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内容标准】
知道甲骨文、金文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一、内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同时,本课也是本教科书中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本课,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三、教学流程 入境生趣导入新课
1.播放十运会开幕式精彩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直观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上好本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2.请学生根据影视片段谈谈开幕式这段场景象征着什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提问:开幕式上的青铜大鼎是件仿制品,它的原型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导入到新课的学习,进入司母戊鼎的教学环节)青铜器
1.司母戊鼎被国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但是最近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却发现司母戊鼎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国宝失窃了吗?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多媒体出示新闻“司母戊鼎回乡,为殷墟申遗助力”。同时创设出情景:请你做小导游,为来到安阳殷墟的游客解说司母戊鼎。
(学生自主学习司母戊鼎相关内容,为解说司母戊鼎做好准备。学生上台演讲时的表现可能尚显稚嫩,但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3.学生上台解说后,由其他学生向小导游提问题,并解答。
(通过学生自主质疑和答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并引出难点)
4.关于司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充分想象和猜测之后,教师出示教具和图片,破解疑难点。
(通过学生的猜测培养历史想象力,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图片解决本课的难点问题)5.通过“称一称”和“算一算”两个小活动加深学生对司母戊鼎的认识。
(通过活动将枯燥的数字转换成感性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司母戊鼎的制作规模宏大,技艺精湛)
6.回到刚才出示的新闻,设问:为什么殷墟申遗要把司母戊鼎请回来呢?(经过前面的学习,到这一步不少学生应该能够讲到司母戊鼎的价值了)7.通过“参观青铜器展”,让学生概括出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8.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引导到金文,并引发思考“文字出现的意义”,过渡到甲骨文的教学)甲骨文
1.设问如果没有文字,人们怎样传递信息,让学生探究文字出现的意义。
2.以谈话法解决: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主要在哪里?甲骨文主要使用于哪个朝代?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甲骨文的出土和识读有什么意义?
(这几个问题书上都有答案,理解难度不大。最后一个问题,引出甲骨文和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3.以“车”为例演示汉字演变的过程,并让学生临摹“车”由甲骨文演变到简体汉字的各种字体。
4.“对号入座”小游戏,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汉字演变过程的认识)5.小结本课内容,进入练习环节。练习
多媒体展示四件国宝,每件文物对应一道题目。
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测甲骨文。
2.“知识巩固”,完成紧密结合课标的三道填空题。
3.“家乡历史知多少?”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哪个最能代表家乡。
4.“课外延伸”,设计自己心目中的鼎为母校八十周年校庆献礼。最后,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表。
(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
师生双反思
1、本课实际上是一次专门的文化史课,因此,需要发挥文化的长处。透过甲骨文的内涵和青铜器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文化是经济生活的间接反映,是综合国力的折射,因此,要帮助学生建立、形成这样的观念。
第二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一、课标内容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②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的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育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
四、教育方法(1)教法
1、图片欣赏法
2、问题探究法
3、情境体验法(2)学法
1、观察分析法
2、自主探究法
3、合作交流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上课开始后喊上课,同学们起立后,喊坐下,然后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给大家三分钟温习第六课西周的分封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听写。主要问二个问题:
一、西周建立时间,战役,都城?
