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5:2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第一篇: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沈阳大学历史系11届李鹤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 „„„„„„„„„„„„„„„„„„„„„„„„„„Ⅱ 引 言 „„„„„„„„„„„„„„„„„„„„„„„„„„1 正 文 „„„„„„„„„„„„„„„„„„„„„„„„„„2 1.《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1.1《 周易》群经之首„„„„„„„„„„„„„„„„„„„2

1.2《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 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伦理观„„„„„„„„„„„„„„„„4 2.1中国伦理思想传统发展过程„„„„„„„„„„„„„„„4 2.2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源和本质„„„„„„„„„„„„„„„5 3.《周易》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6 3.1《周易》蕴含伦理尊卑的传统思想„„„„„„„„„„„„7 3.2《周易》蕴含的“孝”意识的传统伦理思想„„„„„„„„10 3.3《周易》所体现的仁爱伦理观„„„„„„„„„„„„„„12 3.4《周易》中反映的重德思想 „„„„„„„„„„„„„„„14 结 论„„„„„„„„„„„„„„„„„„„„„„„„„„„18 参考文献„„„„„„„„„„„„„„„„„„„„„„„„„„„19 致 谢„„„„„„„„„„„„„„„„„„„„„„„„„„„21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曾被古代知识分子视为“三玄之冠”、“群经之首”,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对《周易》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探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源头、梳理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挖掘传统伦理文化宝藏,这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周易》、伦理、尊卑、仁爱、孝、重德

Abstract

The zhouyi is one of China's earliest cultural classics of ancient intellectuals, who used to be regarded as “three xuan coronal”, "of the input, contains rich ethical thoughts, which are a valuable thought culture heritage.Interpreting zhouyi study of traditional ethics, helps to explore the sour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ethics, carding traditional ethics development context, excavate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treasure of socialist ethics construction, is a very meaningful work.Keywords: the zhouyi, ethics, honour low, benevolence, filial piety,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mora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I

引 言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典籍,几千年来,吸引着各个领域的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思想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周易》作为一部“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的远古奇书,作为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根,其所孕育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其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境界,各安其位、群居合一的道德实践,谦逊恭顺、戒惧警惕的道德修养,蒙以养正、教思无穷的道德化育,昭示人们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意义。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II

正 文

1、《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易》为筮书之通名。《周礼·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1]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周易》(原称《易》,汉代以后称为《易经》)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形成的历史从传说中的伏羲氏一直延续到孔子,达数千年之久。《周易》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积聚了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2]尤其在《易传》(今本《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产生之后,形成了儒家系统完整的世界观和伦理观,是儒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

1.1《 周易》群经之首

几千年来,《周易》以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特征的外在魅力,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义理和复杂的运算机制),吸引着各个领域的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周易》的经传两部成为儒家的经典,位于群经之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发生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3] 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明确地将《周易》列为群经之首。刘氏一门具有浓厚的学《易》渊源, 刘氏父子精熟《易》学。刘向长子刘伋,曾“以《易》教授,官至郡守”。刘氏父子在校点群书、编辑典籍目录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III

时, 遂将《易》列为六经之首。

易学大家潘雨廷先生书中谈到:“今准刘向、刘歆对六艺之认识,方可讨论‘易为之原’之实质。是时已以五经当五行,且视易道阴阳为五行之纲。故《易经》之乾坤与天地为终始,乃当五经之原,亦即五经莫不有与于易。”[4]他认为,刘向、刘歆之所以说易为五经之原,是因为《易经》总摄天地、阴阳之道,因而也就是其他五经的统帅。这是从宏观、抽象的角度,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易为五经之原的道理。高怀民先生也曾谈到汉代易学兴起的原因时说:“是来自政治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5] 因此,从汉王朝统一天下后,接受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大力倡导儒学、提倡教化,实行仁政、德治,从而把《周易》推上了至尊的地位。至此《周易》便被尊为群经之首,从而确定了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1.2《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周易》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说:“日用而不知”。比如在生活中我们说过某某人又变卦了,某某人阴阳怪气,或者否极泰来、扭转乾坤之类的口语和成语时,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就是来至《周易》。

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过:“儒家尊奉《周易》为神圣经典,主要缘于孔子撰作‘十翼’[6]的传说„„《易大传》在诠释《周易》卦爻辞的过程中,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因为有‘十翼’,于是《周易》成为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在学术史、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滋润、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IV

培育了后来的哲学思维。”[7] 《周易》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源头。其讲究刚柔相济、阴阳互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老庄学说还是孔孟之道,抑或是《神龙易学》、《黄帝内经》,无不和《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没有《周易》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伦理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称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道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何谓伦理?所谓伦理就是人伦道德的原理,即人之所以为人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做正直的人和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理。在古代,相对于“伦理”一词,人们更多地是使用“人伦”一词,“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

