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古族基本动作说课稿
一进课室就给评委老师问好: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45°角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是
号,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蒙古族民间舞---基本动作(同时在黑 板上板书课题)。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第六章第三节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蒙古族舞的概述及训练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在学习蒙族舞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理论部分,后面是本教材的实践部分,本课题的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培养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其次能够简单了解蒙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能初步掌握蒙族舞蹈的常用手臂和肩部动作。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蒙族舞蹈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蒙族舞蹈的兴趣。并能初步掌握蒙族舞蹈的常用手臂和肩部动作,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据:只有掌握了蒙族舞的基本动作,才能理解和掌握蒙族舞。)而本节课的难点则在于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答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和体验的原则,提示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堂上的表现,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和参与的热情。
(激情示范法、启发引导法、鼓励评价法、激励谈话法)
五、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的观察来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图片的动作,并在基本掌握动作的情况下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
(模仿体验法、合作纠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哼唱蒙族音乐,之后,让她们谈谈学习上节课之后的感受,通过教师随音乐跳一段优美的蒙族舞。从而引出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看明白了吗?不清楚也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学习蒙古族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沟通师生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二)了解与体验环节(30分钟)
过渡语:提起蒙族舞蹈,同学们是不是都看过啊?相信同学们对之前蒙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都了解了,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大胆地说出来,我们共同来探讨。
蒙族舞的基本动作有哪几部分组成呢?
1、蒙族舞的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了解即可] 2、蒙族舞常用手臂动作:(硬腕、柔臂)
【教师口传身教,学生模仿】 3、蒙族舞常用肩部动作:(硬肩、双肩、柔肩、耸肩和笑肩)
【教师口传身教,学生模仿】 4、蒙族舞的基本步法:
课件介绍
(趟步、蹉步、跺脚步、走马步、跑马步、摇篮步、圆场步)
[设计意图:由于之前对蒙族舞有所了解,所以我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与体验,意在让学生对蒙族舞有初步地认识和掌握,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秧歌的兴趣。]
(三)练习环节
过渡语:光说不练那不是真本事,下面该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现在看一段的蒙族舞视频,让大家边看边模仿。
学的怎么样?别着急,下面教师把刚才的舞蹈方面来一下。同学们模仿动作边听教师讲解。
在基本掌握舞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两组,相互练习动作,学习对方的优点。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后,充分地体验东北秧歌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和体验了蒙族舞蹈,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和挖掘。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习,同学们能渐渐地喜欢上他。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总体要以鼓励为主,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能够对蒙族舞产生兴趣的同时,使本课的情感目标得以升华】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第 号
第二篇:军训基本动作
附件一:
队列动作
一、立正、稍息、跨立
下面由我讲解队列动作立正、稍息、跨立的动作要领: 1.立正
立正是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口
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约60度;两脚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齐、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要求做到:三挺、二收、二平、一正。三挺即:挺腿、挺胸、挺颈;二收:收腹、收下颌;二平即:两肩要平、两眼向前平视;一正即:上体正直。2.稍息 口
