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读欣赏《送行》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送行》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 题 送 行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难点
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初读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①,谁能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板书)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 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中都写了哪些人的送别?有什么不同?
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
三、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情况:
1、学习生字
①不谙(ān)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②凄怆(chuàng):凄凉,悲伤。
③邂(xiè)逅(hòu):偶然遇见久别的亲人、朋友。④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⑤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2、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四、挑生分段朗读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
五、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①散文的题目《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我们送行起身前往美国的朋友,勒罗送行来英国旅行不相认识的美国小姐)②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③我的朋友即将起身前往美国,做为朋友,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情感,可是在车站给他送行时,为什么显得那么拘谨、尴尬、局促不安,只好强作欢颜,说可有可无的多余的话话?
④勒罗给见面不到半小时的来英国旅行的美国小姐送行,却显得大方、自然、真诚、神采奕奕,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⑤对于勒罗在给美国小姐送行过程中的表现,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勒罗的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并说明的理由。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老师说过“学文如堆沙”。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掌握积累所学课文中词句,为今后的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词语,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文中词语,并挑生读一读所划的词语。
2、全班学生齐读256页词语表中词语。
六、小结归纳,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 教后记:
课 题 乡愁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难点: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4.设问(不用马上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并讲解:语速要放缓慢一点;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人/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分析、解读本诗。
1、三个问题: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2、解决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开展全班性的讨论,教师也适时参与其中。
第一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静夜〉中有关形象化的手法应该不难理解,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是用比喻的方式,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第二题前一个问题容易找到,共同的特点教师应给恰当的提示,便表达效果可抽查优生回答,对于中下生可掌握可不掌握。教师再讲解。(“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第三题应该容易想到,如果不行,教师作一些启发,提问后再总结。(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 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五、朗读、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按要求)并当堂背诵该诗,并同时再次感受作者的这种乡愁之愁(如何感受是一种灵性,无法指导)
六、作业布置:完成自设作业。教后记
第二篇:诵读欣赏《关雎》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关雎》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 题 关雎 教学目标
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背诵;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难点: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我愿意是急流》后让学生谈一谈这首诗的结构、内容、主题。由这首透射着激情火花的爱情诗的粗线条赏析引入《关雎》的学习。2 简介文化常识
《诗经》的地位、内容、体系。古诗四步学习法:诵读——译读——赏读——背读 4诵读
(1)欣赏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和节奏](2)学生自主学习字词
(3)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教师组织] 5译读
(1)对注释合作翻译,再提出重点字词共同解决,最后尝试用散文化的语句解说全诗(2)欣赏和韵的译文
(3)诗歌表现的是一位男子爱慕一位美丽贤淑、勤劳善良的少女,以至昼思夜想,梦中也不能忘怀,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少女结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4)《关雎》主要运用的手法是“起兴”。诗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又有荇菜即得之而“采之”,兴起淑女即得而“友之“。
比兴是《诗经》突出的艺术手法,也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这种含蓄委婉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诗歌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雎》还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复句、一咏三叹的形式,各章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字句,使内容递进,逐步深入的展示了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6赏读[在比较中赏析] 再次欣赏《我愿意是急流》,思考:
两首诗歌的结构有何异同?
两首诗歌选取的题材有何异同?
两首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有何异同?
