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至三岁教育活动(全书所有活动教案)
第一主题幼儿园像我家
(一)设置理由
2岁幼儿恋母、恋家情绪什么严重,初次离开家、离开家人,情感上产生很多波折,如哭闹、想家、缠着家人等,分离焦虑的产生是很正常的。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们会有很多不适应,不会自己入厕、不会独立用餐„„生活上的困难会更加重孩子感情的不愉快。为此,从幼儿入幼儿园起,我们就要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和班级环境,建立喜爱幼儿园的良好感情,使幼儿喜欢幼儿园,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教育目标
1、熟悉自己班级的幼儿园环境,喜欢玩幼儿园的玩具。
2、知道自己是××班的小朋友,知道自己常用的用品(毛巾、水杯等)在班上的位置。
3、知道班上有很多小朋友,能叫出一部分小朋友的名字。
4、认识班上的老师并能正确称呼,懂得“老师爱我,我爱老师”。
5、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逐渐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
6、来幼儿园时不哭不闹,不缠着爸爸、妈妈,在成人的提醒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三)教育活动设计
单元一我的„„
活动1 宠物游戏
准备:
1、事先将教育意图渗透给家长,以便得到家长的认同,鼓励幼儿把家中的玩具、宠物带到幼儿园来。
2、可设置一“宠物角”,将幼儿的心爱之物集中放置,以便幼儿活动。过程:
1、分享:当某幼儿带来自己的宠物时,教师可帮助这名幼儿当众介绍他的宠物。这是幼儿认识事物、学习说话的好机会。如教师说:“快来看,××带来一只什么?”或与这名幼儿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认识宠物。如“这是什么呀?”摸一摸小兔身上的毛,边摸边教幼儿学说“白白的”、“软软的”、“多可爱呀”。
2、交流:幼儿棵根据自己的需求,到宠物角活动,教师可利用此机会对幼儿进行引导和交流,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你喜欢它吗?快亲亲它,抱抱它,喂喂它„„”。
3、游戏:(1)摸摸我是谁?
教师将宠物放在幼儿背后,用宠物的口吻与幼儿对话,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再让幼儿通过触摸背后的物体,发现那就是自己的宠物。
(2)听听我是谁?
模仿宠物的声响,请幼儿猜出是什么宠物。
(3)猜猜我是谁?
教师与带宠物的幼儿描述宠物的特征,请其他幼儿猜测。
(4)我藏在哪里?
把宠物藏起来,请幼儿去寻找。
(5)什么不见了?
把宠物盖起来并拿走一个,请幼儿猜猜什么不见了!
4、送宠物回家:利用玩具柜(架)、筐等放置这些宠物。请幼儿寻找自己的宠物,教师告诉幼儿宠物的位置。如在盒子里、柜子上等,并请幼儿模仿宠物的口吻说:“我要回家。”如幼儿能模仿说出或在教师的帮助下说出,教师要给予鼓励,并请幼儿抱走自己的宠物。建议:以上活动过程需经过老师的筛选和调整,灵活地安排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小组活动中,并可分多次进行。
活动2 我的标记
准备:
1、简单、鲜艳的小图案(如动物、水果等)。
2、每种图案要保证足够的数量,以保证幼儿用品存放之处均有相同图案,以便于幼儿记忆与识别。
3、每种图案做一个较大的挂饰,可套在幼儿脖子上。过程:
1、教师请幼儿挑选一种喜欢的图案作为自己的标记,“你最喜欢哪一个图案,请把它挑出来。”教师通过与幼儿对话,使幼儿明确自己的标记是什么。
2、把同样的图案都找出来,把大图案挂在脖子上,教师在图案上写上幼儿的名字。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水碗柜、毛巾架、小床等处贴上同样的标记,并不断地伴随语言的指示,使幼儿逐渐明确标记所代表的意义,自己的东西放在这个地方,并带幼儿一起说:“这是我的„„” 建议:
1、此活动为生活活动,第一次来园或游戏时集体进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组织)
2、此活动应指向多个目标,如学说短句,认识标记,沟通师生感情,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考虑,并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灵活对待。
3、此活动应融于一日生活,如每天喝水、洗手、入睡等环节,不断巩固幼儿对自己标记的认识。
活动3 谁的标记
准备:
1、稍大于幼儿标记的图案若干。
2、在幼儿已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标记基础上进行。过程:
1、每次同时出现五5个以内的标记图,亲幼儿辨认并拿出属于自己的那一张。教师可问幼儿:“这上面画的是什么?”“什么颜色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幼儿回答,从而发展幼儿说短句(词)的能力。
2、还可以每次只举一个标记图,而且每次都不停地变换出现的位置。如一会儿举在头顶,一会儿放在肩头,一会儿又背过身去,贴在后背上,以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边举教师边问:“这是谁的?”标记的“小主人”要回答:“这是我的。”并将标记拿到手。
3、还可以将标记图倒扣在桌面上,教师将标记图随意地调换位置后,随手翻开一张,并问:“这是谁的?”幼儿可回答:“这是我的。”游戏反复进行。建议:
1、为使标记图能反复使用,可将其塑封。
2、根据每一步骤的具体情况可通过集体或小组形式来进行。
3、幼儿口语发展水平不同,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活动4 宝宝床
准备:各种纸盒、各色碎纸、胶水、小娃娃。过程:
1、出现小娃娃。“这是我的小宝宝,他玩半天困了,要睡觉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给娃娃做个小床。
2、出现制好的宝宝床(将纸盒剪成床的形状,并粘贴上各色碎纸),引导幼儿观察。
3、每人一个宝宝床,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先在床上涂一层胶水,然后将碎纸粘在床上。
4、把一个玩具娃娃放进小床中,找一块小花布盖在娃娃身上,好娃娃睡觉。建议:可根据幼儿情况请幼儿自己撕纸。
活动5 拍娃娃睡觉
准备:玩具娃娃若干。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抱着自己的娃娃在室内走来走去。
2、教师伸一伸懒腰表示困倦了,引导幼儿表示怀中的小娃娃很困了,很累了,要睡觉。
3、请幼儿把小娃娃放在自己床上,给它盖被、拍着娃娃睡觉。
4、教师:“睡了一会儿,起床吧。”将娃娃抱到教师身边。
5、教师在室内调换一下位置,重复玩一次。
建议:此活动可安排在中餐前进行,配合幼儿认识自己床位,熟悉生活常规、培养幼儿按时入睡的良好习惯。活动6 我渴了
准备:小动物1~2只。过程:
1、教师出示一种小动物,以游戏的口吻,吸引幼儿:“你们看小白兔玩得太累了,流了许多汗,该渴了,带它们喝点水吧。”
2、教师帮助幼儿找到自己的水杯。请小动物看一看谁找到水杯了,小动物夸奖幼儿“真能干”。
3、教师扮作小动物,端起水杯:“我玩得累了,渴了,该喝水了。我用一只手拿着水杯,另一只手扶好水杯,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喝水。”
4、教师知道幼儿并帮助幼儿正确用水杯喝水。建议:
1、幼儿喝水时,最好一组一组去拿水杯,不要大家一起去。
2、告诉幼儿:渴了告诉老师或自己去拿水杯喝水。
活动7 我的衣服
准备:幼儿外衣(每人一件)。过程:
1、教师开始讲故事内容:“小白兔上幼儿园,天气很热,它们把衣服脱掉了。不一会儿刮起了风,天气凉了,小白兔也要回家了。山羊老师请小白兔找一找自己的衣服。”
2、小朋友们找自己的衣服。教师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的衣服,找到后告诉教师:“我找到了。”“这是我的衣服。”
3、教师扮作兔妈妈,看一看“小白兔”是否找对自己的衣服,鼓励幼儿“真能干”。建议:本活动放在离园前进行。引导幼儿自己找到外衣并练习自己神袖子,教师协助把衣服穿好。
活动8 谁叫我
过程:
1、请一位教师扮作小动物,藏在活动室或大型玩具器械的后面并说:“小朋友好!我藏起来了,你们想知道我是谁吗?我叫谁的名字,谁就可以跑过来看看我是谁,好吗?”
2、请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找一找是谁叫自己(分2~3组,每位幼儿都被叫到)。
3、藏起来的教师最好更换教师1~2次,激发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建议:隐藏起来的教师可以更换角色和地点,请幼儿闭上眼听声音后再寻找,找到后教师要注意激发幼儿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的兴趣。活动9 我的班级
准备:托班班级以水果、小动物或宝宝、贝贝等名称命名。在班门口挂标记图,给每名幼儿做一个标记图。过程:
1、认识班级标记,观察班级标记,给每人头上(或身上)贴(或挂)一个标记,学说:“我是××班小朋友”“你是××班小朋友”“他是××班小朋友”“我们都是××班小朋友”。
2、游戏:回家喽。带幼儿到室外游戏,当听到教师说“回家喽”,赶快跑回自己的班级,学会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班级。
3、观察班上有什么?按教师指令到班级的各个角落,如,“轻轻走进睡眠室”,幼儿便轻轻走进睡眠室,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用?蹲下模仿闭眼睡觉动作;“慢慢走进盥洗室”、“摸摸玩具柜跑回来”„„使幼儿熟悉教师各房间用具名称及用途。
4、游戏:找座位。幼儿起立,边听音乐四散走动,音乐停,马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对找到座位的孩子摸摸头,亲亲脸,表示赞扬。
建议:这些活动分多次反复练习,可集体进行,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单元二我爱笑
活动1 哪个在笑
准备:会笑的玩具娃娃数个,分散藏在活动室四周。过程:
1、请幼儿自由围坐在教师四周,告诉幼儿游戏的规则。
2、幼儿用小手蒙住双眼,教师让某个角落的玩具发出笑声,然后回到幼儿中间,用惊异的神情去感染幼儿,并鼓励幼儿去寻找是哪儿发出的笑声。
3、当幼儿能正确辨别方向并找到玩具的藏身之处时,请幼儿将找到的玩具拿给大家看,并说一说找到了什么,学一学它是怎么笑的。教师以搂、抱、亲吻、抚摸等形式表示出自己很喜欢爱笑的玩具,更喜欢爱笑的小朋友。
4、将会笑的娃娃放在活动区,供幼儿反复玩。建议:
1、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2、可对游戏步骤进行适当调整。如可与身体活动结合,请幼儿爬过去或走过去,跑过去或跳过去找发出笑声的玩具。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诱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并对每一个孩子的“笑”表示鼓励和赞赏,可以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将会笑的玩具带回家中玩,表示鼓励。活动2 我也要去幼儿园(故事)
准备:动物木偶、图片及简单的符合故事情节的场景。过程:
1、配合教具,教师讲故事。
2、再次讲故事,并边讲边提问,问题应简单而具体。如:这是谁呀?它说什么了?等等。
3、带幼儿学说故事中小动物的话。
4、可以让本班幼儿扮作故事中的人物,以鼓励幼儿的积极情绪。建议:
1、教师可充分利用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如和“小动物”一起迎接幼儿来园,用“动物”的口吻夸奖幼儿。
2、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运用故事这一教育手段。故事:
我也要去幼儿园
小兔白白、小猫咪咪、小狗汪汪、小鸡叽叽、小鸭呷呷是住在一个楼里的好朋友。每天它们都在一起玩。一天早晨,小兔白白第一个跑出家门,等着和好朋友做游戏。不一会儿,小猫咪咪出来了,对着小兔白白招招手说:“小兔再见,我要去幼儿园了。”小狗汪汪也出来了,对着小兔摇摇尾巴说:“小兔再见,等我从幼儿园回来再和你玩。”小鸡叽叽、小鸭呷呷拉着手走过来,对着小兔点点头说:“小兔再见,妈妈要上班,我们要去幼儿园。”
小兔白白看着好朋友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着急地说:“妈妈,妈妈,我也要去幼儿园。”
活动3 爱笑的小嘴(粘贴)
准备:每人一张画有眉毛、眼睛、耳朵、鼻子的小孩头像纸,嘴型纸,胶水,一个笑着的小孩图像。过程:
1、出现笑娃娃的图像。“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2、引导幼儿观察笑娃娃的嘴,发现笑娃娃的嘴是向上翘着的。
3、出现没有嘴的小朋友的图像,请幼儿在图像上贴嘴。引导幼儿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像这个小朋友一样,小嘴是笑着的。
4、将“笑娃娃”穿上线作为每人胸前的挂饰。
活动4 我的笑声
准备:一个会笑的娃娃,录音机,空白带,与幼儿同等数量的笑脸娃娃胸饰。过程:
1、幼儿与老师围坐一起,玩会笑的娃娃,引起笑的话题。
2、教师请幼儿闭眼,轻轻挠挠小朋友的胳肢窝、腰、脚心,逗小朋友笑,引发欢乐情绪。
3、猜一猜,听一听是谁的笑声?
