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7:5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供法学本科教学使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编写

说 明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文件精神,知识产权法学是为从民法学中独立出来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新兴法学学科。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不仅应当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深入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法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应当具备知识产权执法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基本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和处理知识产权案件。

学习本学科应具备民法、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专业知识。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专业和辅修法学的其他专业本科生。教学时数共为5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48学时,观摩审判或模拟法庭、案例讨论等教学实践活动为6学时。教学手段为多媒体教学。

配合本教学大纲教学的指定教材为 张楚 教授主编《知识产权法学》(待出版)。因教学时数有限,本大纲仅涉及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于该指定教材未在本大纲中写入的内容,同学们务必自学,以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

本教学大纲经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全体 老师集体讨论研究。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三章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第四章 著作权主体 第五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六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七章 邻接权 第八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九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十一章 著作权的管理 第十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三章 专利制度概述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客体 第十五章 可专利性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取得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 第十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四编 商标权

第十九章 商标制度概述 第二十章 商标注册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第二十二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二十三章 商标管理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的保护 第二十五章 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二十六章 反不正当竞争 第六编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第二十七章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编 总论

[ 本编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性质及特征,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含义、法律体系及其属性,为学习本课程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 内容提要 ]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并无准确定义,应从其范围入手明确其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种权等。狭义的知识产权是指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和专利权。

三、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是私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本质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区别与有形财产权。

四、知识产权的特点。知识产权由其客体无形性的本质属性派生出三个特点:专有性,没有法律规定或知识产权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智力成果;地域性,知识产权只在授予或确认其权利的国家和地区发生法律效力,受到法律保护;时间性,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该权利就依法丧失。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 内容提要 ]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知识产权法是调整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调整四方面的社会关系: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知识产权行驶、知识产权管理和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工业版权法律制度、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的法律制度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制度以及我国已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

三、知识产权法的属性。目前较普遍和立法通例承认的观点是知识产权法属于民事特别法。另外学界还有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是综合的法律部门或独立的法律部门,但理由都不够充分,不是普遍承认的观点。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三章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领会著作权和相关权利的区别,熟悉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概况,明确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其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二、著作权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特许出版权保护的是印刷出版商的封建特许权。著作财产权时期,1709 年《安娜法》是世界上第一 部著 作权法,其保护以作者利益为重,并且以经济权利内容为限。作者权时 期强调 著作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内容。19 世纪中叶进入国际保护时期,签订了一系列保护著作权的国际公约。

第二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内容提要 ]

我国历史上第一 部著 作权法是 1910 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后来 1915 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和 1982 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都在其基础上制定的。新中国成立后,1990 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于 2001 年对其进行了修改。

第三节 中国著作权法的原则

[ 内容提要 ]

我国著作权的主要原则是 :

1、以保护作者权益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

2、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传播者的邻接权的规定上。

3、协调作者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原则,如规定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制度对作者权益进行一定的限制。

4、符合著作权国际保护基本准则的原则,我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并实施了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 著作权主体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分类,领会作者(原始主体)及其他著作权人(继受主体)的相关规定,明确几类特殊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认定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和分类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作者和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著作权主体分为原始主体和 继受 主体,完整主体和部分主体,中国主体、外国主体和无国籍主体。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 内容提要 ]

一、作者是自然人,其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劳动,享有最原始和完整的著作权,我国法律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为作者。

二、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在一定条件可以被视为作者。凡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支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意志创作,由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

三、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外国作者 手我国 著作权法的保护:外国作者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外国作者的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与中国有缔约或共同参加国际公约,外国作者的所属国或经常居住地与中国有缔约或共同参加国际公约,外国作者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成员国发表出版或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 内容提要 ]

继受主体是指除作者以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其他非法人组织或国家。继受主体的著作权的主要原因是:因继承、赠与、转让而取得;国家因购买、接受赠予或根据法律规定而取得著作权。

第四节 著作权的归属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是属于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二、合作作品是两人以上有共同创作的合意并共同创作的作品。无法分割的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合作作者共同共有;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但不得构成对合作作品整体著作权的侵害。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凡主要利用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的物质条件创作并有其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单独享有的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除上述情形外,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演绎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作活动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人享有,但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汇编作品 是指奖若干 作品、作品的片断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它材料,通过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从而形成有的独创性的新作品。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汇编人享有,但 但 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委托作品是指作者接受他人委托,按照他人创作意图,依照合同约定而创作完成的作品。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由合同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归受托人享有。

影视作品是指利用一定的摄录物质设备,将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摄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包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制片人享有,但音乐等可单独行使的作品的作者可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是指享有著作权的人在法定保护期内,将其作品的载体的所有权转移给他人的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 不 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原件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是指作者隐去姓名,包括不具名或不写明真实姓名的作品。除署名权外,其著作权由其原件所有人行使;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

第五章 著作权的客体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作品的概念、特点、类别,熟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领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内容提要

一、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二、作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作品的独创性或原创性是指作品时有作者独立构思创作完成,而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已有的作品而产生。作品的可复制性是指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物质载体形式进行复制,从而能够被他人所感知并可以利用和传播。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 内容提要 ]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别有: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此外,还有两类特殊作品:民间文学作品和计算机软件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 内容提要 ]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不保护的作品和不适宜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前者指:(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作品。后者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格式和表格。 第六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的内容构成,掌握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明确著作权的

取得途径和保护期限。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 内容提要 ]

著作人身权,又称为精神权利,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包括发表作品和不发表作品的权利。

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它包括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不署名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 内容提要 ]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著作财产权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发行权是指已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

出租权是指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展览权,也称公开展览权或展示权,是指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向公众展示的权利。

表演权,也称公演权、上演权,只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放映权是指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广播权,也称播放权,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的一项新的著作权权能是指以有线 或着 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这些作品。

演绎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享有的以其作品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权利,主要包括修改权、翻译权和汇编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1)自动取得,著作权自作品 创作完成之日起生。(2)注册取得,是指除了作品创做出来以外,还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获得著作权。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采取的是自动取得制度。

二、著作权的期限,是指国家依法确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著作权并予以保护的法定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身权中除发表权与财产权利的保护期相同外,其他人身权永久受到保护。关于著作财产权,如作者为公民,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法人作品的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 加死亡 后50年,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时间起算;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护期为50年,但作者身份一旦确定则适用一般规定。其他特殊作品的保护期为自首次发表后50年。

第七章 邻接权

[ 本章学习重点和要求 ]

了解邻接权的概念及其与著作权的关系,理解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以及广播组织播放权的有关规定。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 内容提要 ]

邻接权,亦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活动过程中,对其为传播作品而创作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以及广播组织播放权。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是:权利主体不同、保护对象不同、权利内容不同和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不同。

第二节 出版者权

[ 内容提要 ]

出版者权是指出版者对其复制、发行的作品复制品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的统称。

出版者权者包括: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版式设计权,作品文字修改权,报刊出版者的投稿选登权,报刊出版者的作品转载、摘编权,图书出版者的重印、再版作品权。

出版者得义务有:与著作权人订立图书出版合同,按照出版合同的约定质量、期限出版图书,重印、再版义务以及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三节 表演者权

[ 内容提要 ]

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依法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

表演者的权利有: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许可他人录音录像;表演者复制发行其表演的录音录像的权利;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手段向公众传播其表演。

表演者的义务有: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他人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演绎作品进行演出,除应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演绎作者著作权人的许可并付酬外,还应取得被演绎之原创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应向其支付报酬。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品作者的权利

[ 内容提要 ]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有:音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音像制作者使用改编、注释、翻译、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注释、翻译、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申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音像制作者在制作发行作品时,除应尊重作者的权利外,还应尊重表演者的权利,既应当同表演者签订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

[ 内容提要 ] 广播组织权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广播组织对其编制的广播电视节目依法享有的权利。

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广播电视组织的义务: 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第八章 著作权的利用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转让、著作权许可使用、著作权质押的概念和特征,理解著作权关于著作

