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泥塑教案
泥塑教案
1.可爱的小螃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会泥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观察螃蟹,动手制作螃蟹,探究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健康个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泥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学生制作富有个性创意的泥工作品。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各色橡皮泥、泥工工具。学具准备:各色橡皮泥、刮刀、卡纸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螃蟹吗?生:喜欢。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螃蟹,咱们来看一看吧!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仔细观察螃蟹是什么样子的?(播放视频,老师在学生观看时及时讲解画面。)这些小螃蟹怎么样?生:非常可爱。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橡皮泥捏制可爱的小螃蟹。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
1、观察螃蟹、探究技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地观察,你知道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吗?谁愿意来说说?举手回答(两名同学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正像这两名同学说的那样,螃蟹是由一对大鳌、一对小眼睛、八条腿、一个像铠甲一样硬硬的壳包裹着身体组成的…
师:我们知道了螃蟹的样子,那么怎样用橡皮泥来捏制小螃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页,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一下螃蟹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吧!
2、汇报技法、尝试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学会了螃蟹的捏制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第三名同学回答时师板书:抟、揿扁、搓、捏合、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逐步讲解什么是抟、揿扁、搓、捏合、嵌等技法。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想不想动手做一做?不过,在制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生回答。师相机表扬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2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注意小组内的团结合作。(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下面就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制作螃蟹吧!不熟练技法的同学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大屏幕,更可以问老师。(听音乐,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3、展评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小螃蟹都做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谁来评价一下这只小螃蟹做的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表扬并从技法、造型、色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补充。4——5位同学评价后,师转入下一个环节。
三、创新制作
师:同学们,泥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在观看每幅作品时老师要随机讲解:技法、色彩搭配、造型等一些知识要领。
师:同学们,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简单的技法+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一副副精美的作品。老师相信,咱班的同学也都能够制作出精美而富有个性的作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请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做完后由组长到前面来展评并讲解。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吧!(播放视频音乐,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下面请一组组长来展评并讲解他们组的作品。现在看这件作品做的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生评价、师表扬并提升或提出建议。生评、自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布局、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早已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它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流派。咱们先来看黄河流域(师出示课件):看,这一流域的作品比较古朴、粗犷、豪放、深厚;而长江流域:就比较细致、优美、精巧。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 生:
(1)我学会了制作小螃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掌握了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2)我知道了面塑艺术分为两大流派…(你是个很会听课的好孩子。)(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因为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2、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利用我们学过的技法,充分发挥你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1、可爱的小螃蟹
2.花瓶
过程实录:
目标:
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讲一讲,充分感知花瓶的造型特点。
2、能恰当运用搓、揉、捏等技能,学习创造性地泥塑花瓶。
3、设置情境,提高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每组一只用彩色塑料袋包裹好的花瓶(各种形状)。
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
若干朵用铅丝、皱纹纸做的彩色纸花。
过程:
1、猜一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桌上塑料袋里藏着什么?
[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出悬念,激发幼儿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2、摸一摸,讲一讲
大家轮流摸一摸,边摸边讲,讲讲里面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花瓶)
[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塑料袋里的物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通过摸一摸,讲一讲,初步感知了花瓶的造型特征,为以后的泥塑活动奠定了基础。]
3、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今天,老师给每组带来了一只漂亮的花瓶,每只花瓶的样子都不一样,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然后用橡皮泥做一做,花瓶会是什么样的呢?
要求:(1)保持安静
(2)可以一边摸,一边捏,一步一步感知。
[整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学生主动的去感知,并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感知,没有范例,但更多的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比如悬念的设置,鼓励边摸边捏,激励把花瓶的形象做得更精致等等,少了范例的临摹,一下少了许多限制,不用考虑象不象,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老师针对每个花瓶给予肯定,可以树立每个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做得都很成功。]
3.十二生肖之老鼠
活动目标:
1、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3、运用搓,压等技能做椭圆形,方形,水滴形。
4、学习用辅助工具刻成老鼠。
活动准备:人手1份橡皮泥,泥工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幻灯片:出示十二生肖)
教师: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哪些吗?今天我们就做十二生肖中的大哥——老鼠。
2、教书示范:
(视频展示台)搓成水滴状,圆形等基本构架。分别捏成老鼠的各个部分,再进行组合。
3、学生制作:
(1)“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
(2)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3)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
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视频展示台)
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4.十二生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会泥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动手制作,探究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健康个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泥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学生制作富有个性创意的泥工作品。教具准备:泥、泥工工具。学具准备:泥、刮刀、卡纸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的用泥捏制。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
1、观察、探究技法
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你最想做什么?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吧!