2.1中国伦理思想传统发展过程

人类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构建在《周易》所彰显出的 “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上,它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8]。虽然《周易》原为一部卜筮之书,涉及到许多占问、鬼神之类的原始迷信的问题,但它又并非一般的筮书,尤其经过《传》的阐释发展之后,对于鬼神之类它大都是虚晃一枪,并不深究,而把注意力集中于世事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V

人伦之上。[9]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2.1.1.中国伦理思想的基础

它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前21世纪~前211年)。殷商时代已经出现了一些道德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就提出了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并同时形成了“孝”、“敬”、“悌”等维护等级制度的道德规范或范畴,至此为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封建伦理思想

从秦汉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长达2000余年。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儒家伦理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三纲五常”[10]成了封建社会中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孝”、“忠”等封建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三纲五常”目的确立,使“修身”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基本原则,“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2.1.3.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及其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等伦理思想。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猛传播,同时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伦理思想,使中国伦理思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2 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源和本质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VI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可以概括为: 仁、义、礼、智、信、诚、孝、悌、忠、廉、耻、勇、德、谦、和、勤、温、良、恭、俭、让、宽、敏、惠、直、中庸等等。

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关于伦理道德是以天、地、人与自然万物合一而论,以阴阳对立统一为基础这样一种思辨为核心的理论指导下,从家庭关系到社会关系,从伦理道德到法理与行为规范,求其和谐、平衡,并由此及彼而构成其伦理道德总体性结构的。而一切伦理关系,基本上可以概括于孟子所提出的“五伦”[11]之中。《周易》中涉及到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种人伦关系和儒家的“五伦”观念在理念上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模式为依据,通过“天、地、人”,由宇宙秩序到家庭秩序、再由家庭秩序到社会秩序。这一点,《序卦传》就阐述得十分明确:“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就将这种上下尊卑的和谐之道在这里不露声色的表达了出来。

《周易》把世界表示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整体中的尊卑等级,由天地尊卑演译出万物等级,进而指出人类社会的夫妇、父子和君臣关系,使宇宙秩序转化成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可见,《周易》为传统的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根据,或者说是给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维方式上的支持。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天人合一”这种和谐秩序,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的本质也就是《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

3.《周易》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VII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它提出了人们伦理道德理念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且指出了道德化育的方法。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可资借鉴的。

3.1《周易》蕴含伦理尊卑的传统思想

《周易》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尊卑、贵贱天道如是,那效法天道的人道亦如是。[12]李约瑟先生认为:“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13]《周易》通过天、地、人三个世界奠定了以道德完善为宗旨,以上下尊卑为秩序的和谐模式,开启并引领传统儒伦理思想的构建和走向。中国的传统伦理在古代儒家那里就是“礼”,其主要内容是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认为贵贱、长幼、尊卑、亲疏各有其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伦理道德体现的基本形式。

3.1.1天地有尊卑

《易传•系辞》开宗明义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传》以乾为天,坤为地,天高而地下,乾尊坤卑因此而定。天高地卑既已确定,贵贱之位亦相应而立。《易传》认为,由于天高地下的位置不能改变,因而乾尊坤卑,乾贵坤贱的地位也不能改变。《易传》以乾象男,坤象女;乾象君,坤象臣等等,即认为封建社会的尊卑贵贱等级秩序是不能改变的。《易传•坤卦•文言》讲“阴凝于阳必战”。“疑”,比拟之意。坤是阴,阴是地道、妻道、臣道,只能起完成、接受、被动、服从的作用。只有阳,才能创始、施予、主动、领导的作用。本来处于卑贱地位的阴,如果不安于自己的地位而要求比拟于阳,就会引起斗争。这是不吉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VIII

利的。贵阳而贱阴的思想贯穿《周易》,从而成为制定君臣上下礼仪的基本道德原则。

3.1.2《周易》中的尊卑理念

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句话看出,尊卑和贵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尊卑是一种自然的空间地位,如同天地的自然位置一般,是以人位为参照物,按照高低顺序排列而产生的尊卑之位,单纯地看,高卑只是空间上的不同而已。但是,用于人伦万物之中,就生出贵贱等级的差别了,高者为尊、低者为卑,尊者为贵,卑者为贱,我们日常用语中也形成了所谓高贵、卑贱的说法。

《易传·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照《易传》看来,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妇为人伦之始。就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天在上,地在下,虽有尊卑贵贱之分,但是必须互相感应,交通成和,才成化生万物。夫妇之所以为人伦之始,是因为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人类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由夫妇关系派生演化而来的。为了调整稳定各种人际关系,于是建立设置了一套伦理规范,这就是“礼”的起源。

《易经》本身已有了十分明确的天尊地卑观念,《易传》对它的解释相应地也十分到位,生怕后人看不明白。

《易传·系辞传》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IX

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坤卦·文言》解释坤的特点说:“坤道其顺乎,承天时而行。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指明坤与乾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君臣关系,天地关系,乾之道就是夫之道、君之道、天之道,坤之道就是妻之道、臣之道、地之道。《易传·彖传》则从生成万物的角度讲乾与坤的关系,在生成万物的过程中,坤对于乾永远处于顺从被动的地位。

