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能性》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
福山区张格庄小学
孙继娟
背景:
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对于课本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一定认识,因而在数学课上如何能够吸引各水平段学生,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问题。所以这节课的目的我定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发现“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会发生”。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能根据给定的环境确定具体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材设计:
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我在上课之前,认真地设计了学前导入部分,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上这节课,然后再进入主题。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看亲历过程体验得深刻不深刻,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这堂实践课中,我设计了两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放小球的游戏,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可能”“不可能”“一定”的认识,而且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意识。第二组活动是在前一次活动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摘苹果。动手操作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兴趣浓厚,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请同学们瞪大眼睛,看!是谁来了?(播放课件)
“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你觉得大财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是个贪财的人。生:是个很坏的人。
师:你们觉得大财主出的主意对于阿凡提来说公平吗?你们觉得聪明的阿凡提会上当吗?
师:想和阿凡提一样聪明吗?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会像阿凡提一样聪明,一样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对付可恶的大财主的,大家有信心吗?
(二)、合作教学。
1、通过观察认识可能性。(出示课件)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装着12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白色的球。
师:一定是白色的吗?为什么呢?
生: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白色的球。(板书“一定”)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呢?(生回答)
师:再看第二个盒子,里面装着10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红色的球。
师:一定是红色的吗?为什么呢? 生: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红色的球。师:我想摸出一个白色的球,行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呢?(生回答)师:第三个盒子里装着12个白球和10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呢? 生:有可能是白色的球,也有可能是红色的球。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两种可能呢?
生:因为盒子里既有红色的球也有白色的球。(板书“可能”)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呢?(生回答)
2、结合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事情,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
(1)、王阿姨要生宝宝了,()是个女孩。
(2)、明天()是星期 六。
(3)、公鸡()会下蛋。(4)、太阳()从东方升起。(5)、明天()会下雨。(6)、爸爸的年龄()比我小。
3、动手操作,完成目标。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还能自己去解决问题,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领同学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 老师这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根据小桶上的标签内容,把球放好。看哪一个小组完成的最好,比一比吧!
(小组活动)
师:我刚才发现每一个小组的同学表现都非常积极,我相信同学们完成的一定非常出色,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好吗?
(小组派代表下来边展示边解说)
4、亲身体验,实践练习。
师:太精彩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面对这么多可爱的小天使,老师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带领大家去果园摘苹果,想去吗?不过,有一个要求,必须要按照农民伯伯的要求去摘,能做到吗?(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师:第一个要求是必须要摘到红苹果,应该贴什么颜色的苹果呢?
(学生操作)师:第二个要求是不可能摘到红苹果,应该贴什么颜色的苹果呢?
(学生操作)
师:第三个要求是可能摘到红苹果,也可能摘到绿苹果,应该怎样贴呢?
(学生操作)
5、前后呼应,解决课前问题。
师: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现在就是聪明的阿凡提了,你准备想个什么办法对付可恶的大财主呢?谁想下来说一说。
(学生自我展示)
(三)、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满意。
师:给自己来点儿掌声,鼓励一下吧。
师:同学们,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多地去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好吗?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实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听故事、摸球游戏、摘苹果”等游戏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问题解决建构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本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助阿凡提出主意对付大财主吗?帮农民伯伯摘苹果等等。以问题为线,以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巩固应用力图有梯度。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可能性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现预设与生成相和谐。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本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例如:在第一个环节讲故事中,学生听完故事以后,当我问学生对故事的感受时,学生的回答基本都是对财主的评价,怎么贪财,怎么可恨等等,丝毫没有涉及到对财主出的主意进行思考和评价。没有办法,我只能再继续引导启发;在讲解从盒子中摸球的问题时,本来我是提前设计好,说出“一定”这个词语就马上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可有一个学生突然说了一句“不可能摸出白球。”这时,我只好调整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又在黑板上板书了“不可能”,然后才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一些“一定能发生的事情”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讲解给红球、绿球找家的游戏中,我的要求是按小桶标签内容把两种球放好,可有一个小组没有听明白,下来交流的时候,提着装小球的袋子就下来了,经过我的提示,他才理解过来。
我感觉,整堂课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按照我预设的过程一步一步走下来,课堂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但我觉得这是学生真实的一面,也充分展示了二年级小同学敏捷的思维和天真活泼的性格。
2010-3
第二篇:《可能性》教学案例
经历 渗透 形成 提高
——《可能性》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1.教材背景
“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编排,一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二是在本册,通过本节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使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且会用“分数”这一量化的方式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问题。
2.现实背景
最近校门口经常出现一些商贩子利用摸奖等游戏骗取学生的钱,教师有必要就这一现实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揭示其真实面。
案例描述: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课件出示跳棋、击鼓传花、跳格子、打篮球等)那么你们平时都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决定谁先开始的呢?
