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间设计教案
空间设计教案
第一章: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受到哲学和美学的影响,“空间”一词作为相对独立而又具有明确含义的专业术语,于19世界末在德国建筑领域被提出。20世纪中叶,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核心的专业设计主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设计者们开始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研究居住与生存空间,将空间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一、空间是什么
当我们将空间一词拆解为“空”与“间”两个单字来分析时,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1)“空”的解释
“空”:即虚,广大、无际之意。《文选·左思·<咏史诗>》:“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李善注解:“空,廓也。”
纯粹的“空”的概念是:“空”是一种不以我们的意识和认知程度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纯爱的基础之一,是一个没有限定,没有边际,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在空间一词中,我们可以将“空”理解为一个定语,明确了我们的三维概念。它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属性,是一种存在的实质,一种虚无的实质。(2)“间”的解释
“间”:指房间之意。相比之下这个词要容易理解得多,它是一个有限定的概念。通常是被若干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墙、屋顶、篱笆、隔断、植物等)围合出的一部分体积,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对无限三维体量的感知过程中,有了可以参照和鉴别界限的参照物。于是,空间也就从一个我们存在其中却又对其无法捉摸的虚无,变成了可见的实际体块了。“间”成为了我们感知具体空间的一个最根本因素。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关于“开间”的概念。众所周知,中国的古建筑多半为木结构,而木结构建筑由于其材料的特征而通常采用梁架形式。梁架及建筑重量的主要受力结构是柱子。而需要获得一个稳固的可用空间,至少需要4根柱子的支撑。4根柱子之内便称之为一“间”,建筑即由若干的“间”所构成。由于材料的特性与极限,使梁架的跨度和两个柱子间的距离有较为一致的尺度,所以,开间越多,房屋的形制就越大,规格等级自然也就越高,一般9个开间的等级最高。在北京的故宫太和殿出现了11个开间的特例。这虽然不能作为我们研究空间问题的理论依据,“开间”与“间”的概念也存在不少区别,但是却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对空间概念的解释。
事实上,但我们面对一个大到漫无边际以至超乎我们感知能力的空间,又没有任何提示范围的构造时,“空间”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审视茫茫大海、沙漠、荒原时,我们的眼睛几乎无法聚焦停留在一个可以固定的参照物体上,也就很难用“间”这个概念去衡量所面对的空间了。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对距离、尺度、范围的认知往往是错误的。明明看起来很近的距离,实际上确非常遥远。
所以,边际或边界成为“空间”的最基本要求。“间”虽然也具有较为抽象的三维概念,但是比“空”所制定的概念要小很多,也具体很多。(3)“空间”一词之意
空间:空间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在物质的时空概念中,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而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不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空间和时间也是互相联系的。现代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相对论,证明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4)广义与侠义的空间概念
空间是一个三维的概念,至少在被感知的过程中在人的头脑里会生这样立体印象。空间也并不一定是有墙的屋子,这是片面的。在这样的概念下,也就没有什么空间设计可谈了。事实上,空间是通过特定的参照物,勾勒、划分、限定出一定的区域,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场”或“域”的感受,并成为我们可以感知的空间。
二、对空间的感知
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认识,最主要是依赖我们各个感官中的视觉,空间产生必备的要素有形体、光线、色彩、质感等等。而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正是通过我们的观看,空间才能够通过其各个要素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空间的印象,并让我们获得不同的空间体验。
在具体对空间的感知中,我们也逐渐地意识到了一些空间和深度的视觉现象及规律。这些现象与规律的理论,让我们在对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依据和设计手段。其中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对视觉认知的成果是最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相关理论,对于空间设计和空间感知的研究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1)图形与背景
背景具有模糊绵延的后退感;图形通常是由轮廓界限分割、勾勒而成,给人以清晰、紧凑的闭合感;
在群体的组合中,距离近、密度高的图形往往易于成为主体;
小图形比大图形更容易成为主体,内部封闭的比外部敞开的容易成为主体形; 对称形或成对的平行线容易成为主体形,并能给人以均衡的稳定感。(2)参照框架
垂直与水平、直角(3)深度感知
投影在视网膜上的图像,首先给了我们关于所视物体的上下、左右的二维形象信息。我们再通过此图像获得具有立体感的三维空间的立体知觉。
(4)其他感官的感受
在对空间的感知时,虽然我们的各个感官中世界接受的信息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听觉、嗅觉、触觉等,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对空间的印象。
(5)空间认知时的不确定性
相同的空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于是,空间的存在及实际状态与我们真实的感受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三、视错觉
视错觉问题依然属于人们对物象的认知,但是已经不再是一种常规的认知范畴了,而是一种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是我们在对外界空间事物进行判断时出现的自己不知道的错误。
第二章:空间设计课程与学习
空间设计是十分基础的设计概念,也是一个我们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较有决定意义的科目之一。
凡是与立体结构有关的专业都会将空间的处理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1)空间的思维与空间的敏感性:摄影与三维动画。(2)空间的调整和控制:室内与会展。(3)空间的创造和预见能力:景观、建筑。
一、空间设计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设计便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选择和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光线、色彩、装饰、材质等空间要素进行细致研究和处理。
二、空间设计的学习方法(1)基础训练与练习
根据平面、立面、侧面,生成透视图的互换练习;
单一平面图形的多个立体形象创建练习;
由立体图形到平面、立面图形的方向还原练习; 空间氛围练习、空间配色练习; 空间光线控制与创意练习。
(2)采用多样的练习与制作手法
空间的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实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的。
手绘表现、空间实物模型、空间虚拟模型创建。
(3)调研与观察
第三章、关于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人类根据生存经验和习惯模式所逐渐固定下的思维,会渐渐形成我们较为恒定的审美取向,并会不断的延续和演进。这其中既有各个地区和民族所共识的,也有地域间的微妙差异,从而产生了既统一又有丰富变化的形式审美与艺术源流。我们的设计同样也不可能割裂与历史及传统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完全臆造的作品,哪怕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习作都会让我们进入一个危险的主观世界。
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关于空间的产生与形成、发展与成熟、流变与整合的意义。发现各种不同类别和形态的空间说承载、积淀下来的精神和哲学内涵,以及它们对我们空间设计的作用和影响。
一、早起原始空间
人类由原始的穴居行为而产生了对空间遮蔽及安全的理解。对洞穴,我们的首要反映是隐秘、躲避。历史是我们在现代设计中惟一可靠和永恒的灵感来源。人类审美的形成和改变向来与历史和传统紧密联系着,这也许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原因。
早期原始建筑其封闭、围合的方式逐渐由采用天然洞穴的被动方式发展为原始的构筑形式:棚架、垒筑、搭建等多种建筑形式开始形成。随之,不同功能性的空间也开始逐渐出现,各种穴、室、间、厅、场、院、台等空间和建筑的原始意义也逐渐得到了确立,并将各种空间赋予了较为明确的空间性质。
随着原始空间对各种空间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限定和规范,居住文化也逐渐完善并得以建立,成了影响我们今天对空间认识的潜在意识。
二、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最漂亮的都非希腊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
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1)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有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光影的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特色。
(2)柱式的定型。共有4种柱式:1)多立克柱式;2)爱奥尼亚柱式;4)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这4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与前面的柱式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4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建筑的双面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4)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机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5)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三、古罗马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层、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2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日渐衰落。15世纪后,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四、巴洛克式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形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产生影响,曾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度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五、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做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而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六、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结构;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形体;在建筑艺术吸取视觉艺术的性成果。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顶屋,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七、后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呼声,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的比较广泛。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结合。
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已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对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历史的重新关注。
八、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破碎的想法和非线性的过程,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设计原理上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解构主义神深受其他20世纪运动的影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相互作用,表现主义,立体派,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我们说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缚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九、高技派
高技派,亦称“重技派”。这一流派形成于上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建造超高层的大楼,混泥土结构已无法达到要求,于是开始使用钢结构,为减轻载荷,又大量采用玻璃,这样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形成并开始流行。到20世纪70年代把航天技术上的一些材料和技术参合在建筑技术中,用金属结构、铝材、玻璃等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元素和视觉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筑设计语言,因其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高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曝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建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极大的影响到了艺术的其他门类,同时它自己也受到了多种艺术的影响,建筑总是在风格和态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态。政治上一个沉闷的历史时期后,就会爆发出“复兴”的艺术冲动。而长时间的经济萧条之后,就会产生对那些装饰和通俗文化的喜好。这些艺术和建筑的形态,从产生到演变,直至如同生命的形式那样,出生、成长、辉煌、老去。
空间的研究也离不开对这些历史因素的解读。在对历史的研究中,空间不仅找到了归宿,也找到了新生力量。那些曾经辉煌的经典,不会在艺术的河流中彻底消融,而是汇聚成那五色彩虹里的一缕阳光。
十、西方空间发展的历程
西方的公共空间是以公共生活为基点产生的。
从古希腊开始,公共生活就成为一种生活的主流,从此开始了对空间精神意义的探索。空间神性,在古希腊空间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的基本空间原型就是长方形的神庙形式。
到了古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这种原型正式确立为西方空间的基本型。到哥特时期,基本形的平面也没有
发生大幅度改变,而是向着高度的方向发展。建筑空间的意义开始从纯粹平面转为有了高度的空间变化,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真正的空间意向出现了。神性与人性开始分离。随着技术的进步,空间跨度加大,彻底解放被支撑柱束缚的空间,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空间成为立体的宏大体量。
19世纪,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建筑空间开始向大跨度和高层发展。建筑空间在巴西利卡原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变化的组合,主空间和伺服空间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空间。布局也从过去的绝对对称向不对称的均质方向发展。
十一、中国空间发展的历程
中国空间走了一条与西方建筑空间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建筑是以“礼”作为出发点建立空间的秩序和形式的。
自从周朝建立礼乐制度之后,中国建筑的空间就爱是出现了等级分明的建筑形制。中国人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从来都是建立的平面发展的集群建筑之上的。而单体建筑空间没有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除了个别因为礼制关系而出现的祭祀建筑。在中国建筑中,非常注重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节奏和群体的完整性。在空间形式上,则以“门”、“堂”、“廊”构成了建筑的格局关系,与自然外景与室内空间的和谐对话。
在中国建筑中,注重人的直觉经验,从眼睛到身体的直接反映都体现在了建筑方式上。最具中国建筑空间特点的是古典园林。所谓“移步换景”、“借景”等手法,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对话所形成的丰富多变的空间关系。
十二、中西方空间的比较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对空间的认识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西方空间所有变化都基于在空间的外表皮界定下的内部空间组合,跨度的技术革命是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动力,空间的寓意也从单纯性走向了复杂性。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的空间结构中,各种力量的缠绕、并置、对立变得复杂和多元,但是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建筑内部,建筑的外观仅仅作为一种语义的表述多姿多彩,摇曳变化。
中国的空间则是将建筑内外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这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建筑空间没有复杂的空间组合,但注重外表和内部结合的适度与和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形成一体。
第四章、形态
一、认识形态
(一)认识形
人类感知客观世界首先通过形。
世间万物都有形的存在。无论是天然形成或由人类智慧创造,甚至是文化生成的事物,都会产生“形”的印象。因此,“形”是客观物体呈现出的外在特征,主要指由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物体的客观物质属性,是人类认知物体的开端。
在设计理论中,“形”分为两大类,即具象形和抽象形。
具象形包括自然形和人造形。自然形:指物体在大自然中由于自身的协调力及各种自然法则,必然产生的形。人造形,是人们依据经验、技术手段以及自身审美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形。
抽象形,则是从众多的物体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形的形状特征,是最基础的形,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要素,包括自由抽象形和几何抽象形。
不同类型的形,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能传达出设计语言。因此,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常常将形作为表现设计风格的元素。
(二)认识形态
“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为了加深对形态的认知,可将“形”与“态”拆分详解。形强调事物的客观因素,或将其理解为外因。“态”强调的是事物的主观因素,也可理解为事物的内因。因此,形态涵盖了事物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而延伸到了事物在不同的情景、场所等条件下呈现出的外部状态以及它们的存在状态、结构形式等丰富内涵,并非单纯指事物的物理属性。
对设计而言,形态是形与设计思维的产物。
事物会因其所在场所、情景、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三)设计中的点、线、面
点、线和面是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是抽象性的定义。不论是平面形态还是空间形态,都涵盖了点、线、面这三大基本元素。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关于点、线和面的构成关系。
1、设计中的点
点是什么?它是最基本的元素,是万物的开端。任何事物,任何形态都可以抽象为点。在设计中,点具有某些视觉特征。而设计师正是利用这些特征,结合不同的构成方式,创造出了多变的空间形态,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设计。
2、设计中的线 几何学认为,线是点运动的轨迹,运动是线的重要特征。空间中的线具有不同的表情与特征,并且具有自身的方向性。因此,线在空间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
3、设计中的面
面是由点、线的密集与移动构成的,它是三大基本元素中最大的形态。面与点、线都有很强的互换性,可以将面看作点的扩大或者是点的聚集,抑或看作线的宽度增加或者线的围合。
作为形态基本要素的点、线和面有着各自的表情与特征,并通过视觉传递不同的情感。
二、空间形式的特点
抓住空间“形”的特征
1、空间是思维体系,空间的形式需要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认知。与平面形不同,空间形在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变换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形态体验和空间感受,这正是空间形的魅力所在。也因此,空间由三维转化为思维或者更多维。
2、相同的空间形会因存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形态相同,改变位置、方向,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将盒体倾斜,可以打破原有平静的空间,出现不稳定、动态、有趣的空间特征。
3、相同的空间形因比例的变化会出现巨大的差异。
4、相同空间形,即使比例、面积相同,空间的围合方式、封闭程度、材料的使用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空间效果。
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
空间的整体性体现在空间中各种形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但空间中各形式要素安排合理时,关系就会和谐,就会产生有魅力的空间。
三、形的抽象与意味
空间形的抽象
抽象一词其原意是排除、抽出,也就是抽取事物本质因素的过程。在造型领域,抽象形是指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对象本来外观的艺术形象。在空间设计中,抽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过程抽象和结果抽象,二者相互辅助,不可分割。抽象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扼要筛选出必不可少的要素,以便使创作或设计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得到开放而意想不到的结果。空间形的意味
形式意味可以理解为因看到形式要素而产生的生理反映和心理情绪。
形式的意味不都是抽象的,具象形也有其意味,看到这些形式表象下的含义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形式审美的变迁
“变迁”就是情况的变化转移
设计的形式审美在不断变化,是从设计观念到表现形式全方位的变更。这种变更是有过程的,并由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物质条件等各要素综合起来的作用,催发转变。在工业革命前,多是贵族引领的各种风格的更替;而当代设计就不会出现某种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更多是相互渗透的“多元化”共生。
四、设计空间的原型
1、如何理解原型
原型,是一个设计者独有的信息与符号系统,存载了设计者对世界与形式的理解,表达了设计者通过形态对问题的回答。无论空间的结构与组合是简单还是复杂,最初的原型形式总是固定的。由此,我们能识别出设计者的意象、手法、语汇和个体语言植入到公众生活之中的方式。
把建筑、空间回归到最初始的简单形态进行设计。最终的空间形态无非是这些简单形态的并置、锲入、变奏、交织等手法的结果。
任何设计师都不是万能的。设计的初始都是设计项目本身激发了设计者原始生命的冲动,这时,第一个跃入设计师脑海的就是他最熟悉的形态。这种最初始的形态,在高明的设计师手中经过空间的组合、界面的处理、光影的变化,最后呈现给我们的便是多元的、复杂的形态了。
2、设计原型的形成与提炼
原型来源
设计者最初的生活体验。人们在懵懂无知的时候总有一些简单的图形体验,这就是他们最初对世界的认识,被称为图形记忆或者原型记忆。而原型简单的形态构成将会影响我们一生的设计。原型的形成
