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动机冷却系教案.doc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专业理论教学案)
教师
教学单元 发动机冷却系 授课计划学时 2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出问题: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高温,那么它能不能像人一样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出汗”的方式散发出去呢?
一、冷却系的功用和分类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燃料的燃烧,气缸内气体温度可高达2 200~2 800K。使发动机的零件温度升高,特别是高温气体接触的零件,如不及时冷却则难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过热或过冷都会给发动机带来危害。冷却系的功用就是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提问:最适宜的发动机工作温度是多少?
冷却系统的分类
汽车发动机常见的冷却方式有两种,即水冷却和风冷却。大多数发动机采用水冷却。
冷却液:1.冷却水的选择
发动机用的冷却用水,最好是软水(含矿物质少的水)。因为用硬水易产生水垢而堵塞水
道,破坏水的冷却循环,使气缸体、气缸盖传热效果差,发动机容易产生过热。雨水为软水,将其过滤,清除杂质便可使用。发动机使用硬水时,需经软化处理。2.冷却液
冬季使用冷却水,要防冻冰。为降低冷却水的冰点,适应冬季行车需要,可在冷却水中加入适量的乙二醇或丙二醇。当这两种物质的加入量为50%时,冰点可降至243K(—30~C)。目前汽车上已普遍使用配制好的冷却液。乙二醇冷却液有一定的毒性。
注意事项:使用中应注意,切勿吸人口中,以免中毒。一般冷却液基本上有两种:(1)乙二醇与水型防冻液。(2)丙二醇与水型防冻液。
二、水冷却系统
水冷系组成及工作原理
水冷却系统具有冷却可靠、布置紧凑、噪声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较为广泛。水冷却系统主要由水箱、风扇、水泵、水管、水套、节温器和水温监测、控制装置等组成。
水冷系主要零部件 1.膨胀水箱 2。散热器
3.风扇
4.水泵:水泵的作用是强制冷却水在冷却系统中进行循环。
水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为使汽车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要求能够调节冷却系的冷却强度,保证发动机经常在最佳的温度状况下工作。
百叶窗: 百叶窗和保温帘是起到调节进风量作用的,二者不是同时设置的。
风扇离合器:电磁风扇离合器
电磁风扇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当冷却水温度低于92℃时,水温感应开关的电路不通,线圈不通电,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水温超过92℃时,水温感应开关的电路自动接通,线圈通电,电磁壳体吸引衔铁环将摩擦片压紧,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蜡式节温器
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
冷却系是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的,分为风冷系统和水冷却系统。
水冷却系统是以冷却液为介质,热量由机件传给冷却液,靠冷却液的流动把热量带走,再散发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的温度降低而进行冷却的一系列装置,散热后的冷却液再重新流回到受热机件处。由于水冷却系统应用广泛,本章对水冷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风冷系统利用高速流动的空气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表面,把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范围内工作。思考题及习题
1.冷却系的功用、组成。
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水冷却系统主要由水箱、风扇、水泵、水管、水套、节温器和水温监测、控制装置等组成。2.散热器的功用和类型。
3.离心式水泵的功用和工作原理。4.如何检查、调整风扇V带的松紧度? 5.什么叫小循环?什么叫大循环? 6.水冷系的冷却强度为什么要调节?调节装置有哪些? 7.试分析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发动机开锅的故障原因。8.水冷系的节温器是否可以随便摘除,为什么? 9.如果蜡式节温器的石蜡漏失,节温器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发动机出现什么故障?
第二篇: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检修教案第四单元冷却系
第一讲 冷却系 教学内容
冷却系
计划 学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冷却系的功用、分类和组成
2、掌握冷却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循环水路
动画
教学难点
冷却强度调节
动画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投影
功用、分类和组成
熟悉冷却系的功用、分类和组成15m
投影
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冷却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m
板 书 设 计 及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一、复习旧课5'
提问:过热、过冷对发动机工作过程有什么影响 引入:发动机如何保温呢?
二、讲授新课80' 冷却系(cooling system)第一节概述
1.作用:主要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2.分类:风冷和水冷
第二节水冷系的组成和水路(动画)1.组成
由散热器(radiator)、水泵(water pump)、风扇(fan)、冷却水套(water jaket)和温度调节装置等组成 2.水路
散热器内的冷却水经水泵加压后通过分水管压送到气缸体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内,冷却水在吸收了机体的大量热量后经气缸盖出水孔流回散热器。由于有风扇的强力抽吸,空气流由前向后高速通过散热器。因此,受热后的冷却水在流过散热器芯的过程中,热量不断地散发到大气中去,冷却后的水流到散热器的底部,又被水泵抽出,再次压送到发动机的水套中,如此不断循环,把热量不断地送到大气中去,使发动机不断地得到冷却。
第三节水冷系主要部件的构造(实物+投影)1.散热器(radiator):增大散热面积,加速水的冷却。管片式和管带式两种。
动阀门,发动机热态工作正常时,阀门关闭,将冷却系与大气隔开。防止水蒸汽逸出,使冷却系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从而可增高冷却水的沸点。在冷却水系内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自动阀门则开启以使冷却系与大气相通。目前闭式水冷系广泛采用具有空气-蒸汽阀的散热器盖,如图6-7。一般情况下,两阀借弹簧关闭。当散热器中压力升高到一定值(约为0.026~0.037Mpa)时,蒸汽阀开启;水温下降,当冷却系中产生的真空度达一定值(约为0.01时~0.02Mpa)时,空气阀开启。
对于加注防锈,防冻液的汽车发动机,为了减少冷却液的损失,保证冷却系的正常工作,采用散热器+副水箱结构。
2.风扇(fan):提高通过散热器芯的空气流速,增加散热效果,加速水的冷却。
3.水泵(water pump):对冷却水加压,加速冷却水的循环流动,保证冷却可靠。离心式水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和水泵轴组成,轮叶一般是径向或向后弯曲的,其数目一般为6-9片。4.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1)改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百叶窗风扇离合器硅油风扇离合器(2)改变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水的流量节温器(thermostat)来控制通过散热器冷却水的流量。蜡式节温器
小循环:常温时,石蜡呈固态,阀门压在阀座上。这时阀门关闭通往散热器的水路,来自发动机缸盖出水口的冷却水,经水泵又流回气缸体水套中。
大循环:当发动机水温升高时,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反推杆上端头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反推杆上端固定,故反推杆对橡胶管、感应体产生向下反推力,阀门开启,当发动机水温达到80℃以上时,阀门全开,来自气缸盖出水口的冷却水流向散热器。
讨论:摘除节温器有何危害? 膨胀筒式节温器 风冷却系
风冷却系是利用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把从气缸内部传出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补充1:冷却风扇的控制 补充2: 冷却液(防冻液)
三、课堂小结3′
本次课学习了冷却系的功用、分类和组成,冷却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课后认真复习。
知识性练习
本章思考题:2′
1.发动机为什么要冷却?最佳水温范围一般是多少?
2.水冷却系中为什么要装节温器?什么叫大循环?什么叫小循环? 3.冷却系中水温过高或水温过低有哪些原因?