权利使用制度的规定。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商业性使用其作品的行为。法律特征:(1)著作权许可使用并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2)被许可人的权利受制于合同的约定。(3)出专有许可权外,被许可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侵权之诉。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也就是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和其他事项。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财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权能,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的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下的行为。其特点是:转让的对象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著作权转让与作品的载体所有权无关;著作权转让的权利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等。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 转让著作财产权的作品名称;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转让价金;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违约责任;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 内容提要 ]

著作财产权除转让及许可使用外,还可以用来作为债的质押、信托、破产财团、强制执行、离婚是夫妻财产分割以及继承的对象。

第九章 著作权的限制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权能限制的各种具体情形,领会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的使用条件及其相互区别,掌握合理使用的认定方法。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 内容提要 ]

一、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著作权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在著作权法领域被称之为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有两种模式:“因素主义模式”和“规则主义模式”。合理使用应符合的条件有:被使用的作品必须已经发表;使用作品的目的必须是出于非商业用途;合理使用不应侵犯著作权人著作财产权以外的其他合法权利;需尊重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人身权等。

二、我国著作权法具体规定了合理使用的12种情形:个人使用;饮用;新闻报道;对政论性文章的转载;对公开演讲的转载;课堂教学使用;公务使用;图书馆陈列或保存版本;免费表演;对室外陈列作品的使用;汉族文字作品翻译为少数民族文字作品;盲文出版。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 内容提要 ]

一、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利的制度。法定许可应满足的条件有:法定许可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主体只能是出版者、录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法定许可他人作品,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合法权利。

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许可有:报刊转载或使用在报纸、杂志上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制成录音制品;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经发表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第三节 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 内容提要 ]

强制许可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根据情况,将对已经发表作品进行特殊使用的权利授予申请获得此项使用权的人。强制许可和合理使用不同。目前我国没有关于强制许可的规定。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 本章学习要求和重点 ]

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构成、种类,明确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领会保护著作权的执法措施。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 内容提要 ]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指 未经作者等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的许可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或其他制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或邻接权的行为。

二、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必须有侵权行为的客观事实;使用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侵害的对象应是处于著作权保护期的享有合法著作权的作品。

三、我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类是除应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责任

[ 内容提要 ]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责任是指侵权行为人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给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或者传播者的邻接权造成侵害时,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类型有:(1)民事责任,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形式;(2)行政责任,主要有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罚款,没收侵权制假物资、设备等形式;(3)刑事责任,主要有拘役、罚金、有期徒刑等形式。

第三节 保护著作权的执法措施

[ 内容提要 ]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纠纷的调处方式主要有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为加强著作权的执法,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还规定了以下执法措施:责令停止有关行为、诉前禁令、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证据保全和人民法院依法处置权。

第十一章 著作权的管理

[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了解著作权行政管理的含义和我国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领会我国著作权集

体管理 的各项规定。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一节 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

[ 内容提要 ]

著作权行政管理,是指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行政行为,代表国家对著作权工作进行管理的活动。

著作权行政管理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国家版权局作为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二节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 内容提要 ]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首先出现在西方。我国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的时候首次规定了著作权管理,2005年我国颁布实施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在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著作权保护制度。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以自愿许可为原则,法定许可为例外。管理的范围是权利人自己难以有效行使的权利的财产权利,包括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指为权利人的利益依法设立,根据权利人授权、对权利人的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进行集体管理的社会团体。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我国采取的是行政许可制,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必须得到国务院的批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还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监督,使用费的收取和转付以及 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

第十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

[ 本章内容和学习要求 ]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特点,我国计算机保护的立法。领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属,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以及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和法律责任。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 内容提要 ]

一、世界各国大多用版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目前还没有关于计算机软件保护的专门性国际条约。我国于1991年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并于2001年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二、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其要获得法律保护,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原创性、可感知性和可再现性。

第二节 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 内容提要 ]

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软件开发者。但对于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指令开发和职务开发,其著作权的归属,法律另有规定。另外,计算机软件的继承人、继受人和受让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著作权人。

二、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同样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等权利。另外,计算机软件的合法复制品的所有人也享有一定的权利。

三、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限制包括合理使用和期限的限制,其保护期为50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使用和转让其著作权的一部分或全部。

四、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列举的方式列举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并规定了应承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同时还规定了侵权责任的过错推定和侵权责任的例外。

五、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和解、仲裁和诉讼,关于执法措施同著作权法的规定一致,有诉前禁令、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的规定。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三章 专利制度概述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掌握专利、专利权和专利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概况,弄清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运用专利制度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专利制度概说

[ 内容提要 ]

专利的基本含义归纳为:(1)“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即与“专利权”具有相同含义;(2)专利是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文献,即“专利文献”的简称;(3)专利是指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照专利法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查后,被确认符合专利条件(即具有专利性)的发明创造。一般认为,专利是指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

专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专利是一项特殊的发明创造,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2)专利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3)作为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确定。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三种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第二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演进

[ 内容提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84年3月12日通过,并于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2年9月2日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对我国专利法作了如下修订:(1)扩大了专利保护范围;(2)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3)延长专利权的保护期限;(4)改变强制许可的条件;(5)增加规定本国优先权;(6)将异议程序改为撤销程序;(7)修改和补充了有关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规定。

2000年8月25日通过的专利法修正案,对我国专利法作了如下修改:(1)修改与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不相适应的有关规定;(2)进一步完善专利保护制度;(3)简化、完善有关程序;(4)处理专利国际申请的内容与《专利合作条约》相衔接。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客体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专利权客体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概念、特征、种类等,理解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的基本类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发 明

[ 内容提要 ]

发明是专利法的主要保护对象。它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种:产品发明(包括物质发明)是人们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方法发明是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

将发明进行分类的法律意义在于:(1)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不同的发明所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有所不同,其撰写内容也有所不同。(2)在取得专利权后,因发明种类不同,专利权人行使权利的方式不同,专利权的效力范围也不同。(3)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因发明的种类不同而导致其举证责任不同。

第二节 实用新型

[ 内容提要 ]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实用新型是针对产品而言的,任何方法都不属于实用新型的范围;(2)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只能是具有立体形状、构造的产品,而不能是气态、液态产品,也不能是粉末状、糊状、颗粒状的固态产品;(3)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新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工业上应用;(4)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必须是可自由移动的物品。

第三节 外观设计

[ 内容提要 ]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附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2)外观设计必须是与独立的具体的产品合为一体的新设计;(3)附载外观设计的产品必须能够在工业上应用;(4)外观设计必须能够使人产生美感。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 内容提要 ]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有: 1)违反善良风尚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2)不可获专利的主题。现行法(修订)规定不适用专利法的对象是:(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第十五章 可专利性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掌握发明和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的条件;理解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含义,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判断发明创造是否具备专利条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概 述

[ 内容提要 ]

可专利性,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权应当具备的实质性条件,即是该项发明创造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状况。

广义的可专利性包括:(1)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专利法第2条所指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2)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是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那些对象;(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不属于专利法第5条所指的那些发明创造;(4)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符合专利法第22条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符合专利法第23条所规定的条件。而狭义的可专利性主要是指广义实质条件中的第4项标准。

第二节 发明、实用新型的可专利性

[ 内容提要 ]

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即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专利法对“丧失新颖性的例外”情况作了具体规定,即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一般认为,以下发明具有创造性:(1)申请专利的发明解决了人们渴望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2)申请专利的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3)申请专利的发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4)申请专利的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不具有实用性的几种情况:(1)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 新型不 具有再现性;(2)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缺乏技术手段;(3)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违背自然规律;(4)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方案;(5)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不能产生积极效果。

第三节 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

[ 内容提要 ]

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为新颖性、美观性和合法性。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与其申请日以前已经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与其申请日前已在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美观性是指外观设计被使用在产品上时能使人产生一种美感,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合法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而且不得违反法律、社会公德,也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取得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专利申请权的概念、特征及归属,明确专利申请人的条件、种类及权利,掌握专利申请原则和申请日、优先权的有关规定,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专利申请权的纠纷,熟悉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专利申请原则