符号化的产物承载了设计师对世界最本质的认识,并转变为一种符号化的产物。这种符号化的产物承载了设计师对世界最本质的认识,可以在设计中反复出现并充满变化。
第五章、形态与材质
第一节:材料—形态审美的物象
空间的一大特点在于任何设计和实施都最终需要通过各种实物展现出来,再简洁的设计,也需要通过各种物化的材料使空间变得可居、可用、可赏。因此,尽量全面地了解材料特性,不断挖掘材料表现张力,才能全面掌握空间设计并得以实施。
使用材料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文化传统等宏观条件,小到材料组配、材料构造、边角细节的处理,都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构造、造型、加工工艺、视觉效果等,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判断和选择。
(一)意象材料 材料携带的信息
设计反映时代特征,材料的选用更能强化时代特征。设计中即有相同的风格、类似的空间形态。。材料的变化也会使空间效果截然不同。材料在创造丰富的空间感受、绚丽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传达了大量的信息,包括社会信息和个体信息。总之,材料就是设计意图、设计语言、设计手段的物化和载体。从意象到物象
使用材料来深化设计,是一个将设计概念、设计意图提炼并转化的过程,最终通过具体的物质材料表现出设计的主题。在选用材料时,除了要对材料特有的物理、工程性能等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外,体会材料的质地、肌理、色彩等感性要素,并将之与设计概念进行联系,用设计专有的语汇来表达对项目理解、对时代的感悟、对限定条件的督导处理方式,才是材料设计之精髓,也是体现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而浮游于风格定式、过度使用时尚潮流的材料以及简单的模仿,则与设计和材料表达的初衷存在巨大偏差。
材料隐含的某种意义在空间中的贴切表达,可以让使用者获得整体感受,也能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加强感性认识、引发联想,使整个空间意味得以更细腻地传递。
(二)材料的“视触觉”
与其他视觉元素相比,材料更容易引起人感官上的反应。通过材料的视觉刺激,可以引发柔软、坚硬、粗糙、温暖、冰冷等触觉感受。一些特殊材料的运用或相互搭配更能激起味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
空间设计中的材料更兼具多重作用。环境物理,声、光、电环境效果,使用功能和视觉、心理效果等都和材料的设计、选用有直接关系。另外,强化从“看见”到“使用”的过程更能增强空间的趣味性,使空间体验显得更加细腻丰富。因此,把握材料的基本要素,提高对材料的设计敏锐度,进而加强联想、调动通感,这是空间设计中重要且颇具难度的内容。
第二节:材料·色彩—空间的递进演绎
色彩的边界产生形,材料的搭配引起色彩的变化,光照改变色彩和材质的视觉效果。材料、色彩、光、形态几方面要素不可分割。各要素的深入探讨与综合设计,将为进一步阐明空间意义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材料、色彩要素对空间的影响,可以从方向、尺度、层次、空间序列几方面进行推敲。在设计的基本空间形式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材料、色彩的改变对功能、形式、意图的彰显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也为深化设计找到了新的起点。
一、第一,材料、色彩的变化可以配合空间的形态,以强调空间的方向性。通过改变围合或分割空间界面的材料、色彩可以强化或暗示空间方向。材料、色彩显明空间意图
第二,材料、色彩的变化可以对空间尺度产生影响。同样形体、同样尺寸的空间会因材料、色彩、肌理的改变而影响到整体效果,甚至使人产生错觉。
利用人对色彩、材质的感官错觉解决空间的限定问题,是简单有效的设计手段。
第三,材料、色彩变化可以影响空间层次、空间通透性和空间虚实关系。空间围合的不同方式造成空间特有的层次。利用各种材料强化甚至改变空间的层次,可以使空间体验更加丰富。练习时可以从简单、易获得、易加工的材料入手,从寻求同一材料变化入手,在材料的层次、材料色彩的变化、材料特征等几方面不断尝试,尽量尝试更多变化。
第四,因材料、色彩的变化,使原有的均质空间或既定空间发生组织方式、序列、等级的变化。在小型空间中,可以尝试多种材料、色彩变化所带来的空间组织的暗示。而在大型建筑室内外空间中,形式和使用要求的演变与发展确立了空间的基本模式,这时调整材料或色彩的使用手法,可以在大面积的网格化、秩序化的空间序列中寻求更多变化,且不破坏整体关系。
二、打破束缚、创新空间 空间限定与选材用色
空间设计面临众多条件的限制,如地形场地条件、层高、结构、设备管线、造价等。当空间形态限制了设计创意的发挥时,材料、构造、色彩、照明等其他要素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改造项目中,受限条件甚至出乎意料,回到设计的最初动机—面对客观条件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切实有效。
材料、色彩没有好坏、美丑、高下之分。是否用对了地方、是否为整体空间服务,是否弥补了空间的不足或缺陷、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只有从设计目的出发,不断质疑设计的本质,不断尝试新材料、新构造,不断寻求材料、色彩表现的可能,设计才会不断创新。
构造方式与创新
许多材料并非新材料,一些传统材料的本色展现也会焕发出时代气息,这正是通过转变材料的构造方式和使用方式所获得的。从构造中寻找创新点,会给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简单地说,材料构造就是某种材料以何种方式结合、组合、建造的过程、方法或技术。
第三节:材料·光—赋予空间生命的要素
在设计中,光与时空、形质无法分离。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说“建筑是汇集在阳光下巧妙的、恰当的并且美好的形体游戏”。光作为材料,最重要的意义是满足健康与活动的需求,也是展现时间、塑造空间形态、营造特定环境氛围的要素。
光是变幻莫测的,人们通过环境的光色形质产生特定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因而光是最为神奇的材料。它赋予时间与空间诗意,切换各种各样的情调,展示空间形态美,改变空间尺度感,解释有形质材料的特性………
一、塑造空间形态的魅力
光是空间设计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塑造空间形态的具体材料。
光自身是一种无形质的材料,但对有形质的实体材料会产生重要影响。光可以影响人们对实体材料的感知,比如加强肌理的塑造,让材料显得更加坚实沉重;或者让材料更加温和一些;或者能够穿透材料;或者影响色彩的倾向等。
光对实体造型、空间的尺度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强化或消减轮廓及空间边界;不同的运用方法可以使空间产生更大或更小的视觉效果,可以将空间划分几个段落;可以使空间更坚实,也可以使空间变得更柔和……光自身虽然没有确定的形质,而设计却可以为光塑形,让光成为图像,让光划过空间赋予生命的灵动。
对实体材料产生的影响 优秀的“光设计”,无一不是结合空间形式、具体材料的综合运用典范。
光与色彩不可分,与材料不可分。光将材质、纹理、构造的细节展现无疑,影响我们对材料的认识。
在现实的设计中,使用光的手段层出不穷。比如表皮肌理粗糙的材料采用强烈的直射光更显其“粗”;表皮肌理细腻的材料使用柔和的漫射光则更显其“细”;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其本身的透光性使造型更加轻盈、剔透、纯净。只有了解空间形态,了解材料和色彩,了解环境语义,才能真正很好地运用光来作为设计要素。
对形产生的影响
光对形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造型离不开光。人们进行光设计的强烈冲动来自审美和造型的愿望。光能体现出形态的坚挺有力,也能表达温软亲切;可以破坏完整的形体感,也可以将琐碎的形体整合;既能增加形体的体量感,也能让形体显得比实际更轻飘;可以在视觉上改变空间尺度,也可以划分空间。。。利用光强化形体的轮廓可表现造型特征,弱化形体边界则消减空间形态;利用材料光的特性表达材料间的差异,可形成对比;用不同强度或不同色彩的光可创造空间的意境,等等。
二、光的现实意义
光对于设计的直接意义非常明确,首先最根本的是满足人的生命和健康需求。朝向和光照对于建筑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涉及到空间开合程度和开放的形式。开合与光照的量、时间的长短以及空间形式的关联密切。
材料是空间设计的物质实体。色彩、光是非实体物质要素,对空间和实体材料具有重要影响。三者各自的领域内容广泛,表现力、语言、手段都有很大差异,可以就某一专题深入学习、研究。同时,三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相互作用,同时也会影响空间的效果。具体设计中可针对某一方面终点表达。
材料、色彩、光是非常直观感性的要素。在学习时,注重感官效果固然重要,同时也要强调相关基础知识和科学技术内容的学习与领会,这样,设计才不会只停留在表象的认识。
第六章、空间设计与人类行为、心理、空间的性格
在对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分割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们将要讨论的是空间与人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掌握人们在空间中的各种心理感受,将现有的空间处理得宜人得体,充分的发挥空间的既定效能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我们对空间的印象是由各种空间关键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我们会对不同的空间产生亲切、温暖、生硬、冷漠等不同的感受。
(一)空间气氛及其给人的心理感受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就常常接触到一些对空间和场所的心理或情感的描写,如:坟场的阴森恐怖;广场的庄严肃穆;乡村的宁静安逸;街巷的嘈杂纷乱等等。
这些都是某些特定的场所空间,通过各种环境和空间因素给我们留下的整体印象。人们对某个空间的光线、质感、色彩、形式、大小、声音、温度等等的感受,会形成对空间的综合心理评估,并反映出对空间的总体感觉。
我们对每一种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气氛的研究或设计,都应了解其形成的基本特征、特点、制约因素和主要结构、色彩、材质,从而能够游刃有余的控制并制造出我们需要的空间心理感受。
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在进入相同的空间中感受也并不会完全一致。而是因个人的信仰、年龄、文化背景、性别等产生不同的感受。
1、流动的空间
流动的空间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空间具有流动、流通的功能,是一种实际行为上的流动。此类型的空间一般是通道或者动势较为明确的空间,如走廊、街道、廊道、广场的主要流线等处。空间的流动主要依靠较为狭长的空间态势而产生。两侧垂直界面清晰,采取直线或简洁的空间流线处理(有时也做折现、曲线、波浪线等形式的基面处理)以及明确的出入口等方式,以达到引导指引的目的。
另一个对流动空间的理解,是其空间具有流动的视觉提示效果,达到的是空间意境上的飘忽和动感,是一种视觉感受上的流动。如音乐厅、某些商业空间、艺术展厅等,他们在特定的要求下需要营造出流动与活跃的空间氛围。需要靠不规则的折线、波浪线、具有较强方向性的斜线等来支撑这样的气氛。
2、宁静的空间
所谓空间的宁静,必然是相对隐秘、幽深,具有较强的领域感或围合感的空间。
色彩较为自然统一,避免出现强烈的对比色和夸张的色彩搭配。结构、色彩、造型的处理一般也都较为适中。造型具有较强的秩序感,动态元素较少,较少出现巨大转折或结构夸张的情形。
善于充分的运用各种元素,以调动人的各种感官,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创造出宁静的感受。自然装饰元素运用较多,如植物、山石、水体等。即使是有大面积的水体,也是平如镜的。或是以具有相当的野趣的动态事物形式出现,如小溪、小动物等等。
空间的宁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安静。有时鸟鸣潺潺的流水声更加能够烘托宁静的场所气氛。宁静的感受,往往与我们在生活经历中的各种感官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清新的气息、柔和而协调的色彩,自然的装饰元素等等都成了我们营造的法则。
3、庄严的空间
中轴对称是很多庄严的空间通常采用的形式。这是秩序与控制的形式,也是最容易组织各种递进和层次关系的空间。尺度和比例与一般的空间设置相比,要更为倾向于瞻仰式,同时补发轴向的延续感和宏大感受。
材质和色彩:采用统一的色彩和坚硬扎实的材质,体块统一完整,形制较大,会增加严肃的气氛。
装饰题材中自然手法的元素较少,即使运用,也会采取必要的几何化处理,将原本是自由变化的植物修剪的如同裁剪出的一样,同样是为了强调空间元素的统一、秩序感。这与我们中国的园林和居住中所提到的植物有着极大的反差。与我们所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对植物的提法和情感,是大相径庭的。
4、神圣的空间
对神圣空间的重要的支持就是宗教文化对空间神圣气氛的无限追求。
神圣空间要求在尺度、比例与结构上的空间处理,尤其是高度上尽可能巨大,成为一个无法替代的处理手法。没有什么比仰视其繁复的精美装饰更为让人们折服的了。极高的顶面与天更加接近,与现实生活的空间产生了更大的反差。高大的空间尺度,也能够让声音在空间中回荡反弹,产生适度的回音和震荡效果。而唱诗与念经是宗教活动的重要成分,声音效果在空间中得到了混合与放大。
夸张、强烈的空间结构,鬼斧神工的空间装饰,让人们在惊叹的同时,让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产生一些不真实感,进而变成崇拜和折服。无论是西方教堂的穹顶结构,还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斗拱与藻井,都有诸多超出功能性的装饰构造。这些结构在实现了基本的结构功能外,被适度的夸张处理,成为空间气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部环境的衬托也是不可忽视的手法,中国的宗教建筑,在选址上也十分考究,佛寺道观,坐落在青山绿水的怀抱,借助其自然环境的力量,烘托了其自身空间的空灵高远。
还有更多特征的空间气氛,如圣洁的空间、恐怖的空间、古典的空间、雅致的空间、活泼的空间、浪漫的空间、活跃的空间、华丽的空间、神秘的空间等等。总体上看东方的空间更倾向于感性和诗意,以及无处不在的空间意趣;而西方的空间强调对秩序与统治的追求,由对植物和空间结构的严格控制而强调皇权的威严。
当然,空间的气氛和属性并不能够完全的由空间的层面来加以理解,往往它是个由文化、历史、政治、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而形成的问题。
(二)不同空间的人类行为
1、个人空间
人们通常会对距离和空间有必然要求,保持足够的距离和联系。一旦这种距离与联系的关系被破坏,人们就会感觉到焦躁不安。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T·荷尔的研究成果,即我们每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所包围。当我们的“气泡”与他人的“气泡”相遇重叠时,就会尽量避免由于这种重叠所产生的不舒适,即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总是随时调整自己与他人所希望保持的间距。
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影响到气泡的大小。关系越亲密,气泡越小;随着亲密程度的降低,由亲朋好友降到一般熟人,最后降到完全陌生者,气泡就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交往的双方意识到各自的社会阶层的差异,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互存戒心时,气泡的扩大就尤为激烈。
通过一些让人转移注意,或者至少让他们可以有事可做的装作视而不见,是一种有效的打破个人气泡障碍的有效手段。
譬如,在挤满了人,感觉极不舒服的电梯里,人们的双眼可能死死盯着电梯间控制盘上闪烁的数字。
2、人们对转角处和凹凸处的喜爱
很大程度上,人们由于安全性和保持联系的心理;人们倾向于转角处和凹凸处。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如果需要保持自己的私密和安全,最好的方式是去一个完全没有人的偏僻场所,但我们很少会那么做。人们真正喜欢的方式是闹中取静。既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又感到安逸舒适,并能够完成休闲、交谈等私人行为。在转角和凹凸处,至少有一个界面作为人的“依靠”而使其感到安全,同时又和热闹的街道和广场距离不远。
3、空间距离
亲昵距离:15-40cm,这在情人间的交往时可以接受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就会引起不快—譬如,在拥挤的电梯中。有时亲昵距离可以发展到15CM之内,但这个距离只是在作安慰行为或某些特殊动作时,方才这样挨近。
私交距离:数字是45—120CM,其中45是上限。上限距离一般出现在思想一致,钢琴融洽,热情交谈或同时沉思的人们之间。
社交距离:120—360CM这是在大多数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中所惯用的距离。这一般发生在工作关系很密切的、或者偶尔相识的知音之间。
公共距离:370—760CM。这种大场面公共距离的出现总有显赫人物在场;教堂里主教大人的讲话远离教徒;法庭上法官老爷的宝座远离律师;宴会中达官贵人的雅桌远离普通宾客。
4、人们的趋同与防御行为
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个要求,而同时又需要参与社会性的活动,得到足够的交流。这显然是一个有着一定矛盾关系的要求。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在公共空间,能够看到热闹的街道或广场活动的边缘,会有很多聚集行为。
人们需要较为独立,但是更重要的是交流,遇到一些有共同爱好,有类似行为的人,能够产生对话活动,而又不至于超出自己的预想。
人的生活有一个特点,他见不到人是不行的。你见不到人是不行的。比如我们去一个人烟稀少,但是环境好的地方旅游,在那里待一两天,待5、6天也可以;但是,让你住上10天半个月,你就要崩溃。且不说你不能上网、玩游戏;想去酒吧,逛商场或者超市没有那种可能。最重要的是你见不到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去酒吧、咖啡厅做做?他是想找一种与别人共处的感觉。倒未必和别人说话,碰到能说话的就说,不能说的就不说。就算不说话,也是一种自我需求。
所以,人不能不见人;但是,也不能见到太多的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饭店里面吃饭、第七章:空间设计基础概念—空间界面
一个较为单纯、标准的空间通常会具有一个基面(底面、顶面)、一个顶面和是个垂直界面(立面、墙面)。以上6个界面的围合,产生了一个闭合立方体,并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十分容易辨认的空间。这就构成了最为简单的空间,也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室内房间的形式。
底面、垂直界面和顶面是形成空间的三个最基本要素。
然而我们说接触到的空间却并非都是这样的标准立方体空间,若干界面要素并不需要同时出现 可以成功的营造空间。这些不同的空间构成形式,它们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高有低,有分有合,有的开敞有的闭合,形式五花八门、光怪陆离,适应着我们对空间的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视觉效果的需要,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7.1基面
基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面,它往往是我们空间形成的最基本和最恒定的组成部分,基面的面积也决定了空间的大小和形式。绝大多数情况下,基面是不可缺少、不可变动、保持水平的。没有了基面的空间,就会失去立足之处而失去存在的意义。
但是基面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底面,在空间形态中基面可以出现抬高、下沉、倾斜、曲面等多种形态上的变化。另有一些空间以水体、镜面、玻璃作为基面的主体,打破了我们通常对于基面的认识,而产生了空灵、飘忽、奇幻的不同心理感受。
基面具有的独立限定功能:(1)基面异质
基面异质是我们可以认识到的最为简单朴实的一种空间限定方式。通过材料或色彩上的差别,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界限。如同野餐时,我们在草地上铺下一块毯子时,便无意识的从自然环境中隔离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有空间”,创造出了一个由基面与周边场地的局部差异而限定出的空间。不仅如此,我们对这个野餐空间所处环境和地点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行为,反应出了一些初步的空间营造观念和原则。比如这个场地应该具备向阳、干燥、避风、视野良好、适当的私密性等等。这些要素都很自然的成为我们选址的依据,而这个空间也具有了初步的空间设计意义。
基面异质的形式虽然朴素,但也是最有效,最常用的空间界定方式之一。在广场、园林、室内大厅等公共空间的划分中,由于异质的方式对场所的影响最小,所以,也是最能够满足公共空间既要有所限定,又不影响公共空间的整体统一要求的方式。
(2)抬高与下沉
对基面的抬高或下沉处理,往往也是出于划分和限定的目的,有台阶和坡道两种。即使有时基面高差的产生是因为地势的倾斜而不能平整大面积土地,那么我们也会尽量保持单一功能场地(空间)的完整性,而将台阶或坡道放在空间边缘或过渡的地方。这也说明,台阶和坡道等底面的变化,实际上的作用是打破了空间的完整性,起到了划分的作用。
相对于一般的分割或基面异质的划分而言,基面的高差变化可以将自身空间与周围环境空间在保持相对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拉开空间距离,建立起一种含蓄的独立性,达到一种分合统一的状态。
处于基面抬高的空间时,会给人眺望感或优越感;处于下沉的空间,造成了一种私密与合围感。
抬高和降低的空间需要有台阶、坡道与周围的空间相连通,这会给行走和穿越造成或多或少的障碍,所以,基面的抬高或下沉处理应该有较为慎重的考虑和足够的理由,并得到其他相关设计的配套支持。7.2顶面
顶面就是空间的上部界面。在空间形式的研究中,顶部的形式、结构、状态特别的丰富多样,并产生出各种变化,甚至可以作为不同形制建筑鉴别依据来看待。不同国家、文化、民族的空间顶部造型处理也体现了巨大的地域差异和不同的审美取向,其中常见的有坡屋顶、穹顶、圆形及多边形的尖塔顶等等。虽然顶部受结构和功能的限制较大,但是其形式上长期形成的功能性美感,已经逐步的固定为特有的顶部结构特征,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空间装饰。
(1)顶部形制
我们可以大致将顶部归类为平顶、坡顶、曲面和不规则这4个主要类别。
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在屋顶上,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原来追求立面上不可见的平屋顶,消灭可见的屋顶。很长时间之后才又渴望“重建屋顶”对墙与屋顶关系的实验持续了20年以上。有人认为,这种努力应该说最早见于日本,因为日本建筑师很早就开始觉得西方的平面屋顶加墙面的建筑形象割断了他们与传统的联系,于是便有了对各种新形式的尝试和实践,他们对建筑形象所起的作用无疑包含了不少的装饰作用。
建筑上的可见屋顶最普遍的还是多种多样的坡屋顶。坡屋顶的坡度有大有小,差别显著,对建筑形象塑造说起的作用自然也就大不相同。为了防止承载过大,北方多雪地区的屋顶都很陡峭。而赖特草原住宅的屋顶中的说来相对平缓,在水平方向得以充分舒展,体现出飘逸舒展,无拘无束的美感。与平顶相比,坡屋顶具有的不仅仅是外观的变化,更为其内部空间增加了强烈的结构装饰效果,赋予了平顶造型无法实现的空间魅力。
坡屋顶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发展得尤为成熟,出现了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等众多的屋顶形式,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重檐或特殊形制的变化而产生的屋顶。
曲面屋顶:包括了拱形、穹顶、球顶。在西方宗教建筑和传统的石材建筑中,圆形、各类穹顶结构的顶部被大量的运用。这些顶部造型极大地改变了原始石材结构空间的生硬面貌,生动而充满了创造力。多个穹顶结构连续产生的大厅,是宗教建筑常用的形式。
不规则的顶部:我们又可以称其为自由形顶部,是由于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的突破而产生的。并在近些年被大量的使用,各种奇思妙想就都开始集中于对顶部的创新之上。不规则的顶部造型,彻底的打破了一般意义上的空间概念,结构上或是飞扬灵动、或是起伏蜿蜒,实现着设计师和人们无限的空间遐想。
由此可见顶部内容之丰富,远非其他界面可比,对于空间的影响自然也是相当重大的。(2)顶面的高度问题 顶面与基面的绝对距离,以及高度与基面面积的相对比例大小是决定空间高度感受的两个方面。而空间的高度,是影响空间整体感受的重要因素。对于单个空间来说,高度越高,空间的体积就越大,势态也越挺拔直立,当然,空间的利用率也越低。而相对矮而广阔的空间,会给人稳定、实在的感觉。(3)顶面的限定功能
单独的一个顶面就能够遮蔽一个区域,并在其覆盖的范围下产生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前面说到基面就是地面,正常情况下地面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有了顶面的空间,必然有基面与之相呼应,而产生出比基面的单独限定更加明确的空间形式。而在功能上,顶面的遮蔽功能在遮阳、遮雨等方面都使得这个空间更加适合较长时间的停留,如站台、长廊。
7.3垂直界面
垂直界面是指空间四周起到遮挡和阻隔作用的墙壁。起垂直界面的作用的不一定是墙壁,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隔断、栅栏等等,或者是阵列的柱子排列形成的界面效果。
空间四周的围合程度越高,形成的“间”的概念也就越强。在基面面积和空间大小不变时,垂直界面的闭合程度对空间的开敞与封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决定了被限定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一个被限定空间与其周围的空间产生关系的多少,直接或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这个被限定空间自身的属性。
有学者明确指出,就建筑而言,空间的本质是围合。这一观点极有价值的表明,空间作为一种存在其根本属性与形体有极大的关系,由于围合总是经由形体而达成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空间的根本属性就来源于体现着认为围合过程的形体。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基本归纳出一些关于单纯空间处理的信息,为我们在适宜的场合选择适宜的形式积累一些原始的资料。我们有时会辩驳,围合或是分割对空间限定是否是惟一和最佳的定义方式?但是,无可非议的是,形式上的分割和围合是最为常见和稳妥的一种方式。
(1)地面+顶面
仅仅通过地面和顶面进行空间限定的情况多出现在室外。这是一种空间闭合比较弱的形式,没有墙壁的遮挡,也没有门窗,仅仅根据基面和顶面的形状勾勒出一个较为开敞的区域。
亭子就是这类空间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经常见到的有在交通要道上建的“路亭”(或桥亭),有筑在水井之上的“井亭”,有专供立碑用的“碑亭”,还有“钟亭”、“鼓亭”等等。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在各种园林中的各式亭子。小巧精致的造型,开敞的形式常被作为与自然景观和周边环境结合最为紧密的建筑形式出现。于是亭在各类建筑形式中更具有深山野壑的意趣。所以,但谈到亭时,往往将其与品茶、下棋、闲谈、吟诗等活动相联系。此外,亭在场所中有宁静悠闲的含义,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记成在其《园治·亭》中写到:“亭者,停也,所以休憩游行也。”于是在人们的心理上往往产生“游玩”和“休憩”的双重作用,兼具有宁静与活泼的双重场所气氛。除了亭子,还有很多具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空间形式,如凉棚、遮阳伞等等。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记成在其《园治·亭》中写到:“亭者,停也,所以休憩游行也。”于是在人们的心理上往往产生“游玩”和“休憩”的双重作用,兼具有宁静与活泼的双重场所气氛。除了亭子,还有很多具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空间形式,如凉棚、遮阳伞等等。
