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口碑营销对中国电影票房的影响 冯月
《论口碑营销对中国电影票房的影响》
一、概述
1、什么是口碑?
所谓口碑是指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一方向向另一方通过各种方式谈论的关于他所了解和经历过的产品,服务,活动,论点或公司等信息。口碑是一种信息,其沟通的过程是双向互动的。传统意义上的口碑主要是指非商业的相关个人间关于产品和公司的面对面的交流,由于多发生于亲戚朋友等强关系人群中而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口碑传播“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营销推广中。随着传播技术和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口碑的概念被提出,冲击并完善了传统口碑的概念。
2、什么是口碑营销?
“口碑传播”指的是用户个体之间关于产品与服务看法的非正式传播。口碑传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信度高,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口碑传播都发生在朋友、亲戚、同事、同学等关系较为密切的群体之间,在口碑传播过程之前,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相对于纯粹的广告、促销、公关、商家推荐、家装公司推荐等等而言,可信度要更高。这个特征是口碑传播的核心,也是开展口碑宣传的一个最佳理由,与其不惜巨资投入广告、促销活动、公关活动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目光借以产生“眼球经济”效应,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不如通过这种相对简单奏效的“用户告诉用户”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3、什么是电影口碑营销的方式:
话题:在国外又叫付费评论,属于口碑营销的一种。话题营销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的的口碑,让广告主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以达到营销的效果。
借势:以小搏大,在操作时要善于利用各种强大的势能来为己所用——可以借助自然规律、政策法规、突发事件,甚至是借助竞争对手的势能。
新颖: 口碑营销又称病毒式营销,其核心内容就是能“感染”目标受众的病毒体——事件,病毒体威力的强弱则直接影响营销传播的效果。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媒体泛滥的时代里,消费者对广告,甚至新闻,都具有极强的免疫能力,只有制造新颖的口碑传播内容才能吸引大众的关注与议论。张瑞敏砸冰箱事件在当时是一个引起大众热议的话题,海尔由此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极高的赞誉,可之后又传出其它企业类似的行为,就几乎没人再关注,因为大家只对新奇、偶发、第一次发生的事情感兴,所以,口碑营销的内容要新颖奇特。
争议: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广泛的传播,但争议往往又都带有一些负面的内容,企业在口碑传播时要把握好争议的尺度,最好使争议在两个正面的意见中发展。
4、电影口碑营销的特点:口碑营销具有流动性,扩散性,促动力和可信度的特点与电影这一媒介产品本身的交互性,体验性,情绪化和娱乐化等不谋而合。
5、口碑营销的发展历程: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2012年《失恋33天》,2013年《富春山居图》,2013年《致青春》,2014年《北京爱情故事》,2015年《煎饼侠》,2015年《大圣归来》,2015年《夏洛特烦恼》,2015年《老炮儿》。
二、分析国外口碑营销。
1、特点
2、发展历程
3、案例:《功夫熊猫》
三、口碑营销对中国电影票房的影响
1、电影口碑营销在中国目标人群的确定:
(1)电影口碑营销的传播者:每个人都会是一个潜在的口碑传播者,这是口碑传播的理论基础。
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营销中的意见领袖是指传播购买信息,领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人,他们是口碑传播过程中影响力的源头。抓住意见领袖,是口碑营销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独立电影的口碑营销中,我们怎样准确的选择营销中的意见领袖,怎样抓住意见领袖,怎样发展意见领袖,就是电影吸引观众眼球的最关键的因素。最能够被吸引的意见领袖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女性 一直以来,由于媒体的误导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女性消费市场存在着诸多误解。例如,女性都比男性挣得少,女性不做大额支出规划等,这些误解至今还在被人们谈论。然而,事实却是,女性正全面掌握着消费,成为“首席采购官”。不仅如此,女性消费者热衷于口头传播和推荐,形成了强大的口碑营销空间。
