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7:2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一篇: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第四册课本39页—40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估计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 ≈”表示估算的结果。

2、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当“小营业员”活动。请问大家,想不想当“小营业员”呀?

生:想。[课前测评 想想做做第1题]

师:想当“小营业员”必须经过测试,合格者才能入选。请看测试题,说出卡片上的数各接近哪个整百数?(出示卡片,生口答)

问:503接近几百? 答:503接近500。

207接近几百?„„ 207接近200„„

师:同学们真棒,欢迎大家成为“小营业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课件展示书上商品图)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超市展销的商品。

生:一部电话机206元,一辆自行车604元,一台取暖器292元,一台电风扇195元。

师:你们的口才真好。咱们来听听顾客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字幕: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

师:求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答,师板书 206+292)

师:这道题需要我们求出准确的钱数吗?为什么?

(生:不需要,因为问大约需要几百元。)

师:大约需要几百元,就是让我们求出整百数。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口答,师板书: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

2、引出课题

师:刚才大家求出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500元。就用到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法估算。

(板书课题)

3、认识约等号

师:加法估算在生活中购买物品时经常用到。简便的写法是这样的(师板书)这个像波浪线的符号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请同学们

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约等号。指尖像在爬山一样,先上坡再下坡又上坡。在你的桌面上练习写几个。我们来齐读算式。206+292≈500(元)、小结:师指算式问:500元是怎样得来的?算式中为什么不写“=”而写“≈”?

我们在进行估算时,一般先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大约的数,因此不能用“=”,而要用“≈”表示。

三、教学试一试(课件展示)

第一问

师:第一位顾客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请看下一位顾客的问题,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

生小组讨论,反馈 206+604≈800(元)

第二问

师:接着看她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妈妈带800元内买回这两样物品吗?

生讨论,交流 206+604=810(元)

第三问

师:继续看她还有什么问题,800元钱能买回哪些物品?

师:想一想,800元买回商品的总钱数必须怎么样?四人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发言。(师巡视,全班交流)

师选择自行车,风扇。板书:604+195≈800(元)

师: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是800元,一辆自行车和一台风扇也大约是800元,为什么带800元钱不能买回前两样物品,而能买回后两样物品?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估计的结果有时比实际结果多,有时比实际结果少。

师:在今天当“小营业员”的活动中,大家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老师为你们的表现喝彩,你们也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 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第2题 师:咦,这群小蝴蝶来干什么?原来它们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谁愿意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蝴蝶,使其飞到相应的花上)

第3题 师:小蝴蝶给咱们出的这道题,就是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的练习题。根据这个知识,咱们来试着解决下面的习题。请同学们打开书40页,把估算结果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4题 师:我们已会估算两个加数的和,那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第5题 师:老师要求你们独立完成下面的题,能不能做到。请同学们做40页地5题。(集体订正,同桌互说想法)

第6题 师:看到同学们的突出表现,茄子老师给咱们出了一道题,大家敢不敢做?(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第7题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买法。下面,我们来看白菜老师给大家出的这一道最有趣的题。(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五、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加法估算知识.利用这个知识,我们来做爸爸、妈妈购物小帮手,好吗?谁来说说怎样估计几样商品的总价钱?

板书设计 加法估算

206元接近200元 大约需要几百元?

292元接近300元 206+292≈500(元)

200+300=500(元)≈读作:约等于

教学反思:

《数学科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上,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创设了当“小营业员”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较好地掌握了本课内容。

但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觉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知识和方法。这节课上,我觉得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太少,虽然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本课容量较大,某些环节没有发掘学生内驱力,导致学生来不及细想。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第二篇:《加法估算》教学设计-

《加法估算》教学设计

第一问

师:第一位顾客对大家的表现很满意,请看下一位顾客的问题,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 生小组讨论,反馈 206+604≈800(元)第二问

师:接着看她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妈妈带800元内买回这两样物品吗? 生讨论,交流 206+604=810(元)第三问

师:继续看她还有什么问题,800元钱能买回哪些物品?