此类形式的特点:
(1)避风雨,开敞明亮,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关系极其密切,有时甚至依赖周围环境来确立自身的存在和意义。
(2)四周开敞,视线开阔,进出方便。
(3)多用于公共空间的较短时间暂留,或是休憩。通常不会设置供长时间休息的很舒适的座椅。
(4)虽然结合周围的植物造型时,也有一定的遮蔽空间,但总体上开敞,较少私密性。
(2)地面+一个立面
此类结构简单明了,起到遮蔽视线、组织流线、供人观看瞻仰的目的,容易产生纪念碑式的空间感受。根据其高度、体重、结构、装饰、朝向以及与其他建筑结构的位置关系等不同,其空间影响的范围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是其他空间形式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和装饰形式,如:照壁、牌坊、装饰墙等等。
澳门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大三巴),也是这个类型的一个例子。虽然它的形成处于偶然,但因为符合此类空间和结构的特征,而被人称为“大三巴牌坊”。正是由于它的单立面形式,使得造型比原先作为建筑的前立面时更加醒目,更加挺拔、高耸。这些正是单立面形式直接、干练、强烈的形式特征说造成的。此类形式的特点:
(1)影响的范围和空间的大小不确定,总体上其形成的空间领域感较弱;(2)造型醒目,虽功能性较弱,形式感却很强。常常作为(礼仪、、宗教、政治的)建筑装物而存在。
(3)地面+一个立面+顶面
此类空间围合状态并不完整,有三个里面都是开敞的,但由于顶面和基面多半会做较为清晰的界限处理,所以其空间属性还是较为独立的,如:阳台、戏台、讲台、回廊(单边廊)等。
与立面相对的开敞面是此空间的主要“对向面”,此空间必然与这个所对向的空间发生密切的联系。所向对的或是内堂庭院、或是优美的风景。
(4)地面+两立面
地面加两个相对的立面。会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空间,是流动空间的最常见形式,如:街道、河道、峡谷、桥等。两个立面的夹持下,通常形成了狭长、连续的通道式空间,所以有很强的方向性,并对人的行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曲径通幽”一词便因为小径两边立面的引导性而得以呈现。
(5)地面+两个成夹角的立面
此空间又可以被叫做角隅空间,是一种非正式的空间形式。一般处于建筑的转角凹缺处,庭院的转角处等等。
具有较强的安全感和私密性的区域。处于这样的空间时,我们既可以向外观察到外部环境的一切情况,具有良好的视野,又可以背对两个立面的夹角,得到较为安全的依靠,不受外界的打扰。
(6)地面+两立面+顶
此种形式中西方都有较多的运用,是花园、庭院、景观空间中常见的公共空间构筑形式。它具有很好的遮蔽功能,独立僻静。同时又可以实现良好的流动性和引导功能,如廊道、供廊。
这样的空间通常兼顾了流通与休息两种功能。与地面加两个立面的空间(街道)最大的区别是可以遮风避雨,于是有了较长时间停留的可能和需求。
“廊桥”便是一种将使用功能发挥的较好的例子。桥,通常是河流两岸居民的必经之路,而廊却是可行、可坐、可休息、可交流攀谈的地方,于是廊桥便成了中国民间极具西方广场功能的重要公共空间之一了。其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空间视觉效果。为了避免视觉的单调和结构的需要,通常会将此类空间做多个段落处理,梁架结构以及转折处或横梁上的装饰成为又一个特色之处。
(7)地面+三个立面
这是一种相对私密的室外空间。三个里面产生了较大部分的围合,至少在一定距离之外,左右两边不容易看到这个空间里面的部分。
凹缺式的形式,必然造成相对领域感。此类空间的态度明确。成为了更加私密的居住空间的引导。此空间也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和引导性较强的空间、灰空间去理解。
虽然围合较多,但并不封闭、死板。一个里面和顶面的开敞,使得这类空间对外部环境、天气状况都能保持极强的联系性、一致性。对周边的事态也都有很好的兼顾,保持着很好的空间丰富性。
(8)地面+三个立面+顶
与基本原型相比,这个类型的空间因为缺失了一个立面而被称为方向性开敞、外向开敞。它是一种封闭程度很高的空间,往往是由于使用者和设计师需要让空间以向外的方式展现,人们能够通过这个唯一的开敞面看透到里面的内容而故意设置的,如:堂、厅等。
这样构造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原本比较有限的室内进深大大的延伸,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此空间的视觉和心理效果。敞开的一个立面,使得在此空间以外很远的距离就可以了解室内的状态,并使气势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类空间应该归类为适合聚集和交流密切的空间。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公示、演讲、观演等功能。通常具有一定的顶部高度,能够产生开敞和元距离观看的可能,一般采用抬高的基面,有时即使是寥寥数级台阶,也能够烘托出开敞内部的空间气势。虽为开敞,但基面与顶部的呼应又具有恰到好处的空间独立性。并没有被周围的空间所包容或兼并,而是能够将外部的部分空间整合进的来。
室内有一些具有观看性的装饰和构建,以作为开敞面的支持。正立面采用对称的形式较多。开口处侧立面的两个立柱,以及上部的横梁处是此空间限定的边沿和空间存在的重要结构,亦是装饰处理的重点部位。同时,为了保证向外正立面的完整性,进入更为私密的内部空间的通道一般设置在两个侧立面上。
(9)地面+四个立面+顶
四面都有界面围合的就是间或室了,这是最没有悬念和争议的空间界定形式。虽然部分垂直界面上也有门窗开口,但是立面基本围合的态势没有被打破,依然作为四面围合来理解。
这类空间形式也是解决当前人类密集群居问题的一个最好方式。四个垂直界面可以有效地将此空间与彼空间完全隔离出来,而满足小空间聚集的要求。虽然很多人竭尽所能的希望打破这种居住空间中的四面密闭、横平竖直的状态。但是,由于居住空间的限制,这样的形式始终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10)地面+四个立面
此类空间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我们的院落,无论是何种院落,都是封闭性最强的外部空间,四面围合的领域性极强,与界面周围的事态几乎完全地隔离。院落形式可以完全封闭,也可以半封闭;可以完全遮挡,也可以采用围栏、矮墙,使之能与外界有一定的视觉沟通。根据具体的空间属性要求,形式上能够产生相当丰富的变化。
通常,此类空间有着请勿入内的强烈态度。西方的开敞式院落很多,但即使是采用植物来作为界面,也是几乎有着同样的效果。
7.4空间界面的非常规处理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还不能够将界面与围合的形式以几何或是界面的概念完全涵盖并拆解研究。不少案例中空间被以一种“反常规”的方式组合围合,以求新奇与变化。出现了各个界面的模糊界限,或是空间垂直界面的非规则处理。如顶部与垂直界面融为一个曲面、基面与垂直界面融为一个曲面、垂直界面之间相互连接、合并的关系。
但是,不论是何种围合,也都应该以几何和概括的视角将其归纳入我们前面的研究范畴中去。我们所得到的相关的研究结论也应该适用于这些非规律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非规则的界面空间总体属性和气氛比常规空间要丰富生动了许多,带着设计者较为强烈和明确的主观设计色彩。所以,对此类空间的认识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和预见之下。
7.5界面开口
我们接触到最常见的界面开口,就是建筑中的在门与窗。试想在研究空间时,不探讨界面开口,就如同我们的建筑空间里没有设置门与窗一样,那将是一个致命的遗漏。
“门”在空间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们是空间与另一空间产生沟通的地方。一旦进门之后,马上就又了进入另一空间领域的感觉,奇怪的是很多动物也本能的具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对动物的诱捕、运输时,进门通常是最大的问题。
界面开口与空间的光照问题有直接的关系,这同后面的相关章节有研究的重叠部分。同时也有开口形状、装饰、样式、数量等独立的研究课题。
(1)门窗开口的大小
大家都知道界面开口越大,开敞的感觉就越强。一般来说当门窗开口超过该垂直界面(有时也可以是顶面)面积的1/2以上时,就会大大的削弱此界面的隔断作用。开口面积达到2/3时,会将此界面忽略,而被认为是界面的缺式或开敞处理。
(2)门窗开口的形状
一般来说,设计中对门窗的开口形状并没有什么必须遵守的规则。虽然我们更能够接受的形式是矩形的门窗,但是,那仅仅是因为功能的原因而最为广泛使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空间形制和属性,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菱形甚至是只有形都可以作为开口的形式,各种形式的采用应该根据空间主体的形式相一致。
(3)门窗开口的位置
木结构建筑开口受限制较小,建筑的重量一般都由梁架承担,而柱子间的隔墙都没有实际的承载作用,处理上也就随意了很多,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分割、开口。而砖石结构的建筑则会受到较多的结构影响。
7.6空间界面与环境问题
在较为细致的对空间的各个界面及界面围合形式的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空间的围合程度,尤其是垂直里面的闭合状态,对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就包括了界面的开口、界面的开敞或界面的通透等几种内外联系的方式。不论我们对空间本身的设计如何处理,空间的营造都不仅仅是基面范围内的一个孤立的作品。空间的存在需要依赖其周边的环境,与周围空间的环境植被、地理、水体、气候等自然因素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依赖当地的文化、政治、历史等人文环境。
属性上越是公共的空间就越是需要开敞性,充分的体现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或是根本上融为一体。高明的空间设计,可以将周边的环境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将环境作为自己的背景或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大大地加强了自身空间的视觉深度和空间丰富性,既加强了空间的感染力,也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私密空间的设置也离不开内外的关系,只是这时的联系更加细致微妙罢了。我们会采用多种过渡形式来实现私密空间的内外环境联系和通透性。如:庭院、天井、花窗等形式。不能认为只要是私密的空间,就要尽量密闭或是完全密不透风。那就把空间设计变成了监狱设计了。我们的居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内外的关系,开口、界面的开敞都是这种观点的实际表现。只有与环境密切联系,且手法合理、装饰适度、开合得当的设计,才能够创造出宜人的空间。
7.7关于空间方向
朝向与光照、风向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它不仅要考虑气候日照和环境,还涉及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由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向朝阳,夏季迎风纳凉,所以中国之房屋基本以南向为主。不仅如此,在这个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中国文化因此也具有“南面”的特征。
“南面”成为构成中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具有方向性和空间感,是一种“南面文化”。历代帝王的统治权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孔子说:“雍,可使南面。”意思是说他的学生冉雍可以做大官。可见,南面就意味着官爵与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所以,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朝南,因此,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殿堂,州县官府衙署均是南向的,结果使建筑的朝向也拥有了文化的内涵。
界面的围、透的处理也和朝向的关系十分密切。凡是对着朝向好的一面,应当争取透,而对着朝向不好的一面则应当使之围。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尽管可以自由灵活地处理围和透的关系,但除少数园林建筑为求得良好的景观而四面透空外,绝大多数实用空间均取三面围、一面透的形式:即将朝南的一面大面积开窗,而使东、西、北三面处理成为实墙。处理围、透关系还应当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凡是面对着环境好的一面应当争取透,凡是对着环境不好的一面则应当使之围,把对着风景优美的一面处理得即开敞又通透,从而把大自然的景色引进室内。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借景手法,就是通过围、透关系的处理而获得的效果。凡是实的墙面,都因遮挡视线而产生阻塞感;凡是透空的部分都因视线可以穿透而吸引人的注意力。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围、透关系的处理,可以有意识地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
第八讲 空间的分隔
平面的划分对空间的影响:
1、平面的分割能够决定其上层建筑的结构,进而最根本的影响空间作品的总体造型;
2、与上层建筑的使用功能有着最为直接的对应关系,对各种设计要求和功能细则的实施也通常由平面部分做最基础的规划。
3、能够决定总体的空间属性和空间特质。决定或是直接构成了我们对空间构筑形态的寓意。
当然,平面划分的设计虽然是我们研究的起点,但并不是空间得以存在并获得“生命”的全部手段。实际上空间在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更多是由三维空间得以存在并获得“生命”的全部手段。实际上空间在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更多是由三维空间形体的转折、基面的融合变化、曲线和曲面的大胆应用等综合方式得以实现的。
一、空间的形式—几何形平面分隔
几何形是人们从自然界纷繁的图像元素中抽象出的最优美、最有效的形式。无论是古代的建筑或生活器物,在统一加工和实际使用效能的促使下,我们都在不断地追求着几何的造型,并渐渐形成了对几何形式的原始审美。
各种几何造型都可以被运用于空间的平面构成。其中,出现最多的应该是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方、圆和三角形是组成我们一切生存空间的基本元素,任何人造形象都可以被归纳为原初的几何形象。我们最初学习绘画时,便是以对几何体的理解和表现开始的,长期的专业训练后,我们养成了以几何体块来归纳理解事物形体的专业能力。同时,方与圆在中国的城市空间中,有着更广博得含义。例如“天圆地方”的说法及其在建筑中的表现。明清时期在北京修建的天坛和地坛就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天坛祭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普通百姓,常常在方形小院中修一个圆形水池,或者在两院之间修一个圆形的月亮门,这些都是天圆地方观念的具体体现。
矩形分隔
矩形是一种横平竖直的方式,它是人们最常用的空间限定和分割方式。矩形是优美的,人们对黄金矩形的好感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这种宽与长的比是(√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设计与艺术领域。比如达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矩形的整体效果规整、统一、协调。其最大的优势是与建筑的形制十分接近,可以很好的与建筑相融合。
以矩形为平面构成主体的空间作品中规中矩,虽然相对中庸、简单,但也方便易形。不论是施工、测量也都最为省力。不容易产生致命的疏漏和不可回避的缺陷,也十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不少场合,仅仅采用矩形的方式,就足以处理和应付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及使用功能。
矩形不仅规则有序,同时也可以具有多种变化。多个矩形的连接、组合、镶嵌、套叠、结合基面的抬高、沉降等手段,将会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圆形分隔
圆形包括了圆形、椭圆、螺旋线、圆弧线等等,圆形同样是我们十分常用的一种空间定义方式。公平性和亲和力。它利于通行、聚集和其他各项活动,我们不难想到舞厅、体育场、溜冰场和众多庭院、会场、广场都是以圆形作为主要的平面划分形式。此外,不论你处在圆形场地的任何一个角度和位置,对于中心的活动和事件都能获得一样的视野和距离;如:罗马斗兽场、歌剧院、剧场、运动场的圆形结构。
圆形与中国的文化中以“圆满”为吉祥寓意的民俗文化有着形式上的契合。在西方,圆形会被作为更具生命力、象征着自然的形象符号。
圆形没有矩形、三角或者其他多边形那样的生硬转折,所以也较少有孤立的角落。圆形的空间,不死板、不张扬,惬意且有着较为温和的变化。
但是,圆形显然也有缺陷,它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造价。结构上,圆形无法独立使用,应该与其他的形态结合使用。滥用圆形,会让空间失去应有的视觉对比,而适得其反。
圆形的运用可以采取多个圆形组合的方法。(1)规则的组合:轴线、同心、环形;
(2)自由的组合:嵌套、重叠、相切、排列。
(3)与直线或矩形等其他图形结合的方式,主要有:圆角矩形;圆形加切线。这些方法是对单独圆形的很好补充和拓展,它们大大地改变了圆形的局限和弱点,并使其形式更加多样和实用。圆形的组合运用是一种很好的折中手段。但是一旦多个圆形进行自由组合时,便会产生一些尖锐的角落。如何避免和弱化这些狭小和过于尖锐的角落空间,是我们在设计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椭圆:椭圆也属于圆形,较之于正圆,有了不少自由度和可变因素。椭圆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而正圆只有一个统一的半径,所以可能性也只有一个。
有时为了搭接和拼凑几个圆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符合美学原则又要达到实用的目的时(避免过多的锐角空间),往往会让设计师费尽心机或是最终放弃。而椭圆的变化就多了很多。在继承了圆形的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又增加了自己更为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时被截断或拆解的椭圆形成为了自由度非常高的弧线,在绘制和施工时符合几何的原则,但是在视觉上则要灵活了许多。
当然,有了更多的变数,就使得对椭圆的控制有了很多的主观因素和需要取舍控制的地方,也就增加了设计上的难度和出错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的论述之外,还有弧线、扇形、半圆等也被看作是圆形系列。虽然他们有着各自的面貌,但是都具有活泼、动感、流动的共同视觉特点,也一样需要我们在处理时把握好总体的统一性,并能够合理的运用这类形式。
三角形分隔
我们在三角的运用中,最常用的角度是30、45、60、90度。三角形的平面规划,可以让其空间形态充满变化和新奇的感受。人们面对的不再是横平竖直的四方形空间,所有的墙壁都有了角度上的不同,非常彻底的打破了我们常规分割的视觉效果。和圆形一样,三角形也是产生变化的源泉。
虽然三角形以及其所形成斜线和角度能够很明显的达到活化空间、增加空间动感、打破常规空间形式等效果。但是,与柔和流畅的圆形或曲线形式相比较,三角形更加张扬锐利,会产生一些躁动不稳定的因素,有时甚至是一些过于激烈的视觉效果,在不恰当的场所使用此种形式时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如医院,老年公寓。
所以对于三角形的运用,需要我们尽量的统一所使用角度,或者至少采用一种三角形作为主导,以求产生统一的空间结构或是平行线,弱化强烈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从而对于空间开发的整体性有较好的控制。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以小于60度角的分割时。会出现难以利用的尖锐空间。这些空间,视觉上尖锐、危险,实际使用上,也窄小而难以进入或是难以施工,成为了此类空间造型中一个较为头痛的问题。锐角的使用,会使得维护变得困难,容易受损,视觉上不够稳定,而且浪费空间。
三角形这种分割方式往往不会被孤立的运用,与常规的矩形结合是常见手法,从而避免了和周围的环境结构反差过大。
二、自然有机形式的平面分隔
如果我们生活的室内外空间完全由几何线条切割产生,那么将是一件多么无趣的事情。不难看到很多有变化处理得空间形式中,采用了有机的自然曲线形式。这些自由曲线给空间带来了律动、轻松的气氛。
采用自然曲线作为平面规划的空间形式在设计案例中屡见不鲜,在室外空间的运用更为常见。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最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形式。自然界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形态被人们视为极富生机和变化的原生态符号。中西方的各种居住形态中,都会对自然意趣有着极高的追求,并将空间的自然美感视为居住的最理想状态。庭院、建筑的周边空间、景观等等都在形式上适当的采用自由的曲线以达到上述目的。而这些曲线和自由形态的运用,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制约,但事实上却有着诸多的设计和美学规范。看似随意,却又处处充满了设计师的智慧。
然而空间设计中,一味的大面积、大比例的使用自由曲线和自然边缘有时也是一件有危险性的事情。如将建筑(构筑物)以纯自然曲线的手法表达,虽然耳目一新,却会让人难以控制和驾驭,尺度上难以把握,让人产生不安定和不稳定的躁动。对设计师的设计功力和魄力都是一个考验。即使是高迪的作品,有些也是引起较多争议的。
三、各种平面手法的综合应用 在上述的各种平面的划分分类下,最为合理和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在一个主要的形式元素主导下,采用不同形式综合运用的方法。没有任何一个成熟的作品是完全靠采用某个单一的平面形式来完成的。平面分割手法的综合应用,既能够合理的规划空间结构,也能在形式上得到最大的视觉美感,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想的设计意图。于是产生了方、圆、三角、自由线、多边形、多图形的组合运用。
四、基面所具有的图形意义
不论是几何形还是自由线条的划分,我们常常会将其按照一个既定的图形(图案、形象)或是事先构想好的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去安排和规划我们的平面构图形式。
这种做法很不容易实现,但却十分有意义。正如前面对平面分隔的介绍中提到的,平面的形式极大的影响到了其空间的意义和属性,对基面形式(图形)的巧妙安排,往往要比在立面上的雕虫小技来的更加彻底,并从根本上确立起空间的意义。
图形的实现手段通常是采用抽象、几何化、符号化的简单图形。几何化、符号化的图形简练醒目,在传统建筑和手工艺上比较常见。抽象的图形往往比完全写实的图形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和符号化功能。于是图案,成了我们在平面进行构思处理的桥梁。
但是,与其他手工艺品种出现的图案不同的是,并不是任何图案都适合平面构图的需要,并能够成功的表达。有些过于复杂和扭曲的图像是不适于作为基面表达手法的。于是,设计师只能在图形和意义之间寻妥协和平衡。有时,对基面的图形化处理,也可以在高差变化中实现。仍然是基面,却有了起伏的图示化效果。
可见,平面图案的实施难度要远远大于立面造型中的装饰或结构变化。后者受到的制约因素会少很多。而前者,由于人们活动和使用的要求,而存在面积、尺度、角度、工艺等诸多制约。不论建筑空间、室内空间还是环境景观空间,如果希望在基面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图形,都将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有时甚至是很大的牺牲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特殊的空间限定
当空间限定作用的界面以打破常规的方式组合、围合时,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或是在形式上突破了基面的束缚,而产生了新颖的空间形体构造。
1、垂直立面的非平面处理与其他变化
在前面的学习中,垂直立面都是以平面的方式出现的,因为平面的界面最为常见。但是出于各种装饰和丰富性的要求,垂直界面会在基面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突破性演进,打破了基面的约束,造成与基面不完全吻合的样式。对原有的平面垂直界面采用倾斜、弯曲、扭曲、附加、凸出、凹进等手法,大大地拓展了原有界面的语汇,实现了有限条件下的最大程度的变化和突破。
2、变体基本几何形、综合几何体
多个基本几何体重叠、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是特殊空间限定的另一个方面。它们也同样打破了传统的基面和垂直立面加顶面的构成基准,将多个几何体嵌套组合,或在一个几何体的基础上变形、扭曲、附加、融合出多个几何元素,使之产生了基面、立面的各个界面的融合和参差变化。而造型和结构因为几何体的相互影响而变得复杂莫测,空间充满了理性与激情的碰撞。
当然,这样的形式变化一定是将功能性放在次要位置了,为了讲求效果,空间的利用效果是随之降低了很多。此类变体中直线仍然是主导因素,并占有相当比例,成为结构变化的基础。其产生和立足的重要理由是现代构筑科技、材料技术的巨大可能性。其实,打破常规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空间分隔时只需要将一个立方体稍稍倾斜30度,便产生了一个富有变化和与众不同的空间了。但是,在变化的基础上,将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当,同时让人们能够充分的体会设计师的用心和空间的独特魅力才是最困难的事情。我们需要把握总体的空间格局、比例、层次、统一于对比的关系。不可为一味追求空间的变化、动感,而将空间处理的杂乱无章,因为漫无目的的变化将失去空间最基本的审美和意义。
3、完全自由几何体 自由体空间,完全打破了我们常规思维中基面、立面和顶面的观念。它们强调视觉冲击,强调自由而不受限制的能力,强调空间的个性与标新立异。空间处于一种绝对的抽象状态,虽然有围合,也有出入口,但是各个界面的概念已经完全被弱化,界面间的相互连续、互换、错落、替代成为此类型空间的特征。与其说此时的空间是以建筑的形式出现,还不如将他们看作是雕塑或艺术平来得更为贴切。自由体空间结构、自由体建筑的审美标准也更多地倾向于雕塑。我们开始以纯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它们。并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来审视它们。而空间,已经质变为只可意会的神秘去处了。
自由曲线、非规则线条成为空间结构的主要追求。从理念到建筑工艺上,都完全打破了我们传统对空间构造的观念。
空间的利用率往往已经不再成为考虑的问题。因为选择此类形态的空间通常会作为博物馆、展厅或剧场。那些变化流动跳跃的冗余空间,成为了烘托内部空间气氛的极佳元素。
所谓的完全自由形体,并不见得就是无法控制和没有原则的任意绘制,通常也会将所处理得空间形态提炼为可控的几何曲线。或是采取对称、渐变、节奏性变化等手法,达到对自由曲线的处理与控制。
六、空间界定与分隔的多样性和非确定性
非确定空间是否就是没有实际的界面围合,也没有墙壁,却有了房子?
