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07:2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

第一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

文似看山喜不平

——“叙事贵曲”教案

一、导入:古典小说中有“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故事。许多故事情节,都极尽腾挪跌宕、回旋曲折之能事。

二、走进语言现场

课前阅读《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中第三顾的片断。同学们思考其情节的曲折安排。见三顾茅庐中毛宗岗的评说

三、活动体验

1.阅读例文:《雨夜》等五篇文章或文章片断(含学生习作两篇)。2.交流感受。3.教师总结。

所谓叙事有起伏曲折,就是一件事要有跌宕起伏的发展的过程,要有变换多姿的叙述手法,要有适当的张弛节奏,能倒叙有悬念,善烘托巧渲染。不必把什么都写出来,不要有人人尽知的结尾,不能干巴巴的一眼看到底。

悬念法:通常是精心设置疑窦和矛盾,在文章开头用超乎寻常的语气去叙述或交代一种异于常人思维的结果,以引起读者探其究竟的欲望。

抑扬法:如摄影师用光线的反差增强图像的立体感,文章是用语言的反差来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因此抑扬又如“褒贬”、“擒纵”,关键是根据文章需要决定孰先孰后。

张弛法:“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正如生活要劳逸结合,文章作者也要让读者在阅读中,“两股战战”与“安然兀坐”交替,“敛息屏气”与“谈笑自若”互生。

虚实法:虚,指抽象的写,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意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实,指具体的描写,或正面描绘,或直接记叙。虚实结合使文章多姿多彩,变化生色。同叙一人之事,前面用实,后面最好用虚;同叙二人以上的事,有的正面写,有的侧面写;有的具体写,有的概括写,如此,文笔才能经济,变化才显多姿,情节才会摇曳。倒叙法:把结果放在开头写,这样可以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当堂演练

1.《有人敲门》写一个片断。

五、课外练习

1.以“等待”为题,写作文片断。

2.改写: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300字左右。

文似看山喜不平

用心

爱心

专心

——“叙事贵曲”例文选

例一:《雨夜》

雨一直在下,下个不停,似乎想洗尽人间的杂尘。

裹着湿漉漉的寓意,刚进家门。“知道吗,考试分数下来了!”“我多少?”雨衣都顾不上脱。“XXX”—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父亲又说:“这次你同桌考疯掉了,比你高40分。她刚才打电话问你分数,你回一个给她吧!”

我还是没有脱雨衣,直愣愣地看着电话,打吗?竟然高40分„„雨水顺着雨衣边缘往脸上滴。

一直以为自己一定比她高,学了3年,付出了那么多,凭什么低40分?前天她还说自己考得不好,全是假的!凭什么打电话!向她报喜?我明明考的比她好!——我不要打电话!

我仍旧穿着雨衣,扭过身,走到窗前。雨还在下,是在哭吗?看着于是在窗边溅起的水花,其实我知道,这只是一点失落、一点不平和一点嫉妒混合的液体。

窗外路边的灯光晕在暖暖的雨幕里,一丝冷冷的寒风却吹进窗里。我固执地夹紧了雨衣。

她是在等我的电话吗?还是举家欢庆?如果我没有参加考试,也许就可以帮她一起庆祝了:如果她没有参加考试,我也会和她庆祝这个其实也不低的分数„„

想着前几天一直担心考分而相互安慰的情景,身上有点热了。哦,还穿着雨衣。

又来一阵风,伴着雨水闯进来,似乎想吹掉身上的雨衣。“还是明天到学校再说吧。”我叹了口气,留恋地看了一眼窗外,脱下雨衣。“砰”,一阵风孟地关上窗户,又把我锁在了雨外。

半响,打开窗,一阵凉凉却又新鲜的气息。雨还在下,却打在了我身上,似乎又在身上蒸发。看着雨水在身上流淌,忽然觉得自己好干净,像被大自然冲洗过。明天,窗外的一切一定都是新的,新的天,新的地,新的空气„„

又是一阵风,伴着隐约的蛙叫,忽然变成一片蛙鸣,似乎它们一直在提醒我:这场雨为你而下。为什么刚才没有听见?谁捂住了我的耳朵?又是谁阻止雨水淋到我身上?我打开了所有的窗子。好让全世界的雨都淋到我身上。因为它为我而下。

雨夜,远处的黑幕中,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

雨,明天会停的,只留下彩虹,在清新的人间。

例二:丰子恺《送考》(节选片断)

我除了早晚听他们纷纷议论之外,白天统在外面跑,或者访友,或者觅画。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的一天,奇巧轮到我同去看榜。我觉得看榜这一刻工夫心绪太紧张了,不教他们亲自去看;同时我也不愿意代他们去看;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看了回到茶店里来报告他们。然而这方法缓和得有限。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有的女学生背地里骂他“死掉

用心

爱心

专心

了”,有的男学生料他被公共汽车碾死了。但他到底没有死,终于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回来了,回来了”,一声叫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

例三:《尴尬》

从一出食堂门,她就感觉有人跟踪。

模模糊糊搜索记忆,只记得一瞥中有一个高大消瘦的身影。

为什么会是跟着我?她低头打量自己:浅兰色的细格棉衬衣、藏青色的西裤、一双跟快磨平的黑色皮鞋,在一身行头怎么看也不像个富家女,劫财之人是不屑于的。那莫非是„„

想到前天,室友阿霞还曾炫耀着当街被陌生男孩跟踪的“光辉事迹”,当时小文在一旁还打趣道:我们的静大小姐作为寝室里唯一的单身贵族,这种艳遇应该发生在她身上才对呢!

想着,一抹胭红就印上了面颊。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脸。我,我没有阿霞那脉脉含情的双眼;又没有小文的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头发,一个念头嗖地划过脑海:一定要把这一头泛黄的头发好好修剪一下,剪成阿霞那样清爽的碎发,不不、还是像小文那样的一头直发„„那,我又没有什么魅力,为什么会有人看得上我?低下头,害羞地急走,脚还故意慢慢的划着地。“每一个女孩子都是公主,总会有一位王子来发现。我的„„想转过头去,把他看个仔细,又怕那一脸的红霞暴露了心里的秘密。

一步、两步、三步、快到女生公寓楼底,怎么身后的他没有反应?莫非是我自作多情?一股悲凉涌上心头,也许他真的只是同路,是我多心„„ 八步、九步、、“哎„„!”一声招呼余音还未结束,她的头发已偏向身后,一个也满脸通红的腼腆男孩,正挠着头傻傻地对着自己。她努力睁大眼睛,惊异又不失纯真, “哦?”男孩继续挠着头,吞吞吐吐, “这个、这个,饭盒,是„„是我的„„!”

“啊?!!”一片空白的脑海里被强拽出在食堂里的一点回忆:空手去吃饭的她,随手又拿起邻桌的一个饭盒走出去„„

递出饭盒的手,笔直又颤抖,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再也不吃食堂的套餐了!

例四:作文片断(陈淇虹)

“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微风吹过的一瞬间„„”那首再熟悉不过的林俊杰的《被风吹过的夏天》如春风般吹进我的心房,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夏天。

那时的我才八岁,还什么都不懂,又任性又调皮,别人有什么,我也会想要什么。那天,妈妈带着我去姑姑家玩。我在表妹房间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娃娃,很喜欢,便吵着要妈妈给我买。妈妈却训斥了我一顿,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房睡觉了。

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一闭上眼睛,眼前浮现的总是那个娃娃。就这样,翻烧饼翻了十几次之后,我再也按捺不住,爬了起来,披好了衣服,像小偷般溜进了表妹的房间。

我站在房间门口,目光直直地望着坐在沙发的娃娃,她睁着大大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看着我,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对视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蹑手蹑脚地向她走去。每走一步我的心就开始拼命的跳动,剧烈得出乎我的意料。

终于,我走到了她的面前,刚想伸出手将她抱走时,外面传来了开门声,我顿时一惊,用心

爱心

专心

吓得赶紧趴在了地上。寂静的房间里只剩下了心狂跳的声音,我恍如一只受惊的小鸟,抬起头向外面瞅去,直到发现没什么异样,才缓缓地站了起来。心依旧疯狂的乱舞着,似乎要跳出我的胸腔,我按住自己的心,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转头时看见了依旧坐在那儿的娃娃。她还是温柔地看着我,嘴角还带着友好的笑,让我不禁想起了妈妈,妈妈说过,不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我笑了,伸出了双手,紧紧地拥抱了她一下,然后悄悄地离开了„„

