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5篇)

时间:2019-05-14 17:5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第一篇: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试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人类文明结出了无数硕果。19世纪初,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三位思想家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优秀成果之一。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尽管这种空想社会主义是从社会改革出发而空想出来的不成熟的理论,可操作性、实践性较差,但它不仅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致力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新型的建设、全面的建设。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格局。下面我将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看,英国的欧文设想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并付诸实践。尽管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在这种制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即实行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想法不仅被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论证补充,而且被无数社会主义国家所证明。一直到今天,我国还是采取的这一基本制度。可谓影响深远。

法国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这一主张。他认为,在社会生产方面应实行计划经济。在上个世纪苏联和我国都采用了这样的经济体制,尽管后来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但是其中所强调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思想仍然被我们所采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还十分尊崇劳动。认为每个人都应参加劳动,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在劳动产品分配方面,圣西门提出了每个人的作用和收入都应当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这一原则实质上就包含有按劳分配的思想萌芽。由此可见,我国在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

政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们提出了集体领导,人民领袖由选举产生等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产生了相当意义上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最后,我要说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他认为,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未来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在新世纪也认识到了社会安定、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我们国家明确提出了要构建“四位一体”格局的国家,首次把社会建设提到了如此地位。随后,由通过中央文件、党政报刊、主流媒体等途径系统地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地位、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基本上从政策的引导到具体的措施都一一做了解释和落实。可以说,我们当前集全社会之力进行的社会建设,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为这些伟大的空想主义者所提出。

综上所述,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之一,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我们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但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它的借鉴意义十分重要,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它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强大的理论武器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引导方向,从而发动群众万众一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第二篇: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12461 吕海龙

空想社会主义由于其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导致其必然的不科学性,从而在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否定它,也无法否认它对于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种种积极影响。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基本趋势是科学因素不断增长,空想因素不断减少。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的影响显然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通常所说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产生于十六世纪初的西欧,以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杰出代表的社会主义早期学说。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具体学说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他们的设想各有所长,却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以财产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没有阶级就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参加劳动,生产实行计划管理,人人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人人自由平等的享受生活,教育普及,妇女解放,三大差别(脑体劳动、工农、城乡三大差别)在消失,国家逐渐消亡,等等。

作为共产主义学说的早期探索,他本身有着许多不成熟的局限性,主要包括:(1)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5)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6)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这些局限性都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空想社会主义积极科学的一面: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批判新生的资本家的血腥掠夺到全面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的种种腐朽、丑恶现象到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得出了必须要改造现实社会的结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中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启发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觉悟。而正是这积极的一面,引导着后来的社会主义者不断探索,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它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性。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进步成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和有益的借鉴。如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思想;关于劳动光荣和劳动改造的思想;关于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用新型分工代替旧式分工的思想。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多有阐述:“在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时代以前,空想主义本身包含着这种社会主义的萌芽。”“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这种继承性,可以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联系中得到印证。第一、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罪恶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头到脚都是用鲜血和血泪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英国的圈地运动,使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广大的英国人民却被迫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产者,他们没有生活来源,被迫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做工,成了英国资本发展史上廉价的劳动力,它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得到了连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的工资。他们对拉丁美洲人民的屠杀和剥削使当地土著居民几乎灭绝,他们对拉丁美洲黄金和白银的掠夺,所有的这一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但是对世界人民来讲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所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资本主义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强烈的不满。第二、都对人类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不满,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各自提出了一些富于创造性的设想,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空想社会主义希望能通过和平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某些方面的偿试建立一种理想的没有剥削也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希望通过具体的社会革命,以实际行动,去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第三、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具体奋斗目标上,都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共同的理想,并为此进行着不断的努力的实践着。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各自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果,为人类历史的进步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的发展趋势。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性。“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性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它对资本主义,只是从道德原则出发作理性的而非现实的批判;对无产阶级,只是从人道原则出发表示同情而非依靠;对现存统治秩序,只是从改良原则出发主张渐变而非革命。因而,他们终究只能是以理性原则构想尽善尽美的自由王国,而这样的自由王国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是无能为力的。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强烈主张:“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们多次强调:“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总之,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应当确立的状况”去构想“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并以这一体系去衡量或裁剪现实,而是从现实的矛盾出发,揭示现实发展的趋势及其条件,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性超越,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而这种超越性,也造就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一、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所以只能在资本主义内部的体系中寻求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更不敢去发动广大的无产阶级去推翻资本主义的暴力统治,还对资本主义抱有一定的幻想。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体系,它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的主力军地位,认为他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第二、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比如英国的欧文建立了所谓的共产主义社区,希望通过某种和平的渐进式的资本主义内部变革,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到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打破旧的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第三、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但其在历史观上总的来讲就是唯心的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而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所以,总的来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超越中,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成分,才不断发展形成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永远不要忘记,科学社会主义“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者之列。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的无数真理”。时隔一百多年后,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科学地证明了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思想是真理,而且他们自己的一些思想也沿袭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思想中的空想内容。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同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当历史发展到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恩格斯曾说,圣西门主义很像一颗闪烁的流星,在引起思想界的注意之后,就从社会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为了使社会主义走出空想的荒原而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在新的时代,当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具备后,科学社会主义便应运而生了。总而言之,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研究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弄清楚它所包涵的科学成分及其时代局限,有助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更深入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深远影响,既不能全盘肯定,更不能片面否定。空想社会主义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而且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种思潮,无论是它的积极成分还是消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空想社会主义为我们规划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制度,表达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心声。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中包含的许多积极的成分,即使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很多合理的想象还没有实现。我们应不断发掘空想社会主义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从社会主义思想史中汲取营养把社会主义先驱者的优秀思想不断发扬光大,把社会主义先驱者所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949年,毛主席的一句“中国人名从此站起来了”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开始,如今,63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必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我就谈谈自己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点见解。