令:“稍息”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两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要求做到:出脚快、收脚快、上体正直。3.跨立
跨立主要用于体操、执勤等站立场合,可与立正互换。口
令:“跨立”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要齐做到:出脚准,两手后背握手快。
二、停止间转发
下面由我讲解队列徒手队列动作停止间转法的动作要领:。向右转 口
令:“向右——转”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的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协调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于后脚,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2.向左转 口
令:“向左——转”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按照向右转的相反动作要领向相反方向实施。3.向后转 口
令:“向后——转”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按照向后转的动作要领,向后转180度。4.半面向左转和半面向右转 口
令:“半面向左——转”、”半面向右——转”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按照向右(左)转的动作要领,向右转或左转45度。停止间转法为了便于训练,可分为两步进行:(1)分解练习:口令是:“向右——转、二”、“向左——转、二”,“向右——转、二”。(2)连贯练习:口令是:“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
要求做到:快、稳、准。快即:听到口令后,旋转快,转向新的方向后,前脚掌着地快;稳即:转向新的方向后上体稳:准即:转体方向准、靠脚准。
三、行进、立正
下面由我讲解徒手队列动作第三项齐步、正步、跑步的动作要领:
1、齐步 口
令:“齐步”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约75厘米,按照前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前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立定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向前大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此动作为便于练习,可分为三步;(1)摆臂练习,分为分解练习与连贯练习; 分解练习口令:“齐步摆臂分解练习、一、二、停” 连贯练习口令:“齐步摆臂连贯练习、开始、停”(2)立定分解练习口令:“齐步——走、立——定、二”(3)连贯练习口令:“齐步——走、立——定” 要求做到:走直线、身体稳、摆臂自然靠脚准。2.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场合。口令:“正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后,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听到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姿势。
训练歩骤:此动作为了便于练习可分三步进行(1)摆臂练习:口令是“摆臂分解练习,1、2、1、停”,“摆臂连贯练习,开始、停”(2)腿部练习:口令是腿部练习准备(捧腹),一步两动:“正步——走,2、1、2、1、停”;一步一动:“正步——走,2、停”;连贯动作:“正步——走,立——定”。
(3)腿臂结合练习:口令是“一步两动,正步——走,2、1、2、1、停”;“ 一步一动,正步——走,2、停”;“连贯动作:正步——走,立——定”。
要求做到:四直、三快、两平。四直即:前腿绷直、后腿挺直、臂向后砍直、上体正直;三快即:踢腿快、摆臂快、跟体快;两平即:小臂端平、脚掌与地面相平。3.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
令:“跑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脚掌的蹬力向前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此动作为了便于练习,可分二步进行:
(1)摆臂练习:摆臂练习可分为分解和连贯练习,分解练习口令:“跑步——
一、二、停”。连贯练习口令:“跑步——走、立——定”。
要求做到:握拳快与齐,曲腿倾上体,拳肘贴腰际,靠放要同时。
四、步伐变换
下面由我讲解队列动作步法变换的动作要领:
步法变换,是行进中变换步法的方法,动作均从左脚开始。1.齐步、正步互换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右脚迅速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2.齐步换跑步
动作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3.跑步换齐步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继续跑两步,然后,换齐步进行。要求做到:动作同步各基本步法,变换步法时节奏要分明。
五、行进间转法
下面由我讲解队列徒手队列动作行进间转法的动作要领: 行进间转法事行进间变换方向的方法。
(一)齐步行进间转法 1.向右转——走 口
令:“向右转——走”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45度,身体向右转90度时,左脚不转动,同时出右脚按原步伐向新的方向行进。2.向左转——走 口
令:“向左转——走”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按照向右转走的相反方向动作要领,向相反方向行进。3.向后转——走 口
令:“向后转——走”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按照向右转走的要领,以两脚前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的方向行进。
此动作为了便于练习,可分两步进行:(1)分解练习:口令是:“向右——转、二”、“向左——转、二”,“向右转——走、二、三”。
