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扎特授课稿
1.孔子首创私学(论语)2苏格拉底产婆术.亚里斯多德..的全面发展3赤赤 尔巴特科学教育奠基人4捷克夸梅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5(学记)世界最早的书。6斯宾赛(教育论)以实证主义思想为基础7卢梭(爱弥尔)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0教育起源论有心理生物需要劳动起源论
古代教育特点:1教育目标的狭窄性教育对象的阶级性教育内容的强制性教育机构的机械性.现在教育的特点:教育目标强调素质造就人才弘扬个性尊重创造2教育时空上墙强调教育的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3教育地位强调全民化民主化大众化…教育的功能:既有导向选着评价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的终身性自由性阶段性可持续性.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提升专业发展的自由性积极参加教育改革自觉从事行动研究.加强教育反思.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学生成长的途径学生教学的客体受教育者影响者不成熟的个体有事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塑造性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形成真确的自我意识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人身态度2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主动学习做事交往3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目标和责任是一个国家对教育的要求的具体化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能力智力和生命价值的形成3教学应该注重感情态度价值管的形成。教学的原则科学和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启发循序渐进,巩固,因材施教性原则。教学基本方法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2 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 参观 3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练 实习作业 练习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育的客观制约性1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影响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 教育目的得确立 影响教育的结构 促进教育的变革2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规模速度 决定部分教育的内容 决定教育制度3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学教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文化间接对教育的影响4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 1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人人受充分(法定)教育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2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化缩小城乡差距校间差距个体差距 建立促进教育公平化得机构3促进教育终身化4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课程目标应该凸显人的价值促进整个人的发展 2课程应回归生活再现不同文化特色3课程管理应该促进民主参与课程评价应该和谐发展
第二篇:莫扎特演讲稿
莫扎特
自我介绍。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音乐家的是莫扎特。我给我的演讲主题叫做“乐神之子——莫扎特”。
下面我将从一下三部分为大家简单讲解、回顾一下莫扎特的传奇一生。生平简介、音乐作品及其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来说一下莫扎特的生平简介。生于1756、死于1791。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这才多大年纪。35岁,对,这个传奇的音乐家仅仅活了35年。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太羡慕嫉妒莫扎特的音乐才能了,还是更喜欢去听他的音乐了,就这急急的把他召唤回去了。这个是莫扎特一生35年的时间表。1756年1月27日,0岁,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有六个兄弟姐妹,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他和他的姐姐安。三岁时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四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学习钢琴,五岁时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曲子,六岁时随父亲学小提琴,第一次巡回演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十六岁结束自己的十年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21岁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海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25岁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莫扎特和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26岁(结婚前一个月)《后宫诱逃》演出成功,被推到维也纳生活的最前方,28到31岁,生活在维也纳的老式楼房里,和妻儿度过最美好的时光,创作《费加罗的婚礼》,在这教过贝多芬,35岁痼疾缠身,直至死亡。