二、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主要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
然后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武王伐纣和分封诸侯,将最后一部分平王东迁讲完。
三、平王东迁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提示:西周后期,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从客观上来说,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越是边远地区,表现得越明显,这就构成了某些战乱的因素、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消长,诸侯、卿大夫地位的升降,外族的侵扰,战乱增加,经济遭到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了解西周灭亡的时间及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小结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了解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西周的灭亡,了解一个朝代要长治久安,统治者必须亲近贤人,疏远小人,施行仁政等。
【导入新课】
老师讲: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大概了解了他们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我们知道如果要全面了解一个朝代的特点,我们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前面的学习我们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了三个朝代的特点,今天呢,我们主要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再次共同学习三个朝代,也就是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探究学习】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现在请大家用三到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本,并完成练习册的知识归纳部分。然后教师下去指导学生看书,归纳并维持纪律。然后逐步对题,并重点强调一些偏僻字,如司母戊鼎,钟鼎文等。
放映幻灯片到下一页,教师提示学生,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分别是甲骨文,金文以及青铜工艺。
一、甲骨文
主要以幻灯片的形式加课本,边问边总结,并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出来答案,方便复习。主要从甲骨文的含义,出土地址,如何被发现的(王懿荣,史海拾贝部分)以及其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从课本寻找答案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1)教师陈述:下面我们一起共同学习甲骨文这一部分,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大家一定感觉好生涩,好枯燥。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初中阶段,我们不用学习的那么深,只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点就好了。而且甲骨文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很深的渊源,这会帮助我们理解甲骨文的。
(2)教师问:好了,说了这么多甲骨文了,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甲骨文呢?出土于哪里呢?(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然后放映幻灯片,殷墟的图片。
(3)教师引入: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然后让一个同学读33页小字部分的史海拾贝部分,然后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为什么不是其他同学呢?(提醒同学们找出关键字)然后归纳出答案(专业知识、观察生活)。
(4)为什么甲骨文这么受到重视,它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回答,然后归纳出来。然后从内容里的占卜进行详细讲解,为什么占卜,什么样的人能占卜?然后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与金文对应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猜舟和车。
二、金文
(1)教师提问:以汉字的演变引出金文,然后让同学们将其记到课本上,并从瓜这个字为例,引导同学们发现汉字由复杂逐渐简化,便于书写。
(2)然后提问金文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其作用。引导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来并进行标记。
三、青铜工艺
(1)本节内容准备以合作讨论以及图片展示为主进行讲解以三个问题为主进行分组讨论。
1、青铜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2、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3、青铜器的种类,特点是什么?
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每组一个问题,然后请一位同学归纳答案,逐题进行解答。青铜器的种类内容以图片展示为主。提醒同学讲课本知识点勾画出来。
(2)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为例重点讲述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精湛,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然后进行小测试:
1、最大的青铜器是?
2、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
3、出土于株洲的青铜器是?
4、不属于商朝的青铜器是?
5、已知金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是?
(3)然后以图示法讲解商周青铜铸造过程,直观展示出:
1、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2、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3、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时代
(4)最后请同学们朗读最后幻灯片。培养同学们爱护,保护文物的习惯。文明出游,不乱涂乱画。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
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
八、板书设计
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二、金文
(1)含义
(2)内容,特点,作用
三、青铜器
(1)发展历程
(2)种类,特点
(3)精品
第三篇:北师大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难点 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
(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
(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
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
(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板书设计〗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设计说明 采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示法,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展现出来,在设计上重在把握知识的线索。本课板书设计在设计时把握住三条线索:①“文字”线索,从线索上可以明确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关系,及我国文字的发展趋势;②以“文字刻在什么地方”为线索;③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计一
通过一则游戏导入新课,游戏的名称为“简单任务的传递”。
具体操作过程:老师将一项简单任务(譬如原地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告诉学生甲,要求同学甲在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的情况下,将任务内容告诉学生乙,并最终由学生乙完成此任务。
破解方式:学生甲只要将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在纸上,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疑: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采用趣味游戏的形式导入,旨在建立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快乐教学”的理念。在游戏的实施中,需要通过师生间互动式的交流,共同配合完成,通过学生间的配合,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导入新课设计二
通过游戏导入,游戏名称为“比比划划”。
游戏规则:教师准备部分汉字的图片,由两名同学组成一组,竞猜者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猜出图片上的汉字。
注意事项:表演者不能发出声音,时间是2分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数目最多的一组将成为本轮游戏的获胜者。教师在此基础上同样进一步设疑,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相比“导入新课设计一”,本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意识,更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通过猜字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象形含义的理解。
此上两种导入形式都将切入点放到了“文字――甲骨文”上,游戏的形式将“甲骨文”这个相对学生来讲陈旧、遥远、古板的事物,通过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急切找寻答案,细读一番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充分体现“寓教于学”的教学原则,形象的展现了“文字”这种特殊的传递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讲授新课
按照教科书的框架结构,本课共分为两部分,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第二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需要讲清“甲骨文的含义”“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三个知识点,具体操作建议:
1.播放F4的《流星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流星雨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地理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设计说明:①检验学生自然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种并不局限狭隘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适应了综合学科体系的理念;②F4的《流星雨》在全国非常流行,学生对此比较熟悉,《流星雨》的播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学习兴趣。音乐的穿插舒缓了学生的情绪,营造出温馨的教学氛围。
2.设疑:在人类文明不发达的远古,人们遇到例如流星雨这些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会怎样做呢?由此导入“甲骨文的含义”。
甲骨文的含义
1.“模拟案情分析――侦缉档案”。教师设计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以刑警的身份进行模拟、想像,获胜者将赢得“神探福尔摩斯”的称号。此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什么是占卜?