(2)连贯练习:口令是:“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向后转——走”。要求做到:两臂不外张,转体、出脚、摆臂要一致,上体保持正直。
(二)跑步行进间转法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继续跑两步,然后按照齐行进间转法动作要领实施。
六、坐下、蹲下、起立
下面由我讲解徒手队列动作坐下、蹲下、起立的动作要领:
1、坐下 口令:“坐下”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左脚在右小脚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两手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听到“起立”口令后,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此动作为了便于训练,可分为两步进行:(1)分解练习口令:“坐下、二”,“起立、二”。(2)连贯练习的口令:“坐下”,“起立”。
要求做到:交叉、曲腿到位,上体正、起立迅速,靠脚准。
2、蹲下 口令:“蹲下、起立”
动作要领:听到“蹲下”的口令后,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听到“起立”口令后,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此动作为了便于训练,可分为两步进行。(1)分解练习口令:“蹲下、二”,“起立、二”。(2)连贯练习的口令:“蹲下、起立”。
要求做到:曲脚到位,上体正,起立迅速,靠脚准。
七、敬礼
下面由我讲解队列动作敬礼的动作要领: 敬礼分注目礼、举手礼、举枪礼。
1、注目礼
动作要领:要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向右、做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2、举手礼 口令:“敬礼、礼毕”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后,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檐帽或者不戴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待礼者礼毕后,迅速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此动作为了便于训练,可分为三步骤进行:(1)手形练习口令:“手形练习、一、二”(2)敬礼、礼毕练习口令:“敬礼、礼毕”:(3)连贯动作练习口令:“敬礼”
要求做到:取捷径、抬手快、中指定位,礼毕快。
八、整齐、报数
整齐非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1、向右、向左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动作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领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角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2、向中看齐 口令:“以第*名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同志为准或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右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以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3、向前看 口令:“向前——看”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4、报数 口令:“报数”
动作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从前至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训练方法:
1、横队整齐、报数
(1)向右看齐: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后,队列人员摆头同时用碎步看齐。(2)向左看齐:班长下达向左看齐的口令,队列人员同时向左摆头看齐。
(3)向中看齐:班长直接下达“以***为准”或“以第*名为准向中看——齐”的口令,队列人员同时向右、向左摆头看齐。
(4)报数:班长下达“报数”口令后,队列人员从左摆头依次报数。
2、纵队整齐、报数
(1)纵队看齐:班长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队列人员依次顺序用碎步向前对正、看齐
报数:班长下达“报数”口令后,队列人员依次报数。
第三篇:东北秧歌基本动作说课稿
一进课室就给评委老师问好: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45°角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是
号,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东北秧歌---基本动作(同时在黑 板上板书课题)。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第一章第三节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东北秧歌的概述及训练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在学习东北秧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理论部分,后面是本教材的实践部分,本课题的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兴趣,鼓励学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东北民间艺术。
其次能够简单了解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并能初步掌握东北秧歌的常用手臂动作和基本步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东北秧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兴趣。并能初步掌握东北秧歌的手臂动作和基本步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据:只有掌握了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才能理解和掌握东北秧歌。)而本节课的难点则在于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答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认为应从学生的角度切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东北秧歌产生兴趣。