2、汇报技法、尝试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学会了捏制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同学回答时师板书:抟、揿扁、搓、捏合、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逐步讲解什么是抟、揿扁、搓、捏合、嵌等技法。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想不想动手做一做?不过,在制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生回答。师相机表扬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2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注意小组内的团结合作。(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下面就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制作吧!不熟练技法的同学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大屏幕,更可以问老师。(听音乐,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3、展评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都做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谁来评价一下做的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表扬并从技法、造型、色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补充。评价后,师转入下一个环节。
三、创新制作
师:同学们,泥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在观看每幅作品时老师要随机讲解:技法、色彩搭配、造型等一些知识要领。
师:同学们,泥+简单的技法+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一副副精美的作品。老师相信,咱班的同学也都能够制作出精美而富有个性的作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请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做完后由组长到前面来展评并讲解。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吧!(播放视频音乐,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下面请一组组长来展评并讲解他们组的作品。现在看这件作品做的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生评价、师表扬并提升或提出建议。生评、自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布局、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早已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 生:
(1)我学会了制作(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掌握了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因为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2、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利用我们学过的技法,充分发挥你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5.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会泥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观察螃蟹,动手制作螃蟹,探究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健康个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会泥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难点:学生制作富有个性创意的泥工作品。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各色橡皮泥、泥工工具。学具准备:各色橡皮泥、刮刀、卡纸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螃蟹吗?生:喜欢。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小螃蟹,咱们来看一看吧!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仔细观察螃蟹是什么样子的?(播放视频,老师在学生观看时及时讲解画面。)这些小螃蟹怎么样?生:非常可爱。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橡皮泥捏制可爱的小螃蟹。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
1、观察螃蟹、探究技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地观察,你知道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吗?谁愿意来说说?举手回答(两名同学回答后)师出示课件。正像这两名同学说的那样,螃蟹是由一对大鳌、一对小眼睛、八条腿、一个像铠甲一样硬硬的壳包裹着身体组成的…
师:我们知道了螃蟹的样子,那么怎样用橡皮泥来捏制小螃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7页,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一下螃蟹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赶快行动吧!
2、汇报技法、尝试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都很认真,我看到许多同学都学会了螃蟹的捏制方法,谁愿意来说一说?指名回答。第三名同学回答时师板书:抟、揿扁、搓、捏合、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逐步讲解什么是抟、揿扁、搓、捏合、嵌等技法。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想不想动手做一做?不过,在制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呀?生回答。师相机表扬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1注意爱护桌面,不要把桌子划破。2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注意小组内的团结合作。(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下面就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制作螃蟹吧!不熟练技法的同学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大屏幕,更可以问老师。(听音乐,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3、展评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小螃蟹都做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谁来评价一下这只小螃蟹做的怎么样?生评价,师相机表扬并从技法、造型、色彩搭配三个方面进行补充。4——5位同学评价后,师转入下一个环节。
三、创新制作 师:同学们,泥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件)在观看每幅作品时老师要随机讲解:技法、色彩搭配、造型等一些知识要领。
师:同学们,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简单的技法+富有个性的创意=这一副副精美的作品。老师相信,咱班的同学也都能够制作出精美而富有个性的作品。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请给你们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做完后由组长到前面来展评并讲解。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大显身手吧!(播放视频音乐,生制作,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投影仪投出学生作品)。下面请一组组长来展评并讲解他们组的作品。现在看这件作品做的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生评价、师表扬并提升或提出建议。生评、自评、师评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从布局、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