4.汽车上为什么要采用风扇离合器?试述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形成性评价
从发动机温度过度或过低对发动机机工作的影响来讲清冷却系的功用,通过冷却水的循环,说明冷却系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本讲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通过动画、模型、实物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讲授,学生理解掌握较好。
第二讲冷却系维修、故障诊断 教学内容
冷却系维修、故障诊断
计划 学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冷却系维修内容
2、掌握冷却系故障诊断方法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冷却系维修
投影+VCD 教学难点
故障诊断
投影+VCD
教学媒体的选择
知识点编号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所用时间 投影
冷却系维修
熟悉冷却系维修内容
15m
投影
故障诊断
掌握冷却系故障诊断方法
20m
板 书 设 计 及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一、复习旧课5'
冷却系的功用、分类和组成,冷却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引入:如何对润滑系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
二、讲授新课80'
第三节冷却系的维修(投影+VCD)
1、水泵的检查与修理
2、散热器的检修
3、节温器的检测、更换 1)、节温器的检测 检测步骤:(以捷达轿车为例)
①将节温器放在一个充满水的容器内加热,用温度表监测温度; ②水温约87℃时,节温器阀门必须开启;
③水温约120℃时,应完全打开,阀门最低行程为7mm。2)、节温器的更换
腊式节温器安全寿命一般为50000km。因其安全寿命较短,而且失效后无法修复,因此要求按照其安全寿命定期更换。
4、风扇的检修 1)、风扇叶片的检修 2)、电动风扇热敏开关的检查
以桑塔纳发动机为例检查电动风扇热敏开关。将电动风扇热敏开关的放入加热的水中,用万用表测量第一挡,当水温达到93~98℃时应能导通,当水温将到88~93℃时,应断开。而第二档105℃为,导通;93~98℃时应断开。否则,应更换电动风扇热敏开关。3)、风扇离合器的检修
(1)在汽车二级维护时,应对电动风扇离合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进行就车检查。
检查时,先把点火开关旋到“ON”档,并使风扇离合器脱离温控器的控制,观察风扇应转动平衡,工作电流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的范围。
(2)硅油风扇离合器在日常维护时,应进行就车冷态检查。
当汽车停放约12小时后,在发动机起动前用手指拨动风扇叶片应感到有明显的转动阻力。发动机起动后,运转1~2分钟后熄火,此时拨转风扇叶片若感到转动阻力明显减小,可以认为硅油风扇离合器工作正常。
(3)二级维护时,应就车检查风扇离合器的接合、分离状况。在导风圈上部打一个小孔,把管式温度计从小孔插入风扇和散热器之间,测量风扇离合器开始接合与分离时散热器后端热风流的温度应符合原厂规定。如北京切诺基汽车的接合温度为72℃;CA1091型汽车风扇离合器器开始接合时的热风温度为65℃,开始分离的温度为70℃。
5、冷却液的检查
6、V形带的张紧
第四节冷却系的故障诊断(投影+VCD)
1、漏水(现象→原因→诊断方法)
2、过热(现象→原因→诊断方法)
3、过冷(现象→原因→诊断方法)
4、散热器口向外喷水(现象→原因→诊断方法)讨论:发动机为什么夏天容易过热? 补充:模拟故障诊断
三、课堂小结3′
本次课学习了冷却系维修内容和冷却系故障诊断方法,课后认真复习。
知识性练习
作业与讨论2′ 1.冷却系维护的项目主要有那些? 2.为什么水泵在夏天容易损坏?
形成性评价
冷却系的维护和修理比较简单,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冷却系故障诊断是个难点,因为发动机过热与其他系统有关,有些内容尚未讲授;而发动机过热的故障不易设置,很难通过实训来帮助理解和掌握;授课时只能通过录像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实训:冷却系的拆装 教学内容
实训:冷却系的拆装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
1、熟悉掌握冷却系的组成及各部件的装配关系;主要机件的构造;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2、初步掌握水泵等主要机件的拆装维修技。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冷却系主要部件结构
教具模型演示、实物拆装
教学难点
冷却水循环路线
示教板演示、实物观察
实训安排
知识点编号
方式
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所用时间
示教板和模型演示
冷却系及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加深对冷却系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0m
实物观察认识
系统组成、部件外形及安装位置、相互联接。
加深对冷却系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0m 3
主要部件拆装操作
水泵、节温器、散热器
进一步掌握结构原理,初步掌握拆装维修操作技能
30m
实训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冷却系的拆装
一、实训准备
1、完整的桑塔纳发动机一台;
2、发动机缸体、缸盖(解剖)实物各一个;
3、冷却系主要部件(散热器、风扇、水泵、百叶窗、水温表、水温传感器、节温器等)若干;
4、发动机冷却系电动示教板及主要机件的透明教具一套。
5、常用工具等若干。
二、实训分组及轮换
1、每班分成三个组:
(1)一组由老师利用电动示教板、透明教具进行讲解演示,学生观察操作。
讲解冷却系的组成、工作过程、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主要部件的结构、工作过程。
(2)二组利用整台发动机实物、缸体和缸盖的解剖实物、及主要部件实物进行讲解,主要让学生观察认识冷却系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相互联接、实物形状、冷却水套等。
实训教学过程设计(3)三组进行水泵、节温器和散热器的拆装操作。
2、每个组在各部位的实训时间约半小时左右,进行各组间轮换。
三、结束
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工具的整理和场地的清洁工作。课后整理完成实训报告,对部分内容可利用课外时间到实训室进行实训,以巩固和加深。
练习
思考题:
1、离心式水泵在拆装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
3、作框图表示桑塔纳发动机冷却系的大、小循环路线。课外实训:
利用课余时间对冷却系主要部件进行观察和拆装,以便熟练掌握。
效果评价
冷却系的结构较简单,利用电动示教板、透明教具的演示,解剖教具和实物的观察,主要部件的拆装等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冷却系的组成、冷却水的循环路线、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初步掌握系统部件的拆装和维修技能。
第三篇:浅谈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
浅谈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
由内燃机原理可知,内燃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只有25%~35%能转变为机械功及有效功率,其余65%~75%的热量是“多余”的,需要散发出去。其中,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带走了大量的热能,这一部分损失的热能称为排气损失,约占发动机总热量的30%。剩下的约30%的热量,其中一部分由润滑油在发动机内部先行降温后,通过箱体机件慢慢散发。当然,这里面的少部分热量还包括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为克服自身摩擦阻力时产生的,它同样需要在冷却时将这部分热量吸收散发。据有关资料介绍,四冲程发动机正常的冷却损失约为燃放热量的22%~25%;而二冲程发动机由于温差较大,热损失较多,高达30%以上。
众所周知,发动机满负荷工作时的爆发压力和燃烧温度最大。气缸爆发压力约30kg~50kg/cm2,燃烧室内的燃气温度高达1900℃~2000℃,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机件如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气门、气缸壁上部的温度约600℃左右。这些零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加以适当地冷却,零件会受热膨胀,使其原有的间隙变小,润滑油膜无法建立,造成机件卡死等一系列严重故障。为了达到冷却机件的目的,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先从发动机的摩擦机件等内间零件开始,利用润滑油的压力和飞溅作用润滑、冷却摩擦副运动零件。而冷却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箱以及左、右盖等外部机体的主要介质一般为自然风、水、油等。
