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时间:2019-05-15 07: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一篇: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求谏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2、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 1 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

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四、自学第二段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五、朗读一、二段并翻译句子

1、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六、学习三至六段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第五段: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第六段: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七、作业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第二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

“家国天下”

《求谏》导学案(教师版)

撰稿:Luo Zhihui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网络和手中各种教辅资料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2.掌握作品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借助经典,传承文化,领会一脉相承的“家国天下”观,并将所思所感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经典原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领会《求谏》中所包含的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家国天下”观。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①文化背景;②第一段。

【课程导入】

◆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谏官制度的核心是 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的制度,虽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但主要目的是在 “以君主为中心” 的中国古代政治中实现 “君主的有效统治”。2.《贞观政要》

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 吴兢。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 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

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

开元、天宝

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 君臣相得、励精图治 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玄武门之变(事件)后,取得皇位。

【自主学习】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yǎn)谏诤(zhèng)鲠议(gěng)王珪(guī)刍荛(chú ráo)不讳(huì)丧乱(sāng)属文(zhǔ)

芜词(wú)诋诃(dǐ)愆过(qiān)纂组(zuǎn)怖慑(shè)罄其狂瞽(qìng gǔ)勖之(xù)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太宗威容俨肃

面容严肃 2.必假颜色 做出

3.冀闻谏诤 直言规谏 4.必藉忠臣 借助

5.臣下钳口 闭口不说话 6.卒令不闻其过 终于

7.寻亦诛死 不久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百姓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一段文章:

第1段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有几层意思?

明确: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2.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3.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认识到了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那么,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目标检测】

一、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寻: 寻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不久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

3.飞来峰上千寻塔

长度单位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指天下太平 2.当窗理云鬓

梳理

3.文理有疏密 纹路 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道理

二、笔译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二、三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2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我 2.冀凭直言鲠议

耿直的议论 3.纳刍荛

割草打柴,指代粗野之人 4.太宗称善

对,正确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商议 6.预闻政事

参与 7.不能致理

招致天下太平 8.争臣七人

直言谏诤

9.争臣七人

约数,几个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放纵 2.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早晨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因为

三、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

译文:

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译文: 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

译文: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二、三段文章

第2段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第3段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说明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二、第二段中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三、第二段中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先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类比论证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第三段写唐太宗的话主要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劝谏的必要性;二是君主大臣都要积极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目标检测】

一、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答: 比喻 论证 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答: 类比 论证 ③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答: 假设 论证 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答: 事实 论证 ⑤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⑥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答: 事实 论证

二、书面翻译第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四、五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4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常常 2.下为百姓所怨 被

3.但思正人匡谏 只 4.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怨结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近来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连词,表结果 违背、忤逆

第5段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写文章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匡正 过错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切中 照出 显现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于是 勉励

三、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被动句)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被动句)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被动句)4.百僚进见者(定语后置)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定语后置)

四、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译文:

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2.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译文:

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3.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译文: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4.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译文:

一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四、五段的段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第五段:论述求谏的必要性。

二、在第四段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①“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

②“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③“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第五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自己很难发现自己错误的人性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自己的缺点一定发现不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求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接下来,唐太宗从处理纷繁国事出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君必须得到臣子的辅佐、规谏。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谏诤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目标检测】

书面翻译第四、五段文言文。

第四段译文: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第五段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六段;②总结全文。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案板 2.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 近来

3.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停止 4.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开始,端倪,兆头

5.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工作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信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4.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手,随意

1.惟君臣相遇 对待 2.进,与曹遇于赤壁 遭遇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接触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和颜悦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举止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古义:相互对待 今义:遇见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使动用法,使„„保全 2.实愿罄其狂瞽

使动用法,使„„用尽

3.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意动用法,以为„„贤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译文: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2.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 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六、口头翻译第六段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合作探究】

一、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论中,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褚遂良回答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等工作)。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事情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二、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三、1.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明确: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邹忌 鲁庄公——曹刿 秦孝公——商鞅 刘邦——樊哙和张良 朱元璋——朱升

2.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明确:

夏桀——关龙逢 商纣王——比干 周厉王——召公

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 吴王夫差——伍子胥

项羽——范增 隋炀帝

四、《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

明确:在唐太宗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贤纳谏。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唐太宗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贤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与君主的开怀纳谏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体动作的理想状态。

五、思考:结合现实生活再读经典,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家国天下”的认识?

