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版《故乡的元宵》文本细读
长春版《故乡的元宵》文本细读
编写意图
《故乡的元宵》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课文,本板块凸显“民俗”这一主题。由两篇课文组成:沈从文的《腊八粥》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当今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些淡漠,热衷于过洋节。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借助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引领学生走进“民俗”,感受“民俗”。
主要内容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4.体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边读边想像画面,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由于地域风俗和年代不同,理解课文有困难,边读边想像画面。题目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有成上元节。
作者
汪曾祺【1920.3.5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节~1997.5.16】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县城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异秉》、《大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写作背景
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纪游仿古,谈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壮写故乡的风俗民情的,《故乡的元宵》写的就是故乡元宵节的习俗。汪曾祺以充满诗意的心态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交融,营造出心灵澄静的艺术境界。
基础知识
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中,“掷”zhi“僧”seng“卸”xie的读音要知道学生读准确,“捏、盏”的写法应注意,还有“筒”与以前学过的“简”是形近字,注意区分。
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边走边演。城隍: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之为仁兽、瑞兽,那它象征祥瑞。
围屏:屏风的一种,通常是四扇、六扇或八扇连在一起,可以折叠。蓑衣:用草或鬃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轱辘:车轮子。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欣喜:欢喜,高兴。重点句子品读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注意提取相关民俗的信息并想象作者回忆的一幅幅故乡的风俗画。建议学生提前查找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向长辈了解当地的元宵节风俗,这些查阅与咨询都能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的习俗,如送麒麟,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看走马灯,看围屏,放灯笼等,这些与学生现在生活较远,为使学生了解这些习俗,可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激发学习兴趣。
文章开头“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这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重点突出了故乡的
元宵“并不热闹”,引起以下篇章对元宵“不热闹”的描绘。“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翠柳’,没有花担子、茶担子。”本句用了五个“没有”来说明故乡的元宵节是不热闹的。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为什么作者故乡的元宵节会这样呢?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其他地方的元宵是“闹”,而故乡的元宵却是“静静地”。两相对比,更加衬托出“我们”那里的元宵的“不热闹”。“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骰子是静静地卧着,摆赌摊的则抱着膝盖发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摆赌摊的生意不景气,也从侧面反映出元宵的冷清。“一天快过去了”该段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描写的是元宵那天白天的情景,重点写其不热闹。后文则宕开一笔,写元宵晚上赏灯、看围屏、放花、放灯笼的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照。“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节似的。”年年看围屏还是看不够,不看围屏就觉得没有过节,从这一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围屏、对元宵习俗的热爱之情。最后一段正月十六的情景,所有店铺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这也就意味着年就要过去了。人们又开始正常的生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年,就这样过去了。,可见作者对年的依恋,对年过去的惋惜。该段文字与开头相呼应,总结了全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节日的古诗词,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食》等,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段意
文章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一、(1~2)总写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
二、(3~12)写元宵节白天的情景。
三、(13~20)写元宵节夜晚的情景。
四、(21)写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去了。写作特点
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很值得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找一找哪些活动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其中“看走马灯”部分是详写;“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是比较详写的;“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带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知道其好处,使文章生动具体,概括精炼,画龙点睛,只有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课后布置一篇小练笔:写一写我们怎样过元宵节,学习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后习题
一、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本篇课文可以说是作者故乡的风俗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的思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培养想象力。
二、思考与交流。
1、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一说。这道题设计意图是使学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可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只要概括相对合理即可。
2、“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特点。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设计意图是通过精读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屋里有玻璃方灯、琉璃灯、珠子灯、红琉璃泡子。街上有走马灯,里面有来回转动的车、马、人的影子。孩子们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花灯、马灯等。如:“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3、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作特点。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习这种写法,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读来格调清新自然。指导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拓展与运用
1、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元宵节有什么特色活动。本环节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对传统佳节的喜爱,关注自己当地的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可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
2、通过本板块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民俗知识?旨在对本板块的学习做一次梳理和小结。可放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习。
3、请借助资料了解我国其他传统佳节的民俗。注意搜集并整理其他传统佳节的相关民俗,使学生了解更多民俗,感受民俗,引导学生多方面去获取信息,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展示。
四、积累
积累的内容是本文中的词语,语文基础知识必须掌握,不仅会写,还要理解意思。
第二篇:长春版《故乡的元宵》教学设计
长春版《故乡的元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4.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重点
作者以“详略得当”的写法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民间节日活动。教学难点: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
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2.汇报生字生词的学习情况。3.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没能解决的问题。4.小组内研究解决,并进行汇报。
二、指导学生默读 1.边默读边思考。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3.能画出自己组喜欢的词句。4.在默读中获得哪些信息?