这似乎不可思议,但人们在对空间的感知过程中,却不都是根据墙壁来认识空间的,而是通过一些“痕迹”或“线索”来限定或提示自己场域的存在。这些明确的空间暗示,使得我们所感知的空间或非空间的概念变得更加微妙而细致。实际的生活环境中,空间与非空间往往相互融合渗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与对峙状态。
1、中心扩散式空间形式
中心扩散式空间即在较为单纯和平坦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结构或雕塑就可以将周围的一定场域包容进来,从而产生出领域和空间效果。其影响力和实际空间作用由这个核心的质地、大小、工艺个材料等决定。这类空间也是由人的感知来确定此空间的大小,而不是由界面来限定空间大小的一个特例。
不论是一棵大树,还是一块巨石,或是一个精美的雕塑,在某种意义上说,至少是起到一定“立面”效果的物体,都能够对周围的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在遇到危险或是在极度的寒冷或其他不利因素下,会本能的选择这样的空间。荒原上的巨石、沙漠中的绿洲、旷野里的一棵小树,都会让人产生相对的安全感。西方广场的方尖碑,就是此类形式的一个例子。
2、结构变化产生的空间
门廊、台阶、吊顶、地面高差、材质变化、结构转折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以上的这些手法,通过高差、结构的变化,将空间的边缘暗示出来,或是对边界产生行动上的障碍,或是通过人的“完型”能力,使得空间得以被复原出来。“完形”能力,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同一属性物象的归类和诉求的本质。具有同一材质,同一高度,相互呼应的类似结构或对称结构,都能够使人将其归纳为一个完整的统一型。
3、灯光与色彩变化产生的空间
光线无非是强与弱、明与暗、冷与暖、面积的大与小邓变化的反映,这些变化对空间也有影响。首先,灯光是我们看清事物的必要条件,所以控制了灯光就可以控制人们去看什么,看多久。也可以控制人门不看什么,看不见什么。有了这样的操控能力,灯光就可以通过照亮和削弱的作用,限定出一定的范围,并使其具有一般意义空间的基本特征。室内外对光线的依赖主要在夜间,灯光的作用和效力就更加明显了,不但可以将夜晚的室外空间照亮,并且可以营造丰富、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空间效果。由光线处理中的色彩变化、强弱对比等暗示出的空间和领域效果比结构空间更具有强制力。
第二篇:空间设计教案
空间设计教案
第一章: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受到哲学和美学的影响,“空间”一词作为相对独立而又具有明确含义的专业术语,于19世界末在德国建筑领域被提出。20世纪中叶,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核心的专业设计主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提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设计者们开始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研究居住与生存空间,将空间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一、空间是什么
当我们将空间一词拆解为“空”与“间”两个单字来分析时,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1)“空”的解释
“空”:即虚,广大、无际之意。《文选·左思·<咏史诗>》:“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李善注解:“空,廓也。”
纯粹的“空”的概念是:“空”是一种不以我们的意识和认知程度而改变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纯爱的基础之一,是一个没有限定,没有边际,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概念。在空间一词中,我们可以将“空”理解为一个定语,明确了我们的三维概念。它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属性,是一种存在的实质,一种虚无的实质。(2)“间”的解释
“间”:指房间之意。相比之下这个词要容易理解得多,它是一个有限定的概念。通常是被若干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墙、屋顶、篱笆、隔断、植物等)围合出的一部分体积,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对无限三维体量的感知过程中,有了可以参照和鉴别界限的参照物。于是,空间也就从一个我们存在其中却又对其无法捉摸的虚无,变成了可见的实际体块了。“间”成为了我们感知具体空间的一个最根本因素。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关于“开间”的概念。众所周知,中国的古建筑多半为木结构,而木结构建筑由于其材料的特征而通常采用梁架形式。梁架及建筑重量的主要受力结构是柱子。而需要获得一个稳固的可用空间,至少需要4根柱子的支撑。4根柱子之内便称之为一“间”,建筑即由若干的“间”所构成。由于材料的特性与极限,使梁架的跨度和两个柱子间的距离有较为一致的尺度,所以,开间越多,房屋的形制就越大,规格等级自然也就越高,一般9个开间的等级最高。在北京的故宫太和殿出现了11个开间的特例。这虽然不能作为我们研究空间问题的理论依据,“开间”与“间”的概念也存在不少区别,但是却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对空间概念的解释。
事实上,但我们面对一个大到漫无边际以至超乎我们感知能力的空间,又没有任何提示范围的构造时,“空间”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审视茫茫大海、沙漠、荒原时,我们的眼睛几乎无法聚焦停留在一个可以固定的参照物体上,也就很难用“间”这个概念去衡量所面对的空间了。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对距离、尺度、范围的认知往往是错误的。明明看起来很近的距离,实际上确非常遥远。
所以,边际或边界成为“空间”的最基本要求。“间”虽然也具有较为抽象的三维概念,但是比“空”所制定的概念要小很多,也具体很多。(3)“空间”一词之意
空间:空间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在物质的时空概念中,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而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不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物质。空间和时间也是互相联系的。现代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相对论,证明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4)广义与侠义的空间概念
空间是一个三维的概念,至少在被感知的过程中在人的头脑里会生这样立体印象。空间也并不一定是有墙的屋子,这是片面的。在这样的概念下,也就没有什么空间设计可谈了。事实上,空间是通过特定的参照物,勾勒、划分、限定出一定的区域,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场”或“域”的感受,并成为我们可以感知的空间。
二、对空间的感知
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认识,最主要是依赖我们各个感官中的视觉,空间产生必备的要素有形体、光线、色彩、质感等等。而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正是通过我们的观看,空间才能够通过其各个要素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空间的印象,并让我们获得不同的空间体验。
在具体对空间的感知中,我们也逐渐地意识到了一些空间和深度的视觉现象及规律。这些现象与规律的理论,让我们在对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依据和设计手段。其中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对视觉认知的成果是最为人们所认可的一种相关理论,对于空间设计和空间感知的研究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1)图形与背景
背景具有模糊绵延的后退感;图形通常是由轮廓界限分割、勾勒而成,给人以清晰、紧凑的闭合感;
在群体的组合中,距离近、密度高的图形往往易于成为主体;
小图形比大图形更容易成为主体,内部封闭的比外部敞开的容易成为主体形; 对称形或成对的平行线容易成为主体形,并能给人以均衡的稳定感。(2)参照框架
垂直与水平、直角(3)深度感知
投影在视网膜上的图像,首先给了我们关于所视物体的上下、左右的二维形象信息。我们再通过此图像获得具有立体感的三维空间的立体知觉。
(4)其他感官的感受
在对空间的感知时,虽然我们的各个感官中世界接受的信息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听觉、嗅觉、触觉等,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对空间的印象。
(5)空间认知时的不确定性
相同的空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于是,空间的存在及实际状态与我们真实的感受往往并不完全一致。
三、视错觉
视错觉问题依然属于人们对物象的认知,但是已经不再是一种常规的认知范畴了,而是一种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是我们在对外界空间事物进行判断时出现的自己不知道的错误。
第二章:空间设计课程与学习
空间设计是十分基础的设计概念,也是一个我们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较有决定意义的科目之一。
凡是与立体结构有关的专业都会将空间的处理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1)空间的思维与空间的敏感性:摄影与三维动画。(2)空间的调整和控制:室内与会展。(3)空间的创造和预见能力:景观、建筑。
一、空间设计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设计便是在诸多可能性中的选择和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光线、色彩、装饰、材质等空间要素进行细致研究和处理。
二、空间设计的学习方法(1)基础训练与练习
根据平面、立面、侧面,生成透视图的互换练习;
单一平面图形的多个立体形象创建练习;
由立体图形到平面、立面图形的方向还原练习; 空间氛围练习、空间配色练习; 空间光线控制与创意练习。
(2)采用多样的练习与制作手法
空间的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实践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的。
手绘表现、空间实物模型、空间虚拟模型创建。
(3)调研与观察
第三章、关于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人类根据生存经验和习惯模式所逐渐固定下的思维,会渐渐形成我们较为恒定的审美取向,并会不断的延续和演进。这其中既有各个地区和民族所共识的,也有地域间的微妙差异,从而产生了既统一又有丰富变化的形式审美与艺术源流。我们的设计同样也不可能割裂与历史及传统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完全臆造的作品,哪怕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习作都会让我们进入一个危险的主观世界。
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关于空间的产生与形成、发展与成熟、流变与整合的意义。发现各种不同类别和形态的空间说承载、积淀下来的精神和哲学内涵,以及它们对我们空间设计的作用和影响。
一、早起原始空间
人类由原始的穴居行为而产生了对空间遮蔽及安全的理解。对洞穴,我们的首要反映是隐秘、躲避。历史是我们在现代设计中惟一可靠和永恒的灵感来源。人类审美的形成和改变向来与历史和传统紧密联系着,这也许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原因。
早期原始建筑其封闭、围合的方式逐渐由采用天然洞穴的被动方式发展为原始的构筑形式:棚架、垒筑、搭建等多种建筑形式开始形成。随之,不同功能性的空间也开始逐渐出现,各种穴、室、间、厅、场、院、台等空间和建筑的原始意义也逐渐得到了确立,并将各种空间赋予了较为明确的空间性质。
随着原始空间对各种空间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限定和规范,居住文化也逐渐完善并得以建立,成了影响我们今天对空间认识的潜在意识。
二、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最漂亮的都非希腊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
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
(1)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有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光影的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特色。
(2)柱式的定型。共有4种柱式:1)多立克柱式;2)爱奥尼亚柱式;4)科林斯式柱式;4)女郎雕像柱式。这4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与前面的柱式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4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建筑的双面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4)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机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5)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三、古罗马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袭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层、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2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日渐衰落。15世纪后,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四、巴洛克式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形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产生影响,曾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度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五、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做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而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六、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结构;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形体;在建筑艺术吸取视觉艺术的性成果。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顶屋,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七、后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呼声,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的比较广泛。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结合。
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比传统建筑经济实惠,需要改变对传统建筑的态度。也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反映产业革命和工业化时期的要求,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越过那个时期,因而现代主义已不再适合新的情况了。持上述观点的人寄希望于后现代主义对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历史的重新关注。
八、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破碎的想法和非线性的过程,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设计原理上的变形与移位,譬如一些结构与大厦封套。解构主义神深受其他20世纪运动的影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相互作用,表现主义,立体派,简约主义及当代艺术。解构主义的全面尝试,就是让建筑学远离那些我们说看见的现代主义的束缚规范,譬如“形式跟随功能”,“形式的纯度”,“材料的真我”和“结构的表达”。
九、高技派
高技派,亦称“重技派”。这一流派形成于上世纪中叶。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建造超高层的大楼,混泥土结构已无法达到要求,于是开始使用钢结构,为减轻载荷,又大量采用玻璃,这样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形成并开始流行。到20世纪70年代把航天技术上的一些材料和技术参合在建筑技术中,用金属结构、铝材、玻璃等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元素和视觉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建筑设计语言,因其技术含量高而被称为“高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曝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高技派典型的实例为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香港中国银行等。
建筑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极大的影响到了艺术的其他门类,同时它自己也受到了多种艺术的影响,建筑总是在风格和态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态。政治上一个沉闷的历史时期后,就会爆发出“复兴”的艺术冲动。而长时间的经济萧条之后,就会产生对那些装饰和通俗文化的喜好。这些艺术和建筑的形态,从产生到演变,直至如同生命的形式那样,出生、成长、辉煌、老去。
空间的研究也离不开对这些历史因素的解读。在对历史的研究中,空间不仅找到了归宿,也找到了新生力量。那些曾经辉煌的经典,不会在艺术的河流中彻底消融,而是汇聚成那五色彩虹里的一缕阳光。
十、西方空间发展的历程
西方的公共空间是以公共生活为基点产生的。
从古希腊开始,公共生活就成为一种生活的主流,从此开始了对空间精神意义的探索。空间神性,在古希腊空间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的基本空间原型就是长方形的神庙形式。
到了古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这种原型正式确立为西方空间的基本型。到哥特时期,基本形的平面也没有
发生大幅度改变,而是向着高度的方向发展。建筑空间的意义开始从纯粹平面转为有了高度的空间变化,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真正的空间意向出现了。神性与人性开始分离。随着技术的进步,空间跨度加大,彻底解放被支撑柱束缚的空间,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空间成为立体的宏大体量。
19世纪,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建筑空间开始向大跨度和高层发展。建筑空间在巴西利卡原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变化的组合,主空间和伺服空间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空间。布局也从过去的绝对对称向不对称的均质方向发展。
十一、中国空间发展的历程
中国空间走了一条与西方建筑空间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建筑是以“礼”作为出发点建立空间的秩序和形式的。
自从周朝建立礼乐制度之后,中国建筑的空间就爱是出现了等级分明的建筑形制。中国人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从来都是建立的平面发展的集群建筑之上的。而单体建筑空间没有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除了个别因为礼制关系而出现的祭祀建筑。在中国建筑中,非常注重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节奏和群体的完整性。在空间形式上,则以“门”、“堂”、“廊”构成了建筑的格局关系,与自然外景与室内空间的和谐对话。
在中国建筑中,注重人的直觉经验,从眼睛到身体的直接反映都体现在了建筑方式上。最具中国建筑空间特点的是古典园林。所谓“移步换景”、“借景”等手法,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对话所形成的丰富多变的空间关系。
十二、中西方空间的比较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对空间的认识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西方空间所有变化都基于在空间的外表皮界定下的内部空间组合,跨度的技术革命是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动力,空间的寓意也从单纯性走向了复杂性。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的空间结构中,各种力量的缠绕、并置、对立变得复杂和多元,但是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建筑内部,建筑的外观仅仅作为一种语义的表述多姿多彩,摇曳变化。
中国的空间则是将建筑内外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这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建筑空间没有复杂的空间组合,但注重外表和内部结合的适度与和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形成一体。
第四章、形态
一、认识形态
(一)认识形
人类感知客观世界首先通过形。
世间万物都有形的存在。无论是天然形成或由人类智慧创造,甚至是文化生成的事物,都会产生“形”的印象。因此,“形”是客观物体呈现出的外在特征,主要指由人的视觉所感受到的物体的客观物质属性,是人类认知物体的开端。
在设计理论中,“形”分为两大类,即具象形和抽象形。
具象形包括自然形和人造形。自然形:指物体在大自然中由于自身的协调力及各种自然法则,必然产生的形。人造形,是人们依据经验、技术手段以及自身审美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形。
抽象形,则是从众多的物体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形的形状特征,是最基础的形,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要素,包括自由抽象形和几何抽象形。
不同类型的形,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能传达出设计语言。因此,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常常将形作为表现设计风格的元素。
(二)认识形态
“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为了加深对形态的认知,可将“形”与“态”拆分详解。形强调事物的客观因素,或将其理解为外因。“态”强调的是事物的主观因素,也可理解为事物的内因。因此,形态涵盖了事物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而延伸到了事物在不同的情景、场所等条件下呈现出的外部状态以及它们的存在状态、结构形式等丰富内涵,并非单纯指事物的物理属性。
对设计而言,形态是形与设计思维的产物。
事物会因其所在场所、情景、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三)设计中的点、线、面
点、线和面是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是抽象性的定义。不论是平面形态还是空间形态,都涵盖了点、线、面这三大基本元素。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关于点、线和面的构成关系。
1、设计中的点
点是什么?它是最基本的元素,是万物的开端。任何事物,任何形态都可以抽象为点。在设计中,点具有某些视觉特征。而设计师正是利用这些特征,结合不同的构成方式,创造出了多变的空间形态,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设计。
2、设计中的线 几何学认为,线是点运动的轨迹,运动是线的重要特征。空间中的线具有不同的表情与特征,并且具有自身的方向性。因此,线在空间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
3、设计中的面
面是由点、线的密集与移动构成的,它是三大基本元素中最大的形态。面与点、线都有很强的互换性,可以将面看作点的扩大或者是点的聚集,抑或看作线的宽度增加或者线的围合。
作为形态基本要素的点、线和面有着各自的表情与特征,并通过视觉传递不同的情感。
二、空间形式的特点
抓住空间“形”的特征
1、空间是思维体系,空间的形式需要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认知。与平面形不同,空间形在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变换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形态体验和空间感受,这正是空间形的魅力所在。也因此,空间由三维转化为思维或者更多维。