学生汇报:
A 石头.剪子.布 B 摸小球 C 抛硬币 D 掷筛子 E猜单.双数…
师介绍: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一般是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开始.同学们,你们认为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生1: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因为抛硬币时每一队都有可能赢,也都有可能输. 生2:我也认为抛硬币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生3:抛出正面和抛出反面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师:大家之所以认为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是因为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那么,抛出硬币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板书:1/2)
(实物投影:一枚1元硬币)
让学生观察1元硬币的正、反面。
实验探究
实验要求:每两人为一活动小组,限时1分钟连续进行抛硬币活动,并把每次抛硬币出现的结果记录在练习纸的表格中。
(请几个活动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将实验结果输入课件,并将汇报的实验结果在计算机中进行简单合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实验结果。)
师:正面朝上总次数和反面朝上总次数的差别大吗?
生得出: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差别不大或相同
师:如果实验次数更多,会怎么样呢?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实验结果吧!
(课件出示:历史上数学家的实验数据.)
师: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知道掷出正面的可能性与掷出反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都是1/2.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二、设计游戏活动,进一步体会游戏活动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出示游戏)
师:大家玩过这种游戏吗?谁能说一下它的玩法?
生1:掷骰子,掷出几就是走几步,先到终点为胜利.生2:补充,棋盘上有一些要求,要根椐要求走.生3:最后如果超出终点要退回.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玩的游戏棋盘上没有要求,咱们按照谁先到达谁就胜利不退回了,好吗?
生:好!(师出示转盘)
生:不行!
师:刚才不是说行吗,怎么又不行了?
生:蓝色的可能性大,而黄色和绿色的可能性小。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生:蓝队占4份中的2份,可能性是1/2,所以蓝队的可能性大。
师:那黄队和绿队呢?
生1:黄队的可能性是1/4,因为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四份,黄队占4份中的1份。生2:绿队的可能也是1/4,因为它也是占4份中的1份。
师:看来真的是不公平,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使规则变得公平呢? 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种颜色一份,就公平了。
(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圆。)可能性各是多少?
生:每个队先走的可能性各是1/3。
师:现在公平了吗?每个队先走的可能性是多?
师:如果转30次,转到黄队的次数大约是多少次?绿队呢?蓝队呢? 生:黄队、绿队、蓝队的次数大约各是10次。
(确定走的顺序后准备玩游戏并出示骰子。)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骰子(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六个面,六个面上分别着“1、2、34、5、6”,请每个队选一名队长来选择骰子?
(学生都选正方体的骰子。)
师:请你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生1:1和2写在这个长方体骰子的较大面上,所以出现它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不选它。
生2:这个正方体的骰子虽然也是6个面,但是它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比较公平。
生3:正方体的骰子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1/6。
(师生共同做完游戏。)
师:同学们,游戏做完了,有的队赢,有的队却输了,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1: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生2:这次输了,下次就不一定输。
生3:游戏就是有输有赢,下次我们也可能赢。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但做了游戏,还知道了一个游戏的输赢是一件不确定的事,它的可能性也可以用一数来表示,而且同学们还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真棒!
三、联系生活,提高认识
最近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经常到校门口的商贩子那里去摸奖,谁先来介绍一下他们摸奖的规则?
生介绍:用一元钱去打奖,那里有13张扑克牌,1代表兔子,2代表乌龟,5代
表鱼勺,8代表一张纸牌、9代表一条彩线、13代表一颗香珠,其他数没有,摸到几就是几对应的东西。
你们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你的感想吗?
