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美自律》教案
《审美自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外美术史独特的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掌握绘画艺术的鉴赏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学会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并透过作品反观时代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方法,并体味深刻地文化内涵。【难点】
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能够鉴赏不同时代的其他美术作品。
三、教学用具
PPT课件、图片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古代有一位书法家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
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出处。大家来猜猜这位伟大书法家是谁?(王羲之)顺势导入课题——《审美自律》
(二)新课教学 1.体味书法韵味
出示王羲之作品《兰亭序》。中国书法理论就已经注意到美术创作过程与作者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全篇共出现了20处“之”字,但每一个“之”的体态和美感都各有不同。它们有的在结体、用笔上差别很大,如果将它们在作品中的位置进行互换,会影响整篇布局与审美和谐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行书虽变,但是因势而变。在变化中又统一。变又不可脱离章法。
继续追问:欣赏作品,思考《兰亭序》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美酒助兴,好友作伴)师:运笔的方式与文章的内涵有什么联系?(率真流畅,直抒胸臆)2.书与画的默契
播放名家画作《枯木怪石图》观察作品有什么特点?作者是谁?(诗画结合)教师:苏轼善于墨竹,往往以“四君子”或“梅兰竹菊”为描绘对象,直抒胸臆。也是著名人文画表现的内容。
欣赏作品,思考人文画给你怎样的感觉?传达了怎样的内涵? 总结:文人绘画作品给人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受,给予单纯的绘画作品以深厚的文化气息。同时能够洞察作者内心。
3.山水画韵律之美
提出问题:比较《早春图》和《潇湘奇观图》,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前者全景式构图,画面中的主山巍然高耸,小的石山侧立两旁,与当时超臣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边角之景,融入画家的新的绘画形式,只为抒发内心情感之作。
师:中国山水画在章法布局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三个断裂层次。第二个阶段是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延续中聚集形象,使画面具有连续性。第三个阶段整体描绘。思考:《潇湘奇观图》是属于哪个阶段?你能给它画出一个布局示意图吗?(第二阶段)
4.中国山水之抒情性
师:中国绘画艺术形式多样,观者往往饱含敬畏之情,崇拜其绘画视觉之美的同时,对作品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韵味使人津津乐道。
提出问题:欣赏不同朝代作品,组内探讨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味,通过作品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怎样的精神感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家善于捕捉器心中的奇观景象。元代画家借用植物作为题材隐喻自己的高洁,由于创作主体意识的增强,不同时代的作品也显现出不同之处,陈洪绶的人物画“逼真”叹为观止。徐渭、八大和石涛,在作画过程中融入强烈个人情感因素。
(三)小结升华、作业
总结: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不禁赞叹中国美术史的博大精深。
作业:上网浏览更多中国美术史的作品,选定一个朝代的作品尝试鉴赏分析。
五、板书设计
鉴赏步骤:
六、教学反思
审美自律
历史背景 画面内容 艺术形式 整体评价
第二篇:审美自律 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第五课 审美自律1
【 课
型 】讲授课 【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绘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学过程:
1.导入:音乐导入
周杰伦《兰亭序》引导至王羲之《兰亭序》 活动一:填字游戏: 找位置
2.欣赏王羲之《兰亭序》
提问:一样的“之”字是否可以互换位置?为什么这些“之”字呈现出不同形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书法讲究气韵,兰亭序一气呵成,自然随意,适情适性,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当时艺术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形成了独立审美和个人风格。不愧为“天下第一行书”。
3.视频解析
兰亭备受推崇的原因,真情流露的表达,是人们所向往的,当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与外在环境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引出课题《审美自律》
4.山水画
山水画的空间表达——三远法,结合数学科的坐标帮助理科生理解山水画里的空间概念。
活动二:练一练
对比《早春图》和《潇湘奇观图》提问:比较作品给你什么不同心理感受? 5.文人画
绘画对文人来说不是谋生手段,而纯粹成为一种对美的内在抒发,个性表达,没有外在的目的。这就是艺术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变化,即审美自律。课堂小结:由学生自由说
第三篇:审美自律
审美自律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
3.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
2.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教师可以参考前几课的内容,按照比较鉴赏法的思路来设计)、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最好能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更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教材给出的图片比较清楚,如果仔细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认。)
2.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6.学生思考并回答。
7.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8.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9.学生分析,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10.教师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文人画作品,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11.课上或建议学生在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安格尔的作品《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3.研究教材第40页关于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立。注意把《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和《自由引导人民》这两件作品跟表格中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并做一些必要的补充。
5.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教材第41页的“思考与交流”。可以把学生对比《浴女》和《阿拉伯幻想曲》的结果跟教材提供的表格进行对比,看对两个流派的特点是否有不同的理解。
6.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请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
7.教师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请同学们与新古典主义作品进行比较(用形式鉴赏法和比较鉴赏法完成这一活动)。
8.学生研究并分析教材:教师请同学们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第41页关于印象派的材料。
◆注: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
你认为印象派在当时为什么会引起观众的震怒和批评家的指责?