2、相同的空间形会因存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形态相同,改变位置、方向,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将盒体倾斜,可以打破原有平静的空间,出现不稳定、动态、有趣的空间特征。
3、相同的空间形因比例的变化会出现巨大的差异。
4、相同空间形,即使比例、面积相同,空间的围合方式、封闭程度、材料的使用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空间效果。
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
空间的整体性体现在空间中各种形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但空间中各形式要素安排合理时,关系就会和谐,就会产生有魅力的空间。
三、形的抽象与意味
空间形的抽象
抽象一词其原意是排除、抽出,也就是抽取事物本质因素的过程。在造型领域,抽象形是指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对象本来外观的艺术形象。在空间设计中,抽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过程抽象和结果抽象,二者相互辅助,不可分割。抽象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扼要筛选出必不可少的要素,以便使创作或设计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得到开放而意想不到的结果。空间形的意味
形式意味可以理解为因看到形式要素而产生的生理反映和心理情绪。
形式的意味不都是抽象的,具象形也有其意味,看到这些形式表象下的含义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形式审美的变迁
“变迁”就是情况的变化转移
设计的形式审美在不断变化,是从设计观念到表现形式全方位的变更。这种变更是有过程的,并由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物质条件等各要素综合起来的作用,催发转变。在工业革命前,多是贵族引领的各种风格的更替;而当代设计就不会出现某种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更多是相互渗透的“多元化”共生。
四、设计空间的原型
1、如何理解原型
原型,是一个设计者独有的信息与符号系统,存载了设计者对世界与形式的理解,表达了设计者通过形态对问题的回答。无论空间的结构与组合是简单还是复杂,最初的原型形式总是固定的。由此,我们能识别出设计者的意象、手法、语汇和个体语言植入到公众生活之中的方式。
把建筑、空间回归到最初始的简单形态进行设计。最终的空间形态无非是这些简单形态的并置、锲入、变奏、交织等手法的结果。
任何设计师都不是万能的。设计的初始都是设计项目本身激发了设计者原始生命的冲动,这时,第一个跃入设计师脑海的就是他最熟悉的形态。这种最初始的形态,在高明的设计师手中经过空间的组合、界面的处理、光影的变化,最后呈现给我们的便是多元的、复杂的形态了。
2、设计原型的形成与提炼
原型来源
设计者最初的生活体验。人们在懵懂无知的时候总有一些简单的图形体验,这就是他们最初对世界的认识,被称为图形记忆或者原型记忆。而原型简单的形态构成将会影响我们一生的设计。原型的形成
符号化的产物承载了设计师对世界最本质的认识,可以在设计中反复出现并充满变化。
第五章 空间创意与表达
环境空间的创意 限定条件下的空间创意
任何设计都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定,空间设计的最大限定是已经存在的环境。当新的设计出现时,原有的环境或建筑不再单独存在,而形成与新旧事物结合中的一部分了。因此,设计必须与自然、原有建筑等已存在的一切环境形成特定关系。
面对已经存在的环境,特别是有一定历史文化延续意义或者比较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应采取尊重的态度,谦虚审慎地了解过去与现存条件,进行良好的场地分析以及适宜的设计策划。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新旧关系。
第三篇:餐饮空间设计教案汇总
cai室内设计系列教案之二
餐饮建筑 室内设计教案
魏峰 编写
2005年5月 1
室内设计系列教案之二
餐饮建筑室内设计教案
课程内容:
1、餐饮建筑室内设计的设计要求和措施。
2、如何对餐饮建筑室内设计进行风格造型统盘构思。
3、如何让餐饮建筑室内设计色彩与材质肌理协调和谐。
4、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各功能用房的具体功能分析。
5、如何在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提升文化品质
课程目的:通过对餐饮建筑室内的各功能用房具体功能分析,使学生
了解人的饮食行为,从而为餐饮建筑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依据,让文化品质渗入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
课程重点:
1、人的饮食行为与功能分析和交通流线设计的相互关系。
2、文化品质如何渗入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
课程难点:
1、人的饮食行为与功能的关系。
2、文化品质如何渗入餐饮建筑室内设计中。
餐饮建筑室内设计教案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餐饮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4600万人在外用餐,平均每人每天的花费超过3·50美元。在那里,随着闲散时间增多,打发这些闲散时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单身人数不断增加,更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以及家庭收人增加等等这些原因都使得人们在外面用餐的次数和花费日趋增加。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带来了旅游事业的发展,社交活动、商业贸易活跃,大量的流动人员,各种喜庆节日以及工作地点离家较远等原因,都使得在外面用餐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除了进一步讲究食物本身的营养成份和“味、形、色”之外,更应该创造出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餐饮类建筑空间和相应的环境气氛,来满足人们的或舒适、或高效、或隆重、或浪漫的不同要求。比如对于普通餐厅应满足舒适、优美的需要;对于快餐厅则应提倡高效、体现一个“快”字;对于宴会厅或大型餐厅则应着重体现隆重、热烈的气氛和灵活多变的格局;而对于酒吧与咖啡厅、甚至茶室则都应注重营造浪漫迷人的情调。
餐饮空间的分类
餐饮空间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若干类型。首先,顾名思义,餐代表餐厅与餐馆,而饮则包含西式的酒吧与咖啡厅,以及中式的茶室、茶楼等。其次,餐饮空间的分类标准包括经营内容、经营性质、规模大小及其布置类型等。
一、根据餐饮空间的经营内容分类
餐饮空间所涉及的经营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由于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其餐饮空间的经营内容也各不相同。但为了便于讨论,从我国目前众多的经营内容中,可以将餐饮空间归纳出以下凡种类型:中式餐厅、西式餐厅、宴会厅、快餐厅、风味餐厅、酒吧与咖啡厅、茶室。
二、根据餐饮空间的经营性质分类
餐饮空间的经营性质是指该空间为营业性还是非营业性的。营业性的餐饮空间一般要求较高标准的装修及专门的设计,而非营业性的则只需进行简单装修,以实用为原则,一般由建筑设计一次完成。
1·营业性餐饮空间。这类空间指各式餐馆和酒廊、茶室等,其顾客性质和营业时间不固定,供应方式多为服务员送餐到位和自助方式。
2·非营业性餐饮空间。这类空间指机关、厂矿、商业、学校等设置的供员工、学生集体就餐的各类食堂,其就餐人数和就餐时间相对固定,供应方式多为自购或自取,服务员较少。
三、根据餐饮空间的规模大小分类同为餐饮空间,从几十平方米的小型餐馆,到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的大餐厅和宴会厅,其规模变化很大。无论小型还是大型餐厅,均有其特定的顾客群。空间的规模大小影响着室内设计的具体手法和处理方式。
1·小型。一般指1OOm2以内的餐饮空间,这类空间功能比较简单,主要着重于室内气氛的营造。
2·中型。指100一5O0m2的餐饮空间,这类空间功能比较复杂,除了加强环境气氛的营造之外,还要进行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以及一定程度的围合处理。
3·大型。指5O0m2以上的餐饮空间,这类空间功能复杂,应特别注重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由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类室内一般还需设可灵活分隔的隔扇、屏风、折叠门等,以提高其使用率。
四、根据餐饮空间的布置类型分类
布置类型是指独立还是附属。一般包括以下凡类: 1·独立式的单层空间。一般小型餐馆、茶室等常采用这种类型。
2·独立式的多层空间。一般中型餐馆多采用这种类型,也可以为大型的食府或美食城等。
3·附建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大多数的办公餐厅或食堂常属于这种类型。
4·附属于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宾馆、综合楼的餐饮部或餐厅、宴会厅等大中型餐饮空间属于此类。
餐饮空间的一般要求
餐饮空间主要由餐饮区、厨房区、卫生设施、衣帽间、门厅或休息前厅构成。这些功能区与设施构成了完整的餐饮功能空间。
一、功能分析图
餐饮空间的各个部分之间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无论该空间为单层还是多层,规模大小均可以采用功能分析图来表达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餐厅设计的一般要求
1·餐厅的面积可根据餐厅的规模与级别来综合确定,一般按1·0一1.5m2/座计算。餐厅面积指标的确定要合理,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大,会造成面积浪费、利用率不高和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
2·营业性的餐厅应有专门的顾客出人口、休息前厅、衣帽间和卫生门。
3·餐厅应紧靠厨房设置,但备餐间的出人口应处理得较为隐蔽,同时还要避免厨房气味和油烟进入餐厅。
4·顾客就餐活动路线与送餐服务路线应分开,避免重叠,同时还要尽量避免主要流线的交叉。送餐服务路线不宜过长(最大不超过40m),并尽量避免穿越其他用餐空间。在大型的多功能厅或宴会厅应以配餐廊代替备餐间,以避免送餐路线过长。
5·在大餐厅中应以多种有效的手段(绿化、半隔断等)来划分和限定各个不同的用餐区,以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减少相互干扰。
6·各种功能的餐厅应有与之相适应的餐桌椅的布置方式和相应的装饰风格。
7·室内色彩应建立在统一的装饰风格基础之上,如西餐厅的色彩 应典雅、明快,以浅色调为主;而中餐厅则相对热烈、华贵,以较重的色调为主。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采用能增进食欲的暖色调,以增加舒适、欢快的心情。
8·应主要选用天然材质,以给人温暖、亲切的感觉。另外,地面还应选择耐污、耐磨、易于清洁的材料。
9·餐厅内应有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通风、采光等物理环境。
三、厨房的概念和设计要点
1·厨房面积同样可根据餐厅的规模与级别来综合确定,一般按0·7一1·2m2/座计算。餐厅若经营多种菜看,所需厨房面积相对较大;若经营内容较单一,所需厨房面积则较小。
2·厨房应设单独的对外出人口,在规模较大时,还需设货物和工作人员两个出人口。
3·厨房的组成与工艺流程见图17-3。
4·厨房应按原料处理、工作人员更衣、主食加工、副食加工、餐具洗涤、消毒存放的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对原料与成品,生食与熟食,应做到分隔加工与存放。
5·厨房分层设置,应尽量在两层解决,若餐厅超过两层,相应的厨房只需设备餐间。垂直运输生食与熟食的食梯应分别设置,不得合用。
6·备餐间是厨房与餐厅的过渡空间,在中小型餐厅中,以备餐间的形式出现;而在大型餐厅以及宴会厅中,为避免在餐厅内的送餐路线过长,一般在大餐厅或宴会厅的一侧设备餐廊;若仅仅是单一功能的酒吧或茶室,备餐间叫准备间或操作间。7·餐具的洗涤与消毒须单独设置。
8·厨房的各加工间应有较好的通风与排气。若为单层、可采用气窗式自然排风。若厨房位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内部,应尽可能地采用机械排风。
9·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和易清洁的材料,并应处理好地面排水问题,同时墙面、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和易清洁的材料。
四、入口门厅与休息厅
1·入口门厅
这是独立式餐厅的交通枢纽,是顾客从室外进入餐厅就餐的过渡空间。这里也是留给顾客的第一印象的场所。因此,门厅装饰一般较为华丽,视觉主立面设店名和店标。根据门厅的大小,一般可选择设置迎宾台、顾客休息区、餐厅特色简介等。还可结合楼梯设置灯 光喷泉水池或装饰小景。
2·休息厅
这是附属式餐厅的前室。休息厅面向走廊、楼梯或电梯间,是从公共交通部分通向餐厅的过渡空间。休息厅常设迎宾台和顾客休息等候区。休息厅与餐厅可以用门、玻璃隔断、绿化池或屏风来加以分隔和限定。
五、卫 生 间设 计 要 点
1.卫生间的设置分顾客卫生间和工作人员卫生间。
2.顾客卫生间的位置应隐蔽,其前室的人口不应靠近餐厅或与餐厅相对。
3.顾客卫生间可用少量艺术品或古玩点缀,以提高卫生间的环境质量。
4.顾客卫生间设置标识。
5.工作人员卫生间的前室不应朝向各加工间。6.工作人员卫生间设置标识。
各类型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
根据餐饮空间的经营内容划分的七种类型属于餐饮空间的基本类型。当然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多,但这几种类型相互组合,已基本上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类型。
一、中式餐厅室内设计
1·风格与特征 在我国,中式餐厅是宾馆饭店和老宇号特色饭店的主要餐饮场所,使用频率较高。中式餐厅是以品尝中国菜看,领略中华文化和民俗为目的,故在环境的整体风格上应追求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此同时,中国东西南北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和民俗的差异很大。充分发挥这些特色,使就餐者在就餐过程中感受申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各地的民风民俗。因此,中式餐厅的装饰风格、室内特色,以及家具与餐具,灯饰与工艺品,甚至服务工员的服装等都应围绕“文化”与“民俗”展开设计创意与构思。
2·平面布局与空间特色
中式餐厅的平面布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宫廷、皇家建筑空间为代表的对称式布局和以中国江南园林为代表的自由与规格相结合的布局。(1)宫庭式
这种布局采用严谨的左右对称方式,在轴线的一端常设主宾席和礼仪台。这种布局方式显得隆重热烈,适合于举行各种盛大喜庆宴席。这种布局空间开敞,场面宏大。与这种布局方式相关连的装饰风格与细部常采用或简或繁的宫庭作法。(2)园林式
这种布局采用园林的自由组合的特点,将室内的某一部分结合休息区处理成小桥流水,而其余各部分结合园林的漏窗与隔扇,将靠窗或靠墙的部分进行较为通透的二次分隔,划分出主要就餐区与若干次要就餐区,以保证某些就餐区具有一定的紧密性。以满足部分顾客的需要,这些就餐区的划分还可以通过地面的升起和顶棚的局部降低来达到。这种园林式的空司给人以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感觉,犹如置身于花园之中,使人心情舒畅,增进食欲。与这类布局方式相关连的装饰风格与细部常采用园林的符号与做法。
园林式布局 3·家具的形式与风格
家具的形式与风格在中式餐厅的室内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式餐厅的家具一般选取中国传统的家具形式,尤以明代家具的形式居多,因为这一时期的家具更加符合现代人体工学的需要。除了直接运用传统家具的形式以外,也可以将传统家具进行简化、提练,保留其神韵,这种经过简化和改良的现代中式家具,在大空间的中式餐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正宗明清式样的家具则更多地应用于小型雅间当中。
家具在餐饮空间中由于其面广量大,常常成为重要的视觉要素,因此在室内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应对家具的造型或设计进行充分的考虑。一般来讲,家具的形式和色彩基本决定了餐厅装修设计的基调。
4·照明与灯具
中式餐厅的照明设计应在保证环境照明的同时,更加强调不同就餐区域进行局部重点照明。进行重点照明的方法有两种:(1)采用与环境照明相同的灯具(常常为点光源)进行组合,形成局部密集,从而产生重点照明。这种方法常常应用于空间层高偏低,以及较为现代的中式餐厅。
(2)采用中式宫灯进行重点照明。这种方法常结合顶棚造型,将灯具组合到造型中。这种方法适合于较高的空间,以及较为地道的中式餐厅。这种传统中式宫灯应根据空间的高低来确定选用竖向还是横向的灯具。另外,宫灯在大餐厅中的数量要恰当,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零乱之感。
任何一种灯具的选择都应充分注意到其显色性。显色性不好,会影响到食物的色彩,造成变色,从而影响顾客的食欲。一般说来,白炽灯的显色性比较适合于餐厅,也可以在以白炽灯为主的基础上,在一些走道部分,运用少量节能灯,与白炽灯相间隔,达到既注意显色性,又节约能源。餐厅中切忌用彩色光源。
5·装饰品与装饰图案 一个完美的中式餐厅,只有中式风格的设计与装修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视觉中心的设计是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因此,在空间和交通的视觉焦点,以及一些墙面的“留白”部分,常常以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来进行点缀,以求丰富空间感受,烘托传统气氛。在中式餐厅中,常用到以下装饰品和装饰图案:(1)传统吉祥图案在中国深受喜爱。它拙中藏巧,朴中显美,它以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民族语言,几千年来在民间装饰美术中流行,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吉祥图案包括:龙、凤、麒麟、鹤、鱼、鸳鸯等动物图案和松、竹、梅、兰、菊、荷等植物图案,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形组合图案等。(2)中国字画具有很好的文化品味,同时又是中式餐厅很好的装饰品。中国字画有三种长宽比例:横幅、条幅和斗方,在餐厅装饰中到底确定何种比例和尺寸,要视墙面的大下和空间高度而定。(3)古玩、工艺品也是中式餐厅中常见的点缀品,它的种类繁多,尺寸差异很大。大到中式的漆器屏风,小到供掌上把玩的茶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玉雕、石雕、木雕等,甚至许多中式餐馆常见的福、禄、寿等瓷器。对于尺寸较小的古玩和工艺器常常采用壁拿的处理方法,配以顶灯或底灯,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4)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也常常用于中式餐厅的装饰。特别是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用品和用具常常可以引起人们的幽思,使人浮想联翻,感慨不已。这种装饰手段在一些旅游饭店的中式餐厅运用颇多,它可以使旅游者强烈地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这类装饰品有的是悬挂于墙面、甚至顶棚,也有的在餐厅的角落或靠墙边一带做成一个小小的景观,这种落地的处理一定要注意不要影响交通,也不能占太大的面积,否则会产生喧宾夺主之嫌。
二、·西式餐厅室内设计
1·风格与特征
西式餐厅泛指以品尝国外(主要是欧洲和北美)的饮食,体会异国餐饮情调为目的的餐厅。根据追求的风格不同,我国的西式餐厅主要有以法国、意大利风格为代表的欧式餐厅,但更多的餐厅却不必十分明确到底代表了哪个国家的风格。西式餐厅与中式餐厅最大的区别是以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造成的餐饮方式的不同。欧美的餐饮方式强调就餐时的私密性,一般团体就餐的习惯很少。因此,就餐单元常以2~6人为主,餐桌为矩形,进餐时桌面餐具比中餐少,但常以美丽的鲜花和精致的烛具对台面进行点缀。餐 厅在欧美既是餐饮的场所,更是社交的空间。因此,淡雅的色彩、柔和的光线、洁白的桌布、华贵的线脚、精致的餐具加上安宁的氛围、高雅的举止等等共同构成了西式餐厅的特色。
2·平面布局与空间特色
西式餐厅的平面布局常采用较为规整的方式。酒吧柜台是西式餐厅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每个西餐厅必备的设施,更是西方人生活方式的体现。除此之外,一台造型优美的三脚钢琴也是西式餐厅平面布置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较为小型的西式餐厅中,钢琴经常被设置于角落,这样可以不至占据太多的有效面积;而在较大的西式餐厅中,钢琴则可以成为整个餐厅的视觉中心,为了加强这种中心感,经常采用抬高地面的方式,有的甚至再于顶部加上限定空间的构架。钢琴不仅可以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它的优雅琴声更是西餐厅所必不可少的。
由于西式餐厅一般层高比较大,因而也经常采用大型绿化作为空间的装饰与点缀,有的甚至像一把把大伞罩在几个餐桌之上,很好地起到了空间限定的作用。由于冷餐是西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冷餐台也成了西式餐厅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原则上设于较为居中的地方,便于餐厅的各个部分取食方便。当然也有不设冷餐台的西式餐厅,而靠服务人员送餐。
西式餐厅在就餐时特别强调就餐单元的私密性,这一点在平面布局时应得到充分地体现。创造私密性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抬高地面和降低顶棚,这种方式创造的私密程度较弱,但可以比较容易感受到所限定的区域范围
(2)利用沙发座的靠背形成比较明显的就餐单元,这种“U”形布置的沙发座,常与靠背座椅相结合,是西餐厅特有的座位布置方式之一。
(3)利用刻花玻璃和绿化槽形成隔断,这种方式所围合的私密性程度要视玻璃的磨砂程度和高度来决定。一般这种玻璃都不是很高,距地面在1200一15OOmm之间。
(4)利用光线的明暗程度来创造就餐环境的私密性。有时,为了营造某种特殊的氛围,餐桌上点缀的烛光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向心感,从而产生私密性。
3·风格造型与装饰细部
西式餐厅的风格造型来源于欧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最直接的是来源于欧式古典建筑。虽然欧式古典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风格造型各不相同,但西式餐厅并不需要完全复制一个古典建筑的室内,因此我们在设计申可以将所有的欧式古典建筑的风格造型以及装饰细部进行筛选,选出有用的部分直接应用于餐厅的装饰设计;也可以将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和构成进行简化和提练,应用于餐厅的装饰。
西式餐厅在设计中经常使用以下装饰细部:(1)线角,欧式线角在餐厅设计中经常使用,主要用于顶棚与墙面的转角(阴角线)、墙面与地面的转角(踢脚线),以及顶棚、墙面、柱、柜等的装饰线(图17-25)。装饰线的大小应根据空间的大小、高低来确定。一般来说空间越高大、相应的装饰线角也较大。(2)柱式,是西式餐厅中的重要装饰手段。无论是独立柱、壁柱,还是为了某种效果而加出来的假柱,一般都采用希腊或罗马柱式进行处理。以往,这些柱式全部采取现制的方法,因此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而现在各种柱式的柱头、柱身和柱础均可以到一些装饰商店选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柱式有圆柱和方柱之分,还有单柱与双柱之别(参见古希腊、古罗马柱式)。
(3)拱券,是古罗马时期的“特产”。在西式餐厅中,拱券经常用于墙面、门洞、窗洞以及柱内的连结。大型的拱券常于上部中央加“锁石”,而一些较小的拱券和简化的做法则没有。拱券包括尖券、半圆券和平拱券(图17-26)。拱券除了应用于以上部位,还可应用于顶棚,结合反射光槽形成受光拱形顶棚。
以上三种是西式餐厅中运用最广的基本装饰细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组合变形等。除此之外,还有山花、断山花、麻花柱等等。
4·家具的形式与风格
西式餐厅的家具除酒吧柜台之外,主要是餐桌椅。每桌为2人、4人、6人或8人的方形或矩形台面(一般不用圆形)。由于餐桌经常被白色或粉色桌布覆盖,因此一般不对餐桌的形式与风格作太多的要求,只要满足使用即可。就餐椅以及沙发就成了面广量大的主要视觉要素。餐椅的靠背和座垫常采用与沙发相同的面料,如皮革、纺织品等。无论餐厅装修的繁简程度如何,西式餐厅的餐椅造型都可以比较简洁,只要具有欧式风味即可,很少采用大面积的装饰复杂的法式座椅。这种复杂的古典家具同申式餐厅一样经常在一些豪华的雅间中使用。
5·照明与灯具 ·
西式餐厅的环境照明要求光线柔和,应避免过强的直射光。就餐单元的照明要求可以与就餐单元的私密性结合起来,使就餐单元的照明略强于环境照明,西式餐厅大量采用一级或多级二次反射光或有磨砂灯罩的漫射光。西式餐厅常用灯具可以分成三类:(1)顶棚常用古典造型的水晶灯,铸铁灯,以及现代风格的金属磨砂灯。
(2)墙面经常采用欧洲传统的铸铁灯和简洁的半球形上反射壁灯。
(3)结合绿化池和隔断常设庭园灯或上反射灯。
6·装饰品与装饰图案 西式餐厅离不开西洋艺术品和装饰图案的点缀与美化。不同空间大小的西式餐厅对这些艺术品与图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装饰豪华的较大空间中,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的装饰品尺寸一般都较大,装饰图案也运用较多。而空间不大的西式雅间,则装饰品的尺寸都相对较小。至于装饰品和装饰图案的多少,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在一些较大墙面的“空田处或一些视线的”聚焦“点上着重装饰与处理,特别要注意避免装饰品和图案越多,餐厅的豪华程度越高的错误想法。怎样才能把握好适宜的”度“,这就需
要设计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休养,增强对美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用于西式餐厅的装饰品与装饰图案可以分为以下凡类:(1)雕塑
