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亳州九中徐秀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篇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字,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课件出示读音、朗读节奏)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学习文言文朗读是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课件出示)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战争中需要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人和” 域民
类推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课件出示)
七、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异义词,对课文熟读成诵;
2、把握文中阐述的中心观点,初步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内涵;
3、理清“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几者的关系,学习孟子严 密的思辩方法。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阐述的中心观点的内涵
2、理解文章层层垫高,逐步深入的严密的论证思路 课 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与停顿
2、学生个读与齐读,检查阅读情况
3、对照书下注释,与课前预习疏通文意(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 今义:常用于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或推委等
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到„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 今义:常用义为“疆域”或某种范围,境城、音域等)
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指水塘,池塘)
(3)虚词
代词 他 亲戚畔之 表修饰 着、地 夫环而攻之
之 助词 的 三里之城 而
动词 到 寡助之至 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
(4)一词多义;
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以 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5)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翻译课文
四、讨论分析课文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板书: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层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证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板书: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分析问题: 举例论证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3、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
失人心者,众叛亲离,不攻自溃)
板书: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反对比论证
五、拓展延伸
1、孟子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他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板书:战争——治国
2、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
(参考: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等;俗语有“家和万事兴”;典故有“将相和”等。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习题
附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分析问题: 举例论证 战争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出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反对比论证 治国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2、顺畅畅朗读背诵。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⑵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
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进而导入本文。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多媒体打出孟子的头像)学生阅读学习材料介绍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多媒体出示要求)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朗读指导(多媒体出示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3、齐读一遍。正音:(多媒体显示)
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翻译全文
(1)明确翻译步骤:“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意思;看一看——注释;议一议——难点;说一说——理解;评一评——正误”
(2)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人一组,推举小组长记录疑问)(3)教师出示重点及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学生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后,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5)重点检测
6、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研读赏析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环而攻之”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4、文章到第三段中心论点已得到证明,那么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
5、齐读
五、拓展反思
结合历史和现实举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
六、当堂背诵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第四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圣人。另外还有胡适的母亲、六祖慧能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可见世界的命运一多半掌握在妇女手中。
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 停顿 重音 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正音:戚(qī)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两个事例。具体句子----)
2、第一个事例中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④ 原因何在?(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板书)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胜利 指导背诵本段
3、第二个事例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双重否定句的排比句式;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读起来整齐、有气势)② 战争结果如何?(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③ 为什么?(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板书)地利不如人和(攻城胜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运用排比。作者将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
5、统治者治国“以封疆之界,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依靠什么呢?(人和)
6、对了,治国更学要人和,那么君主如何才能得到人和呢?(得道,施仁政
这就全面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实行“仁政 ”这里也看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思想。)
7、那么得道会怎样?不得道又会怎样呢? 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板书)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总结: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证明论点,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当堂背诵
六、拓展
通过以上我们的朗读、品味、赏析、背诵我们对孟子的人和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能不能结合历史或者今天现实说一说人和的重要性?
(98年众志成城抗洪胜利 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 奥运成功的举办等等)
七、作业:背熟并默写全文
八、结束:我们这节课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就让我们用朗朗的背书声结束这篇课文吧,实在背不过的地方可以看一下课文。
(三)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析论点: 守城胜利 攻城胜利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五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2、顺畅畅朗读背诵。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⑵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
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名言积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介绍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提示要求)听读注意:读音
停顿
重音
节奏
2、朗读指导(提示要求)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重音突出 富有节奏
3、自由读 正音:
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研读全文 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
四、研读赏析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 “七里”“环而攻之”
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到第三段中心论点已得到证明,那么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
5、齐读
五、拓展反思
结合历史和现实举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
六、当堂背诵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论点:战争天时举例结论: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域民地利失道寡助固国治国不如道理人和威天下“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