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

时间:2019-05-15 07:1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

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十一)(期末考试A卷)

本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100分 时量10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6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2分)A、归省(shěng)凫水(fú)

撺掇(cān)絮叨(xù)B、剽悍(biào)束缚(chǜ)妒忌(dǜ)

困窘(jiǒng)C、犷野(kuàng)鬃毛(zōng)翘起(qiáo)覆(fǜ)盖 D、雏凤(chú)朱砂(shā)参差(cēn)惬意(qiâ)....

2、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消释 讪笑 人迹罕至 B、阻抑 污秽 来势凶凶 C、亘古 谰语 鞠弓尽瘁 D、含畜 惬意 参差不齐

3、下面语句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又是豪迈而____________。

②有一个不羁的灵魂/__________我的头顶/腾空而去

③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_________条生存的道路。

④我伏案写作时,它__________落到我的肩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他参加的少年足球队以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执法部门要虚张声势,让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D、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5、英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人们: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人们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B、《落难的王子》是一则寓言,它告诉人们:只要经历了恶运,就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杏林子的《紫藤萝瀑布》写的是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内涵也十分深刻。后面借花讲人生,使作品具有了现实意义。

6、默写(8分)(1)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鸟向檐上飞。

(3)请写出《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

。(4),西市买鞍鞯。

(5)月明别枝惊鹊。

(6)请写出《黄河颂》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诗句。

(7)请写出《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名句。

(8)请写出《逢入京使》全诗。

7、根据创设的情景,说说该如何回答。舅舅问你:你喜欢妈妈还是爸爸? 父母不在场时,你答: 父母在场时,你答:

10、根据创设的情景,说说该如何婉转拒绝。假如放晚学后有个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6)“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

(7)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其实我们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在一处,而况没有空地呢„„

(8)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9)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10)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2 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11)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12)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13)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11细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相关问题

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中,“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②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中,为什么说“踊跃”?

12、用合适的词语概括第(1)段中“小伙伴”的良好品质,每一方面用一个词语。

13、第(4)段有 “先前望见的”,请准确回答它指什么。

14、第 ⑸段各有一个“模糊”词,它用得好吗?简要说明理由。

15、第⑹

⑺两段作者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二)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机。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使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16、本段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葱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17、写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18、“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一句中画横线的词能否换成“参观”“珍3 宝”?为什么?

19、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轻 点 关 门 石 文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即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

(选文有改动)

20、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答:

22、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

答:

23、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画写在下面。

答:生活就是这样,(四)

广中有猎兽者,挟矢入山。偶卧憩息,不觉沉眠,被象来鼻摄而去。自分必遭残害。未几,释置大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似欲其登。猎者会意,即以足踏象背,攀援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少间,有狻猊(suān 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来,众象皆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猎者因望狻猊发一驽,狻猊立殪。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象乃行。至一处,以蹄穴地,得 脱牙无算。猎人下,束治已。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聊斋志异•卷六》)2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4 A.以鼻牵衣

以蹄穴地

B.似欲其乘

似欲其登 C.前象伏树下

猎者乃下 D.乃伏尸百万

象乃负送出山 25.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的含义: ①未几,释置大树下

()..②顿首一鸣,群象纷至()..③狻猊立殪

().④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

26.翻译句子:

①四面旋绕,若有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假如我有孙悟空的神通

[要求]

1、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500字。

(二)我梦见

(请在横线上填入已逝名人)[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想象作文。

2.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十一)答案

(期末考试A卷)

一、1-5 DACBC

6、(1)假如生活欺骗的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2)云从窗里出(3)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4)东市买骏马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5)清风半夜鸣蝉(6)如: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应答均“喜欢”之意

10、例:老师说过中学生不能到网吧玩,现在时间不早了,爸爸妈妈正等待我们一起吃晚饭呢,我们还是回家吧。

二、(一)

11.①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急切和兴奋的心情。②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踊跃”突出心情激动,反衬船速行进快。

12、天真活泼

团结互助

沉着

13、正对船头的5 一丛松柏林。

14、“模糊”词,用得好,形容词作动词用,既有情状的描述又有动作的描摹,生动形象。

15、第⑹

⑺两段作者表现了留恋童心之情。

(二)16、生机勃勃 17.(1)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2)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

