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一年级语文下册 山行教案 长春版
《山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5个二类生字,会写6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乘坐时空转换器去远离现代社会久远的唐朝看看去。(展示山行的图片)一条小小的石子路,弯弯曲曲地通到远远的高山上。想不到在峰峦起伏、云遮雾罩的深山里,还有几户人家居住着。我们把车子停下来了,那是因为留恋今晚枫林的景色。啊,经过霜打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真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山行》,这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杜牧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所写。杜牧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烧掉。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
径、斜、亭、车、霜: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行:象形字,古文字为“ ”,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义指道路。道路是供行人行走的,故引申出“走路”的意思。又由道路供行人行走引申为流通、传递。
银行、行家中读hángɡ
远:形声字。字谜:二儿走之行千里。
亭:象形字。“丁”的上部分象高台上的一凉亭形状,也可以把“丁”视为简易的亭子的形状。
停:形声字。从人,亭声。本义是指人止息停留。
字谜:人到亭前步便止,遮阳挡雨好停歇。
车:字谜:东字两点连,连成一直线;回家坐上它,千里一日还。
霜:形声字。顺口溜:霜字雨头下加相,寒露过后是霜降;遍地好象撒白盐,似雪非雪这是霜。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课后练习
1.填字、涂色,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
2.读一读。
先读一读,在写一写
三、背一背
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四、作业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山行 1教学反思 长春版
山行
经过一阶段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学生要把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文学好是多么的难呀!教完《山行》这一课后,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快乐学习: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在教学生字时,我以和新字交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并让人人争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切实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
二、语文教学应注重沟通课堂内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其他课程的融合
1.在学完这首古诗后,我设计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描写动物的儿歌或古诗,也可自创儿歌,再配上自画的图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并锻炼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2.趁学生初学古诗、爱上古诗,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古诗,并定期开展“小小古诗会”、评选“优秀小诗人”。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关怀教案 长春版
《关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生字,了解提手旁字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用多种方法识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蝴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课件小姑娘),瞧!多漂亮的小姑娘啊!这个小姑娘她一生都很快乐,无忧无虑,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呀她知道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你们是不是也想像她一样一生都那么快乐呢?好,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课题关怀)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下课题好吗?――《关怀》
关怀是什么意思呢?(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对了,关怀就是关心帮助别人,本文就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老师的读音,尤其是注意在预习时圈画出的生字)
2、这么美的文章你们想不想亲自去读一读,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大家读的可真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及时正音)
三、生字回文,感知课文内容
生字大家认识了,让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去,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好,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看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那么谁愿意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看谁注意听了,并认真思考,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怎么样了?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捧起、小心翼翼”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美丽)出示美丽字卡,你还知道美丽的什么?
(2)可是美丽的蝴蝶挣扎着,它为什么挣扎?出示字卡挣扎,理解挣扎(挣扎就是尽力摆脱)
现在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快乐飞舞,正当它高兴的时候,被刺破了翅膀,他挣扎着怎么也飞不起来,看到这个情景,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指导读文中的第一句话。
老师看出来了也听出来了,你们都是为这只在痛苦中挣扎的蝴蝶而难过,老师告诉你们,你们不用再难过了,因为你看(出示课件:一个小姑娘……蝴蝶飞向蓝天)――指导读第二句话
假如现在你的课桌上有一只受伤的花蝴蝶,你会怎么做?小姑娘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演示“捧、拔、小心翼翼”,认识并理解“小心翼翼、捧、拔”,你平时在做什么事情也是这样小心翼翼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词义
我们刚才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捧、一个是拔,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出示课件,学生书空临摹“捧、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提手旁,表示动作,那么你还能说出两个这样带有提手旁又表示动作的词吗?
2、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正是因为小姑娘做了这样两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关怀、爱心的动作,蝴蝶才又飞向了蓝天,看到这里你高兴吗?蝴蝶得救后就去过它自己的生活,把它受过伤这件事忘了,对吗?(没忘)你得怎么知道的?
小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善良)是呀,小姑娘是多么善良啊,不但你认为她善良,蝴蝶也说小姑娘善良,你能在文中找到蝴蝶说的这句话,画下来再读读吗?
――“孩子,你很善良,你许个愿吧,我会帮你实现的!”感叹句读出坚定的语气。
――“我希望得到快乐。”读出自己的感受。
对了,因为蝴蝶懂得回报,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化作仙女(出示仙女字卡)来报答小姑娘,帮小姑娘实现自己的愿望,让我们休息一会儿,一同去倾听蝴蝶那颗感恩的心(出示课件《感恩的心》
3、学习课文关键段第三自然段
我们说蝴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小姑娘,小姑娘许下了一个愿望,就是要得到快乐,小姑娘的愿望实现了吗?你怎么知道的,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小姑娘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理解“果真”,你能给果真换个词吗?(果然)
人们看到她这么快乐,真羡慕呀!所以当她年老时,人们请求小姑娘告诉她们蝴蝶到底说了什么?(出示请求字卡)
指导读“告诉我们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问句读出询问的语气,谁读的好就让小姑娘告诉他。
(1)指名读(2)男女生分开读(3)齐读
仙女到底和小姑娘说了什么?
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你知道小姑娘快乐地度过一生的秘密了吧,一起告诉我们好吗?
“想得到快乐,就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三、拓展学
同学们,你们得到过这样的快乐吗?谁来说一说?
在这里,老师还想关给你们两句话,帮你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出示课件)
――善良的心地等于黄金。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四、小结:
现在你知道得到快乐的那个秘密是什么了吗?对,就是去关心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就会围绕在你身边,得到关心、帮助能得到快乐,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样能得到快乐,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快乐。
板 书 设 计
关 怀(关心、帮助别人)
蝴蝶--美丽---挣扎---仙女
---请求---想得到快乐,就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吧!
小姑娘--善良---捧 拔---愿望
小心翼翼
第四篇:长春版一年级下: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想、品、诵” 读----诗文 思—诗意 想---画面 诵----全诗 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晚是“傍晚“的意思 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大意:深秋季节,高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在山上飘浮白云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看得见有住人的房子。我所以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夕辉晚照下的枫树林,要好好欣赏一番。)4.想像画面,品味美句。《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所以《山行》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想像画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呢?让咱们一起走近诗人共同欣赏。(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
四、赏意境。1.观看录像《山行》 2.启发学生说出感觉最美的景色。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你想做什么? 自由抒发心中的情感。(1)唱赞歌来表达。可以鼓励用熟悉的曲调吟唱,再请全班同学跟唱(2)诵读诗文表演。(3)照一张相。(4)画一幅画。(5)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五、诵读(或吟唱)。1.指导诵读(看谁度的最美、最陶醉、最有滋味)要读出节奏美、看图中景物感悟读,配以古筝乐最好,分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指名读。先请学生范读,读出“远上”强音,“石径”次强,“白云”强音,“有”次强,“枫林晚”强音,“二月花”弱音。2.试背。
六、延伸。1.创意写诗。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爱恋之情。想做小杜牧吗?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写一下深秋的校园报答一下你对校园的热爱。2.背出描写四季景色的其他诗人写的诗句。《泊船瓜洲》、《望庐山瀑布》、《绝句》、《春晓》等。3.课下读杜牧诗集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大量的古诗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多积累,多背诵。大胆尝试写作,早日出杰作。成为小小诗人。板书: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景:枫林,霜叶
第五篇:2014一年级语文下册 春晓教案 长春版
《春晓》教案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士”和“矢”两个部首,了解“矢”字的演变过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字理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准备主题轻松的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e”。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