“仿佛继续闭着双眼,熟悉的脸又会浮现在眼前„„”一曲终了,我轻轻地闭上了双眼,眼前浮现出了那个娃娃,真庆幸我没带走她。

例五:《等》(宋若嬿)

坐在公园前的石凳上,现在是下午的三点十五分,我需要等我的一位同学。盛夏的下午,无遮无拦被太阳直接炙烤着的公园,谁会在这时候到这儿来呢!空荡荡的公园,让太阳仿佛集中了力量般地只对付我一个人。阳光白的刺眼,水泥地上被蒸起了一层浮尘,公园里本来就矮小的灌木,此时头低得更低了,每一片叶子都微干蜷曲,仿佛受不了太阳淫威似的奄奄一息。我与它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透过鞋底我都能感受到水泥地反射的太阳的滚烫,整个人像从水里拎出来似的湿透了。

身体里的水分都被太阳一点一点蒸出来,仿佛有一团火在喉咙里燃烧,张开嘴,连话都说不出,舔舔嘴唇,嘴唇好像裂开了火辣辣的疼。多想喝水啊,有一瓶冰凉矿泉水就是我现在的全部梦想了。起身左右看看,最近的小卖部也是视线里的一个点,要过去吗?可是她要是在这个时候来了怎么办,我们要刚好走差了怎么办?明明是小事,我却像是突然遇见了人生路上的选择题般左右为难起来。拿破仑的滑铁卢就是没有坚持那最后的三分钟,爱迪生的电灯的成功就是坚持了一千多次的尝试,总有许许多多的机遇在人生路上等着,若走不到那儿就永远失去它了。我应该坚持吗?再等等吧,坚持吧,坚持就是胜利,老话总是有道理的。

怎么还不来呢?不是说好三点在这里见的么,我都记不得这是我第几次拿出手机查看她有没有给我打电话了,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怎么不通知我一声呢。

远远地走来一个人,撑着一把凉伞,是她吗?应该吧,我激动得立刻站了起来,准备向那个人影奔去,慢慢地近了。不对,她一点儿往这里走的意思都没有。人影远去了,我失望地坐下来。再一次掏出手机,开始给她打电话。“嘟——”不通,怎么回事呢,这都快四点了。

我的耐心跟随着我的汗水一起,飞也似的向外宣泄,只有藏在树叶里的蝉有着好心情,大声齐鸣,像是在以它的怡然自得嘲笑我,又像是我此时的心情——一声紧着一声的催促与不耐烦。站起来踱一踱,不想再等了,就算她这时候来也不等了。回家去。

走到家门,手机突然急促地叫了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妈她„„” 唉,手机没电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篇: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

文脉清通,廓清思路才能下笔有神

集体备课 成员:白军晖 杨淑娟 汤燕 张淑梅

一、名家思悟

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贯串始终的脉络,我们把它叫做“文脉”。古人也称之为“筋脉”、“命脉”,它是作者思路在行文中的体现,它把结构文章的零散材料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人体的血脉、经络贯穿全身,文章的脉络也贯通全篇文章。清代文学家林纾在《文微》中说:“命脉之所在曰枢纽,文中有此,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调理。”刘勰的《文心雕龙·附会》专门阐述文脉的重要,文章有清晰的脉络,则“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比如,伟大名著《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人物故事众多,结构纷繁复杂、语言缤纷眩目。作者如何安排全书的写作?曹雪芹独具匠心地在整体上安排了“调理”和文脉。开篇神话就发挥了“调理”和脉络的作用。小说开头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快,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偏偏剩下一块遗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日久天长,这块石头通了灵性,便新生抱怨,想到人间走一遭。神话中的顽石一方面对“天”也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秩序不满和反叛,一方面对传统价值观加以否定,同时还体现作者重新定位自我生命轨迹的勇气和意志,这就是全书的“调理”。这个神话的意义还在于其昭示了小说的整体结构,他们从神界出发,在人间担当悲欢离合的人生磨砺,历尽劫数,又回归神界的大荒山。所以“石头下凡”构成了书的整体架构,即“出发——历险——回归”,以此来现实人生命定之遭遇,从而显示神界或人间的秩序。“木石前盟”,与之交织一起,进一步架构全书的基本框架:即“太虚幻境——大观园——太虚幻境”,它是被包含在“大荒山——荣、宁二府——大荒山”之内的。这个贯穿始终时现时隐的神话就起着线索或脉络的作用,这使得小说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更大的神界和人间的背景舞台上显示它的多姿多彩。

从我们学过的众多课文中,不管是何种体裁的文章包括诗歌,都有或隐或显的脉络,都有清通的思路,从而让文章结构严谨,思维缜密,让人叹为观止。

二、作文论道

学生作文中,“文脉混乱,结构松散,缺少过渡,板块不均”是很常见的毛病。其原因就是缺少文脉意识,结构全篇的能力不强,从而造成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我们以一篇同学们写的考场作文为例,作文的题目是《主动》,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发现文章脉络和布局谋篇的重要性。

例文:

主动

①一千多年前,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挺身自荐,脱颖而出。他以卓越的胆识、出色的辩才、可敬的勇气震慑楚王,终于使赵“合纵于楚”。这就是传为千古佳话的“毛遂自荐”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故事。

②或许有人会不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谦虚,这种主动的自我推销真的值得人人尊敬和效仿吗?答案是肯定的。要知道,仅中国就有超过13亿的人口,人海茫茫有才者更是不计其数,如果只是沉默着等待伯乐的赏识,恐怕超过半数的才子也只能像孟浩然、王子安一样空谈怀才不遇了。然而即使有幸遇到平原君这种“多者千人,寡者数百”的伯乐,自以为不失天下士,却也会屡屡漏掉人才。所以,人只有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出动推销才会成为对社会真正有贡献的千里马。

③毛遂自荐的灵魂在于主动,这种主动的自我推荐精神便是毛遂的可敬之处了。④ “演讲与口才”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主动自荐时这一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主动自荐并不是盲目的自我夸耀,要真实地说出自己的优势,在求职竞争中的环节中容易出现虚假文凭的现象,我想,这种风气便是主动自荐的方式没有掌握变成了盲目的自我夸耀。

⑤但是,可以坚信的是,这些造假者最终会在实践中露出马脚,那时便是那些被落选的真正有才之士们主动自荐的好时机。还有,自荐过程中要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要勇于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才能让用人者更加理解你,加强对你的赏识度。同时,也有利于你的自我信心的树立。这里有个例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作为初中生指出大数学家苏家驹的解题错误,并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想,这时华罗庚大师来说也一定是他人生中宝贵的主动自荐的经历吧!(此处要多做分析——编者注)

⑥最后,说一说主动自荐和谦虚,这是一对看似矛盾的品质。孔子曾曰:“当仁不让于师。”就着华罗庚的例子说吧,他那种敢于主动推荐自己想法的做法便是应了这句话,所以可见,主动自荐也并不是那种令人讨厌的自夸了。那么谦虚呢,不用多说,谦虚过分就会让人感到虚伪,同样令人厌恶。

⑦所以,敢于主动自我肯定,自我推荐,并不是永远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做得好,便成了“我优秀所以我自荐” 了。

⑧未来的竞争,让我们主动的自荐吧。【分析讨论】

这篇作文近900字,内容还算充实,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但存在的问题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思路不够清晰,文脉有些混乱。第①节用毛遂自荐的故事引入议论的话题,是可行的。但与第②节衔接不上,如果把第③节移到①与②节之间,就好多了。另外,文章的主体部分,第④节和第⑤节内部脉络混乱,读起来很吃力,严重影响了论述的力量。第④、第⑤、第⑥节可以打乱重新组合,按照三到四个层次来论述,确定三到四个分论点来支撑,可以先说“主动自荐是基于自我良好的素质”,然后说“主动自荐需要有好的能力和口才”,进一步说“主动自荐不是自我夸耀”,最后说“主动自荐与谦虚的品德不矛盾”。第⑧节结束得太生硬,缺少力度,可以回应到开头的毛遂自荐故事,升华这个故事的当代意义。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当然,这篇作文的语言还有不少瑕疵,需要认真推敲。如果这几个方面都有改进,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