明确: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我的“家国天下”观:

1.建好两型社会需广开言路和才路。2.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自我。

3.举贤任能应成为发展各项事业的命脉。

【目标检测】

一、课内检测试题

1.下列画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答案:选C.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一种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

2.“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答案:选B.自己,其它选项中的“其”为“他的”。

3.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因此李世民常用镜子比喻直谏的大臣,以此自省。其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太宗唐太宗的三镜,唐太宗的三镜是哪三镜?原话是什么?

明确: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第三篇:【金版学案 同步备课】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达标巩固(人教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6 求 谏]

经 典 原 文 求 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

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解析: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际遇,机会。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D对待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

解析: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太宗知其若此 .②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①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 .②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C.①木从绳则正 .②怒则滥杀无罪 .D.①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②朕亦不以为忤 .

解析:A项,“其”,都是代词,指大臣们。B项,“虽”,都是连词,虽然。C项,“则”,都是连词,就。D项,“以”,①相当于“而”,表修饰;②介词,把。

答案:D

4.下列各句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莫之继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D.而良人未之知也

解析:C为被动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ABD皆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答案:C

二、文本研探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信为难矣。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

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比:近来 .B.必当畏犯逆鳞

逆:倒生的 .C.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信:确实 .D.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渐:逐渐 .

解析:D项,渐:开始。答案:D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②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B.①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②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C.①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②朕所为事 .D.①遂答云“业已为之” .②竟不为停改 .

解析:A项,都是动词,当作,作为。B项,①表被动;②动词,制造。C项,①判断词,是;②动词,做。D项,①动词,做;②介

词,因。

答案:A

7.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是太宗极力“求谏”原因的一项是()

①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②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③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④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⑤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⑥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解析:②是说太宗的做法。⑥是说进谏的时间。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A

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从前来奏事的大臣们有时神情惊慌、语无伦次的情况推测,臣子们“奏事”尚且惶恐,“进谏”更应畏惧。

B.太宗以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如果互相品评比较,就能发现杂乱无章的文辞与低劣的技艺类比,人君也须纳谏。

C.魏徵在发现太宗的错后,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规谏,太宗曾

在朝臣面前赐酒给如魏徵一样敢谏的房玄龄等以示勉励。

D.太宗曾问褚遂良有关舜、禹的谏臣对装饰食物器具之事也苦苦规谏的原因,褚遂良说这是禁止奢侈,防微杜渐。

解析:C项,魏徵“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规谏”理解错误,原文是“随事谏正”,即不分时机。

答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要点为“但”“耳目外通”“商略诋诃”“芜

词”“纂组”等词。

答案:(1)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能知道外界对政事的看法,使百姓不怨结于心而阻滞不通。

(2)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商讨品评,呵斥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

(3)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编织精美织物会耽误妇女织布做衣的工作。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三、深化扩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实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初,大亮为庞王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遣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

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信:相信 B.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微隐:隐讳曲折 C.即命削去浮词..

浮词:浮华不实之词 D.而多弼之不伐.也

伐:攻打

解析:伐:夸耀,炫耀。答案:D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异于.前世帝王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①若以.此法传示子孙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①知前日之.恶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①为.李密所获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解析:B项介词,把。A项与/被,C项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被/替。

答案:B

12.下列文句中,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B.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C.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D.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答案:C

1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

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

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

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

解析:C项“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答案:C

1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私下担心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

②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

(2)从文章中找出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②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③宿卫两宫,恭俭忠

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

参考译文:

起初,太宗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史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惟独要翻阅《起居注》,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太宗不听其谏言。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上太宗。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事。

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见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

时官做将作监丞,自己隐匿不说。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第四篇:《求谏》学案

《求谏》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寻”“理” “信” “遇”)的含义,提高在语境中推知词语含义的能力

2、搜集整理古今异义词(“颜色”“举措”“相遇”),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翻译文中重要句子,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谏诤()鲠议()王珪()刍荛()

不讳()丧乱()属文()芜词()诋诃()

愆过()纂组()怖慑()罄其狂瞽()

二、解释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太宗威容俨肃

2、必假颜色

3、冀闻谏诤

4、必藉忠臣

5、臣下钳口

6、卒令不闻其过

7、寻亦诛死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第2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2、冀凭直言鲠议

3、纳刍荛

4、太宗称善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6、预闻政事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2、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 第4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2、下为百姓所怨

3、但思正人匡谏

4、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第5段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2、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3、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5、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飞来峰上千寻塔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2、当窗理云鬓

3、文理有疏密

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愿陛下亲之信之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4、低眉信手续续弹

