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然而从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很多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考试为方向标,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如果从狭义的范围来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呢?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场所。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多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记、背,课堂气氛较为沉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虽然不直接影响语文素养的培养,但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和谐、宽松的课堂中学生更愿意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主动学习。而枯燥、被动的课堂气氛却会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学习过程中依赖性增大。
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学生的学习带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语言、作为等方面来影响学生。如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可多采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诗句、对联来引导。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全面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对学生的兴趣、个性、学习习惯等进行研究,在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尤其是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如在《安恩和奶牛》的教学中,在学习安恩的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她穿着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学生就提出问题:“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学生由此问题出发而探究安恩的形象,学生对安恩关爱动物、重视生命的善良情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多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且以“灌输“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探究中构建知识。要实现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
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这个层面上说,作为语文教师,虽然我们要受各种考核制度的限制,但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发展来追求短期的效果,而要树立大语文观,树立学生发展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在课堂中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其次,在教学改革中,不能急于一时,要立足学生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作为课堂模式改革的基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三、提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素养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活动就是不可或缺的。也正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需要而设计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从基础知识出发通过各种比赛来提高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如在七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造句比赛、成语接龙、成语故事大比拼、文学名著常识竞赛等,在比赛中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如过年写对联、节日写祝福语、活动中的开场白、导游词、文学名著推荐语、各类广告语等,教师可借助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将这些知识结合起来。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出发,写出真情实感,在结合事件描写的过程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构建发展平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将语文学习限于课堂内,忽视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也没有提供较好的平台让学生来展示自己。
其实,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在喜欢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语文、应用语文。首先,教师可借助网络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如借助QQ空间、班级群空间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可将学生的成果展示上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要注重以小群体的形成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建赛诗会、办班刊等方式来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自我。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提高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以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促使学生自主创造,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略论初中生书册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略论初中生书册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2007年下学期我校开始了《初中生书册阅读的实验与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初中生进行书册阅读,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一、阅读文学经典,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们早就认识到阅读对获取知识的重要作用,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意思是说,学习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措施。北宋欧阳修也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他认为读书是学习的根本途径,而学习又是事业的先导。阅读之所以能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因为阅读的对象是各类书刊文献及有关资料。而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中外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因而阅读就是从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中,从这些一代又一代人所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中,获取信息,占有知识,吸收丰富的营养,认识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人们既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吸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冲破时空的局限而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还可以透过信息海洋清晰地感受到当今世界脉搏的跳动,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中学生如果只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而不扩大阅读面,不读或少读课外书,获取知识的面必然狭窄,视野就不会开阔,更不可能感受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外读物纵横古今,横贯中外,浩如烟海。只有靠课外广泛的涉猎,才能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书读得多了,就能使中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才能从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中汲取养料,以利于其成长成材。
二、感悟语文魅力,培养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在现行的教育中,我们往往重视教材,重视讲解,而忽视了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就形象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只有在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提出的观点。然而我们既没有继 承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只是片面地“讲作文”,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作用。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无趣和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更说不上热爱语文了。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语文课成为学生最乏味和最不受欢迎的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三、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课外阅读着力于运用,其极强的实践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难以替代的特殊功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是众多语文实践中重要的一种方式。课外阅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充分条件。从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出发,从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开放视野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要求着眼,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实施既要重现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大阅读策略。在这一大阅读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课外阅读又被赋予了崭新的特别重要的意义。课外阅读如此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发现”作者和自我的过程,是阅读者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精神,使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不只是对文章原意的解读和还原,它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体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去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要使语文阅读具有实效性,达到课程目标有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整体 语文素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外阅读为实现这一新的“体验”理念提供了前提。我们不难注意到,语文课外阅读正是充分体现了“体验”的学习特点。
阅读过程就是一种运用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四、品味书册阅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课外阅读是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的良师益友。
