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学案

时间:2019-05-15 07:3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形象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形象学案》。

第一篇:诗歌形象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鉴赏形象

编制:王妮妮

于晓飞

审定:张晓丽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

2、了解如何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诗歌形象一般分为哪几种?你是如何理解的?

二、合作探究——鉴赏指导(一)人物形象:

1、典例分析:

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设题角度一: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争,在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设题角度二: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争,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答:

总结 :(1)答题步骤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2、小试牛刀:(2010年福建)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二)事物形象:

1、典例分析

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设题角度一: 诗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形象? 答:

设题角度二:请鉴赏诗中梅花这一形象。答:

总结:(1)答题步骤:

(2)如何分析诗中的形象

2、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②。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②“蒙蒙扑面皆飞絮”一句用宋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

③此二句用唐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这首诗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三)景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鸣唤妇树梢鸣。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设题角度一:颈联“”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设题角度二: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总结:(1)答题步骤:

(2)如何分析诗中的形象

三: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经入云霞。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结合全诗,谈谈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处士卢岵是怎样一个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 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②蕤:花草下垂的样子。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诗歌形象 - 学案

2016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

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事物的形象。对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 类型一 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来概括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一、诗中主人公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或寄托自己的理想。如:《诗经•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做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二、诗人自身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诗人的自身形象一般有以下九大类型: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4.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 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6.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7.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9.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类题指津 【设问方式】

1.[2014•上海卷]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2.[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3.[2013•重庆卷]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4.[2012•湖北卷]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步骤1)3.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步骤2)4.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步骤3)【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分析诗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

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注]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对点训练】

3.[2012·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戎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类型二 景物形象(包含意象、意境)知识储备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通俗地讲,就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如:动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

悲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孤清 壮壮阔、壮丽、空旷、慷慨、雄浑

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

类题指津 【设问方式】

1.鉴赏意境类:[2014•大纲全国卷]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鉴赏意象类:[2013•江西卷]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3.描摹图景类:[2014•广东卷]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找出诗中的景物(意象),概括景象(意境)的特点。(步骤1)3.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步骤2)4.剖析作者的情感。(步骤3)【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感情?

2.[2012•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4.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类型三 事物形象

知识储备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的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在全诗中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这种象征性的物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他们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类题指津 【设问方式】

1.[2013•山东卷]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2012•天津卷]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3.[2011•山东卷]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2.所写物象是什么?(步骤1)3.作者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步骤2)4.所写之物象征什么?或作者借所写物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3)【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简析这首诗塑造的杏花形象。

2. 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丑奴儿[注]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 词作于作者南渡以后。

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

第三篇:鉴赏诗歌的形象2 学案

2014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形象

学案

第二课时

一、预习《步步高》P103-104 意象、意境

二、导入

三、高考真题

《步步高》P103

(2012年江西卷)《江城子》

四、考点解读 《步步高》P103

五、基础整合《步步高》P103-104

六、课堂练习

1、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2、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3、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2014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写景物,且一句一景。请具体分析其中的意境。

七、小结

八、课后作业

1、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这首诗描写了山村景象,意趣恬淡,请试分析其中意蕴。

2、谒荆公不遇 宋·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注: 1荆公:王安石.2春旗:春日之旗.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014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鉴赏诗歌的形象

学案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六、1、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2、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这两联造成幽邃清寂、恬静闲逸的意境。颔联描写“方外寺”和“葑上田”:阴暗深远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闪现出寺院,暮色苍茫的景色就像一帧历久而褪色的画,愈见清寂幽深;像棋子一样零星散布在水上的驾田里,值此夕阳暮时,寂无一人,便更显分外宁静。颈联两句描写了“空中鸟”和“墟里烟”的画面。寥廓秋空之中鸟独飞,顿显空寂;袅袅炊烟萦绕半空,这样恬静的画面表现了闲逸的意趣。

八、课后作业

1、整首诗表现了谐和自由、宁静安谧的意境。首联写山村午景,日暖花繁的景象,颔联描写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颈联先写鸡在正午长鸣,以动衬静,表现山村的安谧生活;后写小狗在荒原上东寻西找,遇到昏暗之处就叫个不停,表现了山村少与外人通交的僻静之境。

2、作者通过春江、孤帆、烟草、柳花、春旗、夕阳等意象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失望无聊的心情。

鉴赏诗歌的形象

学案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六、1、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2、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这两联造成幽邃清寂、恬静闲逸的意境。颔联描写“方外寺”和“葑上田”:阴暗深远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闪现出寺院,暮色苍茫的景色就像一帧历久而褪色的画,愈见清寂幽深;像棋子一样零星散布在水上的驾田里,值此夕阳暮时,寂无一人,便更显分外宁静。颈联两句描写了“空中鸟”和“墟里烟”的画面。寥廓秋空之中鸟独飞,顿显空寂;袅袅炊烟萦绕半空,这样恬静的画面表现了闲逸的意趣。

