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管理概论
★ 课堂讨论
一、学习管理学对于我们大学新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结合实际谈谈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时间的计划和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的领导与激励等问题的学科。
3.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主要是指管理者,也就是一个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4.管理客体:管理客体是指管理的对象,也就是管理的接受者。5.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效能。
一、选择题
1.管理的主体是(C)
A.领导者
B.管理者
C.人
D.领导
2.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从(D)开始的: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3.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B)A.领导职能 B.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组织职能 4.相传有个这样的商人,他在卖马的时候一直说,允许顾客任意挑选马匹,但需要符合一个条件,即只能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一匹。在此例中,顾客拥有的决策权限:(B)A.很大,因为他可以任意挑选马匹。
B.很小,因为他的决策前提受到了严格控制。
C.无大小之别,因为这里顾客只是在买马,而不是在作决策。
D.无法判断,因为决策权限大小取决于所作决策的类型与重要程度。5.概括而言,管理学原理的学科性质有:(C)A.社会应用性 B.管理效果的不确定性 C.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 D.管理效果对经验的依赖性 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C)A.艺术性和科学性 B.基础性和边缘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普遍性和重要性 7.基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B)A.计划 B.技术 C.协调 D.决策
三、是非题
1.管理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
2.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对管理效果起决定因素的是信息。(×)3.环境不确定性越大,计划就越需要精确。(×)
4.管理的艺术性指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5.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而组织中不一定存在管理。(×)6.决策是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中心环节。(×)
四、简述题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协调等环节来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1)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2)管理是由若干职能构成
即由计划、组织、指挥、领导、协调和控制等职能组成。(3)管理是整合资源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信用、时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通常包括哪些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答:管理通常包括一下主要活动:
(一)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动所作的安排和部署,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二)决策
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三)组织
从静态意义上讲,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从动态意义上讲,组织是围绕一定目标,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安排群体成员的职位,确定其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其具有较高效率的群体素质。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还是管理的基础工作。
(四)人事
管理学中的人事是指组织根据任务需要,通过选拨、培训、开发等活动为组织各部门、各岗位配备合适人选的活动。
(八)协调
法约尔认为,协调即和谐统一,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适当,以便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九)创新
管理的创新体现在管理的活动过程中。
(五)领导
组织需要有权威的管理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六)激励 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和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七)控制
控制的工作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它们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离开了这些职能来谈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3.管理有什么作用? 答:
1.管理可以增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
2.管理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管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习管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管理的误区
某个保健品集团总裁曾经相当辉煌,被冠以“杰出青年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从1991到1994年这四年间,该公司已累计完成销售额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用当时的记者话说,该公司的成功秘诀在于:不追求产值,追求利润;追求市场占有率,破除生产能力扩大之传统模式;破除大规模负债经营模式,依靠自身滚动经营等等。其实真正秘诀在于:广告轰炸、人海会战。用当时总裁的一句话说:“最优秀的人是商人,最优秀的商人是广告人。”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该公司1991年投入12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400万元;1992年投入100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6000万元;1993年投入8000万元广告费,其利润是2亿元。但1994年下半年起,保健品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且混乱。这个时候,该总裁感觉到市场经济的残酷,开始把眼光转向公司的内部管理,这才发现公司的内部管理非常混乱,根本无法应付当时激烈的竞争。香港一家咨询公司对该公司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认为该公司存在四大缺陷:一是管理混乱,管理的帐务不实;二是缺乏拳头产品,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三是缺乏长远规划;四是资本不实,只是靠大量的广告费用获得的丰厚利润。总裁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下决心痛改全非。问题:
1.阐述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任何集体都需要管理,管理是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管理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包括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风险管理、人事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它的内涵非常广范。在集体活动中,没有管理活动的协调,很难达成集体一致的目标。
2.你认为导致一个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提示: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都是公司成败的关键的资源。但这些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都离不开管理。本案例中公司失败的启示是:公司的经营活动要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为基础,不能盲目的投入,这也就是管理的计划是最重要的职能。
案例
二、向蚂蚁学管理
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邦纳保(EricBonabeau)和梅耶(ChristopherMeyer)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分析,从蚂蚁和蜜蜂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管理学知识。
(1)蚂蚁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蚂蚁一般多是集体行动,如果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它就会通过散发出一些激素呼唤更多的蚂蚁来协助把食物搬回家。另外蚂蚁在搬运食物的过程中都能找出最短路线,以便尽快地搬回家。举例来说,当发现食物时,两只蚂蚁同时离开巢穴,分别走两条路线到食物处。较快回来的会在其路线释放出较多的化学外激素作为记号。因此,其他同伴闻到较重的味道时,自然就会走较短的路线。运用这个简单原则,可以解决复杂问题。例如,电信网络从夏威夷到巴黎必须经过很多节点,聪明的系统必须能自动避掉塞车的地方。惠普实验室发展出一个方法,设计大批软件使用者不断流动,在网络间留下资讯,就像蚂蚁留下外激素一样,电话就追随这些资讯来连接。当一个路线塞车,这条路线的使用者也会塞车,自然发出讯号,这条路线就放弃,电话改走比较顺畅的路线,让塞车迅速缓解。
(2)蚂蚁注重弹性分工。一只蚂蚁搬食物往回走时,碰到下一只蚂蚁,会把食物交给它,自己再回头,碰到上游的蚂蚁时,将食物接过来,再交给下一只蚂蚁。蚂蚁要在哪个位置换手不一定,唯一固定的是起始点和目的地。
一家大型零售连锁店 就运用这个模式,来管理其物流仓储中心。以前该仓储中心用区域方式来捡货,除非上一手完成工作,下一手不能接手。以书为例,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商业书,另一个人专门负责装儿童书。问题是每个人的速度可能差距非常大,订单对每一种商品的需求差异也有大小,因此总有人在等待别人完成才能接手。
经过研究,该物流中心改用“蚂蚁模式”一个人不断拣出产品,一直到下游有空来接手工作后,再回头接手上游工作。研究人员用电脑模拟运算发现,运用这个模式时,应该将速度最快的员工放在最末端,速度最慢的放在一开始,如此是最有效率的。该仓储中心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力比之前提高了30%。
两位学者指出,这种蜂群智慧有三种优势:
一、弹性,可以迅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强韧,即使一个个体失败,整个群体仍然可以运作;
三、自我组织,不需要太多从上而下的控制或管理,就能自我完成工作。这些正是今天多变的环境中企业最需要具备的特质。
问题:你从蚂蚁身上学到了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管理有什么启示? 提示:蚂蚁的启示:
(1)蚂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蚂蚁具有弹性的分工与合作。对我们今天管理的启示:
(1)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建立一种柔性化组织,也就是说组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实践训练
你身边有哪些现象是管理现象?你认为我们所学到管理学知识对这些管理现象的处理是否有用?如果要你经营一家服装店,你将用什么管理理念来指导你的经营?
第二章
管理理论
★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管理者来说有什么启发?
二、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对我们今天“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有什么积极意义?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人类行为有关的科学组成的学科群,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测人的行为,并为实现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服务。
2.经济人:麦格雷戈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
3.社会人:社会人假设是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一种人性假设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4.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5.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价值观体系。
6.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地学习、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能力的组织。
7.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主要研究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8.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二、选择题
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A)
A.泰罗 B.韦伯 C.孔茨 D.马斯洛
2.巴纳德代表的是:(C)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过程学派
3.最早对管理的具体职能加以概括和系统论述的是:(B)A.泰罗 B.法约尔 C.孔茨 D.韦伯
4.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A)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6.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7.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是:(B)
A.管理过程学派 B.权变理论学派
C.社会合作学派 D.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8.权变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A.权宜之变的理论 B.有关权利的理论 C.关于领导的理论 D.关于权力变化的理论
9.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具体体现:(A)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10.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说哪一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性。(B)A.领导职能 B. 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 组织职能
三、是非题
1.现代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上要追求组织的利润而不需注意社会价值。(×)
2.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3.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4.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的观点的是法约尔。(×)
5.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切斯特*巴纳德。(×)6.“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在霍桑试验中发现的。(√)7.在任何正式组织中都有可能存在非正式组织。(√)
8.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9.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完全统一的。(×)
四、简述题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科学管理的贡献和局限是什么? 答: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科学选人、标准化、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研究、例外管理等六个方面。
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
1)科学管理最大的贡献是提倡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管理方法 由于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步普及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根本变革。其意义是历史性的,也是最具空前性的。科学管理是管理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提出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形成。
2)泰勒和他的同事创造并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如时间动作的研究和差别计件工资制。
3)泰勒强调雇主和雇员的合作精神 泰勒科学管理的缺陷: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并认为工人是“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金钱收入。
2)泰勒的科学管理只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2.简单论述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对管理理论发展有何贡献?
答: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
1)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开辟了管理理论的新领域,是管理思想发展过程的又一大里程碑。
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抛弃了传统管理理论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而注重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管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业生产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人的因素。2)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强调意见沟通,改善人际关系,要求管理者改变对员工的态度和监督方式,同时倡导下属参与企业的决策,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工作是很有积极意义。
3.简单论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试论述它对今天的管理有什么启发?
答: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1)强调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5)系统思考
(4)建立学习型组织(3)愿景管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今天管理的启示:
提示:学习型组织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组织,任何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学习。对于组织的管理来说,首先要建立学习型团队;其次,在组织中确定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组织有了目标,组织成员才有动力。
4.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联系:(1)泰罗与法约尔都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都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他们的管理理论都是属于古典管理理论。(3)他们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理论的,很少考虑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管理。区别:
(1)泰罗是从技术的层面研究管理;法约尔是从做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如何来进行管理的角度研究的,其管理理论具有一般性。(2)他们研究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这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泰罗一直从事技术性工作,而法约尔却一直担任企业的高层管理者。5.假如你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你将如何贯彻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是如何将社会责任管理意识贯彻到你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提示:从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的内容来论述。★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新业公司的效率
新业批发公司的产品销往6个省市中的500多个零售商。批发业务的一个主要赢利因素就是尽快满足用户的定单。零售商一旦发出定单,就希望尽快到货,假如在交货有任何耽搁,他们就会寻找其他批发商订货。
新业公司的经理黄胜上月刚完成对公司的整改。首先他对所有货品作了新的安排,以便使那些需要快递的货品尽可能地安置在最靠近装货码头的那些仓库中。第二,他引入了新的库存控制制度,所有重要的原始记录都由电脑储存。第三,对一些办公室作了新的安排,并配备了新的办公设施。此外,在工作场所还播放一些轻松悦耳的乐曲。
自从作了这些改变后,黄经理对公司的营运绩效十分关注。记录显示公司的交货期由原先的四天减少到了三天,赢利率增加到27%。当然,这种改革后的成效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目前还很难断言。但黄经理相信绝大部分效率的提高应直接归功于他在工作环境中引入的改革。
问题:
1.黄经理在这次变革中应用了哪些主要的管理方法?是管理科学,一般科学,还是行为科学?
答:黄经理在这次变革中既应用了科学管理的方法又应用了行为科学理论。2.这些工作上的变革对职工的行为有何影响?请解释。
答:这些工作的变革对职工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他引入了新的库存制度,这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效率;其次在工作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给员工一个轻松的环境,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
3.对于管理过程的理解是否有助于黄经理进行这些工作上的变革?还有哪些方式能帮助他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你认为这次盈利利率的提高,究竟是临时性的提高还是长期趋势?
答:对于管理过程的理解是有助于黄经理进行这些工作上的变革。黄经理注意从环境和工作方法的的角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这种方法在长期来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作为黄经理来说,还要关注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通过多种措施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士气。
案例二
企业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某市企业管理协会厂长经理工作研讨会上,有两家公司的经理分别谈了他们在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些经验。
方兴公司的经理认为,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首先管理者要把员工看做是自己人。只有员工们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服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总经理如果碰到什么问题,都主动与员工商量解决;平常也十分重视员工需求分析,为生产、娱乐创造机会和条件;每当员工过生日就通过电台祝贺;如果员工生儿育女,厂里就派车接送并送上贺礼。在方兴公司,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日益兴旺。
方太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必须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注重员工培训,实行合理的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总经理在企业时,员工们都十分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也日益兴旺。
问题: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你将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有效地管理? 提示:每一种管理方法都有它的合理之处。第一个公司利用“以人为本”的管理办法,这种方法能够给员工以“家”的感觉;第二个公司利用“制度化”的管理办法,也有的合理之处,至于采取哪种方法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相结合,是一种最好的管理办法,既要利用制度又要人性化的方法来管理。
案例五:
L公司行为科学应用
L公司是一家电器生产企业,多年来在市场上有不俗的表现,消费者也颇为认可。2005年,公司张总经理因年龄已大,身体也不够好,提出了辞职退休的要求。董事会再三挽留不住,只得另外聘任年轻有为的李志强先生为公司新的总经理。临别时,张总告诉他的后任李强先生:“我公司过去之所以取得良好的业绩,在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了相当大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全依赖公司员工上下一条心,有很强的凝聚力;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希望李总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对于张总的一番话李强颇为赞同,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为自己过去虽然也做过一些高级管理工作,但大都与业务有关,如何激励员工保持凝
聚力的确未曾很好实践,也缺乏经验。李强走马上任后对公司各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召开了一些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公司一般员工的座谈会,了解情况。一个月后一个增强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增强员工协作与努力的方案在李志强的脑海中形成了,于是他召开了总经理办公会议,诸副总们、部门经理们一起讨论他的方案。“各位同事,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到L公司的确是在各方面都有骄人业绩的公司,管理方面尤其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的确应归功于全体员工上下一条心,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业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努力。这方面我们应该继续下去,即过去各种好的做法可以不变,大家可以大胆地照原来的惯例进行工作。
我也注意到成绩的背后,在经验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员工间、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纠纷近来时有出现,纠纷出现是正常的,问题是解决的方法。我们原来采用的方法是由上级或上级部门裁决,裁决后尽管纠纷各方面都服从了,但我知道其中一定有一方心中不痛快或不服帖,如果长此以往,必定会使我们公司凝聚力强、上下一条心的集体精神遭到破坏。把青蛙扔进开水锅里它倒死不了,因为它能马上跳出来;而把青蛙放进温水里慢慢加热使它在不知不觉中送了命。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解决员工间、部门间工作纠纷的新方案。具体地说,就是纠纷双方自己坐下来协商解决,即自我管理。”
望着下属们不解的眼光,李志强清了一下喉咙,继续说:“公司专门设一大房间,注意,这房间我特请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来布置。凡发生工作纠纷的各方请自动一起到那个房间坐一坐,我相信,最终一定是各方心情愉快,纠纷圆满解决。”
李强的话刚结束,下面就像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好像天方夜谭一般,充满了迷惑。“这样吧,我先带大家参观一下这个房间,然后我们再接着开会。”李志强笑嘻嘻地说着,便起身招呼大家跟他走。大家来到了那间神秘的大房间,有一位工作人员打开了门,让大家进去。
原来这间大房间被分隔成四小间,一间套一间。进入这大房间先得进第一小间,第一小间迎面立着的一个屏风上装有一大块玻璃镜,绕过镜子几步就进入第二小间;第二小间的门口挂着一个大沙袋,非得推着它人才能进去;第三小间的墙上挂满公司历年所获各种奖状,公司优秀员工的事迹与照片,公司各年业绩的图示等等;第四小间就是几个沙发和小桌椅,旁边还有可自取的咖啡、茶、饮料等,似乎就是一个小会议室,另还有一扇门可供外出。
李强带着他们回到会议室,这下可好了,大家议论了开来„„。
问题:
1.李强总经理的新方案是基于什么理论,为什么这么做? 答:李强总经理的新方案是基于行为科学理论。他想借助行为科学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士气。
2.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员工与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矛盾冲突? 答:员工与部门间因工作产生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作为领导者,应该多与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多了解企业。
3.如果你是李强,你将采取什么方法激励你的下属?
答:可以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实践训练
就你所在的城市调查一些企业,通过观察与访谈的方式了解这些企业采取哪些管理理论来指导企业的日常活动?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是如何看待管理理论的?比较跨国公司和本土的公司在管理方面有什么区别?通过调查研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第三章 管理心理 ★ 课堂讨论
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作为学生应如何配合学校凸现学校形象(讨论时注意收集学生讨论中的优缺点)?
提示:可以根据人的知觉特征去考虑,如人们对校容、学风的要求等。
二、如何在工作中给客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提示:可以从人的知觉特征、社会偏见等方面考虑,如人们对工作效率的要求、礼貌的要求等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2.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实际上与上述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5.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作出对其全面的评价。它往往在对人的道德品质的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
6.社会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7. 以己度人: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他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
8. 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9. 归因: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然后通过解释、控制和预测与内外原因相关的环境,来达到解释、控制和预测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的目的,这就是归因。
10.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
11.气质: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12.能力: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13.性格:性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4.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15.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一个人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自己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16.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7.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工作的行为倾向表现在对工作的需要、动机、自觉性、责任感、积极性、目标导向等。
18.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它包括三个部份:一是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二是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三是渴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资格。
19:工作参与度: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在影响知觉方面最相关的个人因素是:(AC)
A.兴趣、B.知觉对象 C.需要和动机 D.知觉情境 2.社会知觉包括的内容:(ABC)
A.对人的知觉 B.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社会组织的知觉 3.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BD)
A.人们的心理活动归因 B.人们的行为活动归因
C.人们过去行为的归因 D.人们的未来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4.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1974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他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把成功或失败作以下归因:(ABCD)
A.个人努力程度大小 B.个人能力大小,C.任务(事业)难度大小,D.机遇状况的好坏。5.性格的类型有:(BD)
A.多血质和胆汁质 B.敏感型和情感型 C.沾液质和抑郁质 D.思考型和想象型
6.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价值观可分以下类型:(BC)A.经济性价值观 B.自我中心型价值观
C.现实主义型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态度的构成包括:(ABD)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理智成分 D.行为倾向 8.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过程分为:(ACD)A.顺从、B.遵守 C.同化 D.内化 9心理学家认为改变人格的方法有:(AC)A.自我洞察方式 B.主动接触
C.换位思考 D.行为模仿
三、是非题
1.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因此知觉和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2.知觉对象与背景在某些特征上越接近,也越容易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3.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4.归因理论认为: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这样的不稳定的外因,会使人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使人的积极性提高。(√)
5.国外有人把个性分为A型、B型两大类,所谓A型的人具有冷漠、迟钝、稳定、细心的气质特点;所谓B型的人具有热情、灵敏、粗心、急躁的气质特点。(×)
6.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只表现为量的差别,质的差别是区分不了的。(×)
7.西方的管理者认为,如果一种单一的高能量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A型个性的人最有成效。而如果创造性、思维和谨慎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B型个性的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8.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行为的心理基础。(√)
9.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对各种工作行为没有任何影响(×)
10.毫无疑问,工作满足感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四.简述题 四.简述题
1.举例说明知觉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知觉的?