提示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堂上的表现,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热情。
(激趣设疑法、激情示范法、启发引导法、鼓励评价法、激励谈话法)
五、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用视觉的观察来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图片的动作,并在基本掌握动作的情况下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华。
(模仿体验法、合作纠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设计意图:】为了集中学生学习精力,调动学生情绪
导语: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样礼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
1、教师从身后转出一对手巾花,让学生尝试着转一转。
2、教师设疑:看到手绢会想到哪种艺术形式。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基本动作有哪些组成呢?
过渡语:不清楚也没有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东北秧歌。[设计意图:通过手绢沟通师生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二)了解与体验环节
过渡语:提起东北秧歌,同学们是不是都看过啊?相信同学们对之前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都了解了,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大胆地说出来,我们共同来探讨。
东北秧歌基本动作有哪几部分组成呢?
1、东北秧歌基本手形、手位、脚位
[了解即可] 2、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课件介绍
(屈伸、压脚跟、左右摇身、前后扭身)3、东北秧歌的常用手臂动作:
【教师口传身教学,生模仿】(挽花、单臂花、双臂花、蝴蝶花、交臂花、蚌壳花、上捅花、搭肩花)4、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
【教师口传身教,学生模仿】(前踢步、后踢步、走场步、蹲裆步)
[设计意图:由于之前对东北秧歌有所了解,所以我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与体验,意在让学生对秧歌有初步地认识和掌握,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秧歌的兴趣。]
(三)练习环节
过渡语:光说不练那不是真本事,下面该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现在看一段的秧歌视频,让大家边看边模仿。
学的怎么样?别着急,下面教师把刚才的舞蹈方面来一下。同学们模仿动作边听教师讲解。
在基本掌握舞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两组,相互练习动作,学习对方的优点。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
[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要领后,充分地体验东北秧歌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和体验了东北秧歌,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和挖掘。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习,同学们能渐渐地喜欢上他,从而把它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能够对东北秧歌产生兴趣的同时,使本课的情感目标得以升华】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教师:第 号
第四篇:幼儿舞蹈基本动作
幼儿园韵律活动中舞蹈动作例举
1、踮起脚尖向前走
踮起脚尖向前走的练习是训练幼儿舞蹈时的良好姿态,也是为学习碎步打好基础。因为脚尖踮起(又称起踵,即把脚跟提起来)能抬头、挺胸、收腹,使身体有良好的姿态。练习时先在原位踮起脚尖,然后再向前走。由于幼儿的控制力差,容易疲劳,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向前走时速度不能太慢。一般双手叉腰,按音乐的节奏和走步相间隔来进行。踮起脚尖向前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为合适,3/4拍音乐亦可用,但不宜多用。
2、蹦跳步
提起脚跟并脚跳又称蹦跳步。做动作时,两脚并立,身体稍向下蹲作准备,一拍或两拍跳一步,按音乐的性质和节奏轻轻跳起,落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屈膝而有弹性。蹦跳步的音乐采用2/4、3/4、4/4拍皆可,但必须是带有跳音的乐曲。
3、碎步走、小步跑
碎步走的动作是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
小步跑就是小跑步,半拍一步,每一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向前。跑时双手叉腰或自然摆动,步子应小而轻快,速度要均匀。
碎步动作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而小跑步则必须一拍跑二步,所以小跑步一般常采用2/4、4/4拍的音乐。为了训练幼儿听音乐改变动作,可以把碎步走和小跑步放在同一乐曲中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4、滑步
滑步是一拍一步,向侧面进行。前半拍左脚向左擦地滑一步,后半拍左脚轻轻跳起,右脚急速向左脚并上。右脚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滑步一般采用2/4、3/4、4/4拍音乐,但必须有滑的感觉。