从古自今就是所有西洋艺术中最伟大、最永恒的。西式餐厅经常需要用一些雕塑来点缀,根据雕塑的造型风格可以分为古典雕塑与现代雕塑。古典雕塑适用于较为传统的装饰风格,而有的西式餐厅装饰风格较为简洁,则宜选现代感较强的雕塑,这类雕塑常采用夸张、变形、抽象的形式,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雕塑常结合隔断、壁拿、以及庭院绿化等设置。(2)西洋绘画
包括油画与水彩画等。油画厚重浓烈,具有交响乐般的表现力;而水彩画则轻松、明快,犹如一支浪漫的小夜曲。油画与水彩画都是西式餐厅经常选用的艺术品。油画无论大小常配以西式画框,进一步增强西式餐厅的气氛。,而水彩画则较少配雕刻精细的西式画框,更多的是简洁的木框与精细的金属框。
(3)工艺品是欧美传统手工艺劳动的集晶,经过近现代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工艺品含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瓷器、银器、家具、灯具以及众多的纯装饰品。西式餐厅的室内设计常常将这些工艺品”溶人“到整个餐厅的装饰以及各种用品当申,如银质烛台和餐具、瓷质装饰挂盘和餐具等,而装饰浓烈的家具既可作为雅间使用,也可在一些区域作为陈列展示之用,充分发挥其装饰功能。(4)生活用具与传统兵器
除了艺术品与工艺品之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具和传统兵器也是西式餐厅经常采用的装饰手段,常用生活用具包括水车、飞镶、啤酒桶、舵与绳索等。这些生活用具都反映了西方人的生活与文化。除此之外,西方在传统上具有争强好胜的天性,能征善战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因此传统兵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兵器包括:剑、斧、刀、枪等。(5)装饰图案 在西式餐厅中也常采用传统装饰图案。西式传统装饰图案在”新艺术运动“的促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张完全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因而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其装饰图案大量采用植物图案,同时也包含一些西方人崇尚的凶猛的动物图案如狮与鹰等,还有一些与西方人的生活密切有关的动物图案如牛、羊等,他们甚至将牛、羊的头骨作为装饰品。
三、宴会厅室内设计
1.特征与一般要求 在高档宾馆饭店内,一般设有宴会厅作为大规模的餐饮和礼仪场所。宴会厅满座人数一般在200一500人左右,也有一些特大型的宴会厅满座人数可达千人。宴会厅的最大特点是室内空间较大,大型满座的使用具有间断性特征。为了提高宴会厅的使用效率,我国大多数宾馆饭店的宴会厅常与大餐厅的功能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如将宴会厅临时分隔后兼有礼仪、会议、报告等功能。因此,在宴会厅的室内设计中应首先考虑设置灵活隔断,通常在建筑结构的适当部位设置多条折叠式屏风作为灵活隔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分隔空间是宴会厅的主要特征之一。
2·平面布局原则
(1)宴会厅在建筑内的位置应方便大股人流的集散;(2)宴会厅的宾客出人口应有两个以上,并作双向双开],尺度可比普通双开门稍大。出人口应与建筑内部的主要通道相连,以保证疏散的安全性。
(3)宴会厅的室内布置应有主要观赏面,并设礼仪台和主背景,以满足礼仪、会议等视线要求。
(4)宾客人流与服务人流应避免交叉。由于宴会厅一一般较大,一个服务口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又不易避免人流交叉,因此在宴会厅的一侧常设服务廊,通过服务廊,可以开设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服务口。
(5)宴会厅的周边须配置相当的储藏空间,储藏转换不同功能时多余的家具与用品。同时还应设专门的音响、灯光控制室。(6)宴会厅的周边应有专用卫生间并满足较多人数的使用要求,档次较高。
(7)宴会厅周边的疏散空间内应适当布置座椅、沙发等,以保证宴会厅活动前宾客的休息、等候的要求。3·装饰与照明
宴会厅的主要活动 般具有喜庆色彩,而且人数较多,因此视觉效果应着力喧染喜庆气氛。同时由于室内空间较大,在设计时各部分的比例和尺度应与之相协调,把握整体和谐和大尺度的比例关系,切忌琐碎和凌乱。由于宴会厅具有多功能的特征,因此在装饰风格上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一般应避免强烈的风格倾向。
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地面、墙面和顶棚,地面经常铺暖色调的地毯;墙面的处理应着重考虑色彩和材质的选择与配置、面的分隔、相应的线角处理以及质感和纹理的效果,墙面多选用较为温警的天然材质,同时应适当考虑吸声的需要,因此,宴会厅墙面多用木材、壁纸和织物软包等;顶棚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结构来进行,如顶棚分格与藻井式处理,应当考虑梁柱的位置与大小,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照明方式,将反射光槽、漫射光和大型主灯具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一般来讲,顶棚的造型和风格应有大尺度的效果,强调大的形体转换和变化,反射光槽与漫射光的配置应结合空间转折的变化来进行,主灯具应选用整体感强,能显高贵华丽为宜。所有光源应尽可能选用白炽光,以增强光源的显色性,另外在礼仪台的区域应设置面光以增强该区域的视觉效果。在墙面上可设置装饰壁灯以烘托气氛。
四、茶室室内设计
1·概述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室茶楼的数量在我国许多城市迅速增涨,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进行社交活动,茶室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茶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艺、茶道同样也受到许多现代人的青睬。茶室作为弘扬国粹的场所,应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的气质。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营的需要,茶室与酒吧己经越来越难以区分了
2·空间特色
茶室在空间组合和分隔上应具有中国园林的特色,拙径通幽”可以用在对人流的组织上,应尽可能避
免一目了然的处理方式,遮遮掩掩、主次分明正是茶室的主要空间特色。
3·风格与装饰 由于时代的变迁,茶室的装饰风格也变化出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1)传统地方风格:这种风格的茶室多位于风景旅游区和公园内,由于这类建筑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因此室内设计大多也具有相同的风格。这类风格的茶室着力体现地方性,因此,多采用地方材质进行装饰,如木、竹、膝以及石材等,以体现地方特色和野趣。顶棚可根据建筑本身的屋顶来进行设计,若为坡屋顶,则应保留这一特性进行装饰,照明也采用竹编或木制灯具;若为平屋顶,则可以根据室内高度进行简单处理。墙面应尽可能打破单调感,可采用石材墙面或木质梁柱等来实现,墙面可采用地方工艺品或条轴字画进行装饰。地面以青砖或仿青砖材料铺设为宜,也可采用毛面花岗石。
(2)都市现代风格:这种风格在城市区正逐渐兴起,它主要在空间特色上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装饰材质和细部上则更加注重时代感。如大量采用玻璃、金属材质、抛光石材和亚光合成板,这些材质本身就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特征。顶棚也采用比较简洁的造型,结合反射光槽或透光织物进行设计,增强了空间气氛和情调。墙面装饰以带镜框的小型字画为主,再加上精美的工艺品等,一起构成了这类茶室的主要装饰品。
餐坎空间环境气氛的营造
餐饮空间环境质量的优劣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决定的,除了空间大小、家具,以及装饰材料等硬件以外,餐饮空间的环境气氛同样对就餐的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宁愿少放两张餐桌,也要设计一些室内景观,以达到活跃气氛,增加情调的目的。餐饮空间环境气氛的营造可以通过色彩、光环境、陈设 绿化和室内景观等方面来实现。
色彩
餐饮空间的室内色彩多采用暖色调,以达到增进食欲的效果,虽同为暖色调,但中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如中餐厅若是皇家宫廷式的,则色彩热烈浓郁,以大红和黄色为主;若是园林式的则以粉墙为主、略带暖色,以熟褐色的木构架穿插其中,也可以木质本色装饰。而西式餐厅则更多的采用较为淡雅的暖色系,如粉红、粉紫、淡黄或白色等,当然也有用熟褐色的,有的高档餐厅还施以描金。在一些小餐厅中也有采用冷色调的,如有的海鲜馆为了体现海底世界的特征,采用蓝色色系,再辅以鳖鱼等装饰挂件,很好地体现了设计主题。
光环境
餐饮空间的光环境大多采用白炽光源,也有采用日光灯光源与白炽光源相间的处理手法,但极少采用彩色光源,这是由于白色光源具有较强的显色性,不致改变食物的颜色。餐饮空间的照明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照明光:顾名思义,此类光主要的功能是为整个空间提供足够的照度,是以使用功能为主要目的。这类光可以由吊灯、吸顶灯、筒灯以及光带来提供。
2·反射光:这类光主要由各类反射光槽来提供,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烘托空间气氛,营造温薯浪漫的情调,使整个环境富有层次变化。
3·投射光:投射光是由各种投射灯具所提供,投射光具有吸引视线、限定范围的作用,常用来突出墙面重点装饰部位以及装饰画等。投射光也常用来照亮绿化,勾勒其优美的姿态。为了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室内气氛,投射光的投射方向也常作为出奇制胜的手段,如水平方向与自下往上等常会给人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地下或在水中的特殊位置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陈设
室内陈设也是餐饮空间气氛营造的重要手段,室内陈设包含的面非常广,从字画、雕塑、工艺品等艺术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与用品,都可以成为室内装饰品,只是设计师应根据需要以及不同类型的餐厅去选用相应的室内陈设。室内陈设可以为就餐者提供文化享受,增加就餐情趣。
绿化
绿化是室内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装饰手段,几乎所有的餐饮空间都有绿化的妆扮。它以其多姿的形态、众多的品种和清新的绿色得到了人们的青睬。绿化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有用于点缀“空白”的盆栽,有用于限定空间的绿化带,还有用于“串联”上下空间的高大乔木……,无论是色彩还是形态,都大大丰富了餐饮空间的视觉效果。
室内景观
在餐饮空间中,为了表达某个主题,或是增加室外气氛,经常在一些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所谓“死角”设计室内景观,这些景观让就餐者感受到某些寓意或情调。
以上几个方面需要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才能创造出恰如其分的餐饮氛围。比如,室内景观常包括色彩、灯光、绿化、陈设等诸要素,在实际设计中应灵活掌握,融会贯通。
第四篇:住宅空间设计教案(范文)
涉外商贸学院
教 案
所在单位
艺术设计学院
所属教研室 电脑辅助设计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住宅空间设计
授 课 教 师
秦学军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
一、课 程 性 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总学时∕学分:54学时∕4学分
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10)学时 实践(含实验)课(44)学时
五、授课专业、层次:2010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室内设计操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学习过程中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项目实训熟练地掌握家居设计的过程和创意表现的专业技能。
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课程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难点
实际现场观察与测量及业主的沟通,平面图介绍、平面功能分区,家居布置与平面尺寸及装修材料的选用等。
八、教材和参考书
1.《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孔小丹编著,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7月 2.《室内设计原理》,来增祥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2版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内容
一、章节内容:第一章 室内设计理论知识
二、课 时:8学时
三、教学目的
本章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内容、程序及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家居设计功能分区,家居照明照度的控制。
本章难点:家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灯具布局,室内色彩的设定。
五、教学方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技法的示范辅导,及时解决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和困难。鉴于住宅室内设计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须注意:(1)因材施教
(2)多媒体理论讲解(3)实地考察(4)命题方案设计(5)讨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室内设计介绍(1)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进行设计的一项活动。室内设计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2)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
室内装潢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指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色彩处理、装饰材料的作用及配置效果。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的研究。室内设计指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除室内装修、室内设计两项内容外,还包括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个性特色等文化环境方面的创造。
(3)室内设计的内容
室内设计的内容见图1-1。
(4)室内设计的程序
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4个阶段展开,包括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施工)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A.设计准备
a.接受委托任务书,或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b.明确设计期限,确定设计计划进度表,考虑各工种的配合; c.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的使用性质、功能要求、造价等; d.收集分析有关的资料信息,熟悉设计的有关规范、现场勘测等; e.签订合同,设计进度安排,与业主商议确定设计费等。B.方案设计
a.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b.确定初步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展开图、色彩效果图、装饰材料实样、设计说明与造价概算;
c.初步设计方案的修改与确定。C.施工图设计
a.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等图纸; b.构造节点详图、细部大样图、设备管线图; c.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D.设计实施
a.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图纸的技术交底; b.按图纸检验施工现场实况,有时要作必要的局部修改或补充;
c.会同质检部门和委托单位进行工程的验收。设计人员在各阶段都需协调好与委托方、施工单位的相互关系,以取得沟通与共识;抓好设计各阶段的环节,充分重视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风、水、电等设备部门)等各方面的衔接;重视与原建筑物建筑设计的衔接,以期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2.家居功能设计(1)家居设计的原理
A.家居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根据空间使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家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酒店宾馆设计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空间设计。尽管它们形式不同,但其设计原理基本相同,家居设计是室内设计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空间设计形式。B.家居设计的基本理念
家居设计是根据人的基本需求、生活方式、感觉、人的精神追求等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这是家居设计的根本,但是现在很多设计却往往脱离了这个根本,只一味地追求装饰效果和设计新意,使家具设计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使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结合才使设计作品成为真正的设计作品。C.家居设计的空间分类
家居空间包括基本空间(比如玄关、储藏室、外卫等),公共空间(包括客厅、休闲区、棋牌室等),私密空间(卧室、书房、内卫),家务空间(包括厨房、洗衣房等)(图1-2)。由于人们使用
空间的复杂性,所以这些空间并不能死板地定义,比如书房,当使用者是业主时,他可以紧闭房门,使之成为一个私密空间;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主人在书房里会客,谈论事情,那么这里就成了公共空间;而且某些空间是可以进行多功能使用的,比如书房与储藏室、休闲区与棋牌室、洗衣房与外卫等。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图1-3)。
(2)家居空间的功能分区 A.玄关设计
玄关的功能比较简单,包括进出、迎客、换鞋等,是一个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置换的过程,但也是最能体现设计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地方,也是要特别考虑使用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地方。
玄关的设计风格要与起居室的风格协调统一,空间不需太大,但要有较高的防卫性能,不能让陌生人站在门口就一眼看清居室的布局;要有合适的照明度,以方便进出和更换鞋帽;要有足够的储藏空间以及很好的心理暗示。很好的心理暗示尤为重要,玄关是业主或客人进入居室的第一站,考虑到居室主人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的心情,通常是希望一打开门,就看到安定又温馨的场景,由此产生浓重的归属感;其次要考虑客人的心情,而玄关是客人对居室的第一印象,对玄关第一印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整个居室的印象,进而也影响到对居室主人的印象。玄关的吊顶可适当做低,一般比起居室低200~300mm B.起居室(客厅)设计
起居室是家庭团聚、闲谈、休息、娱乐、视听、阅读及会客的地方,利用频率较高。兼顾一些个人的生活习惯,起居室的大小以15~25平方米为宜(不包括餐厅)。
起居室是家居设计与装修的重点,是家庭社交的场所,也是最能表达主人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及体现家庭气氛的地方。无论是典雅大方、高贵大气,还是质朴自然,各种风格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得以展示,但要求整体风格简约明确、大气。空间整体要协调,通常布置有沙发、茶几、家庭影院、钢琴、工艺展示柜等。如果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需要注意空间划分的连贯性、合理性以及弹性空间的开发
C.餐厅设计
餐厅的主要功能是家人用餐、宴请亲友,同时也是家人团聚、交流、商谈的地方。
餐厅可单独设置,也可设在起居室靠近厨房的一隅,通常餐厅位于厨房和起居室之间最合理。就餐区域尺寸应考虑人的来往、服务等活动。色彩上应该采用暖色调,比如橙色、黄色等可以增加食欲的颜色,不宜采用绿、蓝、紫色。
D.厨房设计
按照烹调的操作顺序,厨房的功能有以下4种(图1-9):
厨房设备与家具的布局应按照烹调的操作顺序进行合理的布置,以方便操作,避免过多地徒劳走动。平面的布置除考虑人体和家具的尺寸外,还应考虑家具的活动。另外,厨房设计要全面考虑通风良好、方便清洁、作业便利、能源安全等问题。
E.书房设计
书房的主要功能包括阅读、书写、工作、密谈等。书房设计时位置应选择较安静的房间,根据使用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而且采光非常重要,在特殊情况下可考虑与卧室、起居室并用。
F.卧室设计
卧室的功能布局应包括睡眠、休闲、梳妆、盥洗、储藏、阅读等部分。平面布局以床为中心。睡眠区的位置要相对比较安静。
卧室有主卧、次卧(子女房)、老人房、客房等多种,每种卧室都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使用者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设计。卧室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4个要点:
a.隐密性强。卧室要创造安静、轻松的环境,色彩要淡雅,灯光要柔和,这样才能保证人在睡觉休息时不受外界的干扰。
b.卧室的空间不宜过大。因为过大就难聚人体气场,易受寒气的侵害,不宜健康,卧室一般面积在9~16平方米较适宜。
c.照明宜采用间接光源或可调光源。光线要舒适、柔和、安静,舒适室温为20℃左右。d.设计色调要偏暗偏暖,使人从心理感觉上更好地进入休息状态。忌用高纯度的鲜艳色彩。G.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具有满足洗漱、沐浴、如厕等生理需求的功能,还有满足精神需求,放松疲惫心理的功能(图1-11)。
卫生间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a.卫生间的沐浴部分和如厕部分尽量分开,空间大的可分为干区和湿区,小的也应在布置上有明显的划分。
b.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卫生间有窗户的称为明卫,没窗户的称为暗卫。如果通风不好,需增设引风装置,即在吊顶装排风扇和通风管道。
c.良好的排水条件更为重要,卫生间是家居空间中最潮湿的地方,墙壁、地面必须有防潮措施。d.安全使用,保证电器的绝对安全。
e.色调一般采用浅色调或灰色调,便于清洁。H.储藏空间设计
储藏空间包括储藏室、壁橱和兼具储藏功能的家具。将多种多样的生活用品巧妙地存放好,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舒适度和使用效率。
3.室内人体工程学
(1)了解室内人体工程学
室内人体工程学就是要创造人在室内空间中活动的最佳适应区域,创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尺度要求的各种生活用具,创造最佳听觉、视觉、触觉等条件,满足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合理性要求,达到舒适的 目的。
室内设计中最基本的人机问题就是尺度。为了进一步合理地确定空间的造型尺度,操作者的作业空间、动作姿势等,必须对人体尺度、运动范围、活动轨迹等尺度参数有所了解和掌握
人在不同的室内空间进行各种类型的工作和生活,从中产生的工作和生活活动范围的大小,就是动作范围,称为动作域。它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的主要根据之一
(2)家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A.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的作用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日益成为各设计部门的工作指导方针,使人体工程学这一学科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a.确定人在室内活动空间范围的主要参数依据。
b.确定室内环境及用具形态尺度的主要依据。c.提供室内物理环境适应人体的最佳参数。d.对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最佳美学的科学依据。B.人体工程学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
家居空间功能区域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沙发、茶几与电视机的距离尺度关系。b.人流通道的尺度关系。
c.坐在沙发上的人看电视的角度与距离关系。d.坐在沙发上人与人相互交流的角度状态。e.墙面上的壁饰与坐姿、立姿人的视域关系。f.客厅饰柜中的陈列与人的视觉角度等问题。4.家居照明