[ 内容提要 ]

专利法规定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书面原则。即专利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办理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时,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先申请原则。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闹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给最先申请人。

3、单一性原则。又称“一申请一发明”原则,即一份专利申请文件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

第二节 专利申请日

[ 内容提要 ]

专利申请日,也称关键日,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申请受理代办处收到完整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确定专利申请 日应当 注意以下问题:(1)专利申请文件是通过邮局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2)专利申请人享有优先权的,以优先权日为申请日。

优先权,即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自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个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有权将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国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优先权期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向另一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优先权。

本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在某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又向该国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后一申请的,依法所享有的优先权。

第三节 专利申请文件 [ 内容提要 ]

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的申请文件有:(1)请求书,即专利申请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请求授予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以专利权的一种书面文件;(2)说明书,即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具体说明的陈述性书面文件;(3)说明书摘要,即说明书公开内容的概述,它仅是一种技术情报,不具有法律效力;(4)权利要求书,即专利申请人提交的,用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书面文件。它是判定他人是否侵犯专利权的根据,直接具有法律效力。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可以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该提交的申请文件有:(1)请求书。申请人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等文件,并且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2)图片或照片。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应提交正投影六面视图和立体图(或照片);就平面外观设计产品而言,应提交该产品的两面视图。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 内容提要 ]

国际上存在审查制与不审查制两大专利体系,各有利弊。荷兰于1963年创立“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我国专利法采用该制度。

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1)初步审查,也称形式审查,是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后公布申请以前的一个必要程序。(2)公布申请。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

利行政 部门可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3)实质审查,即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依法进行审查的法定程序。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 作出 授予专利权的决定。

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进行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 作出 授予专利权的决定。

权利的丧失与恢复。(1)权利的丧失。如果申请人在法定期间或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内未办理相应的手续或没有提交有关文件,其申请就被视为撤回或丧失提出某项请求的权利,或导致有关权利终止的结果。(2)权利的恢复。当事人因耽误期限而丧失权利之后,可以在自障碍消除后2个月后,最迟自法定期限或者指定期限届满后 2 年内或者自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请求恢复其权利。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的概念,弄清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法律效力,理解导致专利权终止的法律事实。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专利权的期限

[ 内容提要 ]

根据1992年12月31日 以前的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权,其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15年;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5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申请续展3年。

根据1993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所获得的专利权,其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20年;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10年。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按《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不少于自申请日起20年。

第二节 专利权的终止

[ 内容提要 ]

专利权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

专利权的终止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专利权终止,是指一项有效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广义的专利权终止,不仅包括有效专利权效力的消灭,而且还包括专利权因无效宣告而致使其被视为自始不存在的情形、因专利权的转让而导致原专利权人丧失专利权的情形。此处“专利权终止”,仅指狭义的专利权终止。

导致专利权终止的法律事实有:(1)保护期限届满。(2)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放弃专利权。(3)专利权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专利年费。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 内容提要 ]

专利权无效宣告,是指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对这种请求进行审查,作出宣告专利权无效或维持专利权的决定。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有三种:宣告专利权无效、维持专利权有效、宣告专利权部分无效。无效宣告的法律后果:(1)一事不再理的效力;(2)追溯力;(3)对任何第三人和一般公众的约束力。

第十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专利侵权行为、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专利侵权行为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的关系,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准确地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 内容提要 ]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指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法律效力所及的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产品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及于一切具有相同特征、相同结构和相同性能的产品。方法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及于一切具有相同特征、相同参数和相同效果的方法。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 内容提要 ]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任何他人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定事由的情况下,擅自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为:(1)专利权有效原则;(2)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的原则;(3)技术特征完整对待原则;(4)全面覆盖原则;(5)等同原则;(6)禁止反悔原则;(7)多余指定原则。

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非专利权人在自己为生产经营目的而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的产品上擅自标注他人专利权标记和专利号的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即行为人积极诱导或促使他人实施直接专利侵权的行为。

我国专利法对此未作规定,但行政及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处理有该类行为:(1)故意制造、销售只能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2)未经授权或委托,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3)专利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

第三节 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

[ 内容提要 ]

专利管理机关对专利侵权的处理。专利管理机关,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机关。专利管理机关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时,应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各方相互谅解、达成协议。如调解不成,专利管理机关应当及时 作出 处理决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对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在专利侵权纠纷发生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既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审理。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第四节 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 内容提要 ]

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 1)民事责任。侵权行为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有:(1)停止侵权;(2)赔偿损失;(3)消除影响。2)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专利管理机关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罚款、赔偿损失。3)刑事责任。对假冒他人专利构成犯罪的,处以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第四编 商标权

第十九章 商标制度概述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商标的基本含义、商标权的概念、内容,明确相关权能的不同法律效力,领会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商标权取得的基本方法及商标权终止的基本原因,明确商标的基本分类和商标的功能、作用,熟悉商标制度史的一般知识,掌握我国商标法的主要特点及修改内容。

识记:(1)商标的基本含义;(2)服务商标的概念、联合商标的概念、防御商标的概念、证明商标的概念、集体商标的概念。(31857年法国商标法、1904年清朝《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的基本知识,我国1982年商标法的主要特点。(4)商标权的概念;(5)注册原则、使用原则、混合原则的概念;(6)注册商标注销和撤销的主要事由。

领会:(1)商标的作用;(2)特殊标志保护的有关规定;(3)我国商标法修改的主要内容;(4)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不同法律地位;(5)注册商标注销与撤销的区别。

应用:商标、商品名称、商品装潢在应用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使用权与禁止权的不同效力范围。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 内容提要 ]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商品或服务上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商标的含义主要有:(1)商标是用于商品或服务上的标记;(2)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3)商标是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具有显著特征的人为标记。

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

商标与商品名称。商品通用名称不能作为商标使用;商品特有名称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注册 成商标 使用。商品名称一般不受保护,知名商品的名称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商标与商品装潢。商品装潢无需经过注册,不属于特定主体专用;装潢设计的内容无法律限制,且与商品内容相联系。商品装潢可以作为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知名商品的装潢还可以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商标与商务标语。商务标语不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不能为特定人独占使用;但有的商务标语如具有独创性和文学艺术价值,可以受著作权法保护。

商标与特殊标志。特殊标志是指在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中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特殊标志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其所有人享有专有权。

商标的分类:

商品商标与服务商标。商品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的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标。服务商标是提供服务的人在其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标志。

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字母商标、数字商标、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商标,以及组合商标。文字商标是以文字构成的商标。图形商标是指由平面图形构成的商标。组合商标是由文字、图形及其他要素结合组成的商标。

制造商标、销售商标与集体商标。制造商标是商品制造者使用的商标。销售商标是商品经营者使用的商标。集体商标是由某一集体组织所有,其成员共同使用的商标。

联合商标、防御商标与证明商标。联合商标是指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的若干个近似商标。防御商标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使用同一个著名商标。证明商标是用以证明商品来源、原料、翻造方法、质量、精密度或其他特征的商标。

商标的作用:从商标使用者、商标管理者以及商品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1)商品来源的标示作用;(2)商品质量的监督作用;(3)商品选购的指导作用;(4)商品销售的广告作用。

第二节 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内容提要 ]

商标作为一种私有财产受到保护并成为一种专门法律制度,始于资本主义时期。法国于1857年制定的《关于以使用原则和不审查原则为内容的制造标记和商标的法律》,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商标法。自19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标法律保护开始向国际化发展。目前,商标法已成为各国通行的工业产权制度。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制定了三部商标法规,即1950 《商标注册暂行条例》、1963年《商标管理条例》和1982年《商标法》。

我国商标法的主要特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商标立法的出发点;立足于国内兼顾国际惯例是商标立法的原则;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法制的重要环节;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是商标注册制度的重大改革。

1993 年我国商标法进行了重大修订:(1)将商标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服务商标;(2)禁止以地名作为商标使用;(3)增加商标注册审查的补正程序;(4)扩大侵权行为界定范围,加大惩治侵权行为力度。

