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求谏》同步学案2012学生 龚德国
《求谏》同步学案
一.课文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俨肃()谏诤()鲠议()王珪()....
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④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
7.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刍荛()不讳()丧乱()属文()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芜词()诋诃()愆过()纂组()段).....
怖慑()罄其狂瞽()()匡正()....
②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女工()夙夜()怨滞()嗔责()....2段)勖勉()俎豆()..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加以解释,注意它们的特殊含义 ③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①知政教得失 ②臣下钳口
....③陛下开圣虑,纳刍荛.. ④实愿罄其狂瞽..
⑤古者圣主必有诤.臣.七人
⑥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⑦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⑧必当畏犯逆鳞.. ⑨纂组伤女工.. ⑩一日万机..,一人听断.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①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 ;今义:颜料或燃料
②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 ;今义:举动措施 ③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古义: ;今义:遇见彼此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 ①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实愿罄.其狂瞽 ③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④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5.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①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②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③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④百僚进见者 ⑤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⑥人欲自照
⑦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
6.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寻 ①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③飞来峰上千寻.塔
理 ①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②当窗理.云鬓 ③文理.有疏密
④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信 ①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④低眉信.手续续弹
遇 ①惟君臣相遇.
②进,与曹遇.于赤壁
④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⑥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⑦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⑧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⑨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⑩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⑾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不称天心 B.下.为百姓所 C.欲令耳目外.通 D.上不称.
天心 5.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四.问题研讨
1.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独步千古,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楷模史学家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唐太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对唐太宗精湛的领导艺术着墨尤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A: 论证:
例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例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B: 论证:
例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C: 论证:
例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D: 论证:
例①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E: 论证:
例①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3.你还能想起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
五.阅读后面文章,完成练习: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
C.对李陵降敌,司马迁陈述己见,完全是为了明辨是非:被俘降敌,实属可耻,但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责。
D.“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文章活用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为了说明苦难成就了司马迁,使他脱颖而出,完成了千古绝唱的《史记》。
2.“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答:提升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骨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
答:
4.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
答:
第二篇:《求谏》学案
《求谏》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寻”“理” “信” “遇”)的含义,提高在语境中推知词语含义的能力
2、搜集整理古今异义词(“颜色”“举措”“相遇”),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翻译文中重要句子,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谏诤()鲠议()王珪()刍荛()
不讳()丧乱()属文()芜词()诋诃()
愆过()纂组()怖慑()罄其狂瞽()
二、解释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太宗威容俨肃
2、必假颜色
3、冀闻谏诤
4、必藉忠臣
5、臣下钳口
6、卒令不闻其过
7、寻亦诛死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第2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2、冀凭直言鲠议
3、纳刍荛
4、太宗称善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6、预闻政事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2、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 第4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2、下为百姓所怨
3、但思正人匡谏
4、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第5段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2、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3、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5、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寻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飞来峰上千寻塔
理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2、当窗理云鬓
3、文理有疏密
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信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愿陛下亲之信之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低眉信手续续弹
遇
1、惟君臣相遇
2、进,与曹遇于赤壁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 ;今义:遇见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实愿罄其狂瞽
