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写意人物画教案
美术系国画专业主干课
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 写 意 人 物 主 讲 人: 赵 振 山 单 位: 国画教研室 日 期: 2009年4月
“写意人物”课程教学方案
时间: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美术学2007级国画1--2班 课程编号:Z150115 课程时数:72学时
学分数: 4学分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国画专业选修课,是美术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中国画课程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研究和训练,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过程及趋向,从技法上掌握写意人物画的用笔用墨规律、造型及设色特点,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这一技巧进行写生与创作。
(3)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写意人物画临摹,是研究与分析古代及现代写意人物画名家作品阶段;第二章为写意人物画写生阶段,将在临摹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法运用到写意人物画写生之中;第三章是写意人体及小品练习阶段,用笔墨的形式来表现人体并作写意人物画小品的创作练习。
(4)教学时数: 72学时。
(5)教学方式:采用光盘等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范画挂图、范画演示等途径实施教学。教学章节及过程:
写意人物画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五周的水墨人物画课,使同学在理论上掌握中国水墨人物的发展渊源,在技法上掌握基本造形规律,基本笔墨技巧,为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讲述作为笔记,技法学习要临摹二周、后三周写生、作业临摹三张,写生七张,共计十张。
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工笔与写意的区分主要是在材料的使用及技法的表现方面。由于写意人物画多以生宣纸及水墨为主要材料,用墨性、墨趣来表现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写意人物画又称水墨人物画。写意人物画经过历史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造型与形式、用笔与用墨以及用水的技法规律和特点。
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形式特点 第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以意象造型为特征,是画家与表现对象的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合一,用写意的手段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既不追逐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对客观对象作过分夸张或者主观臆造。正如石鲁所说的“偏于主观者以形象为符号,偏于客观者以形象为拜偶,皆不足取也,余谓当取于客观,形成于主观,归复于客观,故造型之过程乃为客观--主观--客观之式也。”意象造型即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凭感情去感受感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交融所产生出来的形象,一定与客观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既熟悉,又陌生,处在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之中。画家正是凭借这个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突破客观真实性的约束,自由能动地去选择和利用造型的多种因素。可以舍去光影,减弱体积与空间的作用把体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立体的三度空间转化为平面的二度空间,可以打破焦点透视和表面现象的局限,去强调形象的内在的肌理,本质的结构,根据艺术形式美感的需要经过适度的提炼,适当的夸张、变形,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
第二、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点
传统中国绘画在造型手段上,舍弃明暗光影,减弱空间体积的作用,追求线面造形为主要形式特征,因此,以线造型就成为平面造型的主要手段,写意人物画造型也不例外。
事实上,客观物象中无法找到真正的线的存在,自然中的物象线的形式都具有体积。但是,由于中国画特殊的观察认识方法和表现形式,构成了意象造型的特点,线条又恰恰是中国画落实意象造型的最佳手段,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表现性,是客观与主观的最佳媒介。
写意人物画的线具有哪些特性呢?
首先,面对客观对象,线无法如实地表现光,无法如实地表现明暗,无法如实地表现色彩的丰富变化等。线只能是一种指示性的符号,它可以表现形状,暗示形体深度,表现形体的结构关系。线还能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骨”。这就是写意人物画的造形注重对象的结构和生长关系,即所谓的骨法用笔的特点。写意人物画的线条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求它必须越过对象的表象去把握结构框架。如果追摹光影,被表面所迷惑,就不能把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甚至变得被动无奈,无所是从。因为线这种造型手段的独立性,使得线在描绘对象的生长规律的同时,本身就带有一种形式化的趋向,所以线一方面要求把握形状,另一方面还要条理化、规律化,使线本身也要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如画衣纹,衣纹本身有时可能有条理,但有时可能不符合内在规律杂乱无章,这就要通过主观的认真审视,经过筛选重组,使其既不违背自身的规律,又符合艺术的审美要求。
其次,对于意象来说,线是中国画中落实意象的最佳造形手段。只有用线作为造形手段,才能够在宣纸上最自由地“造物在我”,才能最为自由地游刃于客观物象与主观心灵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物画是线的艺术,人物画的造型能力就是指用线落实意象的能力。
再次,线是人类最为古老的造形语言,因为线的便利性与直接性,所以人类最早的造形行为就选择了线的语言形式,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和早期艺术都能证明这一点。并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将线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造形语言。然而对线的广泛使用也随即产生了线的好坏标准,而这种标准,自觉不自觉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概念。