4、看一看是谁在笑,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5、抱抱、摸摸、拍拍爱笑的小朋友。
6、说一说,班上小朋友谁最爱笑,自己是不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7、把小朋友的笑声录下来(可分次做),放在活动区,让幼儿反复听,辨别是谁的笑声。
8、每个小朋友都是爱笑的娃娃,给每人挂一个笑脸娃娃胸饰。建议:活动可反复、多次进行,活动气氛要自由、宽松、欢乐。
活动5 我在笑
准备:
1、录音机的磁带(最好是小型的,幼儿不易察觉;或将录音机隐藏好,不让幼儿发现在录音)。
2、平时注意将幼儿在玩耍时发出的笑声录下来。过程:
1、播放幼儿笑声的录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在笑?(可让幼儿互相猜猜是谁的笑声,猜对后小朋友拥抱或手拉手等)
(2)学一学,他们怎么笑。
2、教师放飞几只漂亮的气球或吹出许多泡泡,和幼儿一起追逐、欢笑。建议: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注意收录幼儿的笑声,以备活动时使用。
活动6 我是爱笑娃
准备:“笑娃娃”胸饰与幼儿同数。过程:
1、教师胸前带一“笑娃娃”胸饰,引导幼儿和“笑娃娃”一起玩游戏。
2、教师站在幼儿对面,要求幼儿学一学笑娃娃怎样笑,给幼儿带上胸饰。
3、教师带幼儿和笑娃娃做游戏。
(1)教师带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笑娃娃笑,我也笑,咯咯咯笑。”“请笑娃娃看一看谁笑得好看。”
(2)“笑娃娃闭上眼睛眯眯笑,眯眯笑、眯眯笑。”
(3)“笑娃娃张开大嘴哈哈笑,我也哈哈笑、哈哈哈笑。” 建议:教师可以改变为:“跟着笑娃娃走一圈”、“跑一圈”、“转一圈”等,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活动7 谁在叫
准备:毛绒动物与幼儿同数,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过程:
1、教师播放几种小动物的叫声,问幼儿谁在叫,请幼儿学学动物叫声。“小动物们要和大家玩游戏,咱们一起组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教师带幼儿自然走路到室外找动物。如走到攀登架下面找到小猫咪,又走到滑梯下面找到„„每位幼儿都有一种小动物。
3、每次找到一个小动物后,都要和小动物说一说话:“你为什么叫?”“我想和爱笑的小朋友一起玩。”请小朋友笑一笑,才能抱起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乐于参加室外游戏活动。
4、抱小动物自由游戏。
建议:在找小动物过程中,教师可以变换一些内容,如弯腰走、跳一跳、快走等,找到小动物以后,对它笑一笑、抱一抱。
活动8 宝宝(歌曲)
准备:一哭、一笑两个宝宝的图片。过程:
1、出现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两个宝宝怎么了,你喜欢哪个宝宝。让幼儿模仿笑声和哭声,互相看一看哪个样子好看。
2、教师演唱歌曲。
3、带幼儿说歌词,速度要慢,提醒幼儿吐字要清楚。
4、幼儿随教师唱歌。
5、幼儿演唱歌曲,教师要告诉幼儿宝宝笑了,大家才喜欢。希望每个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都是高高兴兴的。
建议:可以在“宝宝哭了”后面加“哇哇哇哇”的哭声,在“宝宝笑了”后面加“哈哈哈哈”的笑声,以增加童趣,引发幼儿的欢快情绪。歌曲:
***554321—
宝宝哭了,不好看了,宝宝笑了,大家都喜欢。
单元三新的家
活动1 我要„„
准备:了解幼儿平时表达自己需求时使用的语言和动作。过程:
1、学说话:教师用夸张、滑稽的动作和表情表示自己的需要,鼓励幼儿猜猜教师想做什么?
2、学儿歌:“我想做什么,就和老师说,我想喝水,我想上厕所。”老师点点头:“好孩子,想做什么自己说。”
带领幼儿学说短句:“我想„„”,然后说出自己想做什么,使幼儿理解有什么需要说出来才能让人明白。
3、随时指导:教师注意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如,想喝水,像小便,手脏了,要成人抱抱„„教幼儿用简单、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当幼儿表达正确时,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同时满足其需要。
建议:对个别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先让其用正确的动作表示自己的需要,例如,用手指着水杯或饮水桶,教师了解幼儿的需要后,要教其正确语言。
活动2 拖拉游戏
准备:拖拉玩具(把易拉罐中间穿一条一米左右长绳系上扣),木制车辆等玩具(带响声的最好)。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吸引幼儿参加游戏。例如,“这件玩具真好玩,来试一试。”
2、教师示范拖拉方法,送给幼儿每人一件拖拉玩具,跟着教师游戏。
活动3 快乐球
准备:海洋球、大皮球、彩色球等。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哥哥姐姐怎样在海洋球中游戏、激发幼儿游戏愿望。教师把幼儿带进海洋球中鼓励幼儿大胆地在球池中自由游戏。
2、将各种彩色球放置在较大的浴盆中,引导幼儿自由拿球、扔球、捡球,最后把球全部放回盆中。
3、场地上放些球箱、球篮,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取球,在地面上滚球、追球、自由玩球,感受自己玩球的快乐。建议:球的玩法很多,可根据本班幼儿水平,引导幼儿对玩球感兴趣,让幼儿体验快乐情绪,为以后练习拍球、踢球或投球等做准备。
活动4 幼儿园里真好玩
准备:彩色小旗(颜色应易辨别),与小旗同色的更小些的旗或彩条若干。过程:
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的院落及院落中的运动器械(滑梯、荡船、摇马等),每到一处,教师可以介绍它的名称,并鼓励幼儿模仿着说。
2、在运动器械上,分别插上不同颜色的小旗(颜色应是幼儿易分辨的或能叫上名字的),幼儿手里也拿着某色小旗(或彩条),教师带幼儿找插着和他们手中小旗相同颜色的运动器械。找到了,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告诉幼儿这是什么颜色。
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体验在运动器械上玩耍的乐趣。玩时,教师可不断强调:“这是宝宝幼儿园的××,这个玩具真好玩。”或问问幼儿:“幼儿园的××好玩吗?明天我们还来玩好吗?” 建议:
1、此类活动应多次反复进行,应让幼儿感受到:我们幼儿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更喜欢上幼儿园。
2、可配儿歌,以增加情趣。儿歌:
玩滑梯
小朋友,玩滑梯,一步一阶走上去,“哧溜”一下滑下来,好像飞机落在地。
跷跷板
两个娃娃玩跷板,一高一低真有趣。
我向上,去和小鸟握握手。
你向下,快来亲亲绿草地。
活动5 带玩具回家
准备:
1、观察每个幼儿最喜欢班上的哪些玩具。
2、向家长讲明活动意图及需要配合之处(例如,和孩子一起享受玩玩具的快乐,爱护幼儿园的玩具)。过程:
1、在日常玩玩具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发幼儿玩时的快乐情绪,教孩子玩的多种方法,让孩子体会“玩”的乐趣。
2、每天晚上请孩子挑自己喜欢的玩具,在离园时带回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3、第二天将玩具带回幼儿园后,利用环节过渡时间,请幼儿讲讲自己回家是怎么玩这个玩具的,并教大家一起玩。建议:
1、带回家的玩具可根据幼儿兴趣每天更换。此活动可持续一段时间,对爱护玩具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
2、带回家的玩具种类不要太多,应根据幼儿发展需要,不同时期对不同幼儿提供适宜的玩具。
活动6我是××班小朋友
准备:知道自己班级的名称、位置。过程:
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告诉幼儿:我们是××班,大家都是这个班的小朋友。结合日常生活环节,引导幼儿熟悉班级里每个房间所特有的名称(如活动室、卧室、盥洗室等)、功能和设备,让幼儿慢慢地熟悉和适应环境,稳定情绪。
2、在环节过渡时,教师可让幼儿熟悉所在的班级,如对活动室的玩具柜、墙壁的饰物、门窗进行辨认,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词语与实物的联系的初步的空间感。教师可以通过先指实物,再让幼儿说名称或教师先说名称,幼儿后指事物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练习。
3、还可以通过幼儿身体活动的参与,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如,和幼儿一起轻轻走到睡眠室,蹲下,双手相抱做睡觉状,学学墙上小动物的样子„„这样幼儿活动的兴趣会更浓。建议: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和一日活动的安排灵活地将以上内容融入其中。
活动7 我的小伙伴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胸饰或贴饰(依具体情况自定),节奏欢快的乐曲录音带,录音机。过程:
1、出示许多漂亮的胸(贴)饰,告诉幼儿,教师叫到谁,谁就答应,教师就把胸(贴)饰送给他。目的让幼儿彼此间初步熟悉。
2、播放欢快的乐曲,调动幼儿的情绪,教师可带幼儿做拍手、走步、吹喇叭等简单动作。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不断发问:“××在哪儿呢?”“快到××这里来。”“快和××拉拉手。”„„以此巩固幼儿对同伴的认识。
3、玩捉迷藏游戏。几个同学站(坐)成一排,教师带幼儿先认识一下这几个小朋友,然后用手帕、纱巾、面具或身体挡住其中的一个,然后问幼儿:“××在哪儿呢?”或“谁藏起来了。”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自己的同伴,发现谁不见了。建议:此类活动可分多次反复进行。
活动8 猜老师
准备:
1、与班上教师人数相同的服装几套。
2、与班上教师人数相同的、能遮住脸(头)部的头饰几个。
3、录音机及录好教师说笑声的录音带。过程:
1、播放录音,请幼儿猜是哪位教师在说、在笑。
2、本班几位教师同时出现在幼儿面前,但用面具遮住脸部,没人说一句话,请幼儿来猜教师。
3、本班几位教师故意穿同样的服装,并将整个头部遮住,扭秧歌、跳舞、做怪样等,请幼儿来猜。若幼儿猜不到,几位教师可分别说一句话,给幼儿提示,再让幼儿来猜。
4、几位教师故意“张冠李戴”,再让幼儿来猜。建议:
1、待幼儿对班上的教师熟悉后,再安排此活动。
2、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兴奋状态,以此来带动幼儿,从而达到密切师生情感的目的。
活动9 拉拉手
准备:幼儿彼此熟悉,知道名字。过程:
1、幼儿6~8人一组。教师和孩子玩“拉拉手”的游戏。边介绍孩子名字边说:“你是贝贝,我是×老师,我们一起拉拉手。”“你是宝宝,我是××,我们一起拉拉手。”
2、让两名幼儿练习自己说出:“我是××,××和××拉拉手。”
3、幼儿会玩后,随音乐走动,音乐停,没人找到一个朋友,互相介绍名字、拉拉手。建议:可灵活改变活动形式,如搂一搂,拍拍肩,轻轻碰碰头,拉手转一圈,顶顶小屁股等。做动作时要教会幼儿控制动作的力度,避免同伴痛苦或不安全。
活动10 捉迷藏
准备:安全、较大、有遮挡物的场地。过程: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2、简单明了地交待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1)藏起来,不能被教师看见;
(2)不能随便动,不能发出声音;
(3)教师点到名字后,要大声地应答。
3、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懂得身体必须全部藏起来,才能不被人发现的道理,并学习应答别人。
如,当幼儿身体某一部位露在外面时,教师可说:“××,我看见你的小脚丫了,快快出来吧。”或“这是谁的小屁股,我猜是××。”如猜对了,该幼儿答“我是××。”并站出来。教师可故意猜错,让露出某部位的幼儿重新藏好。
若有的幼儿没被教师发现,教师可问:“×××,你在哪儿?”被叫的幼儿则答话:“×老师,我在××后面呢。”或站出来应答:“老师,我来了。”„„
建议:教师可扮演动物妈妈,幼儿扮演小动物,以增加情趣。游戏结束时,“妈妈”学动物叫,小朋友也学动物叫,跑回“妈妈”身边。
活动11 跟大家在一起
准备:故事中主要任务的木偶。过程:
1、大家围坐,以木偶吸引幼儿。
2、教师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故事:不能离开大家。
3、讲完故事后强调:跟大家在一起,不能离开教师和小朋友。建议:可变换故事中人物,对内容稍加修改,多次讲。故事:
不能离开大家
大象老师准备带小动物们去山上玩。临走时,它告诉小动物们:“谁也不能离开老师,要跟大家在一起。”
来到山顶上,大象老师带着小动物们在绿草地上做游戏。贪玩的小花猫看到远处的花丛中有一只黄蝴蝶,它悄悄地追了过去。黄蝴蝶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上,小花猫追呀追,一心想捉到黄蝴蝶,把大象老师说的话全忘了。就这样追着追着,小花猫离开了大家。
天黑了,小花猫找不到回幼儿园的路了,它哭了。过了很久,它好像听到有声音在喊:“小花猫,你在哪儿?”原来是大象老师带着森林警察来找它了。小花猫见到老师,伤心地说:“老师,是我错了,我再也不离开大家了。” 活动12 玩摇马
准备:摇马及“小马”头饰等。过程:
1、谈话:认识摇马。了解幼儿谁会玩。
2、带幼儿学说摇马儿歌,激发幼儿玩摇马的愿望。
3、带幼儿玩摇马。玩时教师注意保护幼儿安全,还可以边玩边说儿歌。
建议:请幼儿带好头饰,扮作小马,在室外自由跑一跑。幼儿玩时,教师说儿歌:“小马,小马,哒哒哒哒哒”、“小马,小马,跟着妈妈跑”、“小马,小马,吃呀吃青草”、“小马,小马,快快跑回家”。儿歌:
摇马
小摇马,真叫好,动一动,摇一摇,驾驾驾!哒哒哒!一个跟着一个跑。
活动13看哥哥姐姐做游戏
准备:与被看班的教师联系沟通,安排好要看的环节和班级。过程:
1、教师向幼儿讲清要去哪里,看什么。
2、边看哥哥姐姐玩游戏,边告诉幼儿:哥哥姐姐在做游戏。
教师强调:他们在幼儿园有这么多好朋友,玩得真高兴。
3、请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玩游戏。建议:可每天安排几分钟此类活动,看得环节不同,如看哥哥姐姐自己叠被、做操、跳舞等。强调哥哥姐姐在幼儿园学会了好多本领,他们也能像哥哥姐姐一样。
活动12 睡吧,布娃娃(欣赏歌曲)
准备:小椅子当小床,每人一个布娃娃(可从幼儿家中带来)。过程:
1、教师扮演妈妈进行表演:轻轻地摇动身体,拍娃娃入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演1~2遍。
2、问一问幼儿,教师的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带领幼儿说一说歌词。
3、请小朋友每人抱一个娃娃,做哄娃娃睡觉的样子,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家人是怎样哄自己睡觉的,鼓励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同时,教师反复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教师一起唱。
4、“哎呀!娃娃为什么睡不着呀?”使幼儿明白睡觉时唱歌要轻一点,别把小娃娃吵醒了。
建议:把录音机放在娃娃家,让幼儿反复欣赏和练习。歌曲:
睡吧,布娃娃
345653·234542·3·13·134565—4·24·240321—
第二主题我自己
(一)设置理由
2岁幼儿,正是自我意识萌芽期,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区别自己与他人,开始强烈地表现出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概念,初步感知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因此,通过游戏方式促进幼儿自我认识,增强主动性、独立性,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是该阶段重要的教育任务。
(二)教育目标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标记,有属于我的东西。我和别人不一样,能发现明显的差异。
2、认识自己五官的名称,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和简单的保护常识。
3、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绘画、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双小脚丫,会自己走路不用别人抱。
5、在成人的帮助下懂得讲卫生,不流鼻涕,会自己用勺吃饭。
6、我不爱哭,会自己玩,和小朋友、教师一起玩得很高兴。
(三)教育活动设计
单元一我
活动1 我的名字
准备:毛绒玩具(或小木偶)一个。过程:
1、捉迷藏。用毛绒玩具与孩子说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分散藏于四处,教师以毛绒玩具的口吻说:“××,我找不到你,你在哪里,请你快出来。”孩子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后跑出来,与玩具拉拉手或亲一亲等,教师以玩具的口吻肯定:“你叫××,对了,我好喜欢你。”可以不断变换玩具,多次进行。
2、打电话。教师拿小电话:“喂,我找×××小朋友。”幼儿拿电话回答:“老师,我叫×××。”教师说一句赞扬或亲昵的话,然后请他(她)找另一个小朋友接电话,可把电话放在娃娃家,不断练习打电话。
3、摸瞎子。幼儿头戴面具,自由走动,互相摸到一个同伴,抱在一起互相问答:“你是谁?”“我是×××。”
活动2 我的照片
准备:孩子单人照片(最好是大头像)、成人(教师或孩子家长)的单人照片若干张。过程:
1、猜猜这是谁:教师或幼儿从许多照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请大家猜猜这是谁,这个小朋友便说:“这是我,我叫×××。”
2、找自己的照片:开始时将孩子照片与成人照片混放,因差别较大,利于孩子辨认。一段时间后,可将其照片与同班孩子照片混放辨认。比一比,谁先找到自己的照片。
3、我在哪里?将幼儿照片放到“幼儿园是我家”的专栏里,每周将照片变化不同位置,请幼儿寻找并说出“我在滑梯上”,“我在花园里”,或只说“我在这里。”
4、××在哪里?可将教师和同班小朋友照片放在一起,请幼儿指认“×老师”或“××小朋友”。
5、我的相册:将自己的相册带到幼儿园,互相翻看,鼓励幼儿交谈。建议:
1、单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此活动。
2、将孩子照片与其他人照片混放(不可过多)。
3、请孩子从照片中指认自己,并说出名字,知道这是我。
活动3 请问你是谁
准备:布手偶一个。过程:
1、教师手持布手偶(如青蛙)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当唱到“你的名字叫什么”时手指一个小朋友来接唱。
2、幼儿接唱第二遍。唱“我的名字„„”这一句时,要改唱自己的名字。
3、幼儿逐一接唱,每人都唱一遍后,最后一句改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4、全体幼儿拍手跳跃,同时说:“好朋友,好朋友,好朋友„„”,互相拍手或拥抱,体验互相认识的快乐和亲密。教材:
你的名字叫什么
活动4 认识五官
准备:布袋偶(动物、人物形象均可,如眼、嘴可动更佳),录音机及各种声响的录音。过程:
1、教师操作布袋偶,引起幼儿兴趣,并将话题引到五官上来。
2、带幼儿认识五官,并初步了解五官功用。
(1)我有耳朵,你的耳朵呢?耳朵能做什么?
