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

时间:2019-05-14 06:3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第一篇: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摘要:19世纪后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农民的起义,封建地主阶级改良派,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抵御外辱,镇压内乱,但是甲午战争的战败,也就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挽救大清王朝,但其对中国的近代史,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洋务运动

近代化

影响

一 洋务运动对近代军事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虽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最终战败,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首先清政府依靠洋务运动中建立军事力量,多次挫败了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阴谋。其次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开始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还有,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军火装备的主要供应来源。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并不在于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才是战败的主要根源。总之经历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军事开始走上近代化的历程。

二 洋务运动对近代经济的影响

洋务运动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洋务派在“富国”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等民用企业。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李悝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到汉文帝的重农政策,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封建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抬高地主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压低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保证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统治。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就更明显。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幸而日后由于时势的发展,洋务派領导人物体会到列强经济侵略的严重性,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历史表明: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交流,人为抑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西方经济管理模式,为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 洋务运动对近代政治的影响

洋务运动中改良派政治上的内部落后性和对外依附性,决定了洋务运动只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无法进入政治层面与思想层面,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物质技术,但排斥与拒绝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作为保证,这些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物质技术,他们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已经开始突破封建生产关系的藩篱,萌芽了中国新式的资产阶级。但由于洋务运动创办者们严重的封建政治特性,他们顽固的拒绝除生产技术以外其他任何的社会改革。因此他们牢牢的将洋务运动限制在封建生产关系内。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持者们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的社会结构失去协调性。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洋务派人物后的有识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陷,中国要走上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路,需将革命从物质技术层面引入政治思想文化层面。因此在由于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甲午战争而引发的戊戌维新中,维新派提出了政治改革的要求。这场改革运动又由稍后的辛亥革命完成了推翻封建专制,结束满清二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使命,洋务运动虽然说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还是刺激了中国政治向近代化的进程迈进。

四 洋务运动对近代文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开始时改良派认为兴办洋务,就必须有通晓洋务的人才,而传统的旧式教育内容无法满足洋务事业的需要。因而兴办新的教育事业,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人才。于是开办新式学堂,从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到1894年创办烟台海军学堂,改良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主要培养为洋务运动服务的翻译、工程、兵器、轮船驾驶、电报通讯、矿务、军医等各类人才。虽然这些学堂规模不大,学员较少,但毕竟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并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还有就是派遣留学生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良派还直接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从1872年起,改良派通过清政府先后大规模向美、英、法派遣留学生。他们一方面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回国后,都以其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再有就是办刊译著,这不仅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融合。而且使改良派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开始编印报刊,成立出版机构,大量翻译西方著作。这就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洋务运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人借此深层次地接触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文化教育上的积极影响更可视为我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五 结语

洋务运动虽说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仍然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未来道路的探索。改良派的富国强兵虽然失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更重要的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具有深远影响。

第二篇:浅谈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浅谈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关键字:孙中山

近代史

辛亥革命

封建帝制

内容摘要:孙中山对近代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孙中山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中国第一个大总统,孙中山的成就主要有他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他领导了有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他提倡民主、共和的思想,孙中山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立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军事指挥管理人才,也中国教育事业同国际接轨。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他同毛泽东邓小平并列为中国近代三大改革家。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先生是近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为国家民族的民主、独立、统一、富强鞠躬尽瘁,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和民主共和而奋斗。生活在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痛苦深渊的特殊历史时期,面对列强的“蚕食鲸吞”,孙中山先生对于实现国家统一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他认为国家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心愿,“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辛亥革命前,由于清王朝的全面溃败,国家已面临着分崩离析的隐忧。辛亥革命期间,一度出现了南北两大政治力量的对峙与较量,这时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则有可能使中国走向南北分治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规模的内战,为了迅速实现南北议和的良好意愿,进而不使国家走向分裂,孙中山先生毅然选择了主动退让和妥协的立场。在袁世凯完成使清帝退位,赞成共和民主的条件兑现之后,便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也一再强调,中国的统一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的,并指出“: 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他坚决反对分裂行为,指出“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此外,孙中山先生还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实现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而他认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这种至诚爱国的举动和言行,足以证明孙中山先生是真诚的华夏赤子。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开拓者,是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鼓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他有他的个性,尽管有某些历史局限性,但掩盖不了他伟大人格的光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包括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最初的职业是西医,然而,他更是一位立志以西方民主政治及其文明,来改变中国命运的华夏赤子。他和旧中国的文化和政权体制有着彻底决裂的基础,并且具有彻底决裂的勇气。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看,他的经历使他的革命性更强,他用激情四溢的革命理想鼓动并影响着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他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的地位。

