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步一体”教学模式
陈官中心小学快乐高效的“四步一体”读书生活例说
一.“四步一体”读书生活模式创设的背景和意义:
【一】“四步一体”读书生活模式的概念:
“让所有师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是陈官中心小学的学生成长目标之一。在“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引领下,以学校倡导的快乐教育理念为支撑,学校积极推动师生读书,让“海量”阅读向语文课和学生生活渗透,并让读书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炼出“四步一体”读书生活模式。即以“晨诵、共读、暮省、阅读课”四步驱动学生读书成长,以快乐的专业阅读共同体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简单的说“四步”就是以“晨诵、共读、暮省、阅读课”四个步骤带动儿童快乐读书;“一体”就是以推动教师快乐读书为主体,促进专业成长,拉动学生读书成才。【二】“四步一体”读书生活模式的意义: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实施,其对“阅读”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无疑在强调说明阅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的阅读需要正确有效甚至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而这种方法的掌握和技巧的形成,无疑给语文阅读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同时也向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2〗“晨诵、共读、暮省、阅读课”是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共读,它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以及形成“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温馨氛围。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阅读课则是立足语文课堂,还原本色语文阅读教学,引领儿童享受快乐的大量阅读带来的对精神的涤荡和赋予生命的喜悦。
读书是一项快乐的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人生成长工程,推动儿童快乐阅读,必需有一支快乐阅读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倡导儿童读书的同时,更注重对教育主体----教师读书的推动,精心打造教师专业阅读共同体,通过相约星期四等活动,带动老师们追求快乐的读书成长生活,构建学生读书工程的奠基者。
〖3〗“四步一体”读书生活模式很好地融合了儿童的阅读和课堂阅读教学。同时也为解决学生读书而教师不读书的瓶颈奠定了基础。【三】当前儿童阅读和教师读书之现状:
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电视和网络让家长和老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应试教育剥夺了儿童的闲暇、游戏、个性,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为何而阅读、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等等,对此种种问题学校和老师处理得不大好,不能尽如人意,有的阅读课甚至形同虚设。其情况可以归纳如下:
〖1〗“放羊式阅读课”。认为学生的阅读一定会“开卷有益”,而忽视了在阅读的方向、内容、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引导和指导。
〖2〗“假阅读课”。急功近利,过分注重考查,单纯做阅读训练题,淡化甚至放弃了阅读课的本质意义,阅读课成了“阅读解题课”,成了“应试教学操练课”。
以上危机的一个潜在根源就是教师不爱读书、不会读书。体制的原因造成教师不求进步,固守常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缺乏专业意识,忽视和丧失了专业成长,使教师成为传播知识的新无知者这样一种尴尬角色。
二.“四步一体”读书生活的操作
【一】“晨诵” ——快乐开启儿童的天赋之门
“晨诵”与平时的语文早读有着“本质”的区别。平时的语文早读就语文课本中的段落进行背诵,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或大声朗读、背诵重点知识点,或自由读读课文,或小组结合检查某项任务完成。这个过程是教师下达任务,学生被动参与,教师是监督者。而我们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我们学校的晨诵被安排在每一个早晨,学校把每天的第一节课都设为语文课,并在课前十分钟开设晨诵,师生一起用诵读迎接新的一天。
我们把晨诵当作一种仪式,当作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其景其情若不置身其中难以真正感受到。
在每个早晨,师生抬头,挺胸,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双臂自然垂下。这是我们提倡的诵读的姿势,这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调整来自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来自于老师自身的感染、传递。在生命的黎明,师生都能以崭新、活力的精神面貌面对新的一天。
晨诵还是一种完全释放、逐渐建立自信的过程。孩子可以根据诗中的意境表达自我的理解,好比听到一首舞曲,孩子们能自觉不自觉地舞动起来,各具特色,动作个性化,因理解有别。而晨诵也是这样,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消除内心的各种规矩,完全放松,自我陶醉,就好似一个人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旁若无人尽情绽放,我们还鼓励孩子在诗词朗诵过程中,通过换词、改句这种模仿,就将儿童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当再次朗诵这首诗的时候,并不单单是朗诵别人的诗,而是自己的诗。从模仿走向自由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让美妙的诗歌与孩子灵性自然结合在一起。
晨诵所选内容与孩子的当前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孩子生命的敏感期给予他最优秀的诗歌,也是与他生命最协调一致的诗歌。我们印制了校本教材,从经典儿童诗到唐诗宋词到国学经典,融合了新教育和新经典诵读的精华,孩子必背《弟子规》,选背《三字经》《论语》„„并且要求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一起感受。
晨诵更是凝聚班集体力量的一种有效的活动。通过个体、小组、群体的合作朗诵,孩子们能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鼓励、欣赏。因晨诵让老师、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语言密码。
晨诵,已成为我们每天不可或缺的快乐体验。这份快乐让我们的读书成才计划得到高效推进,熟读成诵的孩子们在快乐诵读的过程中使大量经典诗词以及国学美文扎根心间。
【二】“共读” ——培养终身的快乐阅读者
在倡导阅读过程中一些问题就一直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有哪些优秀读物可以提供给孩子们,能确保这些书籍是通过更广泛地筛选,是最优秀与最适宜的吗?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能够读什么书?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通过“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将绵绵不断的经典读物,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大手传递到孩子的小手中,镌刻在他们充满憧憬的心灵里。
共读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亲子共读,一是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是一种最必要的共读,因为我们是农村学校,普遍缺少家庭读书氛围,无所事事的家庭生活常常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一大障碍,甚至会抵消他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所以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给家长讲课,让家长明白读书的巨大力量,而且我们也相信书本同样对家长有吸引力,一旦有家长开始亲子共读之旅,就不会半途而废,于是我们的共读不但改变了孩子,还改变了家庭,功莫大焉!师生共读,其实是一种快乐幸福的时光,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图书室管理模式,建成“图书超市”-----把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功能合二为一,方便师生读书,直接将读书课开到“图书超市”,于是图书超市里有了师生最和谐的美妙时光,常常在听到下课铃声后传来孩子们掩卷叹息的声音----他们在感叹一节课原来这么短暂!