我的耳朵可以听各种声音,快听„„(摆放录音)。
(2)我有眼睛,你的眼睛呢?眼睛能做什么? 我的眼睛会眨,还会看见好多东西(带幼儿逐一指认周围事物)。
(3)我有鼻子,你的鼻子呢?鼻子能做什么?
我的鼻子可以喘气,可以闻味。(喷香水)快闻,真香呀!
(4)我还有嘴巴,你的嘴巴呢?嘴巴能做什么?
我的嘴巴会说话,会笑,会喝水(辅以相应的动作),你会吗?
3、教师操作布袋偶,用布袋偶去接触幼儿的五官(但要注意眼睛与嘴这两个部位,只要靠近即可)。轻轻地碰耳朵,轻轻地触鼻头。并同时伴随语言指导,如“我在这里,亲亲你的小鼻子”等。
闭上眼睛的幼儿可凭感觉去抓布袋偶,同时教师又在变换位置,不轻易地让幼儿捉到它。
在这种有趣的气氛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自己的五官。建议:
1、上述相关爱护五官教育应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2、有些游戏适合一位教师对一至几名幼儿。
3、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与卫生。
活动5 五官歌(音乐游戏)
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五官 过程:
1、玩游戏:看谁指得快。教师说五官的名称,让幼儿指出正确的位置。
2、教师说歌词,幼儿指五官。
3、教师教幼儿学唱“五官歌”,特别是“在这里”这一句。
4、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歌曲:
五官歌
活动6 脸(儿歌)
准备:事先组织相关活动认识自己的五官。过程:
1、玩“说哪儿指哪儿”的游戏,教师说五官名称,幼儿来指,幼儿说五官的名称,同伴或教师来指。
2、教师带幼儿点数五官,以便理解儿歌内容。
3、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4、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动作,边做边跟念儿歌。儿歌:
脸
一张脸,两只眼,鼻子嘴巴在中间,两道眉毛弯又弯,还有耳朵在两边。活动7 贴五官
准备:几个无五官的大头像贴在磁性黑板上,五官的图片(后面最好有小磁片)。过程:
1、请幼儿观察头像,边摸自己的五官,边说大头像缺少什么?教师逐一将五官贴在一个大头像上,可以故意贴错让幼儿纠正(如只贴一只眼或嘴巴贴在脑门上等),引发幼儿愉悦情绪与贴五官的兴趣。
2、请幼儿逐一给其他几个头像贴上五官。
3、复习儿歌“脸”边念边指五官,并点数五官,区分1和2.4、幼儿分组蒙眼,每人拿一个五官,一起走向前将五官贴在脸上。
5、打开眼罩,看看五官贴的位置,引发幼儿欢笑,并把贴错的五官改正过来。建议:此游戏可以反复玩,以巩固幼儿对五官的认识。
活动8 笑得真甜(儿歌)
准备:通过相关活动幼儿已认识五官。过程:
1、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动作,并跟说儿歌。
3、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可边指五官边说儿歌。建议:提醒幼儿指五官时动作要轻。儿歌:
笑得真甜
指指眼睛,眼睛圆圆; 捏捏鼻子,鼻子尖尖; 摸摸耳朵,耳朵软软; 张张嘴巴,笑得真甜。
活动9 传声筒
准备:教师与幼儿每人用报纸卷一个喇叭做成传声筒。过程:
1、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圈,每人拿传声筒随意说话,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变化,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说话,教师说一句,幼儿学一句,教师说话声大,幼儿说话声也大;教师说话声小,幼儿说话声也小。
3、教师与幼儿对话或对唱。如教师问:“×××,你在哪里?”幼儿答:“老师,我在这里。”教师唱:“你在哪里呀?”幼儿唱:“我在幼儿园。”
4、教师声音时大时小,幼儿回答时,也时大时小。
建议:此活动可集体进行,多次反复玩。开始时,不加声音变化,随着幼儿能力增强逐步增加难度。活动10 吹气游戏
准备:羽毛、风轮、纸折青蛙、彩纸等。过程:
1、将风轮、纸折青蛙放在桌面上,幼儿用嘴吹起,它们就会动。
2、在幼儿身高可及得位置悬挂一些彩条,幼儿用嘴吹气彩条就会飘。把羽毛向上扔,大家吹羽毛,不让它掉在地上。
3、准备一些相现成的富有动感的吹气玩具,让幼儿看到吹气时玩具的变化。如小丑面具,戴在脸上,一吹气,小丑的胡子就翘一翘,卷着的纸筒因充满气呈直筒形。
4、吹泡泡。教师自制肥皂水、吸管,准备吹泡泡用。可以时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还可以让幼儿吹泡泡,比比谁的泡泡大,谁的泡泡多,谁的泡泡飞得高。
建议:此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自身的一种能力,体会嘴可以吹气,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欢乐的游戏氛围。
活动11 嘴巴
准备:了解小鸡、小鸭嘴巴的特征;小鸡、小鸭、娃娃的图片。过程:
1、分别出现小鸡、小鸭和娃娃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他)们的嘴是什么样的?(尖尖的,扁扁的,圆圆的)
2、看着图片,教师问幼儿:“嘴巴尖尖的时谁?”(小鸡)
3、教师演唱歌曲。
4、教师带幼儿看着图片,有节奏地说歌词。
5、教师带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同时加动作表演。歌曲:
嘴巴
活动12 摸瞎子
准备:各种动物头饰。过程:
1、出示动物头饰,让幼儿逐一认识动物头饰,说出名称,学其叫声。
2、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套在头上,蒙住眼睛。
3、幼儿四散走,互相摸瞎子。摸到同伴后,互相拥抱学动物叫声,凭声音猜一猜对方是谁,戴的时什么动物头饰,提高幼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4、拿下头饰看一看,猜对了没有,体会蒙着眼睛看不到东西,睁开眼才能看见,巩固对眼睛功能的认识。建议:
1、此游戏可以反复玩,让幼儿不断巩固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2、教师应参与一起游戏,以增添欢乐气氛与师生感情。玩时教师要提示幼儿体会眼睛和耳朵的功能。如,“哎呀,蒙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啦„„”“让我仔细听听,这是谁的声音?” 活动13 打电话(歌曲)
准备:电话玩具若干。过程:
1、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欣赏歌曲“打电话”。
2、集体学唱歌曲。
(1)教师教唱、幼儿学唱歌曲。
(2)教师一部玩具电话,幼儿每人或每组一部玩具电话。
教师与幼儿边对唱“打电话”歌曲边做表演,当大家唱到“你叫什么呀”,请幼儿回答,并说(唱)出自己的名字。
(3)让每个幼儿有接电话的机会,没人唱出自己名字后,全班幼儿重复他的名字,“他叫×××”。学说短句,并熟悉朋友。
3、对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打电话,互问姓名及回答。建议:在“我的名字”活动后进行,先学会说名字,再练习唱名字。歌曲:
打电话
活动14 小鼻子
准备: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有关经验,引导幼儿分辨简单的味道。过程:
1、经过厨房时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猜猜今天吃什么?
2、到花园里闻一闻,什么花最香?
3、到厕所里闻一闻,有没有臭味,有了臭味怎么办?
4、吃午点时闻一闻,这是什么水果?
5、洗手时闻一闻,肥皂什么味?
6、在积累很多嗅觉经验后,师生一起讨论,你闻到过什么味儿,喜欢什么味儿,不喜欢什么味儿?
7、画鼻头。请幼儿辨别各种气味,谁全部猜对了,就给涂上红鼻头,蓝鼻头或绿鼻头,以示鼓励,鼓励幼儿更多地运用鼻子去感受。
请幼儿照镜子,欣赏自己的彩色鼻头,享受快乐。建议: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反复进行。
活动15 谁最香(儿歌)
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水果,分辨味道。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活动时,见到花儿教幼儿学说儿歌中的第1,2句。
2、在幼儿吃香蕉时学说儿歌中的第3,4句或5,6句。
3、在幼儿洗手、洗澡后学说儿歌中的7,8句。
4、在集体活动时,练习完整地说儿歌。
5、鼓励幼儿用鼻子感知不同气味。教师可带领幼儿不断改编儿歌,如什么东西臭?什么东西香?
建议:也可改为视觉:什么红,什么绿„„或味觉:什么甜,什么酸,什么苦,什么咸„„ 儿歌:
谁最香
什么花儿香,玫瑰喷喷香,什么果儿香,香蕉软又香,什么瓜儿香,香瓜甜又香,什么人儿香,宝宝最最香。
活动16 小乐队
准备:大小不同德纸箱、罐头瓶、杯子、筷子、勺子等。过程:
1、教师敲不同物品,引导幼儿感受声音的不同。
2、请幼儿闭眼,猜一猜教师敲的是什么?
3、教师用手拍、筷子敲、棒子打同一物品
4、请幼儿闭眼,猜一猜教师用什么办法发出声音?
5、幼儿敲打各种物品,感受声音的多样。
6、教师弹琴,幼儿利用各种物品乐器,随节奏拍打。
建议:可以让幼儿四散走,拍打任何东西,如门、窗、黑板、桌子、水管等,感受更多的声音。了解不同东西发出不同声音,引发其对声音的兴趣。
活动17 爆米花
准备:微波炉一台,微波米花若干袋。过程:
1、出示未爆的米花,让孩子们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教师指导孩子进行观察。
2、把米花放入微波炉,让孩子们用耳朵听一听,有什么声音?学一学“噼噼啪啪”的声音。教师提问:用什么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的?堵上耳朵还能听见吗?
3、在取出微波米花之前,请孩子们猜猜取出的米花是什么样的?待孩子猜完以后取出米花,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现在的米花时什么样的?说一说跟开始见到的米花有什么不一样?
4、吃米花。请幼儿品尝爆好的米花。建议:
1、每一环节要强调五官的作用,如你的眼睛看见„„,你们的耳朵真灵,能听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2、吃米花前要洗净手,把米花上的硬壳剥掉。
活动18 数数歌(儿歌)
准备:相应的图片或头饰。过程:
1、两个小朋友面对面,数一数,每人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个鼻子,几只耳朵。
2、出示青蛙图片,数一数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3、出示两只青蛙,数一数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4、教师边用图片表演边口念儿歌。
5、幼儿学说儿歌。儿歌:
数字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摘葫芦,葫芦没摘着,踩到小蘑菇。蘑菇有多少,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单元二我的小手
活动1 我有一双手
过程:
1、鼓励幼儿模仿教师的手指动作。如,翘起某个手指,弯弯某个手指,两手的手指勾一勾、绕一绕等。
2、配合短小有趣的儿歌,做手指动作。
建议:此活动可利用生活、游戏、环节时间进行。儿歌:
一双手
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一双手,左一只,右一只,都有五个手指头,大拇哥翘一翘,二拇哥勾一勾,挠挠手心拍一拍,挠挠手心拍一拍,攥起拳头绕一绕,举在头上招招手。
五个手指 大拇哥,二拇弟,中指楼,四兄弟,小妞妞,五个手指。活动2 小小手(歌曲)
过程:
1、猜谜“你也有,我也有,都有两个好朋友。会洗脸,会梳头,猜猜谁是好朋友”。猜一猜这个好朋友时谁?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说出这个好朋友是“手”。
2、范唱。“教师会唱小手的歌,你想听吗?”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到“会穿衣、会洗脸”时表情适当夸张,并加入动作,以引起幼儿的注意。
3、学说歌词内容。请幼儿说一说歌里唱的小小手会做什么,教师用动作做适当提示。
4、欣赏歌曲。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5、幼儿学唱歌曲。幼儿随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6、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手还能做什么,如会吃饭,玩玩具等。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幼儿的回答修改歌词,鼓励幼儿也一起唱歌与表演。
建议:可把录音机放在班上,在幼儿游戏时欣赏,反复练习。教材:
小小手
活动3 小手拍拍
准备:欢快乐曲的录音,小吊饰,串铃等。过程:
1、教师拍拍手。请幼儿用手蒙上眼(闭上眼),教师拍手,让幼儿猜是什么声音。教师问幼儿:“你们会拍手吗?”引出“手”。
2、我也会拍手。“谁有小手,举起看一看”,鼓励幼儿高高举起小手,教师拍拍每个小朋友的手,进一步明确。我们每人都有手。教师用夸张些的动作,伸两只手带幼儿分别数“
1、2”。
3、小朋友拍拍手。播放欢快乐曲,幼儿随音乐自由走,音乐停,便与同伴拍手。
4、出示用一根绳串挂的会发响打的、漂亮的小饰物,吸引幼儿的注意。鼓励幼儿用手触摸它们、晃动它们,使它们发出声响。
建议:此活动可以组织集体活动,也可以灵活地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还可以结合身体活动,让幼儿练习用手抱球、用手扶楼梯、用手拿小碗等动作。
活动4 谁的小手
准备:海绵块,各色颜料,纸张,动物的脚印及其他类似小手的图样,线绳。过程:
1、出现侵过颜色的海绵块,幼儿自选颜色在上面按一下,然后再按在一张纸上,晾干后由教师剪下来加工为小手的挂饰。教师帮助孩子在每个手掌印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2、将幼儿参与制作的手挂饰及其他挂饰(动物脚印及其他)分别挂起来。请幼儿辨认其中的手印,幼儿找对了,教师就将挂饰奖励给幼儿。
3、同伴间互相看挂饰,说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建议:
1、以上内容可通过两次活动来进行。
2、也可以做成厚纸的手掌印,把教师与小朋友的手掌印放在活动区,供幼儿随时玩弄,比较大小,辨认颜色,寻找自己的手印,认读自己的名字。
活动5 小手的游戏
准备:废报纸,玻璃球,芸豆,黄豆,面团等。过程:
1、团纸球。幼儿可将废报纸团成团,然后可以玩扔纸球、踢纸球的游戏。
2、喂动物。用大塑料可乐桶加工成动物(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征是有一张大嘴,幼儿可捏大小不同的豆子来喂这些动物?(人物),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豆子喂动物(人物)。
3、玩面团。准备一些油面团或橡皮泥(质地柔软为佳)。幼儿可以自由玩,如可以在泥(面)上按手印、指印,还可以揪、揉、拉橡皮泥或面团等。
4、抓豆豆。大盆里放许多豆豆(或小石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瓶子,让幼儿把豆子装进自己的瓶里,比比谁先装满一瓶。装满后再把瓶里豆子倒在大盆里听豆子洒落的声音,感受游戏的快乐。可反复玩5~6分钟。建议:以上操作材料可投放于游戏区角中,让幼儿充分地练习和操作。也可以组织集体活动,每次只玩一个游戏。
活动6漂亮的小手
准备:手绢形状的图画每人一张,广告色,范例一份。过程:
1、激发兴趣:出示四方白纸,“瞧,老师有块白手绢,我能把他变成花手绢,你相信吗?”