18、不能。“瞻仰”表示恭敬地看,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参观”则表示一般地看看,表达不出敬仰之情。“家珍”是家中珍贵的东西,这句写的是百草园的棕榈,用“家珍”比“珍宝”贴切些19.暗示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言之成理即可。)(三)20.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意思对即可)21.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意思对即可)

22、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答出为照顾患病的父亲而住一楼,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动,得2分。意思对即可)23.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意思对即可)(四)24.C 25.①不一会儿②低下头③立刻④扒、挖 26.①围绕在他四周,好像对他有所求。②虽然爬到了树顶,可还是不知道大象要他干什么。27.大象请求猎人帮助消灭狻猊,并对他表示感谢。

三、略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7(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七)(阅读专项训练)

本卷共二道大题 满分100分 时量10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60分,每小题3分)

(一)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糸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阅读选文第一二段,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我”预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为什么用“„„”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花儿落了”指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会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P3)回答问题:

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6、这段文字一共写了 种景物,由菜畦写到皂荚树,是按照由 处到 _ 处的顺序写的。从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写到鸣蝉、黄蜂、叫天子,是按照由 物到 物的顺序写的。

7、这段文字写的是

8、“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摘覆盆子。

9、“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 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乐趣。

(三)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方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说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

“文革”初期,他所有的研究所(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0、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奥本海默是______________;邓稼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把美国的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对比着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13、文中列举邓稼先在“文革”中的两件事正是为了说明什么?

(四)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2 遇到的种种苦难。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4.上面语段选自

(国别)作家的《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和

创作方面。其人物传记

被我国教育部规定为中学生必读作品。

15.请给上面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答:

16.这段文字描写他们的身体状况是

。他们的物质供应状况是

。天气情况是

。这种情况表明

。面对这一切,他们做出的选择是

17.对于死的态度,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

,或

”,李清照说“生,死

”,王维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文天祥说“人生

,留取

”„„你认为本文段的主旨与谁的诗意比较吻合?说明理由。

18.你是如何理解上面语段最后划线句子的含义的?

(五)动物的忧伤

[苏]谢尔盖耶夫著 万正忠 罗逊 译

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

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促安慰。譬如,猴子就喜欢把我们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有很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亡。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成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那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生活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19.第二、三段中加点的“可怕”、“残酷”两个词语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20.文中写到猴子跟人很合得来是为了说明()

A、猴子比鲁滨逊更能适应孤独和寂寞。B.猴子跟鲁滨逊一样都是高等动物。C.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D.猴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21.“ 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这句话应放在四至七段的哪一段前面?为什么?

22.“掉队的毛虫”不久以后就会死亡的是亨利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3.“寂寞对于低等动物来说更难忍受”的原因是什么?

24.文中提到的哪些现象是说明动物具有社会性的?

(六)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经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像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像后,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

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

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25.加点词“引经据典”的意思是,在这儿可表现出这个主持人

的特点。26.划线句运用 修辞手法,此句的作用是。

27.第5段记叙季先生为新生照顾行李的事情,从记叙的顺序看,是 叙,从这件事中可看出季先生有什么样的作风和品质?

28.标题中的两种事物各暗示了什么样的人?

29、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看待像文中的演员、主持人一类的名人。

30、在你所了解的杰出人物中,还有没有像季羡林先生这样的人?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共40分,未标注的每小题3分)

(一)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31上文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______________。

3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

33、“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

3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35、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

(二)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hō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③,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注释]①郑公魏征:唐太宗时名臣,在世时封为郑国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鉴:镜子

36、判断下列说法

①“郑公魏征卒”中的“卒”意思是死。()②“并为书石 ”中的“书”意思是书信。()③“朕亡一鉴已”中的亡与“马无故亡而入胡”中的亡意思相同。()

3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

38、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至今仍有借鉴的道理。请你简要说说这个道理的内涵。

(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都。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9.选择正确答案.①“伤仲永”中的“伤”的意思是()A.伤心 B.受伤 C.哀伤 D.中伤 ②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文理”的意思是()5 A.文章的道理 B.文章的条理 C.文采和道理 D.文采和条理