在低年级(1至3年级),我们还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绘本、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让低段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低年级不会写,就让他们“画”故事,于是一个故事,常常会出现若干个精彩的结局----这绝对是孩子们精彩的原创。
教育是唤醒,也是给予。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然后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可以说,尤其是共读中的每一本童书,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完美地体现了一个或若干个核心文明价值。
我们深知阅读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我们也尽我们所能为孩子的阅读铺路搭桥,案例:我真的喜欢上了绘本
稿件来源:王健工作室
几天了,我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个精彩的绘本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静静的听着,看着,思考着,在故事结束后,我让孩子们去想象,画出图画,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编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画的内容比较单一,有的只有一个动物形象,并且形象不生动,所编写的语句简短,有的甚至写不出语句。
几天以后,同学们就有了惊人的进步。学生画的图画色彩鲜艳,一个个动物栩栩如生,每幅图上的内容丰富,有山,有水,有房子,有的学生还在一张画纸上画下多幅图画,然后用文字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有《小猫咪的日记》、《我的妈妈有办法》、《我的爸爸》等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一颗颗童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地飞翔。
二年级的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处于十分朦胧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是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绘本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好的图书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的,因为绘本是以静止的图画来表达流动的故事情节,以一个个关键情节的片段传达完整的故事,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空白,连接就需要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填补;同时,每一幅画,又都是表现一个瞬间,其整个动作流程的再现也是依赖与幼儿的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去看绘本,读绘本,接触各种形象,孩子接触的形象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就越让人惊叹,学生在每次绘写中,他要认真去思考,去构思,然后用图画和文字表达出来,学生自然要去展开想象。另外,想象力还是阅读的基础,一个孩子一定要具备想象力才可以脱离图画的指引去阅读纯粹的文字。这就是绘本的力量!
童心像小鸟,要自由地飞翔,我要继续开展好读写绘的活动,让学生拥有一颗快乐的童心,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学习,去发现。
我喜欢绘本,因为我的孩子们也喜欢绘本。【三】“暮省”——养成反思的习惯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初期,学生的随笔带有明显的作文倾向,教师是以作文的要求来评价学生的随笔,而没有将之视为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随着实验的改进,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觉地引导学生把随笔与日记视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并提笔参与学生的成长,利用师生共写随笔引领儿童走向自主与成熟。而学生随笔,也逐渐地丰富为心灵独白(保密日记)、相互倾诉(共写日记)、观察日记、班级共议日记、童话文学创造等多种形式。而在低段儿童,这种写作是与父母联合,并与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案例: 做学生的知音很幸福
王 健
常听老师们这样说,做老师很孤独,很寂寞,很无奈,整天两点一线,备课、上课。走出校园,没有人愿意和你交往,因为你除了教学,社会知识贫乏的让人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有过这种感觉,可学生的一篇日记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心态,让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老师。
引文:
月季花开了
春天一来,我就盼着月季花开,今天它终于开了。今天中午,我看到门前花坛一片绿色中有了几点粉红,粉红中间夹着几点黄色,我好奇的跑过去一看,啊!我心爱的月季花开了。
粉红色的花瓣优雅的张开,中间有了嫩黄色的花蕊。只可惜,漂亮的花朵上没有蜜蜂和蝴蝶来装点。夏天真的来了,悄悄的,谁也不知道。唯独风中摇曳的这几枝月季花告诉了我,使我仿佛回到了一年前的夏天:我穿着蓝白相间的裙子,披着粉红色的衬衣在暖暖的夏风中欣赏那一坛的月季,有时会摘下几朵,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在妈妈的头发上,欣赏着此时年轻漂亮的妈妈。心里高兴得很,因为我没想到,妈妈竟然如此年轻,如此漂亮。
而爸爸正在一旁看着,她为有这样的女儿骄傲,也为有这样的妻子骄傲。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现在,我静静的剪下一枝月季,悄悄的插在了花瓶中。我要保护这朵月季花,直到它凋谢。
因为这里有不一般的缘故。老师,您能理解我吗?