在西方绘画里用线造型虽也司空见惯,如安格尔、丢勒、荷尔拜因、高更、马蒂斯、毕加索、席勒、古图索等,但是与我们中国画的用线在本质上存有差异。在西画中,线是用来界定轮廓表现形体结构的,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随着造型进一步深入及色彩的丰富变化,开始时用来界形表现形体的线条已融汇于体面关系里去了。线已失去了主导地位的作用。这时线所起的作用无非是使形体更深刻,界线更明确。既便没有线的存在,其造型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状的构架依然能够成立。这与中国画的线在画面起的骨架作用大相径庭有着质的区别。西方抽象绘画虽然受东方平面造型的影响,也用线造型,但因绘画媒介材料的不同,也没有中国绘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殊(如毛笔等)而具有的即物表情、传神达意来得自如。因而,其造型功能和内涵与中国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与西方绘画线条相比,中西画的用线同异在于:
首先,中西画用线同样具有界形表现形体结构的功能,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画的线是整个绘画的骨架。如一幅人物画作品,画面上所出现的线有的表现形体结构,有的表现画面结构,有的则承担双重任务。这些线是画面的骨架,如果进一步的落墨着色,也要围绕着画面的骨架去完成,无论墨色怎么变化和丰富,线还是处于主要位臵,有些地方线条明显是为了让线突出出来,有些地方线条模糊是为了让线更加神秘含蓄。
其二,中国画的线不单只有一个界形的功能,而且也是一种造型手段。完全用线勾勒的形象可以独立存在。例如写意人物画,通过线的穿插、重叠、藏露,可以表现层次、厚度;通过线的快慢、转折、顿挫,可以表现运动的节奏与韵律;通过线的疏密、粗细、长短,甚至还可以表现黑白色阶的感觉,这一切西画是不具备的。
其三,中国画讲究书写性,讲究书法入画。由于中国画用的毛笔有着高度的灵敏性,很容易传达画家微妙的情感,所以线的组织编排、线的构成位臵,线自身的起伏、转折必然注入了画家的精神内涵,使其线条本身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像书法中的狂草,有的人并不去辩认它的具体内容,只去欣赏点线之间自身传达的美感。这在西方绘画里也是做不到的。
二、写意人物画技法规律
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使用的工具及材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工具材料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艺术高低的程度。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工具和材料的性能,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意象也无法在画面上体现出来。写意人物画用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墨及纸等,所以它的技法是如何运用笔墨的形式把人物表现出来,由此,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笔墨工具与掌握人物造型能力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历代写意人物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收借鉴了山水花鸟及其它画种用笔用墨的方法,创造了丰富的写意人物画技法经验。因此,我们要继承、吸取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经验,在艺术实践中以自身的独特感受去发展、拓宽,创造和积累新的经验,创造和时代同步的写意人物画。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学习继承前人精华的同时去发展创造适合表现当代人的笔墨技巧,展现符合时代审美、意趣的写意人物画。所以,学习和掌握写意人物画的技巧即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做古人的奴隶。
笔与墨,是一对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尽管笔墨不是同类。笔是工具,墨是材料;笔在画外,墨在画中;笔是用笔方法,墨是点画墨痕;墨通过用笔将对象表现出来,达到完美的结合。正如潘天寿所说:“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笔在,盖笔墨两者相依则用,相离则俱毁。”“笔为墨之骨,墨为笔之肉,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相合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平衡的变量关系:笔的变化增多,墨就趋于简化;墨色变化增多,笔就趋于简化。例如,勾勒线条,皴擦点去,以笔为主;渲染托晕即以墨为主。为了便于叙述笔墨的技巧,我们把笔法和墨法分开加以介绍。
第一、用笔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
一、绘画六法》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由此道出了造型与用笔的关系,也十分切合写意人物画造型与用笔的规律。用笔不仅受制于客观物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受自身发展所形成的一整套使用规律的规范。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用笔具有统一性,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所包容的内涵十分深奥。研究其内在规律,得心应手地掌握好用笔方法,是画好写意人物画的关键。
在写意人物画的用笔方面,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体会和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笔意、笔气、笔力,这是指笔的使用中所承载的来自人本身的精神力量和生理力量。
所谓笔意,是指意在笔先,以意使笔,不为笔使。正如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画是笔墨的根本所在,笔墨又是由心使腕用笔来完成的,这个“心”就是作品前后的“意”。不受意所支配的笔墨是无神的躯壳。比如画一个人物写生,必须在动笔之前,通过对模特的观察与认识,形成一个总体意象。只有产生了这种意象,你的用笔所表现的对象才能笔活墨灵。否则仅从特征、年龄等方面用笔模写,只能是失神谨貌。所以,以意使笔,才可以因意成象,以象达意。
所谓笔气,是指用笔的动力及气势。有气则为活笔,所以,作为一个中国画家需要不断地养气,养天然之气,用笔才会气贯长虹,天人合一。贯气是以气使笔,用笔按书法的书写原则而形成一定的顺序性,不描抹涂改,不僵死板滞,使气脉畅通,使气最终贯注于画面,使笔痕墨迹生气勃勃。画面的点画语言,依气的强弱节奏与连绵不绝的韵致而相互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使画面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笔笔互生,笔笔依存,增加或者减少都感多余和缺少。当气在画面整体构架上集中体现时,就成了通常所说的气度、气势、气机等玄妙词语。从这个角度上体会一笔书,一笔画,可知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快速制作,而是一气贯通的运笔顺序,最终“一画落纸,众画随之”,“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达到一种统一与和谐的画面艺术效果。