第一,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也生活在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必然会渗透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要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抗诱惑能力,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和指导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思想进步的书报。例如,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名人传记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报道,让他们从中学习先进人物的思想品德,让英雄志士的形象感染他们,从中吸取精神营养,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体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热爱、欣赏和追求等,它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富有实践能力的人。这样的审美情趣可以从课外的文学、美学、音乐、绘画等书籍的阅读中得到培养。这些书籍,可令中学生领略到柔柔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艳艳的娇花、翩翩的蝴蝶、弥漫的雾和飘洒的雪等优美的、生机盎然的、变幻奇妙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欣赏到属于个人的心灵美、形体美,属于人际间的语言美、服饰美、人情美等社会之美,这些美从多方面培养了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课外读物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一部好小说,一篇好文章,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在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如此。青少年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楷模,学习的榜样。他们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些“理想的化身”作比较,从中评判自己行为的优劣。从书中人物的身上获取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自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 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准则等等。古今中外无数名家名作,这些都远比语文教材丰富、及时,而且教育性也很强。加强课外阅读对奠定人的精神根底起着积极的作用。
2008年9月
第三篇:提高语文素养
充分利用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驾驭母语,已经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究的话题。走进文本解读、体验与感悟,走出文本积累、运用与创造,超越文本形成、发展与内化,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让学生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素养,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并借此深化教学改革。
当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的社会流行病,可能已经折射到语文教学上。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的时代,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语文教学便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语文课成了“快餐”。这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还制造了实际意义上的教学泡沫。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毫无意义。难怪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是一群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学生。”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于其语文素养不高。语文素养的提高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不能太讲究功利的。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培养文化人,才是我们母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时代即将到来。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理念的定位是语文改革进入到深层次发展的标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之中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宏观阐述;又从“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意志品质、道德修养、健康个性……”等内容进行微观解说。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完全吻合。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母语文化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并伴随语文教学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
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在课程改革氛围下,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畅游美丽的母语世界呢?“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是其必经的三部曲。我们要引领学生用心去读文本,读每一句段,每一个字,每一幅图,让他们读懂文本,从读中走进文本,又从读中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读懂读薄读会,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语文文本中所选择的每个教学素材,都是一个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每个教学案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注重阅读体验,把书读懂。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直接体验文本中的人文内涵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走进案例,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比如某教师在上《土地的誓言》一文时,就充分地利用了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创造,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基调之中,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教师在整个引导中积极创设情境,层层铺垫,以情导情,以情激情。不仅让学生能够融进具体的情境之中,在情境感悟中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其情激荡着读者的心扉,打动读者的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一次动人心魄的爱国情感教育,给人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触。
(二)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钻到课文里,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功夫,从而悉心品味作者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如高尔基的《海燕》,全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景中进行刻画。作品的氛围经过层层渲染后推向了高潮,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获得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要用欣赏与多元解读的眼光看待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研究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既然我们要运用这些案例来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目标,必须以欣赏与研究的眼光去对待选用的教学案例,如果教师自身对案例研究不透,对案例的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难说能够运用案例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个教学案例,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案例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母语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质美。这样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愫。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诵读,展现作品描写的形象,抓住案例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和“传神之笔”,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走出文本,拓展阅读空间,把书读薄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只依靠课堂中几个案例学习就能学会语言表达与运用是不可能的。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不但要与学生走进文本,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和初步的情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扩大他们学习空间,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书读薄。
(一)课内走出文本
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一些延伸练习,以加强课内知识的反馈与运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促进学生见多识广,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可加强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思考,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竹影》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竹类艺术品推介会”活动,帮助学生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渗透。
(二)课外走出文本 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余地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运用环境。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这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读书、看报、听广播;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超越文本,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就是要求博览群书。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说的同样是要多读书,读懂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熏陶感染,增强语言、阅读的解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还要带领学生超越文本,走向大语文,走向大社会,感悟母语魅力,把书读会。
(一)要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又走出文本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后,还要迁移运用到大语文大社会中去。如在学生学完《云南的歌会》后,就在周末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云南的其他民俗方面的资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独具特色的资料、图片阅读后,仿照《云南的歌会》的写法进行归类整理,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城市的一种民俗习惯。了解完云南民俗之后,还联系自己家乡实际,出谋划策,立下宏愿,为家乡民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共同文化而努力。这样,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发挥到了极限。
(二)要拓展学生视觉空间,召唤学生感悟母语人文内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把书读懂;还要走出文本把书读薄;更要超越文本,把书读会,才能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学习母语,靠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熏陶、感悟、内化来获得。因此,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运用与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学生在美丽的母语世界里尽情畅游,感悟母语带来的无穷魅力!
第四篇: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途径(定稿)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途径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呢?
首先、我们要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
苏轼这个宋代哲学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哪怕你是粗布裹身,但一身的才气耀眼生辉。所以读书可以提高自身修为,可以拓展文化宽度,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这个博大和深厚是需要花一番真功夫才有可能企及的!
