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用与利率的关系[本站推荐]
一、信用与利率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调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媒介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独立发展到密切联系再到融为一体的过程。早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从时间上考察,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当时的信用主要采用实物借贷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从早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信用与货币二者虽有联系,但从主要方面看,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是二者相互独立发展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信用与货币的联系有着久远的历史,其密切联系表现在二者的相互促进发展之上。一方面,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在更大范围内作为商品流通媒介。信用还加速了货币的流动,补充了金属货币数量的不足。可见,信用与货币是相互促进发展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实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从货币形式看,货币形式同时就是一种信用工具,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任何信用活动都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这样,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给在一起时,则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当然,在金融范畴出现以后,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依然存在。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
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因此,西方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为了控制投资的高速增长,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被西方金融界称为货币政策“猛药”的存款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这一传统的政策工具,却一直没有使用。这让市场感到很意外。我们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没有提高法定存贷款利率,除了考虑CPI、经济增长速度等正常的经济指标外,还受到一些特殊的外部因素的约束。在我国利率发挥作用还不具备条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政策非常有效,因而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利率变动的关系不大。并且,利率水平的降低对存款总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是主要的贷款需求者,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必然较低;作为贷款的主要供给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利率敏感性一直较低。另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将导致大量短期资本涌入到国内,从而达不到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的目的。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升息不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
三、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及其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指所有利率均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利率制度方面,国家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决定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利率决定机制在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利率风险水平的最小化;在规范微观主体行为方面,应首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企业问题,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在产权制度和银行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金融市场方面,国家应努力朝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的目标迈进,为市场上的各类竞争主体提供一个尽可能公平,公正的投融资环境,从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
四、我国利率改革遇到的主要障碍及化解方法: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如下: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
(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
(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
(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下: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①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
②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③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
①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②明确利率调整目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只有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利率水平变动,利率才能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所以应将我国的利率调节目标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来。事实上,目前我国以降低企业利息负担为目标的利率调整方式,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也不利于国有经济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③重构利率结构,理顺利率关系。要对现行利率划分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和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期限、数量、风险等因素设置利率档次,划分利率种类;要逐步清理优惠贷款利率,明确贴息来源,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
(4)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一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第二篇:从信用与利率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
从信用与利率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
一、信用与利率的关系: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而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利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数量的尺度。西方的经济著述中也有时称之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具有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在方法上更为多样,在手段上更为灵活,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适时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利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例如在2010年我国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上调至2.75%,累计上调0.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31%上调至5.81%,累计上调0.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3%上调至3.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
2.88%上调至3.35%;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
三、我国利率改革遇到的主要障碍及化解方法:
从总体看我国经济社会中利率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率形成机制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构筑必要的微观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才会对金融活动有多样化的需求,才能为金融改革的成功提供可能。我国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摆脱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业模式,努力构建创新导向的发展战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为了实现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实现,一个重要条件是众多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反映灵敏,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作为微观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虽然经历了这些年的改革,依然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不清晰以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等问题。为此,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多样化国企的股权结构,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增强国企的经营自主性,实现其硬预算约束,使其资金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所以,为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要不遗余力地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它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整的金融市场为基础。
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一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第三篇:我国信用担保公司发展趋势与利率风险
我国信用担保公司发展趋势与利率风险
信用担保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集合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以“信用”为中心的中介活动。由于担保机构是为社会(公司、个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承担信用风险的准金融性商业机构,因而担保机构的信用增级、信用担保和担保倍数放大功能决定了他的高风险特征。信用担保业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除来源于担保本身的功能特点外,还与担保对象和外部条件密切相关。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关于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社会信用制度,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经营经验还有待探索,特别是担保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导致我国担保业面临十分严峻的风险形势,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我国担保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信用担保在运作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政府干预风险、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在我国现阶段,利率风险属于政策性风险。目前,国内担保业抑或监管部门对担保公司的利率风险关注不够。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利率风险应引起担保行业的高度重视,从而及早研究对策,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本文拟从我国担保业务运行的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利率对担保公司的影响,为担保公司防范利率风险提供借鉴。
一、我国担保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为信用担保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存与发展基础。
从世界各国信用担保机构产生的根源上探悉,信用担保机构都是为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而融资难问题设立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资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2003年2月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003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79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提供的出口额占62.3%,上缴税收占46.2%,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如获取信息的渠道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和生产经营要素资源问题。资金问题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极为突出问题,“融资难”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建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以帮助中小企业增强融资能力,成为各级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举措。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8月颁布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加快了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财政部也颁布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现已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的大部分是政府出资并以所在地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同时,政府也注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建设。2003年1月生效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指出信用担保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创立与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缓解就业压力和拉动民间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担保行业法律保护力度,为我国的信用担保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我国担保业发展的现状
调查表明,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从1999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开始由无到有,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2年财政部会同经贸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国的多数担保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表明,到2002年底,全国有502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155.3亿元,担保总额达到393亿元。其中政府出资组建的181家,政府参与出资的200家,民间出资的126家。总体实现收入7.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3.3亿元,投资收入2.7亿元,其他收入1.2亿元。据最新统计,2003年底,全国有955家担保机构。
从机构扩展情况看,机构数量增加较快,户均资本金规模不大。全国各地从省级到地县都设立了担保机构,而且地县级机构相对集中。但户均资本金仅3000万左右,资本金规模小,补充渠道不畅,补充不足问题突出。
从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上看,公司法人为主,非政府出资呈上升趋势。被调查的507家中有337家是企业法人,占了三分之二强。很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愿改造为担保公司,由事业法人转为企业法人。
从业务主体上看,以银行贷款担保为主业,服务中小企业为主体。被调查担保机构80%以上的资金用在贷款担保上,20%左右的资金用在证券、债券投资上。
从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情况看,担保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少,风险防范的制度和技术跟不上,代偿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挑战。
3、我国担保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担保法》中专门规定了担保是企业获得贷款的重要前提,由于企业互保使许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连带债务。因此,专业的担保公司开始成为企业寻求担保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无论是商业信用还是银行信用,在我国都是稀缺资源,专业的担保公司能够从事涵盖有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业务,行业准入限制也较少,其发展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其他投资者的关注。所以担保业本身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12月到2003年1月,全国就新增担保公司将近30家,注册资本达到40多亿元人民币。除了现有的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为主要业务的信贷担保公司外,各种各样的担保公司相继出现,如汽车租赁担保、融资租赁担保、信用卡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等。总体分析,未来担保公司的业务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担保业务操作的商业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一般会选择所熟悉的产业和领域开展担保业务;三是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四是需要通过相关投资和增殖服务业务所得来建立担保业务的补偿机制。