3、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4、百僚进见者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
4.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5.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6.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7.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8.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9.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八、问题研讨
1、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独步千古,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楷模史学家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唐太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对唐太宗精湛的领导艺术着墨尤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A: 论证:
例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例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B: 论证:
例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C: 论证:
例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D: 论证:
例①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E: 论证:
例①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意义?(不少于150字)
4、你还能想起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课内检测试题
1.下列画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画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二、基础知识链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恪守 胳臂 B、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 讥诮 硝烟 C、论资排辈 羽扇纶巾 伦理 沦落 D、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 杂烩 刽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有志者事竟成 C、扫瞄 怀瑾握瑜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 D、引申 要言不烦 无以名状 不以一眚掩大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曼联队和阿森纳队积分一路领先,在英超联赛中已成()之势
②农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备耕工作,以免耽误()
③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到了涪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江水太湍急了 A、对峙 农事由于 B、对峙 农时 因为 C、鼎足 农时由于 D、鼎足 农事 因为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平民的感同身受的心态,目睹并体验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B、那些几年前才兴建起来的“达标升级”工程,曾几何时,竟灰飞烟灭,先后在安丰塘附近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C、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的秃鹫一般的人们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D、可是病毒毕竟痴愚颟顸,既不听操盘,亦不知收敛,终于闹成比反恐还草木皆兵得多的大动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 C.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求谏》学案答案(第一课时)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yǎn zhèng gěng guī chú ráo huì sāng zhǔ
wú dǐ hē qiān zuǎn shè qìng gǔ
二、解释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面容严肃
2、做出
3、直言规谏
4、借助
5、闭口不说话
6、终于
7、不久
8、百姓
第2段:
1、我
2、耿直的进言
3、粗野之人
4、对,正确
5、商议
6、参与
第3段:
1、放纵性情
2、从早到晚
3、因为
第4段:
1、常常
2、被
3、只
4、怨结
5、近来
6、表结果
第5段:
1、确实
2、写文章
3、指出过失
4、切中照出 显现
5、于是勉励
第6段:
1、案板
2、丝带
3、端倪,兆头
4、停止
5、近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寻:
1、不久
2、寻找
3、长度单位
理:
1、顺,指天下太平
2、梳理
3、纹路
4、道理
信:
1、确实
2、信任
3、信用
4、随手,随意
遇:
1、对待
2、遭遇
3、接触
4、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和颜悦色
2、举止
3、相互对待
五、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使„„保全
2、使动用法,使„„用尽
3、意动用法,以为„„贤
4、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
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被动句
2、被动句
3、被动句
4、定语后置
5、定语后置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3.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4.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5.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6.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
7.一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8.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9.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八、问题研讨
1、参考答案:①勤于政事“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②虚怀若谷“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③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④处事谨慎“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假设论证 D:对比论证 E:事实论证
3、参考答案: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4、参考答案:历史上从善如流的佳例:尧设谏鼓,禹拜昌言;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
历史上闭目塞听的例子:夏桀——关龙逢;商纣王——比干;周厉王——邵公;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项羽——范增;隋炀帝
第二课时
一、课内检测试题答案
1:选C.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
2:选D.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3:选B.自己,其它选项中的“其”为“他的”
二、基础知识链接答案:
1、A.
2、D(A行信 B 继既 C 瞄描)
3、B.(“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由于”表原因,不用于倒装句,应当用“因为”)
4、A.(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5、答案BA“教育问题”与“过程”不能搭配,与后文也不能搭配应去掉“问题” C “中旬前后”语意模糊,让人费解;“有个重要会议”是指去参加会议还是筹备召开会议?表述不清,造成歧义D不合逻辑,对于“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余震”与“再次“重复
6、B.
7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第三篇:《求谏》学案范文
《求谏》学案
【学习目标】
1、归纳和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自主阅读P52、53页内容,了解《贞观政要》及古代谏官制度。
2、反复诵读课文,了解每段的大意。
3、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俨肃 谏诤 藉忠臣 匡正 全其家 鲠议 纳刍蕘 ........罄其狂瞽 内省 不以为忤 属文之士 举其愆过 ........多中朕失 勖之 禹雕其俎 纂组伤女工 ....
4、对照译文,自主疏通全文语意。
二、合作探究
1、从《求谏》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引导臣子积极进谏?