生1:泽西同学运气很好,摸到了两只兔子,但买兔笼花了10元钱。
生2:我觉得一点都不公平,13张牌中只有6张有东西,摸到的可能性为6/13,而这5张当中只有兔子贵一点,摸到兔子还要花钱买兔笼。
生3:我知道了任何抽奖活动,都是商家赢,不然他还去做这个生意干嘛,我们小学生不应该再让他们骗了。
生4: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然他还这么辛苦干嘛。
师: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同学去摸奖呢?
生1:他们不知道,等他们学了今天这课就不会了。
生2:因为他们还是有机会摸到东西的。
生3:虽然摸到的可能性小一些,但他们还是有6/13的机会能摸到东西。生4:既然摸奖活动可能性都很低,为什么国家还发行体育彩票,还有那么多大人去买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师:你提的问题非常好,谁来解释一下?
生1:因为体育彩票是国家发行的,是合法的。
生2:我知道我们每个村里的体育设施都是体育彩票当中的钱买的。生3:没准运气好有500万呢,这样我还可以捐一部分出来帮助别人。
生4:运气不好的话,就当是我们捐出来建设国家,因为体育彩票是国家的。师:你们回答的都很棒。既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又能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上属于概率问题。概率问题起源于博弈,在现代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降水预报等等都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下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你们会发现概率知识是非常有趣而奇妙(出示概率小史)
案例反思:
一、将现实的游戏情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讲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一开始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中入手,提问一般选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使学生初步感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紧接着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分析游戏规则中的公平性。如用转转盘来决定每队所占转盘的面积应是怎么样的才公平,每队每次走几步用掷骰子方法,选择哪种骰子更公平等问题,就像一个联系紧密的故事,不仅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而且不使学生感到像在做题目这样乏味,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提供适度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比如掷硬币)。在实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可能性事件之间的关系,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掷硬币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各
是1/2,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抛硬币试验(每人抛10次),实验完成后,针对有些小组的结果可能与理论上的概率值相差较大,老师及时把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再思考、分析,再将历史上几位数学家做过的实验数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1/2,向学生渗透了概率的统计思想。
三、注意渗透公平、公正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抛硬币决定谁先开始是否公平,转转盘谁先开始游戏是否公平,长方体、正方体的骰子作为游戏工具谁更公平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向学生渗透公平的意识,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发生概率的内在联系,初步渗透了公平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老师恰当的运用了有效激发学生思考这一教学策略,既赋予了学生思考的内容,又引发了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生通过看与思考“抛硬币公平性”问题以及“数学实验”“小游戏”等,发现和掌握了有关“用数表示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首先,教师提出有关校门口模奖的情况。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自己去分析问题,当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体育彩票还有这么多大人去买,难道他们不知道?”教师又把问题抛给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分析问题,又不着痕迹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课外延伸。
在本课结束时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概率小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以游戏活动贯穿,有效使用了现代技术,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抛硬币”、“数学实验”、“小游戏”等,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高,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篇:《可能性》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教案——《可能性》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105可能性
教学准备:
乒乓球、盒子、纸张、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验学习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教学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感受生活中的可能性,并初步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判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采取了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倾听习惯。课前互动: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我吗?今天由我来与你们上一堂课,如果小朋友心中有想要说的话或有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观点,尽管举起你的小手,自由大声说出来好吧?看着你们的眼神,我就知道同学们一定想问老师姓什么?我姓蔡,就叫我蔡老师吧,也一定想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啊?可能是语文课?可能是数学课?可能上体育课课么?对,不可能,我今天要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些数学问题,也就是我们一起上一堂数学课。蔡老师相信,今天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同学们一定能把最出色的一面表现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看,好吧?好,小朋友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隐含铺垫含有“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语句)
教学过程:
开场白:今天我们上的是第八单元的数学知识,我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一定能出色完成这节课的内容。有没有信心?好,接下来我与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一、猜球游戏,激趣导入。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球游戏)
1、老师这里有三个盒子,分别是1号2号3号,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我要请一位同学来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球,老师背对着,猜出球的颜色。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要求吧:(出示课件)
①、学生随意摸出球,举起给同学们看。②、告诉老师你是几号盒子中取的球。③、将球放回原来的盒中。
2、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啊,怎么解开这个秘密呢?请同学们说说。把盒子里的球分别倒在三个袋子里,让同学们看一看。
3、你能行吗?