五、拓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早已是我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它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流派。咱们先来看黄河流域(师出示课件):看,这一流域的作品比较古朴、粗犷、豪放、深厚;而长江流域:就比较细致、优美、精巧。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那些收获? 生:
(1)我学会了制作小螃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掌握了泥塑作品的基本技法。)(2)我知道了面塑艺术分为两大流派…(你是个很会听课的好孩子。)(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因为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2、师总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课下,利用我们学过的技法,充分发挥你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好,下课!同学
第二篇:泥塑教案
第四课 用泥造型
丹阳市后巷实验学校
郭建华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雕塑艺术有更为形象的认识,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理解雕塑三维实体的艺术特征。
2.感受泥土材料原始天然的独特质感,熟悉泥土的性能,体验泥塑造型生动细腻的表现力。3.掌握基本形体造型的泥塑语言,学习初步的空间造型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大胆生动地制作出自己的泥塑造型作品。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造型特征,体验泥塑造型丰富的表现力,学会用泥进行空间造型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泥塑造型的形体语言,掌握空间造型的规律,制作出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泥塑工具、课桌上的塑料垫板或旧报纸
(教师)课件、泥塑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泥塑的图片,对泥土有个感性的认识
师:这些可爱的、生动的泥塑读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泥土
师:泥土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来制作很多的东西,今天我们也来学着制作一些东西好吗? 生:好
(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泥塑)
二、认识泥塑的特性和制作方法
师:学生出示泥土,让他们闻一闻、捏一捏,说说对泥土的感性认识 师:让学生做一个圆球,请学生说说圆球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导出泥塑的制作方法)生:搓
师:出示条、方块等
生:让学生做一做,说说方法
师:出示泥塑图片,让学生说说方法
师:总结泥塑的制作方法(多媒体出示制作方法)
三、熟悉水果的形体,认识水果的形体结构
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摸一摸,猜一猜盒里是什么东西 生:苹果、香蕉
师:你怎么知道是苹果的呢? 生:圆形
师:总结苹果的主要特征是圆形,还有苹果自身的特点? 生:有色彩、肚脐眼 师;请学生把圆变成苹果
四、物体的制作方法步骤 师:让学生站起来说说 师:(多媒体总结1:主要特征→2:自身特点)
五、理解更多物体的形体结构 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说是由哪些形体构成的? 师;(多媒体出示:物体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形体构成的)
六、布置作业:
学生进行创作,小组合作完成,主题是:《快乐的动物园》
七、总结、评价
八、课堂延伸
把所做的动物再进行拟人化卡通
3.合作完成一蓝子水果
同桌之间合作,把各自的物体集中起来加以组合。
对最后确定的造型进行相互评价与展示。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交流创作的心得。
5.课后延伸:根据需要,可以等泥塑干后给作品着色,使它更具有趣味性和欣赏性。
第三篇:人物泥塑教案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美术学 王辉
一、设计说明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是古代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多的艺术性,它蕴含着深厚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泥塑历史悠久,分布比较广泛,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各地的泥塑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艺术体系,在世界泥塑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2、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指导: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
(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
(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保留手捏质感。
(5)是否对捏塑人物感到兴趣。
8.收拾整理: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浆、泥块堵住水管。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要碰坏。
作者:朱钰琦 时间:2012-04-25 20:00:25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2.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教科书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喜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欣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学生观察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第二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并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儿童动态的塑造。
3.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独立完成人物动态塑造,也可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人物群像;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表演体验,可实践尝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
现力。
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课,巩固知识
(1)请学生回顾回答:制作陶泥作品的基本技法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2)教师小结:制作陶泥作品时用到捏、揉、搓、压、切等方法。(3)揭题。(板书课题)
2.赏析大师作品,学习泥塑人物
(1)课件展示吹糖人的真实照片(图一、二)和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
人》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并回答: A.吹糖人的姿势动作是怎样的?(图一)B.吹糖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图二)
C.张兆荣的这件作品抓住了吹糖人的哪几个特点来表现的?