③“邑人奇之”中的“奇”的意思是()A.奇怪 B.奇妙 C.特别 D.以„„为奇 40.联系上下文, 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其”所指代的内容。(5分)①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41.对“稍稍宾客其父”一句,翻译正确的是()A.有时候请他父亲去做宾客.B.逐渐地到他父亲这里来做宾客.C.渐渐地把他父亲当做宾客来对待.D.渐渐地他父亲请来一些宾客.42.下列句子中, 属于正面描写的有________: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________(只写序号)(2分)A.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F.父异焉.43.朗读下面两句, 用“/”表示出句中的语音停顿。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4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七)答案

(阅读专项训练)

一、(一)1.我预感到家中会出大事,父亲可能会去世 2.爸爸去世了,因为老高很悲伤,他不愿对我们说出“死”这个残酷的字眼。3表面指的是爸爸种的花落了,实际上是指爸爸的生命之花落了,爸爸去世了。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灿烂如花,生命的脆弱如花,生命的规律如花,也可体会到作者的坚强和对父亲的爱,感受到一份长大的成熟 4.因为我知道父亲已去世,我必须面对残酷的事实,代替父亲帮助母亲。

(二)5、单是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6、14 低 高 静 动

7、百草园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光十色,充满了乐趣

8、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

9、拟人

(三)10、拨尖的人物,锋芒毕露;最不要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11、祖国的功臣,拨尖的人物;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

12.突出表现了邓稼先同志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一个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优秀科学家。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

13、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

(四)14、奥地利 茨威格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传记文学

小说《三大师》(15.略,有道理即可

16.疲倦已极

燃料已经告罄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

任何希望都破灭了

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17.泰山

轻于鸿毛

当作人杰

亦为鬼雄

自古谁无死

丹心照汗青。几首诗均可,可自选角度。18.文中指斯科特一行虽然在南极探险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却使他们的心灵变得无比高尚。他们的英雄形象将永驻世人心间。

(五)19.不能。因为动物比人类更难忍受孤独和寂寞。20.C。21.第4段前。根据前后文来回答。22.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成成虫。23.它们习惯了群居生活。24.参考;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鲱鱼、毛虫、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等

(六)25、引用经典书籍中的语句或故事为依据;卖弄,以显示自己才能。26.比喻 与后文一起表现主持人居高临下的对人态度 27.插叙 表现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与热心助人的思想品质

28.太阳暗示了像季羡林一样尊重知识、尊重别人、谦逊的人;霓虹灯暗示了像名演员、名主持人一样盛气凌人、不尊重知识、不尊重别人的人。29、30、道理即可给分

(一)31、《山海经》

32、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3

3、女娃 溺而不返 3

4、它的形状像鸟,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35、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

(二)36、①写 ②曾经

37、D

38、人们用铜作为镜子,可以使衣帽整齐;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明白兴衰的道理;用别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正确与错误。

(三)39(1)C(2)C(3)D40、①自己 ②这 ③诗 ④他的 ⑤这样

41、C

42、正面:ABCD 侧面:EF 43.⑴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传/ 一乡秀才/ 观之。

⑵日扳仲永/ 环谒于/ 邑人, 不使/ 学.44、(1)仲永长到五岁,还不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大哭着要这些东西。(2)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第三篇: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一) 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一)附答案

(第一单元)

本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100分 时量10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烂熳 芋梗ɡěn

解剖 .màn ..pāo

B.诘责jié

.C.粗劣liě

.D.不逊xùn

绯红fēi .

粗鄙bì

托辞cí

禁锢qù

匿名nì .

广袤róu .浸满jìn .尴尬ɡà .

弥补mí

滞留zhì

..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

如果我学得了()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的和气,如果我能()人,()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柔和

待人接物

饶恕

认清 B.一丝一毫

格外

宽恕

识别 C.一丝一毫

出奇

饶恕

体谅 D.一丝一毫

待人接物

宽恕

体谅

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

如果我学得了()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了一点点()的和气,如果我能()人,()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柔和

待人接物

饶恕

认清 B.一丝一毫

格外

宽恕

识别 C.一丝一毫

出奇

饶恕

体谅 D.一丝一毫

待人接物

宽恕

体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

7、根据提示填空。

常用的描写方法有以下几种: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外貌描写。请分析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将相应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3)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8、.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4分)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仿句:

9、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一种类型?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名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1)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修学校去。()(2)今天星期一。()(3)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10、联系上文,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物内容。