目前摩托车采用的冷却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风冷却系统。骑跨式风冷摩托车发动机往往在气缸盖、气缸体等高温机件外表,合理地排列着长度与间隙适宜有序,并与摩托车行驶方向平行的散热片,利用摩托车行驶时的自然风顺着散热片表面流过,从而带走机件外表的大部分热量,以达到散热的目的,这也是跨式摩托车使用最多的冷却方式。例如:嘉陵JL70、南方NF125、本田CG125、春兰CL125-2等车型。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冷却时不再浪费发动机本身的能源,且基本不需要维修。只是当摩托车雨天行驶在路况较差的软质泥土路面,发动机散热片沾满泥土或污垢时,才需要人工清理保养。但缺点也比较明显:摩托车在低挡、低速行驶,尤其是低速大负荷运行时(如在较大坡度或山路上连续行驶等),因发动机的转速高,车速低,车辆行驶时的自然风不能将发动机的热量及时带走,冷却效果较差,使机件过热,发动机会因过热而动力下降。
二、强制风冷冷却系统。由于结构上的限制,有些车型的发动机隐藏在车体内,无法利用自然风进行冷却,故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周围合理布置导流罩,在曲轴及磁电机端安装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的结构有:离心式风扇和轴流式风扇两种类型),利用曲轴运转时产生的旋转运动使风扇叶片强烈地搅动气流,引进自然风对发动机外部进行强制冷却,这是目前国内坐式摩托车常用的冷却方法。譬如:南雅凌鹰ZY125T、五羊-本田公主WH125T、天津·本田TH90T、春兰CL125T-6等车型。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需要额外增加零件少;摩托车怠速或低速上坡时,其冷却效果不受车速高低的影响;冬季冷机启动后暖机时间短,消耗能源少(不像自然风冷机要暖机好长一段时间)。缺点是;因冷却风扇装在曲轴及磁电机上,要损耗发动机少部分功率,并且增加了装风扇一端曲轴主轴承的负载(尤其是二冲程机依靠油雾润滑的主轴承),轴承极易磨损。另外,冷却风扇在搅动空气流通的同时,其运转噪声使发动机噪声相应增大。
三、液冷却系统。利用水泵将具有防冻、防腐性能的冷却液泵到发动机水套及冷却管道中,将发动机多余的热量带到散热器中散发掉。同时利用闭式循环系统使冷却液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液冷发动机的最佳温度为85℃~95℃),这种液冷却系统可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热量进行工作,使发动机的热量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此外,液冷系统很容易调节发动机各部分的冷却强度,并方便对局部区域保温或加强冷却,使整机温度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液冷系统与风向无关,即使摩托车怠速或低速运行时,冷却系统也同样具有足够的散热能力。因气缸盖、气缸体周围铸有水套,它可以吸收运动摩擦副一部分噪声,使发动机的声音更加柔和。其缺点是:液冷却系统需要增加的零件和附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冷却液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须定时更换和定期保养整个冷却系统。目前国内水冷车型较多,如:金城-铃木天客SJ125T、嘉陵JL125T、珠峰ZF150T-
3、春兰CL125T(125T-
2、125T-3)等。
四、油冷式。油冷却系统的结构和液冷却式基本相同,只是用机油代替水作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它的优点是:可与发动机润滑共用,而不需要再额外增加水液。由于油冷机中的机油有一部分经油管(铜管)输送到机油冷却器(即散热器),冷却后的机油又经油管流回曲轴箱,以保持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恒定在60℃左右。因此,油冷发动机的润滑油温度要比液冷式发动机的润滑油温度低10℃~15℃,而且用润滑油作冷却介质不会像水那样容易生锈和产生水垢腐蚀机件。其缺点是:冷却油专用的机油泵结构较为复杂,冷却油用量多,使用费用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油冷机型国内不太多见,如金城JC150-18,少数进口车也采用油冷发动机。
以上介绍的几种冷却方式主要是针对发动机的外部箱体,以及需要散热降温的机件而言。发动机内部机件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润滑油,即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副润滑点,以及利用运动机件旋转时产生的飞溅作用进行润滑和冷却。这当中有一个重要摩擦副零件的散热方式比较独特,这就是运行作功的活塞。
四冲程发动机的活塞裙部及内腔除利用飞溅润滑油冷却外,充分利用汽油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的原理,在其结构设计时往往将进气流对着活塞顶,让一部分油粒(由化油器流出的油雾有70%未被汽化)在高温的活塞顶上汽化,吸收一部分热量。而二冲程发动机对活塞的冷却方式,则是利用曲轴箱内的汽油油雾在活塞的内腔汽化吸热进行散热。
前面已提到,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中,燃烧室的温度最高,其中火花塞周围的温度790℃(火花塞垫片处的温度约150℃~220℃),气缸盖工作温度≥350℃。而气缸体的温度是不太均匀的,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一些。因此,在冷却时要求上部为强冷,下部为弱冷,使缸体冷却均匀。一般来说,气缸壁的温度在120℃~130℃范围内为最佳。
由上述可知:对发动机的冷却应适当,既要充分,又不能过度。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冷却后的发动机温度越低越好,其实不然。发动机过度冷却,一方面由于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增大,影响发动机的热效率,同时润滑油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摩擦损失增加,加速了机件的磨损,使转变成有用功的热量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混合气与过冷的气缸壁接触,会使气缸中原已汽化的汽油又凝结成液体,容易使燃烧物中的酸根和冷凝的水蒸汽化合成为酸类,加速气缸与活塞等摩擦副的腐蚀和磨损,致使燃烧不完全而形成积炭或流到曲轴箱内使润滑油变稀影响发动机的润滑,还会使各部分的间隙变大,造成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出现油耗增加,功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气缸壁温度过低时,将使气缸壁的“激冷层”加厚,使燃烧不充分,致使排气中的HC大大增加,排放值超标,污染大气环境。由此看来,发动机的温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保证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温度分布状态要合理、均匀,不能冷处更冷,热处很热,避免机件因冷热不均匀而产生异常变形。实践表明,温度不均匀的机件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发动机本身的温度极不均匀,各部分散发的热量不一致,有的温度相差较大,这给发动机正常的热量散发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以上四种冷却方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对温度极不均匀的发动机来说,显得力不从心。如何更好地使发动机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为了有效地冷却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果,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反复实验,一些综合利用风、水、油的先进冷却方式问世,并已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上。下面简要介绍近几年日本铃木公司研制成功的两种新型冷却系统。
第一种称为(SATCS)三方式冷却系统,用于铃木GSX-R型摩托车上。它把空气冷却、水冷却和机油冷却组合起来,温度最高的气缸盖用水冷却,温度较低的气缸体用风扇冷却,而活塞上部则利用曲轴轴承处喷出来的机油冷却。机油参与冷却后再被送入机油散热器,使之成为循环系统。机油喷射由机油控制阀控制,油道内的压力达到0.2MPa以上时阀门打开,喷射机油。机油散热器被藏在前照灯的下方,用铝合金制成波纹状散热器片。主要利用自然风流过波纹管散热器片时的气流来吸收其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第二种称为风油冷却系统(SACS),这是一种积极利用机油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其基本构造是:在发动机曲轴箱内除了设置润滑油用机油泵外,又加装了一个专用于冷却系统的机油泵。它把大流量(流量约20L/min)的机油送入设在气缸盖上的喷嘴中,以高速向气缸盖油腔下部喷射,冷却燃烧室壁。参与冷却后的机油再从气缸盖前面的出油口经阀门流入曲轴箱,同润滑系统的机油一起被送到机油散热器。这种系统在气缸体一些部位还要设置散热器片进行空气冷却,所以称为风油冷。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冷却系统,与水冷却相比,机油温度可下降15%~20%,而且零件数量比水冷系统要少,减轻了摩托车的质量。这两种冷却方式有望成为今后摩托车冷却系统的主流。
第四篇:发动机教案
《 汽车结构 》
《 汽车概论 》
教案
邹荣林
适用:2013级汽修班(1)(2)班
玉屏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案课时:1-2
课题:学习前的要求
课型:理论 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
2、操作基本要求。教学重点:
安全概念。
教学方式:
讲授。
教学过程:
一、纪律要求:
1、理论课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不玩手机,不打瞌睡,不说闲话,不吵闹,上课认真听,课后找资料复习。每个任务结束后,必须完成作业。