在这一刹那间,我被成楠的这篇日记深深地感动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种感觉,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出自一个只有11岁的小姑娘之手,让我震惊。我知道,这学期,成楠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温馨幸福伴随着爸爸妈妈日益激烈的吵闹而渐渐远去。
而此时,一种责任感,一种被信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她能用这种形式向我敞开心扉,向我倾诉,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我很自然的提起手中的笔: 楠楠:
读你的日记常常被一种丝丝的伤感打动,看着你渐渐的长大,看着你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天空,我很高兴。可老师也想告诉你,伤感不应该属于你,你该拥有的应该是快乐,是进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拼搏,勇敢地面对生活,把伤感收起来吧,让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直到现在,我的心还不能平静,一种说不清楚地感觉萦绕在心头。我知道,成楠变了,我也变了。
以前常抱怨,繁琐的教学生活让我几乎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静下心来写一写自己的生活。我的笔除了备课,批作业,再也写不出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了,一篇日记改变了我,它让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我忽然领悟了,我的身边,我的每一个学生,他们都在向我倾诉,都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等着我来细细的品味,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都会得到他们千倍万倍的真诚回报。做学生的知音,让我生活的舞台突然间变得丰富多彩。
做学生的知音吧,很幸福。因为你收获的是几十个真诚的心灵,那份信任,那份真实,那种来自天籁的令人陶醉的感觉,只有我们,只有我们当老师的,只有我们做了学生的知音后才能体会到。
那种感觉真得很好,很幸福。
【四】阅读教学——追求“本色语文、深度课堂”,还原阅读成长的快乐。
语文阅读课始终是学生阅读成长的主要车间,没有成功的阅读课教学,就不会成就快乐的大量阅读,就不会养成儿童读书的习惯,所以语文阅读课是孩子读书成才的根基。我们促进孩子阅读成长的最扎实有效的一步就是追求“本色语文、深度课堂”-----一种快乐高效的阅读课教学。
什么是语文课的本色呢?叶圣陶老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就是要有“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而“深度”是相对于“肤浅”而言的。语文课堂表演盛行、平移明显,学生的学习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所获无几。深度有深思熟虑、深入浅出之意,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简单的说,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五深”开展具体的阅读教学:
1、深入的目标解读
2、深入的文本解读
3、深层的教学设计
4、深厚的语言习得
5、深切的情感体验
6、深刻的思维训练
7、深远的人文内涵
达到课堂的深度,实现语文的本色,孩子们获得的将是一种更具深度,更为本色的快乐体验,阅读成长的过程就会变得既和谐有高效。
案例:
《灯光》教学实录
执教:陈官乡中心小学
王健
课前聊天:
师: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们聊聊天好吗? 生:好
师: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姓王
师:以后我们再见面,你会怎么称呼我? 生:王老师
师:我呀,一直有一个梦想,11年前,我就在这里,就在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所学校,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里的孩子们,而今,11年过去了,我想:我要是能再次站在实验小学的讲台上,该多好啊!能再给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上一节课,该多好啊!现在,我终于站在了这块讲台上,多好啊!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1:您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祝贺您!生2:很高兴能和您上一节课。生3:和你上课一定非常有意思。第一版块:
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块儿学习一篇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教师板书)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请你再读一读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读课题。我仿佛看到一盏盏明亮的灯光在照耀着我。生2: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霓虹灯。
生3:我仿佛看到了我们东营市政府广场那明亮的,多彩的灯光。
师:一边读课题,一边想象画面,读出来感觉就更好了。那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生4:我想知道课文仅仅是写灯光吗?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师:要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一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师: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天安门前灯光非常美丽
生2:我感觉到课文写灯光是为了怀念郝副营长。
生3:我觉得郝副营长非常伟大,他为了能让孩子们用上电灯,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师:你很会读书,因为你有了自己的感受。当然我们收获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投影,谁来领着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
一生领读(读词语有些拖音现象)
师:词语要读的自然些,要干脆点,不要拖音。再来一遍 生再读,(效果好多了)
师:这样读就好多了,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我想考验考验同学们,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连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思考中)
生1:我们要围歼敌人,在震天动地的炮火声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战斗胜利了,自己却牺牲了。
生2:每当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我就想起郝副营长英勇牺牲的故事。生3: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温暖的灯光底下聚精会神学习,而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璀璨的灯光。
师:说得好极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课题,这一次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明亮的灯光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战士
生2:再读课题,我感到很伤心,很为郝副营长觉得遗憾。
师:是啊,从你们的声音中,我听出了你们的感受,你们已经走进了课文,但只知道课文的这些内容还不够,我们还要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你感受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的旁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或者疑问记下来,开始吧。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第二板块: 走近郝副营长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好多同学都作了批注,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时刻,汇报的同学要注意:首先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出来,然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
生1: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我感到很伤心,很可惜„„
师:好,既读出句子来了,又谈了自己的感受,就这样谈。
生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我很感动,我们要学习郝副营长那种英勇,舍己为人的精神。(师板书:英勇牺牲)
师: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投影出示这段话)生1: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生2:就好像有千斤的重量拴在一根头发上,形容十分危急。师:说得好,那么课文中的千钧一发指的是什么时刻呢? 生: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生1:伤心
师:请你来读,把这种伤心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声音低沉 生2:感动
师:为什么感动?
生:我想象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后续部队找不到缺口,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一点亮光,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比任何灯光都亮,那是郝副营长啊!多让我感动啊!
师:是啊!就把你这种感动地感觉读出来吧 生读,充满感情的 生3:敬佩
师:不用说理由了,就让你的朗读来告诉同学们吧!生充满激情的,声音响亮的。
师:不管是什么感受,只要是你用心体会出来的就是最有感情的,让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读
师:我把这段话稍微改动了几个地方,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你自己,你,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不同,您把“他”改成了“你”,感觉好像不一样了。生2:我感到这样感情更强烈了。
生3:我感到这样就像在对郝副营长面对面地说话一样,很感动,也很亲切。师:体会得真好,就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可敬的战士倾诉吧!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那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
生: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该多好啊”这句话,他那么希望孩子们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可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电灯,我很难过。
师:你能联系整篇课文去体会,这很好。谁也找到了这段话?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
生:我想到了你一开始说的话,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师:是吗?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我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师配乐朗读,乐曲:《雨的随想》)
师:谁还想读一读郝副营长说的话?
(指名3名学生读)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这段话。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
生:希望 生:愿望 生:梦想
师:此时此刻,郝副营长会憧憬些什么呢?(师板书:憧憬未来)生1:他会想: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战斗打胜利了!