5、踏点和踏跳
踏点和踏跳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两个基本步法。它们都是两拍一步。
踏点步的跳法是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屈左膝,右脚尖在左脚跟后点地。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踏点步一般向左侧或右侧踏(又称侧点步),也可以向前或退后踏。
踏跳步有三种跳法:第一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向前、向侧、向后都可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尖向下。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第二种跳法是,第一拍右脚踏一步,第二拍右脚跳起,同时左腿直膝后举。第三、四拍,左脚开始,动作对称。第三种跳法又称踏踢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第二拍左脚跳起,同时右腿直膝向左前方踢起。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动作对称。
踏点步和踏跳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它们可以在同一曲调中进行练习。
6、踵趾小跑步
脚跟脚尖跑跑跑又称踵趾小跑步。这个步法四拍完成。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微屈,身体稍向右倾,脸向左前方,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左腿伸直,身体稍仰,脸向右后方,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向前跑四小步。如果两脚交替进行,应向前跑三小步,以便换脚。左脚开始,动作对称。
踵趾小跑步采用4/4拍音乐较为合适,练习时先两手叉腰,逐步加上采果子等手的动作,或两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成一行或搭成圆圈等进行练习。
7、娃娃步
摆动手臂拐拐脚就是娃娃步,是儿童舞中大头娃娃的动作。两拍一步(或一拍一步),第一拍(或前半拍),左腿屈膝向旁抬起,小腿向上翘,两手五指张开向左摆动,头和上体向左侧弯曲,第二拍(或后半拍),左脚落地。
8、跑跳步
跑跳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腿屈膝自然提起,脚尖向下;后半拍右脚向前落地。右脚开始,动作对称。两脚连续做就是跑跳步行进。跑跳步2/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3/4拍音乐用得比较少。
9、跑马步
跑马步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步;后半拍,右脚跃至左脚处,同时左脚离地屈膝准备向前跑,连续起来象马跑的样子。右脚起步,动作相反。跑步时,身体稍前倾,两臂前伸稍屈,两手半握拳,做拉马缰绳状,或一手上举做挥鞭状。跑马步2/4、3/4、4/4、6/8拍音乐都可以用,但要能跳得起来的乐曲。
10、交替步
交替步是幼儿常用的抒情的舞蹈步法,动作节奏不均等,幼儿比较难掌握,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动作自如。
交替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左脚向前一小步,重心在左脚;右脚前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第二拍前半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后半拍停顿。右脚开始,左右脚相反。
交替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做交替步时可以两手叉腰;两臂向侧面摆动;一手叉腰,一臂向左右摆动;或两人并立交叉手等。
11、进退步
进退步是幼儿跳新疆舞的基本步法,实际上幼儿跳的进退步是一前一后的垫步。依次幼儿学习进退步必须在学会垫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幼儿做的进退步都是右脚开始,一般在原位进行。进退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向前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着地,右脚离地。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左脚稍抬起;后半拍,左脚踏地,右脚离地。进退步加上手臂的动作形成美妙的姿态,可以赏心悦目。
进退步一般采用2/4、4/4拍音乐。16、小铃铛步
小铃铛步是很灵巧的儿童舞蹈步法,为幼儿所喜爱。它象铃铛一样的形象和节奏,熟练的动作(一摇一摆),看起来很灵巧象摇铃铛一样。
小铃铛步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开始碎步急速行进;第二拍,左脚踏地屈膝,身体稍向左倾,同时右脚绷脚伸直向右前方擦出离地。右脚开始动作对称。一般采用2/4或4/4拍音乐。
12、苗族踏跳
苗族踏跳是苗族风格的幼儿舞蹈基本步法。它的特点是脚伸出去时脚尖向上勾起。
苗族踏跳两拍一步。第一拍,左脚踏一步,同时右腿屈膝勾脚抬起;第二拍左脚原地轻跳,同时右脚向左前方伸脚跟。右脚开始,动作对称。动作时,两臂可以向同一方向摆动(第一拍两臂向后摆,第二拍两臂向前摆),也可以向相反方向摆动(第一拍两臂由两侧向内交叉摆动,第二拍,两臂向两侧分开摆动),还可以手拉手跳或拍手等。动作方向一般向左右比较多。苗族踏跳步采用2/4或4/4拍音乐。幼儿舞蹈故事启蒙讲解
这是一个训练手指,手臂,以及双手应用的小组合,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故事讲解和示范就更重要了。
动作的顺序是:先出右旁按手,再左;然后右手里绕腕4个往旁斜上位;左手心向前握住右手腕,拉回到左胯旁,同时换手握住,左手变推手往右斜前出去;右手起,相互绕腕往上,双分手到旁平位,变摊手;2慢4快右坐摆手掌。到这里为组合一半。故事讲解:
先出右旁按手,再左----我们的两只小手是好朋友,天亮啦,右手出来玩,左手看见,也来啦;
然后右手里绕腕4个往旁斜上位----右开始爬楼梯,1,2,3,4上了4层楼!左手心向前握住右手腕,拉回到左胯旁,同时换手握住,左手变推手往右斜前出去----左手去找它,说:回来吧!该换我去玩了;
右手起,相互绕腕往上,双分手到旁平位,变摊手----右手说:我们一起玩吧!1,2,3,4又上了4层楼;她们搭了个小房子;
2慢4快右坐摆手掌,到这里为组合一半----向小朋友招手,欢迎大家来玩!