2、实训课要求:严格按照分组规定,服从老师安排,分组轮流操作练习,别人操作时,不操作的人按队形站好认真观看。不能动的设备坚决不动,不打闹,绝对不能用工具打闹。
二、安全要求:
1、人身安全:按规程操作,注意保护好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
2、设备安全:按规程操作,不野蛮操作,注意设备的安全。
三、正确操作规程:
1、对工具、设备的管理。
2、对工具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掌握使用工具的正确姿势。
3、螺栓拆松和拧紧的正确顺序。
四、5S:
整理
整顿
清洁
清扫
素养
教案课时:3-4
课题:学习要求、发动机概述
课型:理论
教学目标:
3、让学生对本模块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4、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复习,使学生能从思想上进入到发动机内容的学习。教学重点:
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发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方式:
讲授。
一、发动机的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汽油发动机)、起动系统。
二、汽车发动机类型
1、汽油机——燃用汽油的发动机。
2、柴油机——燃用柴油的发动机。
3、液化气发动机——燃用液化气的发动机。
三、发动机缸体结构类型: 直列式、V式、对置式。
四、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进气冲程——在曲轴的带动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新鲜的气体进入汽缸。
2、压缩冲程——在曲轴的带动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排气门都关闭,气体被压缩。活塞将要到达上止点,火花塞放出电火花,混合器体燃烧。
3、作功冲程——巨大的爆发压力推动活塞往下运动,通过曲轴把动力输出。
4、排气冲程——在曲轴带动下,活塞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汽缸。教案课时:5-6 课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学习准备、汽缸盖的拆卸)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上的讲授,使学生熟悉配气机构的结构,清晰对汽缸盖进行拆卸的要点。教学重点:
汽缸盖的拆卸要点。
教学难点:
配气机构的结构分析。
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学习准备、汽缸盖的拆卸)
一、配气机构的作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让新鲜的气体进入汽缸,并让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二、配气机构的结构类型——目前发动机采用的都是顶置式配气机构(气门在汽缸的上方)。配气机构的零件都安装汽缸盖上。
根据凸轮轴的安装位置,分别有上置凸轮轴式、中置凸轮轴式与下置凸轮轴式。
三、汽缸盖的拆卸
1、拆卸汽缸盖罩。
2、拆卸凸轮轴——对于剪式齿轮机构,要用维修螺钉固定进气凸轮轴齿轮上的副齿轮,以取消剪形弹簧的张力作用以便于拆卸凸轮轴。
3、拆卸汽缸盖螺栓——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从外到内)。
4、取出汽缸盖。
5、用专用工具拆卸气门组零件。
四、汽缸盖的耗损分析
1、汽缸盖底平面的磨损与变形——进行平面度的检测(利用刀形尺与塞规进行六个方向的检测)。
2、汽缸盖的裂纹。
3、汽缸盖导管孔的磨损。
4、气门座的烧蚀与磨损。
本课内容小结:
1)配气机构的作用。2)配气机构的结构类型。3)汽缸盖的拆卸过程。汽缸盖的耗损分析。
练习:
4)任务三:评价与反馈
教案课时:7-8 课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配气机构零件的检测)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堂上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对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磨损、凸轮轴弯曲、凸轮轴轴向间隙进行检测的方法。教学重点:
各零件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
各零件的检测方法。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配气机构零件的检测)
一、凸轮轴磨损与弯曲、轴向间隙的检测
1、凸轮轴磨损的检测——对凸轮轴轴颈进行圆度与圆柱度的检测,对凸轮进行凸轮高度的检测,以确定凸轮轴的磨损,各数据超与技术要求,凸轮轴需要更换。
2、凸轮轴弯曲的检测——用支架百分表对凸轮轴进行径向圆跳动的检测。
3、凸轮轴轴向间隙的检测——用支架百分表作用在凸轮轴前端进行检测。轴向间隙用于满足凸轮轴膨胀的需要,此间隙过小容易造成凸轮轴的弯曲变形,间隙过大,容易造成凸轮轴在工作当中发生轴向串动而造成零件的磨损。
二、挺杆磨损的检测——挺杆高度与直径的检测,挺杆高度的减少会改变气门间隙的大小,从而使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发生变化。
三、气门弹簧的检测——进行弹簧自由长度的检测(确定弹簧张力的改变),弹簧垂直度的检查(确定弹簧的变形),弹簧的变形是无法保证气门的正确工作。
四、气门耗损的检测与气门密封的检测
1、气门长度的检测——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气门长度减少使配气相位发生变化。
2、气门杆部直径的检测——用游标卡尺或外径千分尺,杆部磨损无法保证气门正确与气门座的密合,同时也会造成机油的泄漏,造成烧机油。
3、气门头部工作锥面的检测——用压印法或划线发与气门座配合进行密封的检测。
4、气门杆部变形的检测——用滑动试验法进行检测。本课内容小结:
1)凸轮轴磨损与弯曲、轴向间隙的检测。2)挺杆磨损的检测。3)气门弹簧的检测。
4)气门耗损的检测与气门密封的检测。
教案课时:9-10 课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气门间隙的调整)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堂上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对上置凸轮轴式与下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教学重点:
气门间隙的分步调整法与两次调整法。
教学难点:
气门间隙的两步调整法。
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检测与修理
(气门间隙的调整)
一、为什么要留有气门间隙——满足气门膨胀的需要。
1、若间隙过大——气门组零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噪音,而且使气门打开的时刻推后,发动机的配气相位发生变化,2、若间隙过小——气门因温度的作用而发生变形。
二、如何检查气门间隙——在气门完全关闭时,用塞规作用在气门杆端与凸轮之间。(进气门间隙少与排气门间隙)。
1、逐缸检查——该缸处于压缩冲程结束时。进排气门的间隙都可进行检查。
2、分两步检查——在第一缸处于压缩冲程结束时可检查一半的气门间隙,其余气门间隙在末缸处于压缩冲程结束时可检查。
三、如何调整上置凸轮轴式的气门间隙——改变挺杆上方调整垫片的厚度,气门间隙便得到调整。
四、如何调整下置凸轮轴式的气门间隙——松开锁紧螺母,旋动调整螺钉,通过塞规确定气门间隙是否符合,从新把锁紧螺母上紧。本课内容小结:
1)为什么要留有气门间隙。2)如何检查气门间隙。
3)如何调整上置凸轮轴式的气门间隙。4)如何调整下置凸轮轴式的气门间隙。
教案课时:11-12 课题: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测
教学目的:
通过对发动机实体的操作
1)学生学会了配气机构零件的拆装方法。2)学生学会了配气机构零件耗损的检测方法。3)学生学会了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教学重点:
配气机构的检测与气门间隙的调整。
教学难点:
配气机构的检测与气门间隙的调整。
教学方式:
边讲授边实操。
发动机配齐机构零件的检测实操课实操教学安排:
课型:实操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
2、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一台丰田5A发动机,仪量具(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支架百分表)一套、工具一套。实操教学过程:
一、重新强调传动带、正时带的拆卸程序,要点、注意问题。
二、各小组进行拆卸操作。1.进行传动带与正时带的拆卸。
2.有各小组长安排同学分别进行对缸盖的拆卸。
三、检测凸轮轴的轴向间隙。
四、拆卸拆卸气门组件。
五、配气机构零件耗损的检测。1.凸轮轴磨损与变形的检测。
2.气门长度尺寸、杆部直径变形、头部磨损、与气门座的密封检测。3.气门弹簧的检测。4.挺杆的磨损检测。
六、安装配气机构零件。
七、气门间隙的检测。
八、对正时安装正时带和传动带。
九、由各小组长和老师进行检查安装质量。
十、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本课内容小结:
1)传动带、正时带的拆卸。2)汽缸盖的拆卸。3)配气机构零件的拆卸。4)配气机构零件的检测。5)配气机构的安装。6)正时带的安装与对正时。教案课时:13-14 课题:发动机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汽缸体发生耗损的原因。
2、让学生学懂如何对汽缸进行检测的方法。
3、让学生学懂对汽缸修复的方法。教学重点:
缸体耗损分析,汽缸磨损的检测。
教学难点:
汽缸磨损的检测。
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汽缸体的检测与修理