2001 年我国商标法再次进行了修订,主要涉及:(1)扩大了商标权的主体,同时增加了关于商标权共有的规定;(2)在保护客体方面,扩大了注册商标的范围、明确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符合的实质条件、增加了对驰名商标的具体规定、增加丁对地理标志的保护;(3)在程序方面,增加了优先权的规定,对申请商标注册所申报的事项和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要求,简化了商标注册程序;(4)在执法方面,加强了对商标侵权的查处力度,规定了一些临时措施;(5)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从事商标注册、管理与复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规定了违反法律的责任。

第三节 商标权的概念与内容

[ 内容提要 ]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商标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在我国,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专用权。

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主管机关核准注册而使用的商标,注册人享有专用权。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核准注册而自行使用的商标人不享有法律赋予的专用权。

商标权包括使用权和禁止权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商标权人对注册商标充分支配和完全使用的权利。后者是指商标权利人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擅自使用注册商标的权利。两者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效力范围,使用权涉及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的问题,即以核准的注册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禁止权涉及的是对抗他人非法使用.注册商标的问题,即对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均享有禁止权。

第四节 商标权的取得、归属及终止

[ 内容提要 ]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办法获得商标权。

原始取得的方法有:(1)注册原则,即按申请注册的先后来确定商标权的归属。我国商标法实行注册原则。(2)使用原则,即按使用商标的先后来确定商标权的归属。(3)混合原则,是上述两个原则的折衷适用,即不注册使用与注册使用两种途径都可以获得商标权。

继受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转让合同取得,二是根据继承程序取得。

商标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注册商标所有人丧失其商标权,法律不再对该注册商标给予保护。注册商标因注销和撤销而导致专用权终止。

注销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自动放弃注册商标或商标局依法取消注册商标的程序。其事由有:(1)自动申请注销;(2)过期注销;(3)无人继承注销。

撤销是指商标主管机关或商标仲裁机关对违反商标法及有关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使原注册商标专用权归于消灭的程序。其事由有:(1)违法撤销;(2)不当注册撤销;(3)争议撤销。

注销与撤销的区别是:(1)商标权终止的原因不同;(2)商标权终止的时间不同。

第二十章 商标注册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商标注册的概念与意义、商标注册申请人的资格条件与商标注册的申请文件,领会商标注册申请的基本原则,掌握商标获准注册的条件及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批程序。

识记:(1)商标注册的概念;(2)商标注册申请的条件;(3)商标禁用条款的概念;(4)异议的概念。

领会:(1)先申请原则的基本内容;(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的条件。应用: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批。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概念和原则

[ 内容提要 ]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的专用权,将其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定的程序向国家商标主管机关申请,经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实行商标注册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确认和保护商标注册人的专用权;(2)有利于管理机关加强对注册商标的管理;(3)有利于敦促商品生产者保证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按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注册是按照自愿原则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所有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注册条件、原则和程序,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商标局经过审核,准予注册的法律制度。商标注册原则是指商标申请人进行商标注册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条件

[ 内容提要 ]

商标法关于商标注册的条件,是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来规定的:

商标注册申请人,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我国国内商标注册实行商标代理与当事人直接办理的双轨制;外国人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或办理其他事宜的,可委托任意一家有条件从事涉外代理业务的中国商标代理组织办理。

获准注册的商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商标的构成要素必须具有显著性,便于区别。(2)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违反禁用条款。所谓商标禁用条款是指商标法关于某类文字图形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禁止性规范。(3)使用地理标志作为商标注册的,不得违反商标法的有关规定。(4)不得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的驰名·商标。(5)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或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 内容提要 ]

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包括:

1、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即同一申请人在一份申请书中可以就用于不同类别商品上的同一商标申请注册。

2、同一申请中的先申请原则。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以公告。

3、同日申请中的先使用原则。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又在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以公告。

商标注册的程序:(1)申请前的准备:办理商标查询、收集实际使用的证据;(2)申请文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申请书、报送商标图样、提交其他书件;(3)申请的提出:按照商品分类表提出申请、交纳费用;(4)申请日与优先权:申请日的确定、优先权的主张及证明;(5)几种特殊的申请手续:另行申请、重新申请、变更申请;(6)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的保证。

第四节 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

[ 内容提要 ]

审查的内容。我国对申请注册的商标采取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审查商标注册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定的条件和手续,从而确定是否受理申请。实质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的含义及效果是否符合商标法的规定,从而作出是否予以核准或驳回的决定。经审查,对于符合规定的商标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对不符合规定的商标则驳回申请。

对申请的复审。申请人对商标局驳回申请决定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此作出终局决定。终局决定认为应予以初步审定的商标,即可移交商标局办理初步审定并公告。

商标注册的初步审定和公告。初步审定是商标局指定的工作人员对申请注册的商标经过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而作出可以初步核准的审定。初步审定的商标需在《商标公告》上公之于众,征询公众意见。

商标注册的异议。异议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经过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的关于该商标不应予以注册的反对意见。无异议或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发给商标注册证并再次予以公告;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

对异议的复审。当事人对商标局异议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此作出终局裁定。

商标的核准注册。对初步审定并公告的商标,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当事人又不提请复审或复审理由不成立的,由商标局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商标注册无效的事由及补正制度的意义,领会注册不当商标撤销程序的有关规定;了解商标争议的概念及条件,掌握注册商标争议的基本特征。

识记:(1)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的概念、商标注册无效的事由;(2)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

领会:争议程序与补正程序及异议程序之间的差别。

应用:商标注册不当的补正程序和注册商标的争议程序。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

[ 内容提要 ]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是指商标不具备注册条件但取得注册时,商标局可以依职权撤销该注册商标,或由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第三人的请求撤销该注册商标的制度。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程序有助于提高注册商标的质量,减少注册商标权利的冲突,确保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效力,维护商标专用权受让人的利益。这一规定与国际惯例相符。由于商标注册无效而导致撤销的事由有:(1)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违反了商标法的禁用条款和不得注册的规定;(2)注册申请人采用了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

对第一种情形,商标局可依职权撤销,第三人也可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对第二种情况,只能由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但是经异议裁定或异议复审裁定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撤销。

第二节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 内容提要 ]

注册商标的争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册商标所有人就注册商标专用权发生的争执。对注册商标提起争议须具备的条件是:

(1)申请争议的人必须是注册商标所有人;(2)申请人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日期先于被争议人的注册商标核准注册日;(3)申请争议的时间为自被争议的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4)争议的两个注册商标在构成要素上相同或近似,且被使用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5)争议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不属于商标注册不当的补正事由,也不得与核准注册前已经提出异议并经裁定的事实或理由相同。

注册商标的争议程序与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程序以及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是:(1)申请主体不同;(2)适用对象不同;(3)法定期限不同;(4)申请事由不同;(5)受理机关不同。

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有争议的注册商标,应作出维持或撤销的终局裁定,并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 第二十二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注册商标的保护期限及其续展制度,明确和掌握注册商标转让与使用许可的有关规定。

识记:(1)注册商标保护期的概念、注册商标续展的概念;(2)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3)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

领会:(1)注册商标转让的限制;(2)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

[ 内容提要 ]

注册商标的保护期,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享有的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算。

注册商标的续展,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在商标注册有效期届满前后的一定时间内,依法办理一定的手续,延长其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制度。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

[ 内容提要 ]

注册商标的转让,是指商标注册人将其所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依照法定程序移转给他人的法律行为。

注册商标转让的原则,有连同转让与自由转让两种立法例。我国商标法允许注册商标与企业分开转让,但受让人应当保护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注册商标转让的限制:(1)类似商品使用同一注册商标的,不得分割转让;(2)已经许可他人使用的商标不得随意转让;(3)集体商标不得转让;(4)联合商标不得分开转让;(5)共同所有的商标不得私自转让。