第五篇:排球基本动作教案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教师自我介绍
学生与教师相互介绍情况。
2、为学生安排体育课的队形。
根据学生身高和特点安排队形。
3、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三、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1、首先讲解排球选项课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2、讲解排球选项课的期末考试内容,以供学生积极训练,积极准备。
3、讲解排球技术的基本概念:
排球技术是指在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所必不可少的与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4、讲解排球技术的基本组成动作:
排球的技术主要包括:准备姿势与移动、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
5、讲解排球运动的概念:
排球运动是由参加运动的人,以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单手或双手为主)相互在空中击球,使球不落地,既可隔网进行比赛,也可不设球网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不要求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只要求熟悉球性。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四、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1、讲解排球技术动作的构成技术:
垫球:用除手指弹击动作外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的动作称为垫球。传球: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称为传球。
发球:队员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自己抛起的球直接击入对取的技术动作称为发球。
扣球:队员跳起在空中,用一只手或手臂将本场区上空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叫扣球。
靠近球网的队员,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的来球,并触及球,称为拦网。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不要求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只要求熟悉球性。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教师自我介绍
学生与教师相互介绍情况。
2、为学生安排体育课的队形。
根据学生身高和特点安排队形。
3、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五、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1、准备姿势
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
一般按照身体重心的高低,将准备姿势分为三种: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和低蹲准备姿势,常用的是半蹲准备姿势。(1)、半蹲准备姿势是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脚尖向前微内收。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屈,上体前倾,重心在两脚之间略靠前。两臂自然弯曲,全身肌肉适当放松,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两腿始终保持微动状态。(如图1-1)
图1-1(2)、稍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比半蹲准备姿势稍高,动作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扣球和传球。拦网时两脚左右开立,平行站立。(如图1-2)图1-2(3)、低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比半蹲准备姿势低,重心靠前,肩超过膝,膝超过脚尖,手置于胸腹之间。主要用于后排防守,及保护扣球。(如图1-3)图1-3
2、移动
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关系,并做好击球动作。移动包括起动、移动和制动三个环节。起动要求快,移动方法应合理,制动是为了使身体稳定或高跳作好下一步击球动作。移动的步伐主要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1)、并步与滑步
首先做好半蹲或稍蹲准备姿势,当来球离身体较近约1m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如向右并步,右脚先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左侧,然后作击球的动作。如连续做并步则为滑步。主要用于垫球、传球、拦网。(2)、交叉步
当来球在体侧约2m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跨步落于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主要用于接发球、防守、拦网等。(如图1-4)
图1-4(3)、跨步
当来球较低在身前时,也常常采用向前跨步垫球,即向前跨出一大步,屈膝,上体前倾以低姿垫球,跨步可以向前,也可以向侧前或向侧方跨出。(4)、跑步
跑步一般用来垫或传离身体较远的球,跑步时要求边跑边做好击球的准备,身体重心降低、平稳,保持低姿移动能力。
移动技术的要点是:移动快,重心平稳,面向来球。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不要求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只要求熟悉球性。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六、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复习排球运动的准备姿势!
1、准备姿势
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
一般按照身体重心的高低,将准备姿势分为三种: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和低蹲准备姿势,常用的是半蹲准备姿势。
(1)、半蹲准备姿势是两脚左右开立,略比肩宽,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脚尖向前微内收。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屈,上体前倾,重心在两脚之间略靠前。两臂自然弯曲,全身肌肉适当放松,双手置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两腿始终保持微动状态。(如图 1-1)
图1-1(2)、稍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比半蹲准备姿势稍高,动作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扣球和传球。拦网时两脚左右开立,平行站立。(如图1-2)图1-2(3)、低蹲准备姿势身体重心比半蹲准备姿势低,重心靠前,肩超过膝,膝超过脚尖,手置于胸腹之间。主要用于后排防守,及保护扣球。(如图1-3)图1-3
2、移动
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关系,并做好击球动作。移动包括起动、移动和制动三个环节。起动要求快,移动方法应合理,制动是为了使身体稳定或高跳作好下一步击球动作。移动的步伐主要有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1)、并步与滑步
首先做好半蹲或稍蹲准备姿势,当来球离身体较近约1m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如向右并步,右脚先迈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左侧,然后作击球的动作。如连续做并步则为滑步。主要用于垫球、传球、拦网。(2)、交叉步
当来球在体侧约2m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移动,向右移动时、上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迈出一步,右脚再迅速向右跨步落于左脚的右边,同时身体转向 来球方向,保持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主要用于接发球、防守、拦网等。(如图1-4)
图1-4(3)、跨步
当来球较低在身前时,也常常采用向前跨步垫球,即向前跨出一大步,屈膝,上体前倾以低姿垫球,跨步可以向前,也可以向侧前或向侧方跨出。(4)、跑步
跑步一般用来垫或传离身体较远的球,跑步时要求边跑边做好击球的准备,身体重心降低、平稳,保持低姿移动能力。
移动技术的要点是:移动快,重心平稳,面向来球。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不要求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只要求熟悉球性。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七、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复习排球运动的准备姿势!