一、汽缸体发生耗损的原因及修复的方法
1、耗损原因——各种不正常的振动作用、发动机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会导致缸体出现变形或裂纹。缸体发生变形会导致曲轴主轴承座轴线发生改变无法保证曲轴的正常工作。出现裂纹:会造成漏油或漏水。
2、修复方法——缸体发生变形只能更换缸体。缸体出现裂纹:如果裂纹出现在并不重要的位置可以进行修复(焊补或粘补)。
二、汽缸磨损的原因、检测方法及修复的方法
1、汽缸磨损的原因——汽缸上部:由于高温而且润滑差再加上气体流动冲刷的作用而造成汽缸上部磨损大。汽缸中部的磨损:由于活塞运动的换向,活塞在汽缸中部位置时,汽缸所受到的侧向力较大,因此造成汽缸中部的磨损。汽缸下部的磨损:汽缸下部由于受到润滑油飞溅的作用,如果润滑油较脏,机械的颗粒就会附在汽缸的下壁,在活塞运动时就形成了磨料磨损,所以造成汽缸下部的磨损。
2、汽缸磨损的检测——分别从汽缸上、中、下三个截面进行检测,在每个截面的轴线与推力方向检测直径,最后计算出圆度与圆柱度及最大的磨损量。汽缸的圆度与圆住度及最大的磨损量都不能超于技术要求。
3、修复方法——根据圆度与圆柱度及最大的磨损量确定出对汽缸的修理等级。对汽缸可进行镗削修复或更换缸套。如果所有汽缸的圆度与圆柱度及最大的磨损量无超于技术要求可通过更换活塞环开修复。
4、汽缸通过修复或更换了缸套必须根据缸套尺寸重新选配活塞与活塞环。本课内容小结:
1)汽缸体发生耗损的原因及修复的方法。2)汽缸磨损的原因、检测方法及修复的方法。
教案课时:15-16 课题:汽缸磨损的检测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实操让学生真正学会对汽缸的检测。
教学重点:
汽缸的检测。
教学难点:
汽缸的检测。
教学方式:
实操。
汽缸磨损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实操前的安全动员。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5A发动机一台,量具一套(包括有:量缸表一套、外径千分尺一套、游标卡尺一套)。实操教学过程:
1.讲述量缸表的结构、使用方法。2.对汽缸进行检测的程序。
3.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所检测出的各项数据。4.检查学生检测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5.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
1.学习量缸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量缸表检测汽缸。2.对汽缸上中下三个截面进行检测。
教案课时:17-18 课题:汽缸盖、汽缸体平面的检测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实操让学生真正学会对汽缸盖与汽缸体平面变形的检测。
教学重点:
平面变形检测的要领。
教学难点:
平面变形检测的要领。
教学方式:
实操。
汽缸盖与汽缸体平面变形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2.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给四个发动机缸体,量具一套(包括有:刀形尺、塞规)。
实操教学过程:
1.讲述刀形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问题。2.讲述塞规的使用方法与注意问题。3.如何对缸盖与缸体平面进行检测。4.学生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记录数据)。5.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
1.刀形尺、塞规的使用方法。2.对平面进行检测的要领与注意问题。
教案课时:19-20
课题:发动机传动带的检查与更换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1、通过堂上的讲授、分析使学生都清楚传动带安装在发动机什么位置,他的作用以及传动带的结构类型。
2、通过对传动带工作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能判断传动带在工作中会产生哪些故障(损伤)。教学重点:
传动带的作用、类型及传动带产生故障的原因。教学难点:
传动带在工作中产生故障的原因。
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传动带的检查与更换
理论讲授内容
一、传动带的作用
曲轴通过传动带带动各部件(液压助力泵、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等)进行工作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二、传动带的结构类型
传动带由橡胶层与帘布层所构成,有V形传动带与多楔形传动带。
三、传动带在工作中所发生的故障
1、传动带调节过紧或过松。
过紧——容易造成传动带疲劳,使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也会造成所连接的部件负荷加大而变形。
过松——无法正常传递动力,部件不能正常工作。
2、安装不正确
由于安装不正确,所带动的部件也无法正常工作,同时产生噪音,传动带磨损加剧。
3、机械刮伤
大多是因为安装不正确引起。
4、被污染
被空气的粉尘、油污所污染。加剧老化,失去弹性,发生打滑,产生噪音,无法正常传递动力。
5、脱皮、起毛、裂纹
传动带质量有问题或长时间与高温接触,长时间超载荷工作。
四、传动带的拆卸与安装
1、传动带的拆卸——重复使用的传动带画上转向记号、按要求步骤进行操作。
2、传动带、张紧轮与拉紧弹簧的检查。
3、传动带的安装——安装的方法、传动带张紧度的调节。教案课时:21-24
课题:发动机传动带的拆卸与安装(丰田发动机)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真正学会在实车上如何拆卸、检查与安装传动带。
教学重点:
传动带的正确拆卸与安装,传动带损伤的检查。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调节传动带的张紧度。
教学方式:
在学生实操中进行指导。
实操过程:
一、安全动员——全班进行。
二、小组长集中——分配实操设备、量具、工具。指导教师扼要讲述实操要点及过程。
三、各小组就位进行实操。
四、由老师对各小组的实操质量进行检查。
五、进行评价与反馈。实操内容:
1)熟悉传动带的安装要点。
2)传动带拆卸前的准备工作——画上转向记号。
3)拆卸传动带,对传动带、张紧轮、拉紧弹簧进行目视与检测。4)安装传动带并调节张紧度。5)检查安装质量。
发动机传动带的拆卸与安装实操课教学过程
实操前准备: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2.进行分组(分成4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丰田5A发动机一台,工具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整体观察传动带的安装位置、传动带所带动的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2、准备拆卸工具、在传动带上画上转向记号、进行拆卸。
3、安装传动带——由小组长安排分批进行轮换。
4、传动带张紧度的调节。
5、老师对各小组的实操质量进行检查。
6、工具、设备的摆放与收拾。
7、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教案课时:25-28 课题:发动机正时带的拆卸与安装(丰田发动机)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让学生进行实车操作,真正学会在汽车上如何拆卸与安装正时带。
教学重点:
正时带的拆卸与安装,正时带损伤的检查。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拆卸与安装。
教学方式:
边实操边讲授。
实操过程:
2、安全动员——在全班进行。
3、小组长集中——分配实操设备、工具。实操要点及过程。
4、各小组就位进行实操。
5、由老师对各小组的实操质量进行检查。
6、进行评价与反馈。实操内容:
1、熟悉正时带的安装要点。
2、对正时带进行拆卸。
3、对正时带进行目视检测。
4、对张紧机构进行检查。
5、安装正时带并调节张紧度。
6、检查安装质量。
发动机正时带的拆卸与安装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
2、进行分组(分成4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丰田发动机一台,游标卡尺一套、工具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整体观察正时带的安装位置、正时记号具体在什么位置。
2、进行拆卸。
3、对正时带、张紧轮、张紧弹簧进行检查——每个同学记录检查过程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4、安装正时带——由小组长安排分批进行轮换。
5、正时带安装前正时记号的检查。
6、正时带及张紧装置的安装。
7、转动曲轴进行正时带张紧度的调节。
8、老师对各小组的实操质量进行检查。
9、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教案课时:29-30 课题: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与修理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活塞连杆组零件的结构更清晰。2.让学生清晰活塞连杆组各零件发生耗损的原因。3.让学生学懂活塞连杆组各零件的检测方法与修复的方法。
教学重点:
活塞、活塞环、连杆的检测与修复。
教学难点:
活塞、活塞环、连杆的修复方法。
教学方式:
讲授。
活塞连杆组的检测与修理
一、连杆的结构分析,发生耗损的原因、检测与修复的方法
1、连杆的结构分析——连杆由三部分组成(小头、杆身:杆身上面有供安装的标记、大头)。
2、发生耗损的原因——配合间隙不正确、润滑不正常、长时间高温的作用容易造成连杆各工作面的不正常磨损。连杆受到过载或不正常的冲击作用会导致连杆的变形。
3、连杆的检测——主要进行连杆扭曲与弯曲的检测(利用连杆检测仪进行检测)。
4、修复——发生弯曲不严重可进行校正(压校),发生扭曲一般更换。如果确实要进行校正,应先校扭曲再校弯曲。