师:想一想,800元买回商品的总钱数必须怎么样?四人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发言。(师巡视,全班交流)

师选择自行车,风扇。板书:604+195≈800(元)

师: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是800元,一辆自行车和一台风扇也大约是800元,为什么带800元钱不能买回前两样物品,而能买回后两样物品?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估计的结果有时比实际结果多,有时比实际结果少。

师:在今天当“小营业员”的活动中,大家积极动脑,解决问题。老师为你们的表现喝彩,你们也表扬一下自己吧!四 巩固练习想想做做

第2题 师:咦,这群小蝴蝶来干什么?原来它们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谁愿意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蝴蝶,使其飞到相应的花上)

第3题 师:小蝴蝶给咱们出的这道题,就是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的练习题。根据这个知识,咱们来试着解决下面的习题。请同学们打开书40页,把估算结果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4题 师:我们已会估算两个加数的和,那你会做下面的题吗?(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第5题 师:老师要求你们独立完成下面的题,能不能做到。请同学们做40页地5题。(集体订正,同桌互说想法)

第6题 师:看到同学们的突出表现,茄子老师给咱们出了一道题,大家敢不敢做?(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第7题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买法。下面,我们来看白菜老师给大家出的这一道最有趣的题。(指名口答,说出理由)

五、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加法估算知识.利用这个知识,我们来做爸爸、妈妈购物小帮手,好吗?谁来说说怎样估计几样商品的总价钱? 板书设计 加法估算

206元接近200元 大约需要几百元? 292元接近300元 206+292≈500(元)200+300=500(元)≈读作:约等于

第三篇:《加法估算》教学设计-

《加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估计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 ≈”表示估算的结果。

2、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当“小营业员”活动。请问大家,想不想当“小营业员”呀? 生:想。[课前测评 ] 师:想当“小营业员”必须经过测试,合格者才能入选。请看测试题,说出卡片上的数各接近哪个整百数?(出示卡片,生口答)问:503接近几百? 答:503接近500。

207接近几百?„„ 207接近200„„ 师:同学们真棒,欢迎大家成为“小营业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课件展示书上商品图)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超市展销的商品。

生:一部电话机206元,一辆自行车604元,一台取暖器292元,一台电风扇195元。

师:你们的口才真好。咱们来听听顾客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字幕:估计一下,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师:求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生答,师板书 206+292)

师:这道题需要我们求出准确的钱数吗?为什么?(生:不需要,因为问大约需要几百元。)

师:大约需要几百元,就是让我们求出整百数。四人小组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口答,师板书: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引出课题

师:刚才大家求出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500元。就用到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法估算。(板书课题)

3、认识约等号

师:加法估算在生活中购买物品时经常用到。简便的写法是这样的(师板书)这个像波浪线的符号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约等号。指尖像在爬山一样,先上坡再下坡又上坡。在你的桌面上练习写几个。我们来齐读算式。206+292≈500(元)4、小结:师指算式问:500元是怎样得来的?算式中为什么不写“=”而写“≈”?

我们在进行估算时,一般先把某个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大约的数,因此不能用“=”,而要用“≈”表示。

三、教学试一试(课件展示)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课教学前学生已有了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这为学生发展估算意识提供了基础。因此,设计本课时力求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教学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解题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购物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不同的人估算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课堂的主流活动应该让学生面临具体的生活情景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在具体的情景中,估算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范围。

学生状况分析

该班学生大部分接受过幼儿教育,他们聪明伶俐,接受能力比较强,生活背景亦农亦城,学生课程资源较为丰富。从学习情感上看,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求知欲、创造欲很强,表现出积极、主动和自信。从学习方式上看,由于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学爱学,怎样学有效,学生已从依赖状态逐步走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上较多地出现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教学流程

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生兴趣盎然,畅谈买东西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会自己去买东西,而且初步懂得根据东西的价钱确定所需的钱数, 这里面就运用了数学知识——估算(板书课题:估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

(出示例图:手表295元,洗衣机3015元,自行车698元,电饭锅302元,摩托车8295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

师:王老师喜欢上洗衣机和电饭锅,想买下这两样东西,请你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

学生进行估计时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大部分学生都把3015元估算为3000元,把302元估算为300元,于是得出大概带3300元。

李东洋站起来说:“不行, 这样估算的话, 那带的钱就不够了, 估计3300元不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有赞成的, 也有反对的。)生1:“我反对,因为估计3300元比实际少了,带的钱少了东西就买不成。我认为应把3015元看作3020元,302元看作300元,这样3320元就够了。”

师:喔,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在购物估算时,要注意往大的整数靠,使估算的结果比实际付出大一些,才能买到东西。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老师,我认为,3300元是不够买,但是, 我们买东西不都可以讲价吗, 我想3300元是够的。”

生3:我同意3300元够买,你就对老板实话实说:“我只带3300元,卖不卖随你”,然后装着要走,老板一急,不就卖给你了嘛。(生笑)

生4:(不以为然)如果是在超市,不能讲价怎么办?