9.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分析)。
10.教师总结:印象派画家由于突破了当时流行的绘画程式与人们的欣赏习惯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11.深入研究:请学生深入研究印象主义画家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
12.学生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
13.完成“活动建议二”。
第四篇:20高中美术 《审美自律》说课稿
审美自律——中国古代山水画诠释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美,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式美和语汇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程式美和笔、墨表现方法及构图法则。教师通过讨论演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联想,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会水墨画山水欣赏的方法,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和诗意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并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欣赏与感受中国文人画之“颠峰”;领略古代“江南才子”的“触景生情”,从而“借题发挥、挥写胸臆”,以至吟诗作赋、觅得佳句之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教学重点:领悟蕴藏在中国山水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东方的哲理和美学观念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中国的材质工具——宣纸和笔、墨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千百年来在艺术家的千锤百炼,使其内外交融,炉火纯青,铸就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气派和鲜明文化特征的绘画艺术,与东西方各画种共呈于世界艺术之林。在继承传统中发展,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她延续和弘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诠释
(活动一: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欣赏)
经典中国古代水墨画山水欣赏:黄公望与他的《富春山居图》 ;赵孟睢度祷锷肌 1: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语汇是诗化的境界 2: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
用心
爱心
专心 1 3: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趣味
(活动二:表述这样的几道题,应该怎样画)4: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 5:中国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叫做皴法。6: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墨法 :浓、淡、乾、湿、枯、皴、擦、点、染、焦墨、浓墨、破墨、淡墨、积墨、宿墨、泼墨。
(活动三:演示技法)7:中国古代山水画知识总结
以画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绘画以至印章的等艺术手段,也是中国画极为新颖的一个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这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相成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8:感悟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灵感 9:表演中国画创作过程: 1:章法或布白(高远、深远、平远)2: 起笔(九朽一罢)3: 注意山石结构(笔墨 虚实)4:勾、皴、擦、点、染5:题款(诗情画意)6: 黔印(调整画面)7:装裱悬挂(活动四:演示山水画创作过程)10:思考与交流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乳白;“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更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树色一例阴阴的”,这是深浅不同的墨色;“树梢上那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这是几不成墨的背景;只有一点亮色,天上那蒙着一层淡淡的云的满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怎样一富素淡朦胧,清幽美妙的水墨山水画。
2:马致远《秋思》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用心
爱心
专心 肠人在天涯。”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的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你能画出来吗? 作业:
1:写一篇有关中国画的赏析文章。
2:根据以上文章提供情景构思一幅中国画。(草图)11:交流、展示、小结。
教学资料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德拉克洛瓦
欧仁·德拉克洛瓦(1798.4~1863.8)于1816年到巴黎学画。先进入古典派画家格罗的画室,后又研究普吕东。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8日》,260厘米×325厘米),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画上所展示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是他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这里除了参战的市民、工人以及那个象征阿莱尔的少年英雄之外,画家在正中还设想了一个象征自由的女性形象,她头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擎飘扬着的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她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这幅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德拉克洛瓦选择这个造型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全画的主人公,是他浪漫主义想像力的表现。在创作上,德拉克洛瓦追求的是个性解放。在社会改革上,他向往的是自由、平等。而要反映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要热烈歌颂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就必须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理想形象。采用历史或神话素材正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色,因此,他在这里选择“自由女神”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象征。