2.大学生
国内在校大学生数量已高达千万人,而且由于广泛交友和谈情说爱的需要,在学校院线看电影也是大学生可以负担的最佳场所和消费方式。除此之外,大学生那种寻求激情和极度叛逆的心理,在思想逐渐开放的今天,要求不断的提升。他们更容易接受与众不同的东西和新鲜的事物出现,想用打破陈规的东西来满足心理的需求。比如《大话西游》的风靡一时,其最有力的因素就是经由大学生们率先热捧,并逐步蔓延到全社会的。由此看来,大学生确实是当下电影忠实拥护者之一。
(2)电影口碑营销的接受者:营销的本质就是让消费者购买,口碑营销也不例外,所以口碑营销的目的就是影响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口碑营销最终的接受按人群和购买状态来划分可分为三类: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和消费者。因此,只有了解当今消费群体的特点才能更好为口碑营销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口碑营销的传播者在其接受者中占了大部分的比例。这里我们可以将传播者视为我们口碑营销接受者的主要对象,称为消费者。当然除了女性和大学生这些接受者外,还有许多受口碑营销影响较小的一部分观众,他们会主动去关心电影的动态,但自我判断意识非常强,有自己的主见,一般这样的观众有一定的电影专业知识涵养,或者是电影界、文艺界权威人士或知名人士等。他们不只因为大量的口碑传播就去观看,而是要有一定亲身体验如:观看花絮、片断等。当他们感觉电影有看的意义时,他们才会付出行动,去完整观看电影。我们称这些观众为潜在消费者。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使用营销策略,这部分观众也是能被赢得的,而且这些潜在消费者也有可能成为我们传播者中的一员,为电影口碑传播增加宣传力度。所以,我们在做口碑营销时,重点应放在前两种接受者身上: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2、成功案列分析:(1)《疯狂的石头》
“200万的生意被你做成了1000万!”这是《疯狂的石头》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现在这句台词竟然变成了现实。这个低成本、高票房的奇迹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2006年《疯狂的石头》五城市做的免费放映时,与一些影评人同步观看完影片之后,立刻心甘情愿为本片免费吆喝,《疯狂的石头》本身电影质量不错,更巧的是它出现在观众对动辄耗资数亿却不知所云的国产大片产生“审美疲劳”之后,犹如一阵清风刮过。咋眼看来。首批观众囊括了全国网络论坛最活跃以及最具话语权的人,多为斑竹身份,形成话语攻势。《疯狂的石头》似乎就只是一部让人笑的畅快淋漓的喜剧电影,实则此电影中充满智慧、黑色幽默、讽刺。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宁浩没愚弄大众,凭借两三百万资金,能拍出如此表演精细、结构巧妙的故事,实在是难得。相比《无极》、《十面埋伏》之类的电影,舍得花费无数金钱和血汗,却搞写不推敲的剧本来说,谁在用心对待观众,一目了然。
紧接着影片不错的口碑便如潮水般涌来。之后上MSN或QQ上,就有不同的朋友问∶“疯狂的石头”看过没?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那么,你已与时代脱节了!很多人将这部影片的内容和观影感受写进了自己的博客里,而本片的营销人员也没闲着,选用BBS、MSN及博客等形式进行宣传,就笔者去过汇集石头评论的博客点击率在上映时已超过30万次,搜狐等网站曾在首页做过一期《疯狂的石头》的热点话题,光半天的访问量就达过百万之多。网络时代的口碑传播在这里显示了最强势的威力,之后便无法再跟风复制的,《疯狂的石头》无愧口碑营销最广泛的影片!(2)《失恋33天》
2012年《失恋33天》,电影口碑营销,这个跟影片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首先选材,选取了拥有150多万粉丝的热门小说。贴近生活,电影以失恋为切入点,同时针对年轻人特点,并不是将影片定位为很严肃的风格,而是用一种很喜剧的性格演绎失恋故事。人们看过精心准备的宣传片后口口相传,形成良好的口碑效益。其次,它用了网络热销的两个电视的团队,一个是《蜗居》,一个是《奋斗》,用了年轻人最喜欢的明星。再次,剧本改编成功,贫嘴台词惹人爱。诸如“那女的坐那里,看起来很梦幻,一张嘴,全是梦话。”“质疑人生?你连人都没有生过,凭什么质疑?”“情义千斤,不如胸脯四两肉。”诸如此类的台词在片中一抓一大把,令观众时不时地被台词所感染。而片中的“绝种好男人”文章,更是让不少女性大呼:“请上天赐我一个像文章一样的男闺蜜吧!”
