨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父亲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便宽慰儿子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还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但作者更加爱自己的父亲。作者这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
“背影”是父亲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形象感人,背影是父亲特殊的面貌,透过背影,我们可以洞察父亲的内心世界。它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和凝聚点,“形神兼备”。作者描绘了这个背影,省略了其它方面的描写,给人新颖的感觉,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在晶莹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七、作业 1.熟读课文。2.背诵第6段。
第二课时
本课时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作者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一、一读课文,体会父爱子。
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 句话?(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 明确: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二、二读课文,感受子爱父
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一直是那么感激和怀念吗?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我”对父亲的感情复杂的一面。
1.文中“行李太多„„讲价钱”,“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语句都表明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而“我”当时的反应又如何呢?
2.“心里暗笑他迂”。请解释“迂”,并谈谈对“我”的看法。三、三读课文,思考真善美
结合下面两段文字和《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9月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由于多数学生反对,《背影》可能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学生的理由是:《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
9月14日“搜狐网”:听到这个消息,台湾的年轻学子反应却是相当不以为然,而国文老师更是直呼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样做太无聊,《背影》所传递的人性美、人情美是经久不变的“善与美”。
四、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对我们的许多关爱,面对这些“关爱”,我们应当怎样做呢?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言。
五、作业
1、《同步导学》基础训练1;
2、《同步导学》预习1;
3、《同步导学》学习2;
4、《同步导学》学习5。
第五篇:十八 阿里山纪行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学教案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重点难点]
1、重点:采用移步换景法。
2、难点: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2、导语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二、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五、精读课文3——9段。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潭水清澈。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搜集有关阿里山的资料或风光图片,在班上交流。阿里山简介:
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里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3、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三、拓展训练
思考:你所知道的有关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四、欣赏
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