二、利率对信用担保公司的影响及风险分析
1、利率的概念、作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方式
利率是经济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变量,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存入或贷出本金的比
率。利率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借贷资金的风险大小、借贷期限、预期价格变动、银行费用、国家经济政策、历史因素和世界利率水平等。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影响社会投资的多少,利率高则投资减少,利率低则投资增加;二是影响社会资金的共给量;三是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因而,利率不仅影响着储蓄或投资等个人决策,而且还影响着工商企业和家庭的经济决策。所以,利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一支“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经济环境中,它的作用越大。
2、利率对担保公司的影响及风险分析
信用担保公司是准金融性企业,是提供信用中介服务的企业,通过为被担保者出借自己的信用获得报酬而生存。信用担保公司又是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媒介。信用担保公司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保驾护航,为银行的贷款风险承担责任,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买单。由于担保公司业务运作过程始终与利率相关,因而利率对其经营管理存在一定影响,并使其面临一定的风险。
(1)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影响信用担保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和资本金的补充能力。
按照利率理论,当利率水平趋低时,储蓄增加速度会减缓或增加额减少甚至下降,而投资会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的本性是逐利,当储蓄收益水平低于资金拥有者的逐利目标时,资金拥有者会积极主动的去追逐收益水平高的投资。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度还不够,银行存款近年来步入低利率时代,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可供选择的金融投资产品又极其缺乏,因而,投资者在关注着每一个投资机会。
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由政府倡导组建,政府独资或参资,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所限,政府组建的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资本规模偏小,且缺乏相应的补充渠道和手段。我国非公经济发展对信用担保机构在其融资上的渴求又刺激了一大批社会投资者。近年来,我国产生了一大批由民间投资组建的商业性信用担保公司,其资本规模随着业务的增加而不断扩大。我国现有担保机构中,资本规模处在前列的,基本上都是民间投资组建的。商业性担保公司还在迅速发展。从宏观上看,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总量在继续增加,资本规模在不断扩大。
风险点:投资的过度集中,特别是市场准入管治失效导致无序扩张时,将使信用担保公司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而引发系统性的经营风险。
一是我国还没有出台《信用担保公司管理办法》,对担保公司的市场准入、退出及其规范运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信用担保机构有无序发展的现象,进而导致无序经营,引发担保行业性经营风险,迫使政府行政干预整顿担保机构,形成机构去留风险。
二是资本金增值保值风险。由于信用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都是不能满足银行要求银行不愿放贷的企业,加上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担保公司在选择被保企业时难度很大,出于风险的考虑,大多数担保公司在业务发展中都很慎重。这样,资本金的保值增值成为问题,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担保公司。
三是当利率水平走高时,担保公司的投资者会减少,扩充资本规模的难度将会加大,资本金的补充能力受到限制,担保公司面临生存风险。
四是在利率市场化水平下,利率波动的频率增加,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更大,对社会投资的调节加剧,担保公司筹资融资的难度更大。
(2)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影响担保公司的费率水平。
按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收费标准一般控制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以内。。。”据对全国担保公司收费标准调查,担保公司的费率一般在1%--3%之间,全国平均在2.5%左右。由于担保费率水平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直接挂钩,费率对利率有很强的敏感度,费率随着贷款利率的变动而变动。但这是在目前我国特定的时期,为支持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政府部门未考虑担保公司经营成本而制定的标准。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这个规定将面临重新选择。按照国际惯例,担保公司费率水平的确定,主要考虑担保项目的风险程度、市场承受能力、同行业的利润水平、项目操作的繁减程度、时间长短以及保证责任金额的大小、市场平均违约率等因素。但融资类担保业务,利率对其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3)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影响担保公司担保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还款能力。
信用担保公司面临许多风险,最根本的影响其生存的风险,就是担保公司为被担保企业担保额的代偿能力和代偿率控制能力。代偿问题除担保公司自身的操控技术和能力外,利率对被担保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非外贸企业而言,本币利率水平(主要指贷款利率水平)对其盈利水平和还款能力影响很大。
无庸讳言,在银行信贷上,我国中小企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银行信贷条件要求高,贷款利率浮动(向上)幅度大,加上其他中介机构的收费,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利率上升超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临界点,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的梗阻,进而制约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还款能力。当其经营出现亏损无力还贷时,就迫使担保公司代偿。
当贷款利率提高时,消费会更多地转化为储蓄,社会投资减少,资本市场受其影响将趋向走低,银行资金相对充足,而社会资金趋紧,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此时,企业的借款成本上升,财务负担加重,利润减少,还款能力减弱。就目前而言,我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由担保公司担保的借款企业,一般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40%,年利率达到6%左右,合同鉴证、财产抵押登记等中介机构收费一般在借款额的1—2%左右,加上担保公司的平均收费2.5%和其他支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达到或超过10%。如果贷款利率再上浮,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超过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削弱企业的还款能力,那担保公司代偿的几率就加大了。
当利率降低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社会投资增加,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此时,企业的借款成本下降,财务负担减轻,利润增加(指其他因素正常),还款能力增强。但担保公司的保费收入下降,投资收益减少。在规模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出现担保公司的入不
敷出,难以为继。应该说,目前国家对担保公司的政策蕴涵着担保公司制度性的亏损:调查显示,全国80%以上的担保机构经营现状不容乐观,少数机构业务处于“放空”状态。一是收费标准不统一,有些商业性担保公司竟相压价,拉客源,造成价格的不正当竞争,财政背景的担保公司收费普遍低于商业性担保公司;二是担保限额。财政部规定担保公司对单个项目或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最多不得超过担保公司上年末净资产的10%;三是放大倍数。全国担保机构平均4.2倍,信用增级功能未能发挥;四是保证金提取率。担保公司按注册资金的10----20%提取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不得动用;五是风险准备金提取标准。主要按当期收入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当期利润1%提取风险准备金,税后利润的10—20%提取长期准备金。这些量化指标使许多担保公司处于保生存之中。