回到电影本身,单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并非在艺术质量上是很优异的经典影片,它只是延续了时下电影圈流行的“小清新”,不同的是,它却拥有一个很接地气的故事:被闺蜜撬走男朋友的黄小仙正经受着失恋的打击,她的男同事王小贱在此期间承担着安抚工作:在别人的婚礼上让前任男友下不了台;会在你迷茫时,扇你耳光让你清醒;很友爱地帮你剪头发、做冰激凌„„两位擅长耍嘴皮的男女主角——文章和白百何,演绎到位。而张嘉译、海清的加盟,也成为片中的闪亮点。《失恋33天》就是一北京妞儿失恋了加上给观众絮叨关于“失恋”的那些辛酸事。失恋这种事谁没遇到过,保不齐还得2、3回。电影情节简单明了,大龄文艺女青年黄小仙在同事Gay蜜王小贱的帮助下,走出失恋阴影的情感复检过程。失恋本身就很矫情,情感复检则是矫情到无以复加。“小清新”的电影主题戳中遍地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们的胃口,任由着既苦逼又矫情的情绪蔓延开来。单就其作为电影作品的质量来说,“接地气”的故事、不娇柔不做作的浪漫桥段、机智幽默的台词、新鲜亲切的“男闺蜜”形象„„这些贴近观众贴近现实的叙事元素,都让《失恋33天》收获了观众的好评。与影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爱情片相比,《失恋33天》也许只能算作一部中规中矩的轻喜剧,但在一向烂片扎堆的国产电影中,这样的电影已足够令观众惊喜,观众走出影院后说好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失恋33天》贴近生活,接地气,是好莱坞大片学不来的秘籍,正是这一点打动了观众,吸引了观众,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
对于《失恋33天》来说,营销能左右的或许只是前几日的票房,可是,光棍节早过了,票房却还在噌噌地上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影片的好口碑。在豆瓣上,《失恋33天》得到了7.3分;再看看微博,几乎每天都有网友在发表各自的“观后感”,大部分的评价是“台词有亮点”、“感同身受”,最起码大家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电影《失恋33天》的热映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用句俗套点的台词来讲,你要说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这几天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也有网友坦言,不仅买票跟风,连口碑也有跟风之嫌,大凡自己花钱看了的、别人都说好的、评价很不错的,大家都会一窝蜂涌上前说好好好好好。不然就会被鄙夷品位、欣赏水平或者干脆说你这人真个性,真不合群。或许这种微妙的心理,也为电影贡献了一部分票房。纵观华语电影市场。无疑,《失恋33天》是黑马之王。《失恋33天》的成功再次说明营销手段与口碑在一部电影作品的发行中的重要作用,是保证票房成绩的良药。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口碑营销的巨大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博等能够广泛传播的媒体社交平台。微博之于电影,绝不是不花钱而且无穷尽的版面或广告,它根本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的双向沟通机制,无论你代表的是一个人还是一部影片、一个品牌,它都给予你发言、讨论、分享的权利,让你得以直接与同业交流,与观众交流,好的口碑就是在大家的交流中产生的,并且越传越多,越传越好。
《大圣归来》在上映之初,且不说要同高人气的两部影片同台对垒,就单说那少的可怜的排片量,任谁也没想到它会逆袭,而在逆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功臣,非“自来水”们莫属。《大圣归来》在豆瓣电影的评分高达8.8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一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5亿,而朋友圈早已被刷爆,而大神归来票房飘红,与口碑营销不无关联。不止电影圈的专业人士这么认为,就连广告营销界的人也这样看,国内首家综合性广告投放平台传播易的市场部负责人告坦言,从口碑营销方面看,大圣归来无疑是成功的,而这一切,离不开朋友圈等一众社交平台的疯狂传播,官方宣传的确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但口碑营销才能让消费者掏出口袋里的钱。“不要小看朋友圈,它的能量十分巨大。”《大圣归来》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句话,有不少买票观看《大圣归来》的观众表示,起先他们根本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就是因为在朋友圈里看到许多好友“刷屏”推荐,而看过之后,确实感觉到质量不错,也会在朋友圈里宣传一把。《大圣归来》正是靠着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营销模式,才能收获如此之高的票房。
(3)《大圣归来》
四、中国电影的口碑营销的前景分析与发展趋势
1、中国电影的大环境:新媒体生态引发电影口碑传播的革命。
2、中国电影口碑营销的前景:在如今这样一个口碑威力巨大,信息爆炸,信息传播增速的新时期,口碑营销是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
3、在运用市场营销手段时,口碑营销让中国电影走的更好,更远。在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口碑营销的作用势必会愈发彰显。
第二篇: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本,还是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加深远。第一,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中国的人民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不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令其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纠合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迷梦,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这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朝鲜战争及其胜利极大地改善了新中国面对的安全形势,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基本的外部环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样:朝鲜战争进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国不断巩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焕发起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国内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
第二,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改革,为新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医治多年战争造成的创伤,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破坏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新中国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要取得一个进行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得以保证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战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经济生产、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可见,这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50多年来的和平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
第三,锻炼了中国军队,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参战军兵种之多是空前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卫生部队和后勤部队等,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尤其是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宝贵经验。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朝鲜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第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新中国在解决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一举动本身就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经过这场战争,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了。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美国官方在总结朝鲜战争时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和提高了地位。美国从此不敢再轻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联合国军”第二位总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总结的一条教训,就是美国当初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没有重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总结了这一教训,在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地面部队才未敢越过北纬17°。总之,正如彭德怀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54年国际上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理所当然被邀请参加会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在解决亚洲重大问题上的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和拒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开始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6个,并且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朝鲜战争,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迅速扩大了。朝鲜停战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内的许多参加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西方国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到50年代末,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国家除了美国外已先后同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到100余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鲜战争这个因素在影响着。第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延缓了海峡两岸统一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计划着出兵台湾,解放台湾。