生2:他会想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也一定会有电灯的,我也一定能够看到。师:好,就让我们一起把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读出来吧。生齐读。第三版块: 感受文章线索
师:我想问同学们,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生1:是灯光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2:是“多好啊”
师:出现不同意见了,怎么办?其实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就会明白了。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是什么呢? 生:是“多好啊”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多好啊”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来回答,机会就是这样争取来的。
生: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后,一个人说的。
师:我请同学们看一组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图片,看后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投影出示图片,学生边看便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生1:好美啊!
生2:真是璀璨的灯光啊!
生3:这不就是课文所说的“多好啊”吗?
生4:简直太漂亮了,我好想好想到天安门去看一看啊!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机会的,我们继续交流。生:第二处是出现在郝副营长看到书上的图片后说的。他感觉到电灯非常好。生:第三处是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师:正是因为郝副营长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当我突然听到“多好啊”这句话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郝副营长,想起了他的故事。第四版块: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就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只有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师:我倒觉得可行,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回忆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去掉开头和结尾还是一篇完整的课文。
生在思考。
师: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生小声读完
师: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生:憧憬将来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师:是啊,现在呢?
生:明白了,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生:天安门前明亮的灯光似乎在告诉郝副营长,您的梦想实现了,您可以安息了。
师:说得多好啊!我还想问同学们: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有电灯吗? 生:不是
师:他还憧憬什么呢? 生:他还憧憬未来 生:他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他憧憬他的后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说得真好(板书:幸福生活)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再读一读课题,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刻的。
生深情地读课题
生:我感到“灯光”是对郝副营长的一种安慰。生: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是啊!课文中还有一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话,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投影出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师: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1:伤心,每次读这句话我就感到伤心。
生2:我想哭,特别是读到“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时,我就忍不住想流泪。
生3:这次再读,我的感觉不同了,我不再仅仅是伤心,还有自豪,因为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投影出示:郝副营长,我想对你说……
(计划是让学生写一写,时间关系只能说了。)生1:郝副营长,你太伟大了,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生2:郝副营长,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用您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展示了,相信同学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话要对好副营长说,希望你们在课下再好好的交流交流。
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我郑重的向同学们推荐(投影出示:推荐阅读:《黄继光》、《董存瑞》、《英雄儿女》、《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是否应该永远的沉浸在一种伤心、痛苦或者是感动中呢?
生:不!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但更应该努力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师:说得好。就向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可以见证,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这就是对英烈们最好的慰藉啊!而对我们来说,当有一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真的需要我们是,我们能否抛开个人的利益而勇敢地站出来呢?就像郝副营长,像董存瑞,像黄继光„„
在学生静静的思考中下课了。
【五】专业阅读共同体——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加油站
“学生第二”是对我们的善意提醒,无论是学生的快乐还是教学的高效,不可忽视的主体就是教师。“晨诵、共读、暮省、阅读课”为主的四个步骤,为孩子们在健康快乐阅读中成长创设了条件,但如果没有一支快乐读书成长的教师队伍,一切就会变得缺乏生机,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所以我们注重教师读书成长,让老师们体验读书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润色自己的教育生命,引领孩子们的快乐读书成长。
推动读书,学校除了每年坚持购进新图书丰富图书室,建造吸引人的教师书房等工程之外,更关键的是成立了教师专业阅读共同体,通过相约星期四活动,引领教师快乐读书,幸福成长。从而为学生的读书成才奠定基础。
为了鼓励教师专业阅读,学校成立“相约星期四”专业阅读共同体,每个星期四晚上喜爱阅读的教师共聚一堂,共沐书香,让阅读洗去教师心灵的疲惫,让老师们品味专业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幸福。
案例
快乐的相约星期四
杨国营
一个周四的傍晚,上级主管领导约我外出,并把车子开到了学校门口。知道又要“奉命”应酬,我面有难色,善解人意的领导问我何故,我说:“与教师们有个重要约会,我不想爽约。”领导问:“什么约会这么重要,学校其他领导不能搞定吗?”我说:“相约星期四---是我和教师们的快乐之约,我不想让别人代替我的角色。”晚上7点整,我和教师们如约而至,开始了快乐的读书活动。
每周四晚上,我校“专业阅读共同体”会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畅谈读书心得或共读一本书,书由学校提供,活动取名“相约星期四”。我在活动前声明:来去自由,活动不提前一分钟开始也不拖后一分钟结束。在这里,我们只共享读书的盛宴,分享读书的收获,共度成长的快乐时光。
读书带来了充实,带来难以忘怀的快乐。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说:“我没想到跟这么多的好书错过了这么多年,如果早一天看到就好了。”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女教师说,自己现在是不读书就不吃饭,其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这位女教师几次接到恋人的电话,但她都婉转地回绝了对方的约会。是什么令教师们能如此眷恋读书呢?我认为,是快乐而幸福的读书力量!