所谓笔力,是指气的外在体现,由运笔的过程导致笔与纸摩擦所产生的笔迹效果,这种效果可体现为绵里藏针、柔中带刚。中国画的笔力讲究力能扛鼎,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也就是黄宾虹所谓的“圆、重”。如屋漏痕,千里阵云,万岁枯藤,也就是黄宾虹所谓的“平、留”。笔力有阴柔之力,有阳刚之力,至阴易流于柔弱,至刚则易剑拔弩张,火气十足。如陈老莲的绵里藏针,刚中带柔,吴昌硕的绕金屈铁,皆笔力刚柔相济,是中国画线条的高级境界。笔力有两种内涵:第一是功力的力。功力是时间的结果。功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广义的功力不但包括运笔,还包括造型,学识修养等,这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练。有学养的画家愈老,他的功力越深厚,笔力愈老辣。这是因为他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越老越深邃。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无疑是增加学识修养的有效途径。第二是气力。气力是运笔的技巧,气力决定了每一笔的力量,因而也决定了一幅画的整体力度。下笔前要凝神静气,行笔时要以意领气,以气导力,以全身心之力,贯注于腕中,将全身心的力,凝聚于笔端,然后呈现于纸上。
用笔的具体操作技巧可分为执笔方法、行笔方法与用毫方法:
执笔方法:所谓执笔方法是指执笔时,手的各部位与笔接触所形成的状态。一般有三个原则:第一是指实。只有指实才能使手指控制住笔。第二是掌虚。只有掌虚才便于在作画过程中使转自如,灵活生动。第三是腕平掌竖。只有腕平掌竖,才能使笔毫处于中锋状态,全面地使用笔毫,优先发挥笔毫的主要性能。运指宜于写字和精细描画;悬腕宜作小画;悬肘宜作大画。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差异、习惯差异,执笔方法的不同也是正常的。
行笔方法:所谓行笔方法是指起笔、运笔、收笔三个在行笔中的基本动作。起笔和收笔要注意藏锋,以求自然含蓄,切忌锋芒毕露。如书法中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无往不复,无垂不缩”,一波三折等。写意的用笔有时由于比较快,一些收、缩的动作是在空中完成的,很像中国的太极拳,一元复始,往复不断。
行笔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可遵循黄宾虹所总结的五字诀:
平:如锥划沙,行笔用力匀劲,忌系马桩,忌忽飘忽坠,忌鹤膝蜂腰,忌板。
圆:如折钗股,一是转折曲行不脆裂,有强性,另是剑脊法,即一笔下去中间留白而具有立体感和苍劲感,很见骨力与圆意。忌刻、忌描。
留:如屋漏痕、用笔不是脱缰的野马,要勒得住,积点成线,可以在任何一点上撤笔、硬断。
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忌涂,忌抹。变: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是平圆留重的变化使用也就是笔性、笔管、笔意和各种性能变化的平圆留重的展开,忌结。
通过大量实践而掌握基本用笔方法后,运笔的速度则可以根据蘸墨的多少,根据所追求的效果灵活运用。唐代吴道子“落笔生风”,清代黄慎“草书入画”,形容用笔之快捷。李可染“行笔沉厚,积点成线”形容其行笔之缓。一般来说用笔快生动,但易飘薄;用笔慢则沉稳、厚重,但易滞易结,因此,用笔快要做到既生动又不飘薄;用笔慢要既沉稳厚重又不滞结。切忌毫无内涵的了草运笔。草率之习气,一旦养成,毛病难改。
用毫方法:所谓用毫方法,就是指善于使用毛笔的各个部位,画出不同形式的线条,使笔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用毫包括笔尖、笔腰、笔根。笔尖是毫端中锋处,笔腰是自笔端侧至笔根处,笔根是笔毫与笔管交接处。用笔尖是中锋,依提按抬压的不同,锋的锐钝也不同。用笔腰是侧锋。中锋是万毫齐力,笔锋在笔画中间运动,其线条两侧边线平实,线条圆浑饱满。侧锋指笔端偏向一侧,其线条两侧一边平齐,一边毛涩。侧锋多为中锋之辅。用笔根为卧锋,卧锋虽类似侧锋,但由于靠近笔杆,所以卧锋用笔更多变化,力度更大。中锋含蓄,元气内融;侧锋精神外拓,笔尖、笔肚、笔根可分别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根据个人的喜好、风格追求不同的笔墨效果。
第二、用墨
墨作为中国画面主要形式语言,在笔和水的作用之下,发生浓淡干湿的墨迹变化。这种变化和自然物象中的明暗、黑白等错综复杂的客观表象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在理论上为用墨提供了客观参照。不同的墨性与不同的墨性相组合,是与不同的心理情感效应同构的。墨是偏重于表达主观情感的语言,是一种主观的反应。这和西画使用色彩表现物象有本质上的差异,西画是使用色彩表现物象的真实,色彩的冷暖变化是偏重于表达感觉的语言,它是一种客观的反应。
墨不仅是以墨代色,不仅是运墨而五色俱,墨是笔的墨,墨法源于用笔,是用笔的变化与丰富,使笔法与墨法融汇贯通而合一。同时,墨还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形式价值。墨不但可以存在于黑白、明暗的客观组成关系上,而且由于纸的特殊渗化性能及水的运用,还可以从即定的笔迹形态规定之中游离出来,形成了中国画特殊的墨趣效果。
墨性 不同的墨有不同的墨性。松烟墨应用较早,以松木烧制而成,色感乌黑而没有光泽。油烟墨以油脂原料烧制而成,色泽鲜亮。故明人杨慎说:“松烟墨涂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净媚而不深重。”现在大量普遍使用的是瓶装墨汁,如一得阁、中华墨汁等,既色感乌黑,又色泽鲜亮,在同一种墨里,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墨性:有鲜墨(或称新墨),有宿墨。新墨是用墨锭用砚台刚研制成或刚从墨汁瓶里倒出来的墨,新墨的特点是渗化快、流畅,墨色黑亮,新鲜明快。宿墨是隔夜墨,是新墨放七八个小时以上的墨,北方天气干燥,可能用几个小时就成了宿墨。由于新墨中的水分蒸发了,墨中的胶又成了干皮冻,连带黑色素也一起沉淀,这样的墨使用起来,一是比焦墨可以更浓重,像墨膏,黄宾虹讲“宿墨之妙,如用青绿”,大抵是此意。二是掺水使用,胶不能完全化解,所以墨色不匀净,渗化不均匀,胶墨成份基本停留在笔迹之内,而一部分已化开的墨随水分晕开,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墨色斑剥效果。宿墨再继续放臵,墨中胶性随时间风化而基本退去,只留下墨碴,而且颗粒不太均匀,也有别致的效果。
墨阶 从浓到淡的不同层次变化叫墨阶。墨阶的形成与变化受到笔、纸、水的支配。其中,水是墨色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水的多少决定了墨的浓淡干湿。墨阶大体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湿墨、淡墨”五个色阶。相对来说,焦墨含水量少,其性近乎于干渴;浓墨含水量较焦墨多,其性饱满,强烈。重墨又含水多于浓墨,其性温厚、沉着,湿墨含水又多于重墨,其性华滋、丰润。淡墨含水多于湿墨,柔和、透明。实际作画过程中,墨的运用不止此五类,用笔的复杂,作画步骤的反复变化,墨色变化会更加丰富。
