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教案_古代咏鸟诗三首1
咏鸟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咏鸟诗三首,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2.培养对诗歌的鉴赏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咏鸟诗三首,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教学难点: 培养对诗歌的鉴赏兴趣。
(一)《闻雁》【唐】韦应物 原文: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译文: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心有所感所作的一首诗。赏析:
•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
• 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
• 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二)《池鹤》 【唐】白居易 原文: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写作背景:
作者当时官场失意,对那些妖媚献宠的人十分厌恶,而归隐田园又遥不可及,体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恶和无奈。译文: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羽翼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是什么,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赏析: • • • • • 首联写出鹤的生活环境,风度品格,突出形象美。颔联采用拟人、比喻写鹤的外形特征,突出色彩美。
颈联采用对比、反衬写鹤的风姿超凡,突出不事权贵心灵美。尾联运用设问写鹤的鸣声,突出声音美。
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只被囚的鹤,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当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这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鹤立鸡群。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此句,从表面上看,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 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转眼四望,觉得鸬鹚毛色污浊,徒有其表而又善于学舌的鹦鹉太娇弱,这两者不仅形象气质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讨好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更不要说具备一副铮铮的傲骨了。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没有知音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本诗也可以说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寓人。
(三)《迎燕 》【宋】葛天民 原文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作者介绍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诗意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有这么一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铸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时帘”,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
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家作品知识,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领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意境。
(4)领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诗人笔下孤高的明月意象。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悲凉气
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小组探究,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意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领会诗歌主旨。
(2)理解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共语的寂寞孤独。
(3)体会诗中反映的离乱时代人民的离情别绪。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许多自然事物和现象在人们眼里神秘而又美好,遥远的月亮引发了人们无数美好的联想,同学们了解哪些?知道月亮都有哪些美称吗?引入。
预习准备:朗读诗歌;查找作者相关资料,预备交流;梳理咏月诗句,了解关于月亮的传说。
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诗句,提示重点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师友互助
教师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朗读。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把酒问月》中问了几个问题?理解这几个问题。
2、第六、七两句怎样理解?
(两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古人无法欣赏今日之月,今人也无法赏明日之月,而月亮却永远照耀着来了又去了的生命,对比之下,人的生命何其短暂,人的存在又是何等渺小。)
3、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朗读诗歌。按照要求理解诗句,交流。
(3个问题:青天有月来几时、宁
知晓向云间没、嫦娥孤栖与谁邻;朝逝夜现的明月在李白的追问中呈现出跨越无限时空的苍茫浩瀚感,也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广大无边的时空之中)
(尾句摆脱了人生苦短的慨叹又回到”对酒当歌”的快乐生活中来,既有及时行乐之意,也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胸襟和洒脱飘逸的个性。)
借助关键问题理解诗句意义,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对比探究
同样的诗人,同样的月色,却不会总是同一样的心情。解读《月下独酌》,合作探究:
1、理解题目的意思
2、哪些诗句写出了”独”?
3、哪一句写”独”写的有特色?说说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学生朗读诗歌,合作探究。
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两首诗歌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概括,补充。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引入:诗人李白面对皎皎月光,看到了人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同为伟大诗人的杜甫,面对月光,又会想到什么?
学生互查诗歌背诵情况、听写重点诗句。
巩固基础知识。
2、师友合作
教师介绍背景。(见附后)
1、依照注解逐句解读,了解诗歌意思。
2、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为什么只写了妻子独自看月?
3、颈联是作者看到的吗?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按要求解读诗歌,理解诗句的特别的表达。
发挥想象,想象作者的思乡之苦。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两位诗人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概括、总结。
你更喜欢哪一个诗人?
4、拓展提高
月色茫茫,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试着写一写。
三、板书
四、反思
写作背景: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
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第三篇:诗三首 短歌行 教案1
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诗三首 短歌行
松门中学 苏禾
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新课。
1、朗诵课文。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作业:
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作者邮箱: overzero@126.com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25《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望岳》教学设计
一、导入:知人论世。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你知道是是谁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很多,留传下来有1400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真实历史,所以,他的诗歌又被公认为“史诗”,而他本人又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创作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第二个时期: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第三个时期: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第四个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望月》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整体感知。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 俯视。)“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
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泰山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概括一下。高大挺拔 美丽 秀美 景色壮观
诗人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泰山之景,包含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惊叹、赞美 现在我们就用惊叹、赞美的情感试读一下。
现在同学们看一下,尾联是在写景吗?
抒情。抒了什么情? 诗人决心一定要登上泰山之顶。诗人只是单纯的表达这个愿望吗? 他应该是要表达自己的志向。什么志向?