1、惟君臣相遇

2、进,与曹遇于赤壁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 ;今义:遇见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实愿罄其狂瞽

3、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4、百僚进见者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

4.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5.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6.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7.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8.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9.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八、问题研讨

1、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独步千古,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楷模史学家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唐太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对唐太宗精湛的领导艺术着墨尤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A: 论证:

例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例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B: 论证:

例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C: 论证:

例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D: 论证:

例①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

E: 论证:

例①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3、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意义?(不少于150字)

4、你还能想起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课内检测试题

1.下列画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画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二、基础知识链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恪守 胳臂 B、悄声细语 霄壤之别 讥诮 硝烟 C、论资排辈 羽扇纶巾 伦理 沦落 D、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 杂烩 刽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耗费 突如其来 元气大伤 言必行,行必果 B、返聘 一如继往 攻城略地 有志者事竟成 C、扫瞄 怀瑾握瑜 流芳百世 风马牛不相及 D、引申 要言不烦 无以名状 不以一眚掩大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曼联队和阿森纳队积分一路领先,在英超联赛中已成()之势

②农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备耕工作,以免耽误()

③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到了涪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江水太湍急了 A、对峙 农事由于 B、对峙 农时 因为 C、鼎足 农时由于 D、鼎足 农事 因为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平民的感同身受的心态,目睹并体验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B、那些几年前才兴建起来的“达标升级”工程,曾几何时,竟灰飞烟灭,先后在安丰塘附近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C、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的秃鹫一般的人们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D、可是病毒毕竟痴愚颟顸,既不听操盘,亦不知收敛,终于闹成比反恐还草木皆兵得多的大动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 C.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求谏》学案答案(第一课时)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yǎn zhèng gěng guī chú ráo huì sāng zhǔ

wú dǐ hē qiān zuǎn shè qìng gǔ

二、解释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面容严肃

2、做出

3、直言规谏

4、借助

5、闭口不说话

6、终于

7、不久

8、百姓

第2段:

1、我

2、耿直的进言

3、粗野之人

4、对,正确

5、商议

6、参与

第3段:

1、放纵性情

2、从早到晚

3、因为

第4段:

1、常常

2、被

3、只

4、怨结

5、近来

6、表结果

第5段:

1、确实

2、写文章

3、指出过失

4、切中照出 显现

5、于是勉励

第6段:

1、案板

2、丝带

3、端倪,兆头

4、停止

5、近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寻:

1、不久

2、寻找

3、长度单位

理:

1、顺,指天下太平

2、梳理

3、纹路

4、道理

信:

1、确实

2、信任

3、信用

4、随手,随意

遇:

1、对待

2、遭遇

3、接触

4、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和颜悦色

2、举止

3、相互对待

五、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使„„保全

2、使动用法,使„„用尽

3、意动用法,以为„„贤

4、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

六、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被动句

2、被动句

3、被动句

4、定语后置

5、定语后置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3.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4.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5.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6.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

7.一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8.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9.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八、问题研讨

1、参考答案:①勤于政事“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②虚怀若谷“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③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④处事谨慎“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2、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假设论证 D:对比论证 E:事实论证

3、参考答案: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

4、参考答案:历史上从善如流的佳例:尧设谏鼓,禹拜昌言;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

历史上闭目塞听的例子:夏桀——关龙逢;商纣王——比干;周厉王——邵公;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项羽——范增;隋炀帝

第二课时

一、课内检测试题答案

1:选C.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

2:选D.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3:选B.自己,其它选项中的“其”为“他的”

二、基础知识链接答案:

1、A.

2、D(A行信 B 继既 C 瞄描)

3、B.(“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由于”表原因,不用于倒装句,应当用“因为”)

4、A.(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5、答案BA“教育问题”与“过程”不能搭配,与后文也不能搭配应去掉“问题” C “中旬前后”语意模糊,让人费解;“有个重要会议”是指去参加会议还是筹备召开会议?表述不清,造成歧义D不合逻辑,对于“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余震”与“再次“重复

6、B.

