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听: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许多口语交际课上,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观点。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教学,笔者认为是个很大的遗憾。
“倾听”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交际目的。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
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重激励,引发倾听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言语激励。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可真仔细。”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荣誉激励。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等。我在上“爱吃的水果”的口语交际时,先提出:“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色、味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会评的小朋友我们称他为美食评论家”,结果学生们听得特别仔细,等同学讲完后,争先恐后举手发表意见。有时我还会设置一定难度,让他们把稍长的话再完整复述一遍,当“小播音员”“金话筒”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即地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有时我“无意”间坐到“听众”席,真诚地和他们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
二、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我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引导中提高其“听”的能力。
(一)课堂引导循序渐进
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为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如在教学《小兔远南瓜》时,由于学生过于关注自己想的办法而忽略了听别人的内容,以致生生互动较少,我就设计了一个“你说我听”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另一部分学生听。然后请听的一方汇报:“我听懂了××的办法是„„”但双方交际并没有在这一层面上终止,紧接着,汇报者还要征询原说话者的意见:“请问我说得对不对?”促使原讲话的一方也认真倾听,根据汇报者的表述,做出相应的对答。这样一来,学生的倾听有了目标,交际的双方不断地发出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成为真正互动的口语交际。
其次,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如,请学生听出优点。课堂上,我常会问学生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教学《我们的画》时,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画的白雪公主很有特色,我及时引导学生:“呀!他介绍得真不错,你们发现他的优点了吗?”稍后,有孩子真诚地说:“老师,他说的白雪公主真漂亮,金黄的头发,亮亮的眼睛,和我想的一样。”“他用的颜色好,那个‘渐变色’是美术课里教的。”这时,我又提醒:赞美的话可当面说,受表扬的人也要有所表示。一时间,气氛热烈起来,一方说:“你的声音很响亮。”一方回答:“谢谢,你也说得挺大声。”在你来我往中,听者发现了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说者备受鼓舞,增强了表达的自信。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第二篇: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阶段性小结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人际交流的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但是,许多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比较茫然: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营造真实具体的交际情景。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形成的。真实、具体的交际情境,能促使学生自觉进入情境,大胆地进行交际。一位教师在执教“学会鼓励”这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昨天,老师收到了以前学生的一封求助信。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一个个侧耳倾听。老师读信(一名转学的学生倾诉自己在新学校的苦恼),然后请同学们给这名学生说几句鼓励的话。真实的情境,相同的年龄,甚至相仿的经历,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表达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出鼓励别人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交际话题。
二、保证有效的多边互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捕捉到课堂中潜在的互动因素。一位教师在上“劝说”这一口语交际课时,以明明劝说爷爷戒烟不成功的案例导入:为什么明明劝说没有成功?让你来劝说,你会怎么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师生之间的互动初步展开。接着老师扮演爷爷,让学生劝说爷爷戒烟,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说的不合理的地方,教师提醒听的同学及时反驳、补充,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并引导劝说者及时调整、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展开了精彩的多边互动。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动态的交际中,交际水平逐渐提高。
三、注意交际的层次。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多个交际回合或几个训练的板块,采取多种形式来体现训练的过程。交际的内容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而不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在“学会鼓励”这节课中,教师先读信引入话题,激起学生表达的兴趣;接着出示本节课交际的要求,让学生明晰思路;然后总结方法,示范引领交际;最后小组练说,推荐学生上台汇报。整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交际内容层层深入,由课内演练转向课外实战,这些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起学生交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和交际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孟世英
本学期我所教的四九班是个周托班,孩子们百分之九十来自农村,只有两三个孩子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可还都因为父母生意太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于是便委托学校来管理。全班男生人数占百分之六十,这是本班的基本情况。
据观察了解,孩子们在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两方面比其他走读生的能力稍微逊色些,分析如下:
1.口语表达方面:①课堂发言:张翼、李佳甜、刘云龙、张昊龙这几个学生听到问题后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而且思路清晰,能较好地表述清楚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每节课都成了训练他们的主战场;而另一小部分孩子呢?老师的提问好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别提动脑筋发言了;大多数孩子也在思考问题,但在脑海里形不成清晰的思路,语言组织不得当,所以不敢大胆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也是态度不大方,语无伦次。②口语交际课:除了上述几个孩子以外,还有三四个女生在口语交际课上能针对老师设计的情境,好奇心被激发,表达欲望被激起,和老师或同学展开互动,说出自己的想法或做法,表达虽然也自然,但组织语言的能力明显逊于那些一类学生。还有,在口语表达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要围绕一个主题表达一个意思的条理性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2.作文方面: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孩子相应的在作文方面也比同龄孩子的能力高些,但也有极个别学生“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倒不出来”,他们基本上能审题立意,在心里确定中心后,去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有详有略地创造出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来;百分之五十的学生结构完整,但选材不恰当,详略不分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语言拉杂,不会活用精彩语句,错别字多。还有百分之十的学生不会审题,看到题目不知如何下笔,要么写跑题,要么只憋出几行字,令老师“望文生叹”!