《彖传》说:“乃统天”,坤《彖传》说:“乃顺承天”,乾、坤各自的性质一目了然。《彖传》对《家人》(《易经》64卦中的第37卦)卦辞“家人,利女贞”的解释明显反映出的男尊女卑思想:“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正义》说:“父母一家之主,家人尊事,同于国有严君。”《家人》将父母比作一国的君主,来表明家长在家庭中至尊的地位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父母是严君,子女是仆从。在家庭的等级中,男对女、父对母、夫对妇是天与地、尊与卑的关系。家庭中男女、父母、夫妇的关系摆正了,可以引申为全社会政治关系的正。摆正君臣上下的尊卑关系,从而天下国家也就安定了。

其他如《杂卦传》、《小象传》也都多有反映上下尊卑思想,但讲得最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

明白透彻的是《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这里把自然与人事,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比附连结为一体,致使整个世界成为由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组成的多个系列,而各个系列又都处于不同的等级之中。自然秩序反映天之道,即天地生养万物的法则。社会秩序反映民之故,主要要求按照等级制度各安其位,以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的人伦之道。

《艮•象》(艮卦是《易经》64卦第52卦)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14]艮卦是两个山重叠,稳重静而不动。君子应效法这种精神,当止则止,当行则行,旧的衰之中止,新的逐渐开始。一静一动,互相为用,事事以静待动,自我约束,内心保持清净,处变不以妄动,对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不要超越本职范围。这种强调各安其位及上下尊卑的等级性的思想,构成了《周易》也是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大特征。可见,在《周易 》看来,任何道德践行只要上下尊卑有序,分定不乱,就会大吉大利。

3.2《周易》蕴含的“孝”意识的传统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突出“孝”的意识,“孝”是中华伦理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15]至周代,生发于中华民族内心世界的这种情感,逐步演化为一种和谐致善的社会风尚而使周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楷模。养老敬贤和崇尚孝道是周代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反映着“孝”意识在周代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I

已成为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自觉直至延续至今。

3.2.1中国也最突出的伦理规范应推‘孝’

陈来先生说:“中国古代最早也最突出的伦理规范应推‘孝’。”[16]这种看法是中肯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有“孝”字。“孝”字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即子女“善事父母”为“孝”,从字形看,“孝”字象一个曲背的老人手抚幼子之头,表示父祖对子孙的亲爱之意。《诗经•小雅•六月》:“候谁在矣?张仲孝友。”汉毛亨传:“善父母为孝,善兄长为友。”《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宋)朱熹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根据以上诸家注释,“善事父母”为“孝”之本义,“孝”反映的是一种宗族血亲之爱。[17] “孝”伦理它既是人子对父母及其先祖的酬恩之心和报本之情的自然流露。

3.2.2《豫》、《萃》、《家人》卦的“孝”的思想

《周易》深刻的反映了道德风范。总体而言,修德向善是《周易》的思想主题,六十四卦每卦都渗透着浓厚的道德义蕴,其中,专述孝道伦理的有《豫》(《易经》64卦第16卦)、《萃》(《易经》64卦第45卦)、《家人》等卦,通过对上述四卦卦爻辞的分析,可窥见中华孝道伦理。

《豫》。卦辞云:“利建侯行师。”《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 [14]《周易本义》注:“豫,和乐也。人心和乐以应其上也。”“雷出地奋,和之至也。先王作乐,既象其声,又取其义。殷,盛也。”豫卦卦形是坤下震上,坤象地,震象雷,故“雷出地奋。”意即上行下效,子承父志,协调和顺。“先王以作乐崇德”,是说先祖既然把协调和顺作为家庭之道德,因此,在家庭生活里,要尊敬长者,上行下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II

效,保持家庭中应有的伦理秩序,才符合先祖之意愿。

《萃》。卦辞云:“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王假有庙,致孝亨也。”[14]朱熹《周易本义》注:“萃,聚也。王假有庙,言王者可以至于宗庙之中”,“公假于太庙是也。庙所以聚祖孝之精神。又,人必能聚已之精神,则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也。”萃卦卦形是坤下兑上,像庙堂。坤象牛、兑象羊,牛羊皆为大牲。据《周易本义》和《彖》释《萃》,是讲王公至祖庙祭祖。祭祖的目的是为了承续祖考的精神和事业,因而,祭祀活动是祭祀者内心情感的表露,它反映了祭祀者对祖考的尊敬之情,这种下对上的尊敬之情就是“孝”的具体体现,也惟有具备“孝”心,才能真正继承先辈的精神和事业,“人必能聚己之精神,则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周易本义》)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

《家人》。卦辞曰:“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家道正,而天下定矣。”[14]这是说,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国家要有严明的君主一样,父母类似严明的君主。父慈子孝,母子相亲,保持家庭伦理关系和谐。由于“家”、“国”具有同构性,“家”是“国”的基础,因此,家道正,也就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宁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3.3《周易》所体现的仁爱伦理观