有一天,戴着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相遇,她们互相怂恿:“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们摘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过了一会儿,丑回到了海岸上,戴上了本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接着美也上来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所以,直到今天。

11、根据《出师表》的内容,请给下面的句子拟一句下联:

为报恩鞠躬尽瘁。

12、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再另选一个历史人物,并写出相关的成语。(1)吕

蒙——

(2)诸葛亮——

(3)项

羽——

13、根据下面的消息,拟一条不超过25字的“一句话新闻”。

温州都市报3月10日讯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来我市拍摄的《温州专辑》将于3月15日开始播出。专辑将分《今古温州》、《温州商人》、《海外温州人》等七个专题,每天30分钟连续一周对我市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尤其注重对温州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和温州人精神的挖掘报道,这是我市首次在中央级媒体全方面的展示,通过该片能让海内外关心温州的人,更广泛地了解和认识温州。

播出时间:中央一套每日6:26~6:55,中央四套每日20:10~20:40,3:05~3:35,11:10~11:40。

一句话新闻:

二、阅读理解(共51分,未标注的每小题3分)

(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在上文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_______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

16.“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17.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

启示?

18.概括文段大意。

(二)地

十月的风已经很冷,我怀疑我的脚下是一片冰川。

我站立的姿势,多少有点畏缩和可笑。身边的一汪沼泽正映出我的身影,幽独而可怜。我生平第一次走在这有人而不见人行,有矿而不见工厂的地方,领受一种来自地脉深处的教诲,铭心而刻骨。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当时我正在读大学,弟弟却在这一片土地上打工,钻到地下几百米深的地方,用铁铲与榔头挖掘煤炭。他久处阴暗潮湿不见阳光的井下,用血汗运送取暖和燃烧的原料,以燃烧自己的青春为代价,用黑暗兑换光明。然而在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些。我只是照例每月到邮局一次,取回由弟弟亲手寄来的生活费。

我不知节省地用它买小吃,买影票,买舞票,宴朋友,交女友。弟弟的钱及时而丰厚,我花起来也就格外大手大脚。我知道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为我撑腰,钱又算得了什么。同学之谊,情人之情,才是比金钱更可珍贵的东西。从许多名著中,我学会了对钱的鄙视。我学会了诋毁:“钱是人类共同的娼妓”,我压根就不知道钱还有什么人格和尊严,有什么情感和道德。它不过是一张特殊的纸,在商品与货物的交换中极尽逢迎的能事罢了。

然而时隔不久,弟弟的一封来信让我想了好多。弟弟说他整日身处矿底,如同坐井观天,外面的变化他一无所知。他凝神中只有地下漏水凄凉的滴答声,和铁铲与矿石碰撞的叮当声。在那里他感觉到一种压抑和窒息的难受。他想那是一个阒寂的地方,死神在黑暗中伸出魔爪,时刻都在召唤人们走近前去。而有好几次,地狱的大门差点就为他打开。他走出矿来都心惊肉跳。他说学校读书的哥哥可曾想到年轻多梦的弟弟,在这里同逃避和出走的念头搏斗,因一次次想到年迈的父母和求学的哥哥就不得不咬牙作罢。他就在井下并不是为钱而活着,他本身并不喜欢钱,甚至有时也恨钱,但他知道钱本身并没有过错。他只是想通过钱来传达一种亲情,超越金钱本身。他说他在那里能读到的只有我给他寄去的书信。每一封信他都要读上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种诱惑,让他在夜里不得安眠。他就出来看星星。那幽蓝而渺远的光芒,总像对他诉说些什么。可他就是弄不懂。他说他希望有机会读我的书;他很想见见大学的课本究竟是什么样子„„

弟弟的言辞像一把利刃,刺向我灵魂的最虚弱处。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慌恐和苍白。仿佛一股烈焰,来自地下,冲破所有的黑暗和阻挠,挟裹着血汗和泥土混合的味道,将我包围,我在这堆烈焰中极力挣扎,如飞蛾孱弱和无力。在极度愧疚和自责中,我决定带上一些书去看望一回弟弟。正是十月天气,按季节还不应到冷的时候,但那年却有点反常。秋霜及早地飞落了一场,像下了雪,树叶在冷风中瑟瑟地翕动着飘摇欲坠的翅膀。我从都市出发时感到并不很冷,车驶出郊外,在高山峻岭中盘旋而上,空气变得阴郁而沉重,风却裹着细尘砂石,从有雪的山岭刮来,敲击着车玻璃咣啷作响。六七个小时后,车到了一片荒草衰败的矿区,地面因“内心”的空虚而塌陷裂成巨大的缝隙,车便极其厉害地颠簸着在荒野行进。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的情绪冲向我的脑门。我不禁打一个寒颤。