二、活塞发生耗损的原因及检测与修复的方法
1、活塞的耗损——高温的作用以及润滑不良容易造成活塞的磨损。(群部尺寸及活塞销座孔尺寸的改变)
2、检测——利用外径千分尺检测活塞群部的直径,用内径卡检测销座孔直径。
3、修复——活塞发生耗损只能更换。
三、活塞环的检测方法
1、活塞环端口间隙的检测——活塞环置于汽缸中并保持垂直位置,此时开口处的间隙为端口间隙。
2、活塞环的侧隙检测——活塞环置于环槽中,环高与环槽的高度差为活塞环的侧隙。
本课内容小结:
2.连杆的结构分析,发生耗损的原因、检测与修复的方法。3.活塞发生耗损的原因及检测与修复的方法。4.活塞环的检测方法。
教案课时:31-32 课题:曲轴磨损、弯曲的检测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实操让学生学懂如何检测曲轴。
教学重点:
曲轴磨损、弯曲的检测要领。
教学难点:
曲轴磨损如何检测。
教学方式:
实操。
曲轴轴颈磨损、曲轴弯曲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2.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给一根曲轴,量具一套(包括有:外颈千分尺两套、支架百分表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讲述如何用外径千分尺对曲轴轴颈进行检测。
2.学生使用外颈千分尺对曲轴轴颈进行检测同时记录各数据。3.讲述如何用支架百分表对曲轴的弯曲进行检测。4.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弯曲的读数。5.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
1.如何用外径千分尺检测曲轴轴颈的磨损。2.用支架百分表对曲轴弯曲进行检测。
教案课时:33-34 课题:活塞连杆组件的拆卸与检测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实操让学生真正学会活塞与缸壁之间间隙的检测,活塞环端隙、环槽间隙的检测。
教学重点:
活塞与缸壁之间间隙的检测,活塞环端隙、环槽间隙的检测。
教学难点:
活塞环端隙、环槽间隙的检测。
教学方式:
实操。
汽缸盖与汽缸体平面变形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2.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给5A发动机一台,工具、量具各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讲述活塞连杆组件的拆卸要领。2.学生进行操作。
3.讲述活塞环端口间隙、环槽间隙的检测要领。4.学生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记录数据)。5.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
1.活塞连杆组件的拆卸。2.活塞与缸壁之间间隙的检测。3.活塞环端隙、环槽间隙的检测。
教案课时:35-36 课题: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堂上的授课,让学生能学会对冷却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学生能对冷却系统主要部件进行检测与修理。教学重点: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与修理。
教学难点: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测与修理。
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一、冷却系统的组成、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1、冷却系统的组成——散热器、风扇、水泵、水套、节温器、水温传感器、水温表。
2、各部件的作用——散热器:存放冷却液、风扇:改变发动机的冷却强度、水泵:使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流动、水套:发动机存放冷却液的空间、节温器: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路线,从而改变冷却强度、水温传感器:把水温信息传给水温表、水温表;反映冷却液的具体温度。
二、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根据各种类型发动机的要求更换冷却液,如还没达到更换里程但冷却液已变质也应该更换。
三、风扇、节温器、散热器、水泵的检测与修理方法
1、风扇——一旦发生变形,运转时必定产生噪音、振动,所以要更换。
2、节温器——在工作中该打开时不打开,该关闭时不关闭必须要进行检测,经检测故障证实必须要更换,否则无法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3、散热器——散热器应定期进行清洗,散热器出现裂纹可进行焊补。
4、水泵——水泵工作时有噪音可能是轴承损坏,水泵壳体的排泄口如有水蒸气冒出证明水泵内的机械密封装置已经失效,要对水泵进行更换。
本课内容小结:
2、冷却系统的组成、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3、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
4、风扇、节温器、散热器、水泵的检测与修理方法。
教案课时:37-38 课题:冷却系统的的拆装与检测
课型:观摩、实操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冷却系统冷却液的循环路线有一个较清晰概念。
2、通过实操让学生对水泵、节温器的结构更清晰。
3、让学生学会如何检测水泵、节温器。教学重点:
如何检测水泵。
教学难点:
在发动机中冷却液大小循环的路线。
教学方式:
实操。
冷却系统的观摩、水泵、风扇、风扇离合器的拆装与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实操前的安全动员。
2、进行分组(分成八个小组)。
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5A发动机一台、工具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由组长组织:要求每个同学都步熟悉发动机冷却液大小循环过程。
要求们个同学都能说出水泵与节温器在冷却系统中的作用。
2、学生进行操作。
3、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
1、冷却系统的观摩。
2、在发动机中找出冷却液的大小循环路线。
3、水泵、节温器的拆装检测。
4、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教案课时:39-40 课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课型:理论 教学目的:
1.通过授课,让学生对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油的流动过程更清晰。2.通过授课让学生能分析润滑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3.通过授课学生学会对润滑系统主要另部件进行检测。教学重点:
机油泵的检测。
教学难点:
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教学方式:
讲授。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一、润滑系统的组成、作用,润滑油的流动路线
1、润滑系统的组成——油底壳、机油泵、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溢流阀、机油传感器、机油散热器、机油压力表、主油道、分油道。
2、主要部件的作用——油底壳:供机油的存放与散热。集滤器:过滤机油,保护机油泵。机油泵:吸油与压油并保证润滑油的循环流动。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杂质。溢流阀:控制发动机主油道油压。机油传感器:把主油道油压信号传给油压表。机油散热器:降低机油温度。机油压力表:反映机油压力。
3、润滑油流动路线——
二、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
1、油压过低——机油量不足、机油泵磨损、机油滤清器堵塞、机油溢流阀失效、发动机零件严重磨损,配合间隙过大。
2、油压过高——机油量过多、主油道堵塞、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溢流阀失效、零件的配合间隙过小。
三、机油泵的检测方法及修复的方法
1、机油泵的检测——传动齿轮磨损的检测。
2、修复——磨损超于技术要求必须更换。本课内容小结:
2、润滑系统的组成、作用,润滑油的流动路线。
3、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
4、机油泵的检测方法及修复的方法。
教案课时:41-42 课题: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拆装、机油泵的拆卸与检测
课型:实操 教学目的:
通过实操让学生对发动机整个润滑系统、齿轮式与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有个更清晰的了解,并学懂如何检测机油泵。
教学重点:
润滑油的流动过程、机油泵的结构。
教学难点:
润滑油在发动机中的流动过程。
教学方式:
实操。
机油泵的检测实操课
实操教学安排:
1、认识齿轮式与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区别。
2、进行分组(分成4个小组)实操。
实操教具:
每小组分配给5A发动机一台、转子式机油泵,工具一套。
实操教学过程:
1、由各组长进行组织:要求每个同学都能在发动机中准确的找出润滑油流动经过的各个位置。
2、讲述齿轮式机油泵与转子式机油泵结构上的区别。
3、讲述如何对机油泵进行检测。
4、学生动手操作。
5、各小组进行评价与反馈。
本课内容小结:1、2、3、4、拆卸发动机润滑系统。熟悉润滑油的流动路线。
对齿轮式与转子式机油泵进行拆卸,清楚其结构与原理。对机油泵进行检测的。
发动机机械模块总复习
1、发动机传动带与正时带的区别、拆装程序与检查方法?