2、师范点画:教师用手蘸上颜料,在“手绢上”随意点画,一边点一边介绍画的内容、注意事项。一会儿“白手绢”就变成饿了“花手绢”,激发幼儿自己点画的兴趣。
3、欣赏范例:“这些都是老师做的花手绢,你最喜欢哪一块?”
4、幼儿点画:“你们也想试试吗?”幼儿开始手指点画。教师提醒幼儿手上的颜料可用小抹布擦,不要抹在桌子上、衣服上。
5、欣赏作品: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幼儿自由走动,互相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建议:此活动可以多次进行,手绢可以改毛巾、衣服等。除食指外,还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手指点画。
活动7 手掌树
准备: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侵有红、黄、绿色的海绵块。过程:
1、出现大树,“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棵大树缺什么?”(树叶)。“我们给它添上树叶好不好?”
2、教师示范。张开手掌在一块海绵上按一按,使颜色在手掌上蘸匀,然后按在树枝上,停留一小会儿再把手拿开,一片树叶就印好了。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印手印。先替幼儿挽上袖子提醒幼儿不要弄脏衣服。每次印一片树叶,并说出它的颜色。
4、欣赏大树,找一找哪一个是自己的手印。建议:
1、此活动可分多次进行,每次只用一种颜色,因为托班幼儿能力差,容易把各种颜色混淆。如第一次用绿色,第二次用红色,第三次用黄色,表示树叶是渐渐变红变黄的。
2、组织集体或分组活动,不适宜个别活动,以便于教师照顾。
活动8 解扣
准备:
1、穿衣的小娃娃若干;
2、幼儿外衣(扣眼儿松,容易解开);
3、布画:在花草、树的适当部位钉扣子,在花、果子、叶子上做扣眼,可以扣在画上,也可以摘下来。过程:
1、出示小娃娃并以娃娃口吻说:“天气很热,我想脱衣服,不会解扣子。”
2、教师示范解扣子。让幼儿帮助娃娃解扣子,娃娃面对幼儿,教师告诉幼儿:一手拿着纽扣,一手撑开扣眼儿,把纽扣向里推,就解开了。
3、自己脱衣服。利用幼儿自己的外衣练习解扣子,将外衣脱下。
4、示范并教幼儿学扣扣子。把上衣平放在桌面上(衣领在上方),帮助幼儿从最下面的扣儿开始扣扣子,并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
5、摘果子。教师将“树”、“水果”挂在墙上,鼓励幼儿反复练习,即解开扣子摘下“果子”,在扣上扣子“长出水果”。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指导幼儿练习解、扣扣子。
活动9 脱裤子
准备:穿着长裤的娃娃。过程:
1、请幼儿抱娃娃游戏。
2、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说:“娃娃玩累了,要睡觉,帮助娃娃脱掉衣服和裤子吧。”
3、教师面对幼儿示范给娃娃脱裤子的方法:解扣,将裤子向下拉至脚面再脱下来。
4、请幼儿模仿脱裤子。“娃娃坐在一旁看看小哥哥小姐姐们能不能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方法同前,请幼儿站着将自己的裤子解开,向下褪至脚面坐下,一条腿一条腿地从裤子里褪出来。
建议:利用日常生活进行练习,教师对不会的幼儿进行观察并给予帮助。
活动10 袋里的玩具
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带拉链的大包,里面藏许多玩具;幼儿没人一个带拉链的玩具袋,袋中藏一个小玩具。过程:
1、老师的口袋。教师与幼儿围坐一圈,出示大口袋:“瞧,这鼓鼓的大口袋里面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可是拉着拉链,怎么拿出来呢?”请幼儿想办法帮忙,拉开拉链,教师同时讲解拉拉链的方法。
2、摸一摸。请幼儿把手伸进口袋,摸一摸,再放回口袋,从中拿出一件玩具,并告诉大家“这是××”,然后玩一玩;或在口袋里装一些好吃有味的水果(如桔子),先请幼儿闻一闻,闻到后再找。
3、我的口袋。没人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口袋,自己练习拉开拉链,教师给予语言提示:“一只手拉起链柄,另一只手拉着或按着拉链的末端,慢慢拉上来或拉下去。”
4、口袋里面有什么?拉开口袋拉链,拿出袋中的玩具,说出玩具的名称,玩一玩,体验惊奇与快乐。
5、把它藏起来。指导或帮助幼儿把玩具藏在口袋中,练习拉上拉链,把口袋放到圈中间,再换一个口袋,反复玩,反复练。
建议:把大、小口袋放在活动区便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掌握拉拉链技能的情况。
活动11 滚圆筒
准备:各种圆筒形饮料瓶,各种豆子、石子或珠子等。过程:
1、装豆子。与家长合作,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圆筒,叫幼儿把豆子、石子或珠子装进圆筒(不装满)。
2、盖瓶盖。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盖瓶盖,将瓶盖往圆筒上盖,拧紧。
3、滚圆筒。把盖好瓶盖的圆筒或瓶子横放在地上,用手推它滚动,观看滚动、碰撞的情形,听听滚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4、让幼儿学习互相交换滚筒玩,感受不同的声音。建议:
1、玩一段时间后,可变换不同地面闪滚动。如土地、草地、斜坡、平地等,增进幼儿对滚动的不同经验。
2、为了增添兴趣,还可以用滚筒作“保龄球”,滚筒撞瓶。
3、圆筒里的东西可不断更换以提高幼儿的听觉感受力。
活动12 我的画像
准备:大张白纸,彩笔。过程:
1、将大张白纸贴在墙上(如天气暖和可铺在地上),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笔。
2、孩子贴住白纸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教师将孩子身体的轮廓线画出来,并画上头发、五官和衣服样式。
3、请大家帮忙。幼儿分组用手印、脚印、印章或手指点画装饰画像中的衣服和裤子。
4、将每个孩子的“像”贴在墙上,供其自己指认或向他人介绍,也可以让其带回家。建议:每月可结合生日活动进行一次,为过生日的幼儿画像。活动13 学学做做
准备:小动物与小积木若干。过程:
1、教师与小朋友围坐在桌旁。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你们的小手都很能干,能告诉我都会做什么事吗?”
2、教师要求孩子们边说什么会做的事情,边要求他们模仿,学一学自己怎样做,如搬小椅子、洗手、拿东西„„
3、教师提示:“小朋友的小手会做许多事,小动物们请你们帮帮忙,造间新房子好吗?”
4、让孩子们动手用积木搭房子。比一比哪间房子搭得最结实,小动物最满意。建议: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水平组织活动,不喜欢搭积木的幼儿可以准备一些食物喂小动物,哄小动物。
活动14 我把玩具送回家
准备:
1、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玩具。
2、在柜子上面应有明显的摆放标志。过程:
1、请幼儿从玩具柜里自己选取一种喜欢的玩具。教师提醒幼儿记住标记(记住玩具的家)。
2、幼儿利用手中的玩具自由游戏。
3、送玩具回家。请幼儿逐一将玩具送回玩具柜。教师及时肯定:“××的小手真能干。”小玩具说:“谢谢你。”
建议:在日常生活环节中进行随机教育,例如,把小椅子送到桌子旁,把球放进筐内,把积木捡起来等,教师要鼓励孩子的“小手真能干”。
活动15 小星星(点画)
准备:没人一张贴着月亮的黑色或蓝色的纸,一幅小朋友睡觉的大画,黄色颜料,抹布。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间,白天还是晚上?天上有什么?还应该有什么?”(星星)“我们来点画星星”。
2、教师示范星星的点发:用右手食指蘸颜色在“天空”中随意点画。
3、教师知道并鼓励幼儿大胆点画星星,提醒幼儿轻轻点,多余颜色擦在抹布上。
4、展评每位幼儿的画。建议:
1、把作品带回家,让家长欣赏。
2、鼓励幼儿回家继续点画,请家长给予支持。
3、可用同样的方法点画草地上的话、树上的果子等。
单元三我的小脚丫
活动1 我的小脚丫、准备:动物毛绒鞋一双。过程:
1、教师穿着一双毛绒绒的动物鞋,介绍一下来做客的动物(鞋),教师通过脚的动作,尽量使动物活灵活现。
2、请幼儿找一找教师的脚哪去了。幼儿找到后,教师要鼓励幼儿;若找不到,教师可边动脚边说“看看这是什么”以启发幼儿。
3、请幼儿指一指自己的脚在哪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脚。
4、启发幼儿说出小脚会做什么,如走路、站、跳、单脚跳、跺脚、脚尖走、摇动脚„„每说出一种,就让幼儿做一做,体验活动的快乐并适时教育幼儿自己走,不要大人抱。建议:以上内容可组织集体活动,也可以巧妙地融于日常生活。
活动2 脚(儿歌)
准备:与儿歌相关的图片。过程:
1、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图中物体有没有脚,有什么特点?
2、教师用儿歌总结幼儿谈话,并请幼儿学说儿歌。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结合实物或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并说出该物体的特点,培养其观察力合表达能力。儿歌:
脚
鱼儿没有脚,船儿没有脚,花蛇没有脚,哧溜哧溜到处跑。我有两只小小脚,又会走又会跑,不用妈妈抱。
椅子四只脚,海星五只脚,小小蚂蚁六只脚,拉着虫子进洞了。
毛毛虫,许多脚,大螃蟹,八只脚,横着走路吹泡泡。
活动3 光脚丫
准备:泡沫塑料、皮球、积木、塑料板、凹凸不平的地垫、热水袋、冰块等材料放置地上。过程:
1、脱下鞋子,教师、幼儿围坐在一起。小脚在哪里,伸出来看看。
2、把小脚藏起来。教师检查谁的小脚不见了,鼓励幼儿想不同方法,把小脚藏起来,如藏在屁股下,用手绢盖上,缩进裤腿里„„
3、把袜子脱下来,看看脚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如脚指、脚心、脚后跟、脚趾盖等词。
4、谁会做: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如摸摸小脚丫、勾勾脚趾头、脚尖碰一碰、脚跟碰一碰(自己碰或与同伴碰)。
5、比比谁的脚丫大:教师和小朋友互相比一比脚丫大小。
6、挠脚心。幼儿挠自己脚心或挠别人脚心,感觉痒痒与欢乐。
7、踩一踩。自己地踩各种材料,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帮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8、学洗脚。在教师帮助下,学习洗脚、穿袜子、穿鞋、洗手。建议:可讲材料放置一角,在游戏时,让幼儿反复踩。
活动4 我的脚掌印
准备:大张图画纸,各色颜料、沙池、水池。过程:
1、在沙池中印脚印。反复将沙子抹平,在重新踩上脚印,感受沙的性质,比比脚印的大小,深浅。
2、用水印脚印。在水池中泡双脚,在水泥地上走一走,看看自己和别人的脚印。
3、用颜色印脚印。请小朋友把袜子脱去,裤腿卷起,把小脚在自己喜欢的颜色中踩一踩,再去大张纸上走一走,教师把小朋友的脚洗干净,穿好鞋袜,找一找那些是自己的脚印。
4、有用的小脚印。
(1)用颜色将脚印印在厚纸上,晾干后剪下来,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比较颜色、大小、配对用。
(2)用厚纸把脚印剪下来放到美工区,供幼儿做拖鞋用(粘上一条彩色纸条)。
(3)用薄纸把脚印剪下来,贴在活动区外,作为摆放鞋子的标记。
(4)用薄纸把脚印剪下来,贴在地上,表示行走的路线,既可以练习踩脚印走,又可以练习近平衡。
建议:结合本园实际条件,设计脚印活动的内容,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活动5 小脚丫出洞了——脱、穿袜子
准备:穿着袜子的小娃娃若干。过程:
1、幼儿抱娃娃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看看娃娃穿着什么样的袜子。
2、学脱袜。“太热了,请幼儿帮娃娃脱下袜子吧!”教师示范脱袜:先把袜子从袜口褪到脚面、再从脚后跟向前拉,袜子脱下来了,“小脚丫出洞了。”
3、学穿袜。“帮助娃娃穿上袜子吧!让小脚丫再回到洞里吧!”教师示范穿袜:双手拿着袜口,一点一点褪到袜尖,再讲小脚伸进去。
4、知道幼儿练习自己脱穿袜子。请娃娃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建议:
1、利用日常生活,幼儿围坐一圈,进行反复练习。最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此活动。注意帮助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2、为增加兴趣,可以边教儿歌边做动作或教幼儿学说儿歌:脚尖在前,脚跟在后,拉住袜口,脚丫进洞。
活动6 自己走(儿歌)
准备:鸟儿飞、小鱼游、小孩走的图片。过程:
1、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一看:“谁在天上飞?”“小鱼在干嘛?”“小朋友怎么走?”