综上所述,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第三篇:历史论文——谈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

前言:在中学时,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已有了基本了解,而在该学期的历史课中,老师生动的讲解再次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下面我将从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内容、结果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别作以分析阐述。

一 洋务运动的产生及性质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呼声。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路,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他们在中央以奕忻、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这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 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不在中央,在握有实权的督抚方面。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此期间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活动,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建海军、办学堂、派遣留等。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6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一阶段,创办军事工业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创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由于当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洋务派急于用新式武器来剿灭。因而在“自强”的旗号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仿造西式武器的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船舶修造厂。至1890年,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共有24个。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费来源,还有原料、燃料以及运输等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先富而后强”的口号,从70年代开始,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开始创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主要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中兴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办海军:1875年清政府决定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计划十年建成。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5年,清政府为统一掌握海军大权,成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为北洋舰队。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新式学堂的出现:洋务运动兴起后,对翻译、科技、军事、外交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洋务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在兴办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最早创办的是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同文馆,至1896年创办的新式学堂达20多所。并选派了大批留出国深造,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留美回来后大多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邝荣光、唐国安等。三 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但这次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变轻视科学技术的态度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洋务派的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从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设立的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让国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2、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开办民用企业。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历史表明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3、对中国军事的影响:中国近代海军开始出现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决定决定每年拨银四百万两作为海防经费,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七十年代中期,清政府内部爆发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直接推动了清王朝国防建设的近代化。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与国防的近代化。清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对外国的侵略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4、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也让国人明白外交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必行之道。

总结:100年前的洋务运动,是中国人拥抱西方物质文明的一次努力,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在洋务运动期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是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的近代 化实践活动,这种实践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的完成,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远东。1840—1842、1856—1860年先后两次鸦片战争,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而1853年的“黑船事件”,导致日本国门也被打开。为应对日趋严重的被侵略危机,两国几乎在同时开始了两场自强运动——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然而这两场运动的结果却大不一样。日本通过全方位的政治、经济改革,挤身于资本主义列强行列,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保持独立的国家。反观中国的“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场外强中干、虚有其表、自欺欺人失败的近代化努力。中日这两个曾站在近代化同一起跑线上的国家,何以三十年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想通过以下比较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从两国背景比较:

中国的封建制统治的时间长,封建制度完备,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人们的封建意识很浓,由于这种思维惯性,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技术思想是受到很大阻碍。相反,日本在封建制这方面并不完备,因此“易破”,“易破”则“易立”,日本也就更易接受外来思想。果不其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夕推翻了封建没落的幕府统治,从而为改革扫清了道路。

从变革措施比较:

政治方面: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剥夺了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政府还颁布了其他一些律令和法典,引进欧洲刑法、民法和商法。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而中国在政治上则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腐败日趋严重。皇权腐败,官吏腐败,特别是军事腐败,直接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经济方面: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先是由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后来,政府又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甚至无偿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期间,日本制定法规,禁止行会垄断、废关卡,整顿币制,统一汇兑,奖掖贸易,发展运输和通讯事业。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中国洋务运动期间主要办了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把握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清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华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简称“西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中国则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腐朽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教育的落后,国民素质的低下,承担不了国家发展的重任,落后于日本成为了必然。

军事方面:日本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建立了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为侵略扩张。同时洋务运动的重点要数军事方面了,先是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后又组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中国确实开始走上了军事近代化的道路,尤其是北洋舰队吨位居亚洲第一。不过将近代化的希望寄托在买设备上,必然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因为政治的腐败而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便是铁证。

变革对两国的影响的比较:

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早期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兴办一批民用工业。同时,还举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方面功不可没,而在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可以说,洋务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起了延缓的作用。我们应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明治维新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此后,日本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至于社会、文化方面,明治维新对于原本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本的思想逐渐西化。当然明治维新也有其不彻底的一面,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土地兼并严重等现象,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可见这两次运动都对当时本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洋务运动是“治标不治本”,根本没有改变清政府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反而千方百计的维护,乃“扬汤止沸”;而明治维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政体,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日本确立,是“釜底抽薪”。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失败了,明治维新成功了。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个国家的发展,科技技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同时,腐败导致灭亡。甲午海战为什么输?非装备之不精,非官兵之不勇,腐败所致也。晚清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全面腐败,直接导致了北洋的覆灭。所以我们现在更要提倡反腐倡廉。对于事物我们要有正确地认识,洋务派错就错在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的局势,天真地认为利炮坚船便能维护大清统治,殊不知大清已经从根上烂透了,他们如此只是杯水车薪。最后,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根本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弄得民不聊生,怨声四起。民心丧尽,则国破倚马可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教训,明治维新成功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反思。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的艰难起步评价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艰难起步评价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目前史学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我认为,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首先必须搞清楚洋务运动的起因和目的。洋务就是夷务,就是指和外国交涉的一切事物。在清朝的文件上,筹办夷务就是办理洋务之意。洋务运动就是指清朝政府中以奕□、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发起的购买或仿造外国洋枪洋炮的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挽救和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统治,对付当时爆发的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奕□、文祥等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是“心腹之害”,外国列强只不过是“肘腋之忧”、“肢体之患”,故“灭发(指太平军——引者)捻为先”。非常清楚,洋务运动的起因并不是为了对付外国侵略者,恰恰相反,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历史事实的确如此。从1861年开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办“洋务”,购买外国军火、装备并训练“新军”,建造一些近代化的军械所、枪炮厂和造船厂。他们利用这些新式武器,与法国、美国的洋枪队勾结在一起,血腥地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众所周知,曾、左、李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刽子手,尤其是李鸿章更是多次地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卖国贼。而李时岳、胡滨二同志的文章却说什么曾、左、李是“近继林、龚、魏”,“把向西方学习的富国强兵之道付诸实践”。抛开洋务运动的原委,这恐怕不合适吧?!

第二,李、胡在他们文章的末尾,提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主张学习西方还是反对学习西方,成为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重要试金石之一。”我认为这种不看目的、只看是否向西方学习就作为评判人物或事件的标准的提法,也是不确切的。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救国救民”而向西方国家学习进步思想和科学知识的先进人物,如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等,将永远值得人们称道。如前所述,洋务派官僚并非象李、胡所说是“为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他们所标榜的“自强”,是通过建立军火工业,加强清朝封建国家的武装力量;他们的所谓“求富”,决不是求国家民族之富,而是要使李鸿章一伙封建买办性官僚集团发财之富。至于李、胡文章中说,曾、左、李拼命训练新式军队,是“暗地里或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这说法也是不对的。曾、左、李在暗地里“积累”的是个人的实力,他们互相抗衡,目的是为了争夺统治权。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他怕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而不怕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去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明显的例证。

第三,李、胡二同志说洋务派是“有识之士”,“企图在封建根基上嫁接点资本主义,还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倾向,开明的表现”。固然,洋务派要比那些视近代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的封建顽固派要“开明”些,但是他们的真正“企图”,绝不是“嫁接”,更不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护没落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我们说洋务派是反动的,并非指他们办的近代企业,而是说他们的“卖国镇民”的反动目的。至于洋务派所兴办的军事工业及其附带建立的民用企业,只能说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并非洋务派的主观愿望,而是洋务活动导致的必然结果。不容忽视的是,洋务派官僚给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比如,(一)在税则方面,洋商轻,华商重;在厘金(厘是1%的意思,厘金就是值百抽一税)方面,华商有,洋商无。

(二)在洋务派兴办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中,实行经济垄断。李鸿章在试办织布局折中就说:“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在其他如轮船招商局等行业,也是“不准另树一帜”。

(三)在这些企业中,实权都操纵在政府派来的总办、帮办、坐办和提调等大小洋务派官僚手中,商股则处于根本无权的地位,商人不敢投资官商合办企业。

(四)洋务派头目曾、左、李都是背后有外国列强作后台的大官僚。正是因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政权的重重压迫和束缚,从而决定了它的命运只能是在坎坷不平的崎岖小路上缓慢而又艰难地前进。

下载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共5篇]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及其统治阶级的天朝幻梦,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西方强大、中国贫弱的原因,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作用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作用 班级:1611203学号:161120324姓名:刘震 毫无疑问,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是非凡的,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更了不起的是,它还为中......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

    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主动应对世界发 展潮流的必然之举,从而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利......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

    论洋务运动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登 一、从洋务派看洋务运动的性质 上历史舞台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它呈现经济的资本主义 洋务派是相对于主张原封不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对近现代的影响

    2011-2012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4任课教师:赵芳姓名:X X X学号:1 2 3 4 5 6 7成 绩 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对近现代的影响伴......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摘要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由于客观形势对教育的需要,洋务派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