邢文君老师是从初中调来的,当时领导承诺过一年后优先调他回初中任教,但一年之后,他却主动要求留了下来。在一次名为“打破心灵的坚冰”相约活动中,邢老师说自己过去偏爱武侠书,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学习,现在已经对专业书籍爱不释手,他说:“读书让我充满了教育智慧,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前不久,针对学校‘感恩主题教育周’活动,我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布置学生为爸爸妈妈洗脚。第二天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让我特别感动。很多学生说自己的脚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会被爸妈揣在怀里,甚至脚趾甲也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剪过,当看到爸爸妈妈因为奔波劳累生了老茧的脚时,自己忍不住自责地哭了。没想到的是,当天我的电话几乎被家长打爆了,家长跟我说个没完没了,一位家长一边流泪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感动。总之,家长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感谢我给了他们终身难忘的亲子机会,感谢这次活动让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变得懂事了。”
邢老师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学校的家长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畏惧或抵触与教师交流,常拒绝与教师面对面。但这次作业之后,家长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知道读书不光给予孩子知识,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更坚定了让孩子受教育的决心。”
邢老师说像这样的教育智慧皆来自专业阅读和思考,因为我们读过的许多书里面都蕴藏了丰富的教育策略。邢老师的阅读心得和教育故事打动了共同体的每个人,大家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每次走进“相约星期四”的不仅有推迟了与恋人相约的年轻人,放弃了享受天伦之乐的老教师,更有将刚上小学的孩子放在家里的几位夫妻教师。我曾担心他们的参与能否持久,但我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教师沉浸其间,怕的是主持人无情地将“相约”活动戛然而止。一次,在结束时我说:“大家回家不要忘了对留守的孩子或者另一半儿说声谢谢,感谢他们对我们相约的支持。”可一对教师夫妻却说:“我们还要感谢校长呢。过去我们有事外出,总担心孩子会沉迷电视或偷玩游戏。自从在‘相约星期四’爱上读书以后,没想到也感染了孩子,每次回家时都见他抱本书等我们呢。”看着快乐与幸福溢于言表的他们,我真是感动,没想到我们读书的大手也牵动了孩子的小手。
在专业阅读的助推下,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学校,拥有了全市第一家教师团队博客,并有教师“读而优则写”,建起了个人专业读写博客,不断创造着全市点击率新纪录。
年轻教师李安秀在一篇以《校长的椅子大家坐》为题的教育叙事中说:“我们走上前台,坐到校长的位子上,无论是主持共读还是话心得,这一刻,俨然成了活动的主人!我们从这样的读书相约中学到了很多,大家变得更自信了。”参加工作仅3年的李老师,如今已通过全市骨干教师的选拔,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在读了《教学勇气》、《孩子们你们好》等著作后,王健老师没等开学就几次三番地向我请缨,要求任教一年级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像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叫“包班”,是大家最憷头的。由于王老师还承担着学校教研室的工作,怕他吃不消,我让他考虑成熟后再告诉我。但他说省级公开课他也参加过两回了,现在是潜下心来到“田野”里实践的时候了,而且他已经规划好,要从今年起做好实验,并在实践中出一本书。
我知道他的勇气来自于专业阅读,是读书给了他信心和坚定的信念,他显然已经认定这样的选择是快乐和幸福的,我只好同意了。
作为我们“相约星期四”的主持人,王健老师有一次病得厉害,但他依然坚持着,周四下午他无奈地短信告诉我说:“杨老师,我浑身酸痛,特别是嗓子疼得厉害,晚上又要输液了,唉,偏偏这个时候生病,我们的‘相约星期四’怎么办?”当晚,我发出了4个短信,分别给他和明天要到市里和县里讲课的两位教师及赴上海学习的教师送上深深的祝福。他回复说:“谢谢,好感动啊!”
我们就是这样,因为“相约星期四”活动,成了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一起快乐和幸福得就像是生活在童话里的一群大孩子。
一个周四下午我正在办公,参加工作不久的马春光老师手捧着刚榨出来的果汁进来说:“校长,别太累了,请您尝尝我们的手艺!”我连说谢谢。原来马老师和其他两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为我们晚上相约活动的茶歇榨果汁,“作坊”就在我隔壁,我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喝着新鲜果汁,我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心头。
我们的读书内容和过程很浪漫,中间的茶歇也安排得很丰富。我曾从家里带来咖啡并亲手为大家调制,天冷了,我们会为每个共同体成员提供一袋牛奶。一次交流中,张玉洁老师给我提意见说:“校长,大家相约是为了享受读书的快乐,您完全不必再为我们准备什么茶歇,因为我们在读书中已吸收到了精神营养。”我却说:“读书需要氛围的烘托,大家喝到的是学校对读书人的肯定和支持,书香能醉人,伴随书香,茶歇提供的是一种精神家园的氛围。”
自从享受了阳光工资待遇,教师不再为福利不均而抱怨,我开始思考口袋充盈了,脑袋更需要丰富,这是我选择专业阅读活动,决定送给教师最需要的福利---读书成长的初衷。大家一起用读书排遣一天的倦意,洗礼疲惫的身心,共同愿景是:在读书中寻求自己的新教育之梦,用思想会客,交流教育智慧,向专业成长的更深处漫溯。相约在星期四,在高贵的思想盛宴和高度的幸福、快乐体验中度过两小时,已成为教师们最为期盼的时刻。
一路走来,慢慢相互分享着收获、欣赏着成长,品味因为读书而使生命润泽的快乐和幸福。作为校长,我无比满足和快乐。
(《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2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三段四步“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过程
为配合教育局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依照教育局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我校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不高,教育教学方法落后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三段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特供数学老师参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三段四步”的基本内涵
“三段四步”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段”中的 “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三段四步”的特点
(一)该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
(二)该模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该模式也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三段四步”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三段四步”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四步指的是穿插在三个环节中四个步骤:导入(示标)、探究(独学)、合作(群学)、训练(测试),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
(一)辅助环节(2分钟左右):
辅助环节包括三项内容:①板书课题;②揭示目标;③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包括导入和板题两部分内容。导入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或由回顾旧知导入,或由启发思考导入,或创设情境导入提出数学问题或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半分钟。板题教师板书或出示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揭示目标,简称“示标”。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整合。所以,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操作要领:
(1)要明确具体、能够测量。(2)要准确、实事求是。
(3)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4)出示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内容简单,就用一两句话口头表述,内容多的就用书面形式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
(5)要始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
3、出示自学指导,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小学高年级常用屏幕出示,小学低年级可由教师口述。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让学生明确4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自学就好比准备打仗,让学生立刻紧张思维,提高自学效率。操作要领:
1)自学内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例题中列方程部分,对解方程部分不要求看,因为解方程的方法已学过。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如果教材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怎样干好,就怎样干。一般先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自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小学高年级,学生看书时间可长一些,小学低年级,看书时间要短些,因为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少、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强。
4)自学的要求。即告诉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紧张地思维。5)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切不可讲闲话、做闲事,也不可让学生听无关的音乐,看无关的录像
(二)“先学”环节(10分钟左右):
出示自学指导以后,进入第一个主要环节“先学”。先学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读书或看书;第二步,教师检测自学效果。“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作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一)“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
1.看书。
“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操作要领:
1)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教师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促使其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提前结束。2.检测(检查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要领:
1)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2)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4)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学生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三)“后教”环节(13分钟左右): 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它可以分为三步:一是更正,二是讨论,三是总结
1、更正(生生合作)
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包括错误的思路、方法、不良习惯等等,并给以及时矫正。没有发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教学就会陷入盲目之中。
学生做完检测题以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
课堂上,教师了解学情、检测反馈的方法常用的有六种:(1)、举手统计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如能善于使用“举手”的方法,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2)、巡视了解分为目光巡视和走动式巡视两种,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全面了解学情。
(3)、启发提问要注意提问的艺术,问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还要追问,以求深度。
(4)、板演练习找后进生上台板演,一人或几人,一轮或几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中了解后进生的学情。
(5)、组织更正通过让中等生、优秀生给后进生的错题进行更正来了解中等生、优秀生的自学效果。
(6)、同桌对改。
2、讨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三种。凡是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学生不能更正的问题,难度小的组织学生同桌讨论,会的教不会的;难度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提高讨论质量;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组织全班讨论,各小组发表意见。全班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归纳总结,并及时把结论板书出来,让学生当堂记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师生总结,评价体验)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忧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需要。
最后,教师高度概括学生本堂课体验,探究的结论,表扬课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四)“当堂训练”环节(15分钟左右)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 5分钟。
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交作业本。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出,要留到课外辅导。
学生课堂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4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得紧张、高效。
“三段四步”教学法的4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
第三篇:初中历史“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法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发掘初中历史教学的潜在功能,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乐于探索、思维敏捷、潜质巨大的创造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初中历史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围绕一个主体,贯穿三条主线,完成五个环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历史教育的使命.为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可将“生本课堂”归纳出如下教学模式:
一、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法
一体: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线:探究主干线、情感活力线、创新生命线
1、探究主干线。生本课堂应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活动应贯穿课堂始终。
2、情感活力线。生本课堂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情感体验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充满活力。
3、创新生命线。创新是生本课堂的灵魂,是生本课堂的生命,生本课堂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情感、创新是贯穿生本课堂的三条红线,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本课堂犹如一棵大树,学生是根本,探究是主干,情感是营养,创新是生命。
五环:情景创设、导学达标、质疑激辩、成果交流、反馈互评
1、“情境创设”。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根据历史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以及录音、电视、电脑等,创设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向学生交代历史背景、展现历史现象、讲述历史过程,营造出适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思维,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讲授“九•一八”事变这部分内容,在讲授课前,采用音乐创设情境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录音机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在哀伤的歌曲中,学生们的思绪被带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受苦受难的历史场景之中,悲愤的绪情充满了每个学生的胸膛„„在这样的情绪的感染下,学生很快的进人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这段历的掌握与理解。
2、导学达标:也就是自主学习阶。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独立思考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在以上“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出示学习目标,明确达到的学习要求,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1)要明确提出列出详细的自学讨论题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学。教师起路牌、导师、航标的作用。
(2).要适时做好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历史课上的阅文,读图积极主动自学、讨论、研究,教师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检测,指导学生采取读书、记忆、比较、归纳、讨论、联想等方法。
(3).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学达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等于给学生做B超、做CT,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抓到手,教师要巡回指导普遍了解学习情况,掌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将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释疑激辩”做好准备。
(4).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好学习小组,为合作交流提供组织保证。
出示自学提纲如:(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艰难的长征?(2)根据60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说一说长征的经过;(3)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4)说出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自学。
3、质疑激辩
学生在解决提纲问题和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因此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训练学生质疑能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辩论,探究和解决新问题。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产生疑问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当遇到教材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炼方法,找出规律,形成知识结构,进一步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科举制度的利弊。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人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即使学生发言错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应去夸奖他、鼓励他,这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在讨论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引导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4 善于启发和诱导,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4、成果交流。在完成“质疑激辩”基础上。组织小组活动。如讨论交流,分组辩论、小品演示等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提升者和拔高者,在展示中精心策划,学生真正成为我的课堂我作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关注学生的思路,引导思路发展,教师的注意力是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状态,及时关注生成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乐学,悦学,掌握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质量.5、反馈互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要重组成部分,即要当堂完成作业,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测试反馈总结,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才能形成学生的能力,它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得重要环节。