作画通常以浓墨作为整幅作品的精神统率所在。浓墨的运用要求明确,下笔用墨肯定,不犹豫,无论是线或者是墨团,应与周围上下对比,同时还要注意与周围相呼应,即要防止墨的单调僵硬,也要防止墨的孤立,画面的不协调。一气呵成则墨黑而透明,多次复加则容易浑浊、僵腻。淡墨主要是在作品中用来作为烘染铺垫的过渡作用。由于淡墨性平和而丰富,使用得当,会出现各种丰富而含蓄的艺术效果。淡墨要达到淡而厚重,主要靠用笔的变化来完成,笔实则墨沉,笔浮则墨飘。
用墨除掌握浓淡之间的对比之外,干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幅画中全用湿墨容易肥烂,画面没有骨神,到处干笔容易枯燥了草,所以,一幅画里干湿要兼顾,只有二者兼顾才能见笔见墨,具有神采。即便整个画面是运用低调的淡墨,在一些关键地方也要有干笔的出现,干笔往往是画面的眼睛,神化之笔。所以,一幅画里边墨的浓、淡、干、湿要精心编制,“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此语道出了两者的内在关系,黄宾虹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此种境界。用墨的妙道需要在反复试验中才能掌握。为了便于掌握用墨的一些方法,将墨的浓、淡、干、湿分开加以介绍。事实上,在用墨的过程上,浓、淡、干、湿的方法是不能分离使用的,常常是轮番交替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墨色变化无穷,交映生辉。墨法一般说有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等。浓墨法:运用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要先用笔蘸清水,在碟中与淡墨略加调和,然后,再用笔头饱蘸浓墨后速画,就能产生浓而有层次的活墨。
淡墨法:有湿淡与干淡两种: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速画。这样,淡墨晶莹透亮而有层次变化。干淡是调完淡墨后,用纸把笔头水分吸干画面能产生既干又润,润中带飞白的效果。
焦墨法:用焦墨最容易干枯燥气,不宜多用。一般用于小面积的结构处,起画面提神作用。用法在笔根处仍需有一定的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偶尔渗出一些,达到焦中蕴藏滋润的效果。
宿墨法:宿墨法是晾至半干之后的墨。宿墨因浓重,类似锡管里直接挤出来的颜色的浓度,所以黄宾虹认为宿墨用笔不可拖、涂、抹,要落上去。宿墨还可以调水使用,因宿墨脱胶而含渣,墨迹显露。宿墨的使用,稍有败笔,便在纸上显露出来,所以用笔时要注意虚实、松动,才能防止枯硬污浊。调水后使用淡宿墨,也不能拖、涂、抹。宿墨和鲜墨合用可产生斑驳与鲜滋、凝聚与淋漓的对比效果。
破墨法:分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还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种变化。墨破才能分出层次和变化,干后虽干犹湿,华滋厚重。所谓破墨法就是趁湿画,趁湿一气呵成。破墨法第一遍干湿程度的掌握甚为关键,在不同干湿程度上再破第二遍其效果十分不同。太湿容易混为一滩,俗称墨猪。太干又类同于积墨,失去了破墨的本意。此中分寸应该谨慎把握。破墨可趁湿多破几遍,以求丰富的效果。用得较多的是以浓墨破淡墨或以淡墨破浓墨。浓墨破淡墨,其方法是先用淡墨画第一遍,将干未干时,用比较浓的笔墨画上去,用笔的方向要注意变化,和前面的用笔有所交错,以产生厚重的丰富变化。淡破浓则与浓破淡相反。破墨法的最大限度还可以冲墨,形成水墨淋漓的效果。
积墨法:积墨法是墨色干后层叠可达多遍,其原则是墨不碍墨,墨痕层次似隐似现。积墨对于前后之间的墨性墨阶限制不大,既可以用相同墨色一遍遍积上,如用干淡墨多层积枯成润;也可以用不同墨质遍遍积上,如浓积于淡上,干积于湿上,或湿积于干上等。积墨时用笔要注意交错,如同网纹叠加法。用笔太一致往往画成一张皮。积墨法多用于山水,但人物画使用此法,可把人物画的厚重、深入,也适合表现场面比较大的人物画作品。
泼墨法:泼墨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墨、水直接泼洒在纸上,根据自然渗洇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整理。这种方法难于控制形象,有些偶然性,在人物画方面较少使用。另一种是用笔泼墨法。这种泼墨法便于控制,在人物画中运用较多。用笔泼墨,先要心存泼意,一般用羊毫大笔,饱蘸墨色以点 的笔法,随意泼出。不管哪一种泼法,都要注意匀与不匀,有形与无形,同时注意浓、淡、干、湿的笔法墨韵。
第三、用水
笔、墨、色彩的运用离不开水,尤其是墨与水的关系最为密切,墨的多种色阶的形成是靠水的多少来调制完成的。所以水法融于墨法之中,水法是墨法的继续。水不但用来调墨使用,还可以在使用墨色之前或之后单独使用水来处理特殊的效果。例如,在用墨用色之前用水,是将纸打湿,可以在湿底上渲染,达到比较细致深入的效果。也可以在湿底纸上破墨、破色,达到墨色氤氲的水雾效果,如画雨雪可结合用此法。在用墨色完成之后用水,是因为整个画面完成之后,由于多遍墨色的运用,前后用墨用色结合的有些生硬,甚至画面花乱,这时可把画在毛毡上铺平,用大量的水将其泡养,甚至用一点温水,使墨与墨之间、色与墨之间、色与色之间更为交溶,浑然一体。通过水的浸润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水渍墨趣,以丰富画面,增加层次。有时墨后用水,在所画浓墨或用墨勾线之后将干未干时,用大水冲掉墨,留下四周的边痕,产生一种特殊的立体效果。也有在浓墨的基础上,用清水点和渍,都会出现一些用笔画不出来的效果。
水法中还可以加入胶、矾、粉及一些化学材料,使水性发生变化,对墨色发生作用,产生特殊效果。如墨中加胶,造成特殊渗化,使墨容易控制,丰富肌理,增加墨色亮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擅于用胶。矾水有沉淀作用,所以适合于单独使用或在墨前使用。矾水可喷、可滴、可甩。因为矾水干后不宜着墨,在此基础上画墨色后矾水的迹象会显现出来。适合画风雪雨天景色。另外还有多种材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根据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创造。水与化学类材料使用虽产生一些特技,但对纸的破坏很大,不宜保存,所以要慎用。
第四、用色
中国画的色彩在唐代以前,由于工笔重彩的发展和兴旺,有着绚烂辉煌的历史,这在先秦、楚汉、战国、晋唐的帛画、壁画、绘画等方面都有体现。后来,随着文人画、水墨画的兴起,工笔重彩的衰落,把笔墨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境地,无论表现什么内容,什么对象,只要有纸有笔有墨就“五色俱在”,应有尽有。传统写意人物画正是在这水墨至上的理论基础上变革与发展起来的。然而,现代写意人物画在继承吸收了传统设色方法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色彩表现方法中的有益因素,在水墨和色彩的结合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单一的“水墨为上”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冲击。中国画色彩的发展规律,中国画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合一,既不是对色彩做纯客观的认识,象印象派那样把色彩归为光及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结合,也不是对色彩做纯主观地使用,也不是纯粹的象征或纯粹的构成色彩,是主观与客观,象征与构成的统一体。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可能使人联想到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中国画的色彩使用是在中国画的笔墨、造型的制约下使用的,并没有走向纯色彩的极端。首先,中国水墨画表现物象的主要语言是笔墨,色彩只是做为中国水墨画的辅助绘画语言。因为笔墨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所以色彩对笔墨的辅助补充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画材料对设色有特殊的要求,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要搞好墨与色之间的关系。如不注意,用色过渡,即会因色伤墨,破坏墨色的灵透。一般地讲,强烈的纯色与浓重的墨色相互适应,淡雅的复色与淡墨更为协调,浅绛只能用于浅淡墨色,青绿更适用浓重墨色。只有很好地处理好墨色之间的关系才能色墨相映生辉。