生3:(补充说)可以让老板送货上门再给钱也不迟啊。

生5:“我赞成,既然是估计,结果只要求接近准确数值,数大一些或小一些没关系。”

[点评:当数学问题与儿童生活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孩子思维的火花就会撞击出来,课堂生命的活力就会焕发出来。]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质疑:“对于„出现购物问题时,怎样估算更合理‟这一问题,同学们都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估算方法多种多样。看来,生活中常常要用到估算,想不想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扎实?”(生:想。)那就把第50页“试一试”的四道题目做一做。(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埋头试做)

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各自的估算策略:

305 + 198 → 300 + 200 ≈ 500 7990-1995 → 8000-2000 ≈ 6000 305 + 198 → 310 + 200 ≈ 510 7990-1995 →7900-2000 ≈ 5900 305 + 198 → 300 + 190 ≈ 490 7990-1995 → 7900-1900 ≈ 6000 305 + 198 → 30个10 + 19个10 = 49个10 + 10 ≈ 500 师:看了这些不同的

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几题的相同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进行估计再算出得数,不同点是估计的数有些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师:你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近似数的取法会直接影响到估算的结果,那么大家认为近似数应怎么取合适呢?

[点评:教师能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提出一个指向学习策略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生1:老师,我认为可以同时去掉最高位或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师让其例举印证)

生2:我认为尽量接近原来的数,这样结果就比较接近准确值。

(师也让其例举印证,该生发现自己的说法不够严密。)

生3:老师我懂得一种“四舍五入”法,尾数小于4的就去掉为0,大于4的就进1。生4:取整

十、整百、整千数计算比较简便。

师:同学们的学习很有收获,想出了多种方法来估算,尽管方法不同,但老师发现大家在估算时使用了同一个基本的数学思想,想想是什么?

生:我们都在想方法凑整数。

师:对,在估算时,不管是用“去尾法”、“进一法”还是“四舍五入法”,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应用了“凑整”的方法,把不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当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使估算后的计算结果更简便。

[点评: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促进者”,其内涵在于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老师可谓深谙此道,得法于其中。估算的多样化与最优化得到和谐统一。]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六道估算题。

2、应用:“买东西” 电话机290元

玩具车395元

电脑6988元

小提琴216元

电子琴685元 钢琴5698元

①要买下面物品,大概带

多少钱?

物品

估算

电子琴+电脑

小提琴+钢琴

电话机+玩具车

②请用“10000元”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先独立设计--小组讨论是否合理--全班交流)

3、拓展性作业: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估算出每月收入与支出多少钱?

[点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体现“知识的价值存在于知识的运用之中”的教学理念。]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教学反思

《估算》一课教学,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合作、乐于发现和创造,其成功做法有三: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切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2、满足学生需要,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

课堂始终以“做数学”作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做数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案例反思:

这节数学课, 发生了以下几方面可喜的变化:教师讲的少了, 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 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 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说数学”时间少了, “做数学”时间多了。教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 让人感到踏实、放心。老师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或数学活动,激励学生去“做数学”,从做中学。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必须独立思考,都能够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交流的愿望;在做数学中,人人依据各自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课堂上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听王老师的课,我们得到启示:数学教学,改变“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倾向,采用“先学后教”、“先做后说”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有效的。

当然,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这节课也不例外。课堂上,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听不到“学困生”求助的声音,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第五篇:加法估算教案

《加法估算》研讨课教案

黔东小学 陈晓露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认识“≈”,会用“≈”表示估

算的结果。

思维发展目标:在学习估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估算,会用“≈”表示估算的结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学例题:

师:老师有一组数字想请小朋友们帮我把它分类好(出示数字)看看你能怎样分。能分成几类?