答:不同的个体看到相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很多因素影响到知觉的形成甚至有时是知觉的歪曲。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知觉者、知觉目标或对象以及知觉发生的情境三个方面。例如对戏剧感兴趣的人往往会注意橱窗里的戏剧杂志,使之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对戏剧不感兴趣的人则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杂志。
2.社会知觉有哪些偏见?请举例说明如何避免人们对你的偏见。
答:社会认知过程中对人对事不全面的看法,就属于社会知觉中的偏见。这些偏见主要有: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实际上与上述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4)社会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5)以己度人
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他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
(6)知觉防御
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
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在各方面注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避免别人对你产生偏见。如不与坏人在一起,这样别人就不会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你看作成这些坏人,对你产生偏见了。
3.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的观点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
答:维纳认为,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这样的不稳定的外因,会使人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于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使人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坚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受到以下启发:要对人们的行为要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或者帮助他们产生正确的归因,这样才能正确引导人的行为。4.如何结合人的气质差异做好管理工作?
答:(1)普遍工作,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高低。决定工作成的关键是其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因素,而不是气质特点。因此对普遍工作岗位的人选和考核不应以气质为主,而是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因素。
(2)根据职工的气质特征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有助于职工扬长避短,发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
西方的管理者认为,如果一种单一的高能量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外向型个性的人最有成效。而如果创造性、思维和谨慎是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那么选择内向型个性的人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3)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4)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5)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5.如何结合人的能力差异做好管理工作
答:(1)掌握好各类职工的能力标准,合理选聘和考核人才。
(2)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职工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能力的训练。(3)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量材录用,并与实际工作要求相匹配。
6.人的性格对管理有何影响?举例说明如何管理性格不同的员工? 答;人的性格对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格与人际关系: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是使企业和单位人际关系和谐,有凝聚力的重要心理品质;相反,对人冷淡、刻薄、嫉妒、高傲,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扯皮、拆台、凝聚力差与士气低落的局面。
(2)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
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又同人的某些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抱负水准高,适应能力强,有革新开拓精神,有时难免武断;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和竞争性也差。
(3)性格与效率 没有好的性格品质,为人懒惰、浮躁、对知识不求甚解、浅尝辄止,那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会很高
(4)人格与领导类型
民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使人产生积极、友好、合作、独立、直爽、社交情绪稳定等性格;放任型领导与教养方式会产生无组织、无纪律、无目标、放任自流的性格。
对于不同性格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对于有个性的员工,应尊重他的个性和特点,要有宽宏大量的心态,不能以权威压人;懂得去引导他们,但是在与他们沟通时要避免过分的热情;表示对他的信任,做到恰当地放权; 7.价值观有哪些类型?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必须树立哪些现代经营管理观念?
答:价值观的类型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不同对象分 价值观可分为个人、集体、社会价值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划分
1)理性价值观
它以知识真理作为中心。2)经济性价值观
它以有效实惠为中心。3)政治性价值观
它以权力和地位为中心。4)社会性价值观
它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5)审美性价值观
它以外形协调匀称为中心。6)宗教性价值观 它以信仰为中心。
(3)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
1)反应型价值观
只对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作出反应,而不考虑其它条件;忠诚型价值观:喜欢按部就班地看待问题和进行工作,喜欢有一个友好而和睦的集体。
2)自我中心型价值观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意做任何工作;顺从型价值观:这种人工作尽心尽职,勤勤恳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重视公平和安全的监督方式。
3)权术型价值观
这类人重视现实,好活动,有目标,喜欢成就和进展;社交中心型价值面:此类人重视工作集体气氛的和谐,喜欢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把人际关系看得比自己的发展更重要。
4)现实主义型价值观
这类人喜欢自由和创造性的工作和灵活性的工作,喜欢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的机会,把金钱和晋升看为次要。(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
经营管理价值观是对经营管理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1)最大利润价值观
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财富的增加。
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也称委托管理价值观,它不仅要考虑利润,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3)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也称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这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是在企业文化提出的时候产生的,它包括顾客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成本观念、效率观念、环保观念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经营管理者既要重视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用,又要使经营管理工作适应人们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同时又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诸如:经济效益观念、时间和信息观念、效率和创新观念、流通观念、人才开发观念、质量第一和市场竞争观念等。
8.影响人们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态度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下列因素是影响人的态度形成及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1)需要和愿望满足与态度形成(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3)个体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4)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
(5)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9.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哪些?
答:态度改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传播和沟通的方式灌输新的知识
(2)个人与团体关系的改变
(3)改变人格的方法
1)自我洞察方式(Self-insight Procedure)态度的形成与欲望的满足有关,人们用不同方式的态度,达成其不同的目标。要想改变他人态度时,若能协助对方了解他本身的真正动机,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2)强迫接触 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只要创造条件让对方多接触,在共同的生活中增进了解,将有助于态度的改变。3)角色扮演 个体所扮演的角色对其所持的态度有极大的影响。例如,让护士扮演病人的角色,有助于了解病人的感受,而改变其对病人的态度。正如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就可以了解他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10.工作满足感对工作绩效有哪些影响?
毫无疑问,工作满足感会影响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因此,即使从低的标准着眼,管理者也应重视员工的满足感。具体说来,工作满足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主要如以下:
1.对生产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满足感和生产力的关系受一些中介变量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员工
的行为是否受外界的控制。当不受外界因素控制时,两者的关系才较强。另一个因素是工种。对于职位阶层较高或主要靠脑力或智慧从事工作的员工而言,工作满足与生产力的关系才比较密切。
少数研究认为,“生产力导致工作满足,而不是工作满足导致生产力”。2.对旷工与辞职的影响
2.对旷工与辞职的影响
工作成绩好,能受到组织的重用,并得到较好的待遇,即使对工作仍有所不满,也不一定会辞职,故很难预测;至于工作成绩差的员工,组织不会重用,甚至巴望其离职;若员工也不满于工作,则离职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3.对工作不满的表现形式 员工对工作不满时,往往会有多种反应形式,并非简单地递交辞职书。然而,不递交辞职书而是采取其他方式表达不满,有时会使组织更难于处理。这些方式包括抱怨、情绪抵触、旷工、迟到、怠工、错误率增加,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对工作的不满也可能表现为提意见或建议,指出症结,主张建设性改革,甚至即便有所不满,仍尽力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形象。作为组织管理者,应当努力诱导积极反应,并借此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管理,消除不满情绪。★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如何转变老员工的态度?
李梅是一位女士,三年前毕业于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就业于海信公司人力资源部。海信公司技术部前任经理违反公司规定被免职,李梅被任命到该部担任经理。该部员工全都是些懂技术的男性,且工龄大多都比李梅大,而作为技术部经理的李梅却不太懂技术。因此,员工在工作上不执行李梅的命令是常有之事。最麻烦的是前任技术部经理经常到部门来,或者下班常拉部门的人去喝酒,说一些对公司不利的话,使得员工的情绪相当不稳定。面对这些问题,李梅有点不知所措。
问题:
1.影响人们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态度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下列因素是影响人的态度形成及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1)需要和愿望满足与态度形成(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3)个体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4)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
(5)社会文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2.面对李梅的情况,你能给她什么建议?
提示:可以采取 “以柔克刚”的领导艺术。现在,李梅面临的是一群在技术经验上比自己更强,资历比自己更老的男同事,要他们非常轻易得臣服在李梅这个刚刚入道不久的女士手下,也的确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如果李梅采取高压的方式,可能反而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加增添同仇敌忾的决心。李梅如果不早点想办法化解他们的怨气,让他们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以及李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真的抱成了团,以一种“民不
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心态来对抗李梅,那么李梅最后极有可能众叛亲离,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或者是调岗或者是走人。而如果李梅能够调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者问题不但不会像李梅描述得那样复杂,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圆满。试想,李梅是一个女士,而你的下属都是男士,男人最怕的就是温柔体贴的女士的求助,如果李梅能够放下自己管理者的架子,在平时的时候多多向你的属下请教问题的时候,相信你的下属一定会不忍心拒绝你的,这样不仅仅你的业务知识能够很快提升,同时你也能够获得礼贤下士的好名声,最大限度获得属下们的情感支持。另外,女士的最大优势在于细心和体贴,而男士在工作中最希望得到的也是上司最悉心的关切,如果李梅能够便换一个角度,经常从一个补充者的角度帮助下属更好完成工作,相信李梅也一定会很轻易得既提高工作绩效,又获得下属的信赖和支持。
案例二
管理性格不同的员工
1.有一个业绩非常优秀的员工,个性非常强,总是孤芳自赏、不合群。其他员工对这个员工有所不满,这个员工自己也觉得不愉快。部门经理起初感到很头疼,后来发现这个员工对金融领域非常熟悉,就经常请教他这方面的问题,逐渐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安排他开讲座,让他给同事们介绍一些金融知识,最后这个员工逐渐融入到集体中。
2.有个女孩子的父亲是一名政府官员,他希望自己的女孩儿能够得到锻炼,于是在女孩毕业后安排她到一家大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技术部的部门经理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一开始他就和这个女孩谈话,表示非常欢迎她的加盟,同时明确指出会对她严格要求,希望她不要辜负父亲和公司对她的期望。一个月后这个女孩感到工作压力太大,受不了,想打退堂鼓,这时部门经理直接找这个女孩的父亲,向他说明情况,征求他的意见。女孩的父亲就给女儿压力,要求她坚持下去好好做,不要给自己丢脸,最后这个女孩坚持了下来,认真工作,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
3.某大型企业的信息部有一个爱挑剔的员工,信息部门的主任说:“既然你这么爱挑剔,那好,你去负责供应商的质量评估。”于是,让他负责采购的质量把关,结果真是人尽其用,这个企业能够得到质量非常合格的原料
问题:上述三个情况说明了什么原理?上述三种情况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请你根据有关的原理结合上述三种情况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提示;管理员工应根据不同的性格去进行沟通和管理,同时要学会用员工的所长,避其之所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也是领导艺术的把握。上述三个案例都可以从领导用人的艺术角度去考虑。
案例三
如何正确看待问题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美术2005班是一个全校违纪率最高,各科不及格率最多,课堂表现非常差的班级,学生入学不到一年因各种原因已经换了两位班主任。本院的老师都不愿意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和承担该班课程教学任务。在征求多位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该班班主任的情况下,最后黄静老师自告奋勇承担该班
班主任工作。黄静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院级以上先进班主任。考虑到她年纪已接近退休,学工处原先没有考虑找她来担任,现在她主动提出,学工处长真是求之不得。
黄老师在正式接管该班之前,首先深入学生和上课老师中了解该班的情况。经过一周的调查了解,黄老师对该班的情况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这个班的学生由于是按美术类专业进校的,文化基础非常差,学生大多都是经过许多美术类的学校挑选不上后才进入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学生入学后,发现计算机美术专业是本院的一个新专业,师资和办学条件都非常欠缺,因此自卑、失望、迷茫、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把因自身不努力学习、虚度光阴而无所收获全部归罪于学院,进而对学院产生仇恨,丝毫没有从自身找原因。黄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进一步实施。
黄老师首先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他们,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与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学院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逐渐地从心里接受了黄老师。接管后的第三个星期,黄老师召开一个以“如何正确看待问题”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她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家销售电器的公司,销售业绩曾经很不错,公司员工的待遇也很可观。但近年来由于受国家经济疲软的影响,销售不景气,公司利润大大下降,公司决定从明年起调低在外销售人员的待遇。接着下来几个月,公司销售业绩不断下降。公司黄总决定有必要召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人员回公司开会。会上,黄总首先听取各地销售人员工作的汇报。所有的销售人员在汇报中都把销售业绩下降归结为国家经济疲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原因造成的,没有一个销售人员是从自身找原因。黄总听完大家的汇报后没有急着发表看法,而是叫一个黑人进来到会议厅里,他自己坐在椅子上,让黑人给自己擦皮鞋。这位黑人擦得认真、负责、光亮,还让黄总在他擦鞋时没有不舒适之感。黑人擦完后,黄总非常满意地多给他一美元小费。大家对黄总这一举动虽有不解,但都全神贯注地注视这一过程。黑人有礼貌地告辞后,黄总对大家说‘这个黑人是公司最近新批准来帮助公司员工擦皮鞋的工人。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公司员工都对他的服务很满意,都乐意叫他服务,支付报酬时都会另给他小费,他靠这一收入不但养活自己,而且还养活了全家三口。可他的前任是一个白人,他看不起这份工作,给公司员工服务时马马虎虎,及不负责任,结果公司许多员工都没有叫他服务,有的即使让他做了也没有给小费,这个白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试想:这两个人面对的都是同一市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你们的销售业绩下降原因是有许多,但最主要的是你们听到了公司要调低待遇的消息,从而士气大降,没有尽心尽职造成的。试想:没有业绩哪来的利润?待遇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听了黄总的一席话,大家先是低头不语,随即全体销售人员齐声表态:‘我们回去一定要全力以赴’。下半年,该公司业绩在极困难的情况上销售业绩仍创历史最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讲完后黄老师问同学们。看到同学们不语,黄老师接着说:“同学们总在责怪学院的条件不好和有些老师不够专业,大家自问一下:你们的素描水平如何?上这门课的老师可是艺术学院的高材生,且上课水平非常不错,可在座的同学素描水平和所画的画我不敢恭维,这是为什么?因为你们听课以后没有在课后认真去训练。这说明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如果我们看待问题不善于从自身找原因,不正确看待,而是怨天尤人,就会一事无成!”。班会接着开下去,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活跃。
这次班会后,黄老师感觉到同学们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学风大有好转,任课老师个个反映同学们变化很大,学院违纪栏目上也很少出现该班学生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最近班上有几个原先调皮捣蛋的同学主动找黄老师谈心,告诉黄老师说,这次主题班会对他们触动很大,他们都表示下一步要好好学习,在学校做个不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在单位做个不让领导操心的员工。
问题: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不同的归因引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因为把失败或成功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对人的积极性和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作为领导应善于帮助职工进行正确的归因;对于个人应正确认识问题,学会从自身去找原因,有正常的心态,不怨天尤人,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实践训练
到网上或社会调查,了解个人或单位因价值观偏离而事业受挫或单位破产的案例,并对此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正确的价值观。
提示:从个人或企业应树立的价值观角度去考虑
对单位:有些单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讲近期利益,忽视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次充好,污染环境,最后失去了顾客和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对个人;个人利益第一,没有大局意识,金钱至上,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第四章 计划工作
★
课堂讨论
一、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二、目标管理是否能理解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管理模式,或者理解为为了结果不择手段。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计划:动词意义的计划,可称为计划工作,它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目的存于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把握未来的发展,使组织获得最大绩效。名词意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行动安排。它是计划工作的结果,是对未来行动的一种说明,即告诉管理者、执行者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达到目标,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按照什么进度达到这种目标,以及由谁来进行这种活动等。
2.战略:战略是对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3.使命: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有一
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4.决策:简单地说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5.风险型决策:是指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但每个方案的执行都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决策的结果只有按概率来确定,存在着风险的决策,每一种方案都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
6.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且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7.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简言之,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二、选择题
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这句话描述的管理职能是(B)A. 预测 B. 计划 C.决策 D.目标管理 2.滚动计划法的计划内容依据(A)的原则。
A.远粗近细 B.远细近粗 C.统一 D.逐期滚动 3.提出目标管理有八个步骤的管理学家是(C)A.孔茨 B.韦伯 C.德鲁克 D.斯蒂芬·罗宾斯 4.越是组织的最高主管人员,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D)。
A.肯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常规决策 D.非常规决策
5.长期目标是指时间跨度在(B)的目标。
A. 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四.简述题
1.简述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可以通俗扼要地将计划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由谁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简称为“5W1H”。
2.编制计划的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计划编制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滚动计划法、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法、预算法等,以下就这前三种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组合网络法(CNT)等,它是一种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管理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程建设项目,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特别适合于制定长期计划。
由于计划工作中很难准确地预测未来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变化因素,而且随着计划期的加长,这种不确定性就越来越明显。如果刚性地按几年以前的计划实施,可能导致重大错误和损失,滚动计划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由现在向未来依序滚动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以尽量规避免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三)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利用数学的方法对物质生产部门之间或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再生产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方法,投入产出法由著名美籍俄国科学家于1936年提出。它以最终产品为经济活动的目标,从整个经济系统出发确定达到平衡的条件。
3.试分析计划的作用。答:提示:计划的作用
(1)指引方向,指导工作;(2)降低风险,掌握主动;(3)减少浪费,提高效益;(4)提供控制标准。
4.滚动计划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首先,最突出的优点是滚动计划法制定的计划更加切合变化越来越快的实际。滚动计划的本质是相对地把计划期缩短,提高了计划的准确性,能更好地保证计划的指导作用,提高计划质量。
其次,滚动计划法能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连续性。第三,滚动计划大大增加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有人说“计划没有变化快”,通过滚动计划法,就可以及时地预测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5.决策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决策包括决策的主体、决策的对象、决策的内容和决策的影响期限。
6.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答:头脑风暴法的原则:(1)自由思考。(2)延迟评判。(3)结合改善。(4)以量求质。
7.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答:提示:战略计划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而长期计划是三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8.制定决策要经过哪几个步骤。答:(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明确组织目标(3)拟订备选方案(4)挑选备选方案(5)执行确定方案(6)检查处理
9.什么是企业使命?确定企业使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企业使命就是要回答企业是干什么和应该干什么的问题。确定企业使命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示:(1)文字清晰、简洁并激动人心;
(2)综合性;
(3)现实性;
(4)独特性;
(5)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10.企业一般环境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political and leg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文化因素(social and cultural)以及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11.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答:企业内部环境分析,需要收集企业的管理、营销、财务、生产作业、研究与开发,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等方面的信息,从中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12.什么是战略目标?确定战略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目标或各项具体目标是在使命指导下提出的,它具体规定了企业及其各 个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战略是指导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方针,它不是要具体地说明企业如何实现目标,战略是要指明方向、重点和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企业战略是分层次的。