②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都是哪些人?
③他们都向谁占卜?
④王室贵族通常遇到什么事情,才会去占卜?
⑤占卜人是如何进行占卜的?
2.小循环反馈。多媒体展台展示《商朝龟甲》,引导学生观察龟甲或兽骨上的裂纹呈什么形状,由①~⑤分析得出占卜的含义,并进一步推出“甲骨文”的含义。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相互呼应,这种紧密问题的设计在于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初步掌握收集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联系时事,分析鬼神迷信思想的产生根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甲骨文的意义
本环节设计了由“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通过双向的推理论证,锻炼学生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手脑协调能力。
1.甲骨文――汉字。
(1)通过甲骨文十二生肖单字寻找自己属相。此设计使甲骨文以近距离的形式与学生每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通过甲骨文――汉字的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分析得出“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转化而来的”。这种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教师归纳总结: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的古老文字包括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汉字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总结实际上是对甲骨文世界意义的阐述。2.汉字――甲骨文。
(1)造字游戏:要求学生由“日”“月”“水”等简单的汉字想像甲骨文的书写,此环节的设计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考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
(2)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我国在破释甲骨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是谁?
他一共破译出多少个甲骨文单字?
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破译的甲骨文单字有多少?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郭沫若的刻苦钻研精神,并向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完全破译甲骨文,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明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
(3)设疑:“为什么说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种教学设计有“承上”“启下”两方面的作用,“承上”在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甲骨文意义”,“启下”的功能在于导入下一框题“甲骨文的出土地点”,这种设计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在结构上趋于紧密性,更显教学设计的严谨性。
3.小循环反馈。
(1)讨论: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论证活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导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结论。
(2)游戏――“挑刺先生”。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句话,由学生找出错误,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句话的错误。
设计说明:两个活动的设计,前者是在于结论式的小结,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后者是在于检测式的小节,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以这种特殊的小节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由商朝开始”的理解。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由上一框题导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1.设疑:为什么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就一定是反映了商朝的历史呢?此设计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回答,学生提高把握历史脉络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归纳、综合的能力。
2.进一步设疑:“千里马虽好,也要有伯乐来识”,发现甲骨文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甲骨文的?由此导出“王懿荣与甲骨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设计一个教学失误,教师似无意间将讲台上的课本碰到地上,借此提出六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书本为什么要落到地上,而不是往上面掉呢?”“牛顿是怎样发现地心引力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曾经坐在苹果树下,又有多少人曾经被苹果砸到,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同样在王懿荣之前又有多少人也见到过‘龙骨’,为什么也只有王懿荣发现了‘龙骨’的奥秘呢?”这个似乎有些“歪打误撞”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恰恰是以一种非正式的、轻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习惯。
4.多媒体展示《金文》:①要求学生能够区分甲骨文与金文,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认识,并初步把握我国文字演变的发展趋势,起到承上的作用;②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单了解,导入下一框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起到启下的作用。这种设计在于巧妙的将教学内容呵成一体,使得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住历史线索。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首先从框题上分析本目需要讲清三方面内容:“青铜”“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遵循了层层递进、逐层深入的原则,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青铜
1.观察:教师要求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制品,观察铜的特性。考虑到学生要了解青铜,首先要了解铜,而且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此环节设计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这种生活式的教学设计,也容易与学生形成近距离的交流。
2.设疑:金属铜有哪些缺点?