2012年9月10日
个人课题总结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孟世英
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表达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有效地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现就这两三个月来我是如何实施这个课题的,做一个阶段性小结。
一、口语表达方面
说,代表的是沟通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开口说话,不仅要求他们会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作以解答,还要学会质疑,学会分享,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是这样做的:
1.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这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会“听”,才有“说”的可能性。
2.规范课堂语言。从日常的每一节课,培养他们说完整话的习惯,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用词准确,表达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你说的主题和内容。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口语交际课”、“读书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早读课上规范。每个早读我都能做到有主题、有内容,有专人负责。如果老师还没到校,班干部就负责维持纪律,管理同学们的读背是否落实。明天的早读,老师都事先规定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优美片段和作文中的优美词句的背诵积累,可以是未学的课文,还可以大声朗读《新阅读》上的相对应单元的文章,总之,不让一个学生无事可干。
二、书面语言方面
1.抓好平时的小练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特别注意课文的拓展延伸,我经常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巧妙的小练笔。比如学完《绝招》后,要求学生续写《三比绝招》,学过《争吵》后让学生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类似的事情,学习《检阅》时,课堂上我让学生想象博莱克平时如何进行刻苦训练,来刻画他的自尊、自信、自强的。
2.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作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上,我让学生首先做好审题立意,再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去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其次,毫不吝啬地多给孩子们鼓励性的评价语,来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我的做法还不太尽善尽美,不过在以后的摸索实践中我会积累下先进可行的经验,为实验的顺利实施,为达到预期目的保驾护航的!2012年6月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前测
孟世英
一、实验伊始,我先从两方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做了一个前测工作。如下:
1.口语表达方面:
不敢说58人76﹪
敢说但怕说不好15人19﹪
敢说又能说得好3人5﹪
2.书面表达方面:
怕写66人86﹪
想写但怕写不好8人11﹪
乐写又能写好2人3﹪
二、现状分析:
1.口语表达方面:
⑴.课堂发言:有四五个女生听到问题能积极发言,且思维敏捷,具备有较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能力。另一部分孩子,什么问题都和他们无关,课堂上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一节、一天甚至一周都不会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了,态度也不大方,结巴、语无伦次,男生较女生更甚。
⑵.口语交际课:极多学生能针对一个问题(主题)来解答,要么无语,要么寥寥数语,语言组织能力也不行,思路、条理不清晰,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扯到哪儿是哪儿。
2.作文能力方面: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孩子相应的在作文方面能力也稍高些,但也不乏有兴趣却写不出来的孩子,还有一些孩子在审题立意上能力不强,不知如何下笔或者寥寥数行敷衍了事,跑题现象也极为严重。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发现孩子们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问题很严重,但相信通过我的努力,这种现状一定会改观的!