13.如何实施企业战略? 答:企业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有许多。企业总体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稳定战略、防御型战略等,而每种总体战略又分成若干战略,并存在许多变种。具体实施可以参阅教材105—107页。★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公司的战略决策
宏光印刷厂主要从事报纸广告插页的印刷,这些广告是超级市场、连锁店及廉价商店登载的,这项业务占该厂当前年销售额的70%。此外,该厂还从事专业印刷,大部分是优质的彩色广告、商品目录和百货公司的推销传单。插页业务对价格极为敏感,利润率低。专业印刷需要较高的技术,但用户对价格不十分看重,因而利润率较高。
这个厂的胡厂长过去一贯追求销售额的增长,着重发展量大、低利的插页业务,现在他想提高销售利润率,以增加盈利。厂顾问向他介绍了“波特曲线”,这个概念描述了市场占有率与资金利润率之间的假定的关系。根据这一曲线,有两类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较好:一是“讲求有效性”的市场经营者,他们通过产品、广告和服务,去开拓一个不大但利润率较高的市场;二是“高效率”的市场经营者,他们以价格做竞争的基础,用最低的成本和价格去争取尽量大的市场占有率。印刷厂实际上面临着两种不同的市场,插页业务无疑是效率型的市场,而专业印刷则更多地属于有效性的市场。由于工厂现有机器设备能力有限,要贷款扩大生产能力不容易且不一定合算,所以需要在插页业务和专业印刷之间作出选择。
单搞插页业务或专业印刷,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产生不同的后果,丢掉了的业务是难以恢复的,要在二者之间作选择,就是一个战略决策。再者,如果决定单搞专业印刷,那就意味着销售额及其增长率将显著下降,因为可能承接的专业印刷业务肯定不会有插页业务那么多。胡厂长陷入了两难。
要作出选择,需要做哪些决策工作?如果你是厂长,你将如何决策?(资料来源:李培煊《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P79~80)提示:需要做的决策工作有:研究现状,明确问题和目标,制定、比较、选择和评价方案等阶段的工作内容。案例二:鲶鱼效应
1996年美国100家大公司排名榜中居第16位的惠普公司的资料表明,如果一项新产品从创意到商品化的过程是5年,其间若“研究与开发”延误半年,则利润会减少50%。主要原因是,科技产品竞争十分激烈,新产品上市后,市场竞争会使价格每半年下跌30%~50%,有的产品甚至下跌70%。
一位精明的挪威船长,为了使娇贵的沙丁鱼不至于在运输途中死亡,以便卖出个好价钱,在捕放沙丁鱼的鱼槽内放入一些鲶鱼,沙丁鱼由于惧怕和躲避天敌鲶鱼的吞食,便一改懒得游动的习性而紧张地快速游动,结果激发自身的活力,大多能活着返港。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鲶鱼效应”。
从以上两则案例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资料来源:石道金、刘德弟、陈国梁.管理学案例.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提示:可以从制定战略、作出决策要考虑时效性、把握时机来论述。
案例三:
布朗小姐的目标管理
罗伯特·布朗是销售公司总经理,她与邮购处经理里卡多蒙特刚结束一场目标管理式的讨论。“那么,里卡多,你同意这8项目标啰?”“是的,罗伯特,它们看上去很适合我。”
“那太好了”总经理说:“6个月后我再见到你时,想看看你到底干得有多漂亮。”
在这6个月里,里卡多在一个目标上遇到了麻烦,这个目标是要求在邮寄成本上削成5%,他本来打算利用大宗整批邮寄以达标,把l 000多份目录册寄到指定的邮区,可是销售部迟迟交不出客户们的名单来,邮签贴不齐,里卡多怕误事,只得追加邮费来零寄。
6个月后,罗伯特见到里卡多时,一起来讨论他的工作表现,她说自己实在弄不懂里卡多怎么会在邮寄成本上无法达标。“如果你那时候来找我,我可以向销售部施加压力,让他们给你那儿邮签资料,这立刻就能办到!”她说。里卡多回答:“我想这6个月里得靠我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我已尽了最大努力。”
问题:他们在实施这套目标管理时,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答:他们在实施这套目标管理时,遇到执行的困难,存在着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的问题。应该在制定目标管理时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要考虑到整体目标和部门目标的一致性,同时要制定目标的保证措施,以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资料来源:刘志坚.管理学原理与案例(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实践训练
1、试着就未来的两年年制订一个学习计划,采用滚动计划法,滚动周期为一季度。
2、试着就“从现在开始的一年半时间内通过四级英语水平考试”这一目标拟定目标管理体系图。
第五章 班组管理
★ 课堂讨论
一、班组管理实质上是对执行的管理,本章从始至终都在强调班组管理的重要性,你认为与企业高层的经营管理相比较孰轻孰重?两者应是什么样的关系? 二、一项业务,由业务内容相同的不同班组来执行,会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班组管理: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团结协作,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2.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机器、物料、方法/工艺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的履行,保证现场按预定的计划安排,实现优质高效、低能耗、均衡连贯、安全生产,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3.“5S”管理:5S指清理(SEIRI)、整理(SEITON)、清洁(SEISO)、维持(SETKETSU)、素养(SHITSUKE)5个项目,因五个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5S”。
4.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5.目视管理: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易于识别的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推进生产现场各项专业管理目的的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管理方法。
6.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财产安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一切财产的危害因素,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
1.班组管理的5项工作包括(A B C D E)。
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E.监督 2.班组生产管理的原则包括(A C)。
A.经济效益原则 B.相对独立原则 C.管理科学原则 D.生产性原则 3.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特点有(A B C D)。
A.基础性 B.系统系 C.群众性 D.动态性 4.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A B C)。
A.日常事务管理职责 B.生产管理职责 C.辅助管理职责 D.产品设计研究
三、是非题
1.班组长是企业中层的组织。(×)
2.班组管理管理的五项内容或者对象是:人、财、物、信息、时间。(√)3.生产问题点泛指在生产过程中在现场发生的各种问题。(√)
4.目视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使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5.班组长的使命简单的说是指班组长的职责。(×)
四、简述题
1.什么是班组?班组有哪些特点?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班组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执行单元,基本细胞,这些基本执行单元其执行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最终目标实现。
基层班组的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小”,“细”,“全”,“实”。“小”,班组的人员构成或是使用设备的数量、生产的产品种类等等都显得“小”,这是班组结构的特点。
“细”,计划任务已细分到班组甚至细化到个人,这是班组管理的特点。“全”,班组虽小,但“五胀俱全”,管理职能一项不少,这是班组管理内容的特点。
“实”,班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已经细化到个人、具体的数量和时间地点等等,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执行,这是班组工作内容的特点。
2.班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班组管理的主要任务
班组虽小,但班组管理的任务同样可以按管理职能进行划分,如,班组管理的五项工作:
1.计划——做好计划,包括年度计划、月计划、每天的计划,做到有条不紊。
2.组织——组织生产,在组织生产中应注意如何用好班组的全体成员,如何坚持严格的班组规章制度。
3.协调——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4.控制——控制好生产的进度、目标。
5.监督——监督生产的全过程,对生产结果进行评估。
此外,班组管理的五项内容或者说是对象主要是:人,财,物,信息,时间等。
3.班组长的决策具备什么特点?
答:由于班组长的特殊地位,班组长在面对不同企业层次的人员的时候,其立场是不同的:①面对部下应站在经营者代表的立场上;②面对经营者应站在基层执行层的立场上;③面对下属和直接上司应站在两者的“沟通桥梁”立场上,辅助经营,维护下属,协同工作。
4.定置管理如何利于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答:在班组生产活动中,涉及的要素有材料、设备、工夹/模具、人员、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等,归纳起来就是人、物、场所、信息等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是人与物,只有人与物的合理结合,才能使生产有效地进行。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
(1)改善场所环境
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首先要使场所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即良好的工作环境,场所中的作业面积,符合人的生理、生产、安全的要求。
定置管理的任务,就是要营造并维持这样一种状态。(2)实行物的定置 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要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场所内的位置,即定置。
5.班组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6.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班组长推行目视管理,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其基本要求是: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
(1)统一 目视管理标准化,清除五花八门的杂乱现象。(2)简约 目视管理各种视觉显示信号易看易懂,一目了然。
(3)鲜明 目视管理各种视觉显示信号清晰,位置适宜,生产现场人员看得见、看得清。
(4)实用 目视管理讲究实效,少花钱多办事。(5)严格 目视管理的参与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规定,有错必纠,奖罚分明。
7.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
答:提示: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同时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关系着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个人生活。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见【小思考5-9】
问题:就资料的南方故事,结合资料提供的信息谈谈你对班组沟通的基本要点的看法。
提示: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关系到班组的团结协作。这也是班组长施展工作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必须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如有不同意见,应说明情况和理由;在处理同其他班组、上下工序的关系时,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充分理解。在工作中发生矛盾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沟通和交流。
案例二:见【小思考5-8】
问题:就资料所给信息谈谈你对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职责的理解。提示: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1)日常事务管理职责
在此我们将人事调配、排班、勤务、考勤、情绪管理、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卫生、福利、保健、团队建设等都归入日常事务管理。
(2)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工程质量、成本核算、材料管理、机器保养、安全等各方面事务管理等。
(3)辅助管理职责
班组长应及时地向上级反映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就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辅助上级领导实施管理。
□实践训练
以所在的班级为自己管辖的生产班组,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生产周期,设计一份班组管理方案。(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第六章 领导工作
★ 课堂讨论 一、一名日本的心理学家在考察一个科室时,发现科员情不自禁地都在模仿着他们的科长,一举手,一投足,甚至连梳头发的姿势都在模仿。由此可知,这名科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是一名班长,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呢?
提示:从业务能力、个人品德、沟通技巧、关心员工、管理艺术方面去考虑。
二、如果你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下属业务员小李是新来的员工。由于小王业务不熟,误将价值5000元的照相机以3000元卖给了顾客罗先生。作为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职责要求你必须解决这件事,而你的权限也足以决定这件事的处理办法。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提示:可从以下两种方面考虑: 1. 2. 退钱给顾客,拿回电脑;减少经济损失,但是您的诚信度受到影响。表达您所受的损失,征求顾客意见,看顾客自己愿意怎么样处理,如果不原退照相机也不补钱,那就把这件事做为你们公司一诚信宣传的材料吧!这样暂时会受到点经济损失,但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者 :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3.法定权力 :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自身影响力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另一种作用力量为自身影响力,即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5.权变理论:是管理理论中一种新的理论,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6. 激励: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7.需要:指人类或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状态,管理中的需要特指人对某事物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
8.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9.效价 :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10.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1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12.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13.激励因素: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4.授权:所谓授权,就是把自己拥有的权力适当交给员工,使员工在拥有一定自主权和行动权基础上自主地去开展工作。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领导与管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范围与作用不同 B.主要功能和构成因素不同 C.对人的要求素质不一样 D.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2.构成领导者自身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AB)A.品德和常识 B.能力和情感 C.需要和动机 D.环境和情境 3.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ABCD)A.领导者管理思想 B.员工方面的因素 C.领导者本人行为习惯 D.环境方面的因素 4.利克特与阿吉里斯为论证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把领导方式分为:(BD)A.贫乏管理式 B.温和命令式 C.权威与服从管理式 D.专权命令式 5.菲德勒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ABD)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领导者本人 D.上下级关系 6.动机在激励行为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ACD)
A.始动功能 B.奖励功能
C.维持和强化功能 D.导向和选择功能 7.授权的含义主要包括:(ABD)
A.委派任务 B.委任权力 C.工作实施 D.明确责任
8.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主要有:(ABCDE)A.建立共同目标调适法 B.制度规则调适法
C.心理冲突调适法 D.心理冲突调适法(随机处事技巧法
E.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润滑作用
9.期望理论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兼顾以下的关系:(ABC)
A.努力和绩效的关系 B.绩效与奖励关系
C.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 D.个人需要与努力的关系 10.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以下属于生理需要的有:(A)
A.人对阳光、空气、水、住房等的需求 B.小张快要大学毕业了,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
C.小周非常努力,想在不久后的干部选拔中再升一级 D.小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辞去高薪的工作回到校园
E.小赵渴望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过上稳定的生活
三、是非题
1.领导的本质就是带领下属完成本职工作。(×)
2.领导者与管理者其实是同一概念,没有什么区别的。(×)
3.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管理系统理论认为,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是效率较高的一种领导方式。(√)5.领导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考虑情境因素和被领导者的影响,而不只考虑领导者个人的因素,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模式。(√)
6.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比高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它是人们产生巨大动力的源泉。(×)
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9.一般来说,日常工作等可以授权,但下达目标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工作是不拟授权的。(√)
1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收入和所付出的劳动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横向对比,也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
四.简述题
1.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
答: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范围不同 一般讲管理范围要大些,而领导范围要小些。因为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行为也仍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
(2)作用不同
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表现为指明方向、设置目标、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等方面。而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局面等活动。
(3)主要功能不同
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活动效果。
(4)侧重点不同 管理侧重于解决方法、程序与结果等问题;而领导侧重于处理好人的积极性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5)构成的要素不同
管理主要由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等项工作组成;而领导则主要由权力运用、激励、鼓舞、沟通和营造组织气氛等工作构成。
2.什么是法定权力?法定权包括哪些方面?
答: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一般而言,法定权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
3.简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
答: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具体为:(1)经理作出决定并宣布 这是最极权的模式。经理发现一个问题后,考虑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从中选定一个,决定后就径直向下属宣布,要求执行。这里不给下级以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
(2)经理说服下级接受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一种相似,由经理作出决策并向下级宣布。但增加了一个步骤:在宣布时说服下级来接受这个决策,这样做,表明经理认识到下级中可能有某些反对意见,因而企图通过阐明这种决策的必要性(包括给下级将带来哪些利益)以消除反对意见。
(3)经理提出计划,但征求意见
经理作出决策并期望下级接受这个决策,但他向下级提供一个有关他的想来法和意图的详细说明,并征求大家对计划的意见。这样,既可以使下级更好地了解他的意图和计划,也可以使经理更深入探讨这个决策的意义和影响。(4)经理提出初步的决策方案,同下级交换意见
在这种模式中,允许下级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经理先提出一个初步的计划,然后同下级交换意见,并在最后确定计划时考虑下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经理仍保留着对问题的决定权,他可以按下级的意见修改计划,也可以不接受这些建议和意见。
(5)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作出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几种不同之处在于,前几种都是经理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然后再去征求下级的意见。这一种则是先提出需要解决的的问题,然后听取下级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最后,才由经理作出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吸收下级人员的知识和经验。(6)经理规定界限,请小组作决定
在这种模式中,经理先解释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要作出的决策规定了必要的界限,然后把决策权交给下级全体人员。(7)经理允许下级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
这是给下级最多自由和民主的模式。问题的提出和决策,都由下级自主决定,惟一界限是要遵守上级的有关原则规定。在这个决策的过程中,经理也可能参与,但这时他是为组织的一员而平等地参与的,同其他组织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力。
4.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答:领导的实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的、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
领导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职能,领导贯穿于组织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如下:
(1)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组织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目标,各种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进
(2)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3)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
(4)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5.管理方格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全图总共8l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是一种区别管理形态并将其分类的有效工具。管理方格法问世后便受到了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它启示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手中的工作,要布置足够的工作任务,向下属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且要有纪律规章作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十分关心下属个人,包括关心他们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给予适度的物质和精神的鼓励等。从而,使下级及其工作人员在责、权、利等方面高度统一起来,以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6.简述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答: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1)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和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所得到的支持程度,这一职位权力由领导者对下属所拥有的实有权力所决定。领导者拥有这种明确的职位权力时,则组织成员将会更顺从他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任务结构 任务结构是指工作任务明确程度和有关人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程度。当工作任务本身十分明确,组织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时,领导者对工作过程易于控制,整个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向就更加明确。(3)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对一位领导者的信任爱戴和拥护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爱护程度。这一点对履行领导职能是很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可以由组织控制,而上下级关系是组织无法控制的。以上三个要素都存在好或者不好两种情景,把这三个要素的不同情景加以排列组合,形成8种领导情景,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有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领导更有效,在居中的领导情景中(有好有坏),关系导向型领导更为有效,在不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型领导较为有效。
总之德菲勒把领导方式分为工作取向型和关系取向型两种。用哪种方式工作才最有效,取决于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职位权力状况,任务结构明确情况,上下级关系状况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实际上就是指领导者个人品质和组织工作环境。
7.简述途(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答: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根据该理论,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接着可以采用支持型领导方式,有利于与下属形成一种协调和谐的工作气氛。当领导者对组织的情况进一步熟悉后,可以采用参与者式领导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下属沟通信息,商量工作,让下属参与者决策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采用成就指向式领导方式,领导者与下属一起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组织目标,然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且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励下属实现目标
8.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如何发挥领导艺术?
答:一是掌握与领导相处的艺术;二是掌握用人的艺术;三是掌握授要的艺术;四是掌握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艺术;五是掌握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9.金钱是如何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发挥作用的?
(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公平理论(4)期望理论 答: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金钱属于物质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人人们行动的源泉,但这种物质需要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
(2)双因素理论的观点:金钱是属于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不能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3)公平理论观点:公平合理的金钱能大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如果是大锅饭的金钱,即使是金钱的数额很高也起不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作用,反而容易产生人际矛盾。
(4)期望理论认为,发放的奖金数目必须符合人们的期望值,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因此奖金的发放必须遵循“刚性”原则。
10.高度的工作满意感一定能带来高的工作绩效吗?为什么?