3.模拟空间想像:“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这种设计从语言上较具亲和力,容易与学生形成沟通,假设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特定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想像能力,使学生自己分析得出青铜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铸造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设计的巧妙性在于教师在各个问题、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意相互的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把握住线索,逐层推进。
商朝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
本目的重点应放在两个词上,即“发展”与“高度”。
1.发展。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复述商朝铸造业的发展。通过这种设计锻炼学生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自己较为清晰地把握住历史脉络。
2.高度发展。
设疑: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
(2)你们有什么证据呢?
设计说明:首先,两个问题的设计,前一个重在承上,以形成内容的上下连接性,后一个重在启下,以体现“高度”两个字,采用反问的形式加大强调的语气;其次,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资料,从种类、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对商朝的青铜器进行阐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搜集材料效果的检测,培养学生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综合的能力,及系统化、条理性的表述能力。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设计说明:此问题设置是在总结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司母戊铜方鼎、四羊方尊的图片展示,即是对商朝青铜器高度发展的最形象的证明,也由此导入下一框题“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
(1)评选活动――“最佳评论员”:引导学生观察司母戊鼎的造型并进行描述,并解释司母戊鼎名称的由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评论员”。
设计说明:评选的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增加了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学生的描述过程实际上是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力,此外在描述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现场实验:为了使学生形成对“世界上最大的”形象认识,设计一个现场实验环节,事先准备体重称,将学生的体重数逐一相加,计算司母戊鼎相当于多少名学生的体重之和。
(3)组织讨论:司母戊鼎的铸造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司母戊鼎铸造工程的总设计师,你会怎样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并由此评选出“最佳工程创意奖”。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应重在点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性总结,使学生明确了解司母戊鼎的复杂铸造工艺。
设计说明: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创造活动的能力。学生思考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培养了他们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评选“最佳工程创意奖”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具体操作:
①两道数学题的计算:提问形式参照《开心辞典》及主持人风格。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00多千克的铜液,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保登Э思扑悖?至少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每个坩埚需要三四个人,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共需要多少人同时行动,共同协作?
通过学生自己的计算,能够较为形象的了解铸造司母戊鼎的复杂。
②铸造过程的六项工程难题:
为什么一定要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同时进行浇铸?
怎样才能协调好250人同时行动?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怎样才能保证70个坩埚的铜液同时达到指定温度?
在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怎样通过人力搬动滚烫的坩埚?
怎样才能做到70个坩埚同时进行浇铸?
设计说明:这六项工程难题设置的意图并不是在于真正要求学生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学生通过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司母戊鼎铸造的复杂,由此对商朝的工匠们能够铸造出如此宏伟的青铜器感到钦佩,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根据六个“同时”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即司母戊鼎铸造的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与协作劳动,同样对于今天的我们,无论是一个班级体,一所学校,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去打造。
4.欣赏青铜器――青铜立人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尊铜像有什么特点。此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其次是通过对“青铜人的两只手握成圆圈,应该拿着什么”的想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发的对断臂维纳斯缺憾美的讨论,使学生树立初步的美学观念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5.小循环反馈。
(1)通过一道判断题的形式进行此框题小循环反馈:即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讨论“司母戊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播放“中国入世”“申奥成功”和“中国足球队冲入世界杯”录像剪辑,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是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反映,由此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说明:两个环节的设计一个从“古”着手,立足课本,一个从“今”着手,立足现实,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拥有着高度繁荣的古代文明,同样也必将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今天与明天。
小结
要求学生以“每课一得”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设计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又是对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锻炼,体现了师生互动式教学原则。〖教案设计说明〗
1.在教案设计中设计了许多“小包袱”,随着内容的进行,不断的甩出设计的包袱,即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问题,每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都是暗藏玄机,起到层层铺垫的作用,从而使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体味发现的乐趣,真正体现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2.在具体操作中,设计了几个游戏,如猜字游戏、简单任务、造字游戏、侦缉档案等,这些游戏在设计上对教学内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在不经意间渗透教学思想,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3.联系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案设计中多处使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譬如在第一框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导入时,引用F4的《流星雨》;又如,在语言上力求与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从形式上借鉴了著名娱乐栏目《开心辞典》形式及主持人风格。〖教案点评〗