因此,阅读和写作文章,要先梳理文章的脉络。体现文章脉络的句子就叫做脉络句。有体现整篇文章的脉络句,也有体现一个段落的脉络句。脉络句有两种表现形式:显性脉络句和隐性脉络句。显性脉络句,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摘出来,连接在一起,可以看出它们起着贯通全文或者全段的作用。在叙述性的文章中,脉络句交代时间的变化或暗示线索的贯穿;在议论性的文章中,脉络句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在说明性的文章中,脉络句往往表现说明要点和时空的转换;在古代诗词中,脉络体现的是景、境、情的交织演进。隐性脉络句不能直接摘出来,它隐含在文意的转换之中,但可以总结归纳出来。

三、指点迷津

要做到一篇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掌握各类文体的内在特征,严格按照文体结构特色来行文。如记叙文要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要遵守其具体的形式要求。

二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调理”,也就是主题,如记叙文要有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主旨,议论文要有鲜明的论点和分论点,说明文要根据说明的意图,理清说明的要点。

三要合理布局文章,做到上下连贯,主次分明。比如记叙文的脉络往往以线索体现。一般可以按以下四种方法安排叙述的线索: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小说《祝福》中的事件“祝福”是全文的线索。②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鸿门宴》按照“宴前——宴中——宴后”来叙述故事。③以物为线索。如《项链》以“项链”为线索,全文以“借项链、失项链、找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来展开情节叙述故事。鲁迅小说《药》中的“药”是线索。④以情感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记念刘和珍君》以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议论文通常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结构全篇,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式”。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总论——分论——总论”“总论——分论”“分论——总论”三种。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这种结构叫层进式结构,即在论证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一环扣一环,显示出清晰周密的逻辑关系。论述时,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事到理,这是层进;提出“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进一步分析“怎么样”是层进;讲道理层层深入也是层进。

四是在遵循各种体类文章的常规要求之外,还要寻求结构思路的变化,使行文更加灵动,思路更加跳脱。写作记叙文要注意脉络思路的多彩多姿,突破常规来结构文章。或巧设悬念,吸引读者;或穿插回放,使叙事跌宕起伏;或多视角画面组合,线索或明或暗;或欲扬先抑,让读者恍然觉悟。议论文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综合安排各种结构方式。如整体上是总分式,本论部分(主体部分)可以是层进式也可以是并列式。论证每一个分论点可以采用对照式。

不论何种体裁的文章,每一个自然段落,句与句之间要连贯畅通,领起句、承接句、过渡句、转折句、收束总结句要合理分工,也就是既要注意整篇的起承转合,也要注意段内的起承转合。【经典例文】 对 视

用心

爱心

专心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过安检前,你把行李箱和登机牌交给我,突然沉默了。我问:“这里你就不能进去了?”你点点头。

办完手续,我回头看身后的你,挥挥手,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尽管有些远,我却分明能感受到你目光中的不舍,或许,还有点失落。在机场大厅的映衬下,你显得那么小,那么无助,矮矮的,微胖,与我小时候心目中那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多么地不符。但这真的是你,我亲爱的爸爸。

记忆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刻。最初有印象的是,我从梦中醒来,满不情愿地张开眼睛,便看见了你的眼睛,带着笑,还有些顽皮。想到大眼珠对小眼珠,我就哈哈地笑精神了,快活地爬起床。那时的对视,满是温情。

上学后,考试考得好,我便看不起学校的考试,成天疯玩。你只是默默地看着我,无论是妈妈批评我的时候,还是奶奶袒护我的时候。下一次又考砸了,妈妈要打我,你就把我拉到一边,让我看着你的眼睛。你的目光仍然是慈爱的,我却觉得脸上发烫,说:“我会好好学习。”

也犯过错误。小孩子大多都撒过谎,我也不例外。那时的谎言多么幼稚,没多久就被揭穿。我垂着脑袋,像蔫了的小草般站在你面前。你叹着气,还是让我看你的眼睛。对视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我觉得自己的一切错误都被你看穿。抖呵呵地看你一眼,看见你目光中的责备、恨铁不成钢,当然,更多的是期待。这时,我再也忍不住地哇哇大哭,不是委屈,是自责对不起父母,那样的错误自然没有犯过第二次。

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站在台上,焦急地在人群中寻找你的身影。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我的眼中是感激,你是欣慰。

„„

这一次,我只是去夏令营,几天后就回来。但是几年后,也许还在这个地方,我将远渡重洋,几个月见不到你。你目光中的失落告诉我,你一定也想到了这些。

我往前走,你的身影更小了,我们的目光也不再交汇。

我毅然地转过头来。前面是一个新的世界,接下来的路,我一个人走。【学习揣摩】

这篇考场作文,记叙的事情非常简单,即“我”参加夏令营,“爸爸”来送我。但为什么读起来非常感人?除了用第二人称,除了有生动的细节描写,除了有很强的人情味之外,在脉络思路的安排上也打破常规,运用回忆和插叙的方法,写出“父亲”的无声的爱。开头送别场面的描写,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之后用四个段落,回忆过去的四件事,让“爸爸”的形象清晰起来,丰满起来;最后又回到开头的送别场面。时时处处扣住“对视”二字,形象感人。

“恶之花”的后果 杨新元(杭州)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不久前,在宁波举行的“江海文化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指出“过度商业化正使我们的文化遭遇灭顶之灾”,这引起了网友和许多媒体人士的广泛关注。赵士林认为,当前文化领域过于追求商业价值,忽视文化产品精神属性的做法必须引起重视。

文化与商业产生密切联系,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这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然而,随着金钱崇拜,娱乐至上风潮的横行,文化产品出现了被“过度商业化”的情形,其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许多人精神空虚,寻求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迎合了人性中的低层次欲望,把各种文化的糟粕汇集到一起,颠覆权威,否定传统,主张玩世不恭,一切可以恶搞。于是,大量文化垃圾应运而生,各个文化领域都出现了低俗、恶俗的东西,这势必导致价值观的扭曲和信仰的崩溃。

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已逐渐迷失方向,失去了它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文学圣殿被金钱侵蚀得千疮百孔。一些文人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剌激感官的文化垃圾。无论是出版界还是各种媒体、网络,都以传承文化为幌子,向人们兜售着不健康、散发着陈腐臭气的货色。他们炫耀丑,炒作丑,以丑为美,误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如果像西门庆这样的大恶棍也能被某些人为了“出位”而洗白,那么,其导致的“世俗心理和价值观的双重转型”,将会造成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那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而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使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出现了剽窃抄袭、伪造学历等各种问题。最高端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其后果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因为,“象牙塔”代表了我们国家的文化水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位。而“过度商业化”这朵“恶之花”,正使这个“象牙塔”充满了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清贫的真学者越来越少,使急功近利、品行低下的假学者大行其道,耀武扬威。

商品经济时代,不讲效益,不食人间烟火,那已是空谈。然而,文化的商业化应该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精神产品的道德底线和文化品位。

如何创造出一批既有品位,又有市场的文化产品呢?这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巴尔扎克说:“我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其次,应该推陈出新,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精神,让人们生活在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态里。最后,文化管理部门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保驾护航,把各种文化垃圾及时清理出局,使文化领域百花齐放,民族文化健康发展。

学习揣摩:本文是时事评论,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式结构,列举种种“文化过渡商业化”的现象,剖析产生的复杂原因和由此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带来的种种弊端,同时又正面阐述坚守文化品味的巨大意义,最后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整篇文章脉络非常清晰,构思非常严谨,段与段之间,每个段落的内部都有很强的逻辑性,谈古论今,针砭时弊,启发性强。

四、牛刀小试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境界,是一种状态,一种境况,一种情景;境界,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追求„„请以“生活的境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审题立意(请写出你的主要观点或要表达的情感,不超过两句话。)2.拟写提纲(请写出你的基本构思、文体、主要材料,准备课堂交流)

3.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三篇:南京建邺高级中学总体规划设计

浅析教育建筑的空间特性与人文性

——南京建邺高级中学总体规划设计

谢辉

单位名称 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通过对南京建邺高级中学重视其空间特性和文化职能体现的设计定位、总体布局、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介绍,探索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的校园场所规划途径。关键词:中学校园规划;总平面;立面;景观绿化

1、前言

学校是按照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正如Louis.Kahn所说“一所学校有其本性,在创造一所学校时得到学校‘天性’的资议和批准是绝对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你还能发现水的秩序,风的秩序,光的秩序,以及某些物质的秩序。”一所有着历史积淀的学校,是文化的积累,是空间、时间和思想的记忆点。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位于历史悠久的莫愁湖畔,毗邻蜿蜒秀丽的秦淮河风光带,是一所江苏省四星级公办独立高中。该校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随着南京市河西建邺新城的蔚然崛起,迅猛发展,建邺高级中学通过另择新址规划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的文化场所。