第三篇:浅谈口语交际中话题选择与教学应注意什么
口语交际中话题选择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孟州市谷旦镇张村小学
陈鹏军
我们在学生口语交际之前,要为学生选择好话题。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是学生在交际沟通的过程中,谈论、议论、争论的中心。话题是在交际的情景中把交际双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交际双方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观点阐述、议论评判的核心,是实现有效交流沟通的重要前提。
为学生选择口语交际的话题要有价值。只有有价值的话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培养有一定素养的现代公民。
口语交际的话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这是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一旦对交际话题产生了兴趣,交际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否则,学生就会一味地应付,被动地参与。这样就达不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了。
一、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像成年人那样广阔,知识的阅历也不像成年人那样丰富。因此,话题的选择一定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话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熟知的或亲身经历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应成为朋友,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话题。如:这学期是六年级学生快毕业的时候了,我就设计了一堂《毕业赠言》的口语交际课,我认为学生毕业前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留下赠言以互相勉励,并表达美好的祝愿。我请同学们先想好赠言的对象,考虑好赠言的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
1、激情导入。(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在不知不觉中快到了,往日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游戏、锻炼、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等,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那点点滴滴早已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头,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变的如此珍贵如此变的那样美好,在即将离别之时,留下我们最真挚的话语,送上我们最美好的祝愿,也许这简短的话语、美好的祝愿,将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
2、深情回忆。(教师引出: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的祝愿、真诚的希望,它可以唤起人们的自信心,让人珍惜,使人难忘。同学们,你们即将告别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此时此刻,你最想把赠言送给谁呢?六年中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引导学生回忆赠言对象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赠言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自由抒发感受。)
3、动笔书写(逝去的那些闪光的日子,都化作美好的回忆,永驻我们的心房。同学们,为了保存那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建议大家用手中的笔写下你们心中的美好赠言。)
4、欣赏赠言、范例引路。(欣赏了老师的赠言后,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赠言要简短、明了,催人奋进,满怀希望,倾注真情,回味无穷。可以从人的姓名、性格、特长等方面去写,也可以从印象最深的事情着手,还可以适当用上名言警句。
5、动情交流。(A、先把自己的赠言说给同桌听,让他提提建议。B、请愿意的同学把自己的赠言说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写?C、师生共同评议。D、生生、师生互赠毕业赠言。)这节课,我充分利用话题的现实感,创设了完全真实的“赠言”情境,使师生置身其中,情动辞发。在情感的推动下,学生间的交流都成了主体内在的需要。特别是师生、生生互赠毕业赠言这一环节的设计,课堂上学生不断转换听者与说者的角色,彼此进行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形成了健康美好的人际交往,使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语文教科书上提供的口语交际话题,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实际,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知的,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取舍,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口语交际教科书给教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话题,即说话的引子,让我们由此出发,设计相关情境,进行真实交际行为。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一个范例或几幅画,要进行必要的话题拓展。如:好朋友的生日到了,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他,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送贺卡时,你和他都说些什么。教师不能只限于教科书的提示,而是围绕这一话题设置“生日祝贺”教学环节,并延伸这一话题,设置“新年祝贺”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选择的话题要能较好地体现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特点
尽管口语交际的话题范围很广,九年义务教科书实验本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正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尽情的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递信息。
有时,我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话题也应该根据学生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变化,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 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的见解。如:我在教学《小小新闻发布会》时,会前请学生留心最近的报纸、电视、广播的节目,收集感兴趣的新闻,国际、国内的都可以,还可以问问家长、邻居、教师、同学,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一是新闻要新。二是新闻要真。开会的时候,选一名学生做主持人。会上请每个同学发布一则新闻,并谈谈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每个人发布完以后,从各人发布的新闻中,挑选
一、两则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评议。各抒己见,交流体会。我认为要为学生创设互动、合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评议,激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小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思想感情。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小组交流,尝试新闻发布会,全班互动,实现多向交际,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评议新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当时,有个环节特别精彩,学生对时事政治感兴趣,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学生说看电视知道的,我就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还让他们说说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自己怎样看待”国际战争“的问题,学生的交流、讨论使我长了不少见识。
四、选择的话题要有价值、有意义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口语交际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具有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话题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前提。如:《学会做客》这个话题首先让学生明白,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应该说些什么?见到主人应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应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应该怎样说?这个话题的选择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我在教学《学会做客》时,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怎样做客人,怎样接待客人。懂得待人接物,怎样做才能得体、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课文中的插图画了一个小学生接待客人的情境。教学时,我先请同学们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接待客人和做客人的情境,想想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又引导学生想想长辈做客和待客的情形,模拟各种情境进行表演,互相评说。课前,我和家长取得了联系,请学生家长指导学生在家里接待来访的客人,并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去做客。家长要对孩子的表现做出简单的点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
1、口语要生活化,不要台词化。
2、态度要自然真诚,不要表面应付。我在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待客和做客的体验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表现。在组织学生交流待客和做客的经验时,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形成认识,指导行动。这堂口语交际《学会做客》的话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实际价值。
五、选择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有利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交际情景中,才能思维活跃,情感奔放,交流通畅,也只有在良好的情景中,学生才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产生强烈的交际欲望。所以,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一定要注意话题的情景性。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寻找描写春天的词句、古诗,并把它背下来,在音乐书上找到歌唱春天的词曲唱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调动语言信息网络,积极思考了。上课时,我征求了校长的同意,打破了课堂的一贯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了校园、花园、果园、试验田,进行了实地观察,亲身感受刚发芽的柳树、白杨树、苹果树等。还有刚从地里钻出来的绿油油的小草,各种各样的小花。果园里那粉红粉红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梨花让人目不暇接。果园里的小鸟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唱着歌,跳着舞,欢快的在树梢上玩耍。天上的燕子边飞边叫,快活极了。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景,找出了春天的特点。我设计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自由自在的感受春天的美,观察春天的美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增长见识。这样的口语交际天然情境课堂,怎能不让学生欢天喜地,情感奔放,交流畅通呢!