《周易》蕴涵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如仁爱、诚信、尚贤、正己、谦谨、勤进、节俭等思想。《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这里的“仁”的内涵与儒家的仁是基本相同,它包括了深入广大社会底层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III

人群心中的兼爱非攻、替天行道,解民倒悬等“仁爱”的理念。这中伦理道德观念中国传统伦理观中是比较广泛的。

3.3.1《周易》论“仁”

“仁”作为人道原则,蕴含着内在人文价值。“仁”是在处理人际及人与社会关系中所呈现的道德原则。正如《周易·系辞》所说:“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如果没有“仁”就无法做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仁”之理告诫人们要有“良知、良能”。要施仁于他人,才有人的资格。要有爱人之心,宽人之德,容人之志。仁是心之德, 爱之理。

《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乘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14] 其意为,天地伟大,美德至极开创了万物,万物依靠它们开始产生、成长,天统自然,地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永远无疆。从朴素唯物论出发,认识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具有无私的德行,万物才能生长。故作为天地精华的人应效法天地无私的德行,看民众为我的同胞,万物为我的同伴,“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以大地的宽厚合顺而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3.2“仁”的重要内涵是爱

孔子晚年喜学《易》,他对此是深有理解的,他只用一个“仁”字就把这一思想概括在其中了。“仁”的重要内涵是爱,《系辞上》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句话的意思是,安于所居,敦厚地行人道,就能爱他人、爱万物。爱是外在的表现,仁是内在的德性。不仅自爱而且需要通过人际网络、生产社会实践而呈现为对他人的爱、对万物的爱,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IV

就是仁的实现。孔子讲“仁者爱人也”,但没有明确提出是单向的爱还是双向的爱,因此墨子提倡“兼相爱”。《易传》继承了这种思想,《家人·九五·象》[14]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交”有兼的意思,即以天下为家,人与人之间都相互仁爱,形成人我之间的普遍联系。《周易·系辞》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自古以来,行“仁政”者必是英明之主,“仁”对个人而言。可以内化为圣贤。外施则为豪杰。“仁”是“立人之道”。成大事者,往往并非为个人名利欲所驱使,而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使然。“仁”者,就要爱民,就要收敛自己的贪欲,加强自己的修养。“仁”是《周易》中对人的美好品质的概括。《乾·文言》载:“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君子因为有仁爱之心,追求美好的事物,施利于他物,坚持正固节操,从而达到真、善、美的境地。所以兰甲云认为:“在《周易》看来,君子是那些能够明白阴阳之道、通晓三才之道的道德之人。”[18] 3.4《周易》中反映的重德思想

“德”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周易》经传中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纵观六十四卦,有一个统一的基点,这就是高度重视德。《乾》卦教人积极向上,刚健奋进,平易无私;《坤》卦教人包容一切,化育万物;《履》卦(《易经》64卦第10卦)教人遵行礼义;《谦》(《易经》64卦第15卦)卦教人谦虚谨慎;《复》(《易经》64卦第24卦)卦教人反省过失,回复到仁善的正路;《恒》(《易经》64卦第32卦)卦教人守德持久如一;《损》(《易经》64卦第41卦)卦教人克制欲念,克服缺点;《益》(《易经》64卦第42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V

卦)卦教人兴利除弊,施行仁善,帮助别人;《困》(《易经》64卦第47卦)卦教人富贵志不屈,威武节不移;《井》(《易经》64卦第48卦)卦教人恪守仁善,中正平和;《巽》(《易经》64卦第57卦)卦教人行事要因势利导,顺理成章。《周易》以“自强不息”、“盛德大业”、“厚德载物”、“天人和谐”、“群己和谐”为至善的道德境界。[8] 3.4.1.自强不息、盛德的“德”的理想

《周易》把“盛德”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倡导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立德立功,要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了追求这种崇高的价值理想,作为君子,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效法天道,即《乾》卦《象辞》所说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8]这种自强不息精神,一是:始终保持人格的自尊、自立和自强,做到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决不因个人私利而丧失人格,更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二是:决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及外来侵略势力屈服,对社会上的各种罪恶行径和丑恶现象坚持斗争,直到胜利。

3.4.2厚德载物、自昭明德的“德”的追求

《周易》的《坤》卦《彖辞》倡导“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主张人应该像大地一样有淳厚的德性和博大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万物,蓄养万物,与自然友好相处,对同胞仁爱相待,对外族和平友善,以体现天地之大德。《晋》卦《象辞》表示作为君子,必须 “自昭明德”,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卦《象辞》)。《观》卦《彖辞》及爻辞也强调“观天之神道”、“观国之光”、“观其生”,从大自然变化的神妙规律,国家的文治武功,先代圣人的德行和作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VI