女神的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右侧那个身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是大学生,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这就是画家本人),在他身后有两个高举战刀怒形于色的工人形象。前景上除了倒毙在瓦砾堆上的禁卫军尸首外,还有一个受伤的青年匍匐着想站起来,仰望着女神手中的三色旗。远处是处在晨雾中的巴黎圣母院。如果仔细观赏,还可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也极其紧凑,色调丰富炽烈,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拾穗者(法国)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起,当以巴比松画派为先驱。在这个画派中,最能真实地表现农民与自然的关系与矛盾的,应首推米勒。这幅作品便是他表现此类题材的系列作品之一。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蕴有政治意图,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像三个司命运的女神。”甚至还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在被法国革命风暴席卷过的巴黎,一幅画、一篇文章往往会被从中附会出政治色彩。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据同代人回忆,米勒是允许他的革命伙伴按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作品的主题的。这一事实,足以说明米勒对于当代革命事件至少表示过同情。此幅《拾穗者》的草稿有二十余幅。可见,米勒在艺术上对法国农村现实的表达,并非只体现一种安于天命的思想,而是寓强烈的呼声于无声之中。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像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这段话给我们欣赏、分析和研究这幅《拾穗者》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历史见证。它的力量产生于真实,因为它不是谎言,就能使敌人丧胆,让人民振奋。这就是米勒这一幅《拾穗者》的艺术意义所在。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之作。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绍兴),遂为浙江人。他是司徒王导的侄儿,初为秘书郎,累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会稽佳山丽水,当时不少名士居于此地,吟咏性情。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东山再起名满天下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名理精湛游心物外的高僧
用心
爱心
专心 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这天风清云淡,名士们分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将斟满的酒杯从上游顺流漂下,停搁在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存念。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当时即以蚕茧纸、鼠须笔乘兴所作。手稿共28行,324字,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故宫博物院藏,素称“神龙本”。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
早春图(北宋)郭熙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它敏锐地展现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的细微变化。远处峰峦高耸,山谷间雾气弥漫。中景楼阁,瀑布高悬,涧水奔流。近处河流刚刚解冻,渡口山路上旅客行色匆匆,枯瘦清简的松树有主有宾,攲正多姿,新芽初绽。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展现了季节的特点,细微地表现出悄然而至的早春气息,环境优美舒畅,意境深远。《早春图》山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山艳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之感。虽然篇幅不大,所画之图是兼具三远的全景式山水,但布景立意,妙合自然,几乎无懈可击,体现了郭熙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郭熙绘画理论的一个很好诠释。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山水画理论家。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他主张继承前人的成果,反对“局于一家”和“蹈袭”;主张“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他认为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不应仅限于技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画家还应力求做到“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要广泛接触生活,深入实践,师法自然,并且还要撷取典型,创造典型,绘制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他指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认为自然山水变化万端,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无不相异。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他认为“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至于溪谷桥径、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都须分布合理。特别重要的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清人宋荦《论画绝句》中提到的这位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大成就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王希孟就创作了这件宏幅巨制,时年18岁。《千里江山图》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惟一的作品。它以一匹整绢画成,交替运用深远、高远、平远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展现江山之胜。画面上,江山千里,气象万千。峰峦冈阜,苍莽起伏,江湖河港,浩淼无垠,气势雄浑壮阔又秀丽多姿。中间巉岩邃谷,飞瀑鸣泉,花红柳绿,茂林修竹,景色清幽,曲折入微。山水之间,设置有山村茅舍、寺观庄园、桥榭亭台、渔舟小艇,众多人物撒网捕鱼、驱车赶马、幽居闲适、游历赏景,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虚实得体,既紧凑严密,又景致开阔,把南北方山水的特点糅合于一图。较之隋唐的青绿山水,都大大跨进了一步。内容上也摆脱了唐代青绿山水中习见的殿堂楼阁、仙山海市、游乐宴享等题材,而描画现实中的水村野市、游艇客船等场景,标志着大青绿山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潇湘奇观图(北宋)米友仁