到达目的地时正值黄昏。我见到了从矿井出来的瘦而黑的弟弟。我与他对坐良久却没说多少话。我坚持要到井下看看,可走到井边就被弟弟拉住了。看着幽深不见底的黑洞,我倒吸一口凉气。之后我便一人四处走走,烦乱的心思为冷风吹皱,有几滴泪流出我的眼窝。虽然很快就被风干,但它不再像单纯的液体。它仿佛是一种炽热而粘稠的东西,从看不见的地府涌出,源源不断,用激荡的真情的烈焰,将我的浅陋烧毁,化为灰烬。

如今,虽然已事隔多年,但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个阴冷的十月。然而也正是在那种旷远的凄冷中,我曾经迷失了归途的灵魂才得以回到我朴素的精神家园。在那里,那段来自地蕴的烈焰,也像是为我永不熄灭地燃烧着,照彻并温暖了我。

19.给加点字注音。教诲()

诋毁()

孱弱()...20.作者起初对金钱的认识是什么?你认为兄弟二人对金钱认识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1.结合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恐和苍白?

22.“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的情绪冲向我的脑门”,你认为这种复杂的情绪是什么?(要求用比喻句来回答)

23.“它仿佛是一种炽热而粘稠的东西,从看不见的地府涌出,源源不断,用激荡的真情的烈焰,将我的浅陋烧毁,化为灰烬。”请分析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4.请简要分析“地蕴”的含义。

25.读罢此文,你是否受到心灵的震撼,请用真挚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受。

(三)春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½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此文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26.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27.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

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28.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29.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30.请认真阅读第④段文字,仔细揣摩和品味相关语句,谈谈济南、青岛两地春风的肆虐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三、片断作文(10分)

我喜欢贝多芬的《月光》,优雅、宁静。我经常躺在床上听这首曲子。房间里流淌着音乐的旋律,风轻轻地吹着,月光透过窗棱散落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流淌到你身边,仿佛将你包围起来,轻轻地、柔柔地带着你飞升起来„„就这时刻有可能勾起你关于时间和空间里的许多片断,请发挥你的水平,把你想说的话倾诉起来。不少于150字。

附:大作文(另记分)

人在旅途中,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学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砺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

请以“过程”为话题,写出生活中的某一个过程,并写出你真实的感悟;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600个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

(一)答案

(第一单元)

三、1-5 DADCD

6、.①油光可鉴

标致

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明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和嘲讽。

②物以希为贵

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自尊心。

③酒醉

“酒醉”是形容人处于高度兴奋、迷狂以致难以自已的状态。这里说的是国人“闲看”枪毙犯人时的表现。看客们不但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麻木不仁,而且对他人受残害而抱围观、鉴赏、兴奋不已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作者对黑暗政治的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化熏染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7、(1)语言描写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8、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9、(1)A(2)C(3)D

10、世上有些人常常错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根据上文,概括合情合理即可)

11、因扶汉舍死忘生

12、(1)刮目相看/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2)三顾茅庐(鞠躬尽瘁)(3)四面楚歌(破釜沉舟)

13、央视一套、四套3月15日起连续一周播出《温州专辑》(必须要写出频道、播放的时间、播放的内容)

(一)14、:

;!15.某些日本人 例略

16.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17.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启示略。

18.看电影事件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二)19、huì

dǐ

chán

20.它不过是一张特殊的纸,在商品与货物的交换中极尽逢迎的能事罢了。他在井下不是为钱活着,他本身并不喜欢钱,甚至有时也恨钱;但他知道钱本身并没有错,他只是通过钱传达一种超越金钱本身的真情。