测试题要覆盖每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少而精,一般少则四,五题,多则十题,尽量限制在十题以内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评改或相互评改的方法,自己发现错误,相互指正,相互学习。教师应及时有效调控,对共性问题及时补缺,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对这一阶段的测试题应尽量用多媒体,使之直观、,学生积极性高。
总之“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法,就是围绕一个主体,贯穿三条主线,完成五个环节。
历史“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模式实际上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导学达标”、“质疑激辩”为“反馈互评”创造条件,“反馈互评”为:“导学达标”,“质疑激辩”提供保障,而“情境创设”是整节课5 引子,为整节课创造一良好的求知环境。不管哪一环节,我们都要注意使之充满趣味性,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愉愉快快地度过一堂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让人回味无穷的历史课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所谓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并不是框框,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可参考的平台,在以上模式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模式可据学情改变的。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不变的。
2、教学模式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情、教情,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把握其精神实质,灵活地应用。
3、活动设计应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第四篇:初中地理“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一体三线五环”教学法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中,旨在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上述精神,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如何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事关重要的。
下面就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思路、基本环节、基本模式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路是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用新的教学观、行为观、学习观→引领师生共同活动,或在教师引导下(组织下)由学生讨论或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感性的地理事物中→理解地理事物的概念、原理、规律、成因→得出理性的结论→应用于生活、生产、社会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我县初中地理课堂,是以教体局教研室提出的“生本课堂”为理念,突出“和谐合作、交流互动、感悟互评、拓展应用的十六字方针。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注重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模式如下:
一、教学模式:“一体三线五环地理教学法”
一体: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三线:探究主干线、情感活力线、创新生命线
五环: 导疑定标、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拓展应用、感悟交流 其内容即围绕一个主体,贯穿三条主线,完成五个环节。
二、生本课堂内涵解读
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三线:探究主干线、情感活力线、创新生命线
1、究主干线。生本课堂应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活动应贯穿课堂始终。
2、情感活力线。生本课堂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情感体验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充满活力。
3、创新生命线。创新是生本课堂的灵魂,是生本课堂的生命,生本课堂应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情感、创新是贯穿生本课堂的三条红线,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本课堂犹如一棵大树,学生是根本,探究是主干,情感是营养,创新是生命。
五环:生本课堂的五个基本环节
导疑定标—合作探究—交流互动—拓展应用—感悟交流
1、导疑定标:(新课导入)教师根据学习内容不同,采用不同方式,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更多地从感性知识入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如课例《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从学生所经历过的一次最好和最差的空气状况导入;课例《天气与气候》从学生所感受过的不同的天气状况导入等等。
2、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参与者。整个过程体现一个和谐的气氛。学生针对学习内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采取自主、合作等形式,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分析、探讨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激发情趣、提升能力,并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引导式讨论、启发式讨论、探究式讨论,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分组竞赛、角色扮演、辩论活动、游戏活动、案例分析、动手实践、表演展示等),在形式上把个体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并且注重分组合作学习。此外,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如绘图、制作模型等。
3、交流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组间互动合作,在全班展示交流探究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交流、解决探究过程中发现的疑难和困惑。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引导、点拨、补充和评价,完善认知结构。组与组间学生与学生间互相答疑解难。并对本节内容进行互相检测。开展自评与互评。(也可激励打分)
4、应用拓展:建立长远的价值观,注重能力培养。此模块旨在通过有效训练,巩固新知,并能灵活应用和引申拓展,使知识内化形成能力,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辅导: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的教学辅导并不是集中在课后进行,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活动的开展,随时随地进行。
当堂作业:可能并没有单纯的作业,活动本身就是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并不是在课后做,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并不仅仅是书面文字作业,而是开放性的,可能是绘图、手抄报、调查报告,也可能是结合实际研究探索实际问题等。
5、感悟交流(教学小结):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谈感悟,自认为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困惑,你又想到什么。生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形式多样,进行感悟交流。使所学知识得意提升。系统化、网络化。如板书结构或提纲、评论、展示、成果汇报等。如课例《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的小结是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大气污染的漫画,并进行展示说明。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强调体验式学习,突出从感性知识中进行感悟而获得理性知识。课例《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亚洲复杂的气候》均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体验式学习过程。
地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1、以讨论为主。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的探究式讨论。例如:课例《大洲和大洋》中,地球是“地球”还是“水球”?几个学生根据海陆面积数据对比和人类生活经验等,发表了不同意见;课例《亚洲复杂的气候》中,通过学生讨论当地人的穿戴、建筑物的形状、自然景观,总结出各地气候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2、以各种活动为主体。该模式主要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搭建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经验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基本活动类型如下:
(1)、辩论活动:课例《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中,相当部分内容是通过辩论进行的。讲“人类与大气污染”关系时,以人类为原告,大气为被告,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全员参与辩论,从而了解污染的现象、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竞赛活动:课例《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中,分“南”“北”两大组,就若干项目进行竞赛。通过竞赛完成课堂教学内容。(3)、角色扮演:课例《巴西》中,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由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4)、游戏活动:课例《大洲和大洋》中,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游戏;课例《中国行政区》中的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等。(5)、动手实践:课例《我们怎样学地理》中,绘制校园平面图、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课例《世界的地形》中,制作各种地形模型等。