1、用除手指弹击动作外身体任何部位击球的动作称为垫球。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可以分为:正面双手垫球、体侧垫球、跨步垫球、背垫球、前扑垫球、滚翻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以及挡球等。按运用分类可分为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它球等。
(1)、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垫球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技术。
准备姿势:以半蹲或稍蹲准备姿势,两脚开立,稍宽于肩,两脚一前一后,两膝弯曲,在排球场左半场一般左脚在前,右半场一般右脚在前,中间依习惯而定。肘关节自然弯曲,两手置于腰腹之间。
垫球的动作:当来球距自己身前较近时,以两手重叠,两掌根靠拢,合掌互握,两拇指平行,两肩放松,两手臂伸直旋外组成抱拳式、叠掌型或互靠式手型(如图 2-1)。
图2-1(从左到右依次是: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
向前下方插人球以压腕,抬臂及跟腰,蹬地伸膝动作将球垫出,击球点约在腹前一臂处为宜,击球部位是前臂腕关节上10cm处前臂形成的平面下。(如图 2-2)。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不要求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只要求熟悉球性。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八、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复习排球运动的准备姿势!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称为传球。正面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是其他各种传球的基础。
准备姿势:多采用稍蹲准备姿势(当来球速度快、弧度低时采用半蹲准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一前一后,约同肩宽,两膝稍弯屈,上体自然挺起,两手自然抬起,准备传球。
传球手型:传球手型是传好球的基础,正确的传球手型有助于传好球,控制好球的方向和速度。目前传球手型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两手组成半球状,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的传球手型;一种是两手组成半球状,两拇指斜向前方的“斜前形”传球手型。
“一字形”的传球手型:
“斜前形”传球手型:
传球击球点:当来球距额前约1m左右时,则开始向上伸臂和伸膝,两手迎击来球,击球点约在额前上方一球左右为宜。
传球的用力动作:传球的用力主要是以手指、手腕的弹力及伸臂伴送和伸膝蹬地全身协调用力将球传出,当传球的距离较远时,蹬地、伸膝的用力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每人自传球,然后换人。在圆圈内对传球。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
一、开始部分 10’
1、学生按照要求排队,师生问好。
2、体育老师点名,检查上课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X X X X X 0 O O O O
X X X X X 0 O O O O
△
二、准备部分 20’
1、准备活动,徒手操(4×8拍)A 头部运动 B 肩部运动 C 扩胸运动 D 体转运动 E 腹背运动 F 全身运动 G 原地高抬腿跑 H 手腕关节运动
要求: 活动充分。
九、基本部分 50’ 排球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各6名队员在被网隔开的排球场内,根据规则规定,以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落入本方场区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队员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自己抛起的球直接击入对取的技术动作称为发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正面双手发球(适合男同学),正面下手发球(适合女同学)。
1、正面上手发球。
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以右手发球为例)。左手或双手托球于身前,发球前要做到情绪稳定,有坚定信心。
抛球和挥臂击球动作:用左手或双手平稳垂直地将球抛向右肩前上方约50~100cm处,与此同时,右臂上抬,屈肘后引,肘与肩平行,上体稍向右转动,肩、肘、腕关节放松。击球时利用蹬地、转体、收胸、收腹动作带动手臂挥臂击球。击球时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部,手指自然张开吻合球,手腕有向前的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过网。
击球后动作:迅速进场准备防守。
2、正面下手发球
正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是:面对球网,左脚在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后腿。发球时左手持球于腹前,左手将球抛在体前右侧,高度约离手20-3O厘米,抛球同时,右臂伸直以肩为轴向后摆动。击球时右腿用地,身体重心随右手向前摆动击球而移至前脚,在腹前以全掌击球的后下方,击球时手指、手腕紧张,击球后随即入场。
排球球性练习: 1、6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排球,站成一个圆圈,熟悉球性练习。
2、每人自垫球5个,然后换人。
3、在圆圈内对垫球,在圆圈内对传球。
4、每人自传球,然后换人。在圆圈内对传球。
四、结束部分 10’
1、点名整队。
2、小结,收拾体育器材。
3、放松操。
4、师生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