在莫扎特这短暂的35年时间里,我觉得他做的最重大两件事情。一是他的十年漫游生活。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在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1763年6月到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二是与主教决裂
毅然辞职。上边说到,莫扎特结束十年漫游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遵照父亲的意愿,在大主教的宫廷乐团里担任首席小提琴手。这期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可他在宫廷乐团里过得并不愉快,他清楚的认识到,在贵族眼里,崇高的音乐不过是他们对权力的奢华粉饰,大主教把他当作一个佣人,那种颐指气使,随意派遣甚至故意欺凌都让他无法忍受。莫扎特是一忍再忍,直到忍唔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1781年6月,二十五岁的莫扎特果敢的做出了一个人生抉择——与大主教公开决裂,这也让他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父亲曾经要求他向大主教赔礼道歉,但他坚决拒绝,高尚的心灵使他在权贵面前不再低眉折腰。对于一个天才,或许我们并无法理解他做出这种选择需要付出了多大的勇气,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意味着他将面临不可想象的艰辛、饥饿甚至死亡。而实际上,这些困境他也确实都遇到了。莫扎特的一生中,完全是在音乐创作中度过的,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他还在举世闻名的《安魂曲》,在创作了一半时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人世。
对于莫扎特的死亡之谜,社会各界曾近展开无数的讨论研究,有认为他是被情杀,被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联合毒死;有人说,是因为他的竞争对手羡慕嫉妒他的音乐才能,被竞争对手所杀;还有人说他是死于疾病,感染风寒、心脏病、疟疾、等等众说纷纭;还有人说,他是因为缺少日照,进而缺少维生素D而死亡的,因为莫扎特生前白天睡觉,晚上创作,确实很少接触太阳光。直至今天他的死亡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第二部分,音乐作品及其风格。(ppt读)可能有人会说,其他著名音乐家一生中也创作几百部作品,但是,现对于莫扎特这短暂的35年来说,不可谓称不上是惊叹的。下面我就列举了一些他比较著名的被后世所流传广泛的音乐曲目。(读ppt)今天,我在后面挑了两个我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曲子,来与大家分享。《费加罗的婚礼》和《小步夜曲》。其实本来也想说下一《安魂曲》来着,但是仔细一下,于今天的氛围不太符合,就放弃了,大家可以私底下自己好好品味一下。对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成是风格多样的,虽然他的一生时间短,但是所经历的事情可是一点也不少的。莫扎特属于维也纳派古典音乐,与海顿、贝多芬并称维也纳三大巨头,他们是师徒关系。莫扎特早期的生活是在在教堂作曲;所以音乐风格壮丽、豪华、辉煌、有气势。中期:为德国皇室作曲;音乐风格带有浪漫色彩、华丽、高贵、庄严、又活泼、有趣后期:在穷困中作曲;神秘、壮丽
接下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步舞曲》。“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再多一些了解《小步舞曲》的指示,也可以听赏如贝多芬、巴赫等名家的相同题材作品,横向的了解这一风格的音乐,扩展我们的艺术视野。
接着是《费》。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 莫扎特众多歌剧中最著名的,也是巅峰之作。
此时,已经从大教主的樊笼理解脱出来,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歌剧讲述了一位聪明的理发师费加罗与伯爵府的女仆苏珊娜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与心怀不轨的伯爵展开较量的故事,期间穿插各种生动有趣的人物和故事,最终处于第三阶层的平民终于让荒淫伪善的伯爵当中出丑认输。这部歌剧情节曲折生动,风格明快幽默,喜剧效果突出,是莫扎特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阶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三、对后世的影响。(读ppt)爱因斯坦说,人死时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歌德更宣称,莫扎特创造了世界一种极为罕见的音乐光环.这都是极高的评价。“回到莫扎特运动”。。。莫扎特效应。。。
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莫扎特虽然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两百多年,但是他存世的音乐正如他的精神灵魂一样,陪伴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力去再多听一听,多品一品,要不然就白了人世间一回了!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听!
第三篇:《扒手莫扎特》
《扒手莫扎特》观后感
《扒手莫扎特》荣获第80届奥斯卡电影最佳真人短片奖,而当我们今日回头再来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或许和当时导演来拍这部影片时的初衷又有所不同的吧。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不一样。
《扒手莫扎特》也真的着实很短,和一般的电影的150分钟相比,30多分钟的影片的确显得短小而精悍。利用这短短的30分钟介绍了一个有关于扒手的故事,一对有点小白痴的老扒手,以及一个一直跟着他们的哑巴小乞丐最后变成了他们赚钱的“宝”的简短的故事。
故事情节没有那些长影片故事情节的复杂和悬念,而利用简单的叙事手法,将这两个扒手的性格勾勒地活灵活现。
两个靠扮演警察来糊口的扒手,他们的假警察生涯也以真的警察将其他3个同伙抓进警局而悲惨的告终。而在警察走过的时候,理查德为了掩饰自己,手抓住了旁边的一个小乞丐。在当他们逃离现场,甩开小乞丐时才发现这家伙还真有点执迷不悟,一直尾随,跟着他们,直到他们忍无可忍在一个小巷子里停下来跟小乞丐理论。