转让注册商标的,应由转让人和受让人达成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 内容提要 ]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通过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法律行为。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主要有独占使用许可和普通使用许可。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许可人的义务包括:(1)保持注册商标的有效性;(2)维护被许可人的合法使用权;(3)监督被许可人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的义务包括:(1)未经授权,不得移转其商标使用权;(2)保护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并在其商品或包装上注明产地和被许可人名称;(3)协助许可人查明侵权事实;(4)交纳商标许可使用费。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第二十三章 商标管理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商标管理的概念及其机关,明确商标使用管理、商标印制管理的主要内容。

识记:商标管理的概念。

领会:(1)对注册商标违法使用的处理;(2)对非注册商标违法使用的处理;(3)违反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

[ 内容提要 ] 商标管理,是指国家主管机关依法对商标的注册、使用、转让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称。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属的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管理机关负责本地区商标管理工作。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 内容提要 ]

对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主要包括:(1)检查是否按规定使用注册标记;(2)检查是否在核定的商品范围内使用商标;(3)检查是否自行改变商标的文字、图形;(4)检查是否自行转让商标;(5)检查是否连续3年停止使用商标;(6)商标使用许可的当事人是否签订合同并向商标局备案;(7)检查是否存在非法印制或买卖商标标识的行为;(8)对已被注销或被撤销商标的管理;(9)对商标注册证的管理,(10)对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的管理。

对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主要包括:(1)检查是否违反商标禁用条款;(2)检查是否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3)检查是否冒充注册商标;(4)对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的管理。

第三节 商标印制的管理

[ 内容提要 ]

商标印制管理,是指商标管理机关依法对商标印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行为予以查处的活动的总称。

违反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的行为有:(1)擅自承印依规定不能印制的商标;(2)擅自承印违反承印条件规定的商标;(3)不按规定健全商标印制档案制度和废次商标标识销毁制度;(4)非法印制商标标识。

违反商标印制管理规定的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的保护

[ 本章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了解保护商标权的意义,明确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种类,领会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识记:(1)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2)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刑事

领会: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 商标权保护概述

[ 内容提要 ]

保护商标权是健全商标法制的中心环节。

保护商标权的意义:(1)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社会主义竞争秩序;(2)制裁侵权行为,维护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3)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 内容提要 ]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有:(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 内容提要 ]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制止侵权行为、罚款、责令赔偿损失等措施。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篇:知识产权法学1

教学对象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法学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旨在使同学们掌握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适当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介绍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了解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执法现状,了解知识产权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自2001年6月 ――2001年11月 34学时

知识产权法导论(2学时)

专利法

(8学时)

商标法

(6学时)

反不正当竞争法

(4学时)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著作权法

(10学时)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2学时)

最新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2学时)

期末复习

(2学时,不占总学时)

指定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知识产权法学

吴汉东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阅读书目

1、《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

2、《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详论》 张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德利娅·利普希克著《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中译本。

4《版权法》 郑成思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修改版

5、《知识产权名案评析》(1)宿迟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6年

6、《知识产权名案评析》(2)孙建 罗东川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年

7、Patent Copyright and Trademark Attorney Stephen Elias/NOLO Press Berkley 1997

期刊:

1、《知识产权》杂志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主办

2、《专利法研究》(每年一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法规司主办

3、《著作权》杂志 国家版权保护中心主办

4、《中华商标》杂志 中华商标协会主办

5、《中国专利与商标》杂志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主办

6、《科技与法律》杂志 中国科技法学会主办

7、《电子知识产权》杂志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办

8、EIPR杂志(欧洲知识产权观察)

9、IPAP杂志(亚太知识产权)

10、《中国知识产权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

参考网站

中文:

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律导航知识产权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学楼大厅105信箱

导论 知识产权法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三、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四、知识产权法的内容

五、知识产权法的特点

六、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地位

七、知识产权法的体系

八、知识产权法的结构

九、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或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PR)

知识产权是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应当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点:

1、专有性

2、时间性

3、地域性

4、法定性(国家授予性)

知识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有争议的知识产权的特点:

5、商品性

6、无形性

7、权利的双重性

第三篇:知识产权法学 教学提纲

法学专业本科班《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提纲

分:3 总 学 时:52.5个学时

开课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年9月5日——2012年1月2日)任课教师:阿米娜 办 公 室:法律教研室

E -mail : arafat907@163.com 电

话:*** 教师编号:

课程安排:星期一:5—6—7节

课时:每周3个课时 教

室:2-304室

材: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教、北大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版。必备知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法律制度和主要的法律规定,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学生应当注意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知识的结合。

教学目的:主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的法律制度和主要的法律规定,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知识体系;在掌握知识产权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特殊性和经验,尤其是中国知识产权法产生和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和特色。

分数说明:由于时间原因不安排期中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问答。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课堂问答:10%;作业:20%;期末考试:70%。课堂问答将不定时间地进行,所以不要旷课、迟到或早退。课后作业包括书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希望将作业独立完成并在指定时间内交上来。

求:除非证明特殊情况,例如生病,否则不能以任何借口不参加考试和上课。如无故不参加考试和上课,给予0分。可以和同学讨论课后作业,但是不可以抄袭别人的作业。

学术诚信: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信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未经教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讲课材料等行为。对于学术不诚信的学生,最低的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严重的报告学校相关部门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课程进度: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导论

9月5日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对象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分类、性质以及与其他民事财产权利的区别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与民法

第五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历史与现状

9月19日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9月26日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间

10月10日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

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四节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第五节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第六节

定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七节

视听作品的著作权

第八节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的著作权

10月17日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 第二节

表演者权

第三节

录音制品作者的权利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

10月24日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承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五节

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10月31日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11月7日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一章

专利法概述

第一节

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专利制度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特征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有关假说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

第一节

发明 第二节

实用新型 第三节

外观设计

11月14日

第十三章

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消极条件 第二节

新颖性 第三节

创造性 第四节 实用性

第十四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 第三节

专利申请的提出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11月21日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第二节

专利权的效力 第三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 第四节

专利权的限制 第五节

专利权的行使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一节

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第二节

职务发明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节

专利权的归属

11月28日

第四编

商标法

第十八章

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概述

第二节

商标与其他标记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商标法概述

第四节

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12月5日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对象

第一节

商标的分类

第二节

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积极条件 第二十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 第二节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三节

商标权的特征 第四节

商标权的主体

12月12日

第五节

商标权人的义务 第六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第七节

我国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第八节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和变更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转移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第六节

注册商标的终止

12月19日

第二十二章

注册商标无效

第一节

注册不当商标

第二节

注册商标争议

第三节

注册商标无效的追溯力问题 第二十三章

商标评审与商标确权制度

第一节

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商标评审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商标复审裁决

12月26日

第二十四章

驰名商标及其保护

第一节

驰名商标的概念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 第三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

第二十五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一节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侵犯商标权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认定侵犯商标权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期末考试:1月初结束本课程,进入期末复习和考试。

第四篇: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A05010440 课程名称:土地管理法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总 学 时:32学时 总 学 分:2学分 预修课程:民法、环境法

课程简介:土地管理法是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土地形势非常严峻,而现行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又相对落后,分布比较零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基础,同时还包括《民法》、《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推荐教材:

刘光远、王志彬主编:《新编土地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目:

[1] 刘新华主编:《新土地管理法全书》,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2] 鲁伯霖主编:《土地法概论》,百家出版社1994年版

[3] 王卫国著:《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课程总目标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制度、土地法律关系和土地产权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与土地这一重要财产有关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解决有关土地纠纷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掌握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特征、渊源;了解土地资源国情和土地管理实情;理解土地基本国策的内容和主要精神 重点:土地基本国策 难点:土地法的调整方法 作业:

1、土地及土地法的概念及特征?

2、我国确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什么?

3、试述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土地制度概述(4学时)

了解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掌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重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的划分 作业:

1、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2、为什么要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权如何划分? 第三章 土地法律关系(2学时)

掌握土地关系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了解我国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及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基本要求

重点: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难点: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作业:

1、简述我国土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土地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3、土地法律关系保护的特点及保护的机构。第四章 土地产权法律制度(6学时)

了解土地产权的结构;掌握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及其他土地他项权的法律规定;掌握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重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难点:地役权 作业:

1、试述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法律规定。

2、我国法律规定的土地他项权有哪些?其概念分别是什么?