当利率市场化时,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更大,其盈利水平和还款能力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也加大。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利率市场化在国际上通常称作利率自由化,是指利率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而逐步由市场自由决定的过程。意味着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即利率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以及利率水平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或受货币当局直接限制,而逐步由金融资产的供需双方依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自行决定。意味着利率管理方式的市场化,即货币当局对利率的管理不是通过硬性规定来实现,而是运用自己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改变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通过调节基准利率来调控整个市场利率水平。
长期以来,管制利率下形成了信贷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占产出较大份额的非国有经济只占用了较少份额的信贷资源。这种扭曲的严重后果是在非国有经济中制造了一个严重短缺的市场,放松利率管制必然对利率产生巨大上涨压力。一方面,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利率竞争中处于劣势,其吸收存款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筹资成本将不断上升。为了维持生存,其放贷利率必然提高,对借款企业的选择将更加严格。这样,信用担保公司业务拓展将更加艰难。即就是在保企业,由于其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融资成本将继续上升,经营风险不断加大,最终导致担保公司代偿率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对外贸企业而言,不但要受本币利率变动的影响,而且还要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原、燃材料价格的影响、出口数量的影响、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币种变化中最终收益的影响等。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我国中小企业和国际上的交往会越来越频繁,担保公司如何适应这一变革,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信用担保公司防范化解利率风险的思路
信用担保公司作为准金融企业,利率风险虽不象银行、证券那麽直接、显象,但影响力不可小觑。担保公司更不能被动应付,而应主动应对,加强防范,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思路:
1、信用担保公司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掌握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动态,正确把握利率走向,在业务拓展过程中注意规避利率风险。
2、信用担保公司要密切关注我国和国际利率动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加强对利率和汇率变动情况的监测,及时预测利率的变动趋势。
3、信用担保公司要加强对经济、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运用工作。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担保机构是专业的信用保证机构,信息完备、及时与否对担保公司至关重要。
4、信用担保公司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担保费率确定机制,针对利率变化,灵活调整费率水平,寻求与银行、被担保企业的共赢途径。
5、信用担保公司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利率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担保公司防范利率风险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建议。
来源:中国金融网作者:党均章 刘燕编辑:晨馨
第四篇: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探讨
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探讨
近期以来,我国境内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改革的呼声较强,尤其是认为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应尽快推进。甚至有人提出,暂缓跨境人民币结算进程,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顶层设计改革到位后再重新启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利率市场化对货币国际化具有基础性影响作用,但两者没有先后逻辑顺序,而是呈交错推进特征。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后,人民币国际化与利率市场化进入交错推进时期,利率市场化急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奠定基础。
利率市场化程度影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机理
(一)利率市场化程度对货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国货币国际化需要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以及完善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基础。没有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将导致各金融市场之间资金价格的割裂,资金流动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货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能按照成本、收益与风险匹配的原则对资金进行科学、灵活的定价,没有符合精细化定价机制要求的经营管理,约束了其跨境结算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作为推进货币国际化重要推动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货币国际化进程。
(二)利率市场化程度影响货币跨国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在开放的、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资金趋利本质使得利率的很小变化就能引起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提高境内利率水平,会导致境外资金流入增加,反之,会导致境内资金流出增加。利率仍受一定程度的管制,将影响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规模和资金流向。
(三)利率市场化会降低套利机会及预期,有利于货币国际化的稳健推动。在利率受到一定管制的情况下,必然存在自然的跨境套利机会和套利空间,加剧国际市场套利预期,使得投机性、套利性跨境资金流动增加,不利于货币国际化的健康发展。在没有资本控制和市场完善的条件下,套利使不同资本市场的利率趋于一致,减少套利机会,压缩套利空间,从而降低投机性跨境资金流动,促进交易性、避险性跨境流动需求的增长,有利于加快货币国际化进程。
美元、日元国际化历史表明,利率市场化与货币国际化没有先后逻辑顺序
美国从1970年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到1986年完全废除了Q条例,实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而美元国际化进程从1900年就开始推进,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怀特计划”,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1971年以后黄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作为货币的功能,美元从而成了最终的计价单位,使美元得以继续保持国际货币的领导地位。
日本于1975年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1994年才实现全部利率的市场化,日元国际化从1984年起就与国内金融自由化同步推进,在亚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日元国际地位上升达到巅峰,呈现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开始发展的趋势。
以上两个国家均采取了相互交错、循序渐进、协调推动的方式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国际化进程,没有可遵循的先后逻辑顺序,更不是顶层设计先行改革,即先实现利率市场化然后才启动货币国际化进程。
当前我国进入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交错推进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急需破冰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起点,逐步放开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利率,推出了自主定价的协议存款,培育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并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截至目前除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未放开,其他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主要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要求。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跨境人民币结算启动后,我国进入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交错推进时期,随着跨境人民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的快速增长,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凸显。