照明是家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家居照明设计,不再以光线充足为唯一目的,照明设计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融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
(1)灯具照明方式
灯具照明方式分为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漫反射照明、半间接照明及间接照明5种(图1-
17、1-18)。
直接照明指灯管上加不透明灯罩,光束全部向下射出,光照不均匀,室内有强弱光线区域半直接照明指灯管上加透明灯罩,有部分光束向下投射,余光向其他方向照射,光线均匀,光调统一。
漫反射照明指灯具吊于天顶,上加半透明封闭灯罩,使光束不直接放射而是均匀地折射而出,漫射向空间,光线散漫、柔和。
半间接照明指灯具吊于天顶,发光正面部分受阻,光束大部分射向上部及周围墙面,光度弱,而光照区域内光线基本均匀。
间接照明指灯具吊于天顶,发光正面部分被遮挡,光束反射向上部,再从四周折射下来,光线柔和统一。
(3)灯具应用 A.吊式灯具
工艺吊灯用于客厅,设置时注意与空间的大小比例尺度;伸缩吊灯用于餐厅;长杆吊灯用于餐厅、客厅角落、楼梯拐角处(图1-19);吊杆筒灯、吊杆石英射灯用于餐厅、酒吧、玄关等处。
B.日光灯、格栅灯
日光灯包括光带和霓虹灯。日光灯和格栅灯见图 C.吸顶灯具
吸顶灯具的灯罩很重要,能起装饰效果。D.壁灯
壁灯是辅助光源,亦灯亦饰。E.聚光灯、射灯、轨道射灯
聚光灯、射灯、轨道射灯都是装饰灯源,是为加强立面或顶面的装饰效果而设的 F.落地灯、台灯、床头灯
落地灯、台灯、床头灯是为了便于阅读、工作而设的,风格要与整体设计风格协调,亦起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
(4)灯具布局
A.客厅灯烘托家庭焦点部位
客厅中的活动很多,是家庭的焦点部位,主要包括会客、聊天、听音乐、看电视与阅读等,为此照明方式也应多种多样。亲朋好友相聚,以看清客人的表情为宜,一般采用顶部照明。
如果室内高度比较矮(2.6米左右),建议最好选用吸顶灯;如果客厅高大,最好选用吊灯。听
音乐、看电视时,以柔和的效果为佳,建议采用落地灯与台灯做局部照明,在电视机后方安置一盏台灯,或者利用灯投射在电视机后方的光线,以减轻视觉的明暗反差;享受读书的乐趣时,选择能提供集中、柔和的光线并易于调节高度和角度的落地灯或台灯;客厅中的各种挂画、盆景、雕塑以及收集的艺术品等可选用卤素光源轨道灯或石英灯集中照明,以强调细部和趣味点,突出品位与个性。
B.餐厅灯增添温馨浪漫情调
餐厅灯的选择应在于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餐桌上,光源宜采用向下直接照射配光的暖色调吊线灯,安装在餐桌上方0.8米左右处,如果能够自由升降更佳。若是受空间限制,餐桌应位于墙边,并采用小巧的壁灯配以顶部筒灯,可为餐厅增添温馨浪漫的情调。
C.卧室灯营造私密空间
卧室灯的选择是以总体照明的主要光源为主,再配以装饰性照明和重点照明来营造空间气氛。一般我们可用一盏吸顶灯作为主光源,再设置壁灯、小型射灯或者发光灯槽、筒灯等作为装饰性或重点性照明,以降低室内光线的明暗反差。如果我们有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建议在床头直接安放一盏可调光型的台灯,灯具内安装节能灯或冷光卤素灯,可避免眼睛疲劳。
D.厨卫灯照明健康实用
厨房灯具的选择应以功能性为主。顶部中央装一嵌入式吸顶灯具或防水防尘的吸顶灯,以突出厨房的明净感。在做精细复杂的家务时,如配菜、做菜最好在工作区设置局部照明灯具,如在吊柜的下方安装天花射灯或荧光灯管,有些抽油烟机自带有照明灯具。
洗手间与浴室中安装的主照明灯具可以是防水防尘的吸顶灯或嵌灯,光源色温应选择冷色调。镜前灯要能防水、可调角度,方便洗漱及化妆。
5.室内设计基础(1)室内空间分体
室内空间分体是指室内设计者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利用各种分隔方式,把单一的空间划分出实用合理又富有美感的多元空间。
A.室内空间改造
室内设计,首先要求设计者在建筑限定的立体空间里,进行空间改造和空间的二次创造。
空间改造是指原有空间的大小可能不符合业主的要求,有必要再把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改造。如图1-25,本案例的1#是原始结构图,业主认为厨房面积太小,不适合他们的日常生活使用,2#是改造后的厨房,兼并了原有的一部分餐厅的位置。
空间的二次创造。除非违章搭建,否则空间是不可能被再创造的,这里所说的二次创造是指将原有的不被利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如图1-26,本案例的平面空间的大小有限,1#空间上部空间被浪
费,经过2#图的装修,创造出一个可以使用的上部空间。B.室内空间分体方式
室内空间的分体方式有直向空间分体、斜向空间分体、曲向空间分体、多向空间分体4种。直向空间分体是指空间分体按水平或垂直方向表现出来。
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组合构成的空间,具有均衡、安定、平静、秩序的美感
斜向空间分体是指在分隔空间时,主要利用斜面形体,使分隔体具有倾向角度的分体形式。
斜面分体后的空间,具有动荡、变化的性格,给人以动态感。(2)室内空间扩展
室内空间扩展是指在限定的空间里,运用设计手段使其加大和拓展。这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设计技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处的家居空间宽大、明畅,那么,怎么样才能令有限的空间显得比实际尺寸大呢?这里有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供设计师参考:
A.利用视错觉扩展空间
在两个面积相同的空间里,一般横线的面积显得高,竖线的面积显得宽,这就是人的视觉的错觉。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错觉使矮的空间显得高些,狭窄的空间显得宽大些。
B.利用明暗关系扩展空间
两个面积相同的空间,亮色显得宽大,暗色显得狭小。运用这个原理,可以对室内几个面进行明暗对比来扩展空间。室内各个界面配色的明暗、轻重不同,会对室内空间扩展产生重要作用:如果对空间进行图1-38①所示的处理,那么室内空间就会显得低,四壁空间得到扩展;如果对空间进行图1-38②所示的处理,那么室内空间就会显得高,高度得到扩展。
图1-39就是对客厅进行材料的明暗处理后的效果,一般家居的层高都不会太高,所以设计师对地板进行暗色处理,使其显得下沉,使空间显得高。
C.利用色彩扩展空间
a.可以利用色彩的属性,直接在视觉上造成扩展感。红色、橙色等暖色具有前进感,可以使空间显得狭小;蓝色,绿色等冷色具有后退感,可以使空间显得宽大 b.可以利用色彩间的对比造成各种不同的心理情感。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感暗示,比如红色给人热烈、兴奋、冲动的心理感受,黄色给人心情舒畅、充满希望、骄傲的心理感受,绿色给人年轻、活力、充实、大度的心理感受。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暗示造成不同的心理情感,从而扩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c.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布局,使原有的面与面之间的界限不那么明显,消除了原有界面死板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达到扩展心理空间的目的。D.利用镜面、玻璃等扩展空间
利用镜面扩展空间,是以镜面中的虚设空间来扩展实体空间。如果把一面墙换成镜面,一个房间好像变成了两个,视觉上空间也增大了。通常利用镜面进行空间扩展的设计有一定难度,如果运用得当,不但可以达到扩展空间的效果,还可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感,使空间充满幻想的情调;但是如果使用过多或设置不当,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反而造成纷乱的心理压力,使心理空间缩小。的空间比较狭小,但是由于设计师对镜面的处理得当,不但使空间显得通透、灵气十足,而且使一盆绿化变成了两盆、一盏灯变成两盏,重要的是,由于镜面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可以使空间亮度加强,在扩展空间的同时,节约了 能源。
E.利用瞬间心理对比扩展空间
随着视点的移动,突然改变了空间视觉效果,由原来比较低矮的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相对比较宽大的空间,使原来压抑的心境豁然开朗,由于强烈对比,使得原来宽大的空间显得更加宽敞了。如图1-48所示,门厅和过道的吊顶可以适当做矮一些,使人们经过门厅或过道进入客厅、卧室时产生瞬间心理对比,从而使客厅、卧室的空间得到从人们的心理上的扩展。F.利用合理巧妙的储藏扩展空间
利用合理巧妙的储藏,不仅扩展了室内空间,而且使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有了固定的存放之处,使用起来方便顺手,从根本上消除了杂乱感,美化了居室。G.利用家具的摆设组合扩展空间
把家具进行合理的组织、巧妙的安排,也可以扩展空间。如图1-50所示利用家具的自身形态,即利用沙发的背和面的形态,分隔了客厅和餐厅两个空间。如图1-51所示利用家具之间的高低、错落、穿插等结构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使格局紧凑有序。(3)室内空间美学
室内设计是实用的美术,设计师要懂得在室内空间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设计。A.稳定与均衡
设计师要创造一个稳定与均衡的空间,使空间使用者在这个空间里安定、舒适地生活。稳定是指空间的部件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关系。均衡是指空间构图的各个部件前后、左右之间对称的联系。这种对称有三种形式:
a.完全对称。即前后、左右的部件完全对称,这种均衡可以达到端正、严肃、大气的空间效果。欧式跃层的客厅主立面一般都是采取完全对称的形式(图1-52)。
b.近似对称。既可感受到中心轴线的存在,中心轴线两边又有适当的变化,形成较活泼的空间效果。c.动态均衡。通过前后、左右各个方面的综合思考以求达到平衡的效果,形成自由、生动的视觉享受。
如客厅的电视机背景墙立面进行动态均衡的处理,尽管上下、左右都不是对称的,但是也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图1-53)。B.节奏与韵律
室内部件的出现有秩序的重复或变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形成一种韵律感、节奏感。这种节奏感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a.连续韵律。在室内设计中,要素连续重复出现,形成规整的强烈印象(图1-54)。b.渐变韵律。把连续重复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变化。
c.交错韵律。把要素相互交织,穿插成一个角度,可以产生忽明忽暗的交错韵律。d.起伏韵律。将物件进行起伏排列或曲线处理,造成优美、活泼的动感。C.对比与统一
对比是借物件彼此之间的不同,突出各自的特点而求得变化;统一是借互相的共同点,求得和谐,给观者有力的整体感。这两者要巧妙结合在一起。
如图1-59,设计师在进行客厅立面设计的时候,在几个不同的地方都排列了木线条的设计形式,虽然所用的位置、大小不同,但使立面在对比中保持了协调统一。D.重点与一般
重点与一般,指的是在室内空间中部件的主次关系,设计初学者往往喜欢把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放进空间里,对空间的每一个界面都进行重点设计,其实这样做是错的,设计师应该懂得将某一界面进行重点处理,而将其他界面做简单处理,甚至某界面可以直接留白,造成对比,以突出重点设计部分,使之更加醒目,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
图1-60中设计者将每一个界面都进行了“完美”处理,反而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杂乱无章,令视线无所适从。
(1)室内色彩的心理效应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可以改变空间的大小,这并不是说空间的真实大小会有变化,而是色彩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视觉感受,它能使人们的心理有多得或失去几个平方米的感受。A.色彩的进退感
彩度高、明度低的色彩看上去有向前的感觉,被人们称为前进色;反之,那些彩度低、明度高的色彩被人们称为后退色。B.色彩的轻重感
深色给人感觉沉重,有下坠感;浅色形成轻盈的上升感,被人称为轻色。C.色彩的扩张感和收缩感
暖色刺激视网膜,使人们对其做出夸大的判断,看上去会比实际显得大;反之,冷色就会使物体形体减小,显得有收缩感。在同样的灰色背景下,白色有扩张感,黑色显得收缩。(2)室内色调的色彩性格
在人的视觉中,色彩所带来的影响常常要优于形态的变化,这一点对于那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使用者尤为突出。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色彩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成败。A.红色调
a.中国传统色彩。吉祥、喜庆日的主要装饰色。
b.属强烈色系,可装饰中国古典风格的房间及新婚洞房(图1-61),亦可装饰客厅、娱乐室。c.粉红色调属柔和色系,给人和谐愉快、美满温馨的感觉。B.橙色调
a.橙色调明快活泼、醒目温和,属于暖色系,给人以开朗温馨的亲切感(图1-62)。b.橙色是能增进食欲的颜色,较多用于餐厅。C.黄色调
a.黄色调被称为“天子之色”,有华贵之感;如黄金之色,有高贵之感;如夏日之光,属明亮、眩目、温暖的颜色。
b.作为房间主色调时,要尽量用高明度(白色)去减弱色相纯度,才能达到轻松愉快的效果(图1-63)。D.绿色调
a.绿色调是天然草木的颜色,代表生命、年轻、和平、希望。b.适合于各类室内的选用,是能使视觉得到休息的颜色(图1-64)。c.配合原木材质,能创造出自然田园、欣欣向荣的空间感受。E.蓝色调
a.蓝色调是幸福的希望、美好的向往。高贵的蓝宝石色很值得设计师一试(图1-65)。b.浅蓝色调淡如轻云流水,清澈透明、清新凉爽;深蓝色调深沉凝重、现代高贵。F.紫色调
a.紫色调神秘梦幻、高贵庄重。房间中使用淡紫色调有豪华、尊贵的效果(图1-66)。b.玫瑰色调很优雅,更容易使用。G.白色调
以白色为主的家居,同样可以显示出变幻多姿的层次,而且具有晶莹剔透、静洁风雅的效果(图1-67)。H.灰色调
灰色调属中性色,会产生柔和文雅的气氛,更加令人寻味(图1-68)。I.黑色调
黑色从色彩学上说,是不吉祥的颜色,但是黑色也有深沉、沉默、宁静、庄重等性格,所以对于室内设计来说,并非不可用;如果使用得当,也别具一格。而且一般情况下,深色比较耐脏(图1-69)。B.室内色彩的分类
室内色彩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室内色彩的面积和重点程度来分,大体可以分为背景色、主体色、点缀色三类。
这三者之间,背景色作为室内的基色调,提供给所有色彩一个舞台背景(虽有时也将某些墙面和顶棚处理成主体色),但它必须合乎室内的功能。经常选用低纯度、含灰度成分较高的色,可增加空间的稳定感。主体色是室内色彩的主旋律,它体现了室内的性格,决定了环境气氛,创造了意境,一方面它受背景色的衬托,另一方面它又与背景色一起成为点缀色的衬托。在小的房间中,主体色与背景色相似,融为一体,使得房间看上去大点;若是大房间,则可选用背景色的对比色,使主体色与点缀色同处一个色彩层次,突出其效果,以改善大房间的空旷感。点缀色作为最后协调色彩关系的中间色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少成功的案例中都得益于点缀色的巧妙穿插,使色彩组合增加了层次,丰富了对比。
一般来说,室内色彩设计的重点在于主体色,主体色与背景色的搭配要在协调中有些变化,统一中有所对比,才能成为视觉中心。通常这三者的配色步骤是由最大面积开始,由大到小依次着手确定 C.室内色彩设定方法
有3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进行室内色彩的设定。
a.单色系列基调设定法。在图1-70色相环中任选同一区域的色彩,作为室内几大界面的设色,使天、地、墙、物等形成深浅色对比。单色基调主要是运用色彩在明度上的对比进行设计。
在适当的位置加上黑、白、灰、金、银等色,也是极好的调解方法(图1-71)。
c.对比色系列基调设定法。图1-70中选取对比色,分布在室内几大界面,使天、地、墙、物等形成系列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具有鲜明的对立感,色彩充分发挥其地、墙、物等形成类似色对比。
D.如何利用色彩改变空间感受
a.冷色、浅色、轻快而不鲜明的色彩可以扩大空间尺度感,减小色彩对比也有同样作用。
b.强烈的色彩、暖色、深色或艳丽的色彩与其他色对比可以缩小空间尺度,也可以通过增加色彩对比来做到这一点。
c.为了使狭长的走廊缩短变宽,走廊尽头的墙面宜用暖色或深色;为了使短浅的房间变长,尽端墙面应采用冷色或浅色、灰色调或者减少色彩对比。
d.为暗房间配色,可选用饱和的暖色、奶黄色杏黄色、鲜亮的浅蓝色。
e.深颜色吸光,加一些暗绿或暗红,可创造出空间的私秘感,也会增添性格。
f.使各界面——顶、地、墙面都成一色,房间会显得大些;如果无法施以同色,应尽量减小界面之间的色差,形成一致,效果也会不错。
g.如果室内有某些碍眼的物体,可以施以环境色把它掩藏到背景中去
h.为多房间的大空间配色,可给不同房间以不同色彩,减少空旷感,但要注意房间的接洽处,因为那里是不同色彩接洽之处,要协调好不同色彩、材质、图案之间的配合。
i.为小空间组合配色,应以同一色作为背景统一基调,利用不同的材质、图案来做变化。
j.大型家具过多时,空间会显得凌乱。如果将它们涂成背景色或拿背景色的织物去覆盖,就会使空间显得井然有序。
k.对于空空荡荡、缺少家具的空间,要刷上深暖色,使房间富于装饰感。
l.为了使顶面变低,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在顶面上采用暖色或深色,把顶面色涂成比墙面色更深的色彩,并在墙面上加一条扶手,保持上面的颜色比下面的浅,或墙裙采用深于墙色的色彩。m.顶面用冷色或浅色,或者带有一条颜色略深的顶角线,可以使顶面显得高些。n.当顶面色要比墙面色浅时,能突出白色顶角线,凸显界面的关系。o.浅色的墙和顶适合用对比色线脚来衬托,凸显出空间的层次感。
p.为空旷乏味的空间配色,可试试放入深棕色家具,加上大型植物、巨型花篮、花盆或陶罐赋予房间个性。
q.如果想让空间充满生机,就需要把地面做成浅色;反之,深色地面会缩小空间,加强空间的紧密感。
小结:认识和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为将来的室内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七、作业布置
1.复习巩固室内设计的基本含义及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的区别。
八、教具:多媒体教室
一、章节内容:第二章 室内设计实践篇
二、课 时:38学时
三、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掌握设计前期的考察、分析客户的实际情况。掌握并绘制家居平面图设计、家居顶棚图设计、家居立面图设计、图纸调整和书写设计说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 绘制家居平面图设计、家居顶棚图设计、家居立面图设计、图纸调整和书写设计说明。本章难点: 绘制家居平面图设计、家居顶棚图设计、家居立面图设计、图纸调整和书写设计说明并懂得如何选择装修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
六、教学过程设计 1.设计前期(1)现场观察
设计师进行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现场观察。如果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就不可能画出正确的图纸。通常业主能向设计者提供原始平面图。
A.室内空间观察
a.初步观察。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观察时,要马上在脑海里构筑起一个相同的空间,而以后就要在这个想象的空间里进行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有很好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可借助相机对空间进行记忆。b.深入观察。在进行空间观察时要特别注意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功能区之间过渡是否自然,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玄关与起居室的过渡是否合理;餐厅的位置应该如何设置,是否合理;厨房、卫生间的位置及房门的朝向;过道是否过长,会否太阴暗;等等(图2-
1、2-2)。B.建筑周围环境观察
通常家居所在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对家居设计会有很大的影响,设计者要注意观察窗外的风景对室内的影响,比如哪个窗户能看到花园,哪个窗户对着江河,哪个窗户能看到远山;或者哪个房间会被前面的建筑物挡住而光线差,哪个窗户能被对面建筑的人看见,等等。C.室内承重结构观察
业主提供的原始平面图所示的实心墙体和柱子部分就是承重结构。设计者在进行室内设计时,绝对不能破坏原承重结构,不是承重的墙体可以适当进行拆除或移位。(2)现场测量
业主向设计者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在尺寸上和实际空间上都是有出入的,甚至有些空间的尺寸与建筑平面图完全不吻合,实际尺寸小于住宅开发商所给的建筑平面图,这就需要设计者对空间进行详细的测量,绘制精确的平面框架图,以免造成设计失误,甚至造成施工浪费。A.具体空间尺寸校对测量
对每个功能区的各面进行测量时,要特别注意玄关、过道、飘窗深度、阳台等的尺寸。如果某些空间是有角度的,还需要测量出角度。
B.细节尺寸测量
a.窗户的宽度和高度以及离墙距离的测量(图2-4至图2-7)。
b.管道外包墙体的尺寸、裸露的管道尺寸的测量及预计装修方法(图2-
8、2-9)。c.厨房油烟管道和煤气管道的位置和尺寸的测量(图2-3)。d.卫生间下水口和排污口的位置和尺寸的测量(图2-
8、2-9)。
C.层高和梁的测量
初学者往往忽略层高,特别是梁的尺寸,标准家居套型的层高一般在2.75~2.80米之间。梁的尺寸是室内设计中尤为重要的部分,梁所处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平面的布局、吊顶的装饰结构和立面的装饰处理。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可以根据承重柱的位置和大小估算出梁的位置,但还是要经过精确的测量,以免出错
(3)与业主沟通
A.了解业主相关资料
了解业主相关资料,如家庭人口、年龄、性别每间房屋的使用要求、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准备添置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和颜色等;插座、开关、电视机、音响、电话等日后摆放的位置等;想要留用原有家具的尺寸、材料、款式、颜色等;家庭主妇的身高、她所喜好的颜色等;屋主特别喜欢的造型、布置、颜色、格调等;将来准备选择的家具的样式、大小等;其他特殊要求等。B.了解业主的预计投资
C.业主有没有需特殊处理的地方 D.原始平面框架图绘制
根据本节(1)、(2)点的内容进行初步的平面框架的绘制,要求尺寸精确,制图标准;根据业主对每个功能区的要求以及设计者自己的设计思路,对非承重墙部分进行整理,使空间更适合于业主居住。
2.家居平面图设计(1)平面图介绍
平面图根据步骤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a.原始平面框架图。指未装修前的原始空间。
b.平面改造图。指经设计师修改后的平面框架,需标明要拆除的墙体的尺寸和新建墙的尺寸。c.平面尺寸图。空间里所有的尺寸均须标注清楚,便于检查尺寸。如果拆建墙不是很复杂,亦可与平面改造图合二为一,称为平面改造尺寸图。
d.平面布置图。它是平面图设计的重心,因为所有要设计的主要内容都在平面布置图上(图2-12)。
平面布置图主要解决家庭中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各功能区的家具安排。每个家庭都有自己
独特的要求,有的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还要考虑照顾老人与小孩的问题,须另设保姆房;有的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的特殊爱好,须增添娱乐视听的区域;有的在有限的空间中,划分出一定的空间作为更衣室„„所有这些都需在平面图上予以安排与考虑。
e.地坪图。在家居设计中,一般地面材料和铺设不会太繁琐,可直接并在平面布置图中。玄关和过道如果要做拼花,可另用详图绘制;但如果是跃层和别墅,最好另外绘制详细的地坪图。
(2)平面功能分区
绘制完原始平面框架后,就可以着手绘制平面布置图了,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琢磨和修改。
A.玄关设计
玄关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型样式:
a.前挡式。离入口一定距离就有一面自然墙体,见图2-11原始平面框架图。只要对这面墙进行装饰即可,见图2-12平面布置图以及图2-13装饰后的效果图。
b.通道式。入口进来后是一个通道,一般一边是厨房或书房,另一边是外卫或自然墙体等(图2-14)。
在设计上只要在预留的两边空间设置鞋柜和装饰柜即可(图2-15)。
c.大开式。入口进来后就是一个较大的客厅,站在门口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客厅大空间(图2-16)。
这种样式在设计上难度较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隔断,创造一个玄关空间。保证居室的隐私性是设计的原则,不能让陌生人站在门口就一眼看清居室的布局。以下是几种比较典型的案例:
A型。靠某一墙面设计一个约1000~1500平方毫米的虚体隔断,使内部空间若隐若现。
B型。如果内部空间够大,可考虑在离入口适当位置做一个储藏室或衣帽间,那么这个空间的侧面墙就是玄关的隔断(图2-18)。
C型。不做任何隔断,鞋柜设置在靠门的墙面上,以体现主人博大开怀的个性。B.客厅设计
在进行客厅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电视机背景墙和沙发背景墙的位置。客厅设计要求空间有灵活的“伸缩”性,主要根据休息和会客两个功能来考量。“缩”是指空间在只有两三个人的时候不会显得空旷
冷清,“伸”是指即使一下子来了十几个客人,也要能容纳得下,不会拥挤(图2-
19、2-20)。
分析如图2-21的3种布置方式:①和②的区别是电视机背景墙面与沙发背景墙面互换。沙发的设置主要考虑是否便于观察入口人们进出,还有墙面宽度是否合适,所以一般建议考虑②,③和①、②的差别较大。设计者利用入口向卧室的过道,将电视机背景设置在过道另一侧,这样的设计表面上扩展了客厅的空间,实际却弊大于利,首先过道人来人往,影响客厅的视听效果;其次,空间大小被局限,而①和特别是②的过道空间就很灵活,人少时客厅不包括过道,人多时只要将下方的单人沙发改成没有靠背的沙发凳,就可以很灵活地将过道利用起来。
C.餐厅设计
餐厅的位置一般有3种常见样式,第一种是如果厨房很大,可直接设置在厨房里,但是现在的套房一般不会是这样的套型,因为厨房可以说是居室所有功能区里最脏的一个,并不适合与餐厅合并,所以如果空间可以整改的话,设计师应考虑尽量将两者分离;第二种是单独一个餐厅,位于厨房旁边;第三种是餐厅与起居室在同一大空间里,但位置在厨房和起居室之间,这种布局最为合理,这样的餐厅可缩可伸,伸展开可以暂时占用起居室部分空间,使空间得到最为合理的利用(图2-