实践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带来高的工作绩效。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可以从双因素理论方面去解释)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白玲的领导艺术
白玲和来雪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白玲比来雪晚二年毕业,两人都在盛达经贸公司的销售部工作。一直已来,因为利益关系,来雪总是对白玲不友好,经常妒忌白玲的能力,来雪认为,她参加工作早,无论从那个角度,白玲什么都不如她;实际上白玲很务实,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较扎实,工作能力也很不错。半年前,白玲被公司提拔为销售部部长。白玲担任来雪的领导后,来雪对白玲的不友好态度更加表现突出,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当众与白玲顶撞。白玲上任后,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处理与来雪的人际关系。一是处处尊重她,善于倾听其看法,征求其意见;二是考虑其个人沟通能力较强,性格较外向,任命她为主管理销售部中客户服务工作;三是考虑其个性爱张扬,只要来雪有做得好的方面就不失时机地当众表扬。半年来,白玲的能干、对来雪的宽容,终于改变了来雪对白玲的敌对态度,转而支持和配合白玲的工作,销售部在白玲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问题:
1.作为一个部门领导,白玲是如何处理好与来雪的人际关系的? 提示:白玲首先是对来雪宽容,然后尊重来雪,并发挥来雪的特长和学会巧妙赞赏来雪,从而赢得来雪的支持。
2.结合本案例,谈谈领导的用人艺术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艺术 提示:用人艺术有:
(1)量才使用,扬长避短。要案例中白玲就是懂得用来雪的长而避开其短。
(2)容短。白玲学会包容,不与来雪计较。
(3)容长。白玲不但没有忌妒来雪比自己强的一面,反而敢于使用她特长的一面。
调节人际关系的艺术有:(1)建立共同目标调适法。(2)制度规则调适法。
(3)心理冲突调适法。本案例更多的是采用了心理冲突调适法,以白玲的“诚“和宽容去改变来雪对白玲的敌对态度。
(4)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润滑作用。(5)随机处事技巧法。
案例二
邹思恩的领导方式
欧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在一开始就瞄准成长的国际市场,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某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销售额得到了超常规的增长,公司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然而,在竞争对手如林的今天该公司和许多高科技公司一样,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当公司经济上出现了困境时,公司董事会聘请了一位新的常务经理邹思恩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而原先的那个自由派风格的董事长仍然留任。邹思恩来自一家办事保守、按部就班的大型国有企业,他照章办事,十分古板,与欧亚开发有限公司的风格相去甚远。公司管理人员对他的态度是:看看这家伙能呆多久!看来,一场潜在的“危机”迟早会爆发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常务经理邹思恩首次召开的高层管理会议上。会议定于上午9点开始,可有一个人姗姗来迟,直到9点半才进来。邹思恩厉声道:“我
再重申一次,本公司所有的日常例会要准时开始,谁做不到,我就请他走人。从现在开始一切事情由我负责。你们应该忘掉老一套,从今以后,就是我和你们一起干了。”到下午4点,竟然有两名高层主管提出辞职。
然而,此后公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由于公司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目标和工作程序,邹思恩首先颁布了几项指令性规定,使已有的工作有章可循。他还三番五次地告诫公司副经理陈刚,公司一切重大事务向下传达之前必须先由他审批,他抱怨下面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互相扯皮,踢皮球,结果使公司一直没能形成统一的战略。
邹思恩在详细审查了公司人员工资制度后,决定将全体高层主管的工资削减10%,这引起公司一些高层主管向他辞职。
研究部主任这样认为:“我不喜欢这里的一切,但我不想马上走,因为这里的工作对我来说太有挑战性了。
生产部经理也是个不满邹思恩做法的人,可他的一番话颇令人惊讶:“我不能说我很喜欢邹思恩,不过至少他给我那个部门设立的目标我能够达到。当我们圆满完成任务时,邹恩恩是第一个感谢我们干得棒的人。
采购部经理牢骚满腹。他说:“邹思恩要我把原料成本削减20%,他一方面拿着一根胡萝卜来引诱我,说假如我能做到的话就给我油水丰厚的奖励。另一方面则威胁说如果我做不到,他将另请高就。但干这个活简直就不可能,邹思恩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做法是没有市场的。从现在起,我另谋出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在邹思恩的领导下恢复了元气。邹思恩也渐渐地放松控制,开始让设计和研究部门更放手地去干事。然而,对生产和采购部门,他仍然勒紧缰绳。公司内再也听不到关于邹思恩去留的流言蜚语了。大家这样评价他:邹思恩不是那种对这里情况很了解的人,但他对各项业务的决策无懈可击,而且确实使我们走出了低谷,公司也开始走向辉煌。
问题:
1.邹思恩进人欧亚开发有限公司时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与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他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将作何改变?为什么?
【提示】邹思恩进人欧亚开发有限公司时采取了专制式的领导方式,而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属于放任式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这种领导者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领导者个人的事情;后者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这种领导者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外部联系,以利于下属工作。邹思恩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关系型和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
根据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取决于领导者的特征、被领导者的特征和领导环境等因素。领导环境又取决于: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这三大因素。菲德勒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领导环境较好或差时,应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当领导环境中等时,应采用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因此,邹思恩在不同的领导环境下所采取的上述领导方式是有其理论根据的。
2. 有人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领导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你认为邹思恩属于这种领导吗?
【提示】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会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的提法实际上是将“员工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对立起来了,“亲密无间”与纪律松懈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邹思恩在欧亚开发有限公司走上正轨后,所采取的以关系型为主,同时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领导的权变理论揭示,同样一种领导行为方式在某种环境下是最好的,但在另一环境下则可能效果不佳。故并不存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领导行为方式。如在同一时期,邹思恩对生产部门采取的是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对研究部门采取的却是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当欧亚开发有限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邹思恩的领导方式又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可见邹思恩的领导方式是复合型的。
案例三:
薪酬方案制定的要求
亚鹏服装公司成立初期,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00%。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员工也由原来的50人到了150多人。
但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随公司业务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还是沿用以前的。公司领导原以为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经营业绩理应超过以前,但事实上,公司的销售业绩不断滑坡,产品的款式陈旧落后,员工的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出现了部分设计师、管理骨干离职,其他人员也出现不稳定的预兆。其中:公司设计部经理在得知自己的收入与人事部经理的收入相差很少时,感到不公平,他认为设计部经理这一岗位相对人事部经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应该在薪酬上体现出这种差别,所以,工作起来没有了以前那种干劲,后来辞职而去。因为员工的流失、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致使该公司的经营一度出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系统上,而且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公司的薪酬结构也不尽合理,对内缺乏公平,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该公司就薪酬水平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分析,并对公司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资方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发展又开始恢复良好的势头。
问题:
1.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企业的薪酬制度科学与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
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运用相关激励理论分析该案例
提示: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当他认为这种比值低于组织内其他人时,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或者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比值趋于相等。
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当他认为比过去低时,就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因此企业的激励措施必须要注意公平、合理,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金的提取与企业绩效和个人的贡献大小挂钩此同时,这样才能使员工产生公平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 实践训练
选一家超市调查和防谈,了解某个部门主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假设你是一家超市某个部门新上任的主管,你打算怎样开展工作以尽快取得上级领导与下属的认可?请拟订一份工作设想。提示:可从领导艺术的角度考虑。
第七章 人员配备
★ 课堂讨论
1.A公司是一家生产普通建材的小企业,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倾心于主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又进入家具、化妆品、房地产等领域。为协调和规划公司多种业务的发展,贯彻持久有效的战略,公司决定立即成立“企划部”。从公司的历史和发展要求看,你认为企划部部长的选聘最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引导学生从内部选拔、外部选拔、从内部特色有潜力的人,选送出去参加培训,回来任用、由现任总经理兼任四个方面去考虑。2.结合你所在的班级,总结本班班干部配备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你的建议。
提示:从管理人员配备原则、方法的角度去考虑。★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人员配备:是指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要求,对所需人员通过招聘、选拔、安置、考评和培训的方式,充实组织中的各种职位。2.技术技能:它是指在业务方法、过程、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种技能包括了在业务活动中对工具和专门技术的应有。
3.人事技能:它是指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以及创造一种环境气氛能使员工感到安全并自由表达观点的能力。
4.思想技能:它是指能够看清大局以及影响大局的重要因素,洞察问题的关键以及各种重要因素的关系的能力。
5.绩效考核:是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对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和工作潜力进行有组织、有步骤地考核与评价的过程,通常又被称为绩效评估、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业绩考核等。
6.排序法:是将一个部门或团队中的所有员工按照绩效水平从好到差进行排列,从而通过相对比较得出考核结论的方法。排序法有简单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两种操作方式。
7.两两比效法:是指在某一绩效标准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优秀”,记录每一个员工和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优秀”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的方法。
8.强制分布法:是依据数理统计中的正态分布概念,将员工的业绩水平按照正态分布规律分布,即员工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的状态(如优、中、差)会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分布在中间状态的员工人数最多,而分布在两端(优和差)的员工人数会较少。
9.图示量表法:它是由考核者根据所设定的量表,给每一考核项目设立评分标准,并对被考核者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然后把各项得分加权相加,得出每个人的绩效得分的方法。
10.关键事件法:它是由美国学者J.C弗兰根创立的,通过收集明确易观察且对绩效好坏有直接关联的工作行为而对员工进行考评的一种客观方法。它包含三个要点:①观察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②记录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事情;③有关工作成败的关键事实。
11.混合标准量表法:是美国学者布兰兹在1965年提出的。混合标准量表法不是在一个指标选出某一个水平作为最终的评价,而是把所有评价指标的各级标度混在一起随机排列,对每一个行为锚定物都做出“高于”、“等于”或者“低于”的评价的方法。
12.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并非考核员工做某项工作的水平或优劣程度,而是确认员工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它要求考核者根据某一工作行为发生频率或次数多少来对被考核者打分的方法。13.目标管理法:是由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它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麦格雷戈的Y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管理概念定义为:目标管理是组织最高管理者根据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需要,制定出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的管理模式。
14.直接指标法:是指在员工工作实际产出的衡量方式上,采用可监测、可核算的指标构成若干考核要素,作为对员工的工作成效和劳动结果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人员配备的根本目的是:(A)A.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B.为任何人找到和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 C.通过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整体优势 D.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2.人员招聘的最终目的是:(D)
A.保证组织有足够的人力需求 B.选择素质高、质量好的人才 C.招聘到最优的人才 D.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3.面试开始时应从应聘者的(A)开始发问。
A.可以预料到的问题 B.最预想不到的问题 C.最难于回答的问题 D.简历中有疑问的地方 4.确定员工发展目标时应把其(A)作为重点考虑。
A.个性 B.共性 C.可塑性 D.成长性 5.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应根据绩效管理的(A)合理地进行方案设计。
A.目标和要求 B.指标和要求 C.目标和内容 C.指标和内容
6.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D)的职责。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部门
C.相关部门各级领导 D.领导与各级直线管理人员 7.绩效考核还需对工作业绩以外的内容进行考核,即对企业员工的(C)做出正确评价。
A.综合素质和对企业做出的贡献 B.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认同程度 C.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认同度 D.对企业的贡献和对企业的认同 8.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绩效考核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D)出发。
A.生产规模和管理工作水平
B.实际生产状况和计划达到的生产要求 C.生产规模和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形式 D.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9.(A)是绩效考核的最终落脚点。
A.绩效改进计划 B.评价实施
C.绩效面谈 D.改进绩效的指导
三、是非题
1.人员配备的任务就是配齐人。(×)
2.人员配备是在确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3.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企业的规模为依据。(×)4.面试是公司选聘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5.人员外部选聘比内部选聘更有效。(×)
6.绩效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促进员工的成长。(√)7.选聘管理人员的依据,总的来说应该德才兼备。(√)8.绩效考核实质上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
四、简述题
1.简述人员配备的任务。
答:人员配备的任务可以从组织和个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考察:①保证组织系统的顺利运转②为组织发展准备管理力量③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2)从组织成员需要的角度考察:①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承认和运用②使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发展,素质不断提高。
2.人员需要量是如何确定的?
答: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职务类型指出了需要什么样的人,职务数量则说明了每种类型职务所需的人员数量。一个组织中的人员需要量,基本上取决于组织的计划、组织结构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以及组织的扩充发展计划和人员的流动率。组织的结构设计完成后,其中所涉及的各个职务,就是组织所需的人员数。但是,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随时修正其目标和计划,与之相适应,所需的人员数也是一成不变的。此外,人员的流动率,也是影响人员需要量的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
3.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人员配备的原则:(1)因事择人、因人施配的原则;(2)选贤任能、扬长避短的原则;(3)群体相容的原则;(4)公开竞聘的原则;(5)不断培养的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是什么?
答:选聘管理人员的依据,总的来说应该德才兼备。但从具体担任管理职位来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职位的要求。在选聘主管人员时,可通过职务分析来确定某一职务的具体要求。职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职务的目的和任务,职务的运作形式,职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2)主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一般来说,应该具备有技术的技能、人事的技能和构想的技能,除此以外,还应该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答:绩效考核的目的:(1)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监督整个组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2)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促进员工的成长。6.绩效考核有什么作用?
答:绩效考核作用:(1)对组织而言,绩效考核可以监督组织运行状况,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对主管人员而言,绩效考核是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3)对员工而言,绩效考核是发现员工工作优缺点,改进行为和方法,促进员工潜力发挥的重要途径。(4)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绩效考核积累下来的丰富实用的内部数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最好的信息来源,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模块工作得以进行的重要依据。
7.简述品质主导型考核法。
答:品质主导型考核方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这种考核法以考核主体的主观感受为主,主要包括排序法、两两比效法、强迫选择法、强制分布法、书面法。
8.简述行为主导型考核法。
答:行为主导型考核法是以工作中的行为标准或规范为参照,强调在完成工作目标过程中的行为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或规范,通过对员工行为与企业行为标准或规范的比较而得出对考核对象的考核结论。行为主导型考核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行为,重点考核员工的工作过程,而非工作结果。行为主导型考核法主要包括图示量表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混合标准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
9.简述业绩主导型考核法。答:业绩主导型考核法主要用于考核员工工作的实际产出,考核的重点是员工工作的成效和劳动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对生产操作人员、营销人员进行考核。业绩主导型考核法主要包括目标管理法和直接指标法。★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绩效改革的是是非非
1998年12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赛特购物中心B2(该楼层主要经营家电、日用品等),过去考核员工是把他(她)的销售业绩、卫生环境、柜台陈列、帐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总在一块考评,根据综合考评的结果来发放奖金。这样就可能出现销售业绩单项突出而最后综合评价分数不一定高、奖金不一定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1998年9月份起,中心推出了一套新的改革措施。具体地说,就是首先把总奖金的40%提出来,作为销售奖金,按销售业绩排序分档,第一名拿一挡,第二名拿二挡„„如果是有客观原因(如生病、事假等)而排在最后一名,则可以按序拿最后一名的奖金,如果没有客观原因而排在最后一名,则不能按序拿最后一名的奖金,而是直落到底,拿收底奖金50元。其次把总奖金的20%提出来,作为销售服务奖,也是按业绩分档排序。再次把总奖金的5%作为领班奖,奖励领班分配的一些临时性的、不能进入业绩考核的工作。剩下的总奖金的35%才按过去的办法进行销售、卫生、陈列、帐册综合考试。不难看出,新方案与过去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员工的销售业绩,并把每个人的业绩摆在明处。
新措施实施后,确实极大地调动了员工销售的积极性,9-10月份销售额连续增长20%。同时也引出了负效应:一些员工争抢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结。如来了顾客,两人同时争着上去迎接介绍情况;顾客要掏钱了,这个说是我先迎上去的,那个说是听了我的介绍他才买的。也有一些员工平时劳动态度好,只因为不善与顾客沟通而业绩不突出,被排在了末挡上,感到很委屈;排在后面的员工觉得没面子,心里压力较大。
问题:
1.你是怎样评价这项绩效考评改革措施的负面效应的?