2、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检测反馈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全:完全。
B正主任贤臣
任:任用 ..C举其愆过
愆:罪过,过失
D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所以每有谏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
家叔以余贫苦 ..C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不明”忽然“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也包含着唐太宗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B唐太宗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指出就想必须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一样,皇帝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也必须依靠忠正之臣的谏诤。
C唐太宗时,宰相入朝商议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与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D唐太宗对于历代王朝的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历朝周期性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制度本身,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P54【思考·讨论·练习】第四题。
2、对照注解,结合P53、54有关知识短文,自主学习《原君》。
《求谏》参考译文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实很难做到啊。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赶不上。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从这说来,国君必须得到辅佐、规谏的臣子,指出他的过失。一天之中,国事纷繁,由一个人去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于是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
贞观十七年,太宗曾经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过去,虞舜制造漆器,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就有十几个人。有关装饰食物器具这些小事,何必要苦苦规谏?”褚遂良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就会耽误妇女的工作,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漆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金来做。金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玉来做。所以刚正的臣子一定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太宗说:“你说的对啊!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恐怕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我近来看前代的史书,有的臣子向国君规谏事情,国君就回答说:‘已经办过了。’或者说:‘已答应过了。’竟然不为之马上停止并改正错误的做法。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第四篇:求谏导学案1
2010级高二(下)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求谏》
时间:2012-3-28 命制人:张占朋
审核人:李卯圈
年级领导签字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和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分析唐太宗贤明的君主形象,思考“贞观之治”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4、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二.《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该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三.解题:
回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于向自己直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励精求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
征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俨肃()谏诤()鲠议()王珪()刍荛()
不讳()丧乱()属文()芜词()诋诃()
愆过()纂组()怖懾()
罄其狂瞽()
(二)解释下面文句中的加粗词语:
1.读注释,解释加粗文言词语:
①必假颜色()②必须极言规谏()③后从谏则圣()
④不能致理()⑤惟君臣相遇()⑥冀凭直言鲠议()
⑦陛下开圣虑,纳刍荛()()()()
⑧但思正人匡谏()⑨朕亦不以为忤()⑩信为难矣()
2.解释词语:①失其举措 ②罄其狂瞽 ③平章国计
④预闻政事 ⑤耳目外通 ⑥属文之士
⑦伎巧之徒 ⑧商略诋诃 ⑨一人听断
第五篇:求谏练习题
《求谏》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选项中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D)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皆失其举措 B.属予作文而记之 C.左手举一衡木 D.上恤孤而民不倍 4.“其”字的含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类活用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A)
A.不远千里而来 B.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C先诚其意者 D 甘其食,美其服 6.下列各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 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 C.于是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申之以孝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下列各句与其它句式不同的一项是(C)
A.莫之继也 B.是以其未得之也 C.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D.而良人未之知也 8.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曼联队和阿森纳队积分一路领先,在英超联赛中已成()之势 ②农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备耕工作,以免耽误()③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到了涪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江水太湍急了 A、对峙 农事 由于 B、对峙 农时 因为 C、鼎足 农时 由于 D、鼎足 农事 因为
10、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平民的感同身受的心态,目睹并体验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B、那些几年前才兴建起来的“达标升级”工程,曾几何时,竟灰飞烟灭,先后在安丰塘附近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C、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的秃鹫一般的人们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D、可是病毒毕竟痴愚颟顸,既不听操盘,亦不知收敛,终于闹成比反恐还草木皆兵得多的大动静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瞽献曲,史献书(史,历史)B.庶人传语(庶人,平民、百姓)C.亲戚补察(亲戚,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D.犹其有原隰衍沃也(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14.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
A.①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②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①行善而备败 ②黑质而白章
C.①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反问语气)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于是)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5.全都说明厉王实行残暴统治的一组是()
①厉王虐,国人谤王。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③以告,则杀之。④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⑤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⑥三年,乃流王于彘。
A.④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选出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点是在记言。B.本文通过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反动本质。C.“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防民之口”的危害。D.“公卿、列士、瞽、史、师、瞍、矇、百工、庶人、近臣、亲戚、耆、艾”都是召公所认为广义上的“民”,“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17.翻译下列语句。各5分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译文:(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译文:
18.翻译下列语句
(1)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2)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求谏》
1.C. 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2.D 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3.D.使动,其它为名词作状语 4B.自己,其它为他的5.A 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它三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B 结构助词“的” A项“是,就是”/转折“却” C项“于是,就”/“竟然”D“用”/“因为”
7、C为被动句,其它为宾语前置句
8、A ③为太宗劝臣子纳谏⑤为褚遂良之语
9、B.(“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由于”表原因,不用于倒装句,应当用“因为”)
10、A.(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11、B A“教育问题”与“过程”不能搭配,与后文也不能搭配应去掉“问题” C “中旬前后”语意模糊,让人费解;“有个重要会议”是指去参加会议还是筹备召开会议?表述不清,造成歧义D不合逻辑,对于“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余震”与“再次“重复12.C.预为参加非预先13.A(史,史官)14.D(①乃,竟,才;②乃,于是,就。A.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而,连词,表并列。C.其,代词,他的,他们的)15.C(④是周厉王说他能“弭谤”的话。⑤是说当时国人的“莫敢言”。⑥是说周厉王暴虐最终的结果)16.D(“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说法不对;“谤”言应主要出自普通老百姓的口)17.(1)堵塞民众的口,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河川阻塞而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2)所以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3)推行老百姓认为好的,防范老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途径吧。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18.(1)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
(2)每当我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