2、发动机四个冲程活塞的运动方向与进排气门的开闭状况?
3、齿轮式机油泵与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区别?
4、连杆的检测项目?
5、气门什么情况下有间隙、间隙在什么位置、气门间隙的逐缸调整法与两次调整法?
6、冷却系统冷却液的大小循环过程?
7、曲轴磨损检测的项目?圆度与圆柱度如何求?
8、活塞环扩张器的作用?
9、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的作用?
10、如何检测凸轮轴的弯曲、轴向间隙、油膜间隙、凸轮与轴颈的磨损?
11、用什么方法检测发动机缸体与缸盖的泄漏?
12、汽缸与汽缸套的区别?
13、量缸表(内径百分表)的组成与作用、如何使用?
14、节温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5、如何检测活塞的油膜间隙、活塞环的端口间隙与环槽(侧隙)间隙?
16、如何检测机油的量与质量?如何检测机油压力?
17、如何检测汽缸压力(汽缸压力检测的步骤)?
18、如何冲洗散热器?
19、如何进行气门密封的检测? 20、发动机润滑油的流动路线。
21、如何进行汽缸磨损的检测?如何求汽缸的圆度与圆柱度?
22、如何使用气门弹簧压缩器正确拆卸气门组件?
23、用什么量具检测曲轴的弯曲?用什么量具检测曲轴轴颈的磨损?
24、如何检测缸体与缸盖的密封面(平面变形的检测)?
25、凸轮轴的组成。
26、有哪些因素会造成汽缸的磨损?
27、如何对节温器进行检测?
28、如何检测曲轴与凸轮轴轴颈的油膜间隙?
29、如何检测冷却液的量与质量? 30、水泵的作用与泵水原理。
31、支架百分表的作用。
32、刀形尺的作用?厚薄规(塞规)的作用?
33、缸盖、缸体、油底壳分别在发动机什么位置?
34、气门的检测有哪些项目?
35、气门弹簧的检测有哪些项目?
36、什么叫发动机的配气相位?
37、如何测量活塞的直径(检测活塞的什么位置)?
38、发动机总成更换前先做什么工作?
39、曲轴的结构(组成、各部位的连接关系)。
第五篇:发动机教案- - 第4章燃油供给系分解
四、燃油供给系-教案 教案12教学时数:2 重点:混合气成分对汽油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 汽油机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统
第一节 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和燃料
一、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
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的要求,供给不同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燃烧后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
二、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
按照燃料供给方式的不同分为化油器式和汽油直接喷射式。以化油器式为例,它包括: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
三、汽油的性质
简单描述汽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将主要精力放在汽油最重要的指标——辛烷值上,讲清辛烷值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第二节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
可燃混合气是指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其成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精确描述这二个可燃混合气成分表示方法的异同,让学生掌握这二种表示方法的含义。
一、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
通过试验证明,发动机的功率和耗油率都是随着过量空气系数α变化而变化的。
标准混合气
理论上,对于α=1的标准混合气而言,所含空气中的氧正好足以使汽油完全燃烧,但实际上,由于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汽油细粒和蒸汽不可能及时地与空气绝对均匀地混合,因此,即使α=1,汽油也不可能完全燃烧,混合气α>1才有可能完全燃烧。
稀混合气
因为α>1时混合气中,有适量较多的空气,正好满足完全燃烧的条件,此混合气称为经济混合气,对于不同的汽油机经济混合气成分不同,一般在α=1.05~1.15范围内。α>1.11的混合气称为过稀混合气。
当混合气稀到α=1.4 以上时,混合气虽然能着火,但火焰无法传播,导致发动机熄火,所以α=1.4称为火焰传播下限。
浓混合气
当α大于或小于1.05~1.15时,ge↑,经济性变坏。
当α= 0.88时,Pe最大,因为这种混合气中汽油含量较多,汽油分子密集,因此,燃烧速度最高,热量损失最小,因而使得缸内平均压力最高,功率最大,此混合气称为功率混合气。对不同的汽油机来说,功率混合气一般在α=0.85~0.95 之间。α<0.88的混合气称为过浓混合气,混合气无论过稀过浓都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Pe↓,耗油率增加
ge↑。
混合气浓到α=0.4以下,可燃混合气虽然能着火,但火焰无法传播,发动机熄火,所以α=0.4称为火焰传播上限。
三、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作为车用汽油机,其工况(负荷和转速)是复杂的,例如,超车、刹车、高速行驶、汽车在红灯信号下,起步或怠速运转、汽车满载爬坡等,工况变化范围很大,负荷可以0→100%,转速可以最低→最高。不同工况对混合气的数量和浓度都有不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小负荷工况-要求供给较浓混合气α=0.7~0.9量少,因为,小负荷时,节气门开度较小,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量较少,而上一循环残留在气缸中的废气在气缸内气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多,不利于燃烧,因此必须供给较浓的可燃混合气。
(2)中负荷工况-要求经济性为主,混合气成分α=0.9~1.1,量多。发动机大部分工作时间处于中负荷工况,所以经济性要求为主。中负荷时,节气门开度中等,故应供给接近于相应耗油率最小的α值的混合气,主要是α>1的稀混合气,这样,功率损失不多,节油效果却很显著。
(3)全负荷工况-要求发出最大功率Pemax,α=0.85~0.95,量多。汽车需要克服很大阻力(如上陡坡或在艰难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往往需要将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全开,发动机在全负荷下工
作,显然要求发动机能发出尽可能大的功率,即尽量发挥其动力。性,而经济性要求居次要地位。故要求化油器供给Pemax时的α值。(4)起动工况-要求供给极浓的混合气α=0.2~0.6量少。
因为发动机起动时,由于发动机处于冷车状态,混合气得不到足够地预热,汽油蒸发困难。同时,由于发动机曲轴被带动的转速低,因而被吸入化油器喉管内的空气流速较低。难以在喉管处产生足够的真空度使汽油喷出。既使是从喉管流出汽油,也不能受到强烈气流的冲击而雾化,绝大部分呈油粒状态。混合气中的油粒会因为与冷金属接触而凝结在进气管壁上,不能随气流进入气缸。因而使气缸内的混合气过稀,无法引燃,因此,要求化油器供给极浓的混合气进行补偿,从而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有足够的汽油蒸汽,以保证发动机得以起动。
(5)怠速-是指发动机在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以最低转速运转,此时混合气燃烧后所作的功,只用以克服发动机的内部阻力,使发动机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汽油机怠速运转一般为300~700r/min,转速很低,化油器内空气流速也低,使得汽油雾化不良,与空气的混合也很不均匀。另一方面,节气门开度很小,吸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量很少,同时又受到气缸内残余废气的冲淡作用,使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因而发动机动力不足。因此要求提供较浓的混合气α=0.6~0.8。
6)加速工况
发动机的加速是指负荷突然迅速增加的过程。要求混合气量要突
增,并保证浓度不下降。当驾驶员猛踩踏板时,节气门开度突然加大,以期发动机功率迅速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量和流速以及喉管真空度均随之增大。汽油供油量,也有所增大。但由于汽油的惯性>空气的惯性,汽油来不及足够地以喷口喷出,所以瞬时汽油流量的增加比空气的增加要小得多,致使混合气过稀。另外,在节气门急开时,进气管内压力骤然升高,同时由于冷空气来不及预热,使进气管内温度降低。不利于汽油的蒸发,致使汽油的蒸发量减少,造成混合气过稀。结果就会导致发动机不能实现立即加速,甚至有时还会发生熄火现象。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就应该采取强制方法。在化油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强制多供油,额外增加供油量,及时使混合气加浓到足够的程度。