但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当局立即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随后又纠集“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杜鲁门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他说:“台湾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并声称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军登陆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是出兵援朝还是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创造了良机,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从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着想,认识到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虽然中国取得了这场的胜利,但因此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丧失了解放台湾的良机,使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一直坚持霸占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装部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1958年,美国进一步陈兵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炮轰金门、马祖岛。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长期霸占台湾、金马等岛屿,而且美国军舰、军用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和领空,从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美国提出497次严重警告。可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一直阻碍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直到5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政府摆在桌面上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第六,导致了中美之间20余年的敌对。朝鲜战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战争计划,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经开始恶化的中美关系不可逆转,中断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中美关系呈现全面对抗的态势。1950年夏,美国政府确定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种战略物资运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任何国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给这些国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国的高压下,在1953年已有45个国家参与对中国实行禁运。1957年5月30日,美国重申将继续奉行对华全面禁运政策。其次,美国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1953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作为中国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尔爱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完全而且无可改变地反对在目前局势下接纳红色中国进入联合国”。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政策”的演说中说“如果我们同中共建立关系,那是愚蠢的,因为这种关系会增强他们,伤害我们同我们朋友的能力”。因而,在历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仍把台湾蒋介石集团当作中国人民的代表。
总之,50多年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书籍: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约瑟夫•古尔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三篇: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主动应对世界发
展潮流的必然之举,从而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
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理论,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30年前,我们国家面临十
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十年内乱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
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
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国周边
国家和地区的异军突起。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和国家形成了巨大压力。面对困
境和压力,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界大势和国内状况,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所谓贫穷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是要以改革
开放为动力,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这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要思考的问题或要面对的问题。一些
国外政党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治党
治国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他们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共
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贡献,也是对世
界人民的贡献。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历来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
模式解决。我们高度尊重人类发展的差异性和文明进步的多样性。我们既然一再
强调走自己的路,就决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别国照搬照套我们的发展道路、发展
模式。但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
些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经验,这些理论成果不仅将对中国的发展
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会惠及世界的发展。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
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
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
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而中国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特殊性的过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过程,也
是对世界做出中国独特贡献的过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将对
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形成的经验将对促进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的理论
支持。
旅游1002 高燕勇 2010112449
第四篇: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从春秋孔子开创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国民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国学。然而在今天大力倡导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不仅必要,而且对我国社会健康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键字:儒家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一、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所逐渐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是深邃而丰富的。通过学者们不懈的思索与追问,人们对其具体内涵的认识已是愈益全面。十六大概括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而像厚德载物、创新求变、理想人格、民族忧患、历史借鉴等等,也都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养育出来的重要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形成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儒家思想居于主流地位。因此, 中国精神, 不可避免地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可以认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较大程度地涵括了中国精神的主要方面。
(一)中国精神之仁爱传统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梯也者, 其为仁之木与”。(《论
语·学而》〕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仁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影响并制约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这是当代德育应该吸取和借鉴的。
(二)中华民族精神之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由儒家思想里“忠”的伦理范畴演化而来的。“忠也
者,„——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
明章第一》里作如是说。朱熹在《四书集注》
解释忠的涵义“尽己之谓忠。”都是对“忠”
字的正确理解。孔子认为:君子行事以忠信为主(《论语·学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份》)。到了西汉经文经学大师范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出了所谓的“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之后“忠” 由