诗人在这个地方其实是接着这个想等泰山之顶的想法,表达自己想要攀登人生高峰的愿望,想要兼济天下的愿望。
说得真好。杜甫在这个时期和当时唐朝的许多读书人一样,胸怀大志,有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梦想。在游历大江南北时,看到大自然如此神奇壮观的景象,自然胸中的梦想更激荡无比了。这首诗就是抒发了诗人立志要勇攀人生高峰,干出一番大业,兼济天下了远大抱负。
评读——读出写法美。
《望岳》现在被誉为是咏泰山的经典,这首诗写得很成功。你觉得是吗?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诗人的遣词用字上怎样?还有修辞上、情感上、写法上等等有过人之处吗?
示范:我觉得开篇用一问句“岱宗夫如何”用的妙,它把诗人乍一望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把内心的那种激动描摹出来的情景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惊叹和仰慕之情。
“钟”字用的好。它这里是用了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怀和抱负非常大气!
“割”字炼得好,它准确的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衬出泰山之挺拔。
诗人将虚写和实写结合得很巧妙。首联是虚写,颔联是实写,颈联是实写,尾联又是虚写。
题目是“望岳”,可是诗中没有一处写到望字,但是我们读来处处都感觉到“望”,一“望”统领全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望岳》,了解了杜甫在青年游历时期的诗歌特点是慷慨豪迈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
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
赏析首联
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国之破。“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3: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试析: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略)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略)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赏析颔联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参考文后 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
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
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
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
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赏析颈联和尾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介绍背景:
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引诗拓展:
杜甫在写《春望》的前一年秋,在长安就写有《月夜》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眷眷之怀。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忧虑,焦急。
2:对比诗人的《望岳》和本诗的尾联,想象一下两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
《望岳》中的诗人:年富力强,意气风发。
《春望》中的诗人:垂垂老矣,沉郁悲痛。
3: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
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整体赏析
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痛。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 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炼字。
借助自身形象描写。
石壕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背景; 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创作风格。
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意象,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感受诗人忧国伤时悲己和眷念亲人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我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什么为主题的?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甫也以“战争”为题材写的一首诗《石壕吏》,看看战争带给人民的是怎样一种苦难!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作品
(课文注解写作背景)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诗人根据这番经历写了一组诗,那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有谁知道这组诗的名称?(“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从内容上看,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过哪一首?
三、读诗
(一)范读、谈谈应读出诗中主要人物和诗人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二)齐读
四、品诗
(一)品情节,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情节。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品味语句:
故事的开端就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句,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老翁逾墙走”老翁留下老妪独自逃走是否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一是吏“捉人”事件之怪,表明此类事件时时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是表明吏“捉人”手段狠毒,差吏乘着百姓都以入睡的深夜,突然袭击。三是点明投宿有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求宁的社会环境。②由于连年捉人,这里的男丁,不要说是年轻人,就连老年人也不多了。所以差吏夜捉人时连老年人也不会放过,所以老翁夜间听见打门声,就顾不得年迈体弱,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按惯例,只抓男丁,不抓老妪。③交代社会环境,也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译文:黄昏时份,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你是如何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对比;②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两个副词“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了差吏的横蛮气势、老妇的悲凉境地 ;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思想感情。译文:小吏喊声多愤怒,老妇哭声多悲苦。
翻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分几层? 译文:听我老妇进一言:三儿都是邺城卒。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新战死。活人暂且偷残生,死者从此长别离。家里再也没有人,只有吃奶的小孙儿。孙子的母亲还没走,可是出门却没有遮身的裙。老太婆虽然力气衰,还请连夜跟着走,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军队做早餐。
明确:三层;一层是说明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这个家庭已为那场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情理上不应到此家捉人了。可是家中老翁同样免不了服兵役,可见差吏的蛮横,战争的残酷,那真上民不聊生啊!第二层是表明家中人丁老小,家况凄惨;第三层是写老妪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妇被抓,补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
你是如何理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究竟是谁在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译文:夜久不再闻人语,似乎只有抽泣声。天明后,我告辞上路去,独与老翁相道别。
明确:①老妪哭,在差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中,老妪面对自家的悲惨境况痛哭不已;儿媳妇哭,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而泣不成声。②体现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细听,通夜未能入睡。“抽泣声”暗示老妇已被捉走。“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还在百般威逼。“独”字表明了老妇被捉走,躲藏官吏抓
丁的老翁天明刚赶回家,见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孤独凄凉地与诗人作别。
五、探究主题
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读背诗
八、探究
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九、板书展示
石壕吏——杜甫
情 节 社会现实
开端(1)——暮投、捉人 残暴、无情、令人发指 发展(2)——吏呼怒,妇啼苦(对比)战争的灾难 高潮(3)——致词、对话、老妇应征 结局(4)——独别老翁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杜甫诗三首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
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附: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
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
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
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东方理性之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12版,余式厚主编)
2.关于《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