这是一节在课程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比较有创意的新授课。教师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精心运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探求新知,谋求发展,初步形成一种可贵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谜语竞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篇: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
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 的关系;
教学方法 :导学法、点拨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第5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二、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和青铜时代 2.夏商周的青铜文化
3.“三星堆青铜文化”
4.夏、商、西周的陶瓷和玉器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下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著的《尚书》中的句话(投影):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学生先讨论,教师解释)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了书册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有了书册,那书册中用什么来记录当时的事件?(学生回答:文字)那是不是就是今天我们所用的文字呢?(学生回答:不 是,是甲骨文。)那什么是甲骨文?它与今天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甲骨文的神秘世界。讲授新课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板书)
一、甲骨文(板书)
1、定义
(补充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散片(投影),经考古专家和文字学家们的仔细辨认,破译了其记载的内容,从中知晓:记载的时间 是商朝时期,当时社会占卜之风盛行,王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吉凶。
占卜的结果保存在什么地方?(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因此我们称这种文字为甲骨文。
2、发现的意义(可由学生归纳)
①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朝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样的关系?(游戏:将事先准备好的5个甲骨文
和5个对应的现代汉字制成的10张小卡片,分发给10个同学,请他们分别找到各自对应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他们的派对是否正确?(学生回答后,教师反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骨
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板书)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那么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什么呢?(启发学生回答:金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图片,以加深印象。)那么青铜器又是什么?它又是怎样铸造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什么是青铜器
那么什么是青铜器呢?与今天的铜器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回答,总结)它是由铜、锡、铅这几种金属按照需要,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合金。
那古代人又是怎样将这几种金属铸造青铜器的呢?有谁能讲讲铸造的过程?(视频)
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下,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投影,启发学生从种类、工艺、规模来归纳。)
(投影当时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学生观察)
2、司母戊鼎
这是我国考古学家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因其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它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0多公斤,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归纳)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充分体现了商朝精湛的冶铸技术,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
3、青铜器的现实意义
商朝青铜器的种类之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青 铜器有哪些用途。并视频播放青铜器的种类。)
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因而它产量之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商朝青铜器的制作精良、技艺精湛,充分展示了商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状况,青铜器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由此可看出当时国力的强盛。
同学们有哪位知道我们铜陵被称为什么之都?(学生回答:中国古铜都)那我们铜陵有哪些古铜矿遗址?(启发学生回答:凤凰山金牛洞大练渣。)同学们若有时间,可一定要到金牛洞看看,体会一下,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而且著名的诗人李白曾有诗形容铜陵古铜矿的冶炼场面:铜井炎炉焰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灿烂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布置作业:练习册P
课后记:
第五篇: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思考,解答问题。把课堂变成问题的课堂。同时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猜猜甲骨文”这一环节教学中,教者选择了十二生肖甲骨文的写法,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甲骨文图画性比较强,容易识读。另一方面十二生肖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了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另外还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以此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后,在教学过程方面介绍两个环节:
1、第二子目青铜器的学习设计了“挑战自我”这一环节,目的也是检验学生的自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但形式和第一子目的又不同。变成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仿幸运52节目的形式,把问题遮盖住,让学生自己选择,增加了神秘感,也制造了“困难”,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了机会。这种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问题的设计增设了情景如:①传说黄帝时“以皮为鼓,声闻五百”,商朝时更出现了铜鼓,那么商朝的青铜器除了被用于制造乐器以外,还有什么用途?②战国时勾践的宝剑在地下埋了20xx多年,出土后仍削发如泥,锋利无比。那么你知道的流传于世的青铜器还有哪些?