21.在弟弟的信中,“我”了解了弟弟为了供自己读书,他在危险的井下的孤寂和恐惧,他有着自己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大学梦,但为了哥哥读书,为了父母,他忍下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岩浆般炽热的情感?而自己却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大手大脚去花弟弟汇来的血汗钱,作者为弟弟的生活感到惊恐,也为自己的浅陋感到苍白。直到这时,他才看到弟弟把亲情看得重于自己的生命,他才明白了弟弟奉献给自己的亲情。

22.(此题具有开放性,回答符合题意即可)如:这种复杂的情绪像一枚青橄榄,经过苦涩才会泛起甜味。

23.表明弟弟的真情点燃了自己真情的火焰,唤起了作者灵魂深处真挚的情愫,并勇于迷途知返。

24.弟弟把亲情看得重于自己的生命,这种岩浆般炽热的亲情,蕴藉着伟大的力量,它能点燃一切美好的情感,烧却一切浅陋。

25、此题为开放试题,可以从多角度回答,关键要谈出感受,抒发真情。

(三)26、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27、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 舒适和安全 秋海的绿波、白帆和小岛

丝丝的甜美。

28、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反衬春凤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共3分,其中“为了以秋美作铺垫”l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1分,“突出春风的令人不快”1分)

29、答案示例:温柔可人,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给人舒适温情的感觉。

30、两地的春风给作者以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

三、略

第四篇:人教语文七年级(上)狼同步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止露尻尾()狼亦黠矣()

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根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卡片”填写完整。字词 意思 例句 翻译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1)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2)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5)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

(6)之①两狼之并驱如故()②久之()③又数刀毙之()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①盖以诱敌古义:今义: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今义:

5.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其一犬坐于前。6.文学常识填空。

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字,号,(朝代)著名。

②《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7.写出三个带“狼”字的成语。

8.学习本文后,班级开展以“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①写出几个与狼有关的成语。说说看,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

②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

③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了发条一样。”请联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屠人货肉归()②瞰担上肉()③随屠尾行数里()④仰首细审()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11.[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12.[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3.[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1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甲]文: [乙]文: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狼情 黄山

那是1964年10月,我们在滇西北地区普查找矿。

一天下午两点多钟,面对路面上半尺厚的积雪,汽车终于显得无能为力了,喘着粗气,车轮飞转,就是不能前进。我们的人,包括搭车的纳西族老乡,一起下来推车,并找些干树枝打眼,汽车艰难地一步步前进。

正在这时,我们几乎同时发现,在我们车后200米的路上,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纳西族老乡急喊:“上克(去),上克,赶紧上车克,这是一群饿狼。”

我们不禁大惊失色,急慌慌爬上车,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前后加力,车还是在原地空转,真急死人了。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好家伙,一共8只,个个都像小黄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后腿显得更细。

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转向后门,纳西族老乡大喝一声:“干那亚(干什么)!”他一手夺下小吴的枪,高声道:“绝不能开枪打,打也打不到,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拐进树林,我们可就完了。狼群会不顾一切把车胎咬坏,把我们看起来,然后召集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

我说:“那可怎么办?”老乡说:“别急,有办法。雪封山了,狼找吃的东西难了,一个个饿疯了,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

我们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准备带回昆明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一块块、一串串往下丢。狼群眼都红了,大吼着扑向食物,第一批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但它们不走,狼群排成一排坐下盯着后车门。

直到我们将车上所有的肉品全都甩下车去。我清楚地看到8只狼的肚子已滚圆滚圆,目光开始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又朝车前方跑去,其余7只狼没动。不一会儿,那只狼又跑回来,带着那7只狼朝松林钻去。

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正在这时,我们看见那8只大狼又钻出松林,跳到公路上。奇怪的是每只狼的口里叼着一根大树枝,不知它们又想干什么?我们只得又爬上车,警惕地观察着。

只见8只大狼把口里叼着的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哈哈,狼给汽车打眼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狼见我大叫,只是朝我望了望,我也发现狼的眼光里没有了敌意。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我正不解其意,却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一部分雪飘到山下,一部分雪堆向路边。不一会儿,8只狼又从车底钻出来,跑向车的前方,头朝前,尾朝车头一字排开,嘴一齐拱到雪里,朝前拱去,然后又头对头一边4只,一齐用强有力的后腿向后扒雪,路面渐渐露了出来。

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了,赶快发动车。”车果然启动了。有希望了,纳西族老乡也激动得和我们紧紧抱在一起。

先打眼,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如此重复了十来次,车向前行进了一里多地,也就到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

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可是这8只可爱的狼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只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地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选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年第1期》

1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16.从文中看,搭车的纳西族老乡是一个怎样的人?