中国,一个有着极其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很强盛的,但清朝末期却是一段让人无法忘却的屈辱史。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中国的生产力和国力严重的落后于开展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甚至连曾今要到中国学习经验的日本都比中国强盛。落后就要挨打,伴随着八国联军清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侵略性的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上下民不聊生,而卢沟桥事件更是标志着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此,人民陷入了水生火热中。

其实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做了大量的尝试,包括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想尝试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先生成立的中华民国等等,但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将全国人民团结在了一起,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一条光明大道。

新中国成立后,党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带领着人民遵循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现在,我来具体的谈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水平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正式开始。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巡视南方时发表了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及其重要的谈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勒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即要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灌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一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长了3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长了26.4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210亿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1666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扩大到29.7平方米,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90.6%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的经济还在快速的增长,所以,中国的经济建设还是比较成功的。

社会主义军事建设

军事是一个国家的安身之本,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国防能力,就不能保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即使经济再强盛也不能称之为强国,为了避免清朝末期的那种任人宰割的局面再次发生,中共中央对军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我国的军事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1956年7月19日, 中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歼-5 , 首飞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战斗机。1959年9月, 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歼6 首飞成功。1956年 6月 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常规潜艇下水。1960年11月5号,中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发射。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1966年1月 , 歼-7 首飞成功,1970年 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12月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汉”级核潜艇下水。1971年12月1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105舰“济南”号启用!1980年 中国研制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东风5号试射成功。1984年6月1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战斗机原型机首飞成功,1998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首飞成功。2003 年4月29日,中国最新驱逐舰052C型中华神盾级下水。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 国产四代机歼-20首飞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重型轰炸机,歼-20的成功试飞让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为之一震,中国终于有了可以与美、俄相媲美的战机了。2011年8月10日,改良版的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完成首航,中国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海上作战能力大大加强,为保障国家主权做出进一步贡献。

虽然中国取得很多进步,但中国的海军和空军的实力距美国、俄罗斯、日本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还需继续对国防建设投入大量精力。

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没有很高的科技水平,那国家将寸步难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为了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2000年,中国宣布在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审批设立了一批985、211工程类高校,希望通过这些高校的研究带动全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到如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最基本的九年的义务教育,而随着高校的扩招,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但是,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这仍然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

1957年,针对建国后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60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金牌打雅典奥运会上奖牌榜第三名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得金牌榜第一名,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但中国只是在一些传统强项上有着绝对的实力,在游泳、田径、三大球上的水平离世界强队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全民健身的目标并未达到,所以国家还要继续抓体育建设,使中国的体育达到全面强盛的程度,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在电影方面,2011年,国产电影共达到494部,全国电影院共有6400多块荧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大国。

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硕果累累。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迈进了一大步。此外,中国还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成功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而在航天事业上,2003年神舟5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紧接着,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而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更是为中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做好了准备,中国的航天技术将的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都是一些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但事实上,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国家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泡沫经济,国有企业的垄断,房价的高涨,物价的飙升,一些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公务员每年公款吃喝造成的大量浪费,就业难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拆迁问题”,高校扩招造成的学生浮躁、不专心学术的问题以及人们的道德缺失所造成的“我爸是李刚”“药家鑫事件”“挟尸要价”“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扶不起”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当今社会所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很多大学生成为了愤青,对这个社会失望之极,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只有爱这个国家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看问题要客观。现在媒体曝光这么多的令人痛心的社会现实不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吗?而且国家的发展怎么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真的社么问题都没有就真的有问题了。而就算有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接受他然后再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埋怨。