但最后让他们沮丧的是这个孩子却是个哑巴,他们俩的吓唬对他根本就是无济于事。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理查德的一句“如果他留下,我也留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人性的一丝善良。虽然他们是扒手,也并没有坏到十恶不赦,也并没有坏到骨子里。我觉得这是本部影片的第一个闪亮点。
而第二个闪亮点是有关于他们在对待小乞丐的行为上的教导。在小乞丐伸手要水的时候,他们用手语教育他乞讨在他们这里并没有,有的只是拿,若以后还有的话那就要砍掉手。而最后小孩竟然耸耸肩„„其实,在这里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冷飕飕的凉风袭来。面对如此纯真、如此无知的小孩子的时候,他们对于他的教导并不是善良,而是一种具有掠夺性的做法和想法。
第三个闪光点的话就要说到床和教他鞋子的事了。吃完晚饭,小乞丐抢了他们的床,两个大男人只能挤在一张小床上睡觉时的情景是让我们有点感动的,我们看到一个扒手在看小乞丐已经熟睡在自己床上时的那种温和的眼神。或许,他此时想到的或许是这样一幅画面:自己的孩子睡熟后,作为父亲看着儿子的那种充满深深爱意的眼神。也或许他根本没想到这些,这些对于生活在下层的他们而言或许就是一种奢侈,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让我么你再来看看他们教小乞丐写字的事。从他们教他写“房子”,由“方子”,更改为“芳子”,他们的不识字,他们的文盲,让我们感到惋惜,但他们对于小乞丐耐心的教导和教他写字的初衷却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心中也是充满了阳光和温暖。
说到第四个闪光点的话是有关于小乞丐。我们也都有看出正因为小乞丐的出现而让整部影片充 1
满了活力和搞笑。他由最初的把两个老扒手偷来的钱包还给失主导致一个老扒手鼻子受伤的事,到最后竟然在电影院爬到座椅底下偷来钱包的事。扒手的赞扬,“不。就是我想10年也想不出来”,而另外一个扒手则是更加深受感动,说他是“扒手中的莫扎特“,也认为这是上天对于他们的恩赐,奖励给他们的礼物,他是他们的宝。
故事的结尾在一个充满搞笑的当假警察面对真警察时的囧状中结束,但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小乞丐坐在警车里快乐而天真的笑容。
电影是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却还没有结束,由小乞丐映衬出来的是我们当今社会像他一样的路边小孩并不鲜见,而这些问题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到底和谐社会应当如何构建,到底一些社会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将是我们所要面对的„„
第四篇:《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
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自杀是这部影片的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利用种种阴谋杀死了莫扎特。
一个尚在人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萨列里在32年后第一次在人前讲述他内心的秘密。
萨列里在当时的维也纳也是有名的宫廷御用音乐家,备受国王的宠爱。当时在欧洲已经很出名的莫扎特也来到了维也纳,萨列里从莫扎特那听到了真正的音乐,深受感动,同时也感到威胁。这位人称4岁写协奏曲,7岁写交响乐,11岁写大型歌剧的音乐家很快就受到了国王的赏识,国王让他在宫廷演奏,为乐队指挥。
萨列里非常的记恨,尤其是在他看到莫扎特放荡不羁,极度轻浮的生活态度后,他十分震惊,他觉得上帝十分不公平,把对音乐最大的天分全给了莫扎特,又为何要他同时存在,他觉得,这样存在是上帝对他的讽刺,是对他的嘲笑。于是,他内心丑恶的一面开始萌芽。
他一方面对莫扎特表现出友好和对他音乐的欣赏,另一方在国王和大臣之间挑唆,很快边致使大臣们对莫扎特的苛刻。莫扎特的歌剧在这种情况下被大量的删改,其中多事因为皇室的“禁令”。与此同时,萨列里又在莫扎特的经济上予以破坏,是莫扎特的歌剧只能上映少数的几场便被停止,莫扎特与宫廷的矛盾由此开始加深。
萨列里心爱的女孩被莫扎特占有,加剧了萨列里对莫扎特的报复,他戏弄莫扎特的妻子,收买女佣匿名为莫扎特夫妇服务,暗中想窃取莫扎特新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可以为他所利用的内容。宫廷里的大臣总有理由刁难他,国王总有自己对的理由,莫扎特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只有据理力争,而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莫扎特父亲的死,让他极度沉痛,他在歌剧中悼念着父亲,但又久久不能从这种悲境中走出,以至使他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里萎靡下去。
萨列里再次抓住了时机,他以黑衣蒙面人的形象去了莫扎特的家,这个形象像极了莫扎特的父亲,他给了莫扎特钱,要莫扎特为他写《安魂曲》,并在短期内完成。这一切给了莫扎特强烈的内心煎熬,但是他毅然接下了这
个生意。
莫扎特不停的赶写,他一边为小剧团作曲,一边面对家庭的窘迫,他带对父亲的感情去写《安魂曲》,这一切一切耗尽了他的心力,他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健康,他受着病魔侵蚀的身体,在他累倒之后,萨列里假装好心送他回家,使莫扎特对他心存感激,一边却利用小剧团送来的分红钱告诉莫扎特是蒙面人送来的,要求他抓紧时间写曲。
莫扎特写曲,他来记录。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得不被莫扎特的天赋再一次震惊,他感受都啊了他绝无仅有的才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是他心生怜惜,他甚至没有让莫扎特休息一分钟,一首非凡的安魂曲,就这样在莫扎特和病魔作斗争的情况下诞生了。
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与他相见。那么瘦弱的身体躺在那个狭小的棺材里。他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安魂曲不知道是否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但他那一首首熟悉的宛若天籁般的旋律,却始终提醒我们有他这样一位音乐天才,曾经多么真实的存在过。
他的葬礼,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队伍,普通的一个墓,和其他人们一同被埋葬。
他的人生是没有起落的,从音乐神童到天才音乐家,年轻,无礼,而又乐观带有神经质的笑声,这是否是在掩饰他内心极度的不安?