为中,领悟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做到“立不易方”(《恒》卦《象辞》),坚持已久不变的正道。《大壮》卦《象辞》要求:在顺境时“非礼弗履”,严格要求自己,不越准则和规律做非分之事。只是“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坤》卦六三爻辞),以其才能报效国家,克尽职守,即使有功也不自居;《损》卦《象辞》也要求:在逆境时“惩愤窒欲”、“以懿文德”(《小畜》卦《象辞》),抑制狂躁,杜绝世俗的欲望,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做好文章,增长才干,等待时机为国效力;在为人处事上,“德言盛, 礼言恭”,“安土敦乎仁”(《 系辞传》),“ 厥孚有加”(《大有》卦六五爻辞),敦行仁义之道,以诚信待人。

3.4.3恐惧修省、有过则改的“德”的操守

《周易》中有许多警戒危惧的名言,谆谆劝告。《系辞传》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始终保持警惧修省,以慎求“无咎”。也指出:“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因此,君子应当谨言慎行,讲究品德,重视修养,忠诚老实,坦诚待人,知道什么事不该做而不做,什么时候应该终止而及时终止,如此才能身居高位而不骄,身居底层而不忧。

人非圣贤,面对外界各种诱惑,随时都有发生过失的可能,能否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坚持经常的品德操守,是人的品德积累和变化的关键。《系辞传》:“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VII

卦初六文言)的因果效应,是谁也无法逃脱的“易道”。要想保持高尚的人格和品德,避免腐化堕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对照高尚道德标准,时时刻刻“观我生”(《观》卦九五爻辞),“恐惧修省”(《震》卦《象辞》),“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辞》)。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VIII

结 论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尽管《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涉及许多占问、鬼神的迷信问题,但它又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筮书,尤其是经过《易传》的发展,把注意力开始集中于世事人伦上。正如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所说,伏羲“画卦之功,首在厚君民之别”,“作易垂教,所以理人伦而明王道之义”。[19]《周易》一书的伦理观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占据有显著的地位,正是这延续数千年的的易道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观念。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IX

参考文献

[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2]徐道一,《周易科学观》,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3]王树森,《周易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4]潘雨廷,《易学史丛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高怀民,《两汉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龙哲明,《读懂易经》[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十翼》即《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7]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8]苏明,《<周易>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几点思考》[J],《理财世界》2009年01期。

[9]张立文,《和境——易学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5。[10]《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X

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11]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12](宋)朱熹集注,《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3]李约瑟,《李约瑟文集》[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 [14]姬昌(商),《全本周易》[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15]巴丽云,《传统“孝”的伦理与现代社会》[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1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6.[17]罗移山,论《周易》的孝意识及其特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9期

[18] 兰甲云,《<周易>的人格类型与伦理价值导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19] 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XI

致 谢

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转眼即逝。面临就业压力,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可贵。对于即将走进社会的我,感觉像是刚刚学会飞翔的小鸟,离开了日夜照顾自己的母亲,要自己去磨炼谋生的技能。在疲惫之余,常常会想起我的大学生活。

即将离开校园的我,最后的重要任务就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它是我四年学习的成果,是师生努力的结晶,是我给学校的最后一份答卷。在我完成毕业论文之即,我要感谢许多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国明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写作、以至于最后的收尾,在每一个细节上,张国明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对我的论文,张国明老师都认真地从头到尾看过.写毕业论文本来对于我来说就是非常头痛的事,但在张国明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写作的方向,捋清了思路,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在这里真心的感谢他,谢谢他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

感谢杨小梅、张国明、罗潇宾、毛英萍、王小侠、高晶、高永君、高峰等老师,在我学习期间,主修了各位老师的课程,你们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渊博的专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受益一生。

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可以跟你们一起度过这四年时光,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因为你们让我在大学校园里收获了太多的友谊和感动。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XXII

第二篇: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本,还是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加深远。第一,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中国的人民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不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令其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纠合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迷梦,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这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朝鲜战争及其胜利极大地改善了新中国面对的安全形势,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基本的外部环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样:朝鲜战争进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国不断巩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焕发起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国内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

第二,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改革,为新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医治多年战争造成的创伤,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破坏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新中国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要取得一个进行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得以保证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战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经济生产、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可见,这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50多年来的和平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