2、教师边说儿歌边指着图片,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说儿歌,注意多重复几次。
4、幼儿边学鸟飞、鱼游、踏步走等动作,边跟教师一起说儿歌。儿歌:
自己走
天上鸟儿自己飞,水中鱼儿自己游,妈妈不用拉我手,我要学会自己走。
活动7 走路游戏
准备:小兔、小猫的头饰。过程:
1、教师扮作小兔与小猫,请幼儿边观察边议论:小兔子怎样走?(一蹦一跳地走)小猫咪怎样走路?(轻轻地走)
2、指导小朋友们学一学小兔与小猫怎样走?
3、幼儿扮作小兔、小猫随教师自由地跳一跳、走一走。
4、师生同念儿歌:“小白兔,小白兔,一蹦一跳来走路。”“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轻轻走路听不到。”教师指导幼儿跟着成人一起练习走路。
5、听教师指示练习走路:“我的小花猫走(跳)到××来。” 建议:教师观察幼儿走路方式,纠正不良姿势。
活动8 我把小脚丫举起来
准备:垫子、玩具、旧报纸。过程:
1、幼儿坐在垫子上,脱掉鞋露出自己的小脚丫,自由玩一会儿。
2、幼儿二人对坐,小脚丫对起来,比一比,玩一玩。
3、幼儿坐在垫子上举起自己的小脚丫。
4、可把玩具放在小脚丫上,看能否举起来。注意选择避免伤着幼儿的玩具。
5、幼儿口念儿歌边玩边做。建议:
1、利用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丫。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颜色放置在大盘子中(塑料的较平的盘子),在地面铺些旧报纸,幼儿踏色后自由踩纸,从中获得游戏的快乐。
2、可在玩沙后进行此活动。儿歌:
小脚丫
能走路,能踩沙,咦!这是我的小脚丫。
活动9 上楼梯
准备:地面上模仿画些横线,间隔20厘米。过程:
1、引导幼儿模仿教师上楼梯。口念儿歌:“小朋友真欢喜,跟着老师上楼梯。”指导幼儿一步一格迈过地面上的横格子,玩2~3遍。
2、教师带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上楼梯。上楼梯时可以口念儿歌:“小朋友真欢喜,跟着老师上楼梯。上楼梯,别着急,一步一步走上去。”
建议:利用日常生活边说儿歌边练习。注意保护幼儿安全,上下楼梯时不要推挤。
活动10 踢球
准备:小球及场地。过程:
1、引导孩子感知球的性质:滚一滚,拍一拍,踢一踢。
2、教师引导幼儿在场地上把球虫一端踢到另一端。(距离5米左右)教师示范后带幼儿玩球。
3、引导幼儿将球踢进球门内。(利用积木或场地一端画标志表示即可)
4、利用儿歌增强幼儿踢球兴趣。建议:
1、玩踢球游戏时,最好分组进行,另组幼儿玩其他活动,避免彼此碰撞发生危险。
2、在活动之前先活动一下剿捕肌肉以防扭伤。
3、球类活动很多,除踢球外,结合相关主题和单元可组织幼儿拍球、滚球等活动。儿歌:
踢球
小小球儿圆又圆,踢一脚,跑向前,哈哈!我的球儿跑得远。
单元四我的身体
活动1 身上的到洞洞
准备:胎儿在妈妈肚子里、脐带与妈妈相连的图片。过程:
1、带幼儿走一走身上的洞洞,哪里有洞洞?它有什么用?引导幼儿从头上开始找。
2、找到眼睛:眼睛两个洞洞。睁眼看东西,闭眼睡觉。不能用脏手揉。
3、找到耳朵:耳朵眼两个洞洞,可以听见声音,堵上耳朵,听不见声音。不能捅耳朵。
4、找到鼻子:鼻子两个洞洞。能闻见什么气味?不能往鼻孔塞东西。
5、找到嘴巴:一个大洞洞。大洞洞里有什么?它有什么用?尝好吃的东西。
6、身上还有洞洞吗?掀开衣服,找到肚脐眼,互相看看: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肚脐眼。
7、讲故事:肚脐眼。故事:
肚脐眼
宝宝原来住在妈妈肚子里,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没长大。不会看,不会闻,不会听,不会吃东西,怎么办呢?妈妈用一条管子连着宝宝的肚皮,这跟管子叫脐带,给宝宝送吃的,宝宝才慢慢长大。宝宝长大了,从妈妈肚子里出来,自己会吃奶了,这条脐带就没用了。医生用绳子把它扎住,再用剪子剪掉了期待,留下一个疤痕,这就是肚脐眼。
现在肚脐眼没有用了,可是一看到它,你就知道这是你在妈妈肚子里吃东西用的“嘴巴”。现在不能挖它,挖破了会流血,会发炎,会生病。
活动2 身体各部分
准备:牵线小人(现成玩具或自制)若干。过程:
1、幼儿玩牵线小人,让小人的动作起幼儿的兴趣。
2、玩游戏:教师受持一个气球,鼓励幼儿捉这只气球,教师则用这只气球,轻轻触碰幼儿的头、肩、胳膊、腿等,幼儿就会随着这只气球,不断地基础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
这其间,教师、幼儿间还可进行语言的交流,如:“气球在这儿,摸摸头。”“这是哪儿呀?”等。
建议:牵线小人可投放在游戏角,供幼儿自由玩。玩气球可在户外活动时进行。
活动3 洗洗脸
过的:
1、幼儿随意跟在教师的周围,教师带幼儿做动作:洗脸、洗手、刷牙、梳头,边做边有节奏地说:洗洗脸,洗洗手,刷刷牙,梳梳头。
2、教师边唱歌边带幼儿做动作,幼儿继续模仿洗脸、洗手、刷牙、梳头的动作。
3、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唱,同时做动作。建议:可引导、协助幼儿编一些其他的动作,如打鼓、吹喇叭等。教材:
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4 拍手点头(律动)
过程:
1、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做拍手、踏脚、点头等动作。要求幼儿仔细听音乐,尽量跟上教师的动作。
2、“我们来说一首儿歌,你听见老师说了什么,你就做什么动作。”教师说歌词,同时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3、“咱们把这首儿歌唱出来。老师演唱,你们做动作。”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做动作。
4、请幼儿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做动作。建议:此歌曲可以有多种动作的方式:(1)按节拍拍手或踏脚、点头;(2)按歌曲节奏拍手或踏脚、点头;(3)“小朋友来”这一句可以想出新的动作。歌曲:
拍拍手
活动5 小小手、小小脚
过程:
1、做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带幼儿一起动动手、动动脚,并配合动作给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边做动作边跟着教师说儿歌。
建议:教师还可以将这首儿歌改编,鼓励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使相关教育不断深入。教材:
小小手、小小脚 宝宝都有两只手,会洗脸,会拍球,宝宝都有两只脚,会走路,会踢球。
活动6 身体乐器
准备:认识身体各个部位。过程:
1、边唱歌边指身体各部位:头、五官、肩、手、臂、肚、腿、脚等。
2、用嘴能发出什么声音?(如:说话、喊叫、弹舌、碰牙、叹气、嘶嘶声等)带领幼儿试一试每种方法。
3、用手能发出什么声音?(如:拍手、拍身体各部位、弹指等)带领幼儿试一试每种方法。
4、用脚可以发出什么声音?(如:踏步、跺脚、跑步、脚跟走等)带领幼儿试一试每种方法。
5、老师弹琴,让幼儿随意用各种“身体乐器”,随着拍子发出各种声音。建议:
1、教师弹奏的曲子要节奏简单、清晰。
2、鼓励幼儿自己想各种办法发出声音。
活动7 小宝宝要睡觉(歌曲)
准备:娃娃若干。过程:
1、教师抱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困了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边拍娃娃睡觉,边演唱歌曲。教师演唱时注意声音要轻柔优美,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3、请几名幼儿上前拍娃娃睡觉,教师演唱,幼儿可以轻轻跟唱,提醒幼儿声音要轻一些,不要吵醒小宝宝,反复2~3遍,幼儿分组轮流拍娃娃睡觉。
4、幼儿随教师完整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尽力唱准三拍的节奏,同时模仿拍娃娃睡觉的动作。
5、表演唱。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宝宝,躺在另一个扮演妈妈(爸爸)的幼儿怀里。妈妈(爸爸)边唱边做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宝宝则乖乖地“睡觉”。
6、幼儿互换角色,反复玩,反复练习歌曲。歌曲:
小宝宝要睡觉
活动8 睡觉(儿歌)
准备:图片一张 过程:
1、观察图片:画上有什么?
2、教师指着图片朗诵儿歌。
2、教师提问:小鸟在哪里睡觉?
大象在哪里睡觉?
小鱼在哪里睡觉?
你们在哪里睡觉?
教师边说边模仿睡觉动作。
4、幼儿学说儿歌。
5、每天上床睡觉时反复复习儿歌。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睡姿。儿歌:
睡觉
小鸟停在树上睡觉,大象站在地上睡觉,小鱼睁着眼睛睡觉,宝宝躺在床上睡觉,闭上眼睛就睡着了。活动9 学好样(儿歌)
准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应的图片。过程:
1、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和走路的姿势,模仿螃蟹走路,在地上横向爬。请幼儿一起说说小朋友应该怎样走路。教师示范第一段儿歌,幼儿学说。
2、模仿大公鸡的叫声,挺胸抬头坐好;模仿虾米弯腰驼背。请幼儿议论应怎样坐。学说第二段儿歌。
3、同样的方法学说第三段儿歌。
4、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一起完整地说儿歌。儿歌:
学好样
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学那小螃蟹,横冲直撞到处跑。坐着要学大公鸡,挺起胸,精神好。不要学那小虾米,驼着背,弯着腰。说话要学百灵鸟,喳喳喳喳多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着嘴巴哇哇叫。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放儿歌录音,在不同环节练习相应段落,培养良好的姿势与习惯。
活动10 给宝宝洗一洗
准备:柔软的湿布、肥皂、可水洗的娃娃。过程:
1、2~3人一组,每组一份用具及娃娃。
2、看一看娃娃哪儿脏了,说说怎么脏的,给娃娃洗干净。
3、教师示范给娃娃洗干净的步骤和方法:
(1)用布蘸水弄湿脏的部位;
(2)擦一点肥皂搓一搓;
(3)用布蘸水洗净。
4、教幼儿学会给娃娃洗手、洗脸、洗澡。
边洗教师边说:“宝宝要爱干净,小手脏了洗干净才能吃东西,笑脸脏了洗干净才漂亮„„”
建议:如有条件可在幼儿洗澡时进行此活动,让孩子给自己洗洗,给娃娃洗洗。
活动11 自己喝水
准备:水杯若干(与幼儿同数),保温水桶一个或饮料(山楂谁、梨水等)若干。过程:
1、教师扮作小动物妈妈带着幼儿找到自己的水杯并放置桌上。
2、教师以妈妈的口吻告诉小朋友:“我们渴了就要喝水。”示范拿水杯方法:一手拿着杯子耳朵,另一只手大拇指与食指分开,扶着杯口,慢慢拿起水杯,把杯子移到嘴边,小口饮水。喝水时,不要说话。
3、幼儿练习自己喝水。给幼儿杯中的水不要倒得太多,在杯子的1/3处以下。教师提醒孩子饮水时注意不要把水洒在桌面或身上。如幼儿不小心洒水时,等喝完水再去擦水渍。
4、喝完水后,教师帮助并指导幼儿把水杯放回原处。建议:坚持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注意以游戏口吻进行。
活动12 大、小便我能告诉老师
准备:(玩具)便盆,娃娃等。过程:
1、娃娃哭,表示:“憋不住尿了。”教师告诉娃娃:“不要哭,要自己去蹲盆儿。”
2、娃娃想小便,自言自语:“我有小便了,我告诉老师,自己去蹲盆儿,不会尿裤子的。”
3、教师指导:幼儿如果要小便或大便时,告诉老师或自己去。需要教师帮助时,请告诉老师。
4、指导幼儿大便后,要请成人协助擦干净屁股洗手后再去玩。
5、请幼儿练习大、小便。
建议:教师要观察能力较强的幼儿,激励小朋友们向他学习。鼓励幼儿大胆表示自己的大、小便愿望。
活动13 袜子捉迷藏
准备:袜子若干只,4~5只混合放置在小筐内,另一只拿在幼儿手中或穿在幼儿脚上。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参加找袜子的游戏:“袜子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藏在这几个筐子里,看看谁能找到它。”
2、请幼儿分组练习找袜子(相同袜子要做记号)。找到袜子后自由地比一比、玩一玩。
3、看谁能把小袜子穿上。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穿袜子,要帮助不会穿的幼儿把袜子穿好。建议:幼儿也可以按照教师要求,将袜子(一双)放在指定地方,听到教师指令以后再去找自己的袜子。
第三主题我喜欢的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能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不独占玩具。
3、能听懂成人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欢手工游戏,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粘贴、撕纸等技能。
5、喜欢唱歌,玩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三)教育活动设计
单元一我喜欢的玩具
活动1 我喜欢的玩具(谈话)
准备:
1、事先将教育意图渗透给家长,征得他们的配合,将幼儿喜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2、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参观班上的玩具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喜欢的玩具。过程:
1、每周请幼儿带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游戏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互换玩具玩。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找机会与幼儿交谈。谈话内容可围绕玩具的外形、颜色、玩法等进行,从中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特点,以便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游戏:我把××送回家。
(1)请幼儿从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喜欢××”的短语。
(2)幼儿自由玩一会儿玩具,听到信号后(如铃声、音乐声),把玩具放回原处,并大声说:“我把××送回家啦。” 建议:
1、这样的活动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2、为幼儿提供的玩具应具备一下特点:体积大,色彩鲜艳,能活动或能发出声响。
活动2 猜一猜
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及班级的部分玩具。过程:
1、在幼儿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儿能力而定),待幼儿依次认识它们以后,用一块布将它们全部盖住,问幼儿: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儿答对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说出来,若确实答不出,教师可以掀开布的一角,提示幼儿。
2、同样采用上面材料与方法,盖上布以后,教师拿出一件玩具,在掀开布请幼儿猜,哪件玩具不见了。
3、教师用一块布盖住一件发响玩具,在布下使其发声,请幼儿依据声响进行辨别和判断,猜出玩具的名称。建议:
1、以上活动内容可分几次活动来进行,并可依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此活动适合小组或个别进行,以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随时调整活动的难度。
活动3 分玩具
准备:幼儿人手一件玩具(同一类的玩具要有若干件)。过程:
1、幼儿自选一件玩具。
2、教师依据现场玩具的种类和特征,出示分类的参照物(也应是玩具)。用语言提示幼儿:
“和它一样,身上长满毛毛的玩具快过来。”(毛绒玩具)
“谁的玩具有轮子、会跑,快过来。”(车)
幼儿依教师的提示有所行动后,教师应逐一确认幼儿的行动是否正确,并适时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如:“让你的车跑跑看。”
3、教师演唱一首短小的歌曲:
小朋友们找找找,小朋友找找找,小朋友们找找找,看谁找着了。然后,说出玩具的特征:“谁的玩具圆圆的、会跳、会滚,快过来。”(球)
4、请幼儿互换手中的玩具,用以上方法继续游戏。
5、教师可根据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提示语,向幼儿渗透多角度分类的思维方式。
建议:此活动可根据情况分数次完成。每次老师的提示语可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及时调整。
活动4 玩具大家玩(歌曲)
过程:
1、在幼儿玩玩具时,教师有意少投放一些玩具。当幼儿为玩具发生争执时,教师抓住机会,请小朋友听一首歌:“听听歌里告诉我们玩具可以怎样玩。”
2、幼儿与教师围坐在一起,听教师演唱歌曲。
3、问幼儿:“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学说:“你也玩呀,我也玩呀,大家一起玩。”同时引导幼儿做出把玩具让给别人的动作。
4、幼儿跟教师学唱歌曲,鼓励幼儿尽力跟教师一起唱。
5、请幼儿继续玩玩具,教师放歌曲录音,鼓励幼儿一起跟唱。对有谦让行为倾向的小朋友及时给予表扬,以强化其良好的行为表现。
建议:此活动适合随机进行,教师要抓住幼儿发生玩具纠纷的机会,通过此歌向幼儿进行相互谦让的引导。歌曲:
玩具大家玩 单元二我喜欢吃„„
活动1 红苹果
准备:没人一个红苹果,榨汁机一台,苹果酱一瓶。过程:
1、尝苹果。
(1)老师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吃一种好吃的东西。谁能把小眼睛闭好,好吃的东西就会跑到他嘴里去。”
(2)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幼儿口中,请幼儿品尝后说出吃的是什么?