3、简述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特征及处理程序。第五章 土地使用权制度(6学时)

掌握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转让、入股、合营、出租和抵押的法律规定;了解土地使有权转让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国有企业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及程序 重点:土地使有权的出让制度;土地使有权的转让方式

难点: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规定 作业:

1、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让和划拨的区别。

2、试述国企改革中土地处置的方式和程序。

3、简述国有土地使有权出租的概念、条件和程序。

4、我国土地使有权抵押的范围、条件、程序和效力如何? 第六章 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2学时)

掌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土地承包经营主体资格及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重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的内容 难点: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作业: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2、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如何规定?

3、土地承包经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 第七章 耕地保护(2学时)

理解和掌握耕地保护的含义和我国耕地保护的目标;了解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涵义、内容和有关法律规定

重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难点:土地复垦 作业:

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3、什么是土地复垦?法律上对土地复垦作了哪些规定? 第八章 建设用地法律制度(4学时)

掌握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掌握法律有关宅基地使有权和土地征用的相关规定;了解土地所有权划拨的范围和收回的条件 重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

难点:土地征用的适用范围;土地征用的补偿规定 作业:

1、试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范围和原则。

2、现行法律对农民宅基地使有权如何规定?

3、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哪些法律规定的条件?

4、法律规定对被征用的土地如何补偿? 第九章 土地行政执法(2学时)

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土地行政执法的概念 重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手段 难点:土地行政执法的效力 作业:

1、试述土地行政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2、简述土地行政强制执行的特点、条件和程序。第十章 土地法律责任(2学时)

掌握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土地违法行为的构成及土地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掌握土地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适用条件 重点:土地法律责任的形式 难点:土地违法行政责任 作业:

1、试述土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作用。

2、土地行政责任的调整及其责任的形式。

3、土地违法犯罪的种类及其处罚。

四、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为开卷。

五、成绩评定

考试总成绩构成: 出勤 10% 平时成绩

20%

期末考试

70%

教学大纲执笔人:诸江

教学大纲审定人:雷

教学大纲修订时间:2010年5月

第五篇: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说明

本大纲是针对公安高等院校公安类各本科专业(非法学)的专业基础课而制定的,即适用于作为公安通修课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承上启下、培养观念,精讲多练、贴近实战”的本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注重对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的设计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是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评价标准。

本大纲由刘万奇教授、樊学勇副教授设计、起草,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研究制订,法律系主任刘万奇教授审定。

2006年1月18日

课程编号:011106

授课对象:公安类各专业(非法学)本科生

学时:48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诉讼、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刑事诉讼法同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作用和历史发展,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第一节 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词语解释

(二)诉讼的定义: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依法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二、诉讼的特征

性质的公力性、发生的被动性、形式的公开性、程序的法定性、认知的间接性、权属的独立性、效力的终极性。

第二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一)“刑事”的词语解释

(二)刑事诉讼的定义

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并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处罚的活动过程。

二、刑事诉讼的特点

三、刑事诉讼在整个社会关系调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是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关于刑事诉讼法概念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和作用

三、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外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划分及各自特点

3、两大法系的诉讼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中国古代、近代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诉讼?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5、刑事诉讼法有何作用?

6、刑事诉讼历史类型划分的标准及类型是什么?

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刑事诉讼结构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8、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9、职权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各基本原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作用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原理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

刑事诉讼价值是指人们评价和判断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伦理标准,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在其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

二、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

(一)外在价值——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在形成某一好的裁判结果方面是否有用和有效的价值标准。

(二)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否具有善良品质的道德标准。所谓“善”,是最普通的褒义形容词,意思是一种高尚的、至少是令人满意的品质。刑事诉讼程序无论能否产生好的裁判结果,只要它本身具有“善”的品质,人们就会认为它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三)效益价值——所谓“效益价值”,是指人们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和它的实际运作,要考虑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标准。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原理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建立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和预期的理想结果。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目的的内容

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一个是追究犯罪;另一个是确保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司法机关的非法侵犯。刑事诉讼的目的应当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原理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

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种诉讼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内容

奴隶社会弹劾式诉讼结构。封建社会纠问式诉讼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两种典型的诉讼结构,即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这两种诉讼结构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思考题:

1、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刑事诉讼结构?

3、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外在价值?

4、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价值?

5、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效率价值?

6、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如何平衡?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各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领会各基本原则对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定义: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对立法的意义

(二)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三、国际通行的主要刑事诉讼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

(二)不告不理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五)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一)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扰。

(三)司法独立的意义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含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一)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含义

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内容

1、在诉讼中适用法律时,不允许给某些公民以任何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不允许对某些高层官员或高干子弟以任何优待;

2、不允许对任何人加以歧视,不得以当事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务高低、宗教信仰或民族、种族等等的差异而给予歧视性待遇。

(四)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意义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一)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意义

五、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内容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3、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

(三)贯彻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意义

六、司法主权原则

(一)司法主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主权原则的内容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三)实行司法主权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该原则的主要内容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专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除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外);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行使;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

(一)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内容

(三)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含义

四、保障辩护权原则

(一)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辩护权原则的内容

1、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获得辩护

2、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三)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意义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含义

(三)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在诉讼中的体现

六、保障诉讼权利原则

(一)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

1、法律赋予各类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公、检、法三机关的法定义务

3、诉讼参与人有权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诉讼权利。对于侵犯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他们有权提出控告

(三)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意义

1、体现诉讼公正

2、保证公安司法机关客观地查明案件事实

七、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

(一)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内容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处理方式

(三)实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2、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4、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已经追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性质和职权,当事人的概念、范围,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公安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二、国家安全机关

(一)国家安全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国家安全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四、其他侦查机关

(一)军队保卫部门

(二)监狱

(三)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一)当事人的范围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二、当事人

(一)被害人

(二)自诉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一)法定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

(三)辩护人

(四)证人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思考题: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2、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3、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4、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人?

5、什么是当事人?当事人包括哪些人?

第五章管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辖的概念,职能管辖的概念,公检法职能管辖的分工,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专门管辖的概念及有关规定。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一、管辖的概念

刑事诉讼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管辖的意义

(一)有利于依法行使职权

(二)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有利于人民群众协助和参加刑事诉讼活动

第二节 职能管辖

一、职能管辖的概念

职能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又称立案管辖或部门管辖。

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立案侦查。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5、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其他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交叉: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四、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四种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八类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第三节 审判管辖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

审判管辖的定义: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定义: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五)关于级别管辖的变通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三、地区管辖

(一)地区管辖的定义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

1、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以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

(三)关于地区管辖的特殊规定

四、指定管辖

(一)指定管辖的定义

在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的管辖权产生争议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上级人民法院将案件交某一个法院审判的管辖。

(二)指定管辖的情形

管辖不明的刑事案件;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刑事案件。

五、专门管辖

(一)专门管辖的定义

对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权限的划分,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军事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1、相当于地方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军内刑事案件,此类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军职人员。

2、军职罪案件。

3、其他犯罪案件。如全案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中的非军职人员犯罪案件。

(三)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主要是铁路运输系统公安机关和铁路运输检察院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如危害和破坏铁路运输和生产的案件,在火车上或在车站、路段内犯罪的案件以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犯罪案件等。思考题:

1、什么是管辖?

2、什么是职能管辖?

3、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审判管辖?

6、什么是级别管辖?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8、什么是地区管辖?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六章 回避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回避的概念、意义、种类、理由、对象及程序。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一、回避的概念

回避的定义:负责办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如果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本案办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回避的意义

回避的意义:有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有利于树立公检法机关的威信。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对象

一、回避的种类

(一)自行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该案办理的一种回避。

(二)申请回避的定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法定人员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向法定人员所在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其不得参加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三)指令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由其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决定其不得参与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二、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理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三、回避的对象

回避的对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一、回避的提起

(一)回避提起的主体

自行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的本人。申请回避的提起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指令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

(二)回避提起的期间

从立案到执行的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三)回避提起的方式

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均可。

二、回避的决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根据其隶属和聘请关系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三、回避的效力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其他回避对象在回避决定作出前,应当停止该案的办理活动。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四、违反回避规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思考题:

1、什么是回避?