答:本案例描述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措施已产生激励作用,所以负面效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使这种负面效应能充分转化为正面的激励作用。另外,任何一项改革都将对一部分人产生阵痛、产生更大的压力,相反若一项改革对任何人都产生不了任何刺激,则这项改革是失败的。本案例中新措施使即使劳动态度好但不善于沟通者产生较大的心里压力,从长远来看,这倒是好事,因为人的可塑性很强,环境能造就人,压力能转化为动力,当然转化的关键是合理地引导和对这些员工工作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总之,新措施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暂时的,只要组织和员工都有耐心,一起努力,而组织能及时向员工解释新措施,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吸纳合理建议,必要时作微调,那么不久的将来,这种负面效应将转化为正面效应。
2. 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还有哪些工作须进一步落实。答:为消除这种暂时的负面效应,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向员工解释新措施的目标和合理性;二是在适当时间和地点召集员工就新措施听取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地考虑和吸纳;三是引导员工开展集体创优活动,使个人间的争斗转化为集体合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如培训和互助等方式)提高那些态度好但难出成效的员工,使之在不久的将来能创造佳绩。案例二
陈平的绩效考核方法
陈平是昆仑电子公司的生产总监,他平时总是尽个人最大能力帮助他的员工,如帮员工渡过“经济危机”,帮员工减少离职损失等。为此,他备受下属的爱戴。
快到年底了,员工王霞却经常不来上班。据了解,王霞的丈夫在去年得了重病,至今仍在家休养;前不久,她的儿子又得了肺炎住院,这对债台高筑的王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终于到了年底绩效评价的时候了,陈平决定尽可能地帮助王霞。虽然王霞在各方面都不突出,但实际上,陈平在每一项考核上都给她评价为“优秀”。由于公司的报酬制度与业绩评价制度是挂钩的,所以,除了正常的生活补贴及福利提高之外,王霞还得到丰厚的绩效奖金,甚至可能加薪。
由于陈平的车间在本年底已超额完成了分配的定额,于是他给工作不太积极的下属张明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记为“优秀”,在张明的工作态度栏填上了“较差”,但在表格的评价栏中没有任何说明。当填到员工赵杰的评价表时,陈平升起一股内疚感。他知道赵杰被调离现职与自己有关,因而,为了避免面临的尴尬,便给赵杰较高的分数。
陈平把绩效评价表叠好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一年一度的考核难关终于过去了。
资料来源:组织人事报第81期。
问题:陈总监就这样完成了一年绩效考评,好在他的车间本年度超额完成了定额,要是明年完成不了定额,陈总监是否还能“照顾、体贴”下属呢?请对陈总监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为了正确而有效的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一般来说必须遵循几条原则:(1)公平原则;(2)严格原则;(3)直接上级考评原则;(4)结果公开原则;(5)奖惩结合原则;(6)客观考评原则;(7)结果反馈原则;(8)等级差别原则。
□实践训练
请模拟一家公司,为其制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目的、招聘岗位、作用条件、招
聘程序、特别是聘用的办法。提示;参照招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第八章 风险管理
★ 课堂讨论
根据所学的风险管理知识,如何在工作中进行理财投资?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风险:“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或者说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2.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是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4.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明确风险的存在,并找到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后面的风险度量和风险决策奠定基础。
5.风险衡量:就是运用一定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
6.风险处理:是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概率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方法,使风险损失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下列各项中(A)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
A.举债经营 B.生产组织不合理 C.销售决策失误 D.新材料出现 2.非系统风险包括的内容有(D):
A.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B.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C.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D.市场风险和特定风险
3.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中,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予以消减的是(D)。A.国家进行税制改革 B.世界能源状况变化
C.发生经济危机 D.一个新的竞争者生产同样的产品 4.风险管理的原则有:(ABCD)
A.系统周到原则 B.快速反应原则 C.量力而行原则 D.经济效益原则 5.控制型处理风险的方法包括:(A B)
A.避免风险 B.分散风险
C.自己承担全部风险成本 D.转移风险成本 6.风险管理的过程是(ABC)。
A.对面临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 B.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C.对风险进行损前控制 D.对风险损失后果进行处理
7.(ABCD)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A.生产风险管理 B.销售风险管理 C.财务风险管理 D.人事风险管理
8.风险管理的基本工作是(ABC)。
A.找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B.分析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 C.寻找解决风险的方法 D.将不确定损失合理划分为明确的经营成本
三、是非题
1.风险自担就是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风险基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等。(×)
2.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存在的风险属于营销风险的范围。(×)
3.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完全消除经营风险,而是要处置和控制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风险管理的程序是一个分阶段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其中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几个阶段。(×)
5.风险管理的损后目标包括继续生存目标和持续经营目标(×)
四、简述题
1.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企业风险可以划分为:
(1)按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自然风险、人为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税收和法律风险。
(2)按风险的来源不同划分
按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3)按风险的结果不同划分
按风险的结果不同,可以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4)按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划分
按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可以分为可接受的风险和不可接受的风险。
(5)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角度来划分:投资风险;经济合同风险;产品市场风险;存货风险;债务风险;担保风险;汇率风险
2.简述企业风险管理的程序。答:风险管理的程序:(1)对风险的认识(2)风险的预测
(3)作出处理风险的正确决策(4)有效地实施决策(5)方案的成果评估 3.简述风险识别的方法。答:风险识别的方法:
(1)财务状况分析法(2)生产流程图法(3)专家调查法(4)故障树法(5)保险调查法(6)环境分析法 4.简述风险衡量的方法
答:风险衡量的方法:(1)估计风险发生概率
(2)对风险潜在损失估计(3)其他风险衡量方法
5.简述风险处理的方法
答:风险处理的方法:(1)控制型(2)财务型 ★ 知识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安静AMCEN公司名震华尔街
“生物制药”是华尔街投资者最为追捧的两大概念之一。在纳斯达克,能与微软、思科等著名IT公司股价并驾其驱的公司屈指可数,安静公司就使其中之一。名震华尔街安静AMGEN公司1980年由一群科学家和风险投资基金共同发起设立。1983年,安静公司首次在纳斯达克亮相,随后又于1986年和1987增发股票。经过20年的发展,安静公司已经由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小型高科技公司发展壮大为拥有约6400员工和5个海外分支机构的大型生物制药类高科技公司。
安静的崛起得益于其主导产品EPO和G-CSF,作为基因工程药品成功典范的EPO和G-CSF属细胞因子类多肽药品,能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治疗造血功能障碍方面己取得显著疗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989年,美国安静公司开发的EPO上市。随着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EP0的销售额迅速增长,连续多年雄居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榜首。1992年EPO销售额为6亿美元,1997年达到27亿美元左右,据预测,2000年将达到35亿美元。
1991年,安静公司率先开发G-CSF并上市,被称为当年上市的四种“巨型炸弹”药物之一。G-CSF上市后即取得良好的市场效益,1992年,其销售额就达到2.95亿美元,1997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据预测,2000年该药品的销售额将突破16.5亿美元。对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也使安静公司不断成长。1999年安静公司投入研发的经费达8.23亿美元,占其当年销售额的27.4%。成长源于创新安静公司的成功得益于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但追踪安静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深思的地方。资本市场的助推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不可或缺。安静公司得益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才能顺利成立,其后公司分别于1983年、1986年和1987得到纳斯达克市场融资的支持。公司在没有任何产品面世的情况下,金融资本的四次融资支持才促成其创新产品EPO和G-CSF的上市。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助推,很难想象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小型高科技公司能发展壮大为销售收入达30亿美元,每股收益达1.02美元的绩优高科技公司。
问题:
高科技公司往往是风险和机会并存,风险大利润也大,你对安静成功的风险投资有何认识?
答:
(1)安静的发展历程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创新。安静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生物制药类企业中脱颖而出,完全取决于其创新产品的推出和不断改
进。反观我国的许多生物制药类的公司,靠模仿国外成熟产品为主,缺乏创新的实力和精神,其可持续成长性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加入WTO后,知识产权问题更加突出。
(2)安静成功的经验使我们有必要对于二级市场题材挖掘的再认识。华尔街股市创造的概念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模仿。“生物制药”是华尔街投资大师题材挖掘的杰作,其之所以能长时间受投资者的追捧和认同,除了华尔街投资大师的高超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题材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之上,题材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兑现,同时股票的高市值也壮大了公司的融资能力。我国股市的“生物制药”概念之所以昙花一现,缺乏的是概念的实质性兑现。随着市场的扩容和有效性的提高,市场发展将由“供求推动型”向“公司价值决定型”转变,对于二级市场概念的挖掘,只有从资本运营的角度,以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为出发点,注重概念的实质性兑现,才能得到广大投资人的普遍认同。
案例二
项目业主和承包商的两败俱伤
某中外合资项目,合同标的为一商住楼的施工工程。主楼地下一层,地上24层,裙楼4层,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合同协议书由甲方自己起草。合同工期为670天。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为:“本工程合同价格为人民币3500万元。此价格固定不变,不受市场上材料、设备、劳动力和运输价格的波动及政策性调整影响而改变。因设计变更导致价格增减另外计算。”
在招标文件中,业主提供的图纸虽号称“施工图”,但实际上很粗略,没有配筋图。
在承包商报价时,国家对建材市场实行控制,有钢材最高市场限价,约1800元/吨。承包商则按此限价投标报价。
工程开始后一切顺利,但基础完成后,国家取消钢材限价,实行开放的市场价格,市场钢材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涨至3500元/吨以上。
另外,由于设计图纸过粗,后来设计虽未变更,但却增加了许多承包商未考虑到的工作量和新的分项工程。其中最大的是钢筋。承包商报价时没有配筋图,仅按通常商住楼的每平米建筑面积钢筋用量估算,而最后实际使用量与报价所用的钢筋工程量相差500吨以上。
按照合同条款,这些都应由承包商承担。开工后约5个月,承包商再作核算,预计到工程结束承包商至少亏本2000万元。承包商与业主商议,希望业主照顾到市场情况和承包商的实际困难,给予承包商以实际价差补偿,因为这个风险已大大超过承包商的承受能力。承包商已不期望从本工程获得任何利润,只要求保本。但业主予以否决,要求承包商按原价格全面履行合同责任。承包商无奈,放弃了前期工程及基础工程的投入,撕毁合同,从工程中撤出人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而业主不得不请另外一个承包商进场继续施工,结果也蒙受很大损失:不仅工期延长,而且最后花费也很大。因为另一个承包商进场完成一个半拉子工程,只能采用议标的形式,价格也比较高。
在这个工程中,几个重大风险因素集中都一起:工程量大、工期长、设计文件不详细、市场价格波动大、做标期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最终不仅打倒了承包商,而且也伤害了业主的利益,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
问题:
1、你认为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业主和承包商分别承受了那些风险?其原因何在?
提示:可以从风险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由于市场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也很复杂,因此该项目建设过程,项目业主和承包了承受的风险有许多,最主要的是:项目业主承受的风险是人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合同风险等;而承包商主要承受了价格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2、如果你是该项目监理工程师,你会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依据是什麽?
提示:在图纸不完善的情况下,承包商不应该签定总价合同;监理应该提前进入,建议业主应当考虑合理低价,而不是低于成本价,如果低于成本价的话,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参考风险管理的办法)
□实践训练
到网上或社会调查,了解风险管理方面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第二篇:管理学原理复习题集(附答案一到五)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附答案)一
第一篇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A.管理者
B.技术
C.工作
D.组织
2、管理的对象是(资源)A.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资源
D.组织
3、在组织中,最有潜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物力)A.人力
B.物力
C.财力
D.信息
4、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可以归入三大类,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决策角色)
A.领导角色、人际角色与信息角色
B.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决策角色
C.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技术角色
D.领导角色、决策角色与技术角色
5、在管理者的技能中,将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是指(概念能力)
A.技术能力 B.人际能力 C.概念能力 D.决策能力
6、群体行为学派最早的研究活动开始于(霍桑试验)A.铁锹试验
B.霍桑试验 C.搬运生铁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7、三川旅行公司刘总经理在总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惊险性旅游项目与40岁--45岁男性消费者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进行了前期宣传。因为涉及到与交通管理、保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新项目得到正式批准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整整一年,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你认为下列那种说法最能概括刘总的管理技能状况?(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弱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都强
C.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强,但概念技能弱 D.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强但人际技能弱
8、玛丽在某快餐店当了两年服务员,最近被提升为领班。她极想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成功,所以去征求曾做过领班工作的一位朋友的意见。这位朋友向她道出了三大成功要素:第一,能理解人,能敞开地和人沟通,能在部门内外和他人一起工作;第二,能理解组织的整体结构,能解释组织计划和目标,并将其转换为本部门的目标,能够预见问题并对之进行处理;第三,能使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被上司接受;维护权威,尊重管理阶层。试问,玛丽朋友所提出的建议中哪一点涉及到人际技能?(第一和第三)
A.第一和第二
B.第一和第三
C.第二和第三
D.第一
9、某企业领导决定在整个企业里开展凝聚力工程,其目标在于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并能做到以企业为家。以下是该企业凝聚力工程准备开展的几项工作,你认为其中哪项最无效?(加强对员工思想与行为的控制,确保员工关心企业发展。)
A.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发展密切挂钩。
B.加强对员工思想与行为的控制,确保员工关心企业发展。
C.在员工中开展关于如何以企业为家的大讨论,增强员工向心力。
D.即使会引起产品成本提高,也要切实改善骨干员工的福利待遇。
10、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自然属性)A.政治属性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 D.文化属性
11、“经济人”假设是(.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石。A.现代管理 B.科学管理 C.经验管理 D.人群关系论
12、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3、管理活动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
A.对人的管理
B.对物的管理
C.对资金的管理
D.对技术的管理
14、从管理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5、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
16、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整合功能、导向功能和适应功能)
A.整合功能、导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B.整合功能、导向功能和适应功能
C.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
D.强化功能、适应功能和约束功能
17、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人际技能)
A.技术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18、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称为(组织)
A.管理
B.决策
C.管理者
D.组织
19、行为科学的主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计时工资)
A.社会人假设 B.领导理论 C.需求要素与激励 D.计时工资 20、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沟通协调)
A.战略管理
B.现场管理
C.沟通协调
D.开拓创新
21、关于管理中的例外原则,以下哪种理解最为合适?(上级在授予下级日常事务处理权的同时,保留对其执行结果的监督权,然后集中精力处理例外事件)
A.上级将一般日常事务全部交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从事重大的、非程序化问题的决策
B.上级只接受下级关于超出标准的例外情况的报告
C.上级将一般的日常事务全权交由下级独立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D.上级在授予下级日常事务处理权的同时,保留对其执行结果的监督权,然后集中精力处理例外事件
22、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杜拉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只要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
23、下列哪一项管理职能是为各个职能的进行提供保证,进行沟通联络,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并施加影响力,以统一员工意志,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的?(领导)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领导
24、组织理论之父是(韦伯)。
A.法约尔 B.泰勒 C.韦伯 D.梅奥
25、在特定专业领域内使用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称为(技术技能)
A.人际关系技能
B.技术技能
C.形成概念的技能
D.以上均不是
26、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与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要求不同,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应该为(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A.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B.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27、规章制度属于企业文化中的(中层文化)
A.上层文化
B.中层文化
C.表层文化
D.深层文化
28、提出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的人是(亚当•斯密)
A.查尔斯•巴贝奇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亚当•斯密 D.马克斯•韦伯
29、提出管理的14条原则的人是(法约尔)
A.甘特 B.泰勒 C.法约尔 D.韦伯
30、巴纳德代表的是(社会系统学派)
A.决策理论学派 B.社会合作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管理过程学派
三、判断说明题
1、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正确。因为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处理人—人的关系
2、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正确。高层管理者需要进行战略决策,所以概念技能最重要。
3、非正式组织主要依赖合同左右成员的行为。错误。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成员的行为。
4、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管理也具有共性。
4、正确。社会制度不同只会影响管理的社会属性,而与自然属性无关,所以也有共性。
5、组织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却没有约束功能。
5、错误。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转化成组织成员内在的行为规范,对其行为具有调节和约束的功能。
6、泰勒认为,应该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从而激发其积极性。
6、错误。泰勒认为人是经济人,激发其积极性的措施就是经济上的奖惩。
7、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包含了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和会计活动。
7、错误。法约尔将企业的基本活动分为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及管理活动;并认为管理活动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8、马克斯•韦伯非常赞同使用个人崇拜式权威。
8、错误。韦伯认为个人崇拜式权威缺乏理性和稳定性,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9、马克斯•韦伯主张在理想的组织中应消除人际之间感情的影响。
9、正确。韦伯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10、梅奥认为,管理者应想尽千方百计消灭非正式组织。
10、错误。梅奥认为,非正式组织对其成员的影响力很大,管理当局应注意、关心、引导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因为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而言有利有弊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所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
A.最优原则
B.实用原则
C.科学原则
D.满意原则
2、决策的依据是(适量信息)
A.完全信息
B.适量信息
C.少量信息
D.与信息无关
3、西蒙把决策活动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二者区分标准是:(例行问题与非例行问题)A.经营活动与业务活动
B.例行问题与非例行问题 C.最优标准或满意标准
D.计算机决策或非计算机决策
4、某一决策方案,只有一种执行后果并能事先测定,此种类型的决策称为(确定型决策)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肯定型决策
D.概率型决策
5、有一类决策,决策者只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及其发生概率,但不能确定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这类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肯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6、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态最终会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大小是可以估计的,这类决策是(风险型决策)
A.确定型决策
B.战术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7、将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的决策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A.因果分析法
B.名义小组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8、选取若干专家,以函询方式请专家们独立书面发表意见,并几经反馈的方法,称为(德尔菲法)A.德尔菲法
B.通讯预测法
C.名义小组法
D.头脑风暴法
9、我国习惯上称之为“专家预测法”的是(德尔菲法)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10、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业务增长率高而市场占有率较低,这种产品是(幼童产品)
A.明星产品
B.金牛产品
C.幼童产品
D.瘦狗产品
11、“目标就是路标,确定目标如同识别北极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目标(指明方向)方面的作用 A.指明方向
B.提供标准
C.激励因素
D.管理基准
12、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某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这种产品是(金牛产品)
A.明星产品
B.金牛产品
C.幼童产品
D.瘦狗产品
13、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中,确定各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的二维因素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增长率)
A.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增长率
B.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
C.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引力
D.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
14、在政策指导矩阵中,处于区域1的经营单位竞争能力较强,市场前景较好,其经营策略为(优先发展)A.优先发展
B.提高竞争力
C.逐步淘汰
D.尽快放弃
15、在政策指导矩阵中,处于区域9的经营单位市场前景暗淡且竞争能力较弱,其经营策略为(尽快放弃)A.优先发展
B.提高竞争力
C.逐步淘汰
D.尽快放弃
16、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4万元,其保本点销售量为(10万件)A.1万件
B.2万件
C.10万件
D.20万件
17、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4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200元,其盈亏平衡点产量为(380件)A.640件
B.2000件
C.941件
D.380件
18、甲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市场售价为10元,若要达到6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多少?(45000件)
A.30000件
B.45000件
C.60000件
D.75000件
19、下面哪一项不是目标管理的特点(注重成果)
A.目标制定快捷 B.注重成果
C.强调自我控制 D.促使权力下放
20、在某产品的量本利关系图中,如果先是产品单价递增而其他生产经营条件保持不变,然后再是固定费用递增而其他生产经营条件保持不变。在这样的情况下盈亏均衡点Q的变动会是(先右移然后再右移)A.先左移后右移 B.先左移然后再左移
C.先右移然后再右移 D.先右移后左移
21、有X、Y、Z三种方案,各方案的投资额分别为1000、1300、1500(万元),三种方案增加投资后可能增加的销售收入分别是3000、4000、5000(万元),其可能概率分别为0.9、0.8、0.7,问哪一个方案最好?(注:不考虑税收的影响)(Z方案)
A.X方案
B.Y方案
C.Z方案
D.三个方案都一样
22、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线性规划法)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线性规划法 D.决策树法
23、选择在最差的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方案的准则是(小中取大法)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后悔值法 D.决策树法
24、选择在最好的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所要方案的准则是(大中取大法)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后悔值法 D.决策树法
25、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观点,有效决策的判断标准是(满意标准)
A.最优标准
B.次优标准
C.满意标准
D.合理性标准
26、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27、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现实目标途径的策划和安排,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计划(为组织稳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证和基础,有助于将预期目标变为现实)A.它能够准确的预测将来情况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B.使组织活动不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干扰
C.行动方案确定之后就不能随意变更
D.为组织稳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证和基础,有助于将预期目标变为现实