2、现状与建议

2.1 项目概况

南京建邺高级中学新址位于河西新城区青石埂路以南,南湖路以东,黄山路以西,和平路以北,区域位置如图1所示。该项目占地61600平方米,用地内地势平坦,拟建建邺高级中学总建筑面积为49387平方米,按照省级四星标准建设,规模为48班(远期60班)。

2.2 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对设计要求及基地环境的分析,我们提出方案设计中突出的几个问题:(1)在用地较为紧张的条件下如何合理的进行功能布局。

(2)如何解决用地偏转角度与建筑朝向还有城市周边关系。

(3)如何使建筑符合学校的性格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空间。

为了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并使建筑符合学校的性格特征,先后提出了如下三套方案(图2):

(1)方案一:将教学区置于基地南侧,与办公楼、礼堂、综合楼围合成一个广场,生活区位于东侧街道拐角处,运动区在西侧沿道路布置。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总体功能布局较为合理,校园内部有一个较为宽

图1.1区域位置 阔的广场,而且建筑与道路关系较好。而这个方案的缺点在于教学楼朝向不好,西侧入口也较为局促。

(2)方案二:在基地南部轴线大道的东侧沿道路布置礼堂与办公楼,在大道的西侧布置教学楼,为正南朝向。综合楼前形成内广场,综合楼地西边沿道路是运动场,西边为生活区。此方案的优点在于校园主入口景观较好,内部广场开阔,礼堂对外联系较为方便。缺点在于教学楼与主广场成一定角度,形成较多不规则空间且内部交通不顺畅。

(3)方案三:在前两个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轴线、朝向布局等方面的调整,形成了方案三,也是最终确定的总平面方案:将主教学区放在基地的南侧,南面街角位置为半开放的礼堂及办公楼,将生活区放在基地的北侧,运动区在东侧沿马路布置。最终方案的优点在于各个入口对景较好,丰富的内部广场空间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礼堂作为一个部分向外开放的空间与外界联系较好。与城市道路有良好的空间关系,注重街角的视线处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图2 三套方案草图

3、总体规划设计

3.1 设计定位

(1)建筑符合学校的性格特征,创造有特色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空间。

(2)从城市设计入手,既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又要展示作为百年名校的悠久历史。

(3)建筑布局主要采用院落围合式,通过建筑物穿插连接塑造灵活多变的形体,创造活泼、新颖的整体形象,强化适应地形和环境的建筑布局。

(4)功能分区明确(图3),注重不同空间之间穿插渗透,将传统的空间元素如广场、庭院、走廊、平台溶于其中,赋予交流、集合、活动、信息等功能,形成可提供多层次的交往空间的校园环境。

3.2 总平面设计

对于本项目建设用地,由于基地方向与正南北向有一定地偏角,在保证主

图3平面功能分区图 教学楼朝向地基础上合理地对校园功能进行分区,并处理好入口处的空间关系,创造有特色的校园空间形式。由于用地较为紧张,因此确立了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尽量多地留出空地去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设计原则。总平面布置上将主教学区放在基地的南侧,南面街角位置为半开放的礼堂及办公楼,将生活区放在基地的北侧,运动区在东侧沿马路布置(图4)。

主入口设在基地南侧的道路上,正对主入口的视觉轴线上两栋主教学楼围绕中心下沉广场对称布置,并各自围合形成独立的教学空间,通过中心广场相联系相呼应。在主入口视觉轴线的端部由综合楼形成对景。中心广场下沉1.2米,顶部有钢构架形成一个供同学交往的灰空间。下沉广场四周侧壁上雕刻着学校的历史及在此就读过的名人、伟人,以展示作为百年名校的悠久历史和在教育界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同学们在这里熏陶成长。在中心广场的正中设有水池及雕塑。通过中心广场可以直接进入地下自行车库。主教学楼底层架空,作为学生活动空间,并为将来发展预留。

在主入口的东侧为对外联系的 礼堂,礼堂弧形的外墙较好的协调

图4 总平面图 了街角的关系。办公楼设在主教学楼与礼堂形成的视觉轴线的尽端,形成对景。与教学楼礼堂联系都较为方便。在办公楼的周围布置了机动车停车位。综合楼成为主入口的对景。综合楼包括了文化区、电教区、科普区,这样既方便学生日常

学习,又节约了用地,提升了校园

图5 综合楼南立面 环境的质量。体育馆位于运动场西侧,底层为学生食堂,二层为风雨操场和相应的体育用房。生活区、学生宿舍位于基地西北角,体育馆的西侧,与食堂联系方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者形成联系方便的三角关系。

3.3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上为了充分体现百年名校的性格特征采用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图5)。深灰色的坡顶、欧式的线角、古朴的砖墙,无不流露出学校悠久的历史,钢结构的大玻璃的运用又从细节体现出了时代的气息。

3.4 景观设计

景观处理上坡地、水体、下沉广场相结合,处处体现生态校园的思想,雨水通过回收及净化作为水体的补充水源。通过内庭院、大尺度的灰空间及室外庭园的相互渗透,通过不断变幻的自然采光,经设计人员的精心安排,空间的趣味性丰富多样,而适宜的比例与尺度,材料与色彩,给人心理上的舒适与愉悦,同时也使建筑有较高的欣赏品味与审美情趣,更加充满了处处为人着想的人情味,这正是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本质所在,也是人性化设计最好的诠释(图6)。

4、结语 南京建邺高级中学的规划设计基于教育类建筑的特殊性,在满足教学、交流活动与安全方便的同时,注意塑造校园文化特色、体现对历史文脉的继承,最终取得自然和整体的结果。本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得到了业主的好评(图7)。

参考文献:

[1]熊瑛.浅谈中小学校园规划[J].新疆有色金属,2007(01):79-80 [2]舒达维.中小学山地教育建筑规划设计实践[J].中华民居,2011(10):38-39 [3] 安娜.浅谈中小学校园建筑中的规划及建筑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08(8):114-116

图6 水景设计

图7 现场照片

第四篇: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语文1.本次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接着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敷衍成

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度过苦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 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下笔不能自休。知道割爱 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地加以削删,所谓“徇烂之极趋于平淡” 就是这种境界。

A.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 C.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

【解析】“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搜索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含贬义)。因此第一空选“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也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第二空提到“下笔”,因此选 “洋洋洒洒”。“大刀阔斧”:意思是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因此第三空选“大刀阔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察的是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2.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3分)

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

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

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称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

1【解析】A、B、C三个选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而D选项不符合比喻修辞的定义。因此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延续了江苏高考自2015年对修辞手法的考察,考生了解比喻的基本知识后可判断出此题答案。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

1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2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 3如果是像机械的话4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 5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6它是无比严肃的

A.②①④⑥③⑤B.②⑥④③①⑤ C.③①⑤②⑥④D.③②⑥④⑤①

【解析】根据第一空的前一句“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可以推断,第一空的内容与前文 含义相反,因而第一空应该选择②,能够紧接在②之后的句子为⑥。根据第二空后面的句号 可以推断第三空有转折,所以第三空应该为④。根据前面三空应为②⑥④,可以推断出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察学生文本理解力,考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后可根据行文逻辑判断 出答案。

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迁客逐臣乙、游子思妇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甲:①④乙:③⑤丙:②⑥B.甲:①⑥乙:③④丙:②⑤ C.甲:③④乙:②⑤丙:①⑥D.甲:③⑥乙:②④丙:①⑤

【解析】①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②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③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游子思归;④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⑤选自无名氏 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⑥ 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考生需要理解诗歌含义、诗歌相关背景才

2能准确判断出答案。

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 活动主题的一项是()(3分)

A.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B.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C.③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D.④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解析】根据题目,活动以“全校师生读书月”为主题,所以徽标和征集语中应以“师生” 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要活动。不能只强调一方,因此排除A和B选项,“地球与行万里路”与主题无关,因此排除D选项。因此C选项最适合。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对徽标图画的分析把握以及征集语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紧抓题干要点,全面把握徽标和征集语内容,不要忽略题目而造成失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许子良传 宋濂

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馀矣。

调馀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 .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諌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隠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馀。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慙愤,阴图 中子良,无隙可乗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