莫扎特具备所有的感情而绝对没有激烈的感情,——除了骄傲;这是一个可怕的例外,但骄傲的确是他天性中极强烈的情绪。
他是快乐的,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象他的那么艰苦。那是一场无休无歇的,跟贫穷与疾病的斗争。这斗争、到他三十五岁才由死亡加以结束。那他的快乐是从何而来的呢?第一是从他的信仰。他的信仰没有一点儿迷信的成分,而是富于智慧的、坚强的、稳固的,非但没有被怀疑动摇,便是极轻微的怀疑也不曾有过。他的信仰非常恬静,和平,没有狂热的情绪,也没有神秘气息,他只是真诚的相信着。那笑,空灵的只剩孤独,在一般精神骚动的病态的天才,创作可能是受难,他们往往千辛万苦,追求一个不容易抓握的理想,在一般象莫扎特那样精神健全的天才,创作是完美的快乐,那么自然,几乎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对于莫扎特,作曲和演奏,是跟吃、喝、睡
眠,同样不可缺少的机能。那是一种生理的需要,而且有这个需要也很幸福,因为这需要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满足。
一个这样的天才,在他的艺术领域内自然无所不能,而且在各个部门中都发展得同样完美。但他特别适宜于写作歌剧。
我们不妨把他主要的特征重述一遍:
他有的是一颗完全健康而平衡的灵魂,一颗平静的、没有热情的风暴、可是非常敏感、非常婉转柔顺的心,受着坚强的意志控制。这样的一个人假如能创造,必然比别人更能用客观的方式表现人生。热情的人精神上有种迫切的要求,无论作什么非把自己整个放进去不可。莫扎特可完全不受这种要求的牵掣。莫扎特纯粹是个音乐家。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学修养的痕迹,更不象贝多芬那样的注意文学,老是自修,而且成绩很好。我们甚至不能说莫扎特主要是个音乐家。因为他只不过是音乐家。——所以对于在歌剧中需要把诗歌与音乐融和为一的难题,他用不到多所踌躇。他用一刀两断的方式解决了,凡是有音乐的地方,决不许有竞争的对象。
可见音乐是人生的绘画,但这人生是经过净化的。反映心灵的歌词,必须对心灵有诱惑的力量,但不能伤害皮肉,“引起耳朵的反感”。音乐表现生命,但是是一种很和谐的表现。这种情形,不但在莫扎特的歌剧是如此,在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虽然他的音乐表面上象是刺激感官的,其实并不然,它是诉之于心灵的。
莫扎特的音乐永远表现某一种感情或是某一种热情。还有一些场合,莫扎特超升到更高的境界,摆脱了那种内心的争执,到达一个崇高与和平的领域,在那儿,人间的情欲和痛苦完全消失了。那时的莫扎特是跟最伟大的心灵并肩的,便是贝多芬在晚年的意境中,也没有比凭了信仰而蜕变的莫扎特达到更清明的高峰。就象死亡给我们留下来的,在发展途程中天折了的莫扎特,对我们成为一个永久的和平恬静的泉源。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激情的波涛把所有的艺术都冲刷过了,把音乐的水流给搅混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有时候到莫扎特的清明的天地中去躲一会,的确是很甜美的;他的清明之境,好比一个线条和谐的奥令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远瞩,眺望平原,眺望贝多芬与瓦格纳的英雄与神明在那里厮杀,眺望波涛汹涌的人间的大海。
第五篇:社区矫正检察授课稿
社区矫正检察法律大讲堂讲话稿
【 刑事执行检察主要职责】
死刑执行检察:死刑执行临场监督。
监禁刑执行检察:对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执行检察,如驻监狱检察、驻看守所对留所服刑进行检察。
剥夺政治权利检察:就是对公安机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活动实行监督。财产刑执行检察:对法院执行罚金刑、没收财产刑执行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检察和监督。
强制医疗执行检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为人民法院,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对决定、交付及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检察。
羁押执行检察:主要是指对刑事拘留、逮捕两项刑事强制措施执行的检察。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检察:执检部门并不对所有监视居住检察,只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进行检察,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监视居住的一种执行方式。新《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 办理控告举报申诉案件: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发生的
办理罪犯又犯罪案件:是指执检部门负责监狱侦查的罪犯又犯罪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的留所服刑罪犯又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等。
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是指检察机关根据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证据的收集固定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等,审查其是否具有再次犯罪,或者妨碍诉讼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则建议办案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减假暂提请及决定等检察:对刑罚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活动以及人民法院审理裁定减刑、假释活动是否合法实施的监督活动。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是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司法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就暂予监外执行的呈报、审批、决定、交付执行、监管、变更等执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法律监督。
监管场所事故检察:对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脱逃、逃跑,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被监管人群体病疫,被监管人伤残,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等事故检察。
今天,我主要就是给大家详细说一下社区矫正及检察的相关内容。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
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西方国家在上世纪70、80年代广泛开展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并使之逐渐成为主导的行刑方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2年以前,我国长期以来的行刑实践仍以监禁矫正为主,单