28、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何地、何人、如何做是(计划职能)应解决的问题。
A.组织职能 B.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领导职能
29、目标管理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把目标的制定和个人的激励联系了起来)
A.减少了书面工作 B.为产品组合制定了目标
C.把目标的制定和个人的激励联系了起来 D.为组织制定了目标
30、与非程序化决策相对应的计划是(程序性计划)
A.程序性计划 B.执行性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非程序性计划
31、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的划分标准是(综合性程度)
A.时间长短 B.明确性 C.程序化程度 D.综合性程度
E.职能空间
32、计划制订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计划有机结合、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的远期计划作过早过死的安排)
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
B.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计划有机结合
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的远期计划作过早过死的安排
D.以上三方面都是
33、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预算)
A.规划 B.决策 C.预测 D.预算
34、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是指(占用时间最长,宽裕时间最少的活动序列)
A.占用时间最短,宽裕时间最少的活动序列
B.占用时间最长,宽裕时间最少的活动序列
C.占用时间最短,宽裕时间最多的活动序列
D.占用时间最长,宽裕时间最多的活动序列
35、计划是一动态过程,其步骤包括(确定目标、预测、拟定可行方案、决策、制定计划、预算)
A.预测、决策、制定方案
B.确定目标、预测、拟定可行方案、决策、制定计划、预算
C.预测、决策、制定方案、预算
D.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方案、决策、执行可行方案
36、目标管理概念的最初提出者是(彼得•德鲁克)
A.亨利•莱文森
B.彼得•德鲁克
C.西勒
D.泰罗
三、判断说明题
1、决策应遵循最优原则。
1、错误。若要达到最优原则,就需要获得、了解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并准确预计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而这往往得不到满足。
2、决策时,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
2、错误。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不经济。
3、集体决策优于个人决策。
3、错误。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4、运用头脑风暴法时,鼓励相互讨论,以达互相启发之效。
4、错误。头脑风暴法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原则之一就是不对别人的建议进行评价。
5、运用名义小组技术可以增强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愿望。
5、错误。名义小组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组成员互不通气,也不在一起讨论、协商,不可能增加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愿望。
6、对于“金牛”经营单位,组织应给予较少的投资。
6、正确。“金牛”经营单位的业务增长率较低,不需更多的投资。由于市场占有率较高,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入,则可以支持其他经营单位。所以只需较小的投资维持即可。
7、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7、正确。这种方法执行“近细远粗”的原则,能使计划更切合实际。
8、目标管理是一种只重视结果的管理方法。
8、错误。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三)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组织结构、划分部门和确定职权)
A.设计组织结构、划分部门和确定职权 B.职务设计与部门划分
C.提供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D.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2、涉及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各个部门和岗位、规定他们的责任和权利,这些工作被称为(.组织结构设计)
A.工作分析 B.管理规范设计 C.组织结构设计 D.协调方式的设计
3、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反映了组织的(复杂性)程度。
A.复杂性
B.规范性
C.集权性
D.管理幅度
4、某化妆品公司去年招聘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一位学化学的小唐,被认为很有培养前途。公司指定她负责G地区的销售工作,并设立了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佣金制度。一年下来,小唐尽管工作十分努力,但所分管地区的销售业绩
就是上不去,她也承认G地区销售潜力不小。面对这种情况,有人给销售部经理出了以下几个主意,你认为其中哪个主意最好?(.让销售部经理带小唐去走访几家新客户,给她示范销售老手的做法)
A.在办公室张榜公布各地区的销售业绩,让大家都知道谁干得好,谁干得差
B.郑重告诉小唐,下季度若仍达不到分配给她的销售指标,公司就要请她另谋高就
C.让销售部经理带小唐去走访几家新客户,给她示范销售老手的做法
D.顺其自然,啥事也不用做,反正通过实践摸索与经验积累,她会成熟起来的近年来
5、企业组织结构必须与其战略相匹配。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是(战略不同,要求开展的业务活动也会随之不同 B.不同战略有不同的重点,会影响各部门与职务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关系)A.战略不同,要求开展的业务活动也会随之不同
B.不同战略有不同的重点,会影响各部门与职务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C.A和B都对 D.A和B都不对
6、划分部门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划分方法为(按地区划分)
A.按产品划分
B.按地区划分
C.按职能划分
D.按时间划分
7、中华商务中心是一家合资企业,以物业经营为主要业务。目前有写字楼租户272家,公寓租户426家,商场租户106家。公司在总经理下设有物业部、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公关部、业务发展部等部门。物业部下设置了写字楼管理部、公寓管理部、商场管理部以及其他配套部门。试问,其整个公司和物业部内部的组织结构设计分别采取了何种部门化或部门划分形式?(职能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A.职能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B.顾客部门化和职能部门化
C.均为职能部门化 D.均为顾客部门化
8、按产品或服务划分部门的优点之一是(有利于培养“多面手”管理人才)
A.既减少风险又降低成本
B.有利于培养“多面手”管理人才
C.减少监督成本
D.集权
9、产品部门化的缺点之一是(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A.不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B.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C.不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竞争 D.不利于产品结构调整
10、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的关系一般是(反比关系)
A.正比关系 B.没有关系 C.反比关系 D.相关关系
11、每个组织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和相应的管理层次。影响这两者关系的,除工作能力、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外,在工作内容和性质方面,还需考虑以下哪组要素组合的内容?(主管所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相似性,计划完善程度,非管理事务多少。)
A.主管所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相似性,计划完善程度,非管理事务多少。
B.主管所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技术复杂性,信息手段配备情况,非管理事务多少。
C.助手配备情况,下属工作技术复杂性,信息手段配备情况,主管所处管理层次。
D.助手配备情况,下属工作技术复杂性,计划完善程度,主管所处管理层次。
12、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幅度的限制)
A.职能分工的要求
B.部门划分的需要
C.权责明确的需要
D.管理幅度的限制
13、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7)
A.4 B.7 C.22 D.23
14、下列关于扁平结构与高架结构的比较中,描述正确的是(扁平结构更有利于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A.扁平结构管理费用高
B.扁平结构分工明确细致,管理监督严密C.高架结构信息纵向流通快
D.扁平结构更有利于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15、参谋职权是(协助和顾问的职权)
A.指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利
B.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力关系
C.协助和顾问的职权
D.对于达到组织目标具有直接贡献、负有直接的责任
16、在组织中,直线与参谋两类不同职权在确保组织有效运行上存在着以下哪种关系?(负直接责任与协助服务)
A.领导与被领导
B.一般协作伙伴
C.命令与服从
D.负直接责任与协助服务
17、所谓授权,是指(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限委派给某些下属)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限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18、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一个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一个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19、没有过多标准化、规范化等管制,对职务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较强的组织结构形式是(有机结构)
A.官僚结构
B.有机结构
C.职能结构
D.层级结构
20、事业部制的管理原则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A.实行专业化管理
B.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C.高度集权,全能管理
D.统一指挥并发挥职能机构和人员的作用
21、下列组织结构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事业部制)
A.直线型
B.职能型
C.直线职能型
D.事业部制
22、沸光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地支撑沸光公司的业务要求?(矩阵制)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23、在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
A.直线职能制 B.部门直线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24、矩阵组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双重领导的存在)
A.不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
B.造成组织内部竞争过度
C.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D.双重领导的存在
25、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结构形式是(动态网络型结构)
A.职能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分部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26、关于组织的概念和本质,你认为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A.只有一个人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B.不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是不存在的C.没有共同目标的组织是不存在的D.不需要管理与领导的组织是不存在的
27、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中,人力的“工具使用论”已被“资源开发论”所取代。下述哪种人性假设更好地反映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自我实现人假设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机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28、以下对于直线和参谋的解释,哪一种最科学(参谋部门只能有建议的权力,不能有决策与命令权,否则组织将无法有效的运行)
A.参谋不过是一些摆设,他们的建议往往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B.即使是参谋部门,如果赋予许多决策和指挥、命令权力的话,权威也是很大的.C.参谋部门只能有建议的权力,不能有决策与命令权,否则组织将无法有效的运行
D.参谋部门和直线部门没有区别,他们在组织中都要负责完成任务
29、组织部门化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分工原则)
A.分工原则 B.精简高效 C.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 D.协作原则
30、我们把“确保事情按计划进行”的工作称之为(组织工作)
A.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协调工作
D.控制工作
31、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符合业务专业化原则
B.实行垂直管理)
A.符合业务专业化原则
B.实行垂直管理
C.利于培养高层管理人才
D.A和B
32、下面哪一条不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横向联系好,便于部门间的协作)
A.能发挥专家的业务管理作用 B.避免了多头领导
C.横向联系好,便于部门间的协作 D.符合业务专业化的原则
33、相比于外部招聘,内部提升的优点是(更快地胜任工作)
A.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
B.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更快地胜任工作 D.以上所有选项
34、汪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该公司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A.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型结构
B.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35、有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发现会议室的窗户很脏,好像很久没有打扫过,便打电话将这件事告诉了行政后勤部负责人,该负责人立刻打电话告诉给事务科长,事务科长又打电话给公务班长,公务班长便派了两名员工,很快就将会议室的窗户擦干净。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这表明该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什么问题?(各部门职责不清)
A.组织层次太多
B.总经理越级指挥
C.各部门职责不清
D.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
36、泰勒曾经推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机构,即各职能部门都可以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A.责权一致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例外原则 D.机构精干原则
37、在制度分权和授权的问题上,以下哪一种理解是不正确的?(组织的制度分权只能通过各级主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授权来实现。)
A.组织的制度分权只能通过各级主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授权来实现。
B.授权并非改变组织设计中管理权限的制度分配。
C.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监控权和相应责任。
D.制度分权主要是为了防止上级主管过度集权,而授权主要是为了减轻上级主管的负担。
38、冰山理论更强调(组织文化)的作用
A.组织制度 B.组织文化 C.组织创新 D.组织结构
39、我国政府中有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设置,设置这些部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是(按职能设计)
A.按职能设计 B.按行业设计 C.接服务对象设计 D.按重要性设计
40、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作为该研究所所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A.尽力满足各个非正式群体的不同需求 B.协调各个非正式群体的分歧
C.禁止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D.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三、判断说明题
1、职能部门化不利于“多面手”式人才的成长。
1、正确。职能部门化强调专业分工协作,每个部门主管都得不到全面锻炼。
2、组织层级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2、正确。当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越大,层次越多,两者呈正比。制度。
3、管理工作内容多,又比较复杂,组织就应扩大管理幅度。
3、错误。工作内容多,且比较复杂,则主管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此时应缩小管理幅度。
4、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同时拥有强制权、奖励权、合法权、专家权和感召权。
4、正确。作为某一职位上的管理者一定会拥有强制权、奖励权、合法权等职权,却不一定拥有专家权和感召权,因为这些职权与职位无关。
5、柔性组织特别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规章
5、错误。柔性组织关注灵活性、适应性,不强调标准化、规范化。
6、事业部型结构限制了组织资源的共享。
6、正确。分部型结构下,每个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易形成本位主义,资源共享较难。
7、矩阵型结构有利于信息的纵向交流,却不利于横向交流。
7、错误。矩阵结构中的项目小组成员来自各职能部门,所以加强了横向沟通。
8、领导的权力越大,其控制幅度越大。
8、错误。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能力相关,与其影响力并不直接相关。
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尽可能扩大管理幅度。
9、错误。应该有一个度。管理幅度过大,领导者将无法驾驭该组织,导致效率下降。
10、授权一定要同时授责。
10、错误。授权是一种领导艺术,并非组织设计,责任是组织设计的结果,不能由其主体随意转让。
11、分权属于组织设计,而授权则是一种领导艺术。
11、正确。授权是为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或是为了让下属受到锻炼,由领导者实施的一种管理措施,是领导艺术,而分权则来自于组织的设计,目的是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12、组织变革的内容就是对组织结构的调整。
12、错误。组织变革包括对人员的变革,结构的变革和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13、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管理者应尽量对员工施加压力。
13、错误。适量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转变为动力,但压力过大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14、冲突对组织有害,应完全消灭。
14、错误。适度的冲突是组织进步的表现,它会使组织保持一定的活力和创造力。
15、内部提升方式对外部人才是一个打击。
15、错误。这种制度说明提升的可能性大,更能吸引有能力的人才。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四)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是实际所观察到的某些领导的行为表现:①自行做出并宣布决策;②强行推销自己所做的决策;③做出决定并允许提出问题;④提出可修改的讨论计划;⑤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并作出决策;⑥规定界限但由集体作出决策;⑦允许下属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决策权。对这7种领导行为的最适当分类是(A.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④⑤属于参与式,⑥⑦属于民主式。)
A.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④⑤属于参与式,⑥⑦属于民主式。
B.①属于专制式,②③④⑤属于民主式,⑥⑦属于放任式。
C.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④⑤属于民主式,⑥⑦属于放任式。
D.①②属于专制式,③⑤属于民主式,④⑥⑦属于放任式。
2、菲德勒将领导风格区分为关系取向型和任务取向型。下面哪一项最能体现任务取向型的领导风格?(对最难共事的同事看法比较消极)
A.把最难共事的同事描述得比较积极
B.对最难共事的同事看法比较消极
C.主要感兴趣的是人际关系
D.对人际关系和工作任务都很重视
3、麦格雷戈提出了人性假设理论中重要的X与Y理论的概念。找出下列属于Y理论的假设前提:(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人天生讨厌工作
B.人喜欢被命令
C.人不抱有野心 D.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管理方格论)
A.权变理论
B.管理方格论
C.期望理论
D.领导生命周期
5、人性假设反映人们对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的基本认知与判断,领导人员对组织成员在人性上所做的不同假设会导致其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并影响到员工激励策略的设计和使用。那么“对症下药”的比喻是下列哪种人性假设?(复杂人假设)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它们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已获得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
B.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
D.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满足最主要的需要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
7、对于一个以自我实现需要占据主导地位的员工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委以重任)A.提高工资
B.改善工作环境
C.颁发奖状
D.委以重任
8、在组织的纵向沟通网络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传递信息,进行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沟通。这种沟通形态属于(链式沟通)
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环式沟通 D.全通道式沟通
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上的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A.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B.工作上的成就感
C.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
D.严格的劳动纪律
10、在领导行为理论中,密执安大学的研究(即利克特Likert的研究)结论表明,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与(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成正相关。
A.高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
B.低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
C.高的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
D.低的群体生产率和低满意度
11、菲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高LPC型领导而言,比较重视(人际关系)
A.人际关系
B.完成工作任务
C.满意度
D.绩效
12、豪斯(Robert House)的路径—目标理论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它们是(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A.指导型、民主型、参与型、成就型
B.指导型、集权型、参与型、成就型
C.指导型、推销型、参与型、成就型
D.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13、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提到了保健因素的概念,关于保健因素,可以有如下解释,哪种提法是正确的?(保健因素能预防和减少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其对工作非常满意)
A.保健因素能预防和减少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其对工作非常满意
B.保健因素最大的作用是确保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C.保健因素的满足,能使职工对工作非常满意
D.保健因素的满足,有助于职工潜力的发挥
14、高级工程师李华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条件。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李华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李华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A.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李华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B.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
C.给李华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
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15、张莉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其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资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莉的主管,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方式最能增进她的工作绩效?(.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
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
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
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
D.提高她地位的象征(例如,更豪华的办公室,新的头衔,专用秘书等)
16、向下属布置紧急的事情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下面这四种方式中你认为哪一种下属的工作自由度最小?(.“你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小王,马上处理这件事情,下班前办好。”)
A.“这件事情很急,请你在下班前办好。”
B.“其他事情先放下,把这件事情办好。”
C.“你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小王,马上处理这件事情,下班前办好。”
D.“这件事情很紧急,下班前一定得办好。如果忙不过来,你可以找小王打打下手。”
17、下列哪种理论与激励无关(需求层次理论)
A.需求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权变理论
D.期望理论
18、具有外向控制点的人认为,其行为的基础是(环境影响)为主导。
A.命运
B.机会
C.环境影响
D.自我行为
19、张宁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到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三年来,他工作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近他作为某项目小组的成员,与组内其他人一道奋战了三个月,成功地开发了一个系统,公司领导对此十分满意。这天张宁领到领导亲手交给他的红包,较丰厚的奖金令小张十分高兴,但当他随后在项目小组奖金表上签字时,目光在表上注视了一会儿后,脸便很快阴沉了下来。对于这种情况,下列哪种理论可以较恰当地给予解释?(公平理论)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20、豪斯的路径—目标模型指出,领导方式的采用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
A.领导者素质
B.被领导者素质
C.多种情境因素
D.职工成熟度
21、激励的期望理论可定量地描述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动机×报酬
C.效价=激励力×报酬 D.报酬=效价×绩效
22、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很差。该领导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任务型)
A.贫乏型 B.俱乐部型 C.任务型 D.中间型
23、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会在贡献和报酬上相互参照攀比。一般来说,你认为员工最有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A.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24、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年骨干职工,领导风格宜采取(.授权型)
A.命令型
B.说服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25、曹雪芹虽然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最有可能是出于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A.自尊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都不是
26、在领导行为理论中,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在两个维度方面皆高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A.高绩效和低满意度
B.低绩效和高满意度
C.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D.低绩效和低满意度
27、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管理方格论所依据的两个坐标维度是(对生产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
A.对生产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
B.对生产的关心与对绩效的关心
C.对生产的关心与对组织的关心
D.对绩效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
28、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职工的(主导需求)
A.安全需求 B.现实需求 C.主导需求 D.自我实现的需求
29、强化理论强调行为是结果的函数,根据此理论,管理者最好采用(正强化)方式。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30、当一位30—40岁的科研工作者显示出卓越的技术才能时,作为该科研人员的领导者,对他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是(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注意:并不排斥其他方面的适当奖励)
A.高额奖金 B.配备最好的研究条件
C.提职 D.精神奖励(如评为劳模等)
31、管理方格图中,团队型管理的方格是处于(9.9型)A.9.1型
B.9.9型
C.1.9型
D.1.1型
32、随着下属人员的成熟度由较低转为较高,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以及其它相关的管理措施应作以下哪一种调整?(管理者应通过双向沟通方式与下属进行充分交流,对下属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直接指示)A.管理者可以赋予下属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权力,管理者本人只起监督作用
B.管理者应通过双向沟通方式与下属进行充分交流,对下属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直接指示
C.管理者应改进沟通以便更加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下属的工作
D.管理者应采取单向沟通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工作的监督,使他们继续发展
33、如果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沟通的信息较少,这意味着该组织(正式沟通通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顺畅,运作良好
B.有相当多的人好搬弄是非,传播小道消息
C.充分发挥了非正式沟通通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交流