其二,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意象的线面造型,这就制约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色彩也必然是平面地布臵使用。由于线面造型没有体面造型的体积,没有体面造型的明暗、光影、虚实、透视等许多因素,所以色彩在线面造型上的使用就不可能带有高光反光。不可能带有什么光源色和环境色,不可能如实地反映冷暖色彩关系。它的色彩是在线面造型的平面上作既平面又富有变化的艺术处理。
三、写意人物画写生方法步骤(56学时)
教学要求:本单元是写意人物画写生阶段。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在基本掌握了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直接面对模特,通过观察,从感性而理性,按照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对模特进行概括、提炼,并用笔墨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形似,更要注意神似,既要尚形,更要尚意。通过适当的夸张、变形使表现的对象更典型,更概括,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单元前四周可适当侧重以线造型,注重线在写意人物画中的骨架作用。后四周可适当侧重墨色在画面中的浓、淡、干、湿运用以及抽象因素的运用。
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及形式特点
1、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
2、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点
二、写意人物画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写生是写意人物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研究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进人主客观结合、艺术升华的阶段。从教学角度讲,写意人物画写生过程可分为如下步骤:
步骤一:起稿。首先,要使所画的人物状态自然、放松,仔细 观察对象的一切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有了对被画人物的兴致,也就有了初步的想法,不能操之过急地起稿落墨。观察能使我们发现很多平时习以为常、经常被忽视、到画时却有东西的内容;分析能
使我们找到人物表面现象的内在起因。对人物的状态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后就可以动手起稿了。
起稿用木炭条较适宜,因木炭条质软。易画易改容易弹掉。起稿要注意构图,注意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位臵,人物比例大小要合适。对整个人物中哪些结构需组合,哪些部位要强调,哪些内容需归纳和融合等,这些都应该在起稿中有所指示,不必画得很具体。但几根线条对人物大形的理解和把握要有所交待,做到在起稿过程中,观察有所深入,特点有所突出,人物结构、衣褶等结构之间的衔接要协调统一,简明概括。人物大的结构关系一目了然。
步骤二:落墨。这一步骤前,要在心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以什么样的笔墨方式来处理人物。头部尤其是五官很重要,从面部开始落墨也称开脸,要注意眼、鼻、嘴等五官之间的笔墨协调关系、对比关系,以及头部与身体间的对比和谐关系。大关系之间的总体
设计决定着画面的整体效果,所以,不能太注意细节或局部,要大胆落墨,自在行笔,让勾线用笔用墨落在所要表现的人物结构上,不要计较每一笔线条与人物、衣纹结构的物理吻合,要既在传达结构、衣纹关系,又能酣畅写意中,组合成又有内容又轻松自如的笔意。这
时呈现出的线条所构成的人物形象,就是来自于人物的一切原始因素,又脱离于客观原始内容的主观性处理。尊重客观目的是为了表现客观。
线在画面中起骨架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发展。线条在结构问的运行,使用墨皴擦有了依托,沿着勾线与结构的施墨皴擦,逐步在随形中移形写神,在接近具体细节上写出内容,在调节画面黑白关系中,走向深入。施墨皴擦中以结构中的线为支撑点,墨可以多遍皴染也可反复的一遍一遍画,还能在前一遍的墨色上趁湿画。一些如眼角的皱纹、眉骨及额头、鼻骨、嘴角及周边的纹路等一些很具体的部位,可以适当深入刻画。总之,要体现出笔墨的鲜活性,生动性,不能为了深入而画僵画死,也不能为了笔鲜墨活而瞎编硬造。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细心收拾,要认真地对待每一步,认真不等于胆小谨慎,不等于一定要细密或面面俱到,认真是思考、过滤、分析、利用、充实,表达一个对人物、对笔墨、对画面负责任的态度,来看待和理解所画的水墨人物写生。
勾线施墨这一步很重要,要达到画面的人物内容充实,线条笔墨立得住,就要在平时多实践多画人物写生,把握住以笔墨写实,以笔墨去造就活生生的人物。既不失笔墨的特性又不离人物的具体形象,需要有对画面全面的控制能力,也就是画面的整体感。
步骤三:着色。在前一段笔墨的形象塑造中,人物的特征、本质、现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着色,是以固有色为主,以赭石色为主,加少许淡墨会显沉稳,以单纯为主调,不要去考虑色彩的复杂性,但应思考的是人物面部手部着色的倾向性与身上线、墨色的协调性。着色是以结构为主,是对墨在面部结构的充实和完善,着色应水分大,但要注意笔与笔间的空白,有些空白是高点,有些是凹处,有些要大面积留白,总之,不要让水色渗化无度浸洇了面部手部结构。单纯的颜色与丰富的墨色互为利用和补充,显示出入物最本质的内核。
步骤四:调整。这是一个需要再次全面审视被画人物,检验画面局部与局部、局部 与整体问深入和谐的过程,有可能某一部分需模糊些,有些内容需要统一,而有些结构需要强调或弱化等等。要参照人物的自然形态充实画面,而更重要的是画面本身的不断修正、调整和完善。把面部主要结构性线不足的地方醒一醒,把身上衣服的线不够的地方提一提,把一些小的空白点减掉一些,但都不能画僵,要精心胆大,认真负责。水墨人物写生的过程,是由对一个人物的认识、观察、分析、理解的过程,进入到以笔墨去解析、传达、体现人物形象形态的表现过程。
作业要求:
作业尺寸:四尺生宣纸对开或整开
作业数量:头像写生5张,半身像写生10张,全身像写生10张。
课后小结:
第二篇:写意人物画写生教案1
写意人物头像写生
一、学科名称:写意人物
二、授课班级:美术学
三、授课时间:1课时
四、教学目的:通过写意人物画写生的学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用毛笔来概括和表现人物的形象,初步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画法。
五、教学重点:使同学们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画法。