(3)没人一个苹果,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将苹果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请幼儿观看榨汁的过程,没人尝一尝苹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现苹果酱,请幼儿品尝,猜一猜这么好吃的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学唱歌:苹果。
(1)教师演唱歌曲。
(2)询问幼儿歌曲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们常常吃,脸儿也像红苹果”,使幼儿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啊好。
(3)学唱歌曲。
3、做个苹果娃。
(1)教师为幼儿准备用电光纸或即时贴制成的眼睛、嘴等,请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为苹果贴上眼睛、嘴等,做成一个可爱的苹果娃。
(2)欣赏自己和他人做的苹果娃,初步学习赞赏别人:“你的苹果娃真好看。” 歌曲:
大苹果
活动2 月亮船(儿歌)
准备:香蕉若干。过程:
1、幼儿每人一根香蕉,拿在手里闻一闻,摇一摇。教师朗读儿歌。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摸一摸香蕉,举起香蕉,让它像小船一样晃一晃,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3、大家一起吃香蕉。
建议:活动可安排在午点前进行。儿歌:
月亮船
香蕉香蕉甜——甜,香蕉香蕉弯——弯,摇一摇,晃一晃,多像一只月亮船。
活动3 吃水果
准备:切成小块的几种常吃的水果,牙签。过程:
1、请幼儿隔着布闻一闻,猜猜盘子里的水果是什么?
2、把盖布打开茅侃侃大家猜的对不对。
3、请幼儿品尝水果,请幼儿自己用牙签取水果,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
4、告诉幼儿:水果里有很多营养的东西,它能使我们小朋友身体强壮,所以小朋友要多吃水果。
5、吃完水果,收拾餐具。建议:
1、水果最好选用香蕉、苹果、桔子、梨等,便于幼儿辨认。
2、此活动可在午点时进行。
活动4 小猴精瘦(儿歌)
准备:一个“小瘦猴”和“猴妈妈”的形象(玩具、图片均可)。过程:
1、出现“小瘦猴”的形象,教师启发幼儿:“这个小猴怎么这么瘦?它为什么这么难看?”请幼儿猜想。
2、以猴妈妈的哦口吻,告诉小朋友:小瘦猴是因为爱吃零食,不好啊佛吃饭,才成饿了这个样子的,以此教育小朋友要好好吃饭。
3、教师说整首儿歌给小朋友听。
4、教师以问话的形式,说儿歌的前两句,幼儿接说儿歌的后两句。
建议: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儿歌:
小猴精瘦 小猴小猴,为啥精瘦? 怪你吃零食,成天吃不够。
活动5 玩面团
准备:和好的面(成分:面粉、糖、鸡蛋、油),观看厨师或父母做面点。过程:
1、请幼儿把手洗干净,自取一小块面团。
2、“今天我们来做小厨师,想一想、试一试,面团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点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随意将面团塑造成任何形状。教师要面对每一幼儿的作品大加赞赏。
3、引导幼儿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可以请小厨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4、“看你们这么能干,老师也想做一个手印饼。”取一块面,把五指张开,在面团上使劲按下去。
5、请幼儿再来做点心。把做好的点心(如饼)放进烤箱。数分钟后取出,请幼儿找出自己做的点心品尝。
在等待点心出炉的时间里,可玩游戏“翻饼,烙饼,翻过来,调过去,瞧瞧。” 建议:
1、不能强求幼儿跟教师一样做手印饼,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作的愿望。
2、此活动可多次进行。在制作方法上可以加以引导,如提供印章、插片、棉签等干净的工具在面团上印“图案”等。
活动6 荷包蛋
准备:
1、母鸡下蛋的玩具,生鸡蛋1~2只,熟鸡蛋每人一只。
2、两张圆形纸,稍大一张是白色,稍小一张时桔黄色,胶水、抹布。
3、点饼铛。过程:
1、请幼儿玩母鸡下蛋的玩具,学一学母鸡的叫声:“咕咕哒”。
2、没人一只鸡蛋(煮熟的),摸一摸,滚一滚,转一转。
3、请幼儿说一说吃过什么做法的鸡蛋(如煮鸡蛋、鸡蛋卷、炒鸡蛋、鸡蛋汤、荷包蛋等)。
4、观看教师做荷包蛋。此时要注意安全,饼铛的位置既要便于幼儿观看,又要防止安全隐患。
5、尝一尝荷包蛋的味道:教师将做好的数个荷包蛋用小刀分开,每个小朋友尝一小块,互相说一说好不好吃,什么味道。
6、摆荷包蛋:出示两种圆形纸,引导幼儿回忆刚刚看到的荷包蛋的样子,用纸摆一摆,再与荷包蛋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摆得对不对。
7、粘贴荷包蛋:用胶水把自己摆好的蛋清和蛋黄粘在一起,一个纸做的荷包蛋就做好了。互相欣赏一下,夸一夸自己的小手真能干。建议: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去尝试,特别是在“摆荷包蛋”的小环节上,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尝试,不要过多地指导,而要耐心等待幼儿自己发现。
2、可在娃娃家中继续粘贴荷包蛋。
活动7 水果、蔬菜我爱吃
准备:设计“我爱吃的水果、蔬菜”评比表:长方形纸上画许多格,纵向可用来粘贴每个小朋友的小照片一张,横向可以粘贴各种水果和蔬菜的彩色图片。水果、蔬菜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同时还可以参考园内近一阶食谱。过程:
1、介绍评比表。带幼儿指认水果、蔬菜图及自己的照片,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幼儿评比表的设计意图。
2、结合餐点环节,让小朋友认识现在吃的是什么?教师注意启发幼儿:“看谁吃得香,谁就是好宝宝。”并适时地在评比表中的相应位置贴上一个小标记(自定),以此鼓励幼儿。
3、说一说,幼儿都吃过什么水果、蔬菜,比比看谁爱吃的东西多。建议:
1、实施“过程2”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当遇到大多数幼儿都不爱吃的某种水果(蔬菜)时,教师可利用这个环节,介绍这种水果(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挑食。
2、教师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评比表的实施及统计情况通过适当形式告知家长,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8 小小美食家
准备:做好家长工作,将幼儿吃饭(小食品)的照片带来,照片最好能看清幼儿吃的是什么。各种食物的照片或图片。过程:
1、布置一个“小小美食家”专栏,将幼儿吃饭(食品)的照片布置其中,这些都可作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谈话内容,如吃的是什么,什么味道等。
2、固定几条稍有间距的绳子,将各种食物的照片或图片随意挂(别)在几条绳上,教师带幼儿玩“开商店”游戏,教幼儿说:“我要买×××。”说对了,教师把食物的照片或图片送给幼儿。建议:
1、专栏设置可考虑长远些,可在幼儿照片周围均留有余地,待以后配合健康领域教育,不断充实专栏内容。
2、对幼儿“说”的要求,教师应灵活处理。
活动9 香香的米饭
准备:玩具碗各色小块皱纹纸,米饭实物(白米、小米、紫米等)。过程:
1、出示实物米饭,请幼儿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米。
2、出示玩具碗和皱纹纸,请小朋友说一说,试一试,怎样用皱纹纸做米饭。
允许幼儿动手尝试,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如:“能不能让你的米饭粒再小一些。”如发现有的小朋友的方法很好,如用团的方法,可以让其做给大家看,鼓励大家想更多的方法。
3、请小朋友做米饭,并把不同颜色的米饭分别放在不同的碗里。教师指导过程中可与幼儿交流,如“你做的是什么饭呀?”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建议:此活动可在娃娃家中反复玩。
活动10 好吃的分着吃
准备:与家长沟通,讲明活动的意图。请每位幼儿从家中带1~2种自己喜爱的小食品。过程:
1、请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一个小朋友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这时来了两个好朋友,小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好朋友吃。
2、教师问幼儿:“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喜欢吗?为什么?”使幼儿从道理上懂得“好吃的大家分着吃”。
3、把幼儿分成若干组,玩娃娃家。同时请幼儿把自己的小食品带到“家”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玩“过生日”的情节,观察哪些小朋友能把自己的食品,分给大家吃,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帮助。
对“不太情愿”把自己的吃的分给别人的小朋友,教师可扮成客人去做客,与这些小朋友接触,引导其把自己的食物与他人分享。当幼儿有所表示后,教师马上要给予肯定,强化其良好行为。建议:
1、请家长配合在家中进行此方面行为的练习。
2、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随时抓住机会进行引导。
活动11 小狗喝汤
准备:图片(自制)。过程:
1、出示图片。幼儿随教师边观察边说出图片的内容:一只小花狗非常高兴地在喝汤,它在说:“我不洒汤,我喝得最干净。”
2、教师带幼儿朗诵儿歌:“小狗,小狗,汪汪汪,我会扶碗会喝汤。”
3、练习喝汤。为幼儿倒少量水替代汤,和小狗比一比谁会喝汤。建议:在进餐时,教师提醒幼儿端好碗不洒汤,同时注意也不洒饭。
单元三我喜欢玩„„
活动1 彩色小路
准备:用彩色纸条做成2条长2~3米,宽15~20厘米的平行线。过程:
1、教师示范走“小路”的动作:要走在两条彩条的中间,良臂可以侧举以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2、幼儿走“小路”,可以分两组走以增加练习的密度。
3、根据幼儿练习情况。调整小路的宽窄,继续练习。建议:为增加游戏的兴趣性,可自编一些角色和情节。
活动2 抓泡泡
准备:肥皂液 过程:
1、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吹泡泡,请幼儿抓泡泡,鼓励幼儿大胆用手抓,当泡泡破掉时,可说“呯”!