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还是去的很大的成功的,对于那些问题,我们要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明天会更好。

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张潮

第四篇: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本,还是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加深远。第一,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中国的人民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不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令其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纠合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迷梦,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这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朝鲜战争及其胜利极大地改善了新中国面对的安全形势,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基本的外部环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样:朝鲜战争进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国不断巩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焕发起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国内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

第二,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改革,为新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医治多年战争造成的创伤,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破坏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新中国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要取得一个进行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得以保证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战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经济生产、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可见,这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50多年来的和平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

第三,锻炼了中国军队,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参战军兵种之多是空前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卫生部队和后勤部队等,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尤其是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宝贵经验。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朝鲜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第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新中国在解决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一举动本身就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经过这场战争,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了。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美国官方在总结朝鲜战争时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和提高了地位。美国从此不敢再轻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联合国军”第二位总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总结的一条教训,就是美国当初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没有重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总结了这一教训,在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地面部队才未敢越过北纬17°。总之,正如彭德怀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54年国际上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理所当然被邀请参加会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在解决亚洲重大问题上的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和拒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开始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6个,并且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朝鲜战争,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迅速扩大了。朝鲜停战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内的许多参加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西方国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到50年代末,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国家除了美国外已先后同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到100余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鲜战争这个因素在影响着。第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延缓了海峡两岸统一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计划着出兵台湾,解放台湾。但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当局立即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随后又纠集“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杜鲁门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他说:“台湾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并声称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军登陆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是出兵援朝还是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创造了良机,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从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着想,认识到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虽然中国取得了这场的胜利,但因此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丧失了解放台湾的良机,使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一直坚持霸占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装部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1958年,美国进一步陈兵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炮轰金门、马祖岛。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长期霸占台湾、金马等岛屿,而且美国军舰、军用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和领空,从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美国提出497次严重警告。可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一直阻碍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直到5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政府摆在桌面上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第六,导致了中美之间20余年的敌对。朝鲜战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战争计划,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经开始恶化的中美关系不可逆转,中断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中美关系呈现全面对抗的态势。1950年夏,美国政府确定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种战略物资运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任何国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给这些国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国的高压下,在1953年已有45个国家参与对中国实行禁运。1957年5月30日,美国重申将继续奉行对华全面禁运政策。其次,美国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1953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作为中国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尔爱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完全而且无可改变地反对在目前局势下接纳红色中国进入联合国”。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政策”的演说中说“如果我们同中共建立关系,那是愚蠢的,因为这种关系会增强他们,伤害我们同我们朋友的能力”。因而,在历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仍把台湾蒋介石集团当作中国人民的代表。

总之,50多年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书籍: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约瑟夫•古尔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五篇: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主动应对世界发

展潮流的必然之举,从而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

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理论,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30年前,我们国家面临十

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十年内乱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

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

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国周边

国家和地区的异军突起。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和国家形成了巨大压力。面对困

境和压力,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界大势和国内状况,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所谓贫穷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是要以改革

开放为动力,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这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要思考的问题或要面对的问题。一些

国外政党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治党

治国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他们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共

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贡献,也是对世

界人民的贡献。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历来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

模式解决。我们高度尊重人类发展的差异性和文明进步的多样性。我们既然一再

强调走自己的路,就决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别国照搬照套我们的发展道路、发展

模式。但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

些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经验,这些理论成果不仅将对中国的发展

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会惠及世界的发展。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

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

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

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而中国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特殊性的过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过程,也

是对世界做出中国独特贡献的过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将对

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形成的经验将对促进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的理论

支持。

旅游1002 高燕勇 2010112449

下载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空想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篇范文]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是美苏争霸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确立了亚洲的冷战格局,而且对于参战国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中国......

    论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儒家并驾齐驱。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豁达开放、神奇玄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传统文......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相关各方的影响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相关各方的影响 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四个月后以“志愿军名义”派兵参战,确实迫不得已,不过最终还是达到了维护我国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的双重目标。斯大林......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千年一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或许还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女同学现......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

    中国革命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中国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论半岛局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论半岛局势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摘要:朝鲜半岛位于我国东北方,与我国直接接壤,现存在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半岛的稳定对中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