六、教学难点:在写意人物画写生中如何转换造型观念。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
八、教
具:
1、多媒体课件
2、毛笔(各种长锋若干)、墨、宣纸(生宣、安徽纸)、画板、画架、毛毡。
3、模特(着衣年轻女子或男子)。
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学习写意人物画,写生是一个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这一个课,通过学习写意人物写生使我们学会使用毛笔来概括人物的形象(也就是客观的用笔来塑造形象)和用毛笔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写意人物写生与西画的写生要求并不一样,西洋画在写生时重在强调对客观对象体块的理解与表现,处理的方法多以明暗造型的手段去达到目的,而中国画的写生重在强调对模特儿的韵律,节奏的把握和表达,把“气韵生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表现的方法是采用高度概括、较为抽象的线条,而且以柔软的毛笔,在渗透性极强的生宣上,挥洒出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以强化水墨画的写意特点和艺术趣味为主。因此在学习这个课时我们要学会转换造型观念。本节课我们主要以人物头像写生为例进行讲解。(1)、起稿
在具体写生时,一般先用木炭条或较淡的墨色在画幅上打轮廓,深浅的程度以不影响正是落墨的墨色效果为限度,头像的位置不宜居中,亦不可偏向哪一边,应该以视觉上感到舒服为佳,底稿不可过分细致具体,因为对于写意人物画而言,过分详细的底稿有时往往约束了笔墨的自由发挥,所以起稿时应重在形体的大关系的把握,这样在处理笔墨关系就比较轻松自如,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也可不再打底稿,只需打好腹稿即可直接大胆落墨写生了。(2)、落墨
对于头像写生来说,五官及其局部的刻画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进行逐一解述。五官的表现
眉 眉的构造是由眼眶的内侧向外上方伸展出去,因为眼眶的形体起伏使眉自然产生凹凸关系,眼眶内的眉略显浓重,所以在用墨时可将眼眶内的眉的墨色画得重一些,眼眶外的部分则可淡些,可分两笔完成,也可用同样深浅的墨色而运用不同的速度一笔完成。但在现实生活中,眉本来的形状变化也是多样的。尤其当配合表情出现时,则更为丰富多彩,笔墨的处理方式也就要随机应变了。
眼 眼是由上下眼睑和眼球两个部分组成,因受光程度不同,通常画上眼睑的墨色要深一些,眼球的黑眼珠部分是墨色的浓重处,常用焦墨来表现,但确不可画成一团漆黑,要画出眼珠的透明感,可用破墨法画出眼睛的浓淡变化,或留出高光,或用少许白色点出高光。眼是头像变化最为丰富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心灵的窗户”,要把眼睛画好,一定要细心体察对象的各种细微变化,反复练习,才能逐步掌握。
鼻 鼻子主要由鼻梁、鼻翼、鼻孔三个部分组成,鼻子对于表现人物的表情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起多大的作用,描绘时应以简洁为上。但它对脸型的准确与否常常影响很大,鼻子长了脸就长,反之亦然,所以对鼻子形体比例的准确描绘则是关键所在。作画时可从鼻梁下笔,再画鼻翼鼻孔,反之也可。
嘴 嘴也是人物的重要表情区。嘴分上唇和下唇两部分,上唇较突出,面斜向下方,棱角分明,下唇较圆厚,中部较下凹,上下唇之间的口裂线用笔要松,有虚有实,或待上色时直接用色表现,总之,不可画成一条“死线“嘴在开口时可用笔轻重结合,虚实结合。牙齿不可每颗都交代清楚,注意抓住大的感觉。
耳 耳在五官中可说是次要的部位,往往初学者不予重视。写生时一是注意耳的基本结构(耳廓、对耳廓、耳屏、耳垂)。二是注意耳朵的透视变化。
脸型 整个脸型的勾勒、多用中锋,注意结构线的穿插及用笔的变化,下颌勾线可较重,腮线较轻,同是中锋用笔男性较重且方,女性减轻而线条柔和。
头发 头发与胡须是大量发挥笔墨的地方,但要注意所用笔墨合适头发与胡须的基本形,根据对象特点,采用不同的墨法,如破墨、积墨、没骨、皴擦、点等。
额际 颈后、耳根等处头发,不可与皮肤截然分开。要注意头发与皮肤的过度墨色,可利用画完头发后干笔画出。
颈 颈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部分,其形体特征是圆柱形,在笔墨的处理上一般以线条勾出轮廓即可,但需同时注意喉结等器官的表达。
总之,以上是对头像写生中的局部描绘进行了常规性的分解,在现实生活中则要显得更为丰富多彩,尤其是五官部分因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着千
变万化的差别。在写生时要作深入细致地观察比较,不要仅注意五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简单化、粗糙画,否则会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错误。(3)、设色法
脸部的设色方法一般有“凸染法”和“明暗法”。我们这里主要对“凸染法”进行讲解。“凸染法”这一表现方法以浙派为代表。其规律为首先上色在“坡上”,如颧骨、额骨、下颌骨等,然后用同类较淡些的色或清水使其各坡的颜色相连。一般以赭石为主,可适当加点石绿。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女性用色多水分,重韵味,老年人及劳动者用色干湿相兼,加强形象的力度及岁月感。(4)、调整
上完色之后,最后对画面进行整体性的调整,可在墨色浓度不足的地方在施焦墨,使画面更厚实而响亮,再用较淡的墨和色彩去协调各种墨色关系及填补一些不必要的空白,使画面更整体。
上述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写意人物头像写生程序与技法的基础知识,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则可充分运用中国画笔墨特点去大胆发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总结:
今天上课的内容主要是使同学们初步的了解写意人物写生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的写生方法,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十、作 业:
1、临摹名家师范作品两张。
2、完成一张写意头像写生。
第三篇:写意人物画——小品画9.24
写意人物画——小品画
教学内容:写意人物画——小品画 教学时间:2016年9月25日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写意人物小品画的特点以及尝试着创作一幅简单的人物小品画。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小品人物画的特点以及笔墨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能够尝试着创作一幅简单的人物小品画。学具准备:国画颜料、铅笔、橡皮、毛笔、生宣等。
教具准备:范画作品、PPT课件、国画颜料、铅笔、橡皮、毛笔、生宣等。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
我们一起学习了国画中的工笔,写意。很多题材大家都已经有所接触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品种,这种作品画幅不是很大,题材也没有太大的限制,生活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都可以如画。
导入课题——小品画。
二、新授知识
1、什么是小品画?