第三,锻炼了中国军队,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参战军兵种之多是空前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卫生部队和后勤部队等,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尤其是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宝贵经验。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朝鲜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第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新中国在解决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一举动本身就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经过这场战争,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了。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美国官方在总结朝鲜战争时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和提高了地位。美国从此不敢再轻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联合国军”第二位总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总结的一条教训,就是美国当初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没有重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总结了这一教训,在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地面部队才未敢越过北纬17°。总之,正如彭德怀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54年国际上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理所当然被邀请参加会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在解决亚洲重大问题上的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和拒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开始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6个,并且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朝鲜战争,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迅速扩大了。朝鲜停战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内的许多参加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西方国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到50年代末,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国家除了美国外已先后同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到100余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鲜战争这个因素在影响着。第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延缓了海峡两岸统一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计划着出兵台湾,解放台湾。但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当局立即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随后又纠集“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杜鲁门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他说:“台湾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并声称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军登陆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是出兵援朝还是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创造了良机,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从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着想,认识到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虽然中国取得了这场的胜利,但因此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丧失了解放台湾的良机,使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一直坚持霸占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装部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1958年,美国进一步陈兵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炮轰金门、马祖岛。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长期霸占台湾、金马等岛屿,而且美国军舰、军用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和领空,从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美国提出497次严重警告。可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一直阻碍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直到5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政府摆在桌面上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第六,导致了中美之间20余年的敌对。朝鲜战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战争计划,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经开始恶化的中美关系不可逆转,中断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中美关系呈现全面对抗的态势。1950年夏,美国政府确定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种战略物资运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任何国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给这些国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国的高压下,在1953年已有45个国家参与对中国实行禁运。1957年5月30日,美国重申将继续奉行对华全面禁运政策。其次,美国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1953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作为中国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尔爱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完全而且无可改变地反对在目前局势下接纳红色中国进入联合国”。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政策”的演说中说“如果我们同中共建立关系,那是愚蠢的,因为这种关系会增强他们,伤害我们同我们朋友的能力”。因而,在历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仍把台湾蒋介石集团当作中国人民的代表。

总之,50多年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书籍: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约瑟夫•古尔登《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三篇: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主动应对世界发

展潮流的必然之举,从而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为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宝贵

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理论,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时代潮流的积极回应。30年前,我们国家面临十

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十年内乱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

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发达

国家纷纷进行后工业革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紧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国周边

国家和地区的异军突起。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党和国家形成了巨大压力。面对困

境和压力,我们党科学分析世界大势和国内状况,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所谓贫穷的社会主义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是要以改革

开放为动力,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这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要思考的问题或要面对的问题。一些

国外政党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治党

治国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他们访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共

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贡献,也是对世

界人民的贡献。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历来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

模式解决。我们高度尊重人类发展的差异性和文明进步的多样性。我们既然一再

强调走自己的路,就决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别国照搬照套我们的发展道路、发展

模式。但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进步的经验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

些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经验,这些理论成果不仅将对中国的发展

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会惠及世界的发展。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

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

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

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而中国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特殊性的过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的过程,也

是对世界做出中国独特贡献的过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将对

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形成的经验将对促进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的理论

支持。

旅游1002 高燕勇 2010112449

第四篇: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从春秋孔子开创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国民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国学。然而在今天大力倡导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不仅必要,而且对我国社会健康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键字:儒家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一、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所逐渐培养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是深邃而丰富的。通过学者们不懈的思索与追问,人们对其具体内涵的认识已是愈益全面。十六大概括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而像厚德载物、创新求变、理想人格、民族忧患、历史借鉴等等,也都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养育出来的重要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形成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儒家思想居于主流地位。因此, 中国精神, 不可避免地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可以认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较大程度地涵括了中国精神的主要方面。

(一)中国精神之仁爱传统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孝梯也者, 其为仁之木与”。(《论

语·学而》〕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仁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影响并制约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这是当代德育应该吸取和借鉴的。

(二)中华民族精神之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由儒家思想里“忠”的伦理范畴演化而来的。“忠也

者,„——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

明章第一》里作如是说。朱熹在《四书集注》

解释忠的涵义“尽己之谓忠。”都是对“忠”

字的正确理解。孔子认为:君子行事以忠信为主(《论语·学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份》)。到了西汉经文经学大师范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出了所谓的“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之后“忠” 由

原来的儒家〔孔子〕的伦理范畴而一跃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其含义主要是指对君主忠诚。可见,儒家思想陶铸已久的中国人早已把“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注重国家、注重整体的整体趋势同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传统,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美德,而整体观则孕育了最宝贵的爱国情结, 形成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

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天下兴亡,具忧国优民的博大情怀;形成了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压迫、反侵略精神。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以身殉国、忠贞报国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造就万众一心,激励同舟共济, 成为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三)中华民族精神之诚信观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政》)。说明孔圣把“信”看重到何等程度。《论语》中“信”字共出现过38次,其含义用作“诚实不欺”者24次,用作“相信”或“值得相信”者11次,用作“使相信”或“使信任”者1次,其他用法仅2次。其实,《论语》“信”字的诸多含义中,与“诈”相对的“诚实不欺”应是最基本的规定, 其他如“相信”、“信任”, 乃至通常所说的“信用”等,都不过是“诚实不欺”的引申和拓展、像《论语》说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及“恭、宽、信、敏、惠”,“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等,都表明“信”的基本要义在于“开心见诚,无所隐伏”《后汉书马援传》。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来具有诚信的优良传统, 许多杰出分子在贫弱危难之际之所以仍坚持讲诚守信,就是山于不断进行诚信的自我修持所熔铸成的。因此,一个人如果真诚地注重诚信的内在修养,他必定可以成为一个有德性、有同情心的人,也必定在己与人、己与社会的交往中怀着诚实不欺、真实无妄的理念去行动,从而堵住诸如坑蒙诱骗、背信弃义、制假销假等不道德事件的发生。不仅如此,由于儒家诚信观念的修养总是与理想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其诚信的运用不在于取得工具性价值,而在于给人以心理的需要和自由的扩展 即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精神世界的理解予以提升和拓展。这种诚信道德的修养思想,尽管在历史流变中往往被当作引申制度原则的依据然其梢神却可以游离于实际的制度而存活于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传承不坠。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具有相当高的超越性,所以它完全有助于消解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精神价值被贬低,而物质财