原来的儒家〔孔子〕的伦理范畴而一跃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其含义主要是指对君主忠诚。可见,儒家思想陶铸已久的中国人早已把“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注重国家、注重整体的整体趋势同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传统,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而整体观则孕育了最宝贵的爱国情结, 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
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忧国优民的博大情怀;形成了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压迫、反侵略精神。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以身殉国、忠贞报国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造就万众一心,激励同舟共济, 成为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三)中华民族精神之诚信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说明孔圣把“信”看重到何等程度。《论语》中“信”字共出现过38次,其含义用作“诚实不欺”者24次,用作“相信”或“值得相信”者11次,用作“使相信”或“使信任”者1次,其他用法仅2次。其实,《论语》“信”字的诸多含义中,与“诈”相对的“诚实不欺”应是最基本的规定, 其他如“相信”、“信任”, 乃至通常所说的“信用”等,都不过是“诚实不欺”的引申和拓展、像《论语》说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及“恭、宽、信、敏、惠”,“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等,都表明“信”的基本要义在于“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后汉书马援传》。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来具有诚信的优良传统, 许多杰出分子在贫弱危难之际之所以仍坚持讲诚守信,就是山于不断进行诚信的自我修持所熔铸成的。因此,一个人如果真诚地注重诚信的内在修养,他必定可以成为一个有德性、有同情心的人,也必定在己与人、己与社会的交往中怀着诚实不欺、真实无妄的理念去行动,从而堵住诸如坑蒙诱骗、背信弃义、制假销假等不道德事件的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儒家诚信观念的修养总是与理想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其诚信的运用不在于取得工具性价值,而在于给人以心理的需要和自由的扩展 即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精神世界的理解予以提升和拓展。这种诚信道德的修养思想,尽管在历史流变中往往被当作引申制度原则的依据然其梢神却可以游离于实际的制度而存活于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传承不坠。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具有相当高的超越性,所以它完全有助于消解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精神价值被贬低,而物质财
富价值越来越受尊崇的“金钱拜物教”的异化现象,以便建立起一个以诚换诚、以信任换信任的良性的社会生活环境。故而,儒家以加强心性修养而确立诚信的致思取向并没有过时,它对促进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以市场价值的效用性或实用性去全盘否定它。
(四)中国精神之“和”为贵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万物。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使人们注重和谐维护整体,谦让宽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平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奉行这一伦理原则,与人为善,推己及人 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二、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站在一种新的高度看待历史和现实的发展。
(一)治国方略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观念中得出了实施“仁政”的治国理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贵君轻”都强调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仁,人心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对该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力服人为之霸,以德服人为之王”;“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二者辩证的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建设。
(二)经济建设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原则,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有所不为,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发展,先富带动后富,不急不躁、稳步前进,迈向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不能以环境的牺牲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文化教育
儒家思想最注重的就是人的思想的改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被称为君子,又有君子才能对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而知识是常学常新的,要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最大化的发挥知识的效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对儒家教育观念的新尝试。
(四)思想道德建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心怀祖国,把社会的进步当作个人前进的动力,只有社会进步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将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现实主义道路。“五伦”中的“朋友有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要做到“爱人”,就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独立于世,不仅要胸怀远大理想,而且要有独立的人格意志。“知天命而用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不言之政,处不为之事”,要有积极进取的开拓。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个思想道德涵养高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而有所敌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西方资本主义落后的方面我们要引以为鉴,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重复他们的老路;他们进步的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正如孟子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和平促发展”应该是各国都遵循的有效原则。
(六)儒家思想与创新
怎样才能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世界竞争中取胜? 无疑得靠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儒家思想由于在世界观上不像资本主义国家受特定宗教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的思考和探讨问题,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容易吸收新理念形成独具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这无疑是现代化背景下,儒家思想最具时代意义的特征。
三、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 携手并进, 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起到基础性作用。
1.“仁”者“爱人”
1.1“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就是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己”。在儒者看来,无“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1.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子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耻辱感,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2.“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中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了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是“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
(《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二)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了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就是按“中”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中,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中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 “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的含义为按“中”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状态。《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徒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何静、韩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罗国杰等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2003
4.(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祝瑞开 当代新儒学[M]1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1)
6.姜林祥 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M] 山东:齐鲁出版社,2002(2)