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抒情角度有何异同? 7背读 背诵本诗 背诵与这首诗意境或表现手法相似的诗歌,加深体会
教后记
课 题 呼兰河传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习近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2.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读。(一)简介作者作品。1.作者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 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3.体会课文中充满童趣的景物描
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
三、布置作业。教后记:
第三篇:诵读欣赏《乡愁》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推荐)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 题 乡愁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难点: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导:乡愁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写这一主题的,同学们还记得吗?请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同学们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参考:“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其实,现当代待歌中也有很多写乡愁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熟习课文、指导朗诵。
1.请学生自己先默看本诗,熟悉诗歌内容。
2.再请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学生指导:体会是只可意会的,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做到,有部分达到即可,而且很难检查,主要是落实节奏和重音的,要求用笔标出。教师下去指导顾问)3.提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 采用自由提问式,让学生无拘束回答,学生应该容易明白。教师补充: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4.设问(不用马上答):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在语速和节奏处理上应注意什么? 先请二人(举手)试读并讲解:语速要放缓慢一点;要多停顿,不直读长句。5.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朗读。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人/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分析、解读本诗。
1、三个问题: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2、解决方式: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开展全班性的讨论,教师也适时参与其中。
第一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静夜〉中有关形象化的手法应该不难理解,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是用比喻的方式,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第二题前一个问题容易找到,共同的特点教师应给恰当的提示,便表达效果可抽查优生回答,对于中下生可掌握可不掌握。教师再讲解。(“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第三题应该容易想到,如果不行,教师作一些启发,提问后再总结。(小时候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夫妻分离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母子死别 再也无法沟通的思念;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对故土的思念。这四节诗层层推进,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五、朗读、背诵、体味。
自由朗读(按要求)并当堂背诵该诗,并同时再次感受作者的这种乡愁之愁(如何感受是一种灵性,无法指导)
六、作业布置:完成自设作业。教后记
课 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2、朝
3、孰
4、诚(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3、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4、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6、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第四篇:《诵读欣赏》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体会烘云托月的手法。
2、引导学生亲近文学,培养审美情趣。
课前学习:
收集文学作品中写眼睛的片断,并作简要点评。
课堂学习:
一、导入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简介巴金及其作品《家》
交流介绍
二、品读赏析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组织学生朗读语段,指导情感的把握。
自由朗读,领会情感,个别朗读,评价,齐读。
组织评价写眼睛的妙处
交流、评价
组织交流课前收集的写眼睛的语段。
四人一组交流,每组推荐出一篇优秀作品,并完善点评,全班交流。
推荐名著中描写眼睛的语段,组织学生品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去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品读、感受文学的美。
三、课后学习
背诵课文,积累语汇。
第五篇:《走近毛泽东》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诗人 领袖
大人物总要经历大风大浪。大事业总会挟带大悲大患。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
他是战士,又是统帅;
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 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漫长,是心路; 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短促,是心路; 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险峻,是心路; 世界上什么样的路最雄壮,依然是心路。
作为诗人,毛泽东是政治家诗人,作为政治家,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他的每一首诗,都成为一次事件、一段岁月、一种激情,以及他的理想的形象见证。他的每一首诗,都洞开着一扇窗户,那里有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毛泽东留下不少壮丽诗篇,同时留一条宏伟心路。数量并不太多的七十来首诗词,正是毛泽东播撒在坎坷心路上的心灵花朵。诗人毛泽东该汇聚多少感情;毛泽东的诗词该传递多少消息。(在毛泽东40多岁的时候,在峰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他用手指着自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记者讲了一句“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
从毛泽东成为马背诗人的第一天起,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革命战争(建设时期)的真实记录。
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风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迎潮搏浪的激情,有登山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宏遐思,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腊梅傲雪霜。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更有闲庭信步的新唱„„
心路上的风景,是这般灿烂。细细检视毛泽东的笔下天地,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色,革命风云; 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悲欢,历史巨变;
在晚年毛泽东的心里,该唤起怎样的呼喊。小故事:
1973年,刚刚大病了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80岁了。这年夏天,他用已经枯涩的情思写了平生最后的一首诗。
这年冬天,他还劳动情思地做了一件词末韵事,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写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一遍,抄完后,他一一校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作些修改,然后又让工作人员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以老病之躯,如此这般,反复多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他似乎很想为后人,留下一部完整的诗词定稿,又好象是在进行一次艺术上的自我总结。他或许是要为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住一片珍贵的情感空间,留住几多动人的历史回声;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卓越的历更功绩和出众的文学才华。设计时需注意:一是联系毛泽东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了解他一生的丰功伟绩;二是品析诗的创意和语言,拓展学生的积累。这一部分内容也可以并入《七律 长征》的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参见《七律长征》设计c)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个人、小组、集体,反复诵读。
二、说一说。联系诗中的相关语句说积累。
四、背一背。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