3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 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

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诗赋魁江东漕司魁:居首位 .B.前此赢羡率自入羡:多余的 .C.子良为稽逃亡稽:核查 .D.且为辨其非辜.辜:辜负

【解析】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根据上下文语境,“辜”在此处应解释为“无辜的、无罪的”。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关键。

B.许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以后厉行整治,将主使者的姓名公之于众并上报朝廷。

C.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逃离。

D.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

【解析】许子良在识破并毁掉同僚和下属的诡计后,自己辞职离开了,并没有“逃离“之意。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

【解析】“督逋急如雷电”1分;“窜匿殆尽”1分;“去”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翻译为:各主管部门督责搜捕如雷电一样紧急,衙吏们都逃窜的逃窜,躲起来的躲起来,前任县令因为做得不好而被罢免。

4(2)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解析】“虽”“累岁不引决者”“曲直“各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翻译为:即使是很多年没有决断清楚的案件,(到了他手里)很快是非曲直都会弄明白。

9.文中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许子良克己奉公的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

【解析】通读文章的第二、三、四段即可概括出许子良“克己奉公“的事迹。监酒库而不自 入;劝止砍削百姓赖以为生的芦场;节缩扭转财政亏空;揭发逃避租税的豪门望族;明察案 情;禁止同僚与下属营私。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0—11题。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

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注】①嗣音:传递信息②《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10.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

①【解析】本题考查诗词思想情感,这类题目抓住题干、作者、注释、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由注释“嗣音”可以得知诗人身处“关汉塞雪”的艰苦环境中,想要给叔父写信;“燕雁”和“河鲤”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传递书信的意象,然而条件艰苦,书信难达。颔联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想要与叔父交谈互相慰藉的迫切,然而归期未定。前两联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宦游在外,思念亲人,却只能以书信和叔父交流,想见不得见,想归不得归的惆怅寂寥。

【点评】本诗题材主题与2006年江苏高考《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类似,均为书信

5类诗词。本题为古诗词常规考点,难度中等,需要考生结合注释分析前两联的意象,根据羁旅诗的常见思想情感,对诗歌前两联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即可。11.后两联多用虚笔,请做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手法的赏析。题干已点明手法为虚写,学生应侧重于其表达效果的分析。“弓刀陌上见行色”一句,诗人站在塞外的道路上,见行色匆匆归去的人们,联想到自己归乡之后的情景,想要与儿女家人欢聚一堂,秉烛夜话。尾联用一个“更”字,加深了诗人欲与叔父东归而去的渴慕与期盼。结合注释,可知尾联化用《世说新语》典故,表达了诗人离乡之远,时间之久,颇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这两联诗人运用虚写,联想想象自己回到家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田园之美。既表现了自己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又构想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点评】本题为古诗词考题中的常规考点,题干中已点出手法,降低了题目难度,因此学生应着重理解诗句,并答出虚实结合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8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5)鼎铛玉石,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红楼梦》)【答案】(1)任重而道远(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艰难苦恨繁霜鬓(4)君子不齿(5)金块珠砾(6)箫鼓追随春社近(7)寻常巷陌

6(8)人情练达即文章

【解析】注意“鬓”、“砾”、“箫”的写法。

【点评】本次名句默写,课内名句相对简单,考生比较容易得分;课外名句来自于名著《红楼梦》,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意古典名著中诗句的考查,尤其是《红楼梦》的经典诗词。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

作别三峡纤夫 韩永强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名叫A·K的外国人,在一本英文版《长江三峡》的画册里,为古老的长江三峡留下了极为精彩的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文字。

书中最叩击我心弦的,是关于峡江纤夫的描述。“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那是供纤夫拉纤时通过的栈道。狭窄的地方仅供一人通过,远望就如绝壁间的一段凹槽。纤夫们就光着脚行进在尖利的岩石上。夏天他们顶着炎热的骄阳,冬天他们必须跃入刺骨的冰水中游到岸上。当行走在高高的栈道上的时候,一旦有人不慎打滑跌入悬崖,另一个人就必须迅速补位,从而不让船下滑……这就是纤夫的生活。”

读着这些情景交融的文字,我的眼前就呈现出一条条结实的竹缆,竹缆一头连着在险滩 上挣扎的柏木船,一头连着悬崖峭壁上的纤夫。那条紧绷绷的竹缆绳上,悬挂着我祖辈的灵魂。

每一个纤夫都有自己或妻子或老母亲或情人细心缝制的“扯扯儿”(即拉纤的搭肩)。这些“扯扯儿”,长六尺宽半尺,一律用上好的“白官布”制作,对折成三尺长,另一头则固 定着一个一寸见方的厚竹板。拉滩的时候,纤夫把竹板向纤缆上一别,把宽的一头斜挎到肩头,就开始艰难的跋涉了。搭在肩上的白官布上不能有任何装饰,否则拉纤时哪怕一个细小 的线头或者折痕,都会让纤夫的肩膀磨破流血。而别在纤缆上的一端则可做些文章,纫得越密实,就越牢固安全。

船到滩头,领纤的一路如风一般旋去,纤夫们没有一个敢怠慢,都会一边以极快的速度 奔跑,一边迅捷地把扯扯儿别到纤缆上。这时,纤夫的腰就马上绷成了一张弯弓,而纤缆就如弦上的箭。

险滩喧哗着咆哮着猛烈撞击柏木船的船头,激起高高的水浪。纤夫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毫 无选择地把手指抠进岩缝中,赤裸的脚板则要尽量寻找悬崖上的缝隙。苍凉无情的崖石上,只有汗珠碎成了八瓣,只有纤夫从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嘿咗”声如闷雷滚过……

长江三峡中,自古“西陵滩如竹节稠”。纤夫们战胜了一个险滩,而下一个、下下一个 以及每一个险滩,都是夺命的关口。所以,长江三峡的两岸边,总有望郎的妇人化作奇峰异石苦守崖顶。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们把山崖上的竹叶都撕成了丝丝缕缕的心事,把自己的血

7肉之躯都望成了冰凉的望夫石!于是,七百里峡江中,总有“望郎滩,望郎滩,我望郎君早回还”的呼唤。

但真正的纤夫从不恐惧。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回家,回家,回家同妻儿团聚。在这个目标的导引下,纤夫们有时会十分快活。在拉纤时含泪而唱的“拉纤小调”,他们在顺风顺水时唱得有滋有味——

三尺白布四两麻啦,做个扯扯儿把滩拉啊!大坪大蹚各顾各啊,石旮浪里脚蹬脚啊!一声号子一声汗啊,幺儿连三都使力啊!一声号子一声胆啊,一声号子过险滩啊!喊声号子加把力啊,船过滩头把家还……

A·K先生作为一名外国人,毕竟只是三峡的匆匆过客。假如他进一步走进纤夫中去,他会在对长江三峡纤夫的同情悲悯中增添更深的敬意,写出更为深情的文字,让世人更清楚 地知道在中国,在长江三峡,有一群人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当年的长江三峡是外国人看中国最好的“看本”,今天的长江三峡,更是世人看中国的 必到之地。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已经看不到《长江三峡》中记录的栈道、纤夫和柏木船了。但是,新的长江三峡提供给人们的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和豪气。在巍然矗立的三峡大坝之上,昔日“滩滩都是鬼见愁”的一百多道险滩杳如黄鹤,今日三峡只有碧波荡漾的浩瀚!