7.张岂之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J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8.费孝通 从小培养21 世纪的人[J] 东宇经纬,2000(4)1 9.(法)雷蒙·阿隆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见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0.《论语》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11.《孟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12.《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2003.6 13.《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题目: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葛禹彤 学号:1256408031 指导老师:李娟老师
第五篇: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千年一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或许还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女同学现在还要缠着小脚呢。中国传统文化本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并以此标准评判社会、领导人生,这种儒家的传统思想统治了华夏民族2000年,咋看一眼,似乎没什么不妥,列强要是不来,我们也就这么过日子了。这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根本就是大相径庭,很明显是外国文化的冲击改变了这一切,即是说“现代”的概念和外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绵延不断地传入中土,前后长达数百年,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第一次只是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对社会经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
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英国的威廉斯曾给出文化定义的三个方法:
(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进程”。(2)用来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来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
我本人比较倾向第二种定义方式,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打火机在传入中国几十年后,中国工匠按自己的设计在上面雕上龙凤的图腾,就算是中国式的打火机了,可以算是中国文化的范畴。有句玩笑话这么说的:“一个人梦游是神经,一百个人梦游是集体神经,一个镇上的人梦游就是一种文化了”也有一定的道理,符合“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规范,当然这是笑话。
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外来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现在的中学生为例,至少他们现在的生活,从家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到出门吃的快餐、坐的汽车,所有的生活工具都是外国传入的,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除了贴在家门口的对联之外似乎并不多。连打火机这种生活必备的小玩意都是外国发明的。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兴趣不大,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比如说京剧,近年来在珠海似乎都没有较大规模的正式演出(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很明显是因为喜欢京剧的人群少得可怜,另外京剧的演出样式也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看来如果京剧不寻求自己本身变革的话,难保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
一、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本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首先受打击的是中国军队,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它己经老朽得不堪一击了。奇怪的是一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这个打击才落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头上,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抡起大锤,砸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把大锤,不是别的,恰恰是被我们骂为“洋鬼子”们的“西洋小说”,所以引发了以上三方面的变革。我现在教的学生,之所以能写白话文而并不是传统的文言文,见了老师的面说“Good morning”而不是“小生晨妙遇先生,敬尊矣”也是拜外来文化冲击所赐。中国的白话文兴起的确有利于人民之间的交流,所以现在有人认为文言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言文比白话文先进。外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当然,现在的感觉是外来文学的影响也有些过了头,中学生看古诗词的基本没有了,用英文写情诗的倒是不乏少数;自己动笔的情况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所以写错别字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不可否认电脑时代的大趋势就是打字写文章,因为论文在电脑上总比书面上好改的多,但是没有笔迹的区别体现不出来学生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大学之前还是提倡学生们写作用笔来完成。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写字水平已经无法和上一辈的人相比,普遍潦草无比,字迹难辨,倒是练签名的兴趣盎然。另外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在作文中夹杂的半英文和不规范的语法现象也很多,这令许多老教授大为感慨。
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多读些古诗,让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毕竟那种押韵的诗词有着自己的意境,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诗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只有精通
本国语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我并不提倡学生看外国的翻译诗篇,因为翻译过来的东西往往离了神,要看就看原版的东西,包括电影也一样,不要看配音版的。
二、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现在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人们不像500前一年只能换4到5套衣服,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爱好买靓衫,所以现在的学生经常上午和下午穿的衣服都不同,并且有的一身的衣服超过7种颜色,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攀比的风气就会越来越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统一的校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然校服产生最初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统一外表形式和表现内在的学校精神。
三、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当然在内地的学校中体罚还比较严重),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社会在变革,以珠海为例,现在的家庭自己做饭下厨的已经很少(在内地还是比较多),原因是没有时间,相应的快餐店因此长盛不衰。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鸡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外国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
最后我们再比较一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 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
不得不提得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75-85年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反观现在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现在的漫画泛滥成灾,质量普遍很差。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90年以后出世的,在他们的童年时期没有好的儿童漫画来引导他们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阶段上面会出现一个真空,好的动漫作品可以在孩子最需要性格完善的关键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最近网络上不是一直在批评央视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充满血腥暴力么?甚至还有儿童欲效仿剧情割破动脉,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中国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下这种创意的方式,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有人提倡将中国的大学毕业学士服改成符合亚洲人身形的汉服款式,我觉得就挺不错,要是设计成功,不就是中国的文化了?
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中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宗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中学生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很注重“自我”方式,简单一点说,思想上幼稚,行为上成熟。由于没有童年生活的艰苦磨难,现在的珠海中学生普遍娇生惯养,自理和自制能力都非常差,并且不太有礼貌,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家长的溺爱和老师纵容是要担很大责任的。另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革新所致,在人们需要信仰和规范的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能提供相关的思想服务或者说是流行因子,而中学生最容易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事物,这直接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喜欢上肯德鸡、街舞、韩流服装等外来的文化,因为相比之下,传统慢节奏的中国菜、太极拳、中山装等的却不太符合生活的需求。
现在有的老一辈人比较悲观,认为传统文化一旦消亡了,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其实不然,我说过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因时而变,因势不同,现在的中国文化和20年前相比都已经大为不同,中学生节假日去滚轴、照贴纸、卡拉OK等活动也不能视为和传统的文化趋势向孛,这是一种结合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当然原来的也可以保留,比如说文言文,我们可以视白话文是文言文的进化版本,它是流行的趋势,但是文言文本身还是要保留,可以专门开设一个科目去派专人学习,使之得以延续,但是这种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文书形式不能强求每一个人学习。日本的落语文化和相扑文化历经了一千多年仍可以延续,中国难道做不到么?只要能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定能引发中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