7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第五篇:求谏练习题

《求谏》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训练

1.下列选项中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D)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C.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D.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皆失其举措 B.属予作文而记之 C.左手举一衡木 D.上恤孤而民不倍 4.“其”字的含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5.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类活用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A)

A.不远千里而来 B.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C先诚其意者 D 甘其食,美其服 6.下列各句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 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 C.于是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申之以孝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下列各句与其它句式不同的一项是(C)

A.莫之继也 B.是以其未得之也 C.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D.而良人未之知也 8.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⑤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曼联队和阿森纳队积分一路领先,在英超联赛中已成()之势 ②农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备耕工作,以免耽误()③深夜十一点多钟,我们到了涪西渡口,这里无法过江,()江水太湍急了 A、对峙 农事 由于 B、对峙 农时 因为 C、鼎足 农时 由于 D、鼎足 农事 因为

10、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平民的感同身受的心态,目睹并体验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B、那些几年前才兴建起来的“达标升级”工程,曾几何时,竟灰飞烟灭,先后在安丰塘附近的地平线上消失了

C、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的秃鹫一般的人们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D、可是病毒毕竟痴愚颟顸,既不听操盘,亦不知收敛,终于闹成比反恐还草木皆兵得多的大动静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永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热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以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谏”就是鼓励臣下提意见,《求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唐太宗积极征求建议批评的主张。

B.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他恐人不言,导臣使谏,降低了君主一人专权弊端产生的可能。

C.唐太宗重视谏官作用,他诏令宰相入阁商议军国大事时,必须使谏官随入列席,以便他们预先听闻政事。

D.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练习。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瞽献曲,史献书(史,历史)B.庶人传语(庶人,平民、百姓)C.亲戚补察(亲戚,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D.犹其有原隰衍沃也(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14.选出下列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

A.①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②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①行善而备败 ②黑质而白章

C.①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反问语气)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D.①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于是)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5.全都说明厉王实行残暴统治的一组是()

①厉王虐,国人谤王。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③以告,则杀之。④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⑤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⑥三年,乃流王于彘。

A.④⑤⑥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选出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点是在记言。B.本文通过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反动本质。C.“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防民之口”的危害。D.“公卿、列士、瞽、史、师、瞍、矇、百工、庶人、近臣、亲戚、耆、艾”都是召公所认为广义上的“民”,“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17.翻译下列语句。各5分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译文:(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3)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译文:

18.翻译下列语句

(1)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2)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求谏》

1.C. 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2.D A举措,古:手脚放置,今:措施;B相遇,古:相互对待,今:遇见彼此;C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3.D.使动,其它为名词作状语 4B.自己,其它为他的5.A 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它三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B 结构助词“的” A项“是,就是”/转折“却” C项“于是,就”/“竟然”D“用”/“因为”

7、C为被动句,其它为宾语前置句

8、A ③为太宗劝臣子纳谏⑤为褚遂良之语

9、B.(“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由于”表原因,不用于倒装句,应当用“因为”)

10、A.(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11、B A“教育问题”与“过程”不能搭配,与后文也不能搭配应去掉“问题” C “中旬前后”语意模糊,让人费解;“有个重要会议”是指去参加会议还是筹备召开会议?表述不清,造成歧义D不合逻辑,对于“余震再次发生”只能“防备”,而无法“防止”;“余震”与“再次“重复12.C.预为参加非预先13.A(史,史官)14.D(①乃,竟,才;②乃,于是,就。A.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而,连词,表并列。C.其,代词,他的,他们的)15.C(④是周厉王说他能“弭谤”的话。⑤是说当时国人的“莫敢言”。⑥是说周厉王暴虐最终的结果)16.D(“谤”言主要出自这些人的口,说法不对;“谤”言应主要出自普通老百姓的口)17.(1)堵塞民众的口,危害超过了堵塞河川,河川阻塞而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2)所以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3)推行老百姓认为好的,防范老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途径吧。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18.(1)陛下开拓思路,采纳臣民忠言,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

(2)每当我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

下载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洛阳市高中语文6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

    《求谏》优秀教案

    《求谏》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培养概括能力。 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

    《求谏》学案范文

    《求谏》学案 【学习目标】 1、归纳和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

    求谏教学简案

    《求谏》教习简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

    求谏教案(五篇范例)

    《求谏》教案 一、 导入新课 史有“贞观之治”,开辟出盛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可以开创盛世,是因为他可以积极地听取臣下意见,集思广益。今天,我们就看一下他对于言官的进......

    高二语文《求谏》2

    《求谏》教案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一些实词词义,特别......

    求谏导学案1

    2010级高二(下)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求谏》 时间:2012-3-28 命制人:张占朋 审核人:李卯圈年级领导签字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和进步意义。2.了解......

    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考试题

    北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4学段模块考试高二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_______卷Ⅰ(共10分) 1、默写(6分) ①颜渊、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