2、司母戊方鼎制造过程,传统授课方式只是让学生记住司母戊方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这些死的数字。而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学习方法
,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树立崇尚科学精神,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于是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连环问题:
①做一道数学题,浇铸此鼎,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青铜溶液125公斤计算,浇铸八百多公斤的青铜溶液,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需要70多个坩埚同时进行熔化。)
反思四: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
按照学校每年的工作惯例老师们每学期都得上一节公开课,尤其是新教师。我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了文化史的一课内容,《甲骨文与青铜器》。为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去了三次博物馆查看青铜器相关资料,去了图书馆查阅甲骨文资料,网上还咨询了同行。在11月1号上午第四节课展示了我精心准备的内容。
本节课我采用游戏的形式导入,事先请班里爱好书法的同学帮我准备了5个甲骨文和5个汉字,课堂上让同学展示然后做了一个连连看游戏,直观形象的认识甲骨文同时了解它与今天汉字的联系。课后金老师对这个导入给了“新颖”的评价,但是没能很好的落实很遗憾。可能是我开始有点紧张所以没能更好的完成。
第一个问题甲骨文,我认为概念到意义总体我讲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过程中可能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没能作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更多的时候是我自己在讲。而且后面有个情感升华我们的骄傲我说漏了,所以史校长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没能落实到位。但是校长也说我在讲甲骨文的意义是由郭沫若的“一片甲骨惊天下”过度的非常好,突出一个“惊”字,为什么惊可以很自然的引如甲骨文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青铜器,我由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引出青铜器,在由一把青铜剑直观的给学生感受到青铜器的基本情况,如上面有字,有图案花纹,很重等来了解青铜器,金老师评价这是一个亮点。这一部分后来同样是情感升华没做到位,校长还提到司母戊鼎的铸造没讲好。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许多“小包袱”,随着内容的进行,不断的甩出设计的包袱,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问题,每一环节的设计实际上都是暗藏玄机,起到前后呼应、铺垫的作用,从而使内容层层递进,使学生体味发现的乐趣,力图营造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联系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首先在语言上力求与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其次在教案设计中多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案设计中的师生活动,只是起到一种范例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中,应视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的变化,进行调整、互换,设计的目的旨在体现一种机动性、巧妙性、趣味性、灵活性。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3
历史学习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
其次,在教学准备方面:过去只有教师的准备,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准备一般也只是局限于看教学参考书、现成的教案等,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课前学生也有相应的准备,比如,这堂课学生就要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网络资源的利用,在这节课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很好的驾驭课堂就必须准备更充分。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历史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除了观念上的原因,还有教材的原因,容量太大,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科书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按传统的方法上这节课用时不超过15分钟。《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课专题性很强,就两个子目,针对此情况设计了质疑——解疑环节,第一子目的学习完全通过学生的自学来完成,教师只是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的课下自学有反馈,实践证明,生生互动有时比老师牵着学生动要好得多。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思考,解答问题。把课堂变成问题的课堂。同时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如“猜猜甲骨文”这一环节教学中,教者选择了十二生肖甲骨文的写法,一方面是由于这些甲骨文图画性比较强,容易识读。另一方面十二生肖和学生的生活很贴近。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此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了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另外还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以此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反思4
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节课实际是学习新课程标准之后的一次练兵,虽然在学校得到了好评,认为即活又实,可操作性强,但是我认为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自主性学习怎样落到实处,时间的分配与把握,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到何种程度,合作性学习小组讨论成员之间应该如何分工等问题还急需解决。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只有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革命性转变,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与时俱进。此外我认为个别课文子标题编写不严谨,晦涩难懂,易造成学生误解。第一个子标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样的子标题编写不够严谨,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只要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在教学中,我就遇到学生如此问我,因而作者认为,可否这样作子标题“商周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或“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个子标题,相对于一个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就显得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难明其意
总之,一切都有待提高,我们的研究也仅仅是开始,力争在新教材使用前能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为课改的全面实施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