课堂小结: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① 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是复杂的,各种运转情况对可燃混合气的成分要求不同。
② 起动、怠速、全负荷、加速运转时,要求供给浓混合气α<1。
③中负荷运转时,随着节气门开度由小变大,要求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0.9~1.1。汽车正常行驶时,在大负荷、中负荷工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化油器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当进入大负荷范围内,混合气又由稀变浓,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
课堂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① 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是复杂的,各种运转情况对可燃混合气的成分要求不
② 起动、怠速、全负荷、加速运转时,要求供给浓混合气α<1。
③中负荷运转时,随着节气门开度由小变大,要求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0.9~1.1。汽车正常行驶时,在大负荷、中负荷工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化油器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当进入大负荷范围内,混合气又由稀变浓,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
教案13学时:2 重点:电动汽油泵的的构造与工作、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汽油泵的定压不定量供油特性
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可用口吹二条纸条中间,形象地展示空气流速与压力的关系来突破;汽油泵的定压不定量供油原理可以利用其液压系统中调压阀的工作原理引导讲授。
第三节
汽油供给装置
一、汽油供给装置的功用
二、汽油供给装置的组成:(由课件展示讲授)
三、汽油供给装置的构造(课件展示构造)1、2、3、油箱: 汽油滤清器 汽油泵
(1)膜片式汽油泵(课件展示讲授)(2)电动汽油泵(课件展示讲授)
第四节
空气滤清器
一、空气滤清器的功用
二、空气滤清器的构造(课件展示讲授)
第四节 化油器式供油装置
一、基本组成(课件展示讲授)
二、化油器的工作原理(课件展示讲授
教案14学时:2 重点:主要装置的构造特点 难点:各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
解决办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简单化油器的知识加以引导,让学生们认识到各种工作装置不过是利用此原理在不同位置上开设了喷孔(主供油装置除外)
三、化油器的工作装置
1、主供油装置:(用课件展示构造及原理)
利用泡沫管吸入空气至主量孔后方,从使主量孔前后的压力差减小,燃油的流出速度下降,混合气变稀,同时使燃油形成泡沫汽油,改善混合气的形成质量。显然,节气门开度越大,进入泡沫管中的空气越多,燃油越稀。满足中小负荷时,随着节气门的开度增大,燃油逐渐变稀的要求。
由上可见,主供油装置的工作特点是: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加,混合气的浓度逐渐下降(变稀)。
启发: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加,单位时间耗油量也会下降吗?为什么?
试想:为了达到随节气门开度增加,混合气变稀的目的,还有什么样的结构可供采用?
1、怠速装置(用课件展示构造及原理)
先不展示结构,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怠速时化油器有什么最明显的特征——————节气门开度最小
此时主供油装置能否工作?
在什么位置采取措施可以满足怠速供油的要求? 可见,此时,节气门后方的气体压力很低,可否利用? ————————引入怠速装置的结构(用课件展示)怠速装置:
为满足怠速时供油的要求,利用怠速时节气门后高真空度吸油,为过渡圆滑,设过渡喷口。
2、起动装置(用课件展示结构及原理)
启发:采用如此构造,其作用原理是什么样的?此时哪些装置可能参与供油?
(同学们可根据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思考)
总结讲授:设置阻风门,增加冷起动时真空度,此时主喷孔、怠
速喷孔、过渡喷口一起供油。此时混合气是浓的还是稀的?
教案15学时:2 重点:工作装置的结构 难点:工作装置的原理
解决办法:注意通过化油器各工作装置的工作条件引导学生分析,进而利用课件展示加以讲授
3、加浓装置
引导:在主供油装置的基础上,想加消浓混合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实现?
化油器上的哪个元件最能说明负荷增大到什么程度?——节气门
(1)机械式加浓装置 展示课件,讲授原理
当节气门开大时,加浓阀位置随节气门开度变化,推杆向下泵油,增加主喷口的喷油量。(实际上相当与加大了主量孔,这岂不使主量孔的出油量受不到限制?——功率量孔)(2)真空式加浓装置
启发:节气门的开度除了反映在节气门摇臂上之外,还有什么参数可以反映这种状态?——————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 展示课件,讲授原理
利用节气门处的真空度,控制加浓阀的开启,增大主量孔处汽油流量。除负荷增大时节气门后方的真空度会下降之外,什么因素还会导致如此结果?
当负荷虽然不大,但发动机转速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真空式加浓装置也起作用,这一作用称为它的补偿作用。因些真空加深装置必须设量孔才能正常工作!
4、加速装置
汽车要加速超车时驾驶员会采用何种操作动作?——急踩节气门 在喉管处设置加速喷孔,当节气门突然开大时,活塞阀向下泵油,加速喷口喷油,提供加速时额外的燃油量。什么样的结构措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展示课件,说明其工作原理
节气门缓慢下移时,加速泵内的油压较低,不足以压闭进油阀,加速泵的内的油液经进油阀流回浮子室;当节气门快速下移时,泵内油压迅速上升,压闭进油阀,油压克服重柱重力,经加速喷嘴入喉管,加浓混合气。
5、化油器附属装置(通过课件展示讲授)
(1)多重喉管(2)平衡管
教案16 学时:2 重点:化油器的各装置不同工况下的协同工作
难点:化油器构造细节
重点、难点解决办法:先复习化油器的工作装置,并强调各工作装置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课件展示),以便在讲总体工作时引导,方便学生理解,当启而不发时,随时切换到该幻灯片引导学生思考。
四、现代化油器的结构
1、化油器的总体结构特点(利用课件展示)
通过对化油器结构课件的观察,初步了解化油器的结构特点,并将之与化油器的各工作装置相比较,简单说明实际化油器是由各工作装置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的协同工作,构造了化油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
2、化油器的工作状态
(1)起动工况
① 冷起动工况:节气门微开,阻风门全关
试想:二个可操纵的零件处于这种状态时,什么装置应该起作用? 启发:节气开度很小时,哪里真空度较高?
阻风门是什么元件?它关闭时什么装置起作用? 展示课件,观察此时化油器工作装置的状态,并讲授其工作。② 中负荷工况:节气门处于中等开度:小于80%高于怠速
展示课件并启发:中等负荷是汽车发动机经常工作的工况,应该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节气门处于此开度下,什么装置应该起作用?
对照计时课件讲授其工作过程
③ 化油器大负荷工况
节气门开度大于80% 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此时主供油装置起作用否?
应该有什么装置参与供油以加浓混合气? 此时主供油装置、机械式省油器、真空式省油器同时起作用,相当于主量孔变大了,出油量增多,而实现加浓。(谁来限制最大供油?)④ 加速工况:节气门迅速开大
化油器的工作装置中哪个的工作与节气门的运动速度有关?
教案17课时:2 重点:电控系统的功能、原理 难点:喷油时序
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喷射时序,必须先让学生重新回顾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四个过程,然后再讲时序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