3、教师变换位置吹泡泡,引导幼儿努力向上跳起抓泡泡。
建议:教师可以准备球、风车、彩带等在室外跑来跑去,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活动3 捉小鱼
准备:场地上面划个鱼池,一条鲨鱼。过程:
1、教师和幼儿扮作鱼妈妈和小鱼在鱼池里自由有玩。
2、教师说:“我的小鱼向上游”“我的小鱼向下游”“我的小鱼藏起来”“我的小鱼快点跑”,幼儿随教师做各种模仿动作,在鱼池里自由游戏。
3、教师说:“鲨鱼来了。”教师随即就将“鲨鱼”扔进鱼池内,幼儿游向教师喊:“鲨鱼来了!”“妈妈”安慰鱼儿:“别怕!到妈妈这儿来。”
4、教师将鲨鱼赶跑,鱼儿自由游戏。
建议:鲨鱼也可以由大班幼儿或另外教师担任,千万不要游向幼儿。
活动4 小球进洞了
准备:塑料圈3~4个悬吊在室外(高于幼儿举臂高度)。小球若干、球箱一个。过程:
1、小朋友和小球做游戏。教师带幼儿在室外自由玩球,向上或向前抛出再捡回,激发幼儿玩球兴趣。
2、看看谁的小球进洞了。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将小球投入塑料圈内。
3、把小球送回家。教师带幼儿将小球捡到球箱内。
4、重复玩1~2次,活动结束。
建议:本活动可以利用现成的球进行,也可以利用小沙包、纸球、飞镖等练习投掷。
活动5 我们是快乐的小虫
准备:一块适宜爬行的大场地,小虫头饰。过程:
1、教师:“今天是个好天气,小虫们出来游戏了。”引导幼儿随教师在场地上手膝着地自由爬行。
2、“小虫们可懂礼貌了,爬行时不要碰撞小伙伴。”引导幼儿爬时不互相碰撞,提醒幼儿累了也可以坐下休息。
3、“想想小虫除了会爬,还会什么?”引导幼儿还可以滚一滚,增加幼儿扮小虫的兴趣。建议:在室外进行活动时注意场地尽量大一些。爬后进教室后要注意卫生,洗净手。
活动6 小兔拔萝卜
过程:白兔头饰,萝卜纸卡,木铲若干。过程:
1、教师扮作兔妈妈:“萝卜熟了,孩子们去拔萝卜吧!”要求小兔子随妈妈一蹦一蹦迪向前走。
2、跳到地里没人拔一个“萝卜”。
3、随着妈妈把“萝卜”送回家去。
4、大家吃“萝卜”。
建议:教师注意变化活动的情节,以增强幼儿随教师活动的兴趣,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喜欢吃萝卜。
活动7 学走路(模仿操)
过程: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
儿歌
1、小朋友,走走走,不要碰着小朋友。
2、小朋友,举起手,眼睛看着小朋友。
动作
幼儿沿着圆圈自然走。
幼儿举起双臂向前走。
3、小朋友长高饿了,幼儿提脚踵,用脚掌走路。踮起脚走一走。
4、小朋友,停一停,幼儿自然停下,回头看看后面小朋友。看看后面小朋友。
5、小朋友,他胸脯,幼儿自然摆臂向前走。一二一,学走路。
建议:教师站在幼儿队里面,带着幼儿走。
活动8 纸的游戏
准备:不同质地的纸(报纸、皱纹纸、挂历纸等)。过程:
1、不掉的纸:请幼儿将纸贴在胸前,向前跑,手松开后,纸也不掉下来。比比谁的纸最后掉下来。
2、纸上跳舞:将报纸铺在地上,没人站在一张纸上,随音乐任意舞动,比一比谁的脚不踩到纸外面。
3、撕纸:请幼儿自取一张纸,随意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撕纸(特别是平时一些胆小的小朋友),倾听撕纸的声音,享受快乐。教师更要用眼神、语言鼓励幼儿。
4、比一比:教师将纸撕成条,“你们也来撕一条,咱们比一比,谁的纸条长。”引导幼儿撕纸条,互相比一比,渗透长与短的概念。
5、玩纸:
(1)将自己撕成的纸条在教师、同伴的帮助下,掖在身后,玩捉尾巴的游戏。(2)用小药盒把纸条的一端夹住,制成“小流星”玩具,供幼儿抛着玩。
(3)把纸条横放在地上,请幼儿迈过去或跳过去。
(4)把撕下的碎纸团成一团,玩投掷或踢“球”的游戏。建议:
1、此活动可反复进行。
2、开始时找一些好撕的纸,如报纸,逐渐加入较厚、较硬的纸。
活动9 滑滑梯(歌曲)
准备:在组织幼儿玩滑梯时,教幼儿学说“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等短句。过程:
1、带幼儿玩滑梯,教师与幼儿对话,说幼儿重复听过的短句“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高高兴兴”等。
2、教师与幼儿围坐在滑梯下休息,教师唱一遍歌曲。唱完后,问一问幼儿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教师带幼儿说歌词,发现发音不准的字及时纠正。
4、幼儿随教师完整学唱歌曲2~3遍。
5、请幼儿继续玩滑梯,引导幼儿要向歌里唱的那样不推、不挤,慢慢上。歌曲:
滑滑梯
活动10 我当小司机(音乐游戏)
准备:没人一个方向盘(自制,如用能剪动的硬纸做)。过程:
1、“今天我们来当小司机,开着汽车做游戏。”教师带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在场地间四散跑,提醒幼儿“小司机要注意安全,要慢慢开车,小心别的车辆。”
2、继续玩开汽车的游戏,教师演唱歌曲。
3、请小司机把车开到停车场(把方向盘放在指定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教师带幼儿做几种放松动作。
4、学唱歌曲,幼儿跟教师完整学唱。
5、玩游戏:
(1)幼儿在场地间轻轻跑动,边唱边学小司机开车,唱完后教师说“红灯”,同时举起红色圆片,幼儿就要停下来;教师说“绿灯”,小朋友继续跑动、唱歌。
(2)教师扮司机,小朋友扮乘客。教师边唱边“接”乘客,走到谁面前,向他招招手,小乘客就跟在“司机”的后面坐车去玩。
建议:此活动可分2~3次完成,在平时的游戏中科多次练习。歌曲:
我当小司机 活动11 跳圈圈
准备:圈圈5个。过程:
1、将5个圈圈摆成一排,教师逐一向前跳圈,边跳边按节拍唱,老师学兔子跳老师学兔子跳
2、请一名幼儿跳圈,教师敲木板琴伴唱,幼儿可以轻轻跟唱。反复练习几次。
3、问幼儿:“你想学什么动物,可以走、跳、飞„„”幼儿唱“我学老虎走,我学小鸟飞„„”也要按节拍跳或走圈圈,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伴唱。建议:
1、熟练掌握后,跳的速度可快可慢,伴唱也要随着快与慢。
2、不同动物的动作不同,声音可大可小,伴唱也可时强时弱。
3、圈子摆放形式也可改变,如摆成一圈、左右分开等。
活动12 鞠躬(律动)
过程:
1、教师带幼儿边听音乐边做拍手、鞠躬、踏脚、转身的动作。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示范演唱歌曲。
3、幼儿跟教师完整学唱,边唱边做动作,“转过来”可以踏步转身,也可以小碎步转身。
4、与幼儿商量,看看能不能做一些其他的动作,如点头、拍腿、拍肩等,教师要肯定幼儿的回答,并同他们一起唱一唱,做一做,保护幼儿的创作萌芽。
5、按照大家约定的新歌词唱歌并表演动作。歌曲:
拍手鞠躬
活动13 我是小兵(律动)
准备:
1、带幼儿欣赏有关解放军行军打仗的录像。
2、带幼儿玩学做解放军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吹喇叭、打铜鼓、开枪、打炮等动作。过程:
1、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学解放军的样子做各种动作,提醒幼儿做动作时有精神,有力气。
2、“现在我们是一群勇敢的小兵,我们有许多的本领。”教师演唱歌曲,同时做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
3、幼儿随教师学唱,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采取分句或整体教唱的方法。
4、将幼儿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接唱(每组唱一句)。建议:如有条件,可准备相应玩具,让幼儿边玩边唱。歌曲:
这是小兵 单元四我喜欢的颜色
活动1 会画画的玻璃球
准备:各色颜料,玻璃球,纸盒,小勺,白纸,已完成的滚珠画。过程:
1、出示滚珠画,请小朋友猜一猜是用什么画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如幼儿说是用笔画的,教师可当场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一画,请幼儿看看是不是用笔画的。鼓励幼儿猜测各种画法,每说出一种办法就试一试。
2、出示玻璃球,告诉幼儿这些漂亮的画是小玻璃球画的。再请幼儿猜猜,小球是怎样画画的,可根据幼儿说的办法试一试。教师提示幼儿小球能滚动。
3、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由教师或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演示滚珠画的做法:在纸盒中放一张图画纸,用小勺从颜料中取一个小球放在盒中,双手端盒随意晃动。
4、幼儿尝试:先看看有哪些颜色,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与幼儿交谈,如:“你用的是什么颜色”“你在哪儿见过这种颜色”等。
5、欣赏别人的作品,说一说小球画的画像什么? 建议:此活动可在自选游戏时继续。
活动2 颜色配对
准备:彩色塑料碗(筐),彩色木(塑)珠,气球,小桶,羊角球,各色即时贴。过程:
1、幼儿从一堆彩色木珠(塑料珠)中,区分出不同的颜色,并按照小塑碗(筐)的颜色,把与其一样颜色的珠子仿佛其中。
2、将彩色小旗,插在院落中的花池、沙池中。教师随意举起一面小旗,幼儿就从周围寻找到同色小旗拿在手中,围到教师身旁。
3、将羊角球、塑料桶、气球等四散摆在场地四周(室内或室外),幼儿自选不同色的即时贴纸,贴在相同颜色的物体上。
建议:以上活动可与日常生活、游戏活动结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用其他物体代替以上提到的物质材料。
活动3 你唱我也唱
准备:红、黄、蓝、绿、黑等白色各色彩色纸。过程:
1、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彩色纸(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幼儿坐一圈,教师坐中间。
3、师生对唱,幼儿按音乐做动作,音乐结束,小朋友互相检查对不对,辨认不同颜色,教师不断变换问话,让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纸。
4、幼儿互换颜色纸,反复玩。建议:
1、彩色纸可换为彩色布、彩色帽子、彩色积木等。
2、随年龄增大,还可扩展概念,如:“谁有圆积木?”“谁穿红裙子?”“谁穿蓝短裤?”„„ 歌曲:
(师)谁有红色纸?(幼)我有红色纸。(师)红纸举起来,向我走过来。
第四主题我不怕冷
(一)设置理由
对于2~3岁幼儿来说,冬季也是具有“特色”的一个季节,他们会从中发现一些不同以往的东西,他们的身心也会活得新的体验,我们要利用这一“自然”因素,充分挖掘它的潜在教育价值。
(二)教育目标
1、感知冬天冷、会下雪、会结冰等显著特征,玩各种冰雪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懂得要勇敢,不怕冷,愿意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3、知道冬天冷,多穿衣(穿厚衣)就会暖和。
活动建议:本主题应安排在12月份进行,时间约为一个月。
(三)教育活动设计
单元一冬天的衣服
活动1 照顾小娃娃
准备:玩具娃娃,与之配套的棉衣、帽子、棉被等。过程:
1、照顾小娃娃。
(1)教师作为参与者加入幼儿的游戏。可以边扮作“妈妈”为娃娃穿衣、盖被、洗脸、抹油,边辅以语言提示,目的是让幼儿理解要领。
(2)鼓励幼儿做娃娃的“父母”或“哥哥姐姐”模仿成人照顾小娃娃,通过游戏养成幼儿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表现,如,娃娃的“妈妈”真细心,给娃娃洗脸,还没忘记给娃娃抹油;天气冷了,娃娃的“爸爸”给娃娃盖上了厚棉被。
2、日常生活练习。
(1)户外活动前,留出片刻时间,与配班教师一起指导幼儿穿坎肩或外衣。教师将衣服披在幼儿身上,扶住肩部,鼓励幼儿将手伸进两个“小洞洞”里(袖笼)。衣服上的不同衣扣,教师可有不同的帮助方法。如,尼龙粘扣,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对齐、按一按;系扣式,教师帮助幼儿对准扣眼,让幼儿尝试“系”的过程;拉链式,教师帮助对齐拉头,让幼儿尝试“拉”的过程。
(2)晚离园前,可以组织幼儿辨认自己的服装,比比服装间的差异,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提高幼儿认识能力。
建议:以上内容,可以反复进行。教师可根据幼儿现状及幼儿间的差异,不断提高或调整要求。
活动2 这是什么衣服
准备:大摸袋及自选冬季服装,身着不同冬装的人物图片,自制的可组合的冬装人像图。过程:
1、在大摸袋中放一些冬季服装,如小毛衣、棉衣、围巾、手套等,按教师指令,从摸袋中摸出这件衣服。
2、拼图:给娃娃换衣服。画着冬装的幼儿全身像(包括帽子、围巾、手套),然后,横向将图分割成几部分(分割线应为直线,分割的份数应视幼儿能力而定),再将分割后的图附于硬纸板上(可反复使用)。幼儿操作时,可重新组合图片而形成完整的冬装人像图。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及完成操作后,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语言交流:这位小朋友穿了什么样的衣服?什么颜色?咱们班上哪位小朋友也穿了这样的衣服?等等。
3、利用班上的幼儿的衣服来进行活动。教师可事先挑选几件有特点的衣物,如系扣的、拉链的、尼龙粘扣的,可用幼儿的小椅背做衣架。游戏时,幼儿可自由选择衣物,练习拉拉链,搭尼龙扣,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对冬季服装的特征进行认识和体验。建议:
1、实施“过程1”时,要注意投放在摸袋中的服装的数量应由少到多或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及时调整。
2、实施“过程2”时,注意人像的大小比例要一致,才能让幼儿拼摆出不同风格的服饰。
3、以上步骤,在游戏小组活动中穿插进行。
活动3 给羊宝宝穿衣服
准备:画有小羊的图案每人一张,彩色笔,小羊玩具一个。过程:
1、教师出示小羊的图案,以小羊的口气说:“冬天来了,天气真冷,我穿上了厚衣服,可我的一些好朋友还没有穿上厚衣服,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也穿上厚衣服吧!”
2、教师示范画法:在小羊身上沿一个方向画圆圈(羊身上卷卷的毛)。
3、幼儿用笔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幼儿老师可握着他的手教他画,提醒幼儿“毛毛”要长在小羊宝宝的身上。
4、欣赏小朋友们的画并进行展览。
建议:除采用上述形式外,还可以在活动室墙壁上贴几张带有底色的衣服形状的纸,幼儿可自由地进行装饰,教师注意随机指导。
单元二我不生病
活动1 宝宝不怕冷(歌曲)
准备:学会念儿歌。过程:
1、复习儿歌。集体说,分组说,请幼儿把字说清楚。
2、“老师把这首儿歌唱给你们听,好不好?”老师演唱歌曲。
3、用较慢的速度带幼儿先完整学唱歌曲1~2遍。
4、在老师的协助下幼儿演唱歌曲,引导幼儿说:“一、二、三、四”时要有力、有精神,表示我们勇敢、不怕冷。
5、鼓励幼儿结伴表演歌曲。歌曲:
宝宝不怕冷
活动2 北风爷爷你吹吧
准备:自制北风爷爷的头饰。过程:
1、生活体验:利用冬季刮北风这一自然现象,启发幼儿体验冬季的突出特征。如风很大,吹在脸上很冷,风还会“唱歌”。风真有劲,吹得我们向前跑。一方面可以丰富托班幼儿的感性经验,一方面为开展冬季的体育游戏做准备。
2、体育游戏:北风爷爷你吹吧。
(1)出现北风爷爷的头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猜想“这是谁”。在幼儿充分发表看法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模仿“北风呼啸”声而集中幼儿的思维。
(2)与幼儿讨论:北风爷爷怎样吹?风吹来了我们会感到怎么样?(帮助幼儿逐渐接近游戏的主题)
(3)玩游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被风吹得原地转圈或向一边跑,冷得原地又蹦又跳。建议:
1、反复游戏过程中可增加一些内容,如北风爷爷回家了,以此来调节幼儿的活动量。或轮流充当“北风爷爷”以调动幼儿的游戏情绪。
2、在游戏中渗透初步的勇敢教育。教师在充当“北风爷爷”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与幼儿的语言交流,如:“小朋友,你们怕我吗?”若有的幼儿表现出不怕的积极的反应,教师应予以鼓励,以带动其他幼儿的情绪反应。反之,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做幼儿中的一员,用必要的语言来影响幼儿,如:“我们小朋友不怕风,不怕冷,玩得真高兴!”