总之,口语交际中的话题选择与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的。如:〈〈找春天〉〉教材只配有一幅插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此时,我们的校园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这不是一个活的课堂吗?因此,我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就会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这时的学生已经将感知转化为思维了,通过积极动脑,积极动口,来再现绚丽无比的春天。语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教师的话题选择与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前提。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四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以下问题:
⑴ 在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要以模块为整体,设计模块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围绕模块主题开展。倡导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⑵ 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究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⑷ 改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寓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建议教师根据《标准》中教学实施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法,提高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效益。⑸ 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根据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要求,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及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和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⑹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学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以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第五篇: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效课堂模式进行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宣汉县第二中学
摘 要: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为此,我校在多方考察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开创性地提出了“361”高效课堂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充分尊重,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但是,有些老师由于认识上偏离主导思想,片面地夸大“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课堂过于活跃,甚至难以驾驭课堂,本文就这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改革
“361”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宣汉县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效性”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361”高效教学模式产生。所谓“36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2+28+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一年来,我校运用“361”模式进行地理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上升,但教学中也陈在很多问题我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这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要渗透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内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二、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地理教师备课时设计教学的主要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教学设计应该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即使教师深入调查,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新课程的教案应该是动态性的,灵活多变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进而修订和完善教案
三是要提高课堂讨论、辩论效果。
讨论与辩论都是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让学生之间交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展现自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是经堂能用到的较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设计的讨论问题讨论不起来,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提高课堂讨论辩论的效果呢?我认为:一是讨论或辩论的内容要明确恰当,是学生未知的,想知道的。但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思考分析能达到的。二是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老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或是情境。要将材料给充足,时间给充分。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讨论、交流、整合意见与观点。三是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讨论。让他们分工协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手不管,可以给予指导,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的学习我用了讨论与辩论的方法,效果很好。四 强化地图和区域地理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利用传统的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读图、析图、描图、绘图,逐渐地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努力培养学生查阅地图、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农村初中不重视地理,甚至没有开设地理课,基础薄弱,这样一来学生学习高中地理非常困难,并且高考与区域地理有关的题高达七、八十分,所以,在新教材时间紧的情况下一定要穿插区域地理的教学。
五、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地理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新课程提供了许多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学生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感受多变的天气,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生产与生活;看交通地图,乘公交车;看中国交通图和列车时刻表,安排旅游线路、乘车路线和出发时间;利用指南针或手表与太阳方位来确定东西南北方向;山区的学生可以根据山地的海拔、纬度,知道自家的山地适合种植的农植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心中有数,并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作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掌握新的地理知识等。
六、处理好创设宽松氛围与学生自律的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但所谓的“宽松”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调控能力,将课堂调控艺术与学生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演绎到最佳状态。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律作用,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调整学习状态,以饱和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多交流、讨论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话题,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效果。
七、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问题
1、在一些合作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机会不均等,仍然是部分优生独霸课堂。
2、个别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大,少数学困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学习与讨论。
3、小组交流时,作为优秀生的组长的意见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影响或左右了其他组员的正常思维。
4、学生的注意力过于注重轰轰烈烈的活动,忽视和淡化了对知识的学习(预习)和双基训练。
5、作业、检测有抄袭现象,交流时有按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
6、学生的自学能力、表现欲望、语言表达能力强了,但书写、答题等方面的规范性差了。
7、课堂有些失控,由过去的过于安静到今天的过于喧哗,以至于老师听不清学生到底在说些什么。
8、部分教师不作为或驾驭不了课堂,出现了不讲、不听、不评价、不纠正、不总结、不调控、不检测反馈的局面,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此,在构建快乐高效课堂,对课堂结构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革命的同时,千万不可随意削弱教学常规,决不能随意降低教学要求。相反,对于备课、作业、训练、测试、反馈等环节,要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得到强化,将教学环节的落实进行到底,贯彻落实堂堂清的基本要求决不动摇。才能保证铁的教学质量,否则,建设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体都动起来,在学习小组中做到互帮、互学、互问、互答、互考、互改,在群体互动和自主探究中体验学习进步与成长的快乐,在学习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以经常性的激励性评价刺激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就会由衷的喜欢课堂,热爱学校,使校园生活成为学生最快乐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