一、僵化的矫正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践需要:2002年我国监狱的押犯数量达到154万人,相比1982年的62万人,短短二十年间增长了近2.5倍,各级政府用于监狱的经费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监狱执法经费支出144亿元,平均关押每个罪犯年费用为9300多元。
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众多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借鉴西方社区矫正的成功经验,寻求更人道、更有效的刑罚执行方式和罪犯处遇模式,提高行刑质量、降低行刑成本。
2002年在上海市普陀、长宁两街道试点社区矫正。
2003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司发【2003】12号《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六个省开展试点。
2005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司发【2005】3号《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河北省等十二个省(区、市)被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同年河北省在部分地区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9年全省开始试行社区矫正)
2012年1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同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社区矫正步入规范化。
中国的“社区矫正”包括:缓刑、管制、暂予监外执行、假释。一般来说,缓刑犯所占社区矫正比例最大。截至目前,滦平县监外罪犯253人,其中剥夺政治权利16人,社区矫正237人,社区矫正中,管制9人,缓刑222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假释3人。
剥政不属于社区矫正,一是刑诉法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的对象;二是剥政要求罪犯“不作为”,不行使刑法第54条的各项规定(选与被选,言论、出版,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公司企事业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社区矫正要矫正罪犯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要求罪犯积极参与矫正学习、劳动和思想改造等,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
三、社区矫正的意义
(1)开展社区矫正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
刑罚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减少狱内交叉感染,防止其重新犯罪。
另一方面,也为罪犯创造了极为宽松的改造环境,解除了高墙电网的束缚,有利于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充分体现立法本意的人道主义原则。
(2)开展社区矫正有利于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升罪犯的社会价值
把罪犯放在社区进行矫正,一方面可以减少监狱人口,减少国家对监狱运行的投入,降低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改造的压力,使监狱能够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矫正那些恶习深且社会危害性大的罪犯,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使本身处在社区之中的矫正罪犯,不与社会脱钩,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各项生产中,继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要知道,被监禁起来,与社会脱钩的,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比如监狱的体制生活会让人麻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布鲁克斯在监狱中是受人敬仰的老好先生,他个子矮小,面容和善,负责监狱里的图书馆,他与一只小鸟作伴,吃饭的时候会将小鸟藏在怀中小心翼翼地喂养,然而面对释放的机会他却宁愿以身试法也不愿离开监狱。最终,在服刑50年后老布获得假释出狱,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他因为多年来已经习惯监狱里的体制化而无法适应社会,最后绝望自杀。
再比如,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科技、新词汇、新思想、新生活方式、新法规等,让你在被一定时间隔离后,迅速被边缘化,原来的谋生技能不够用,社会给你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在新环境中谋生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国监禁刑满释放后的犯罪率都较高的一大原因。
可以说,社区矫正的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惩罚和改造罪犯的重要方式,很多国家在社区中矫正的罪犯人数甚至超过在监狱中服刑改造的罪犯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被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基本占到了判刑罪犯总数的1/3。因此,社区矫正检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社区矫正检察的概念
对社区矫正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检察职责根据检察院组织法,检察院内设机构中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主要承担对刑罚执行的监督职责。《规则》第633条第2款规定“对刑事判决,裁定执行活动的监督由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负责。”
结合上述法律规定与社区矫正工作内容,社区矫正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构对被管制、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决定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也包括对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的法律文书送达、罪犯交付执行是否合法,依法进行的监督。
五、社区矫正检察的内容
