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题目是编者加的。〔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环〕围。〔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古代作战时士兵用以保护身体的军服)。〔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至〕极点。〔畔〕通“叛”。〔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题目是编者加的。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孙步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市井之间)。〔任〕责任,担子。
〔也〕这个词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饿其休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曾益〕增加。曾同“增”。〔恒〕常。
〔过〕这里意思是犯过失。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拂(bì)士〕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出〕在外面。指国外。
〔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1
1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独立翻译课文,能辨析常见文言虚词“而”“以”、实词“道”“域”“固”“国”等。
2、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同学能借助课文注释翻译课文,教师只需对个别字词做引导;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议论文,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可能有难度。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难点: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预习展示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三、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活动2【导入】呈现目标
1.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独立翻译课文,能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活动3【讲授】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活动4【活动】自主学习
资料助读
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交流探讨、互助释疑
所展示疑难之处研究讨论,共同解决(教师适当补充)。
活动6【活动】研读共品
1、再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2、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4、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
6、整体归纳: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c、这篇短论在论证上有什么特色?
活动7【活动】拓展延伸
1、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
2、孟子语录摘选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活动8【测试】达标检测
一、解释黑体字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二、翻译下面句子: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苏版初中语文第九册诵读欣赏的内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诵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而且本节课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老师适当设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等组织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文特点,本节教学拟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涵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调动旧知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已知事实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文的学习讨论。
(二)、文学常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讲求“知人论世”,故安排此环节,由学生借助手头资料自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教师在做重点强调,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三)、朗读并译文: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教学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由于时代的差异,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须先通其文意。这历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故本环节为本节课重要环节之一。又由于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有一定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加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节课拟采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领会如下文言知识的方法组织教学突破重点。
(四)、赏析文本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证的过程到得出结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拟采用教师设疑导读,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讨论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提高议论说理的提高议论说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安排此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领悟孟子的思想,增强对“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积累中予以贯彻落实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总之,本节课将充分贯彻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读为主线,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六、说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总感觉到有些别扭,不就仅仅是公开教学么?都是熟悉的同事啊,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谈吐高雅、机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是我在备课上还是不够充分,顾头不顾尾的。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精读品味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米粟,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
对,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
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师:读得很好,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以是凭,靠的意思。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五)讨论交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教后反思:
孟子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第四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异义词,对课文熟读成诵;
2、把握文中阐述的中心观点,初步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内涵;
3、理清“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几者的关系,学习孟子严 密的思辩方法。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阐述的中心观点的内涵
2、理解文章层层垫高,逐步深入的严密的论证思路 课 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与停顿
2、学生个读与齐读,检查阅读情况
3、对照书下注释,与课前预习疏通文意(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 今义:常用于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或推委等
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到„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 今义:常用义为“疆域”或某种范围,境城、音域等)
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指水塘,池塘)
(3)虚词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而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4)一词多义;
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以 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翻译课文
四、讨论分析课文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板书: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层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证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板书: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分析问题: 举例论证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3、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
失人心者,众叛亲离,不攻自溃)
板书: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反对比论证
五、拓展延伸
1、孟子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他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板书:战争——治国
2、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
(参考: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等;俗语有“家和万事兴”;典故有“将相和”等。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习题
附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分析问题: 举例论证 战争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反对比论证 治国
第五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资料链接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二、初读文章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 2.用斜线“/”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幸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2.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温馨提示:论证方法主要有: 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4.怎样理解文中“道”的意思?
五、积累迁移 1.背诵课文。
2.积累本课名句。
3.君主须“得道”,百姓亦须“得道”,商人要掌握经商之道,学生要掌握学习之道,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遵循的“道”有哪些?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1.sù pàn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1.内城 外城 围
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 2.翻译略
四、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4.仁政
五、积累迁移 1.略 2.略
3.答:态度端正,方法适当,勤奋刻苦(言之成理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1.sù pàn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1.内城 外城 围
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 2.翻译略
四、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4.仁政
五、积累迁移 1.略 2.略
3.答:态度端正,方法适当,勤奋刻苦(言之成理并能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