22、2-23)。
D.厨房设计
厨房的平面布局有以下Ⅰ型布置、Ⅱ型布置、V型布置、L型布置4种常用样式,可根据厨房大小和长宽尺寸进行布置(图2-24)。
E.书房设计
书房的布置没有特定的格局,可桌、柜分离,也可桌、柜结合成L型或T型。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尽量使坐在书桌前的阅读者面朝书房的入口,这样可以避免阅读者经常的转身动作。而且阅读者的
背部尽量不要正对窗户,以免电脑显示屏反光
F.卧室设计
卧室一般选择朝南的房间依次设置,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进行分析: a.主卧。卧室设计最主要的是床的摆放位置。主卧在设计上要注意风格与客厅风格的统一(图2-26)。b.子女房。要根据子女的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进行布局,如果子女年龄偏小,要注意在设计时尽量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图2-27)。
c.老人房。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布局。
d.客房。尽可能与书房合二为一,就是在书房里设置折叠式沙发床。G.卫生间设计
一般120平方米以上的套房会有两个卫生间,称为内卫和外卫。内卫设置在主卧内,主要使用者是业主夫妻俩;外卫设置在客厅或子女房附近,主要使用者是客人和子女。卫生间布局要注意原排污、水洞口的位置,不要随意改动洞口位置。卫生间可进行干、湿分区处理。见图2-28外卫平面图,洗手台与淋浴房之间的隔断处理,在使用上更加合理和人性化,图2-29至图2-32为卫生间设计成功案例。
H.储藏空间设计
有些套型设置有单独的储藏室,没有的可设置在书房或休闲室、活动室等离客厅较近的房间内 I.总结
总的来说,家居设计功能布局要考虑设计是否弥补了房型的缺陷,空间设计是否充分利用了,空间分割是否合理,设计与家具搭配是否协调,设计是否考虑安全、防盗及卫生要求。
初学者在平面布局完成后,要在每个功能区的中心位置以适当的大小标明该功能区的名称,比如“厨房”、“主卧”等。
(3)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在绘制平面布置图时,功能布局和家居布置可以同时进行,这里为了学习阅读的方便,将其分开两点进行分析。初学者在绘制平面布置图的同时往往会犯家具尺寸太大或太小的错误,家具绘制太大,会浪费空间;家具绘制太小,会使购买者的家具无法放入空间里,或使空间很拥挤。
A.玄关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玄关家具包括鞋柜、储藏柜、陈列柜等。鞋柜要求深度3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视层高而定),储藏柜要求深度300毫米、400毫米、6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视层高而定),陈列柜要求深度200毫米、300毫米、4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800~1100毫米)。
B.起居室(客厅)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起居室家具包括沙发、茶几、左右角几、电视柜、工艺柜等。沙发的款式有很多,设计时要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常见沙发尺寸见图2-34。
C.餐厅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餐厅家具布置要注意预留人的进出、来往、服务等活动的尺寸,常见餐桌尺寸(毫米)见图2-35。
D.厨房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灶台上洗碗槽和煤气炉的尺寸(毫米)见图2-36。
下橱柜(灶台)要求深度6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800~900毫米);上橱柜要求深度300~35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底部离地面1500~1700毫米;吧台要求宽度500毫米、600毫米,宽度800毫米、900毫米、1000毫米、1200毫米等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900毫米、1000毫米、1100毫米等。
E.书房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书房家具包括书柜、书桌、椅子等,常见的书房布置样式见图2-37,如果空间允许,最好可以再放置一副接待椅,见图2-38。
书柜要求深度300毫米、4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视层高而定),书桌尺寸见图2-39。
F.卧室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如果空间允许,卧室的床一般是横向排列,特别是主卧要舒适。床的宽度通常有多种,但长度是不变的(2100毫米×2000毫米),见图2-40,尺寸为毫米。在进行家具摆设时要注意家具周围人们活动、流通的空间。
a.主卧。主卧家居包括双人床(1800毫米×2100毫米,1500毫米×2100毫米),床头柜(500~600毫米×500~600毫米)、衣柜(深度6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视层高而定)。有些套型在主卧附近有设置专门的更衣室,也可将储藏室改成更衣室(图2-41)。
如果空间允许,还可按业主要求增设休闲椅、化妆桌(500毫米×800~1000毫米)等(图2-42)b.子女房。如果年龄在12岁以上或接近12岁,可按一般的次卧布置(图2-43),家居包括单人床(1200毫米×2100毫米)、床头柜、衣柜、书桌(600毫米×1000~1400平方毫米)、书柜(如果空间不够,可做吊柜)等。如果子女年龄较小,在3~10岁,可以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趣味设计(图2-44)。
要注意尽量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儿童活动玩耍,可设置高架单人床,床离地面1000毫米,下设储藏柜;床离地面1600毫米以上,下设衣柜、书桌或直接留空等。
c.老人房。老人房也可按次卧布置,要注意电视机的摆放位置。如果空间允许,可摆放休闲摇椅等(图2-45)。
G.卫生间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卫生间布局最考验设计者的小空间布局能力,卫生间洁具主要是洗脸台(深度600毫米,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最小750毫米)、抽水马桶(750毫米×450毫米)、淋浴房(或浴缸、浴盆等)、空间允许或业主有要求,还可增设坐浴盆、储藏柜、搁物架、洗衣机(比较潮湿,不建议设在卫生间;如有要求,一般设在外卫)等(图2-46)。
为卫生起见,外卫一般设置玻璃淋浴房(最小尺寸为1/4圆半径900毫米,或800毫米×900毫米,图2-47),不设置浴缸、浴盆。如果空间不大,与业主协商后也可只设置喷淋。
内卫一般与主卧、更衣区形成一个整体,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平面的布局,不要浪费空间(图2-48)。内卫可以设置浴缸(最小尺寸为1400毫米×800毫米),或者木浴盆(最小尺寸为
直径1000毫米)。
在布置时要特别注意人们使用卫生洁具时的活动空间,比如马桶本身的尺寸最多只有750毫米×450毫米,但是我们至少要预留1200毫米×800毫米的活动空间(图2-49)。
H.储藏家具布置与平面尺寸
储藏柜标准深度为600毫米,也可根据储藏室空间大小变化,宽度视空间布局而定,高度视层高而定。储藏室设置储藏柜时要注意预留人们活动的空间(≥600毫米),所以设置储藏柜平面纵深最小是
1200毫米,见图2-50。如果纵深不够,可考虑只做储藏柜,柜门做隐形移门,一样好用,而且还利用了外部的流通空间(图2-51)。
I.总结
总的来说,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原则进行家具布置: a.按使用方便要求布置家具。不仅考虑家具本身的尺寸,还必须考虑使用家具时所必备的使用空间;考虑日常操作的顺序和使用频率;考虑周边环境要求;高大的家具要靠墙,以免阻挡气流和光线。
b.按充分利用空间要求布置家具。家具的使用空间可以互相重叠;壁式家具、悬挂式和可变式家具可充分利用上层空间;利用家具的上下重叠布置。
c.结合空间限定要求布置家具。用家具直接划分
功能区;用家具的使用属性划分功能区。家具布置要考虑在进行家具摆设时家具周围人们活动、流通的空间;家具布置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家具布置是否与设计风格协调(图2-
52、2-53)。
特别提醒 可在图2-12的03平面布置图基本确定后,再将其删改成图2-54的02平面改造图和平面尺寸图,以免重复修改,浪费时间、精力。(4)地坪装饰材料选用(地坪图)
地坪装饰材料要根据家居设计风格进行选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A.木地板
木地板有复合木地板、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等。家居以3层实木复合地板为首选。它是以优质硬木拼板为面层、实木条为芯层、单板为底层制成的企口地板,表面辅以UV漆(图2-55)。
木地板应用时,要考虑它是否与室内整体装修风格相匹配。木地板的颜色和花纹(图2-56)决定了它的风格:深色调木地板(黑胡桃木、黑檀木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很强,具有鲜明的复古风格(图2-57);浅色调木地板(白橡木、柚木、桦木等)风格简约,清新典雅,时尚前卫,而且自然,深受消费者青睐(图2-58)。近年来一些貌似瑕疵的木地板,如树节、虫眼、腐朽、裂纹纹理的地板需求量上升,这正体现了人们重视自然、反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在绘制木地板时需标明铺设方向,无论是纵向或者横向,木地板铺设一般是平行于门(图2-59),并且要写明铺设方式,是满铺还是拼花 B.竹地板
竹地板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它以天然优质竹子为原料,经26道工序脱去竹子原浆汁,又经高温高压拼压,采用了优质胶种,避免了甲醛等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然后经过3层油漆,最后经红外线烘干而成。本色地板色泽金黄色,通体透亮;碳化竹地板呈古铜色或褐色,颜色均匀有光泽。
其铺设方式与木地板相同 C.大理石和瓷质抛光砖
天然大理石可铺设于客厅,但价格较昂贵,也可装饰墙面。铺设效果高贵华丽,气度不凡(花色详见图2-61),尺寸有1200毫米×1200毫米、1000毫米×1000毫米、800毫米×800毫米等。
过去的抛光砖价格低廉,品质与大理石相差甚远,辐射高且容易开裂。现在的强化抛光砖(也称玻化砖)新品,品质有了极大的改善,有些在质量上几乎与大理石不相上下,但价格比大理石低,且花色品种繁多,所以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与消费者的青睐。设计师需参照厂家或卖店提供的样板根据设计风格进行挑选。抛光砖可以铺设于以下几个空间:
a.客厅的铺设尺寸为1200毫米×1200毫米、1000毫米×1000毫米、800毫米×800毫米等,一般用色较浅,比如晶白色、米黄色。
b.厨房的铺设尺寸为300毫米×300毫米、600毫米×600毫米等,需铺设防滑釉面砖。c.卫生间的铺设尺寸为300毫米×300毫米、600毫米×600毫米等,需铺设防滑釉面砖。
d.观景阳台的铺设尺寸为300毫米×300毫米、100毫米×100毫米等。建议使用防滑型材料。D.其他
a.地毯。地毯难清洗,易脏、易受蛀,除业主强烈要求外,一般家居不建议使用。但一些高尚住宅,有专人打扫的,可考虑适当地方铺设地毯,能体现空间舒适安静、雍容典雅的气氛。
b.塑胶地板。塑胶地板更具环保性、脚感极佳,对老人和小孩的意外摔倒,可提供极大的缓冲作用,其隔音、吸音效果和保温性能非常出色,可适用于儿童房、高龄老人房或一些别墅、花园等高尚住宅的客 厅兼具歌舞厅功能的室内空间。
特别提醒 在家居设计中,一般地面材
料和铺设不需太繁琐,可直接标注在平面布 置图中,见图2-12的03平面布置图。玄关和 过道如果有做拼花的可另用详图绘制,但如 果是跃层住宅或别墅,建议最好另外绘制详 细的地坪图(图2-62)。
3.家居顶棚图设计(1)顶棚图介绍
顶棚图主要表现各功能区域天花的造型和灯光的分布。顶棚的造型是以各功能区域的设计风格决定的,在视觉上会影响整体的艺术效果。原则上顶棚以遮蔽建筑梁、各种线路、各种管道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地面至天花顶面的空间高度,以增大天花顶部的空间面积(图2-63)。(2)顶棚结构设计与材料选用
家居设计的顶棚结构不需要设计得太复杂,要干净清爽,易于打理。顶棚根据使用材料常见有以下几种: A.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根据施工方法和步骤,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顶棚有两种:
a.整个顶面大面积铺设,下吊100毫米,一般原顶2.8米(注意:吊顶标高统一以米为单位),纸面石膏板吊顶标高2.7米。
b.部分顶面做造型,下吊200毫米、300毫米、400毫米,根据设计将纸面石膏板裁切成各种直线或曲线造型,注意曲线造型要流畅、简洁 B.铝扣板吊顶
铝扣板有条扣(尺寸宽度100毫米、200毫米),方扣(尺寸600毫米×600毫米、300毫米×300毫米)两种,铺设效果见图2-64、2-65。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下吊400毫米左右。
C.各种玻璃(清玻、烤漆玻璃、钢化玻璃、磨砂玻璃、茶色玻璃等等)
以及镜子、茶色镜子等材
料装饰顶棚,用广告钉固定玻璃、镜子的材料是直接固定在石膏板吊顶上的,适用于客厅、过道、玄关、休闲区等需特别装饰的地方。D.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如饰面板、木纹板、防火板、铝塑板贴面,不常用,但可视设计风格的不同适当使用,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
(3)顶棚图灯具标注
家居设计常用灯具标注见图2-66,建议学生直接去灯具市场考察实样。(4)功能分区顶棚设计要点
a.玄关要有触手可及的开关,玄关吊顶一般比起居室底,可下吊300毫米×400毫米,可做柔和暖光造型。
b.起居室特别是电视机背景上方要结合电视机背景立面设计灯光造型,与立面呼应。
c.餐厅的天棚设计是重点,采取对称形式,富于变化,几何造型中心尽量正对餐桌。顶部的吊灯为主光源,同时可用低照度的辅助灯烘托气氛,不宜用蓝紫色的彩色照明。
d.厨房吊顶可下吊300毫米×400毫米,内走排风管道,一般用铝扣板进行吊顶。
e.过道吊顶要比卧室和书房底,可下吊3 0 0毫米×400毫米,可做柔和暖光造型。要结合过道尽头立面进行灯光造型设计,与立面呼应(图2-67)。
f.书房一般不做造型,大面积铺设纸面石膏板,保证照度即可。
g.卧室照明宜采用间接光源或可调光源,光线要舒适、柔和、安静。一般安排一盏柔光吸顶灯,两盏床头灯即可。如有化妆桌或书桌,要在上方加日光灯(图2-68)。
h.卫生间吊顶可下吊300毫米×400毫米,内设热水器等,一般用铝扣板进行吊顶。4.家居立面图设计(1)立面图介绍
立面图是空间设计的细部交代,图纸形式最多。立面图表达室内每一个功能区域空间中4个方位的立面装饰效果,包括家具的造型和布局、天棚与地面的材料与特点。
在立面图上应尽量显示室内的装修风格,色彩效果,材料的质地,橱柜、陈列架等的式样与布局,开关、插座、龙头、排气扇等设备的安置,墙上装饰物品的位置与造型,等等。(2)立面图绘制步骤(图2-69)
a.将需绘制的立面所对应的平面图部分和顶棚图部分截取出; b.绘制辅助线;
c.根据层高,用粗实线绘制顶棚线和地面线; d.根据截取部分,用粗实线绘制两边的墙体线;
e.根据截取部分的物件位置,用中实线详细绘制立面设计图; f.用细实线尺寸标注;
g.材料与施工工艺标注;
h.图名和比例标注; i.绘制剖面详图。
(3)立面装饰设计与材料选用
立面的装饰设计要根据美学原理、设计风格,对任何可用材料进行创意发挥,但应注意各个立面风格用材的统一。下面为根据安泰大厦实际案例的立面图分析,设计者为戴素芬(图2-70至图2-72)。A.玄关立面
玄关立面的主要设计物件是鞋柜以及正对门口的墙体或隔断面的设计。B.餐厅立面
餐桌背景立面要与地面、吊顶做统一处理。C.厨房立面
厨房立面可交由专业的橱柜公司处理。D.起居室立面
起居室立面是立面设计的重点,一般有3个面,设计时除处理好每个立面的效
果外,还要注意3个面的主次关系。电视机背景立面要重点装饰,特别注意装饰照明效果的处理;沙发背景立面与电视机背景立面遥相呼应,可以选取电视机背景立面的某一设计元素简洁处理;落地窗墙面只设置窗帘,要限定好颜色和风格,最好与业主一起挑选(图2-73至图2-77)。E.卧室立面
主卧立面也是立面设计的比较重要的部分,一般有4个面,包括电视机背景立面,双人床背景立面、落地窗所在立面,还有衣柜所在立面。设计时除处理好每个立面的效果外,还要注意4个面的主次关系。电视机背景立面要重点装饰,特别注意装饰照明效果的处理;双人床背景立面与电视机背景立面遥相呼应,可以选取电视机背景立面的某一设计元素简洁处理;落地窗立面的窗帘和衣柜所在立面的衣柜门设计,也要协调统一
子女房立面的设计方式与主卧相同,要根据子女的年龄、性别、爱好,确定风格、立面材料和色彩(图2-80、2-81)。F.储藏柜、衣柜立面
储藏柜、衣柜立面要根据人体工程学和业主生活习惯,进行编排。尽可能地利用空间,将生活用品进行合理的收纳(图2-82、2-83)。G.卫生间立面
卫生间立面要进行防潮、防水处理,再贴设墙面砖(图2-84、2-85)。5.图纸调整 A.目录编写
图纸完成后,还要进行图纸目录编写,便于施工人员查看(图2-86)。此外,还要进行图纸封面、封底设计。
B.完成其他施工辅助图纸
设计图完成、定稿后,还需和专业人员配合编绘电力线路图、开关图、水管改造图(图2-87至图2-89)。6.设计说明
(1)撰写设计说明
撰写设计说明主要包含以下几点:设计风格确定;选用哪些材料表现这种风格;如何进行空间布局;设计亮点,特别能打动人的地方(2)演示设计说明
采用P P T的形式向业主演示设计作品,具有简易、直观的效果(图2-93至图2-101)。处理时需要使用的软件有CorelDRAW,Adobe Photoshop等。
小结:学生前期调查学习还不是很了解,对施工现场缺乏了解,在以后的教学练习中要加强实践训练。
七、作业布置
1.绘制金万科A14-5室内平面布置图,天棚图,立面图,电路图。
八、教具:机房
一、章节内容:第三章 家居设计风格
二、课 时:4学时
三、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掌握别墅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和后期等几个具有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导入的CAD平立面图完成建模部分的制作,然后分别赋予屋顶、窗玻璃、烟囱和墙体材质,接着进行V-Ray
渲染器的灯光和渲染设置,最后在PHOTOSHOP中完成别墅的后期制作。掌握别墅建筑室外建模的创建方法和一般工作流程,为以后的建筑效果图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1.导入的CAD平立面图完成建模2.赋予屋顶、窗玻璃、烟囱和墙体材质
本章难点:1.Target目标摄像机的设置 2.灯光Target Spot(目标聚光灯)的创建 3.V-Ray渲染器草图渲染设置渲染模型 4.能够熟练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效果图后期处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室内设计中简约主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简约”,精简极致,只取其最精华的部分;但简约并不仅仅意味着事物的简单,而是体现着一种简洁而高贵的生活概念。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是当今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简约主义。而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满负荷的工作,已让人到了身心疲惫的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轻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需要。而简约主义的设计风格就像一件简约、明快而时尚的艺术品,令人青睐。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居住者深层次文化底蕴和前卫的生活方式、家居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应是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与环境学理论在家庭装饰设计上的综合体现。即在设计上全力彰显人性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家”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最大活动空间及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最简洁、最便利的家居环境设计所带来的美的生活享受。
2.简欧式风格
欧式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 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曲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带给家人无尽的舒适感,实际上,和谐是欧式风格的最高境界(图3-10至图3-15)。欧式风格很讲究造型,门的造型设计,包括房间的门和各种柜门,既要突出凹凸感,又要有优美的弧线,两种造型相映成趣,风情万种。柱的设计也很有讲究,可以设计成典型的罗
马柱造型,使整体空间具有更强烈的西方传统审美气息。壁炉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载体,选择欧式风格家装时,可以设计一个真的壁炉,也可以设计一个壁炉造型,辅以灯光,营造出西方生活情调,让家居充盈欧美文化的抽象美感。3.欧式田园风格
纯美地中海系列的几个主要色调空间有个很好的诠释。白与蓝是比较典型的地中海颜色搭配。来自爱琴海岸纯美的白色房屋与海水蓝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想象悠闲地在晴朗的天空下远眺,又有海天一色的纯美自然,那将是怎样的美景?„„将这令人神往的平易和优美迁移到舒适的枕边,甜美地睡上一觉,醒后相信总有一份清透湛蓝的好心情伴着你!
黄、蓝、紫和绿的色彩搭配,别有情调。在质朴的咖啡色木梁下,黄色的墙面上挂着发黄的照片,几件有些历史的家具上配上蓝紫色的花纹布艺,小巧的花边室内盆栽和阳台上的爬藤植物,为家带来满屋的清香,这时手握一杯绿茶或是一杯咖啡,沉迷其中,那将是一份怎样的感动!土黄及红褐是北非特有的沙漠、岩石、泥、沙等天然景观颜色,在家居中我们用土黄色与红褐色的仿古砖简单拼铺,再辅以北非土生植物的深红、靛蓝色的相间的面料窗帘与沙发布艺,粗陶,加上生有绿锈的黄铜饰品,给人带来一种大地般的浩瀚感觉。
线条是构造形态的基础,因而在家居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风格体现手法。地中海沿岸对于房屋或家具的线条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融合了多种的样式及材质,显得比较自然,因而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都形成一些独特的造型特点。白墙不经意涂抹修整的结果也形成一种特殊的不规则表面。在貌似不经意中透露出师法自然的生活理想。地中海系列在此基础上用简单的几种表达方式,尽可能地实现了现代建筑
与“地中海风格”的完美结合。
在欧式风格的家居空间里,灯饰设计应选择具有西方风情的造型,比如壁灯,在整体明快、简约、单纯的房屋空间里,传承着西方文化底蕴的壁灯静静泛着影影绰绰的灯光,朦胧、浪漫之感油然而生。房间可采用反射式灯光照明或局部灯光照明,置身其中,舒适、温馨的感觉袭人,让那为尘嚣所困的心灵找到了归宿 4.新中式风格
设计说明 本案是一个别墅设计,业主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人士,在做设计之前和客户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去沟通和探讨对生活的理解,在我们的观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客户以完全信赖的态度委托我们设计本案的空间。通过和客户的前期沟通和理解,我们运用了现代的设计手法,以现代和古典元素的结合、平面色度的变化来体现空间,整体的空间采用黑白色为主的对比色度。在楼层空间设计上,以比较大胆的设计理念来体现,同时用家具现代的混搭手法的摆设去完成空间的布置。把客厅分为静区与动区,可以完全改变常规的客厅摆设形式,通过在整体空间上的通透设计以及结构的变化结合来展示空间的人性体系。在空间部分墙体装饰设计手法上,运用了中国屏风的设计元素来加强空间的视觉变化。在区域空间层面设计上也是以同样的手法来表现,同时通过对面的色度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来展示当代豪宅空间的新理念
七、作业布置
1.简欧式风格与现代简约风格的区别
八、教具:多媒体教室
第五篇:住宅空间设计方法教案
住宅空间设计方法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家居空间设计规划与设计原则,了解家居空间设计程序和施工步骤,使学生明确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的整套流程。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居空间设计原则;掌握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家居空间设计程序;家居空间设计施工步骤;
三、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家居空间规划设计原则讲授 1居住规划原则
居住空间的规划即是对现有空间的限定和再安排,是运用界面围和、材料结构尺寸、空间之间的比例、实与虚等个方面来规划的。规划本身有其特点和变换的规划组合方式。规划组合的方式包括设置、围合、凸起、下沉、覆盖、以及材质、色彩、肌理、构架等方法。
居住空间规划的“三性”原则(2)功能布局合理原则(3)动静主次区分原则(4)整体化个性构思;2 居住设计原则
居住空间的设计是多种学科的交集。
(1)空间原则(2)形式美原则(3)
情感预判度原则
(二)家居空间设计程序介绍
1.前期设计--2.主体拆改--3.水电改造--4.木工--5.贴砖--6.刷墙面漆--7.厨卫吊顶--8.橱柜安装--9.木门安装--10.地板安装--11.铺贴壁纸--12.散热器安装--13.开关插座安装--14.灯具安装--15.五金洁具安装--16.窗帘杆安装--17.拓荒保洁--18.家具进场--19.家电安装--20.家居配饰
装修全过程20个环节解析
(一)前期设计
(二)主体拆改
(三)水电改造
(四)木工
(五)贴砖
(六)刷墙面漆
(七)厨卫吊顶
(八)厨柜安装
(九)木门安装
(十)地板安装
(十一)铺贴壁纸
(十二)散热器安装
(十三)开关插座安装
(十四)灯具安装
(十五)五金洁具安装(十六)窗帘杆安装(十七)拓荒保洁(十八)家具进场(十九)家电进场(二十)家居配饰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熟记住宅空间设计的规划、原则、程序等相关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