D.正式沟通通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34、你的部门因预算的限制,有必要进行整编。你请了本部门中一位经验丰富的人负责这项工作。他在你部门的每个领域都工作过,你感到他有能力完成这一任务,可他却似乎对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反应漠然。此时,你应当采取哪种领导方式?(低任务、高关系)
A.高任务、高关系
B.高任务、低关系
C.低任务、高关系
D.低任务、低关系
35、某位领导很关心下属,对下属提出的需要尽可能给以满足,经常批条子,但效果并不好,群众反映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会哭、不会闹的乖孩子望奶兴叹。”这说明(满足需要应经过组织程序,防止偏听偏信)。
A.满足需要必须是全体下属人员的共同需要,而不能是个别人的需要
B.满足需要不能采取批条子的形式
C.满足需要应经过组织程序,防止偏听偏信
D.A和C
36、领导的作用主要有(指挥、协调和激励)
A.指挥、协调和激励 B.领导、协调和激励
C.引导、协调和激励 D.带领、协调和激励
37、权变理论更强调(环境变量)的影响。
A.管理变量 B.环境变量 C.内部环境 D.外部环境 E.管理方法
38、于先生受命前往一家多年亏损的企业担任厂长。到任之后,他待人热情,早上早早地站在工厂的门口迎候大家,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原因,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一周下来,大家看到厂长每天都提
前到厂,而且又待人热情,原来习惯于迟到的员工也不迟到了。从这件事情来看,是什么权力使于厂长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力?(法定权)
A.个人影响权
B.专长权
C.法定权
D.A和C39、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道消息”属于(非正式沟通)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双向沟通
D.作含蓄形式进行沟通
40、根据领导者运用职权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领导方式概括为专制、民主与放任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式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上下关系融洽,共同商量,合作一致地工作)
A.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权
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上下关系融洽,共同商量,合作一致地工作
三、判断说明题
1、X理论认为,对员工应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1、错误。X理论认为人性恶,应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2、Y理论认为,应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2、正确。Y理论认为人性善,员工并非好逸恶劳,且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勇于承担责任。所以,应采取管理措施是: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3、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但没有严格的层次。
3、错误。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类,并认为它们具有从低到高的等级性。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以可以激励所有员工。
4、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政策等因素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
4、错误。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政策等因素属于保健因素,对人没有激励作用。
5、根据期望理论公式M=V×E,为了提高激励水平,管理者应想办法将E提高到100%。
5、错误。当E=100%时,当事人毫不费力就完成了目标,根本不存在激励。
6、实施负强化的方式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6、正确。负强化的方式应是连续性的,这样可以清除人们的侥幸心理。
7、实施正强化应以间断式为主。
7、正确。正强化若采取连续方式,则会使激励对象的期望越来越大,从而提高管理成本,否则将使激励水平下降,甚至消失,再者,当某一行为方式常规化之后,也无需要加以激励。
8、Y理论强调自我控制,自我指挥,是动态灵活的,因此总是比X理论优越。
8、错误。不存在谁比谁更优越的问题,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的假设更实际有效。
9、根据期望理论,对工作的激励可表示为:激励=工作绩效×期望值。
9、错误。根据期望理论,对工作的激励表示为激励=效价×期望值,效价为一个人对这项工作及其工作绩效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而非指工作绩效本身。
10、赫兹伯格认为管理者应首先确保足够的保健因素,然后创造机会为职工提供激励因素。
10、正确。赫兹伯格认为,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然后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11、根据公平理论,当获得相同结果时,员工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
11、错误。根据公平理论,只有当员工觉得自己对所获报酬与付出的比值与他人所获报酬与付出的比值相等时,他才会觉得报酬是公平的。
12、菲德勒认为,存在着一种总是有效的领导模式。
12、错误。菲德勒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1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一位领导者都会经历探索、成功、衰退的过程。
13、错误。这一理论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关系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认为员工成熟度不同,采取的领导方式也不同,因此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
14、领导和管理实际上是同一概念。
14、错误。二者在行为方式和权力的构成方面具有联系,但是也有本质区别。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而领导则是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的基础上。
15、最有效的领导行为总是对人和生产都高度关心。
15、错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在两个维度皆高的领导者,即对生产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但是并不总是产生积极效果。
16、按照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有利情境和最为不利情境时,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
16、正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的方式。在环境较好的情境和环境较差的情境下,采用低LPC领导方式即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按照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有利情境和最为不利情境时,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
17、路径---目标理论认为当任务结构不明确时,人们倾向于指导型领导行为。
17、正确。当任务不清时,指导型领导能让下属知道他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导,使下属的相关工作容易进行。
18、任务导向型领导力图通过关心下属来建立有效工作群体。
18、错误。任务导向型领导比较关系工作任务的完成。
19、权变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19、正确。权变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而依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的不同而不同。
20、接受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20、正确。单向沟通的速度比双向沟通快,而双向沟通能使接受者理解信息,所以,接受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
21、发送者与接送者之间的相似程度会影响沟通效果。
21、正确。沟通一方如果认为对方与自己很接近,那么他将比较容易接受对方的意见,并达成共识。沟通一方如果视对方为异己,则信息的传递很难进行下去。
22、噪音仅仅发生在信息沟通的传递过程中。
22、错误。整个沟通过程都存在着噪音。管理学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五)一、单项选择题
1、强调预防作用的控制方法是(前馈控制)
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2、“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前馈控制)
A.同期控制
B.实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3、生产主管在生产现场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种控制方式属于(现场控制)
A.现场控制
B.直接控制
C.预先控制
D.间接控制
4、前馈控制的优点主要是(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A.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B.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
C.应用广泛
D.有指导职能,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5、注重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事后控制)
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直接控制
D.事后控制
6、反馈控制的具体方法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职工成绩评定)
A.质量控制分析
B.财务报告分析
C.标准成本分析
D.职工成绩评定
7、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8、控制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控制标准)A.采取纠偏措施
B.预先控制
C.衡量实际业绩
D.确定控制标准
9、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基础是(建立控制标准)
A.建立控制标准
B.分析偏差原因
C.采取矫正措施
D.明确问题性质
10、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事后控制)
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直接控制
11、种庄稼需要水,但这一地区近年总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以弥补天不下雨的不足。另一种办法是该种耐旱作物,使所种作物与环境相适应。这两种措施分别是(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
A.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
B.调整计划和纠正偏差
C.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D.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12、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建立控制系统)A.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
D.建立控制系统
13、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绩效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衡量什么、如何衡量)A.衡量什么
B.制定标准
C.如何衡量
D.A和C
14、控制过程中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制定标准,测量成绩,评价成绩)
A.制定标准,评价成绩,测量成绩
B.测量成绩,评价成绩,制定标准
C.测量成绩,制定标准,评价成绩
D.制定标准,测量成绩,评价成绩
15、有效控制的要求有(客观性、适度性、弹性和适时性)
A.客观性、适度性、弹性和适时性
B.客观性、灵活性、经济性及科学性
C.客观性、经济性、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D.客观性、经济性、适度性与及时性
16、任何控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这要求有效控制要注意(适度控制)
A.适时控制 B.适度控制 C.客观控制 D.弹性控制
17、某企业为强化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建立了一个旨在能全面、迅速、准确地反映各有关部门、个人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系统。但该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必要的信息总不能按时输入。当事人抱怨说,输入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很麻烦、没有时间输入。他们的工作开展情况表明(为顺利开展管理控制工作,企业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工作流程与规范的调整,并通过严格制度或文化改进等措施来巩固这种调整。)
A.为顺利开展管理控制工作,必须把信息系统的性能提高到一个起码的水平。
B.为顺利开展管理控制工作,企业还必须进行必要的工作流程与规范的调整,并通过严格制度或文化改进等措施来巩固这种调整。
C.为顺利开展管理控制工作,必须尽量减少对信息系统的依赖。
18、控制工作的下列原理中,强调主管人员应只注意重要偏差的是(控制关键点)
A.控制关键点
B.直接控制
C.例外情况
D.反映计划要求
19、工艺科长在生产现场中发现一个工人没有按照作业规范操作,他立即上前去制止。这种控制方式属于(同期控制)
A.预先控制
B.直接控制
C.同期控制
D.间接控制
20、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划分的标准是(按照所采取的手段划分)
A.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划分
B.按照所采取的手段划分
C.按照控制的时间划分
D.按照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划分
21、控制是对(计划与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纠偏活动过程。A.生产活动 B.经营活动 C.计划与执行情况
D.质量活动
22、某推销员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年中实现了100万元的销售业绩,该推销员认为自己大大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他非常高兴,主动地向销售主管汇报并提出额外奖金的要求。谁知销售主管只是说了些口头表扬的话,只字未提奖金的事。这位推销员等了好多天,什么也没等到。他知道额外奖金的梦破裂了,他的工作热情也没有了。如果这位销售主管是一位称职的管理者的话,你认为他不给推销员发额外奖金的最大可能原因是什么?(没有预先给出计划标准,缺少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A他怕大家过分地追求销售量,而忽视了服务质量。
B.没有预先给出计划标准,缺少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C.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方面需要资金,不能发额外奖金。
D.企业其他的推销人员也同样超额地完成了销售任务。
23、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A.相对封闭
B.绝对封闭
C.相对开放
D.绝对开放
24、最理想的控制标准是(定量标准)A.实物标准
B.定性标准
C.资金标准
D.定量标准
25、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有各种治理和制衡的手段,包括:①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②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③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④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这些措施是(①事前控制,②同步控制,③、④事后控制)
A.均为事前控制
B.①事前控制,②同步控制,③、④事后控制
C.均为事后控制
D.①、②事前控制,③、④事后控制
三、判断说明题
1、前馈控制具有防御性。
1、正确。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时再补救。
2、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所以作用不大。
2、错误。反馈控制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3、实施控制时,有时最好的方案也许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3、正确。控制也要讲求效益,若控制成本高于控制所得的收益,则可以不控制。
4、控制的目的是提高效益,所以会得到所有员工的支持。
4、错误。控制必然会让部分员工的当前利益受损,不可能自然地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总经理)A.工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管理)A.科学管理 B.行为科学 C.一般管理理论 D.管理科学
3.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不确定性最高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状态是(复杂动态)A.简单动态 B.简单稳定 C.复杂动态 D.复杂稳定
4.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首要性、主导性的职能是(计划)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5.某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在新一轮计划目标制定中,市场占有率要达到40%,这个40%是(突破性目标)A.控制性目标 B.突破性目标 C.不可控目标 D.常规性目标
6.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研究发现,稳定的环境对应的组织结构多为(自由组合式的)A.有机式的 B.机械式的
C.有机式与机械式的结合 D.自由组合式的
7.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是(战略规划层)A.战略规划层 B.战术计划层 C.班组作业层 D.运行管理层
8.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反比)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无关系 9.六西格玛管理中,“百万机会缺陷数”中的“缺陷”指的是(所有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A.产品质量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B.产品价格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C.产品售后服务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D.所有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1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过:“倘若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这体现了人员配备中的(用人之长原理)A.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B.责权利一致原理 C.公平竞争原理 D.用人之长原理
11.对高、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有所区别的,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应该是(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12.内部提升有很多优点,以下不属于内部提升优点的是(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要求,并有能力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A.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B.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要求,并有能力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 C.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
D.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
13.一个上级主管针对不同的下级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允许相互矛盾,朝令夕改,这体现的是领导工作中的(命令一致原理)A.指明目标原理 B.目标协调原理 C.命令一致原理 D.直接管理原理
14.依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那种既不关心人,又不关心生产、无所作为、只扮演“信使”角色的管理属于(贫乏型管理)A.集体型管理 B.贫乏型管理
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D.独裁型管理
15.以下哪一点是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A.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B.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 C.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D.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
16.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A.沟通渠道 B.编码、译码和反馈 C.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D.信息反馈
17.研发中心的李主任在会上宣布,根据市场需求公司计划研发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将对相关人员奖励10万元。在了解了对新产品的要求及特性之后,小王认为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可能性很大,因而积极性很高。依照期望理论,10万元的奖励属于(激励力)A.激励力 B.期望值 C.概率 D.效价
18.李明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他积极肯干,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多次得到领导的奖励,他的干劲也越来越大。李明的领导采用了哪种强化方式?(积极强化)A.积极强化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消失
19.运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销售预算)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D.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
20.伊士曼——柯达公司生产工厂的管理层次一度达到了13层,这阻隔了负责生产的总经理和工人的联系。现在,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管理层次减少为4层。这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哪方面的作用?(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沟通水平化)A.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 B.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沟通水平化 C.触发业务流程再造 D.建立和保持组织竞争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部分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有(A.力求最少 B.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C.确保目标的实现 D.指派平衡E.检查部门分设)A.力求最少 B.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C.确保目标的实现 D.指派平衡 E.检查部门分设
22.在责权利一致原理的阐述中,正确的有(A.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去实施计划、B.管理者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主程度、C.职责是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义务)
A.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去实施计划 B.管理者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主程度 C.职责是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义务
D.管理者必须得到精神上的相应待遇,物质上可不考虑 E.管理者必须得到物质上的相应待遇,精神上可不考虑
23.研究有关领导问题的理论有(A.领导性格理论 C.领导行为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A.领导性格理论 B.强化理论 C.领导行为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 E.需求层次理论
24.团队成员对有效团队协作支持的作用表现为(A.承担学习的责任 B.有责任感C.持系统的观点)A.承担学习的责任 B.有责任感 C.持系统的观点 D.服务导向 E.尊重内部顾客
25.下列属于经营比率的指标有(A.市场占有率 C.相对市场占有率 E.投入——产出比率)A.市场占有率 B.速动比率
C.相对市场占有率 D.存货周转率 E.投入——产出比率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1.结构 改为 部门
2.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2. 法国 改为 德国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3. 对
4.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4. 科学技术 改为 工作 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5. 有力的领导控制 改为 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
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6. 科学性 改为 可行性
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7. 综合效益原则 改为 整体效用原则 8.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8.十五条 改为 八条
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9. 对 10.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10.分权式 改为 集权式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1.(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在管理学中,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2. 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也就是组织的框架体系。
动态方面,指维护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必须根据组织的目标,建立组织结构,并不断地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3. 管理系统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权命令式。即领导人极为专制,对下属缺乏信任,主要用恐吓和惩罚来激励下属,惯于由上而下地下达命令、传递信息,决策权高度集中。
(2)温和命令式。即领导者允许下属反映意见和提出要求,允许下属一定的决策权但严加控制。
(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有较高的信任度。以允许下属参与管理的方式激励他们;注意倾听下属意见,重大决策由领导者裁决,具体事项则由下属安排或协商解决。
(4)参与式。即主管领导对下属完全信赖,凡事听取下属意见并酌情采用;鼓励下属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和评价工作;鼓励下属就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定或共同作出决定。
4.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有哪些?4. 通常,解决组织冲突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回避。这是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当冲突微不足道时,或当冲突双方情绪非常激动时,可以采取让双方暂时回避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当你需要对一个事情作出迅速的处理时,或当你的处理方式其他人赞成与否无关紧要时,可以采取强制的办法。在强制解决中,往往以牺牲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3)妥协。即通过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冲突各方势均力敌时,或当希望就某一问题尽快取得解决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处理方法。
(4)树立更高目标。当其中一方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目标时,冲突双方可能会进行合作并作出一定让步,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
(5)合作。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因此从结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试合理评价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第三篇:钢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及答案(2011-09-28 10:53:54)标签: a格 极限状态 焊缝 构件 承载力 教育 分类: 试卷题库 钢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答:特点:(1)承载能力大;(2)稳妥可靠;(3)便于工业化生产,施工周期短;(4)密闭性好;耐热但不耐火;(5)耐腐蚀性差;(6)容易产生噪音 应用范围:(1)承受荷载很大或跨度大,高度大的结构;(2)承受动力荷载作用或经常移动的结构;(3)经常拆装的拼装式结构;(4)对密闭性要求高的结构;(5)高温车间或需承受一定高温的结构;(6)轻型结构
2.试举例说明钢结构的主要发展趋势。答:(1)高性能钢材的研制;(2)设计方法和计算理论的改进;(3)结构形式的革新
第二章 钢结构的材料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__ B___的典型特征。(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强度破坏
(D)失稳破坏
2、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_ C__确定的。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点
(D)极限强度
3、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_ D__表示。(A)流幅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
4、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__ A___。
(A)强度提高
(B)塑性提高
(C)冷弯性能提高
(D)可焊性提高
5、下列因素中_ A__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A)钢材屈服点的大小
(B)钢材含碳量
(C)负温环境
(D)应力集中
6、当温度从常温下降为低温时,钢材的塑性和冲击韧性_ B__。(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升高不多
7、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最基本、最主要的是_ C _时的力学性能指标。(A)承受剪切
(B)承受弯曲
(C)单向拉伸
(D)两向和三向受力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A 6.B 7.C
二、名词解释
1.应力集中和残余应力 答:(1)应力集中:实际结构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孔洞、槽口、截面突然改变以及钢材内部缺陷等,此时截面中的应力分布不再保持均匀,不仅在孔口边缘处会产生沿力作用方向的应力高峰,而且会在孔口附近产生垂直于力的作用方向的横向应力,甚至会产生三向拉应力;(2)残余应力:在浇注、轧制和焊接加工过程中,因不同部位钢材的冷却速度不同,或因不均匀加热和冷却而产生。2.冷加工硬化和时效硬化 答:(1)在冷加工(或一次加载)使钢材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卸荷后再重新加载,钢材的屈服点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在高温时溶于铁中的少量氮和碳,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由固溶体中析出,生成氮化物和碳化物,散存在铁素体晶粒的滑动界面上,对晶粒的塑性滑移起到遏制作用,从而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也称老化);
(2)钢材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在150℃以内,钢材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塑性均与常温相近,变化不大。但在250℃左右,抗拉强度有局部性提高,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降至最低,出现了所谓的蓝脆现象(钢材表面氧化膜呈蓝色);
三、分析简答题
1.钢结构材料的破坏形式有哪几种?破坏特点? 答:钢材的破坏分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1)塑性破坏:塑性变形很大,经历时间又较长的破坏称塑性破坏。断裂时断口与作用力方向呈45°,且呈纤维状,色泽发暗;(2)脆性破坏:几乎不出现塑性变形的突然破坏称脆性破坏。断裂时断口平齐,呈有光泽的晶粒状。脆性破坏危险性大,必须加以重视。
2.简述影响钢材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如何避免不出现脆性断裂?