图一 图二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
(2)教师小结:吹糖人在吹糖时以蹲坐的姿势,并且微微张开双臂;因为吹糖而鼓出的腮帮子,眼神全神贯注地盯着正在吹的糖。张兆荣的这件泥塑作品正式抓住了人物的这几个特点来塑造的,所以非常的形象生动。(3)欣赏泥人张的作品并简要介绍泥人张的相关知识和作品特点。
泥人张是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泥人张彩塑一般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等,艺术手法写实,造型准确入微,形象逼真传神。
(4)课件展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思考回答: A.作品中的人都在做什么?
B.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是什么样子的?
刘士铭《母与子》 卢波《好喜欢》
(5)教师小结:《母与子》这件作品中母亲用双手扶着小孩子的脸,小孩子喜笑颜开,非常的开心。《好喜欢》这件作品中中间的这个人两腿分开站着,双手高举敲着锣,旁边的两个人在随着节奏扭秧歌,姿势非常的优美,从他们的笑脸中可以看出来他们非常的喜悦。3.探讨人物的哪些动态可以用泥塑来表现。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回答: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人物来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人物动态线的简笔画示范)(2)课件出示各种类型的人物动态照片进行小结:体育运动、表演、劳动、生活等等各种主题中都有适合用泥塑来表现的动态。
体育运动类:
表演类:
劳动类:
生活休闲类:
4.探讨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1)出示两个泥人,一个站不住一个站的住,让学生思考回答:
A.为什么其中一个站不住?(脚太细)
B.有什么办法能让它站得住呢?(加粗腿部,或者添加底座)
(2)课件展示稳定泥塑人物动态的方法并进行小结: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还可以贴加底座稳定人物或者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加粗腿部
添加底座 互相支撑
5.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思维
(1)课件展示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提问: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从表情、动态姿势、服饰细节等方面进行巩固)
6.教师示范,学习制作步骤
(1)课件展示泥塑人物的制作过程图例,讲解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头部和身体四肢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头部和身体的衔接可以插牙签稳固。
1.制作头部和五官 2.将头部与身体组合
3.制作腿脚 4.将四肢与身体组合
7.构思主题,尝试制作
(1)要求:小组合作,确定主题,分工合作,完成一组群像。
(2)注意事项:A.适当地夸张表现动态,制作时注意泥塑身体的站立要
稳定。
B.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造过程中,播放不同的泥塑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欣赏借鉴)8.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快乐
挑选出色的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9.
第四篇:泥塑教案6
泥塑花瓶
设计思路(活动背景):
泥塑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能提高学生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和一定的美学素养,并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初步的立体雕塑技能。但以往的泥塑活动都以实物范例为主来引导学生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违背了当代幼教界提出的自主学习,学生被动地学,学得辛苦。
这次活动,我决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泥塑活动,试图在指导方面突破以往的“范例+临摹”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逐渐掌握一些基本造型。于是我通过设置一定的悬念来调节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自主地尝试,学习,积累。
过程实录:
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讲一讲,充分感知花瓶的造型特点。
2.能恰当运用搓、揉、捏等技能,学习创造性地泥塑花瓶。
3.设置情境,提高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每组一只用彩色塑料袋包裹好的花瓶(各种形状)。
每人一块橡皮泥,泥工板。
若干朵用铅丝、皱纹纸做的彩色纸花。
过程:
1.猜一猜。
请小朋友猜一猜,桌上塑料袋里藏着什么?
[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出悬念,激发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兴趣。] 2.摸一摸,讲一讲
大家轮流摸一摸,边摸边讲,讲讲里面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塑料袋里藏着什么?(花瓶)
[让学生主动去感知塑料袋里的物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且通过摸一摸,讲一讲,初步感知了花瓶的造型特征,为以后的泥塑活动奠定了基础。]
3.提出要求,学生操作
今天,老师给每组带来了一只漂亮的花瓶,每只花瓶的样子都不一样,请你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然后用橡皮泥做一做,花瓶会是什么样的呢?
要求:(1)保持安静,小嘴巴抿紧
(2)可以一边摸,一边捏,一步一步感知。
(3)花瓶要做得大一些,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小花朵,花瓶做得好的小朋友,老师就送他一朵花,好吗?