倒回盒子里,老师取球,学生猜球。然后把球再分别倒在三个袋子里。
二、摸球感知,共同探究。(下面我们再来仔细的探究一下这个猜球游戏的奥秘吧,让我们再来摸一摸)
1、摸球感知。
①、我从第一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出示课件)一定 ②、我从第二个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出示课件)可能 ③、我从第三个盒子里摸出白色的球可能吗?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可能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描述事情发生的三种情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三年级上册数学104-105页的内容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2、放一放(小组放球)。
做完猜球游戏了,有的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也非常爱动脑筋,接下来我们每个小组来按要求放球比赛,看看那个小组合作最好,放的最快最符合要求。我在每个小组都放置了一袋乒乓球和一个透明的盒子,先不急着拿球,要先看清楚题目要求,再小组讨论,即在你小组的盒子里放哪些颜色的球,才能符合老师摸球的要求。放球时不能抢球、扔球,老师说结束后不能再放。
(分别出示课件)
①、盒子里一定摸出白球。②、盒子里可能摸出白球。③、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白球。
④、盒子里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
3、涂一涂。
刚才每个小组表现的都非常好,接下我要考考我们每一位同学掌握的情况,我在每个同学的桌子上放了1张画有乒乓球的空白纸,现在拿出彩色笔来,按老师要求,给球涂上颜色。便于时间关系,你可以用三个斜线代表球的颜色。
(出示课件)
①、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色球。
②、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色球,也可能是蓝色球。③、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蓝色球。
三、体验激趣,内化提高。
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事也是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来判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用手势表示给老师看。
(出示课件)
1、想一想。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一定)我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不可能)三天后会下雨。(可能)太阳从西边升起。(不可能)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可能)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一定)
2、填一填。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①太阳()从东边升起。②今天老师()会表扬我。
③这学期我()能评上“优秀学生”。
④今天家里()会来客人。⑤小华是三年级的学生,()一个字都不认识。
3、猜一猜:下面卡片下分别是1——5五个数字,请你猜一猜,每张卡片下会是什么数呢?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课。
1、这节课小朋友学到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事情发生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种可能性情况。并且学会了怎么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这是也是我给同学们出的课后作业,下课后一起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事情可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去判定。
2、以阿凡提的故事结束本节课。
小结:原来可能性还分可能性大与可能性小,有的容易发生的,有的不容易发生的,甚至是很难发生的,偶然发生的,关于可能性大小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与探讨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四篇:可能性教学案例设计
可能性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10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四第1题至第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教学方法与学法:创设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各8个,二个同样大小的盒子。(第一个盒子装8个黄色的乒乓球,第二个盒子装8个白色的球。)
学具准备: 6、7、8、9、10五个数字的扑克牌,分成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类。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事情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去数学王国做客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数学王国的图片以及国王邀请同学们的话。)
国王:同学们,我是数学王国的国王,邀请你们去数学王国玩,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小天使)
小天使:同学们,我们是数学王国的小天使,今天就由我们带领大家遨游数学王国,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我们为他们取个名字好吗?
生:„„
小天使:我们先去找智慧老爷爷去好吗?
(出示智慧老人图片及话语。)
智慧老人:智慧树上有许多智慧果,你们想摘吗?
生:想。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1、智慧果一:跳绳游戏激趣。
(出示课件)智慧果一
师:同学们,今天这三位小天使带我们去摘三次智慧果,猜一猜哪位小天使先带我们摘第一个智慧果。
生1:第一位小天使。
生2:第二位小天使。生3;第三位小天使。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一位小天使。
(课件出示)。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第二位小天使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小天使3: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游戏吗?
生:喜欢。
找2名学生比赛。
师:刚才,这2名同学参加了跳绳比赛,你觉得哪个小选手有可能取得胜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你们觉得他们都有可能取得胜利,究竟谁能取得胜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赛结果。
现场观看比赛结果。
师:谁来把结果告诉大家?