(5)、展示活动:课例《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中,学生上台去展示绘制的“环保”漫画;课例〈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中,学生表演的“茶道”、“日本舞蹈”、“相扑比赛”等。
(7)、其他活动:模拟旅游活动、办手抄报、新闻发布会、播报天气、诗歌朗诵等等。
3、师生和谐合作:将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讨论教学与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这是新课堂教学的主体模式。
例如,课例〈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讨论,同时,还穿插了大量的活动等。
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式并不是框框,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可参考的平台,在以上模式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创新。
2、教学模式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情、教情,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把握其精神实质,灵活地应用。
3、活动设计应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第五篇:七位一体教学模式[小编推荐]
【教学模式】:“导、学、讲、练、评、研、提”七位一体教学模式。【模式解读】
一、导: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学习这小节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其他二维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不在此范围内。
②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问题化,进行学法指导,编制合理的预习导航。编写易错提示、方法指导。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自学。
二、学:即学生的自学(或者叫预习)学包含“独学”与“对学”两个环节。
①所谓“独学”,是指学生根据“导学讲练稿”的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导学讲练稿”的导学题,遇到障碍时,作上记号,提交小组内讨论解决。
②所谓“对学”,是指导在独学的基础上,由学科小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解决独学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而在“对学”时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样做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展示时解决。
三、讲。就是进行“展示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提出问题并讨论,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展示交流,进行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思维的碰撞给予点拔、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四、练。就是进行反馈测评。
原则:学什么练(考)什么,教什么练(考)什么。目标:人人达标。
检测这个环节主要有当堂检测,课后小组内的检测和过关检测三种形式。教师正是利用这个环节完成对学生的学情调查。测评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对于测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直接帮扶,也可以指派小组长、课代表、优秀学生等实现对希望生的帮扶。
五、评。就是对学习全过程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主要包含以几个方面的评价。①课堂展示的评价;②学习过程的评价;③小组合作的评价;④学习效果的评价。
六、研。就是研究问题,进行教与学的反思。
这里也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学生的学习反思。如:为什么同学讲起我听不懂?为什么我讲题时同学们听不懂?二是教师的反思。如:教学的全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进一步提高效率?还有课堂容量的问题,质量的问题?
七、提。就是拔尖的问题,解决如何培养优生,让优生更优的问题。主要是充分利用“导学讲练稿”中的“选做题”,对优生进行拔尖训练。
【操作流程】
1.上课前,教师把“导学讲练稿”发放给每个学生,然后让组长带领、督促组员“预习”。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独学),遇到障碍时,在小组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对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退居幕后,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起到的是点拨、启发、引导作用,而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教师参与学生知识的形成、归纳和总结,而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小组对学后,把“导、学、讲、练稿”交给教师批阅。教师通过批阅,掌握学情,为课堂交流展示作好点拔、引导等工作的准备。
2.上课前老师临时分配展示任务,各组提前把展示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上课后教师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小组成员再次交流预习情况,探讨如何完成本组的展示任务。
3.3-5分钟过后,由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展示。原则上同一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展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展示时要求学生先讲思路,再讲方法,强调易错点、关键点、知识点。提倡优等生把机会留给希望生,其他组的成员也可进行补充与点评(群学)。教师相机进行点拔、评价、激励,进行适当的归纳小结。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 “听明白”,因为每组只展示了一部分学习任务,需要“听明白”自己组没有展示的内容。交流展示的内容一般为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
4.交流展示完之后,留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想明白”(大概用时1-2分钟)和“讲明白”(大概用时2-8分钟)。
5.然后就是当堂完成“导学讲练稿”上没完成的作业和修订做错了的作业。
6.如果时间有多余的,就可以进行提升训练,主要是解决“导学讲练稿”最后面的“选做题”。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把几个小节的“选做题”另外用1-2节课的时间进行单独的训练。
7.最后就是检测。一共有二种形式可操作。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的检测,原则上用原题进行。二是全班性的检测。这里又有两种检测,即全都利用“导学讲练稿”上的原题组成试卷和教材上的原题组成试卷进行检测。
“导学讲练评研提”是一个整体。它不是仅指一节课就必须全部有这七个环节,而是指它是教学的一个整体,一个序列,七个环节既可溶于一节课中,也可各环节单独成课,但这一切,都得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核心理念】:自主、合作、实践、探究。
【教学原则】:①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②能够让学生观察的事物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③能够让学生表述的内容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④能够让学生动手的试验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⑤能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综合归纳得出结论; 【观念支持】
没有超前的、稳定的理念支持,就不会有持续的、有效的行动。
1、学生观: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进步渠道的学生。所以教师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好,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2、主体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组者,引导者。教师不能长期霸占学生的课堂时间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习观: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更不是听会的;能力是练会的,不是讲会的,更不是看会的。为此,教学中应该重教更重学。
4.合作观: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是一个双赢共进的过程。提高竞争对手的档次就等于提高自己。合作才能诞生希望。当你把别人扶上山顶时自己也就到达了山顶。5.动力观:老师不再当“火车头”,而是充当调度员的作用,充当交警的作用,指引学生沿正确的轨道前进,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的“火车头”,实行“多机拉动”。
6、捷径观:在教学实践中,对准目标走直线并不是捷径,知识灌输不是捷径,思维引导才是捷径;外力推动不是捷径,促其自动才是捷径。交流,是个性学习的捷径;讲解,是认识提高的捷径;步步为营是慢中求快的捷径;借题发挥是思维拓展的捷径。
7、差异观:学生差异是教学资源。教师的作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促使有差异的学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8、和谐观: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交流的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展示的需要。合作学习,兵教兵就是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上述需要,达到和谐的目的。
9.潜力观: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课堂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是不断挖掘课堂潜力,不断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也许开始时,我们的学生不会看书,不会合作,不会讲解,但只要你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可发掘的,并且能持之以恒的帮助学生朝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相信学生一定会给你不断的惊喜。【终极目标】:实现“双减提质”的目标。即: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减轻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我校“促学生成才,助教师成功”的办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