桀骜不驯了千万年的长江三峡,在如水月光的映照下,同我一起在梦幻中迤逦而行,去 作别永远的三峡纤夫。我要告诉巫峡的神女和遍布三峡两岸望郎的山峰,她们的悲剧会永远 谢幕,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有了新三峡的滋润,会永远幸福而甜蜜。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1日,有删节)

1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峡纤夫的形象特点。(4分)

【解析】这道题考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难度系数不高。概括人物形象一般从人物的身份、性格、品德、经历和背景等方面,结合文中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来进行。要注意题干关键词“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要全面,不能遗忘答题点。本文先是引用A.K文中的记载来 侧面表现纤夫的工作环境,再描写纤夫的工作用具——简陋的“扯扯儿”,然后具体描写纤夫的工作过程来表现团结协作的一面,最后通过“望郎妇人”和从不恐惧的纤夫的映衬,来 反映他们柔情的一面。

14.赏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8【解析】这道题考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难度中等。赏析题主要从表现手法、语句技巧和词语运用等方面入手。这类题需要先分析内容,在根据内容赏析。这里主要描写纤夫们拉船走山崖的艰难过程,通过夸张手法、细节描写和视觉听觉的巧妙运用来全方位表现。同时,在词语的选用上也别有匠心,如“抠”、“赤裸”、“挤压而出”、“”嘿咗“等。15.文中引用“拉纤小调”有什么作用?(4分)

【解析】这道题考察引用的作用。难度稍大。一般来说,作用题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大角度来分析。同时这里的引用涉及到内容表现力,也就是既需要分析引用本身的作 用,又要分析引用内容的表现作用。

16.文章标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解析】这道题考察标题的含义。难度较大。标题含义要注意表层和深层的分析,尤其要注意深层含义中作者蕴含的多重思想情感。在本道题中,“作别“既有表面上的”告别“之义,又有纤夫悲剧”谢幕“,子孙“幸福而甜蜜”的美好祝愿。

【总评】这篇现代文是现实意义很强的一篇散文,考题中规中矩,总体难度不大。概括题、赏析题、作用题和含义题各有一题,出题意图明晰。本文难点在于对文章主题的全面把握,要通过纤夫的悲剧生活,来洞察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同时又要看到这种“悲剧”背后,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希望“悲剧”不再发生的希冀。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18分)

教育的新生 陶行知

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

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 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缓冲、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

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和“教 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

9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改良者主张半开门,使“学校社会化”。他们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学校即社会”就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①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一只鸟笼,不是鸟世界。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 求。

为学校而办学校,它的方法必是注重在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改良 一下,便成为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有何用处?于是“教学做合一”之理论乃应运而起。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训藏在书里,先生是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教死书、读书死便不许发问,这时期是 没有问题。改良派嫌它呆板,便有讨论问题之提议。课堂里因为有了高谈阔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有何益处?问题到了生活教育者的手里是必须解决了才放手。问题是在生活里发现,问题是在生活里研究,问题是在生活里解决。

没有问题是心力都不劳。心力都不劳,是必须接受现成知识方可。先在学校里把现成的 知识装满了,才进到社会里去行动。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他说的“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是代表进一步的思想。生活教育者根本推翻这个理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传授现成知识的结果是法古,黄金时代在已往。进一步是复兴的信念,可是要“复”则 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比如地球运行是永远的前进,没有回头的可能。人只见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知道它是跟着太阳以很大的速率向织女星飞跑,今年地球所走的路绝不是它去年所走的路。我们只能向前开辟创造,没有什么可复。时代的车轮是在我们手里,黄金时代是在前面,是在未来。努力创造啊!

【注】①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17.简要分析“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两个主张的区别。(6分)

【解析】本题目为概括题,根据题目中的“学校及社会”“社会即学校”找到答题区间为第四段,但是也不要忽略上下文。分点进行概括,注意分点答题,用关键词去概括。

1018.结合全段,谈谈文中画线句的作用。(6分)

【解析】画线句子的作用在本题当中属于论述性文本中的论证方法题,需要同学会辨别该句子使用的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中的哪一个,并且依据文本去分析该论证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解析】这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述层次题,需要学生们先明确文本每段的大意,在对文本进行分层,分层之后再去概括每层的内容,要记得用上术语,如“提出了„„的观点”、“解释了„„的内涵和区别”、“提出了„„的解决方案”等等。通过过渡句去分层,学会找每层的 总结句和关键词。

【总评】议论文中规中矩,并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三题都是我们日常训练中常见题型:概括题、论述手法题以及论述层次题。明确答题模板,迅速找到答题要点是关键。一二题难度不 大,最后一题论述层次,很多学生可能会一开始就不清楚作者的论述思路而分错段,最后导 致失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解析】

本次的一模作文,难度中等。采用民谣形式,贴近自然生活,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民 谣的深层含义,从中提取出恰当的观点。

“四月天”难做,在于要满足“蚕、麦、秧、麻”和“采茶姑娘”的多种要求。“天” 在传统文化里是至高无上的,即使是皇权也假以“受之于天”的名义。我们常常认为“难做”来源于领导者施加的压力,然而压力有时候恰恰来源于权利本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 权利的对象有多少,你需要负责的对象就有多少。

“四月天”不同于其他时节,四月是万物初长之时。在事物的初始阶段,总是需要投入 更多的设想,作更多的准备。“蚕、麦、秧、麻、采桑姑娘”,事物的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各不

11相同,可以引申为不同事物、人有不同的需求,成功与成长需要不同的条件,要因时、因地 制宜,要因材施教,也可以从尊重差异的角度出发,延伸到每个人的不同,要尊差异。

尽管“蚕、麦、秧、麻、采茶姑娘”各有各的要求,但是“四月天”依旧是按照节令气 候的正常规律,如约而行。所谓众口难调,不可能要求“天”去迎合所有要求,必须达成共 识,或者说,即使“蚕、麦、秧、麻、采茶姑娘”再有要求,都要遵从共性的节气规律。当 “四月天”不能满足某方面的单独要求时,必定是“蚕、麦、秧、麻、采茶姑娘”要适应节 气时令。当然,前提是“天”必须是有担当、有能力的。

本次一模作文,学生可以选取的角度很多,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才可以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参考立意】

(1)从“天”、“四月天”的角度,领导层要把控全局,有全局意识,能够顾全大局;也可 以写做人做事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欲戴王,必承其重;“天”要有所取舍,不能一味迎合,必须有自身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一切顺利进行。

(2)从“蚕、麦、秧、麻、采桑姑娘”的角度,要能够找到自己成长成功的时宜因素,要 学会自我调适和适应。

【名师范文】

真实的四月天 谢高圆

冯梦龙《警世恒言》有言:“做天难做四月天。” 为什么天难做?天在传统文化里是至 高无上的,即使是皇权也假以受之于天的名义。然而压力有时候恰恰来源于权利本身。欲戴 王冠,必承其重。你权利的对象有多少,你需要负责的对象就有多少。为什么偏偏四月天难做,而不是其他季节?因为其他季节的职能往往是单一的,比如:“夫秋,刑官也„„常以 肃杀而为心。”而四月是充满变化的季节,有“破”又“有立”。

于人生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领导自我并为之负责。而四月天正是少年 初长成时,稚气未脱,却面临着人生的种种选择。近日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中,吴岭澜 是上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他的实科没有及格,文科全部满分。但是在当时,最好的学生都会选择读实科,他并不想转到文科去,因此一度困惑于学业抉择。梅贻琦老师找他谈话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关系着我们 在人生四月天的抉择。

有人从“完美”中寻找真实。然而,美的事物常常难以共存,比如红泥小火炉旁能欣赏 雨雪霏霏,却难见落英缤纷。比如人间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但四月天不会同时满足所有的诉求,它知道自己的目的。会一步一步地来。四月的每一天都不会是

12完美的,但是,可能会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四月。正如我们自己的生活,少有完美的一天,甚 至摆在有些人生命中的四月冰冻三尺,比如诗人余秀华,出身贫寒,先天残疾。不过她还是 找到了诗歌这根拐杖,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出一条路,渐渐收获真实而灿烂的一生。

有人从“忙碌”中寻找真实,但往往流于表面,内里却是空洞。四月天习惯居于幕后,甚至被人误解为“懒散”,比如人们时常这样抱怨它:“柳叶为什么还没有绿起来?”可是让 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四月天耐心地让土地解冻,把冬天变成夏天,这是大事,却是“幕后”进行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就像人生的四月天,身处其中者正经历着思想上脱胎换骨的巨变,行为上的变化却常常慢上几拍。直到有一天,父母 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小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大人。

真实的四月天不完美,看上去也不够忙碌。但是它有目标,也有耐心。真实的四月天不 是自然界的归宿,它还要把这个世界整理好了交给夏天。一如走过人生四月天的青年们,未 来也还有漫漫征途。

人间四月天 杨诗繁

无意中遇到过一株开花的树,难以忽视不忍离去。不是为那凋零的花瓣,也不是为那一 树的繁华,而是想到开花实难,要承担寒潮、风雷和霹雳。做天不易,上演那雾霭、流岚和 虹霓。只有理解彼此难处并身体力行调和,我们才能领略人生之美的珍贵,且行且珍惜。