有学者将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分为矫正前阶段监督、矫正执行阶段和解除阶段监督。对于矫正前阶段是否属于社区矫正检察,存有不同意见。主流意见认为,社区矫正检察,不应过多地关注裁决本身。原因在于:对管制、缓刑判决、裁定的监督一般由公诉部门负责,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决定的监督,一般由派驻检察机构审查,而社区矫正检察通常由基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承担。社区矫正检察中如果继续就裁决本身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一方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不了解案件情况,难以监督;另一方面会出现重复监督问题,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因此,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监督重心应放在矫正执行过程中,当然如果接到举报,或者在监外执行检察中发现对社区服刑人员适用监外执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可以就有关问题做必要的审查,发现适用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决定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监督纠正。
社区矫正检察主要内容包括:
(一)交付执行检察
1、交付执行的判决裁定,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审查被交付执行的判决裁定,是否发生法律效力,防止没有生效的判决裁定被提前交付执行。
2、法律文书送达,是否按照规定进行。
(1)是否按照规定在法律文书生效后10日内及时送达。
(2)送达的法律文书是否齐全。人民法院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送达判决书,裁定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执行通知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等;监狱、看守所对被裁定假释的罪犯,应送达判决书,假释裁定书,假释证明书副本,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出监(所)鉴定表;监狱、看守所,对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应送达:暂予监外执行审批表、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出监(所)鉴定表。
(3)是否按照规定送达应当送达的执行机关和检察机关。法律文书是监外执行的依据,也是人民检察院检察监督的依据。送达不到位,判决裁定决定的执行就成为一纸空谈,对执行情况进行检察也就无从谈起。
2012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后,一直到2012年6月份左右,滦平县法院还在一直向滦平县公安局交付,滦平县公安局也收,不过公安局下属乡镇派出所收了人也不管了,在2009年试行以来,派出所就不管矫正管理了,今年我们在查衡某涉嫌玩忽职守的案子时,就发现五六个这种人,找这些人谈话问司法所管他们没,他们说法院就让他们去派出所了,到法院一查执行通知书送达回证都是送达公安局的也有公安局的回章,好在这些人都已经安全经过矫正考验期了,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
3、是否有漏管情况。
漏管是指在交付执行过程中,法院、监狱等未依法交付,或司法行政机关自身原因未及时登记列管,导致社区矫正对象未能得到有效监管的情况。
脱管,是指在列管后,社区矫正罪犯故意脱离监管,或者执行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未对社区矫正对象有效监管的情况。
法律规定假释,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去监狱接。监狱、看守所出监的暂予监外执行犯由其警察送至执行地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直接决定的暂予监外执行的,由法院通知执行地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缓刑和管制的交接,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未规定当面交接,而是要求社区矫正对象自行按期到执行地司法所报到,法院三日内送达相关执行法律文书,执行机关三日内送达回执。河北省高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印发的冀司[2009]156号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法院在宣判前通知,宣判当日司法行政机关到庭面交矫正对象及执行法律文书。
但在实践中,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检察院在判处及执行过程中衔接并不充分,漏管情况多有发生。审判机关、执行机关两地较远,或者基层审判机关、执行机关人力资源有限,难以按照法律规定当面交接;衔接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漏管,执行文书未邮寄、执行文书邮寄不全、执行文书邮寄丢失、执行文书邮寄地址错误,执行文书交由被执行人携带报到,被执行人未依法报到接受列管,法院未履行告知义务造成罪犯不按期报到。
很多外地法院未依法抄送文书至执行地检察机关。
双桥区司法局、法院已经实现了当庭交接,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滦平司法局和法院这方面还做的不够规范。
(二)社区矫正监管活动检察
监管活动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构监督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的监督。监督管理活动,是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行教育,监督管理,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具体执行活动,监督管理活动是否依法进行,关系到刑罚执行的公信力,关系到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以及预防犯罪的目的能否实现。
对管理活动的监督检察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对依法应在辖区执行社区矫正的罪犯进行全面接收。
2、矫正考验期限是否准确。
3、是否建立监管和矫正档案,落实监管和矫正措施,4、是否有托管情况。
5、需要请假离开所居住的区域,是否进行审查,并为其办理批准等相关手续。
6、社区服刑人员迁居的,迁出地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履行相关手续,及时向迁入地司法行政机关通报情况、移送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档案,迁入地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及时接管,继续监督考察。迁出地和迁入地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将相关情况告知检察机关。