(508 769 301 201 498 699 501 907 704 893 798 899)

第一类:508 301 201 501 907 704

第二类:769 498 699 893 798 899 这些数的特点是:第一类十位上是零九接近几百,比如508接近500。第二类十位上是9,百位数上是几,这个数就接近百位上的数加1的整百数,比如769接近于800。由此我们可以用这个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加法估算

师:小朋友们,小文家刚搬了新家,要去商场买东西。你们瞧,我都看中了哪些商品?他们各是多少钱呢?(电话机、取暖器、自行车、电饭锅、电风扇)师:每样商品各接近几百元呢?

师:现在我要买一台电话机和一台取暖器。(把商品拿出来)请你帮我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几百元?你是怎样想的呢?

1)206+292=498(元)

498元接近500元

指出:你是先算出买这两样商品需要的总钱数,再看它接近哪个整百数是吗? 2)206元接近200元,292元接近300元,200+300=500(元),所以大约需要500元。

师:是的。206元接近200元(示206),292元接近300元(示292),200+300=500,200 300

(板书:200+300=500)

我们就说206+292大约就是500元。(板:206+292 500元)

师:(如果学生出现了第一种)比较这两种估计的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百数,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我也觉得这种方法估算起来更比较简单,给这种方法打颗星)

师:(指206+292 500(元))206+292不是正好等于500元,而是大约等于500元,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它就是约等号。(板书:约等号)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表示估算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我是怎样写约等号的?(两条边都先向上弯一弯,再向下弯一弯)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上下一样长,一样弯)我们一起来写个约等号。(竖空)

师:约等号读作“约等于”。这道算式谁会读?(指名读——齐读)师:表示什么意思呢?(206+292大约等于500元)

师:约等于的500元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把206看作)

二、试一试

师:说得真好。如果我想买一台电话机和一辆自行车,大约需要几百元?(将商品拿出)先想一想,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列式,说想法 师:算式怎样列?

师:这儿为什么要用约等号?(因为得数不是正好等于800,而是估计的)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如果我带了800元钱,能买回这两样东西吗?为什么?

(对,206元比200元多,604元也比600元多。他们的和就应该比800元多,所以我带800元是买不回这两样东西的。)

师:请你帮我任意挑选两样东西,估计大约需要多少元?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学生列式——指名汇报(2——3个)(当学生说到292+195≈500元)如果我用500元,能买回这两样商品吗?为什么?

(对,292元比300元少,195元比200元少,他们的和一定比500元少,所以用500元能够买回这两样商品)

(如果学生说到305+195≈500)这儿能用约等号吗?为什么?(因为正好是500元,要用等号)

师:还有的同学想说。就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结: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会把要买的商品的价格都看成它接近的整百数,再把这些整百数相加就能得出买这两样商品大约需要的钱数。这就是加法估算。(板书课题:加法估计)要想进行正确地加法估算,首先要能找到算式中一些加数所接近的整百数。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三、运用拓展。1.想想做做 第1题。

你知道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吗? 503、492、695、207、813、589、904、296、407、399、602 演示——同桌互相玩(一人出卡片,一人说接近的整百数)同桌说——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1)东村小学有男生303人,女生301人,全校大约有学生()人。

指名说一说估算过程。

(2)冷饮店上午卖出汽水198瓶,下午卖出304瓶,这一天大约卖出汽水()瓶。

指名说。

(3)养鸡场有公鸡99只,母鸡必公鸡多395只,母鸡大约有()只。指名说一说;共同说一说。

3、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看木偶戏,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院共有400个座位,够坐吗? 提问:够坐吗?说说你的想法。如果205+208,够坐吗?

4、小结。

5、谈话:在数学上,大约等于多少,有一个专用的数学符号:约等号。

6、先估算大约等于几百,再用竖式计算。199+297≈()

403+208≈()95+106≈()

704+198≈()392+407≈()

506+399≈()

四、板书设计

电话: 暖气:

加 法 估 算

206元接近于200元

292元接近于300元

200+300=500(元)

206+292≈500(元)

约等号——读着“约等于”

下载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1 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最重要......

    案例 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yu(全文5篇)

    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 课程改革后,估算受到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

    估算教学反思重点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教学的反思

    我在估算教学中的困惑估算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在小......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所以我选取了学生熟知的生活材料,课的开始由学生看一看自己的写字本,估一估自己大约写了多少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范文1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这节内容,这是小学生估算学习的开始。笔......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15篇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1 《乘法估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