魏书生曾用“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结构那样清晰”“教学天地比别的学科广阔”来形容语文教学。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广阔的、知识结构庞杂的文学天地里展风采,就得有广阔的视野,有复合型的知识网络结构。因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融财政经融、哲学、政治、心理学、数学、甚至服饰、饮食、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文学。如果说作家在建构时把各种文化精华加以提炼、浓缩、融合进作品里,那么作为文学解构者角色的老师,不懂,甚至没听说过相关内容,又如何去解构文学作品呢?相反,如果老师本身具备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能准确深刻理解建构者的意图,与建构者达到神交的境界,讲起课来自然游刃有余,举例信手拈来,生动形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不但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而且诸如哲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心理学素养、丰富的阅历(感情积淀)、逻辑推理素养等等都能给文学的解读带来奇妙的韵味。有的文学作品集中体现在某一种素养上,而有的就融几种甚至数十种文化在里面,比如金庸先生的小说,那深厚的历史底蕴、令人垂涎的美味大餐、诱人的大漠风光、各式建筑的多样风格、令人向往的桃花岛、玄妙的武功招式、源远流长的丐帮文化、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卦方位地理设置等等,带你走进一个个神奇的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其次、我们讲究方法,提高文学修养。
文采斐然的课文,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生命力,倾注着作者的感情。语文教师须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课文才能让学生领略它们的风采和神韵。(1)懂得文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施教的最基本的素养。难以想象,面对全面折射语言现象、扫描世态人情、纵横社会各阶层的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就很难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但是面对浩如翰海的书籍,我们又如何做呢?唐宋苏东坡先生读书的体会时说:读书就像您跳进了大海一样,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而人的精力呢,又总是有限的,这样就不可能兼收尽取,只好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八面受敌”的读书是教师提高文学修养读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读小说《水浒传》,一遍只看故事情节,一遍专门欣赏中间的风物描写,一遍仔细注意其中的风俗、习惯、礼仪、江湖道道,一遍留心其饮食文化,如此反复、多读几遍,教师就会对《水浒传》的了解不停留于一般的泛泛之流;同样,“锦囊集句”法也是教师提高文学修养需要重视的读书方法,也就是将平日的灵感写在小纸条、小本子或卡片上,先放在一边,有空时再取出来整理,将断片的灵感集合为大的篇章。另外,对于各类书籍采取将前言、目录翻过,对各类全书的目录、各种字典、辞典、植物典、句典、名典、世界历史年表、地图使用的了解,会使教师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言、方法在学习工作中运用。
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任务与家务多,学习需要更讲究读书方法才有效。读书关键在于自己受用,一个教师读的书不外是两种: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的知识,如果每种学问精选经典10来本仔细研读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教师提高文学修养,可以精选1—3个文学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精选其经典,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问题得到一个深入的了解,在读文学作品时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写文章或进行文学创作以问题为中心。因此,中国古代有文学家认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再次、我们要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经常动动笔,写些下水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的又一途径。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能熟练驾驭课本,还应是作文章的笔杆子。一般来说,教师写成型的文学作品有困难,教师可以多侧面练笔,初一,写个小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景物;初二,侧重写言简意赅的说明文;初三,练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及小议论文。可以和学生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一篇命题作文,自己先动动笔,既从中体味了写作的甘苦,也锻炼了文笔,又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供依据。叶圣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蹊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
此外,假期游游名胜,闲暇接触一些有文学功底的长者,欣赏电视里音乐、小品、相声、戏剧美术节目。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更文明、更博识、更幽默,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这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最后、我们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
语文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仅仅是照搬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我们很难成为一个有个性的教师。一要思考教材。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再创造活动,挖掘教材的意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深入领会文本的丰富内容。二要思考学生。语文教学实质就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有哪些求知的欲望,教师必须了解,根据其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文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三要思考教法。别人的东西再好,那是适合彼时彼地的情境,而此时此地的情况不同,学生基础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东西未必适合自己。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得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伴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教育已不单单是纵向的终身教育,更是一种横向的、影响范围更广更深的全民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在旧有基础上进行人格的重新建构与自我提升。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但这个决非一日一夕之功,需要教师不断熔铸自身的文化素养与能力,才能经得起大浪淘沙。
第五篇:浅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浅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就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提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尤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清代大教育家王国维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精神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养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别人交流,商海谈判、演讲、写请假条、留言条等等,如果语文学不好,你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语文与数学》一文中指出:“数学是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一些数学研究生到后来出不了成果,就和语文基础弱有关。语文是维系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日军侵占东三省,让当地人们学习日语、讲日语,就是要从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从而达到彻底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里写韩麦尔先生告诉学生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本民族的语言,就是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语文这门课产生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教语文的你。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动向。它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条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第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语文老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朋友、弟弟、妹妹,和学生交流情感,从而让学生热爱老师,信任老师。《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当学生喜欢上老师了,他们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上的课。第二,让学生展示自我。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在人群中都想获得别人的欣赏、尊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精讲,留有一定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他们课堂上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第三,让课堂美起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上,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而自信的目光,饱满的热情,漂亮的书法等等把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和同学们一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美的课堂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了,他们就社会主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会很快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勤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有关资料,从而能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课前预习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认真听。在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抓住关键词、句,充分明白对方讲话的意思。除此之外,还可以从音乐、广播中汲取文学素养。
(三)积极说。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在家庭中,社会上要鼓励学生与人积极交流,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多的语文信息,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广泛读。“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五)大量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文章,身边新鲜的人、事、物、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名言名句等,随时发现,随时记录下来。以日记或周记的方式经常练笔,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
四、树立大语文观
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当然是主阵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阵地。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刘国正先生指出:“语文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生活是语文之源。无论怎么解释语文,它都是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的。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们应该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特级教师张孝纯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与教育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语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还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大事或反映中学生生活的身边的小事来学习。从方法上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进行,如演讲、讲故事、朗读、看电影、排话剧、搞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等等。从途径上,可以从课堂上走出去,与家庭、社会这种大课堂结合起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