活动3 冬天锻炼身体好
准备:纸制手掌大小的雪花(压塑),一根细铁丝与“雪花”相连。过程:
第二篇:活动教案二
承德三中“小荷”文学社活动教案一
总体活动目标:
1、繁荣校园文化、丰富课外生活;
2、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写作能力;
3、提升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认识群体作用,增进集体意识;
5、改善人际关系,改进自身形象; 本课活动目标:
1、了解文学社的宗旨、目标、规范等。
2、成员间尽快相互熟悉,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准备工作:
1、布置教室:书法、国画作品、绿色植物、背景音乐、围成圆形的座椅
2、设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设备 实施方案
一、辅导老师介绍文学社的来历、性质和活动目的等。
浅草文学社是隶属于我校团委会的学生社团。本文学社定名为“阳光”是取意于蕴含无限光明。也祝愿我们的文学社如燎原星火,带动西关初中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二、介绍中国人的姓、名、字、号的相关知识。
“您贵姓?”这是中国人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必问的一句话。可见名字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每个人的名字中,都包含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习俗中姓名字号的背后更是有着丰富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
2、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代表个人的。“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但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
3、“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4、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三、滚雪球游戏——串名字、谈希望。
中国古代一部记录姓氏的重要图书就是《百家姓》,有人能说出排在前8位的姓是什么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百家姓》
赵姓被排在了首位,咱们就请赵老师来先为大家做个自我介绍的示范,然后咱们开始游戏。游戏方法: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班级、姓名,和自己参加这个团体的动机和希望。第二名学员继续自我介绍,但要说:我是*班**后面的***,我参加浅草文学社是希望——,第三名学员说:我是*班**后面的*班**的后面的***,我参加浅草文学社是希望——,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单位复述一遍。活动目的:老师和同学之间依次自我介绍,彼此熟悉和认识,同时锻炼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里素质。
四、小结游戏、布置作业
你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来历和内涵,寄予了长辈怎样的期望?历史上的名人、伟人与你有同名或者同姓的吗?写一段介绍自己名字的文字。
五、文学社的基本要求
1、按时上课、不迟到。有事请假。
2、上课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必备的文具。
3、听课期间不交头接耳随便讨论,有问题可随时举手。
4、每周要完成写作内容一篇,或评论、留言两次。字数不限,但要渐次增长。手写稿要用稿纸,完成后直接交给老师,电子稿可发到邮箱或直接在博客中留言、评论。
第三篇:所有活动总结
一.礼圆东方系列活动(校级)
(1)礼圆东方之图文征集大赛:
时间:2013.10.13-2013.10.26
地点:手抄报交至负责人处,活动截止后二食堂广场公开投票
具体:面对全体同学征集以“礼仪”为主题手抄报,并且在10月23日,从所有作
品择优投票展示。
(2)礼圆东方之礼仪培训:
时间:2013.10.19晚7点
地点:公教
具体:徐州礼仪公司老师进行礼仪讲解讲座
(3)礼圆东方之礼仪知识大赛:
时间:2013.10.20
地点:公教
具体:礼仪知识答卷
(4)礼圆东方之礼仪下班级
(5)各学院女生部大比拼
时间:2013.10.26
具体:各学院展示礼圆东方系列活动成果及才艺比拼
二.“天声一队”情歌大赛
时间:初赛11月23日晚复赛30日晚
地点:初赛:管B117决赛:矿院报告厅
具体:8个学院女生部共同举办的活动,采用男女情歌对唱的方式,同时允许两男或
两女为一组进行初赛,选拔出优秀选手进行决赛。
三.“走进大学校园,让健康与青春同行”系列健康讲座
时间:12月11日下午7.8节
地点:教一C101
具体:徐州医学院附属九龙妇产医院医生对我校开展的健康讲座
四.内部培训
(1)礼仪知识相关培训
时间:10月10日
地点:公教
具体内容:基本礼仪,餐桌礼仪,男士商务礼仪,自我介绍礼仪等相关礼仪的讲解
五.对学生会内部各部门进行礼仪培训
(1)翔宇经管学社
(2)成功起点
(3)心理自助服务部
(4)心理自助公关策划部
六.出礼
(1)9月30日宣教升旗仪式
(2)10月19日院运会
(3)11月23日服务分队感恩活动开幕
(4)小月在线之访问李俊辰
(5)哇哈哈营销大赛颁奖
(6)12月9日 12.9大合唱
(7)12月15日创业计划大赛
(8)12月22日演讲比赛
第四篇: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二)
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二)通过这段时间持续、全面的对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本人受教育较大、感触颇深。具体表现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更加明确了,参加活动的行动更自觉了;联系工作实际更具体、更紧密、更有针对性了。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为既是一次“整风”活动,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和难得的政治经历,严肃党纪政纪、维护群众利益,以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良好精神状态和扎实工作作风,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如何推进自身教育实践活动,是摆在我自己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只有立足岗位和个人实际,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净化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态度,搞好自身工作,发挥应有作用,才能确保活动在自己身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一,在工作中,注重给自己“洗洗脑”,充分把握住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这一基础环节,强化问题思维,带着问题思考学,联系实际,深化思想认识,把活动的精神学深学透。
第二,把搞好本职工作作为自身投入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基本标准。在具体工作中,把提高工作效率贯穿于工作的自始至终,落实到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每个环节。
第三,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自觉遵守党章党纪。按
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把自己摆进去,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活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查找外部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同时,主要从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查找问题存在的真正根源。
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把这次活动作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机会,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认认真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找准工作定位、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从思想上、能力上、作风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搞好人大工作贡献自己力量。
第五篇: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所有教学活动之中
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所有教学活动之中
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
一、学校简介:
温州实验中学创办于1944年,原名为私立建华中学,1956年转为公办,曾称“温州第二初级中学”“温州市第六中学”;1989年正式定名为“温州实验中学”,撤销高中,专设初中。1997年温州实验中学和温州十中实行联合办学,并在南浦筹建分校。
温州实验中学现设东区、西区和分校三园区,有两个校办企业和一个农场,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都实施绿化。现有72个班级,学生35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292人,其中高级教师55人,一级教师120人。校内教学设备齐全,设有体育馆、塑胶运动场、图书馆、天文台、舞蹈厅、音乐室、书画室、电教室、多媒体语音室、演播室。校内还设有自己的卫星地面接收站、远程环境教育设备,电脑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借助这些设备,使师生们得以及时了解各种最新科技文化信息,有利于继续学习进修,有利于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信息和科研成果。
学校目前是“温州市环境教育基地”、“温州市示范学校”、“浙江省文明学校”、“国家教科院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中英远程环境教育实验学校”。
二、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历史
温州实验中学的环境教育活动始于1995年,当时按市教委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比重,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在校内开设十几个活动课,而环境教育就是其中重要课程之一。
95年最初阶段,学校主要是以成立环保兴趣小组为主,开展活动,请市环保局专家来讲座,参加绿化植树,出黑板报,校广播站播出环保知识,写小论文等活动。96年我们又进一步开设了第二课堂环境教育课,系统全面讲授环境知识,并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科竞赛及漫画、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参加市全国性论文比赛,并获奖。由于我校开展环保活动声色并茂,于1996年12月通过市环保局验收合格,于1997年春学校被定为“温州市环境教育基地”。此后,校领导根据我校在温州市各校中的地位,作用和实际情况,将环境教育定位在各学科渗透的教育形式,在校内全面铺开。1998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中英合作远程环境教育实验学校”。98年8月,远程教育设备技术人员到北师大授课中心进行短期培训。99年7月学校组织包括理化生、语文、数学、社会、公民、劳技等学科30多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半个月的远程环境教育培训。99年11月至2000年4月,各学科老师陆续开出以探究式方法为主的环保公开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1998年9月至今,完成校西区改造工程和东区室内外绿化等工程。2000年5月,该项目通过国家教委教育司、英国开放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北师大等专家的评估。多年来,我们的环境教育在组织教师网上培训,落实环境教育内容,开展师生环保教育活动,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环保意识诸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而且也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北师大、市环保局建立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我市教育走向世界,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打下基础,也为我市各中学今后普遍开展环保教育提供启示和积累经验。
三、创建绿色学校主要活动和事迹
1、环境教育与教科研相结合95年初,环保授课老师自学、钻研乡土教材,并进行教学活动。99年7月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远程环境教育培训后,老师们的观念,思路,方法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大家都完成了以下几项教研工作:(1)温州环境问题的调查和讨论。(2)师生撰写环境问题小论文。(3)设计环境教育目标,(4)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教案。(5)设计绿色校园方案。环境教育推动了我校教科研,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息,新活力。
语文教师陈柳在《大明湖》教学中,先分析大明湖的景色,然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如此佳景,为何无游人”作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讨论,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祖国山水,如温州的南麂、楠溪江、雁荡、仙岩等,画面优美。又用九山河、南塘河的污染状况与之对比,说明环保的迫切性,整个过程自然流畅,珠连璧合,非常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又加深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劳技教师吕黎阳利用《垃圾的处理和利用》一节活动课,指导学生利用废料、旧料进行环保小制作,教育学生节约资源,温州电视台还作了专门采访和报道。
朱纯老师的英语《种树》一课,先讲植树节,然后围绕以为什么植树和森林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植树的步骤,分析理解单词、语法……,即完成了英语教学目标,又渗透了环保知识。
数学教师包淑婉利用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讨论一次性筷子和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学生受到一次很深刻的教育。
而自然学科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见缝插针,随时渗透环境知识,是环境教育的主力军。将环境教育与教科研结合,增加了教师环保知识,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特别是对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应用,已收到了教师论文30多篇,教案设计20多个,环境课件20多个,编辑一张各学科的环境教育课件光盘。我们还自办绿色论坛,已刊出二期,选登了部分学生有关环保的获奖论文和教师教案。
2、环境教育与班集体活动相结合:
班级经常性开展环保活动是增强环保意识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朱俐老师所带的每届学生都到景山公园和温金铁路进行植树活动,每位同学还写下环保一句话,吴曾玫老师组织全班栽种小盆景,美化校园,写观察日记活动。胡珏老师的班级拥有自己的环保班刊。
3、环境教育与政教处活动相结合(1)利用校级晨会,宣传环境知识,总结本周环境情况(如保持地面干净、课桌整洁、如何处理垃圾、随地吐痰影响健康等问题),及时提醒同学,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以段为单位,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录像,每学期保证三课时。(3)以班为单位,每年“世界环境日”进行评比,写环保小日记。(4)请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专家来进行环保知识讲座.(5)组织漫画比赛,在美术课中统一布置,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漫画在校刊上展出。(6)组织环保小制作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7)利用暑假,组织学生阅读《我们共同的家园》一书,并写出读后感或小论文。
4、环境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1)97年,我们组织了80多名学生参加了省六家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你丢我捡”活动,同学们
分组到码头,车站,街心花园,立交桥等处清理垃圾,不少学生还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2)每年植树节之际,组织部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3)6.5世界环保日时,开展爱我家园大行动,组织学生参加自然环境游。(4)500人次配合市环保局参加环境知识竞赛活动。(5)参加市环保征文比赛,初三木霄易同学的获市一等奖,林乐、陈琳同学获市二等奖,木霄易同学还代表温州市队参加首届“全国绿色论坛”竞赛获探索奖。(6)参加温州电视台举办的利用废旧料制作贺年卡活动,温州电视台对此作了新闻报道。(7)组织每一年级段学生前往新桥观看《水族馆》、《科技馆》。(8)组织学生参加市电视台、环保局联合举办的“把美好带给二十一世纪宣传活动”,向市民分发宣传资料、有奖竞答等。通过以上社会活动,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增强了环保活动能力。
5、环境教育与学生会活动结合(1)团委学生会组织了30多人的志愿者去江滨路,参加“还绿于江滨路”活动。(2)组成绿色宣传队到朔门小学、广场路小学去演讲,开设《拯救地球,就是拯救生命》的主题班会。(3)参与鼓楼街道与城办联合举办的《关注绿色,关注生命》的宣传活动,走向社会。(4)发出倡议书,宣传《减卡救树活动》,号召同学们少用一张卡,多增一片绿,自觉参与环保活动。
(5)团委学生会向全体团员学生发出倡议,积极“装扮蓝色的地球”的环保活动。(6)参加“跨入新世纪,营造青年林”植树活动;(7)参加“废旧电池回收,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的活动”;
(8)让同学认识到汽车废气的污染,提倡骑自行车,举办“骑车周”活动。
6、环境教育与科技、艺术活动相结合(1)每年的艺术节板面设计项目是学生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而近两年来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同学们都利用废角旧料进行小制作,经过科学的设计,件件精致的手工艺品点缀着板面,为展览大增风采。
(2)同学们积极参加每年由市教委、科协、环保局联合举办的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竞赛,特别是对温州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垃圾处理问题的探讨写出了较优秀的论文。99年共收到论文88篇,其中获市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优秀奖3个,并获得了市唯一的一个优秀组织奖。2000年4月共有84篇论文参加市科技节创新设计比赛,获特别奖3个,入选奖32个,参与奖17个,其中初三的《绿色建筑》一文,获市一等奖,省答辩二等奖,入选参加今年8月的全国比赛。通过活动,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环境现状,人口问题、资源、能源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环境教育。
四、创建绿色学校取得经验
1、领导重视,亲自抓环境教育。校办专门印发了温实97(0014)号文件《关于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的决定》,由主管校长、教学校长、教科研室主任、政教处主任等人组成领导小组。1997年8月,实验中学实施联合办学,学校人事变动较大,校新领导班子又及时调整了环保教育领导小组,保证了这项教育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多年来,环保教育一直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小组经常讨论和研究环保工作,并采取措施,从教材、人员、经费、组织等方面把环境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强环境教育队伍建设:要求环保领导小组成员全部经过中英远程培训,都具有大学学历和高级职称。30多位受培训老师均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具有环境专题研究能力,能够胜任环境教育教学。
3、保证必要的经费,创设绿色校园氛围。学校重视环境教育,投入几十万元。如开办第二课堂活动,请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期末评优奖励,绿化校园,美化环境等。98年起,我校环境教育支出列入经费预算。学校千方百计节省其它开支,确保环境教育及活动顺利开展。
4、保证环保课时的基准数,抓环境教育内容落实。刚起步时,我们开设选修课、举办兴趣小组、第二课堂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97年后,学校总结经验,将环境教育定位在各学科渗透式教育,并在全校铺开,分知识点落实到各年级段中,这样做的优点是:(1)覆盖面广,面向全体学生;(2)周期性长;(3)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初一到初三学生分层次落实知识点。
(4)不受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有无的限制。使三个年级段的全体学生都受到环境教育。
5、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主要有:(1)讲座;(2)开设环保宣传窗;(3)黑板报;(4)广播;(5)闭路电视;(6)净化环境,美化校园;(7)漫画比赛;(8)手抄报比赛;(9)小论文比赛;(10)环境知识竞赛;(11)社会实践活动等。每项中又包括许多活动内容,即激发学生兴趣又增加学生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