关于文化,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其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狭义解释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所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解释。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多重类文化媾合而成的。但是由多重类文化凝结而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的强力结构性,以致子两千多年来,我国虽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我国传统文化经受了三番五次的巨大冲击,尽管今天所见到的现代文化与两千年前的古文化有了根本区别,但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兴盛时期相比,其质与核却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这种沿革与流变曾五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仍,随着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的发展,加之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各种哲学文化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自从孔丘编诗经、理春秋、兴教肓,创立儒学以来,中国文化开始定位。同时老庄哲学以及法、墨、名、阴阳等也熠熠生辉。后经董仲舒整理改制,儒家兼容诸学,开始独家显荣。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二是可能。这两个基本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凝结力,也正因为此,地域环境和人的智力结构,为中华民族初始文化的孕育诞生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各个阶层根据各自多方面的需要,形成各自独立的类文化,但是人类以及个人对文化的需要不是单一的、纯粹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的。这就需要文化的整合与同一,而这一整合与同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恰恰适应了人们的需要,同时也有了整合与同一的可能,堡垒式的我国传统文化不被攻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我国传统文化具备了整一的可能,那么,它整一的“需要”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就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作为阶级统治的需要,它必然要选择适合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文化,该儒则儒、应佛则佛,应该黄老之学就黄老之学。汉初,一些明智的政治家认识到,秦统一天下,急功近利,严刑峻法,以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而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使他们不得不反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的根本原因。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其“务胜不休”,造成“无所不为而无所为”的严重后果,迫使无赖英主刘邦不得不“因民之性而治天下”,而采取了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长久之术。黄老之学应运而生了,这是秦汉之交历史的必然.也是汉初政治家成熟的表现。然而,这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已不是纯粹的“老庄哲学”,它融铸了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法家阴贼险狠的手段。陆贾本来就是一个大儒,他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融儒家“仁义”于道家“无为”之中,以积极的“仁义”来改造道家消极的“无为”。实
质上,所谓黄老之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吸收儒、法学说而形成的汉初统治思想。说得再明白些是:表黄老之学而里为儒法并道。即该儒则儒,该法则法,应黄老之学则黄老之学。
然而,经过七十年与民休养,汉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雄厚而不可一世,显然曾有积极意义而很消极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汉武帝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为王霸天下,汉武帝统治集团迫切需要一个适应自己“生存”、“繁衍的哲学与文化。汉武帝意气昂扬,对繁文隆礼,讲求事功的儒学大感兴趣,任用儒者,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去开辟自己的鸿业。武帝令三公、侯王荐贤良、举孝能,网络人才,重定国策,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思想,立即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推行。汉武帝罢黜秦所立之各家博士,专立儒学之五经。把秦的博士之业的《诗》《书》和“百家之言”分开,使得儒学赫然卓立。本质讲孔孟儒学的产生就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只不过经过漫长的认识过程,才发现它金光闪闪的价值。儒学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也确实对维护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儒家学说不断发展壮大,与历代统治阶级所需和它的强力推行有着必然的联系。
历朝历代明智的统治阶级未有不根据自己的统治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文化,这就极有力地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
作为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是这样,而作为人的个体也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类文化是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剂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中,被不时地选择着而凝聚于个体身上。作为个体,儒、释、道各种类文化因子并存于其中,在不同境遇、不同条件下,其一种文化侧面为主要矛盾方面,来决定事物的性质。陶渊明一开始也并不完全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他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到处碰壁,不容于时下的门阀世俗制度,才使他不得不回头向佛、向道,返璞归真,来寻求自己的心理解脱和生理调节,纵观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无不如此。现实生活中,陶渊明以行之在心,外无形状的超然态度,不拘生活的外在形式与表象。努力追求一种恬然自适的情趣,实质上是一种老庄哲学的体现,庄子的理想是茫然徘徊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超世之境,这是一种物我一体,天道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显然陶渊明超然率真、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庄子的“顺天从性”的影响。然而,他却以平常心体味非常心,把淡泊朴素的乡居生活引入心与道冥的自由世界,深得庄子任性逍遥的真谛。假如陶渊明在积极入世求仕方面一味追求不羁,不达目的仍然去撞南墙势必会使他心理不得承受而引起机体的病变,导致他的悲剧命运。然而“陶渊明道家旷达任放的‘真’和儒家坦荡固穷的‘善’合而为‘美’,统一在他一身,使他超越时俗求得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以走上解放自身的历程。达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也这正是陶渊明淡泊而充实、深厚且光辉的人格价值所在。”⑦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及他自觉不自觉的文化选择有着很强的代表性。许多名鸿大儒当他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破灭,往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以求得自身的解脱。象王维、李白、孟浩然、柳宗元、陆游,以及许多政治家都是这样。就是孔子这样儒家的鼻祖到了晚年,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到处碰壁而破灭后,不也唱起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吗?(《论语•先进》)苏轼在春风得意之时,积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极力反道排佛,而到了他政治失意和晚年则结识了不少佛家道友。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因素的各种类文化,对于人的“生存”、“繁衍”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从而在选择中,儒、释、道等各种类文化才能够整合统一,并且有强大凝结力。
不仅如此,我国传统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还有着浓郁的自然因素,这是西方文化难以具备或具备甚微的。“生存”、“繁衍”的欲求是包括人在内的任何动物都有的,只不过人是理智的而已。与此,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自然因素:人类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与人的身体、年龄、甚至“力必多”,即性的强弱有关。身强力壮,年轻气盛、性欲强烈,一般说来常常显示着他们英勇搏击、积极奋进,向往和追求的是儒家精神;身体赢弱,年老气衰,性欲枯竭,一般说来,往往又显示着他们趋于保守、意志衰退而向佛向道、回归自然的
文化倾向,从而使各种类文化整一于一人之身,显示出一个人不同的文化倾向。其中大儒李白是其较典型的了。李白年轻的时候,积极仕进,拥抱“辅弼天下”的宏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开始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生活而兼求仕的历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是李白应唐玄宗之诏无比兴奋之情的显露,更是他积极仕进的政治抱负的形象展现,这是他42岁时的心态。然而,由于他刚直不阿、傲岸不羁的性格,他并没有青云直上,在权臣们的馋毁下,不得不上书请还,开始了他访道求仙的又一个历程。此时他暮气渐沉,年轻时他非常艳羡范蠡、鲁仲连、张良诸人平交诸候,长揖万乘。之后他尚老庄,甚至把庄子抬到屈原之上,“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知”。龚自珍说:“庄、屈实
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⑧其实,李白的老庄文化意识和儒侠哲学观念虽然并存于他的一生,但每一个不同环境和年龄段所显示出来的文化侧面是不同的。这就是李白前后的文化抉择、整一与凝结。非独李白,难道孔子、苏轼等许多明哲贤达不都有这样的文化现象吗?