若在人间四月天,便如天地大美集成的一幅画卷。全卷中蚕吐雪丝,麦涌新绿,秧麻桑话,采茶歌飞„„只是这幅美景从何而来?天工之笔如何造就?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 时有成法而不议,但不言不议,佳景何处。儒家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画师细心勾勒 几处重点物像,其余只是略做铺陈,甚至留白。西洋画师将万紫千红进行调和,并不是随意 挥洒,深深浅浅,也要费得一番心思,才将四月天全卷意蕴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调和是智慧的本色。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周总理长住的西花厅里,有位小保 姆经过议事门厅前,被吓得花容失色。原来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人组成的四人帮正集 体对总理破口大骂,几人对总理抱怨文化大革命还不够激进,甚至开始对周恩来进行人身攻 击。周总理一声未吭,待几人骂累了,只淡淡地拿出几张给饥荒百姓财政拨款,修桥修路的 基建文件,说:“你们也骂够了,把字签了。”眼中丝毫未有畏惧之色,神色凛然,四人帮一

13震,乖乖签字。正是周总理在各方间充满智慧的调和斡旋,才使得当时国家的民生经济不致 于坍塌,才保全了邓小平、华国锋等未来国家领导人,为国家留下希望,看西花厅前年年海 棠花开。

有谚云:“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这 是有序和平衡,也是调和与适应。一到春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便会转暖,那温暖与冬天泾渭分明。春,承载了太多的美好情怀,有“人间四月芳菲尽”,也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小小芙蕖红半展”。“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抹诗词色彩,唤起了后世对春的审 思,诚如斯言,欣欣向荣并非理所应当,万紫千红不是天经地义。人生实难,但请你足够相 信。

天道好轮回,难不可怕,怕的是胡作非为;只有足够勇敢、正直并富有同情心,我们才 能理解花开的真谛。

民国才女萧红笔下的呼兰河镇不正是这样的吗?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幺,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在别间在四月,这是调和与适应,也是对人性的敬重。

同样,各样花草都仿佛努力从地上拔起,在温暖日头下,尽着本分,静静地立着,尽那 只看不见的手来铺排,按照秩序发叶开花。急其所急,缓其所缓,轻重有序。

和风君子德,时雨圣人怀,尽管开花实难,做天不易,只愿在不断变迁的时序中,我们 依旧能遇见那“人间四月天”,共同调和成一幅更和谐、更美好的画卷,且行且珍惜。

第五篇: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

语文 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说到黄侃,人们多半会想到他的趣闻逸事,虽然知道他是国学大师,但对其学问多半 ▲,对其人生意义毫不关心,而多津津乐道于他的“故事”:人们把他的存在当作 ▲ 了。从当时到现在,了解他二三事的人仍只是把他当作“疯子”一类的天才型学人而 ▲。A.愿闻其详

谈吐

置之度外 B.语焉不详

谈资

一笑置之 C.愿闻其详

谈资

置之度外 D.语焉不详

谈吐

一笑置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气象条件如果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对京津冀大部分区域来说,即使是周边地区同时依据“大气国十条”规定的标准减排,也难以实现它所要求的浓度目标。

B.由于航母在作为施加军事和政治压力的手段时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执行“冒险”行动时所表现出的极高效率,是推动各军事强国不断发展航母的主要动力。

C.北京滑雪场九成以上受伤者为初学滑雪者,大部分在未接受专业指导或训练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中高级滑道,从而导致自己受伤或撞伤他人概率更大。

D.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围绕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产业开发的内容展示,成为许多展团的亮点。

3.下列熟语的意思与诗文意思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千门灯火夜似昼

B.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经沧海难为水 4.下列诗句与所用手法对应的一项是(3分)

古诗词中常因为修辞之妙而给读者留 下深刻印象。如“ ▲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 ”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①梨花千树雪

②旅雁还应厌后行 ③钟鼎山林都是梦

④天台四万八千丈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爱,我只不过是 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您的不情之请,恕难从命。”

B.进入2017年以来,公司的效益连续下滑。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监一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C.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D.我翻开筹委会赠阅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让我受宠若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

①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 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③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

②诏穷 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简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④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卓斥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有删改)

注①句(gōu)就:羌别种也。②蹇硕:人名。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隙:怨仇 B.后刺史杨雍 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领:领导

C.简贤所以报国也

简:推举 D .而欲杜人之口乎

杜:封堵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皇 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D.“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2)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9.根据文章第③段,概括盖勋“甚见亲信”的原因。(不超过40个字)(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0~12题。

归王官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9.结合诗歌的颔联与颈联,概括作者“恋吾庐”的两点原因。(2分)

10.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流露出哪些情感。(5分)

11.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庄子《逍遥游》)(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3)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4)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5)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同心之言,▲

。(《周易•系辞上传》)(8)

,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上 汪曾祺

在乡下住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惯了。起先有些不便住,原谅说这是乡下,将就着过去,住了些时,连这些不便都觉不到了,对于乡下的 爱慕则未消减一分,而且变得更固执,他不断在掘发一些更美丽的。清晨真好,小小的风吹进鲜嫩的叶子里,在里面休息一下,又吹了出来,拂到人脸上,那么顽皮的,要想绷起脸,那简直是不可能。

“山外青山楼外楼。”他笑了,不知是为了这声音,还是因为这声音所唱出的歌,还是低着头也照样用假嗓子接唱下句: “情郎哥哥住在村后头。”

“早啊,少爷。昨晚上在秧池里又弄到两尾鲫鱼,过会儿跟你送来吧?”

④②

①“今儿我上城去一趟,你养在水缸里吧,晚上我自己来拿,你要点什么我给带来,怎么样,还是酒我知道!”

“不敢领,不敢领,谢谢了。”

他回头看看,老头子笑着转了河湾,还拾起一块石头往河里一丢,又嘬起嘴吹起嘹亮的哨子,逗那歇在柳梢上逞能的画眉。

要不是医生说我神经衰弱我怎么会来这里疗养呢,这一住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回去,我现在才知道乡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们的家。可是他们还一直叫我城里人!“蛇,蛇,蛇,一条大土谷蛇!”

他猛地赫了一跳,但很快的辨出这是谁的声音,便不怕了。“你才是蛇,蛇会变个好看的女人迷人,三儿。” 三儿不理他,跳蹦着回家去了。迎出来的是王大妈。

“早,少爷,我们马上就要下田了。早饭这就好了,吃了跟我们一块车水去。” “王大妈我今儿要上城去一趟呢。问你借样东西,你把那条双舞剑借给我!” “不借,不借,船是妈的,妈是我的,我不借!” “妈,我先下田去了。”

“下田干嘛要换身新 衣裳,嗨。”

王大妈到屋后浅湾头找船,船不在了,岸上有新渍的水。转过村头,三儿一个人,把船摇在河中央,自由自在一身轻。“我要到越娃沟去采野蔷薇去,不等到船上装不下时不回来!” “三儿,再不划回来妈要生气了。” 岸上人互相笑笑。

他一直由岸上赶着,赶到快到越娃沟,才找个地方跳上了船。河滩上的绿草长得齐齐的,野花的香气飘过来飘过去,脚踏下去惊起的几只蚂蚱,格格地飞了,露出绿翅里红的颜色。

三儿,你说我这回上城干什么,我几乎有点厌恶城里,既然?” “我哪知道?” “你知道。”

“你,哼,你是去看有没有信,那个人的!” “谁的?”

“谁!谁!谁!那个挂在你桌子前面的那个大照片的人的!” “随你说罢!”

三儿看见他平板的脸像腌过一般,忍不住笑了。

两岸的柳树交拱着,在稀疏的地方漏出蓝天,都一桨一桨落到船后去了。城楼的影子展开了,青色。平凡又微丑的。

“三儿,到我家,我搯许多花给你。现在能开的花我家的园里都有。”

“我不要,你家那条大黄狗也看不起乡下人。我不去。小姐们会说我要是换上旗袍多好,我不愿而且你家里知道你成天跟我们乡下女孩儿玩,一定要骂你,他们会马上要你搬回去。啊,到码头了,你到前面去插上船椿。我的脸红不红?”

“不,不要插上船椿,划回去,我不要回家了。” “唔?”

“你等等,我跳上去买一点吃的来。” “唔?”