富价值越来越受尊崇的“金钱拜物教”的异化现象,以便建立起一个以诚换诚、以信任换信任的良性的社会生活环境。故而,儒家以加强心性修养而确立诚信的致思取向并没有过时,它对促进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以市场价值的效用性或实用性去全盘否定它。

(四)中国精神之“和”为贵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万物。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使人们注重和谐维护整体,谦让宽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平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奉行这一伦理原则,与人为善,推己及人 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二、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站在一种新的高度看待历史和现实的发展。

(一)治国方略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观念中得出了实施“仁政”的治国理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贵君轻”都强调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仁,人心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对该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力服人为之霸,以德服人为之王”;“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二者辩证的统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建设。

(二)经济建设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原则,既不冒进、也不保守,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有所不为,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发展,先富带动后富,不急不躁、稳步前进,迈向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不能以环境的牺牲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文化教育

儒家思想最注重的就是人的思想的改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被称为君子,又有君子才能对国家的建设作出贡献。而知识是常学常新的,要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才能最大化的发挥知识的效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对儒家教育观念的新尝试。

(四)思想道德建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心怀祖国,把社会的进步当作个人前进的动力,只有社会进步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将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的现实主义道路。“五伦”中的“朋友有信”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要做到“爱人”,就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独立于世,不仅要胸怀远大理想,而且要有独立的人格意志。“知天命而用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不言之政,处不为之事”,要有积极进取的开拓。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个思想道德涵养高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的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别而有所敌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西方资本主义落后的方面我们要引以为鉴,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中重复他们的老路;他们进步的方面我们要积极借鉴,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正如孟子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和平促发展”应该是各国都遵循的有效原则。

(六)儒家思想与创新

怎样才能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世界竞争中取胜? 无疑得靠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儒家思想由于在世界观上不像资本主义国家受特定宗教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的思考和探讨问题,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容易吸收新理念形成独具自己特色的创新体系。这无疑是现代化背景下,儒家思想最具时代意义的特征。

三、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 携手并进, 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起到基础性作用。

1.“仁”者“爱人”

1.1“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就是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己”。在儒者看来,无“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1.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子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耻辱感,所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自珍《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2.“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中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了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是“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

(《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二)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有了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就是按“中”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中,也不是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中正”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 “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的含义为按“中”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状态。《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徒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何静、韩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罗国杰等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5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2003

4.(德)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祝瑞开 当代新儒学[M]1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1)

6.姜林祥 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M] 山东:齐鲁出版社,2002(2)

7.张岂之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J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8.费孝通 从小培养21 世纪的人[J] 东宇经纬,2000(4)1 9.(法)雷蒙·阿隆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 见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0.《论语》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11.《孟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12.《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2003.6 13.《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题目: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葛禹彤 学号:1256408031 指导老师:李娟老师

第五篇: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关于外国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序言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以往的对华政策,既不是政治上的孤立,也不是经济上的制裁,而是采取文化上对中国的侵蚀,妄图宣传自己的思想,减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影响政治经济等方面。中国人大都没有意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盲目的崇洋媚外,中国许多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步消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重蹈古埃及在文化上被灭族的覆辙。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社会状况对部分社会群众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可观的了解外国文化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从而有针对性地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并有选择的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能长久的屹立于世界之林,长生不衰。在本次活动中,时超担任组长总领全部工作,并作出最终的调查报告(即研究成果);盖伟民负责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的起草工作;朱磊负责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的整理工作;马千然负责文秘工作。由于时间、年龄、人数、资金等的限制,本次研究怀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予以指出并谅解,也希望大家继续这项研究,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对本国文化的宣传不如外国,青少年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6.7%的青少年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仅有11.0%的人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而这其中仅有11.1%的女同学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女同学大都比较感性,因此判断也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充裕的休闲时间、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国节日的入侵、国民的春节的无所谓的态度、对春节的开发得不充分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认为春节和圣诞节有趣的分别有22%和20.6%,而37.6%的青少年却认为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都很无聊。圣诞节与春节各有千秋。这在数据上由很明显的显现,此时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渡过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19.5%的青少年选择逛街;31.7%的青少年选择在家陪家人;15.9%的青少年选择去看电影;31.7%的青少年选择与朋友聚会;26.8%的青少年选择睡觉;还有26.8%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过圣诞节。虽然圣诞节传入中国,但是明显的中国化了,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而不具备浓厚西方色彩,这对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有积极作用。同圣诞节相比,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守岁等)外,还有其他方式来渡过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其中52.4%的青少年会选择传统方式;18.3%的青少年选择逛街;52.4%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34.1%的青少年选择睡觉;19.5%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这里不难发现,最传统的方式还是得到保留,外国文化的冲击并不大,同样,逛街这种方式则是明显是西方传来