2、回避的种类有哪些?

3、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4、回避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5、回避的决定如何作出?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辩护的概念,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第一节 辩护

一、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一)辩护的定义

针对控诉,提出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制度。

(二)辩护的意义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促进控辩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加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辩护的种类

(一)自行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自己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二)委托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协助其行使辩护权。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侦查部门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的人数:一至二人。

(三)指定辩护的定义

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律师为其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的种类。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三、辩护人的范围

(一)可以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不得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2、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4、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5、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6、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如果3、4、5、6项人员本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的,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也可以担任其辩护人。

四、辩护人的责任和权利义务

(一)辩护人的责任

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辩护人的权利

(三)辩护人的义务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1、辩护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辩护人独立于控诉方。

3、辩护人独立于审判机关。

4、辩护人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五、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的意义

(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规定

1、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时间。

2、公安机关负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义务。

3、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要求转达。

4、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批准。

(三)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性质

(四)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1、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4、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五)关于侦查机关的规定

1、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批准。

2、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安排。

3、在律师会见时的派员在场。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一、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刑事诉讼代理的定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允许特定的诉讼参与人依法委托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其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制度。

二、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辩护的区别

三、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被害人的近亲属有权随时委托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四、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

自诉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在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思考题:

1、什么是辩护?

2、辩护有哪些种类?

3、哪些人能做辩护人?哪些人不能做辩护人?

4、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5、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6、辩护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7、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有哪些权利?

8、什么是刑事诉讼代理制度?

9、哪些人有权委托刑事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强制措施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五种强制措施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程序。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

强制措施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现行犯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二、强制措施的意义

强制措施的意义:防止现实人身危险性;保全证据;防止脱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第二节 拘 传

一、拘传的概念

拘传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传唤与拘传的区别

法律性质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强制性不同。

三、拘传的审批和执行程序

(一)拘传的审批

须报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的负责人批准。

(二)拘传的执行程序

(三)拘传的期限

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

第三节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概念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监视居住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随便离开其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一)取保候审的审批和执行

1、保证人的条件

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56条的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3、保证金的确定和收取。

4、取保候审的执行

(二)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1、监视居住的审批

2、监视居住的执行

(三)被取保候审人、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四、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四节 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

刑事拘留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刑事拘留的情形

三、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

四、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五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避免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二、逮捕的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

四、逮捕与拘留的区别

第六节 扭送

一、扭送的概念

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二、扭送的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强制措施?

2、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拘传?拘传与传唤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拘传的程序是什么?

4、什么是取保候审?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5、保证人的条件和义务是什么?

6、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刑事拘留?

8、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9、适用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10、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1、什么是逮捕?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2、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批准、决定、执行权是如何规定的?其程序是什么?

13、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4、公民扭送的对象是什么?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范围,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遭受物质损失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在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

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

思考题:

1、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3、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第十章 期间、送达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期间的概念,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概念,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第一节 期间制度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一)期间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二)期间的意义

二、期间的计算与恢复

(一)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计量单位:时、日、月。期间的起算不包括开始的时和日。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上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书,只要是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邮寄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应以当地邮局盖印邮戳的时间为准。

以月、日为计算单位的,如果期间届满日是法定假日的,应当将期间届满之日顺延至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羁押期间,应当到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延长至节假日过后。

(二)期间的恢复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第二节 送达制度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一)送达的定义

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二)送达的特点

(三)送达的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思考题:

1、什么是期间?

2、期间的计算单位是什么?期间是如何计算的?

3、什么是送达?送达有哪些方式?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把握刑事证据分类的标准,明确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担原则、刑事证明标准的观念、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刑事证据的定义:法定机关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认定的通过法定形式表现的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于刑事证据基本属性的三性说与两性说之争。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一)物证的定义

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二)物证的特点

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三)书证的定义

书证是指以文字、图画、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情况的书面材料。

(四)书证的特点

证据内容的思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证明效果的稳定性。

(五)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存在状况来证明案情的;而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如果某种文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它的存在状况、外部特征都能证明案件事实,这种文件就具有物证和书证两种属性,它既是物证又是书证。

二、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一)证人证言的定义

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就自己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作出的陈述。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

(三)证人资格

(四)被害人陈述的定义

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况所作的陈述。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定义

是指受刑事追诉的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认、辩解,又称为“口供”。

(二)口供的内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四、鉴定结论

(一)鉴定结论的定义

鉴定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刑事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

五、勘验、检查笔录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定义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和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实况记录,包括文字记载、绘制图样、拍照,制作模型和录像等。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

六、视听资料

(一)视听资料的定义

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储存的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音像信息资料。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各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是支持控诉还是支持辩护)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二)控诉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应当从重处罚的证据,就是控诉证据。

(三)辩护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证据,就是辩护证据。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按照刑事证据对案件事实是初始反映还是再反映,可以把刑事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二)原始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初始反映的证据就是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的表现形式:亲眼目睹犯罪活动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勘验笔录等。

(三)传来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再反映的证据就是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表现形式: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等。

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二)言词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实物、形象、痕迹、符号等客观载体为其表现形式,而是以人的言词(包括证词的录音)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言词证据,又称“人证”。

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三)实物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人的言词、意见为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形式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勘验、检查笔录。

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关系,即能不能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二)直接证据的定义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三)间接证据的定义

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中的某种局部情况和个别情节,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的证据。

(四)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协调性;封闭性;排他性。

第四节 刑事证明的理论

一、刑事证明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证明的定义: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并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的活动。

二、刑事证明对象

刑事证明对象的定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

三、刑事证明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定义:是指证明主体为使自己的诉讼主张获得裁判确认而承担的提出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以避免败诉风险的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自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四、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证明标准的定义:用以衡量对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是否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具体尺度。

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证据?

2、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3、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4、什么是物证?物证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书证?书证有哪些特征?

6、什么是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被害人陈述?

8、什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鉴定结论?

10、什么是勘验、检查笔录?

11、什么是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有什么特点?

12、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3、控诉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4、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5、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6、什么是原始证据?什么是传来证据?

17、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8、言词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19、实物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20、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1、什么是直接证据?什么是间接证据?

2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是什么?

2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24、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25、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是什么?

第十二章 立案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立案的概念,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一、立案程序的概念

立案程序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立案程序的任务

接受并审查立案材料;决定是否立案;出具法律文书。

三、立案程序的意义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使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法律保障;立案是进行侦查或审判活动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立案的材料的来源: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二、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先接受;对于确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立案材料,应当先接受下来,再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或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将移送情况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局面。

二、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材料的处理:分别作出立案、不立案的决定。

第四节 立案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思考题:

1、什么是立案程序?

2、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3、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材料接受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4、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三章 侦查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应遵循的法定程序和侦查终结的处理程序。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的概念

(二)侦查与侦察的区别

(三)侦查的意义

二、侦查的任务

(一)收集证据

(二)查明犯罪事实

(三)确定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四)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侦查的要求

(一)应当迅速及时地进行侦查

(二)应当客观全面地进行侦查

(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侦查

(四)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

(五)应当保守侦查秘密

第二节 侦查行为的程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和其他有关情况,以言辞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二、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一)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概念和意义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三、勘验、检查

(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勘验、检查的种类

(三)勘验、检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四、搜查

(一)搜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搜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五、扣押物证、书证

(一)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的程序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一)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应当遵守的程序

七、鉴定

(一)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二)鉴定应当遵守的程序

八、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和意义

(二)辨认应当遵守的程序

九、通缉

(一)通缉的概念

(二)通缉应当遵守的程序

第三节 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二)侦查终结的意义

二、侦查终结的要求

(一)案件事实已经查清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

(一)制作结案报告

(二)报请审批

(三)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四、补充侦查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五、对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特殊规定

(一)侦查权限的特殊规定

(二)案件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

2、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3、询问证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4、刑事诉讼法对勘验、检查的程序有哪些规定?