17.文中的“我”面对狼群时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各用四个字回答)初遇狼群:;对峙狼群:;狼群复来:;走出困境:。18.文章是篇颇令人心动的记叙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简要点评。

19.狼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凶残、贪婪、狡诈的形象,读了上面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写作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日,你和同学高翔到某生态原林穿林赏景,行至密林深处时,突听一声狼嚎,举目四望,一只野狼横卧在前面一个土堆旁„„

根据这一情节,发挥你的想象,以《我与狼》为题,编写一个故事。要有生动的描写,注意叙述的详略。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

一、1.ZhuìJiǒngshànchídāndānshǎomíngkāoxiá 2.①旧,原来;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②像狗似的;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③打洞;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攻击屠户。3.(1)①副词,通“只”,仅。②动词,停止。(2)①名词,神情。②动词,打算。(3)①动词,攻击。②名词,敌方,敌人。(4)①名词,前面。②动词,向前。(5)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6)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②凑足音节,无实义。③代词,狼。④助词,的。

4.①古义:原来是。今义:盖子,覆盖。②古义:多少。今义:学科名称。5.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其一/犬坐/于前。

6.①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清初文学家。②书斋;记述奇异的故事。7.示例:狼狈不堪引狼入室鬼哭狼嚎。

8.①示例: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褒义词。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的态度。②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狼等一些重要物种濒临灭绝。③应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养,建立与狼等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

二、(一)9.①卖。②窥视。③紧跟着走。④仔细观看。10.①屠户很害怕,拿出刀来吓狼,狼稍微退后了几步。②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第二天早上来取。11.相同点:贪婪。不同点:[甲]文中的狼狡猾阴险;[乙]文中的狼愚蠢。

12.示例:喜欢[甲]文中的。因为[甲]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而[乙]文中的屠户虽然也获利了,但只是坐享其成,其教育意义远没有[甲]文那么积极而深刻。13.议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14.[甲]文: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一定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乙]文:不能过分贪婪,不能为了某种利益而不计后果。

(二)15.普查小组汽车雪地抛锚遭遇饿狼群,狼群得到食物后做出感恩之举帮助推车,绝望中的人们得以最终走出困境。

第五篇:教与学.课程同步讲练七年级数学(下)参考答案 第一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教与学.课程同步讲练七年级数学(下)参考答案

第一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1.D 2.B 3.C 4.C 5.B 6.(1)HI//FG,LM//ON(2)能,画图略

7.画图略 8.画图略,量角略,关系:∠PEO=∠PFO;∠PEO,∠PEO都与∠AOB互补 9.(1)D(2)B 10.D 11.(1)平行,因为它们都与AD平行(2)测量略,相等(3)测量略,成立 12.不能,因为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1条 13.略

14.(1)略(2)测量略,AF=FG=GC(3)测量略,DF=1/2EG=1/3BC(4)EG=4cm,BC=6cm 15.(1)画图略,最多有10个交点(2)画图略,可以有4个交点,有3种不同的情形(3)画图略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11(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同步导练.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yǔn 陨石 允诺 吮吸 殒身不恤 ....B.dié喋血 影碟 间谍 连篇累牍....C.zī浸渍 河碛 中帻 啧有烦言 ....D.fēi 绯......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黄河颂》导学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黄河颂》导学案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核人: 班 级: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在......

    七年级语文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含答案)

    《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学法导引]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的节选,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历尽艰辛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发现对手——挪威的阿蒙森队已捷足先登,只好从南极绝......

    人教七年级下英语句型翻译

    句型翻译 1. would like to do sthwant to do s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pend time / money doing sth 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

    丑小鸭 同步练习 1.你知道吗? 安徒生——______________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有《......

    同步练习新课标人教语文:《氓》

    《氓》同步练习深圳大学附属中学 田军 【教案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 **......

    语文:第28课《华南虎》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www.xiexiebang.com 中考资源网 28.华南虎 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 二、授课学时 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这首诗中......

    付永梅人教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 / / / / / /亲爱的同学们,火热的七月开始了!一个学期以来,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