小品,语出佛经。佛家称样本为“大品”,简本为“小品”。中国画中所谓的小品,是相对于大幅的、主题性强的作品而言的。小品画尺幅小、内容简、着笔墨不多,却情趣盎然。优秀的小品画,犹如一首小诗、一首短曲、一首顺口成调的民谣那样亲切自然,它轻松、优美、淳朴,让人在不经意之间进入鸟语花香、山体流动、情迁意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2、特点:
一,“小品”比起“大作”来它就像一首小诗,一首短曲,不求深沉,严肃,但求清新、活泼,即兴而作,笔简意深。
二,小品以欣赏性和抒情性见长,它注重审美的追求和某种意境情思的抒发。
三,由于小品画形象单一手法比较简练,因而画幅也较小,适合于普通家庭装饰欣赏之用。
四,小品画的表现手法比较自由随意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五,讲究笔情墨趣是小品画的又一特点。
3、笔墨要求:
a、造型简练概括。
b、追求神情意趣,往往与造型相联系。
c、单纯活泼是小品画笔墨的又一特点和规律。
4、创作:
小品画取材的范围相当广泛,就写意人物小品画而言,一个人物和一头牛的某一生活情景,可以构成一幅人物小品画;一个半身妇女像和一件道具也可以构成一幅人物小品画。一首小诗,一个动作,都可以成为小品画的表现题材。人物不求多,景物不求全;取材不求大,但求情趣生。只要是生活中某一感人的瞬间动态、表情,或一抹朝霞、一轮秋月引起的情思,都可以进入小品画的创作天地。
三、教师师范,重点讲解。
四、创作表现
以人物为主,创作一幅人物小品图。
注意:笔墨技巧的运用与搭配。
五、作业展示
六、拓展延伸
第四篇:现代人物画教案
一.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广州等辟为通商口岸,商贾云集,经济繁兴,许多画家都聚集于此,卖画为生,形成了商业气较重、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
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革命口号,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力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从此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即“学院派”或“教授派”)成为画坛的主流。
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增加学养,不断推进绘画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人称“齐黄潘傅”。另一些留洋归国的画家,主张中西兼溶,吸收西画优秀成分,推进中国绘画的改革。代表人物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世称“林徐刘吴”。
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的画家向海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并借鉴海外艺术的长处,不断探索水墨画的创新。他们孜孜以求,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绘画的魅力,张大千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好评,有人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
活跃与大陆的学院派画家,也经过不懈的努力,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南北互相呼应的局面。历经极左路线与“文革”的摧残,画家们坚持发展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更坚,心胸更为广博,学养也愈为丰厚。“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崇尚艺德、不断创新的李可染、陆俨少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过他们艰辛的努力,中国绘画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换,进入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更新的境界。二.新课
欣赏表现中国人民抗日决心的中国画《愚公移山》,此画抒发了画家深沉的爱国之情。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早年赴日本和法国游学,1927年归国。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擅长人物、动物、花卉 等。主张学习素描,讲究造型的严谨、结构的精确、整体感的强烈,并认为应吸收西画优秀技法,丰富中国绘画的创作。他所画的人物、动物,笔墨放纵,形神兼备,往往还寓以热爱祖国、嫉恶如仇的情感。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作者试图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在横长的构图中,挖山者左右横向排列,顶天立地,赤裸着身躯,高举铁耙,突出了力量和气势,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画家将西方绘画强调准确造型的素描与中国绘画的线描笔墨、色彩和构图结合起来,表现人物的体积和力量。创造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形势。表现出画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徐悲鸿在创作每一个人物时,都一丝不苟的画出素描稿,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塑造形象。人物、情节具体、生动,但一点也不繁琐,全画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细节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矛盾统一。此画开创了中国历史画的新风。
与徐悲鸿同期,深受其影响的蒋兆和于1943年完成了高2米,宽26米,画中人物与真人一般大的巨幅中国画长卷《流民图》。
1937年日寇侵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爱国主义画家蒋兆和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现实,心痛万分,所以创作《流民图》以表达他对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的深深同情。《流民图》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高2米,长约26米,表现逃难群众悲惨的生活。画家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与真人等大,构图多为半身特写,重个性刻画,使形象有呼之欲出的感觉。笔墨则侧重悲怆氛围烘染与愤慨情绪的渲泄,缩短了艺术形象与观众间的距离,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为民写真”的现实主义杰作。
该图在北平(今北京)太庙展出还不满一天,就被日本军宪勒令停展。1944年移至上海租界展出,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影响。蒋兆和先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艺专等,1950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以上两幅中国画,前幅采用寓意手法,后幅运用逼真的纪实手段。虽然手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号召、鼓舞、激励人民抗战到底。抒发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些带着战火硝烟的美术作品,真实的反映了民族的苦难、觉悟和斗争,有的尽管在艺术上尚不完善,但其鲜明的思想内涵永留在民族的记忆中。
王式廓的《血衣》是一张油画素描稿,描写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斗地主的场面。王式廓,山东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1936年考入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将他学到的绘画技巧运用于创作实践。解放后,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继续他的艺术追求,创作了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和根据地面貌为题材的作品。他是一位热爱农民,热爱农村题材的画家,被任誉为“农民画家”,于是在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农村题材的作品。他始终用他锐利而又充满热情的眼光捕捉最纯朴、最自然、最生动的描绘对象,用他极深的绘画功底去追求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美,将他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民。