[整个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学生主动的去感知,并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感知,没有范例,但更多的是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比如悬念的设
置,鼓励学生边摸边捏,用小花朵激励学生把花瓶的形象做得更精致等等,学生少了范例的临摹,一下少了许多限制,不用考虑象不象,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老师针对每只学生的花瓶给予肯定,可以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做得都很成功。]
4.展示作品,小结
请每组小朋友打开塑料袋,大家相互欣赏。
[揭示迷底,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更有整体性,并且通过比较、欣赏,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提高美学素养,为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活动评价:
在整个活动中,由一个悬念紧紧吸引着学生,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很投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结束后,揭示谜底,学生通过比较、欣赏,通过老师的肯定,对自己树立了更大的自信,也积累了更多的泥塑经验。
在设置情境时,如果能结合时代特征,布置成有一定艺术品味的陶吧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
第五篇:多彩的泥塑教案
信息窗3:多彩的泥塑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10-12页。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信息窗的内容是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着重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它是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解答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算理,正确图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形成技能,增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在信息窗1和信息窗2已经初步解决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问题,还会做吗? 出示练习:3乘2/7等于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3乘3/10等于多少?说说它表示什么意义?(2/3的3/10是多少)
20的4/5是多少?6的2/3是多少? 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法意义的扩 1 展出现的新问题,运用这一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由旧知引入,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关于“泥塑”,你知道什么?它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门古老的技艺吧。(观看视频)
谈话: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赛中,同学们制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本10页的情境图和信息。谈话: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谈话: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这两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入手,学生自己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谈话: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来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得出答案,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1)讨论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尝试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2)小组内说想法。
(3)交流展示。指名到展示台前进行汇报。方法一: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你是怎样画图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领学生理解谁是找单位“1”,如何找单位“1”?如何在线段图中表示出已知条件“3/5”? 谈话:线段图是个很好的工具,同学们用的非常棒!它可以清楚表示出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这个工具用的好,即使以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也会得心应手。
方法二:不借助于直观图,直接列式解决
谈话: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适时引领:题中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3/5”这个分数在题中的具体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做?
(男生做了总数的3/5,总数是单位“1”,把总数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3份,也就是求15的3/5是多少,所以15×3/5)
2.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谈话:小组交流,自己想办法来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说自己的分析思路,其他小组可以给予完善补充。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谁是单位“1”?怎么找单位“1”?为什么画两条线段?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动态演示P11图示。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做”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由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三)观察比较。
谈话:你在分析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回答时,教师适时引领: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做;不同点是第一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是两种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出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观察两个问题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画一条线段图,什么情况下画两条线段图。学会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为后面解决分数除法问题和稍复杂的问题做好方法上的指导和铺垫。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课本11页自主练习2:出示短吻鳄照片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分析数量关系,自己列式解决问题。2.自主练习4:这一题和第2题属于同一类型,都是研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让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3.自主练习3:
这一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研究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尝试自主解决,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4.谈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适时出示短吻鳄图片,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题意。通过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归类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形成清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梳理方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时,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的?
(1)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
(2)分析题意,理解分数的意义,可画线段图帮助分析(3)列式解答,检验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初步总结解题方法,让学生明确分析应用题的过程和思路,为解答应用题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自主练习6。
(1)课件出示题目、图片。
(2)小组合作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谁是单位“1”?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如何画线段图?(3)交流分析思路。(4)自主完成。2.自己完成自主练习8、9。
全班交流分析思路和解决过程。3.自主练习7。
(1)出示题目。
(2)独立分析思考,想一想,哪句话是关键句?应着重理解哪个分数的意义?谁是单位“1”?你怎么知道的?和前几题有什么不同?如何画线段图?
(3)交流分析思路。
(4)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兼顾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0。(1)出示题目。(2)独立画图分析解答。(3)交流分析思路,解答过程。
2.拓展:能不能根据你生活中时间安排的情况,编一道分数乘法的题? 其他同学解答。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自己编题、解 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