码头上有各色的颜面与计谋,有各种声音与手势,城里的阴沟汇集起来,成了不小的数股流入河里。一会儿是屠宰户的灰红色,一会是染布坊的紫色,还有许多夹杂物,这么源远深长的流着使其出口处不断堆积起白色的泡沫。三儿看着想这些污水会渐渐带到乡下去的,是的会带去……

“这是甜瓜,这不是你喜欢的牛角酥么,你驶船,我替你剥去瓜子,剥了瓜皮。三儿,你看月亮已经上来。浮萍上有萤火虫在住家了。”

“三儿,我将永远不回城里。”

“永远住在乡下,妈会煮了新剥的茆豆等我们,还有茄子,还有虾,还有豆油炒鸡蛋哈哈。” 拴上船,三儿奔向妈的怀里。

“李老爹来过一趟,送来两条鲫鱼,我给你们清炖了。” “哦,酒忘了!”

(选自《中央日报·文艺》1941年7月第71期,有删改)

14.小说中的城里少爷对乡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15.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艺术特色。(6分)

16.城乡对照是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请概括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4分)

17.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河上”为题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来源: 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6分)

19.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20.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6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随着时空的变化,有人认为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已经或正在改变,需要调整当初的认知或做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对此你有何看法?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阶段检测

(三)语文试题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 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选自况周颐《蕙风词话》)

2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23.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 ▲,《清真词》的作者是 ▲。(2分)24.“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请概括作答。(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 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只能和“短衣帮”一起,可他又舍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B.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了“硬汉子”的形象,表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一崇高的主题,为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唱出了一曲高亢热情的颂歌。

C.《边城》不仅写了翠翠的爱情故事,还写了她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悲剧。她父亲是一个屯防士兵,因为顾及军人名誉,开枪自尽;她母亲待孩子生下后投水而死。

D.《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启程去印度前,欧也妮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

E.《茶馆》讲述了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八方应酬,最终却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故事;同时也揭示了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等一些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时抽花名签,请写出下列花名签上诗句对应的人物。(4分)①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③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④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2)“甲一把抓住乙的袖子,热烈地欢迎他的哥哥,好像在广大无人迹的沙漠里遇到了一个熟人。”甲和乙分别是谁?为什么甲看到他的哥哥像一个“熟人”?(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7~29题。

在以经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诗经》被尊奉为人伦教化的神圣经典,与文学总集分途著录,形成了文学总集不录《诗经》作品的文学禁忌。随着经学内部的嬗变和《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隋代王通和唐代刘迅相继“续《诗》”,选录《诗经》之后的诗歌并纳入诗教范畴。“续《诗》”不仅很难达到其经学目的,反而容易使人们从汉魏六朝诗歌的情貌特征,推想《诗经》的本来面目,成为解构经学和尊经意识的潜在异质,为《诗经》入选文学总集提供了反向的启示。宋代朱熹设想编纂一部收录《诗经》《楚辞》和后世诗歌的大型诗歌总集,直接为文学总集选录《诗经》做了理论准备。但朱熹最终未能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施,也预示着总集选录《诗经》的思想阻力依然强大。直到明代,才出现《诗学正宗》《汇古菁华》《诗冶》等真正选录《诗经》作品的文学总集,《诗经》走下经学的神坛,融入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

晚明总集选录《诗经》并不偶然,而与当时《诗经》文学阐释的繁荣局面相呼应,是《诗经》文学身份得以彰显和认可的最直观、最集中的体现,是现代《诗经》文学主体身份最终确立的精彩预演的关键步骤,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7.《诗经》文学主体身份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请加以概括。(6分)

28.请具体解释“反向的启示”在文中的意思。(3分)29.以《氓》为例,谈谈《诗经》文学性的具体体现。(6分)

语文试题Ⅰ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B(3分)

2.D(3分)

3.C(3分)

4.A(3分)5.D(3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6.B 7.D 8.①盖勋身上三(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标(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着眼“创、表、尸”,并注意句子通顺)

②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着眼“渔、调、禀”,并注意句子通顺)

9.①救济百姓;②秉公执法;③唯贤是举(举贤任能)④为帝谋划。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答案】一点1分

①远离费尽心机的官场人事,可以不问政事; ②故居拥有生机盎然的美景,可以乐在其中。11.【答案】一点1分

①对故居遭受战火、毁弃严重的痛惜之情; ②对自己远离官场、不用机心的欣喜之情; ③对自己等待诏书、急于做官的后悔之情; ④对故居清新明媚、盎然春景的沉醉之情; ⑤自己绝缘政治、深隐故居的闲适之情。12.【答案】一点1分

①照应颔联,阐释了“忘机渐喜逢人少”中的“人”为“长者”即达官贵人。1分 ②用典。

③借用法真和陶渊明不与达官贵人交往、遁形远世的典故,④表达自己深隐故居、啸歌山林的悠然自适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1)蟪蛄不知春秋(2)而致千里(3)钿头云篦击节碎(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5)衡于虑(6)伤心秦汉经行处(7)其臭如兰(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4.【答案】由“不习惯乡下生活”1分到“习惯了乡下生活” 1分到“逐渐喜爱乡下生活” 1分到最后“不愿离开乡下” 1分。

15.【答案】选取典型性景物1分,视听嗅觉相结合1分、色彩鲜明1分、叠音词1分,勾画出河岸景物活泼可爱的画面,烘托了少爷与三儿一起回城时的舒畅心情1分。语言富有韵味和音乐性,使人如临其境1分。

16.【答案】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①城乡人物方面:把自然率真、重义善良的乡下人物与善于计谋、歧视乡人的城市人物进行对比。2分 ②城乡色彩方面:把自然纯净的乡村颜色与灰暗压抑的城市颜色进行对比。2分 ③城乡动物方面: 把乡村活力生机的动物与城市势利凶恶的动物进行对比。2分 ④城乡河水方面:把乡村清澈灵动的河水与城市肮脏污杂的河水进行对比。2分 17.【答案】

①环境:河上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所。2分 ②人物:以河上两端之景映衬城乡人物的彼此性情。2分

③主旨:以河上城市污水会带到乡下象征现代工业文明将给封闭古朴的乡村世界带去的冲击。2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18.【答案】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2分

例举书法线条和京剧水袖、唱腔、武功等具体的程式元素可被独立欣赏,并进行类比,1分 论述程式虽然在是“戏”中建构起来的,但是可以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分 使论述更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1分 19.【答案】

①首先,作者提出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话题。(①)1分 ②接着分析戏和技的关系,(②③)2分

③然后分析正确认识“戏”与“技”关系的意义。(④)2分

④最后提出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消除“戏”与“技”的割裂关系的建议。(⑤)1分 20.【答案】

①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2分;

②顺应时代审美需求2分; ③巧妙运用程式。2分

七、作文(70分)

21.参考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语文试题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22.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6分)

23.晏几道

周邦彦

(2分)【答“晏叔原”算对,答“晏小山”不给分;周邦彦,别名清真居士,答“清真居士”也算对。】

24.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2分)

【如用相关原文回答,给1分。抓住“手高”和“眼低”两方面回答,意思对即可,各1分。如 果答“自以为”水平高,不给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5分)C、E(C.翠翠父亲服毒自尽,翠翠母亲生完孩子后到溪边故意喝了许多冷水死去。E.秦仲义是民族资本家,常四爷是八旗子弟。)26.简答题(10分)

(1)(4分)①林黛玉

②袭人

③史湘云

④薛宝钗(各1分)

(2)(6分)①甲:觉慧;乙:觉民。②因为反抗思想不强烈的觉民此时竟然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他们的教育!”,觉慧觉得他们兄弟有了思想上的共鸣,共同地认识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给人的毒害。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7.(1)隋唐“续《诗》”,延续诗教传统,促使人们推想《诗经》的文学本质;(2)宋代朱熹设想编纂收录《诗经》作品的诗歌总集,为《诗经》回归文学做了理论准备;(3)明代出现选录《诗经》作品的文学总集,《诗经》融入文学世界。(6分,每点2分)

28.“续《诗》”本是以《诗经》的传统或标准衡量后世诗歌,反而让人们领悟到《诗经》的文学本质,进而思考文学总集不收录《诗经》作品的现象。(3分)

29.①文学形象的成功塑造:《氓》塑造一位性格刚强而果断的弃妇,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自己的遭遇和教训,谴责男子的负心。②文学手法的运用。如《氓》的叙述方式:以弃妇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自叙遭遇,通过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达无限悔恨和怨愤情绪,能激发读者的同情。或,比兴手法的运用: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切合人物生活环境,生动形象。(①②两点每点3分,观点1分,结合作品简单分析2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亦可)

下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作文教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