1954年,王式廓开始《血衣》的创作,《血衣》是公认的王式廓的代表作,是反映中国农民觉醒的纪念性的作品。此画的创作长达20年之久,作者为此耗尽了心血。为了这幅画,作者做了大量前期准备,绘制了一系列的人物素描,这些单幅的素描作品本身已经表现出了王式廓素描的功力和成就。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严肃的探讨,作者终于在1973年创作完成了这幅现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纵1.92米,横3.45米的巨幅素描《血衣》,以它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此画思想内容深刻,构图完备,情节高潮把握准确,形象刻画精微传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史诗性杰作。
油画从19世纪传入中国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改革,到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油画家和作品。这幅歌颂领袖丰功伟业的油画《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代表作。
作者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中。《开国大典》一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而且以气势宏伟、庄严的构图,灿烂辉煌的色彩,生动地记录了这令人难忘的时刻。
蓝天白云,十月金秋的北京阳光灿烂,广场上一望无际的人群列着整齐的方阵。画面中心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他身后有刘少奇、朱德、周恩来、林伯渠、宋庆龄、郭沫若、张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曾为创建新中国共同努力奋斗的民主人士,他们在全神贯注的倾听毛主席讲话。油画不同于新闻照片。画家根据艺术需要对真实的场面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再组织,将革命领袖们集中在画面的左侧,背景衬出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圆柱,右侧集中表现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画面中心有汉白玉栏杆、传声设备、地毯和鲜花,正中央是正在讲话的毛主席。作者力求把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此画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一幅油画的气势,首先决定于构图和设色。既要表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物,又要表现开国大典的场面。画家巧妙自然、别具匠心地把主要人物安排在不到一半画面的左侧,面前画面右方,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开国大典》的设色是由整体艺术构思所决定的。此画的大块色彩,看来似乎简单,但这大红、碧蓝和金黄时有意安排的。画家把汉白玉栏杆画的比较暖,显得特别结实厚重,又有古老稳固的感觉。这就和碧蓝的天空、崭新的大红地毯、廊柱等既相融合又成对比。这幅画只画阴影不画投影,基本采取平敷笔法,画面不施光油,尽量使它产生浑厚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为了服从艺术完整的需要。三.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20世纪上半叶一些优秀美术作品,并了解了作品的艺术特色。每幅画都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的波澜。另一方面,我们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艺术形象的内涵。
以上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称颂,是与画家们关心社会、为艺术献身、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第五篇: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并能主动欣赏部分名家的作品。教学难点:中国古代人物画在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教学重点:怎样通过社会背景、作者背景来赏析名家作品。授课过程;一.组织教学
按中学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学生听讲情绪。二.讲授新课
人物画在中国画艺术中,是最早成熟的一个画科,两汉、晋唐、五代期间,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宋、元以来才日渐为山水所替代,但人物画仍在若干方面变化发展,产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大画家。㈠﹒中国画的分类
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写意 ㈡﹒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战国
例图详解:《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
※ 请同学们想一想,战国时期的人物画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
——以墨线勾描为主,线条细劲有力,用色简单,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2﹒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特点
① 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更加强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即所谓“传神”也。② 运用均匀细腻的线条,有“春蚕吐丝”及“游丝”描之称,是其线条的集中表现。例图详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顾恺之: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用笔如“春蚕吐丝”、“春云行空,流水行地”
人称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3﹒人物画的成熟期——唐代
①初唐: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传统,而且还不
断地吸收了边区各族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不断向新的方向探
求并发展。
※阎立本:初唐画家,出身贵族,官至宰相。他的画注重人物心理和
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条能根据不同物体质感,变化力度
和速度,后人评价称:“阎立本则六法皆备,万象不失”。
例图详解:《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②盛唐:是人物画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期人物画的发展和宗教画
有密切的联系,一般的人物画家在宗教画方面也常常有显著
的成就。盛唐的画风一变初唐细润风格而为雄健宏伟的气魄,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广泛而长远的影响。
※吴道子:盛唐大画家,《唐朝名画录》称其“凡画人物、佛像、鬼 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于世”。创造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例图详解:《壁画》
③ 晚唐:这一时期仕女画极为流行,并大大推动了贵族美术的发展,其他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较为普遍。沉郁、深刻、委婉抒情是晚唐人物画的美学特征。
※张萱: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
散娱乐生活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
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图详解:《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初学张萱,后加以变化和发展,创造出“丰厚为体”、“衣
纹劲简,彩色柔丽”的风格。例图详解:《簪花仕女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五代
※周文矩:擅长画人物、仕女,他的画师法周昉而略有变革,常用颤
掣的笔调画衣纹,给人以简率自然之感。他作画在题材内
容上着重表现现实人物,并着意思想情感的揭示。
例图详解:《琉璃堂人物图》
※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时期南唐宫廷画院的画家,擅长画人物。《韩 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
例图详解:《韩熙载夜宴图》——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宴散。三﹒小结
㈠﹒战国时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㈡﹒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㈢﹒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簪花仕女图》等 ㈣﹒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琉璃堂人物图》、《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