答:导致脆性破坏的因素:化学成分;冶金缺陷(偏析、非金属夹杂、裂纹、起层);温度(热脆、低温冷脆);冷作硬化和时效硬化 ;应力集中;同号三向主应力状态。
为了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应在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各点:(1)合理设计;(2)正确制造;(3)合理使用。
3.什么是疲劳破坏?简述疲劳破坏的发展过程。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
答:钢材在多次循环反复荷载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屈服点fy也可能发生破坏的现象称疲劳破坏。疲劳破坏具有突然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属于脆性断裂。但与一般脆断的瞬间断裂不同,疲劳是在名义应力低于屈服点的低应力循环下,经历了长期的累积损伤过程后才突然发生的。其破坏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裂纹的萌生、裂纹的缓慢扩展和最后迅速断裂,因此疲劳破坏是有寿命的破坏,是延时断裂。疲劳对缺陷(包括缺口、裂纹及组织缺陷等)十分敏感。
第三章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和,目前《钢规》主要采用
。容许应力设计法、半概率半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2.结构的、、统称结构的可靠性,可靠性用
来衡量。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可靠度
二、分析简答题
1.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可靠指标的含义?如何确定结构的可靠指标?
答:所谓可靠度,就是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对于一个结构而言,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可靠指标的计算来代替可靠度的计算。可靠指标β=μz/σz,β与失效概率Pf有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β增大,Pf减小。
2.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各是什么? 答: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称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承重结构应按下列二类极限状态进行设计:(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组合结构中混凝土裂缝)。3.标准荷载、设计荷载有何区别?如何应用? 答:各种荷载的标准值是指建筑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比较有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当结构构件承受多种荷载时,设计必须考虑若干种荷载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荷载效应组合,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采用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第四章 钢结构的连接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T形连接中直角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最小焊脚尺寸,式中
。A.t1为腹板厚度,t2为翼缘厚度; B.t1为翼缘厚度,t2为腹板厚度;
C.t1为被连接件较小的厚度,t2为被连接件较大的厚度; D.t1为被连接件较大的厚度,t2为被连接件较小的厚度。2.单个普通螺栓的抗剪承载力由
确定。A.单个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B.单个螺栓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C.单个螺栓的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 D.单个螺栓的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3.如图所示,一截面尺寸100×8的板件与厚度为10mm的节点板仅用侧焊缝连接(承受静载),根据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侧焊缝长度 最有可能取
。A.40mm;
B.80mm; C.120mm;
D.400mm
4.当沿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孔径)时,螺栓的抗剪和承压设计承载力均应降低,以防止。
A.中部螺栓提前破坏;
B.端部螺栓提前破坏; C.螺栓受弯破坏;
D.螺栓连接的变形过大。5.图示高强度螺栓群受弯后的旋转中心为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B
二、填空题
1.焊缝类型分为
和
,施焊方法根据焊工与焊缝的相对位置分为、、、,其中以
施工位置最好。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俯焊、立焊、横焊、仰焊,俯焊 2.规范规定在静力荷载下,侧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动力荷载时,不宜大于
。60 ;40 3.焊接残余应力将
构件的强度,构件的刚度,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不影响,降低,降低
三、简答题
1. 如何区分脚焊缝是受弯还是受扭。
答:当计算受偏心力作用的角焊缝的强度时,须分清角焊缝是受弯还是受扭,然后才能正确应用角焊缝的基本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判别方法:若偏心力在焊缝群平面内,则该连接中的角焊缝受扭;若偏心力在焊缝群平面外,则受弯。也可以这样区分,若焊缝群中任意一点应力的方向均垂直于焊缝的长度方向,则该连接中的角焊缝受弯,不然则为受扭。(图1受弯,图2受扭)
2.焊脚尺寸是否选用大的比小的好?
答:焊脚尺寸太大时,较薄的焊件容易烧穿;焊缝冷却收缩将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热影响区扩大容易产生脆裂。焊脚尺寸太小,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小,焊缝冷却快,容易产生裂纹;同时也不易焊透。角焊缝在手工电弧焊时,一般情况焊脚尺寸在6~8mm以下时能一次焊成,超过时则需要多层焊,故相对而言增加了焊接时间,使焊接速度降低,成本增高。焊缝施焊后冷却收缩引起的残余应力随焊缝增大而加大,故焊脚尺寸亦不宜过大。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焊条等焊接材料的消耗和焊接速度、焊接残余应力,或是从焊缝的相对强度,角焊缝都以选用小焊脚尺寸为宜。因此,当焊件的焊接长度较富余,在满足最大焊缝长度的要求下,采用小而长比大而短的焊缝好。3.在受剪连接开孔对构件截面的削弱影响时,为什么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较普通螺栓的小? 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受剪连接传力特点不同于普通螺栓。后者是靠螺栓自身受剪和孔壁承压传力,而前者则是靠被连接板叠间的摩擦力传力。一般可认为摩擦力均匀分布于螺栓孔四周,故孔前传力约为0.5。因此,构件开孔截面的净截面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N——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
An——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目;
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数目;
f——钢材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
上式括号内数值小于1,这表明所计算截面上的轴心力N已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对比普通螺栓受剪连接构件开孔截面的净截面强度的计算公式:
显而易见,在受剪连接中,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开孔对构件截面的削弱影响较小。第五章 轴心受力构件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焊接组合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杆,其腹板局部稳定的高厚比限制条件是根据边界条件为
的矩形板单向均匀受压确定的。
A.两受荷边简支,另两边弹性嵌固;
B.四边弹性嵌固; C.两边简支,另两受荷边弹性嵌固;
D.四边简支
2.轴心受压格构式构件在验算其绕虚轴的整体稳定时采用换算长细比,是因为
。A.格构式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高于同截面的实腹式构件; B.考虑强度降低的影响;
C.考虑单肢失稳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D.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3.当缀条采用单角钢时,按轴心压杆验算其承载能力,但必须将设计强度按规范规定乘以折减系数,原因是:
A.格构式柱所给的剪力值是近似的;
B.单角钢缀条实际为偏心受压构件; C.缀条很重要,应提高其安全程度;
D.缀条破坏将影响绕虚轴的整体稳定。参考答案:
1.A; 2.D; 3.B
二、填空题
1.为满足使用及安全的要求,当板中的局部稳定满足时,对轴心受压构件还应进行
、和
验算。
强度、整体稳定和构件的长细比(刚度)2.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柱的 时,需要先求出横向剪力。此剪力大小与
和
有关。
缀材,柱的毛截面面积和钢材的强度
3.当格构式轴压缀条柱的单肢长细比 时,意味着
。单肢不会先于整体而失稳,不必验算单肢稳定
4.验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杆绕虚轴的稳定时,应用
查稳定系数φ值。换算长细比
三、分析简答题
1.提高轴心压杆钢材的抗压强度能否提高其稳定承载力?为什么? 答:提高轴心压杆钢材的抗压强度不能提高其稳定承载力,因为理想轴心压杆在弹性阶段由于E为一常量,且各类钢材基本相同,故其临界应力只是长细比λ的单一函数,与材料的抗压强度无关。
第六章 梁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焊接工字形钢梁受压翼缘宽厚比限制为,式中b1为
。A.翼缘板外伸宽度(或翼缘板宽度的一半);
B.翼缘板全部宽度; C.翼缘板全部宽度的1/3;
D.翼缘板的有效宽度 2.焊接工字形组合截面梁,当腹板的局部稳定验算符合: 时。A.不必设置加劲肋;
B.按构造设置横向加劲肋;
C.需设置横向加劲肋,加劲肋的间距要进行计算; D.除需设置横向加劲肋,还应设置纵向加劲肋
3.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的间距和截面尺寸都不改变,受
作用的梁的临界弯距为最低。
A.多数集中荷载;
B.均布荷载; C.纯弯曲;
D.跨中集中荷载
4.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在上翼缘受集中荷载作用,钢材为Q235,为提高其整体稳定承载力,最合理的方法是。
A.改用Q345钢;
B.加高腹板;
C.在梁跨中下翼缘加侧向支撑;
D.在梁跨中上翼缘加侧向支撑 5.下列因素中,对梁在弹性阶段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影响不大。A.梁的侧向抗弯刚度;
B.梁所用材料的屈服点; C.荷载种类;
D.荷载作用位置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二、填空题
1.钢梁丧失整体稳定性属于
屈曲。平面外弯扭
2.按照截面形成塑性铰设计的梁,虽然可以节约钢材,但
却比较大,有可能影响使用,因此设计规范只是有限制地使用
。变形(挠度),塑性
3.对组合工字形钢梁,除了要验算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外,在同时受有较大正应力和剪应力的截面,还要在 处验算折算应力。腹板计算高度的边缘
4.为提高钢梁的整体稳定性,侧向支撑点应设在钢梁的 翼缘。受压
5.影响梁整体稳定临界弯距的因素,除了梁的截面刚度和梁的侧向支承点间距 之外,还有
、和。
荷载种类、荷载作用位置和梁的支承情况
三、简答题
1.判别梁是否需要验算其整体稳定,用 来衡量,其意义是什么?、分别代表什么? 答:当 小到一定程度可以保证阻止受压翼缘的侧向变形,从而保证不会发生整体失稳。表示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表示受压翼缘宽度。
2.梁翼缘和腹板常采用连续的角焊缝连接,其长度为何不受最大长度60 或40 限制? 答:因为梁翼缘和腹板连续处,内力沿焊缝全长分布,所以其长度可以不受最大长度限制。第七章 拉弯和压弯构件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偏心荷载作用在实轴时,格构柱的平面外稳定是通过
来保证的。A.计算柱平面外稳定;
B.计算单肢稳定;
C.柱本身的构造要求;
D.选定足够大的单肢间距
2.实腹式偏心压杆在弯距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中,应取
。A.弯距作用平面内最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B.弯距作用平面内最大受拉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C.弯距作用平面外最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D.弯距作用平面内最大受压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 3.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材时,剪力应取。
A.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 C.A、B两者取大值;
D.由公式 计算的剪力
4.与基础固接的单层无侧移框架等截面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在之间。A.0~0.1;
B.1.0~2.0; C.1.0~∞;
D.2.0~∞ 参考答案:
1.B;2.A;3.C;4.A
二、填空题 1.拉弯或压弯构件强度计算公式是,当构件承受动荷载时,必须取1,其原因是
。不允许截面发展塑性 2.压弯构件在其弯距作用平面内的失稳形式是
屈曲,在平面外失稳形式是
屈曲。
弯曲,弯扭
3.压弯构件在弯距作用平面内的整体失稳属于
类稳定问题。二
4.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中的塑性发展系数,只与
有关。截面形式 5.弯距绕虚轴作用的格构式压弯构件,其弯距作用平面内的整体失稳计算宜采用
准则。边缘屈曲
三、简析题
1.等效弯距系数是怎样确定的?
答:引入等效弯距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把变化的弯距化为等效的均匀弯距。等效弯距是指其在与轴心力共同作用下对构件弯距作用平面内失稳的效应与原来非均匀分布的弯距与与轴心力共同作用下的效应相同。因此,它们应与按二阶弹性分析的最大弯距进行等效。具体作法是:令等效弯距及与轴心力共同作用下二阶分析所得最大弯距和原来不均匀弯距与与轴心力共同作用下的二阶最大弯距相等。
2.对于压弯构件,当弯距绕格构式柱的虚轴作用时,为什么不验算弯距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 答:当弯距绕格构式柱的虚轴作用时,肢件在弯距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已经在单肢计算中得到保证,所以整个格构式平面外稳定性不必再计算。
第八章 《桥规》中的计算方法 疑难解答 ☆问:《桥规》与《钢规》在计算拉杆和压杆计算中有何异同? 答:(1)轴心受拉构件不论按《钢规》还是《桥规》,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只是《桥规》中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和验算时采用容许应力法(疲劳除外),而《钢规》中采用极限状态法。铁路桁架桥中的拉杆一般都要进行疲劳强度的验算;
(2)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原理与《钢规》相同,要求检算强度、刚度、总体稳定及局部稳定,而且通常由总体稳定控制设计。在强度及刚度计算中,《桥规》中没有列出强度验算公式,主要因为总体稳定验算要求得到满足后,强度要求已有保证。一般不必再进行,压杆的强度验算刚度计算公式同拉杆。《桥规》要求按各种板件最大宽厚比的规定进行验算,而不具体计算临界应力,与《钢规》相同;(3)偏心受压构件设计计算内容包括强度、刚度、总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原理同《钢规》:(a)强度:桥梁结构中一般不允许考虑材料的塑性工作,所以偏心压杆的强度应按弹性假定和叠加原理进行计算;(b)刚度:偏心压杆的刚度要求一般与轴心压杆相同;(c)《桥规》中对于偏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没有具体规定,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轴心压杆的宽厚比限值;(d)总体稳定包括弯矩平面内总体稳定、弯矩平面外总体稳定,《桥规》中用一个公式兼顾构件在弯矩平面内的稳定和弯矩平面外的稳定;(4)偏心受拉构件 设计计算内容包括强度、刚度和疲劳:(a)拉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中一般按弹性假定,只有静力荷载作用时,通常允许考虑钢料的塑性工作;(b)刚度计算同轴心拉杆;(c)《桥规》要求对主桁中的挂杆按其最不利组合应力检算疲劳强度。
第四篇: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管理的核心是(D)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2.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A.科学管理理论 B 行政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B)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 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 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
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E.矩阵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3.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5.冲突对组织都是有害的,冲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冲突.(×)6.管理的效益原理认为:管理工作都应该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7.最小后悔值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就是机会损失值.(√)8.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公平感觉取决于其每次的投入与报酬之间是否对等.(×)9.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10.“胡萝卜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条。(√)
三、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D)A.自然属性 B.艺术性 C.科学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2.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ABEF)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领导 F.控制
3.管理的主要技能包括(ACD)A.人际 B.诊断 C.概念 D.技术
4.电子会议决策方法的主要优点有(ACD)A.诚实 B.先进 C.匿名 D.高效 5.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有(ACD)A.以目标我中心 B.严格监督 C.自我参与 D自我控制
6.控制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ABC)A.确定控制标准 B.衡量工作绩效 C.纠正工作偏差
四、简答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简述如下:(1)、战略管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人本管理的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发展;(3)、组织的变更具革命性;
(4)、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和社会普遍追求的目标;(5)、知识管理将成为新时代管理的焦点。
2、如何理解人本原理?如何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答: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来进行的。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现代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现管理的人本原理。
人是管理的中心,人是管理的目的,民主管理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最佳途径,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形式出现的,具体做法为:先民主,再集中。(1)创造条件让职工通过正常的渠道,对本单位的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参加组织决策;
(2)让员工参加管理工作;
(3)职工监督管理机构和按理说者。它可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与被管理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结合起来。坚持人本原理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实行人本管理原理时,应坚持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行为原则。
第五篇: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3.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4.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5.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7.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8.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9.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10.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11.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相比,据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决策方面()A.前者更有效
B.后者更有效
C.两者同样有效
D.两者都无效
12.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
A.德才兼备
B.具有管理能力
C.强烈的管理愿望
D.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 13.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
A.计量决策法 B.主观决策法 C.边际分析法 D.德尔菲法
14.管理过程理论强调()
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C.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D.要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
15.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
A.算术级数增加
B.算术级数减少
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
16.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17.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18.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19.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20.所谓授权,是指()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21.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22.()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23.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
24.管理学者研究表明,因主管人员引导能力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可达()
A.80%
B.60%
C.40%
D.20% 25.()是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A.从强调直觉到重视理性
B.从小公司到集团化(从分散到集中)
C.从软管理到硬管理
D.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
26.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7.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28.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29.菲德勒权变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工作只能用一种方式来完成,这件工作就叫做()
A.单一任务结构
B.标准任务结构
C.高任务结构
D.低任务结构
30.初级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力比非初级群体的影响力()A.大
B.小
C.试具体条件而定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扁平结构的优点是()A.易于横向协调
B.管理费用低
C.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
D.信息纵向流通快
E.严密监督下级
32.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
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瞄准靶心射击
33.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A.挑选总经理
B.决定利润分配
C.制定预算
D.决定公司目标
E.执行日常决策
34.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
A.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
B.影响命令的畅通
C.束缚成员个人的发展
D.影响信息传递速度
E.由于目标冲突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5.信息收集与加工的要求有()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经济性 D.及时性
E.适用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
37、社会责任
38、目标
39、学习型组织
40、滚动方式计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41、管理的一般环境
5分,共20分)7
42、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哪些?
43、如何防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失调?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46.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
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CABDC 6—10AADDA 11—15ACAAC 16—20CCBBC 21—25CBACD 26—30ABBC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BCD
32、BCD
33、ABD
34、ACE
35、AB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包括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正、人员保持稳定、创造性、集体精神。
37、社会责任 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38、目标 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
39、学习型组织
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的组织,是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
40、制订组织在一个时期的行动计划后(1分),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1分),使计划期不断延伸,流动向前(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管理的一般环境 亦称宏观环境,指对所有组织都会产生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⑴经济环境。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3)政治、政府和法律环境。政府的政治活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国家总体的稳定性、政府官员对组织所持的态度等。(2)社会、文化、人口和自然环境。包括人口因素(人口地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以及历史文化、民族风俗、道德状况等。⑷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科技环境是外部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⑸全球化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种组织正面临着全球环境的机遇和挑战。
42.(1)销售增长率 1.5分
(2)市场占有率 1.5分
(3)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2分
43.(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 1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1分
(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参与系统的建设 1分
(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1分
(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1分
44、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五、论述题
45、(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
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足组织未来的需要。
六、案例分析题
(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于每个职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2)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程序,我们发现刘总犯了以下几方面的错误:
①对于如何制订合适的目标体系认识错误,他以为目标只需要他一个人制订就行了。
②对于目标到底订多高认识错误,他认为目标越高越好。
③在实施目标管理时,没有给予下属相应的权力。
④没有鼓励下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⑤考核和奖酬机构没有制度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下属无相应的激励和制约作用。
(3)为了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刘总必须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方式:
①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制订必须是一个上下级反复协商的过程。不是由上级独自决定的。制定的目标不要过高或过低。一般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
②组织实施。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鼓励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③检验结果。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结果,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④新的循环。再制定新的目标,开展新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