生:„„
师:现在你知道取得胜利的一定是谁了吧?学生一起说。
师:在这次比赛中,事先我们觉得这2名同学都有可能取得胜利。经过比赛之后,我们知道取得胜利的就只有一个,一定是———„„。
2、智慧果二:在“锤子、剪子、布”游戏中初步感知。
师:你们想不想继续摘智慧果呢?
生:想。
师:猜一猜会是哪位小天使?
生1:可能是第一位小天使。
生2:可能是第二位小天使。
师:为什么不可能是第三位小天使呢?
生:第三位小天使已经带我们摘完智慧果了。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一位小天使。
出示第二位小天使。
教师出示表格。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
第二位小天使 × √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师:你们玩过锤子、剪子、布的游戏吗?
生:玩过。
说规则。
1)三打两胜,同桌玩,谈结果。
师: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每次都赢(或输)吗? 2)一次决胜负,两人玩,猜结果。
师: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我也想参加,谁愿意和我一次决胜负。大家猜测一下,谁会赢?(如果出现“可能,不一定”之类的词语着重引导,板书。)师:进行后追问:如果再进行一次,会出现什么情况?再来呢?(注意引导感受不能确定)
3、智慧果三:在“摸彩球比赛”游戏中进一步体验。
师:你们想不想继续摘智慧果呢?
生:想。
师:猜一猜会是哪位小天使?
生1:一定是第一位小天使。
师:为什么一定是第一位小天使呢?
生:第三位、第二位小天使已经带我们摘完智慧果了。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第一位小天使。
出示第一位小天使。
教师出示表格。
姓名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位小天使 × × √
第二位小天使 × √ ×
第三位小天使 √ × ×
师:同学们,猜猜纸盒里面有些什么?五颜六色的彩球就藏在这里面。我们来做个有趣的猜球游戏,你愿意参加吗?
生:愿意。
(1)讲规则,小组对决,体验“一定”
师:每个盒子中各放了八个彩球,有黄色也有白色的,但怎么放的老师忘了,每个小组成员摸一摸,摸到黄色彩球次数多的为胜,其他同学帮助统计次数,开始。
在此过程中出现学生认为不公平,感觉到一盒全是白的,而另一盒全是黄的议论。追问:怎么了?有问题吗?
师:我们来看一看,猜对了吗?在全是黄球的盒子里摸,会怎么样?在全是白球的盒子摸黄色球,结果又会怎么样?
(对说出“一定,不可能”板书,重点引导描述)
小结:这个盒子里都是黄色球,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的一定都是黄色。(板书:一定)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球,任意摸一个都不可能是黄色球。(板书:不可能)
(2)重分,再次对决,再次体验“不一定”
师:看来这样比赛不公平,那么怎样可以使比赛公平呢?
生:得各放四个。
师:这次摸下去,有什么结果?(可能黄也可能白)用正字记录法,记录摸出的结果。
(3)根据要摸的结果,说放法,加深体验。
可以说老师注意到他开始用到一定、不一定这些准确的词语了。
小结:当黄球和白球个数相同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接近。
师:下面我们换一种玩法,如果想每次一定能摸到黄色球,怎么放?
生:全黄。
师:想每次一定摸不到呢?
生:全白 师:不一定每次都摸到呢?
生:黄白相间。
师:如果6个黄色球和2个白色球,你们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生1:能摸到黄的。
生2:能摸到白的。
生3:摸到白的次数少。
生4:摸到黄的次数多。
师:我们亲自摸一摸好吗?
摸出一个彩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用正字法在黑板上记录它的结果。
小结:盒子里面黄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黄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说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大。(板书:可能性大)白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白色球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白色球的可能性小。(板书:可能性小)。
三、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描述。
师:我们玩了三个游戏,实际上在这三个游戏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师:谁能用黑板上这些词语描述一下今天游戏中的结果或说一句话。
四、再次游戏,巩固新知。
1、踩石头过河-------摆扑克。
师:同学们还想接着做游戏吗?你们知道扑克牌中还藏着很多有趣的知识吗?
生:„„„
师:扑克牌中有着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52张扑克牌代表了一年中的52个星期。剩下的大王和小王分别代表了太阳和月亮,不同的四种花色代表了一年有4个季节„„
师:扑克牌中有哪四种花色?