一是自然套利空间引发套利性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的增长。由于我国境内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使得境内外融资利率水平存在差异而产生套利空间,甚至存在无风险套利现象。虽然这类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需求,扩大了结算规模,但不利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利于具有真实需求的交易性、避险性结算业务的发展。
二是贷款利率高企,约束了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有效推动。境外人民币贷款是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的推动,也拉动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因此,2011年10月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搭建了境外投资企业境内人民币融资渠道。但是境内银行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执行境内利率管理规定,由于我国境内贷款利率远高于境外人民币贷款利率,人民币离岸市场上人民币贷款利率又高于外币贷款利率水平,导致企业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需求较低。
三是利率敏感性较低,不利于商业银行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启动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结算主渠道,需要根据境内外各金融市场人民币供求情况来配置资金,研发产品,进而积极有效地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但是,尽管存款实行上限管理,但基于商业银行存款立行的经营方式以及银行间的竞争,存款基本执行上限水平,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成本的硬约束,同时,又由于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使其资金在国际市场上配置较为困难,最终使得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降低,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一)正确评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影响。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可导致存款利率的大幅上升,并倒逼贷款利率同步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最终降低到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对均衡水平。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变化在于市场资金的定价基准、定价方式发生变化,在人民币资本项下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会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境内。从短期看,由于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的上升进一步加大套利空间,刺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来。因此,跨境人民币业务会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套利性、投机性需求上升;而从长期看,随着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增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一套利空间逐步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将促进跨境人民币项目贷款的发放,带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持续增长,同时商业银行灵活的定价方式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结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有利于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可持续性及均衡发展。
(二)注重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配套政策改革的协调推进思路。在2012年金融工作会议中,除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人民币国际化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外,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也纳入议程。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各项政策的综合协调推进。利率市场化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性条件,也并非利率市场化后人民币国际化即可实现,还需要其他配套政策改革的推进,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离岸市场的建立等。同时,鉴于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交错推进时期存在的制约因素,当前急需着手推动利率市场化深化改革。
(三)稳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定的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进出口贸易增幅降低的复杂形势。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出台、商业银行内部成本管理及定价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尚未做好准备,目前放开存贷款利率限制实行自主定价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但鉴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需要尽快研究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建议目前先行在存款保险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着手推进,具备较好的基础后,把握时机,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
(四)继续大力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积极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尽管现行利率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跨境流动,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暂缓人民币跨境结算,待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再行启动的做法并不可取,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畅通跨境人民币循环路径,扩大人民币在境内外投资、贸易中的使用,以人民币资金链接各境内外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市场间的融合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
作者:陈刚 来源:金融时报 首发时间: 2012年06月25日 14:36 最后更新时间: 2012年06月25日 14:36
第五篇:债券和利率的关系(范文模版)
债券和利率的关系
要想理解债券和利率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债券分为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或者国债);利率又要区别银行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先来分析公司债券,人们购买公司债券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风险投资(因为面临公司破产),而且购买债券时,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日已经确定,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上升,表明同量货币(当时买债券时的价格)存银行的收益率会上升,而且货币存银行是一种无风险投资(除非银行破产,但银行破产的概率远小于公司破产概率),于是人们感觉持有债券越来越不划算,一是考虑到利率上升,公司的成本上升盈利困难,偿还困难加大;二是利率上升后,货币存银行的收益率实际超过了债券收益率。基于上述理由,投资者就会在债券交易市场抛售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然后分析政府债券,我国发行的国债,其收益率和到期日在发行时都已固定,投资每期得到的利息也已固定,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存款收益就会提高,持有国债就变得相对不划算,人们就开始抛售国债。但实际情况是国债比起普通公司债券收益可能较小,但是风险也小很多。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后,国债收益仍大于银行存款收益,就很少有人抛售国债,国债的价格也就波动较小。
另外,还可通过这个角度来看,债券的价格是该债券未来收益的贴现值,未来收益是固定的,若贴现率即当前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债券的贴现值越小,则现在债券的价格越低。
以上是债券与利率的关系,其实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还有债券的供求。比如现在美联储发行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上升,美元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导致美国利率下降,美元汇率下跌。其实美联储用这种方法救市是非常无耻的行为,通过引发美元钞票,导致美元贬值,对于其最大债权国中国来说损害极大,中国的以美国国债为形式的外汇储备将大幅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