八、课后作业

1、整首诗表现了谐和自由、宁静安谧的意境。首联写山村午景,日暖花繁的景象,颔联描写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颈联先写鸡在正午长鸣,以动衬静,表现山村的安谧生活;后写小狗在荒原上东寻西找,遇到昏暗之处就叫个不停,表现了山村少与外人通交的僻静之境。

2、作者通过春江、孤帆、烟草、柳花、春旗、夕阳等意象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失望无聊的心情。

第四篇: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括景物特征。

2.品味景象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3.了解鉴赏景物形象的常见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方法。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如杜甫《旅夜书怀》中所描绘的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主观感情的,诗中的景物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2分类。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冷暖、褒贬)。

3.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的根。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4.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 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三、质疑探究 成果展示

活动一:真题导航,明确考点(完成下列高考题,明确考点)

例1:(2014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参考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点评】抓住总体之景:时间、地点、氛围;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可。例2:(2014年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

【试题答案】⑴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例3:(2014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答案】 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例4:(2014年天津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解析】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诗歌的意象的特点,进而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感情。例5:(2014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例6:(2013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答案:①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典、对偶的手法委婉储蓄的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例7:(2012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参考答案】(1)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课堂小结:

高考题考察角度有哪些?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2、诗歌营造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景”与“情”的关系)

5、这首词描写了什么景,请从景物描写角度作简要赏析。

6、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活动二 结合意象,体悟情感:(描写画面类)完成下列题目,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B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景象。

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虚堂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夜半更深,风露渐浓,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折射,暮年迁谪,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方法探究

①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②结合诗句具体叙述;

③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活动三:把握技巧,体悟情感(鉴赏技巧类)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元十八溪居

白居易

②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1).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工,陿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8、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方法探究:

明确鉴赏景物的角度: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静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形色声味)

四、检测反馈 1、2011年高考安徽卷:

琅琊溪 宋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问: 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

答: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2分),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2分)。五 点评提升:

小结本堂课,可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或者自己的感受,或者分享自己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心得体会等。

规律总结

1、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2、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五篇: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

意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具体请看各种意象整理。

意境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目前 ”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一部分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称为 “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 “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修饰意境的词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寂静肃穆,迷离恍惚、悲愤难抑、孤独寂寞、人生寥落、逍遥自得、潇洒出尘、物我两忘

诗眼

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诗眼典型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如:“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中的“恨”改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诗意迥同。

[2]借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改为“深”,“里”改为“冷”,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宫”,转眼间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

[3]靠它增强形象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秦观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是取“抹”“连”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

[4]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如一首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梅。”若将“数”改为“一”,“一枝”与“早”丝丝入扣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表现手法:

炼字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具体请看诗眼。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

/ 3

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虚实 写景为实,梦境,回忆,想象,联想为虚 抑扬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扬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可以是情感上的落差,由褒(贬)到贬(褒)。

作用:在抑扬中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果。动静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想象 若…之类的,有寄托愿望等等,1.借助瑰丽想象,构筑诗歌意蕴。

2.借助想象,跨越时间,由现在想到将来,以将来写现在。

联想

由…及…

1.借助联想,跨越空间,由此地想到彼地,以彼方写己方。

2.借助联想,跨越时间,由眼前想到过去,以过去写现在。

3.借诗句触发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白描

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务求朴实,只求传神,只突出主体 细节

细节描写 衬托

正衬 反衬

烘托

使用其他的事物来烘托主要事物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对比 夸张 对偶

借代 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只有这样理解诗句才显合理。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 3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 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互文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又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语言风格

问题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风格词语:支抒胸臆、雄奇壮阔、真切自然、缠绵凄恻、浓丽婉约、疏淡涵蓄,含蓄讽刺,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①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⑤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⑥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语言风格

2.结合诗句分析特色

3.分析表达的感情 感情风格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等。那么常见的表达诗歌感情风格的词语有哪些?

诗歌的感情风格主要有表示思想感情性质的喜悦、惊喜、愉快、欢乐、挚爱、挚着、愤怒、愤慨、激愤、悲愤、愤懑、恬淡、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哀伤、哀痛、凄苦、同情、怜悯、怜惜、惋惜、歌颂、赞赏、赞许等;

有表示思想感情涉及内容及对象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忧国忧民、感叹时世、同情民生疾苦、眷恋故国、思乡怀亲、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吊亡、建功立业、统一山河、求贤若渴、厌恶官场、蔑视权贵、漠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向往归隐、超脱凡俗、羁旅愁思、恋情闺怨等等。

/ 3

下载诗歌形象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形象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

    鉴赏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学案 (共五则)

    鉴赏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学案 一、感性认识诗歌的景物形象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

    诗歌形象练习题

    诗歌形象练习题 一、知识框架 1.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

    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形象鉴赏 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

    诗歌形象教案

    形象分析(教案) 人物形象的鉴赏 一、规范答题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

    诗歌学案

    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诵读,理解诗......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详解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形象教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学案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 学案 1、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意象与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