生:红桃、黑桃、草花、方片,师:下面我们所做的游戏就和这四种花色有关。
课件出示:
每次摆5张扑克牌
(1)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
(2)随意摸一张,可能是黑桃。
(3)随意摸一张,不可能是黑桃。
(4)随意摸一张,不一定是方片。
要求(1)(2)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要求(3)(4)“不用摆,你能说一说怎样摆才能达到要求吗?
对于(1)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学生可能回答:如果所摆的全是红桃,那么随意摸一张,一定是红桃。
对于(2)随意摸一张,可能是黑桃。
学生可能回答: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所摆的牌中至少要有一张黑桃,最多要有4张黑桃。
对于(3)随意摸一张,不可能是黑桃。学生可能回答:里面一张黑桃也不摆,随意摸一张,就不可能是黑桃。
对于(4)随意摸一张,不一定是方片。要问一问学生“不一定是方片”是什么意思。
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之后,教师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一定发生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说一说。
2、翻越试题山-------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课件分别出示:2条路线让学生进行比赛。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一下下面的事件吗? 1)、9月10日是教师节。2)、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3)、地球每天都在转动。4)、女儿长得比妈妈高。5)、女儿的年龄比妈妈大。6)、太阳从西边升起。7)、小树一年长高1米。8)、高雪峰一年长高1米。9)、公鸡下蛋。
10)、每天都有地区下雨。
学生用“一定”“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事件。
3、品位生活、大家谈。
教师:“像这样的事件,生活中还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吗?”
有的事件可能不只一种描述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问一问学生还可以怎样说。如:“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可以描述成“扔一枚硬币,背面可能朝上。”还可以描述成“扔一枚硬币,背面不一定朝上。”
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可通过集体交流辩论的方式予以点拨。
学生集体交流。
五、课后小结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确定的事件和不确定的事件,只要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就会发现。希望你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发现生活的数学。”
第五篇:可能性教学案例
《可能性》教学案例 鹿寨小学 覃静平
〖案例主题〗
“预设和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者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殊不知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正是本案例要探讨的主题。
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说到它时,我还是免不了一愣,然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跳过去,不好!那怎样来引导他呢?对,先了解他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对症下药。于是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
师:刚才其他小组的同学已经汇报了他们的发现,你和他们之间有不同吗?
生:有。他们是袋里边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出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我们小组的发现和他们刚好相反。
师:那你认为你和他们的看法,谁更有理呢? 生:我觉得我和他们都挺有理,都对了!师:你的看法挺有趣。为什么这么看?
生:因为我们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们也是。
师:不过,他们几个小组看法一致,你们只有一个组呀。看来,在黄球比白球多时,大多数情况下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当然也有你们碰到的这种情况一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的时候。你现在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了吗?
生:(声音不高,但依然坚定)我还是不同意。“真固执!”同学们中间一阵喧哗。师:C同学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真理说不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C同学再摸几次。
生C连续摸了8次,结果摸到黄球6次,摸到白球2次。他又主动加了4次,结果是:3黄1白。
师:你现在怎么想?
生:我觉得他们对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没全错。
师:说得非常好!在黄球多白球少时,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白球的大,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如果像他们小组发现的那种情况叫做偶然现象
师:谁能再举几个生活中发生的很偶然现象? 生:我们买彩票,中大奖就是一种非常偶然的现象。生:我在马路上捡了一个线包,是件非常偶然的事。
(老师和同学们都禁不住大笑起来„„)
师:你不会自己把钱藏起来吧?
生:那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活学活用,机敏善良的孩子!)
师:那你会怎么处理?
生:我可能会交给我爸爸,让我爸爸再去找丢钱的人。
师:不管会不会发生捡钱的事,大家一定能处理得非常好,是吗?
生:一定!
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不仅精心预设,还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问题,但学生提到它时,我一愣之后,迅速改变策略,调整自己的上课思路,先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对症下药。先是通过一番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明确了问题的真正症结——“眼见为实”,应该让事实说话,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终于让这位同学在多次重新试验之后,基本认同了其他同学的看法。经历了这个“对话”的过程,有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学生各有所得。孩子们的情感得以洗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获得启迪;我本人也不例外,教育机智、教育智慧,教学艺术得到了磨砺、发展。这对促进师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