明代董其昌曾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诗至少陵,书至鲁公,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的“米”,便是指米芾、米友仁父子。米芾长住江南,尤其对镇江一带的云山烟雨,饱游饫看,形诸画面,创造了“米氏云山”。其子米友仁,字元晖,绘画克绍父风,画史上对米氏父子有“大小米”、“二米”之称。二米多作江南平远景色,突破前人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画格,另辟蹊径:山石不作轮廓,用清水润泽出大貌,再以淡墨渍染,然后用稍浓墨笔破出并皴出大体层次,趁湿以大水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叠垛。山的上部用墨稍浓,用笔密;山的下部用墨稍墨渲染。树木枝干多只用浓墨一笔画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用浓淡适中的水墨横扫,多数不加皴斫。整个过程随意而自然,表现出江南山水云雨微茫,丘陵晦明,丛林隐现的意境,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从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可窥见米氏云山面貌。作品以“迷远法”构图,图中云雾占有大半。卷首云海弥漫,山峦隐约可见,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浮动变幻,逐渐显露,并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立,林木扶疏,表现出远近层次。卷尾山色又隐入淡远之中,近处山冈上杂树丛集,草庐隐现,结束全图。全卷云树掩映,峰峦明灭,处处体现出生意郁勃的造化生机,表现了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画面水墨淋漓,少见笔触,形象不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含蓄自然,浑然一体,给人留下了远景云山迷蒙的印象。
用心
爱心
专心 鹊华秋色图(元代)赵孟睢
《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值得珍视的一幅作品。图像本身的笔墨、结构语汇及围绕此图的种种跋文,都构筑了此图丰富的文化内蕴。赵孟睿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亡后,身为赵宋皇室的赵孟羁妓颇芗崾匾琶衿冢芫庸氏绾州(今属浙江),精研诗、史、乐、书、画,以“吴兴八俊”之首的地位,活跃于江南文人圈中。然而,32岁时,他还是应元世祖忽必烈征召,赴京做官。此举在当时颇为轰动,尤其在南宋遗民士大夫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对他失望、不满者不乏其人。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赵孟畹巧鲜送荆沼谔ど狭苏饪橛肽纤胃艟税倮茨甑脑彼瓮恋亍1292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此图所描绘的鹊山、华不注山,即当时济南府附近的两座名山。此图为横卷,分三段构图,右首之突兀山峦即为华不注山,它拔地而起,巍巍于旷野之上,超然奇峭,颇有卓尔不群的气派。山前有一排稚松,树干笔直,浓淡相间,增强了山体向上耸立的气势。中段的一丛杂树处于整幅画面的最前方,位于一方较圆整的坡岸之上,树木枝干粗壮,然种类、姿态各异,其枝叶或郁茂或光秃,色泽或火红或黄绿,丛树生长也依坡岸而斜向远退,与整幅画面纵向递退的动势相吻合。坡岸自身也施青绿重彩,变化丰富,使得这一组画面在前景中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左首一段,远景中平坦、圆浑的屏障式山峦为鹊山,庄严含蓄,其平缓的造型与华不注之尖峭形成对比。鹊山前方的中景和前景中分置茅屋三间,式样简单朴拙。屋顶的赭红与缀满红叶的树林相呼应。前景中的茅屋则为数株垂柳掩映。屋舍周围一派田园风光,水畔有渔网置陈,河荡中渔舟荡漾,渔人劳作,空场上有山羊五头,亦施赭红,造型可爱,富装饰意趣。北方秋季散淡、宁静的氛围,充溢着整个画面,含蕴着丝丝缕缕的乡愁吧!此画非对景写生,而是赵孟1295年重归南方,在故乡吴兴为好友回忆北方佳景时,特意作的。
日出·印象(法国)莫奈
莫奈在巴比松画家户外作画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画天空、大气和人物在大自然的光照中的复杂色彩。为避战乱,莫奈离开法国,住在阿姆斯特丹,后又到英国。英国的雾都伦敦刺激了他的画瘾,他渐渐学会表现藏在烟雾中的景物。他在海德公园、泰晤士河上画了许多写生作品。散漫的光线极易发挥画家的小笔触功力。1871年,在离开伦敦以前,他又对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的作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感透纳的外光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同年,他回到法国,决心投入到乡间大自然的田野、天空与江河的描绘之中。他在阿让特依住了约六年。在那里描绘河水的闪烁色彩。1874年,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摩里索等画家决定组织一次独立沙龙。他们借用摄影家纳达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的一套工作室作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厅,把展览会取名为“无名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展的画家共30人,莫奈就在这次展出中拿出了他这一幅震撼画坛的习作《日出·印象》。《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社会的公开攻击。那位以“印象”来讽刺这幅画的《喧噪》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本来是以此指责莫奈“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可是这个名称从此竟彪炳画史,变成了极富号召力的光辉符号。在“印象主义”一词中,贬义内涵已消失殆尽,尽管当时展厅上的70幅画连一半也没有卖出去。《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由于它在印象派画史上的意义,此画习作也就长期被看成是一幅完成之作了。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法国)达维特
雅克·路易·达维特(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老师是其亲戚——罗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毕业时因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回到法国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当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时,他便以古代英雄为题材,创作了这幅《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这幅画原是1784年国王路易十六的订件。达维特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在建立共和制的历史时期,罗马人曾与比邻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战争,但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出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这个题材,早在17世纪就被法剧作家高乃依写过,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家在这里表现了荷拉斯正送自己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里,准备分发给他们。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这时三兄弟向武器庄严地喊出“不胜利归来,就战死在沙场!”的誓言,画面的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姐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