7、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管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是否依据法律规定予以及时处理。
8、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及时办理解除矫正等相关手续,并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通报情况。
9、司法行政机关是否切实保障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如是否告知社区服刑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是否有强迫社区服刑人员从事超强度的公益劳动,或对其进行变相体罚等;是否尊重和保障其辩护申诉控告等权利。
10、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是否有别于成年人,是否履行了保密规定,矫正过程中,是否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等原则。
(三)社区矫正变更执行检察
变更执行检察是人民检察院对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限内,有关机关对其作出的变更刑期、考验期或收监执行的变更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以及对依法应当作出,变更形式考验期,或者收监执行的,没有作出变更,依法予以监督。
变更执行检察主要包括:
1、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对罪犯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予以收监执行的建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2、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3、应当作出变更,刑期考验期,或者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未予以变更。
4、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作出的收监执行决定,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5、监狱、看守所具体收监执行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四)社区矫正解除检察
对社区服刑人员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社区矫正期限届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其解除矫正。
检察内容:
1、社区矫正期限是否准确届满。
2、解除矫正的程序是否合法,解除手续是否完备。
(五)社区矫正终止执行检察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1条第1款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终止执行检察内容:
1、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完备。
(六)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1、在社区矫正监管活动检察中,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适当进行职务犯罪预防教育。也可联合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矫正相关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工作。
2、发现社区矫正执行活动中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并报相关部门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社区矫正检察的重点
社区矫正检察的重点是对漏管、脱管的检察,因为漏管和脱管代表着罪犯未受到应有的矫正管理教育,重新犯罪率比较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并且,社区矫正执行方面的职务犯罪也多与漏管、脱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2016年,我执检部初查了双滦区法院原刑庭副庭长刘某涉嫌玩忽职守案的犯罪线索,最后由于一些原因最后将案件线索移交给了承德县检察院执检部门办理,刘某依法被承德县法院判处相应刑罚。此案就是因为刘某严重失职,致使12名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判决生效后未被及时交付执行,长期漏管,后其中一人在缓刑考验期内两次实施强奸犯罪,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社会影响。
七、社区矫正检察的方法
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第2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开展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察,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察等方式进行。
以前的检察方式,多为定期下乡实地文书抽查、服刑人员谈话检察,专项活动检察,法律文书核查等方式。
在社区矫正罪犯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间断性检查、抽查,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向社区矫正常态检察、日常检察转变,成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方面,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检察方式,比如互联网社区矫正管理档案检察、手机定位检察、微信管理检察等,还有今年年初,执检的统一办案系统上线,要求对辖区所有社区矫正人员列矫检察、日常检察、出矫检察进行建档管理,也是要让社区矫正检察进入日常化、常规化的一种体现。
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视,不过,全面、常态检察给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增加了非常大的工作量。
八、社区矫正检察的现状
滦平县社区矫正服刑人员,2015年新增154人,减少152人;2016年新增194人,减少140人;2017年截止11月新增120人,减少156人,三年各月份实有社区矫正人数在250-300人之间变化。仅档案管理一方面就占据了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这也是基层刑事执行检察的一大难题,希望在今后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以便执检部门在此业务方面能够挖掘出更多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