影视文化方面,中国与外国同堂竞技,各有千秋,共放光芒,毕竟竞争才能促进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就电影而论,54.3%的青少年喜欢中国电影,80.5%的青少年喜欢外国电影。确实客观上,中国电影普遍没有欧美大片拍摄的好,无论是情节、场面、细节、导演还是演员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政府的巨大投资对中国的影视事业促进下,这种差距在不断减小,中国的影视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其实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都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因此最大的得益者还是消费者。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相比影视事业,中国的动漫事业可谓惨不忍睹。96.3%的青少年喜欢外国动漫(其中有74.7%人喜欢日本动漫),仅仅有3.7%的人喜欢中国动漫。这是一组令人悲哀数据,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上,绝大部分是日本动漫。喜欢日本动漫的原因很简单:国产动漫制作十分粗糙,其内容大都以类似政治教育为主,都是青少年反感的东西。而日本动漫恰恰相反,其中充斥爱情和武斗甚至是暴力场面,这恰恰是青少年最感兴趣的东西,虽然大多数动漫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但这并不影响他受欢迎程度。事实上,在没有正确的引导的情况下,青少年很容易被动漫中表现的误导。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不缺优秀的动漫作者和制作人员,曾经也涌现过一批非常优秀的动漫作品,但很快淹没于数量繁多、制作精良的日本动漫中,而制作日本动漫有很多是中国人,为何中国动漫还是如此萧条。不重视,中国政府的不重视!如果有向影视事业那样的投资,中国动漫肯定会迅速崛起。

在音乐上,情况要好得多,喜欢中国和外国音乐的分别有66.5%和68.2%。大部分人两者都比较喜欢。

食物上,中国传统食物占主导地位,中国美食为世界赞誉是不争的事实。喜欢中国传统美食、美国快餐、意大利比萨、传统西餐、其他食品的分别有73.1%、39%、40%、53.7%、20.7%。喜欢别国食物也大都是因为比较新鲜。

结论与建议

外国节日尤其是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的大肆盛行大都是被商业炒作炒热的,有很大程度是虚假繁荣,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内涵,中国人还是比较偏重传统的春节等节日,相反的是母亲节、感恩节这类比较有意义的节日反而不受欢迎。其他文化,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但是未动摇根本,与此相反,这种冲击是有好处的,值得提倡的,这种冲击有利于促进发展。但是同时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点不容忽视。

中国的文化部门应加对文化的投资,积极吸取外国文化中的有益部分,排斥对中国产生不良影响的文化。这样,既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又使得本国文化相对独立。一个国家的独立不仅是政治上独立,经济和文化也应独立。

研究性课题调查问卷

组长:时超

组员:盖伟民、朱磊、马千然

1.你知道以下节日的来源吗?()

A.春节 B.圣诞节C.都知道D.都不知道

2.近几年来,你觉得春节的年味如何?()

A.越来越淡B.越来越浓C.没感觉D.无变化

3.你每年都过圣诞节吗?()

A.每年都过B.有时过C.从不过D.想过但没时间

4.(可多选)你以什么方式过圣诞节?()

A.逛街B.在家陪伴家人C.去看电影D.与朋友同学相聚E.睡觉F._______

5.你认为春节有趣还是圣诞节有趣?()

A.春节B.圣诞节C.都很无聊D.都很有趣

6.(可多选)你以什么方式过春节?()

A.传统方式B.逛街C.看电视D.睡觉E._______

7.(可多选)你喜欢看哪个国家的漫画?()

A.中国B.日本C.欧美D._______

8.你喜欢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

A.中国B.外国C.都喜欢D.都不喜欢

9.就流行音乐而言,你喜欢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A.中国B.外国C.都喜欢D.都不喜欢E.不了解

10.(可多选)你喜欢以下哪些国家的食物?()

A.中国传统美食B.美国快餐C.意大利比萨D.传统西餐E._______

下载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nba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NBA 对 中 国 的 影 响 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班级:药剂姓名:李友磊学号:11-1 201104011389 NBA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NBA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在这个传奇的联盟中,无时无刻......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院 系 专 业 班 级姓 名 _ 学 号 年 月 日 目 录 摘要 ..................................................... 2 ABSTRACT ....................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针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非主流文化”一词开始在网络中流行,深刻地影响 教师批注: 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作为思想最活跃......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千年一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或许还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女同学现......

    论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庄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儒家并驾齐驱。道家思想博大精深、豁达开放、神奇玄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传统文......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

    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课程名称:汉语词汇与文化姓名:黄思延学号:20120702031专业:统计学院系:数学科学学院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