5、搜查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6、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7、什么是通缉?通缉应遵守哪些规定?

8、什么是侦查终结?侦查终结的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补充侦查?

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提起公诉概念,提起公诉、不起诉应具备的条件及遵守的程序。

第一节 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

提起公诉程序的定义: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机关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指控的犯罪进行审判,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的诉讼程序。

二、提取公诉的意义

提起公诉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提起公诉是人民法院审判的前提和基础;提起公诉是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防止将无辜公民交付审判的保障。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一、审查起诉的内容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二、审查起诉的法定方法

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

四、审查后的处理

依法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五、提起公诉的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二)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六、不起诉

(一)不起诉的定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其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以及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二)不起诉的种类

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

2酌定不起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条件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三)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复议。公安机关的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四)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救济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被不起诉人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提出申诉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提起公诉?

2、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3、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不起诉?不起诉有哪些种类?

第十五章 审判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审判的概念,刑事审判组织的组成,两审终审和公开审判制度。

第一节 审判的概念及审判组织

一、审判的概念

审判的定义: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和工作原则

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同等权利原则、审判委员会讨论原则、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独任审判适用的范围

只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四、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第二节 审判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

(一)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一种审级制度。

(二)审级制度的定义

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审判机关在组织上分为多少等级,案件需要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其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

(三)确立两审终审制的意义

二、公开审判制

(一)公开审判的含义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法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报道。

(二)公开审判的内容

向当事人公开;向社会公开,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允许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报道;审判结论公开,判决书公开。

(三)公开审判的例外情况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确立公开审判的意义

可以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带动合议、陪审、辩护、回避等其他审判程序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处理;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三、人民陪审员制

(一)人民陪审员制的含义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除指派审判员参加外,还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从普通的公民中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并与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

(二)确立人民陪审员制的意义

体现了公民参与法律执行的精神,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把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直接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从而增强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审判?

2、独任审判制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合议庭是如何组成的?

4、如何理解两审终审制?

5、如何理解审判公开制?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对公诉案件的程序性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等程序的设置,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区别。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第一审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所必须遵循的诉讼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第一审程序的意义: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阶段;是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关键。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庭前审查的内容和方式

庭前审查的内容;庭前审查的方法:书面审查。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或者通知书送达有关诉讼参与人;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名单、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法庭审理的五个阶段

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四、延期审理、中止审理

(一)延期审理的含义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影响法庭审理继续进行的情况,从而将案件延至另一日期审理,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进行审理的制度。

(二)延期审理的情形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三)中止审理的含义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及审判的过程中,因出现足以影响案件正常审理的情形时而作出的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待该障碍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的一种审判制度。

(四)中止审理的情形

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进行审理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五)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

理由不同;时间期限不同。

五、对扰乱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二、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

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回自诉;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提起反诉。

第四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的法院和案件是基层法院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案件是犯罪事实较轻并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审判组织形式一般是独任制;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简化了审理程序。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

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

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刑事判决

刑事判决的定义: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

刑事判决适用的对象:只能解决实体问题。

二、刑事裁定

(一)刑事裁定的定义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或判决执行的过程中,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二)刑事裁定适用的对象

裁定主要是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有时也解决部分实体问题。

(三)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

适用的范围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使用的次数不同;法定的上诉期限不同。

三、刑事决定

(一)刑事决定的定义

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某些程序性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

(二)刑事决定适用的对象

决定只解决某些程序性问题。

(三)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

适用决定解决的程序问题不能上诉,适用裁定解决的程序问题难免有上诉。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一审程序?

2、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人民法院对案件审查什么内容?

3、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应当作好哪些工作?

4、法庭审理程序分为几个阶段?

5、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6、什么是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7、什么是中止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8、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的区别是什么?

9、什么是自诉案件?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11、简易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刑事判决?

13、什么是刑事裁定?

14、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是什么?

15、什么是刑事决定?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二审程序、上诉和抗诉概念,有权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和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定义: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权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依法予以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一、全面审理原则

全面审理原则的定义:只要对一审裁判提出了上诉或抗诉,第二审法院即应对第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全面审理原则的内容:二审法院既要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予以审查;二审法院既要对上诉或抗诉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共同犯罪案件中,二审法院既要对已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即不仅审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还要审查刑事诉讼部分。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有利于促使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地限制和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第一审人民法院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办案质量。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

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前提条件是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如果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起上诉的,不论被告方是否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与审理

一、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二)有权独立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三)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

是与原审人民法院相对应的同级的地方人民检察院。

(四)上诉、抗诉的期限

(五)提起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六)提起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

(一)开庭审理方式

(二)调查讯问的方式

合议庭成员都要认真阅卷,了解案情;讯问被告人,直接听取其供述与辩解,对没有上诉的被告人也应当讯问;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三)第二审的处理结果

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撤销原判,直接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四)第二审的审理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二审程序?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抗诉的期限、方式是如何规定的?

2、有权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3、如何理解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理原则?

4、如何理解上诉不加刑原则?

5、第二审的方式有哪些?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和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拥有死刑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有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利于贯彻“保留死刑又慎用死刑”的方针。

第二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案件复核的审理程序

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报请复核的要求;复核方式与内容;复核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死刑复核程序?

2、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如何报请复核?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和对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其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理由不同;提起的期限不同;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适用刑罚的原则不同;作出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的意见和反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己发现的错案。

申诉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申诉与上诉的区别

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二审程序抗诉的区别

抗诉的对象不同;抗诉所引起的审判机关不同;抗诉的期限不同。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对案件的正确裁判。

四、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外,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重新审判案件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确定;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方式主要应为开庭审判,对少数再审案件可采用书面审理或书面审理与调查讯问相结合的方式。

五、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

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思考题:

1、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

2、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十章 执行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执行的概念,执行的依据和执行机关,各种判决的交付执行程序,减刑、假释的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与条件。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二、执行的主体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

三、执行的依据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四、执行的意义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前的准备工作;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执行死刑的停止。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看守所及时将罪犯直接送到监狱等场所。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

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四、管制、拘役的执行

(一)管制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役的执行

拘役是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对于判处拘役的罪犯,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收到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五、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和缓刑的执行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罚金的执行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三)没收财产的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四)驱逐出境的执行

凡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凡附加适用的,必须在主刑执行期满后执行或者被假释后执行。

(五)缓刑的执行

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文书和罪犯交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并向其宣布在缓刑考验期内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无罪、免除刑罚的执行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第三节 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一、减刑、假释的程序

二、暂予监外执行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应当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的方法。

(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三)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条件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执行?

2、执行的主体有哪些?

3、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4、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执行应遵守哪些程序?

5、什么是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考核办法: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的方法是课堂提问或对布置作业检查的方法,分数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核的方法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分数占总成绩的80%—7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崔敏、李佑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考书目

《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崔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陈光中、徐静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二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王国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下载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大纲(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学概论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肖芳 执笔人:刘煜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法学概论 课程编号:021007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Legal Sc......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学概述(1课时) 一、学习和考核的基本要求 了解诉讼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犯罪概念的出现与刑事诉讼的产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刑事诉讼的含义......

    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成果概述

    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成果概述 一、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三大支柱之一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企业竞争的焦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法学概论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段的选修课程之一。 法学概论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

    《法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基本理论 [提要]了解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初步掌握国法的基本特征、本质和作用,认清法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运行规律,熟悉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经济法学教学大纲(2011年)

    经 济 法 学 (教学大纲) 编写:单飞跃教授 第一讲 经济法的基本认识论 一、作为法律现象的经济法 (一)以经济法形式表达的经济法法律现象。 从现有史料分析,主要分布在三个国......

    环境法学教学大纲2009

    湖南省精品课程环境法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分:2 课程名称:环境法学 学时:32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law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 法学先修课程:宪法、民法、行政法一、课程简......

    《法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法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置 1.“法学基础知识”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高课”之一,并且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公共课之一。它是学习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