文化选择的这一因素,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向度的必须过程。人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对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在生存与回归的全程中,有一个超越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人一生中的青壮年时期。这个时期。他精力充沛,“性”欲勃发,细胞活力旺盛,血液循环茁壮,因而产生巨大的能量需要释放,怎么办?就要依靠“动”来宣泄。相对来讲,儒、墨、法是“动”的哲学。所以,一个人的青年及壮年时期,往往选择儒、墨、法的哲学作为自己奋斗的信条。而其中儒、法并流,以儒为体,更具合理。所以此时的个人往往向儒向法,儒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性质。然而,人到了老年,或身体孱弱时期,其精力、性、细胞活力、血液循环等渐衰,能量疲软。在惰力中“迫使”他回顾往事,如此就自然会重新唤醒个体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本性。他们要求平静、安然、恬适。相对来讲老庄思想和佛学意识是“静”的哲学。它们“天人合一”,“人与天调”、“梵我合一”的自然观念,封闭苍茫的深山老林、古河僻壤的自然野景,以及原始、古朴的世外桃源的人性美、人情美恰恰适应了这些人的生理所需和心理欲求。如此说来,人的文化抉择、整
一、凝结有着它的自然向度,也是必然的、客观实在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西学东渐过程。虽然使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质与核还是很本色的。这是由于我国民族文化构成的特殊性所致。这其中是有了儒、释、道、法、名、阴阳等类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能,而由这些类文化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又极其充分地适应了中国人的攻守进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繁衍的需要。这之中既有它的社会性,也有它的自然性;既有它的群体性,也有它的个体性;就个体讲,有心理调节的需要,也有一个人年龄、体质、细胞活力和“力必多”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比起其他诸如西方文化来要牢固得多,包容性要强得多。它不仅在种种冲击下,保持了自己本体性,而且还兼容和同化了许多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以及其他外国文化。我国有这一特征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曾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过无与伦比的负效应。今天我们重新辩证地审视我国这样特征的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会有些价值的,也是许多哲人贤达无可回避的,因此为文以做抛砖之举。
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毫无疑问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享受着他带来的一切好处,物质资料的丰富使中国人摆脱了百年来的贫穷生活,我们欣喜,我们庆幸,我们在为中国的不断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也在为着GDP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著名论断——市场与计划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使中国人的思想不再禁锢,不再受到约束和压抑。一批又一批的改革先锋在不断的探索者中国的发展之路,他们顶着风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改革的浪尖上奋勇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的前进,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肯德基,什么是麦当劳,什么是好莱坞大片,什么是真正时尚与潮流,我们吸收着世界各种先进的文化,享受着世界各种令人向往的文明,而这一切,也让中国在风云变化的世界环境中,可以稳步前进,并越走越走也自信。
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五一,十一”黄金周不再是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平安夜”,“情人夜”更是成为“黄金夜”,各大商家在这样的节日里简直是欢天喜地,因为这一天的销售收入或许是一般商家至少一个星期的销售收入。
然而,繁华的背后是令人深感忧虑的各种隐患。无可厚非,西方的一些节日,是西方文明历经岁月洗礼的结晶,节日的盛典,是西方优秀文明和和谐社会环境的最真实写照。对于外来文明,我们党一向的宗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喜欢着这些精华的外来文化,是丰富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佳方式。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无赖的感觉。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七夕,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曾经最令人向往的“春节”似乎越来越淡离于我们视野,难以想象“除夕,七夕“之夜会有百万计的人同时走上街头疯狂购物,游玩。所以,如此看来,中国人是不是在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然而,更令人心痛的事我们是不是在犯着双重错误,就是在“取其糟粕,弃其精华”。如果仅仅是抛弃了传统文化,能够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将传统文化再一次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抛弃的同时,还在扭曲和误解了外来先进文化的精髓。
甚者,外来文化全方位的冲击,足以颠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但是没有民族精神,将会不打自跨”,这也更是某些野心国家用来达到统治世界的另一种全新手段。我们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需要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指导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保证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我们不需要“市场社会”,这个社会需要人文,自然的和谐。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热爱传统从未削弱一个民族,实际上传统在危难之际增强了民族力量,但是新的思想必须降临,世界必须滚滚前进。”如是这句话引发了我对中国渐渐在淡离传统的思考。既然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需要转变。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尊重是我们每位国民的义务和责任,然而,丛另一方面讲,如果传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它也必将停滞不前,变得毫无生命力,也就会变为死去的文化。这更令人痛心疾首。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传统文化上,结合现代的元素,把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文化的实质变得不再抽象和空洞,而是可感,可知,以致触手可摸?我想,当我们真正能将优秀文化进行合理的交融和革新时,人类历史文明必将永远焕发闪耀的光彩。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必惊慌,与其排斥,不如加以引导,使其朝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