三、指导朗读
1.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练习。
2.本篇课文可以说是一幅幅故乡的风俗画。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的思绪,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
3.必要时教师范读。
四、总结提升
1.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元宵节并不热闹。
2.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读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3.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特点也值得学习。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有送麒麟、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看走马灯、看围屏、放灯笼等,其中“看走马灯”部分是详写的;“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是比较详写的;“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是一笔带过。因此在阅读教学时也要做到突出重点。
五、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并试着口头完成课后的思考题。2.思考“拓展与运用”。板书设计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看走马灯”详写
“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比较详写 “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一笔带过。
第三篇:故乡的元宵教案设计-文档资料
故乡的元宵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4.积累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
作者以“详略得当”的写法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民间节日活动。教学难点: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2018),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第 1 页
一、谈话导入
1.写“元宵”二个字,想开去。
2.喜欢元宵节吗?回顾自己印象中的元宵节的情景。3.今天学习一篇跟元宵节有关的文章。板书“故乡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 2.总体感觉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
三、直奔重点
1.“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2.学生默读圈画。3.汇报交流。
4.提示: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透过精读的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
四、要点串讲
1.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2.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第 2 页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五、拓展升华
1.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法特点。2.提示: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读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板书设计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第 3 页
第四篇:初一叙事作文:元宵·板龙·故乡
正月十五,黄昏,衢州的一个小村庄。
院里,旺儿早等不及了。他不住地跑出门去,又急急跑回屋,向娘要表看,不住地问娘:“娘,娘,怎么还不来呀?”
在衢州的正月十五元宵夜,这儿是兴舞板龙的。才八岁的旺儿今儿是第一次得以见到这大人口中的盛会,急切地恨不得将表调快一些。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从旺儿家的院门口向远处眺望,隐隐从河的尽头出现了一闪一闪的灯光。旺儿一家同邻居们也纷纷走出了家门,纷纷站在家门口看着那点点灯光。灯光一晃一晃,若隐若现,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还隐隐能听到热闹的鼓乐之声,舞板龙的长队从河那边儿走过来了!龙灯的光亮,落在河里面,璀璨得如同满天星辰映在了碧蓝的幕中……
旺儿随着爹妈,随着周围的邻居们,跟在长龙的身后。那长长的板龙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一般,四周的乡民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欢喜。到了村子中央,乡民围成一圈,中间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场地,旺儿坐在爹的肩头。呵!他总算看清楚了这长长的板龙儿。这是村里最长的板龙,有108段龙节。每个龙节之间都是厚实的木板相连接。旺儿似乎有点明白它为何叫“板龙”了。整条龙大概有200多米长,红绿相间,橙粉相配,内点小灯,极其精致。而龙头的制造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那飘逸的龙须,那高扬的龙角,那威风凛凛的龙眼儿,引得人群赞叹不绝。舞龙开始了,180位朴实的乡亲们齐心协力舞起板龙。龙身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显得灵动而轻盈,清新而自然。栩栩如生的似乎要活过来,一飞冲上青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光中烛火璀璨的板龙显得愈加壮观,舞龙的村民一会儿围成一个华丽的圈,一会儿呈波浪形伏动,一会儿又灵活地在人群中左右穿梭。人影绰绰,锣鼓阵阵,鞭炮声声,花灯闪闪,看得人群惊呼之声不绝于耳,欢悦热闹的乐声一直传到了明亮的月儿上。舞龙的队伍行走于大街小巷,将新春的喜庆传到了千家万户,将朴实的村民对乡亲们的美好祝愿洒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十年后,旺儿走出了家乡。三十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这儿,再次看见家乡时隔多年依旧如此富有朝气的板龙儿时,烟花与泪水印在他的眸中,他喃喃道:“多好啊!”
故乡板龙闹元宵,龙灯盏盏寄乡情!
第五篇:《细读弟子规》体会
体会
张婷
2014.2.28
细读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都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去年我有幸当了一年科任老师,站在不同班主任的角度和学生相处、了解学生,才感受和发现到学生喜欢和尊敬什么样的老师。因此爱和尊重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也不正是《弟子规》中说道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只有从心里爱学生,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那么他们也会同样回报对你的爱,爱老师就会听老师的话,孩子们就变得懂事、乖巧了。
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父母要通过读书,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
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