用心
爱心
专心 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的不幸。画家在这里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更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画上三组人物,老父亲居正中,构图显得稳定。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是在父亲手中的刀剑上。背景是三个带有多立克柱式(也译多利亚柱式)的拱门,它与前面三组人物相适应,使人物、环境显得更加庄严。他们为了民族兴亡,为了罗马的共和制, 将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这是多么值得可歌可泣!当这幅画在罗马完成时,在意大利立即产生了强烈反应。在这种政治局势极度敏感的时期,达维特的艺术受到了革命政党的注意。不久,达维特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后又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的主席。这个时期的达维特,像有一把火照亮着他自己,这把“火”正是巴黎发生的革命暴动。他的另一幅名作《马拉之死》,也是在这种火把照亮下完成的佳作。
审美自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审美自律现象和个人风格的出现。2.审美自律在中国书法和文人画中的体现。3.欧洲19世纪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创作观念和风格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审美趣味,对艺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风格和形式的发展逻辑;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形式之美的;了解中国的书法和文人画的主要观念和基本的发展规律;了解19世纪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3.教学重点与难点:美术作品中的纯形式因素;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二.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9 这课内容比较难理解,我设计了让学生用粉笔临摹书法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讲解,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的录象,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习语境。
3.问答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目的,有思考的学习。
4.讨论式教学法
学生讨论艺术作品是如何体现艺术家个人风格和情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审美的个性化差异。
三.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学生讨论、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请学生临摹《兰亭序》,教师在来临摹,然后完成第一个“思考与交流”:‘之’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2.教师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阅读教材第38页,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总结,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5.学生阅读并研究教材: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6.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与内容,表现方式,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对美的认识,创作主体意识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认识。
7.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并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8多媒体展示文人画作品,老师和学生一起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要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第五篇:审美自律的教学资料(小编推荐)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之作。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绍兴),遂为浙江人。他是司徒王导的侄儿,初为秘书郎,累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会稽青山绿水,当时不少名士居于此地,陶养性情。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在山阴兰亭(故址在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流有东山再起、名满天下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学理精湛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以及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等41人。这天风轻云淡,名士们分坐在蜿蜒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将斟满酒的酒杯放入水中从上游顺流漂下,酒杯停搁在谁的跟前,谁就得饮酒赋诗。宾主兴致盎然,成诗37篇,众公推王羲之作序以留念。这篇流传千古的美文妙墨,当时即以蚕茧纸、鼠须笔乘兴而作。手稿共28行,前松后紧,间有顺手涂改数处,极为自然随意,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圆融境界,加之酒后微醺,如有神助。醒后曾再书,竟不能复得。此帖传为唐代冯承素双钩廓填本,纸本,藏于故宫博物院藏,俗称“神龙本”。千百年来,流传有绪的《兰亭序》已深入人心,并孕育了以“中和”为极则的书法审美观念。其书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用笔秾纤得体,遒丽天成;章法如斜反正,纵横自如。文中“之”字重复达二十多次,然字字意殊,极尽和畅变化之美。从书法美学上讲,表现为空灵、自然,以韵为尚;流露在笔尖墨端,则是任情适性,天真烂漫。
《珊瑚笔架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后迁居襄阳,故有“米襄阳”之称。历史上传说他个性怪异,喜欢穿唐代服饰,嗜洁成癖,喜欢各类奇石,曾经对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天赋禀异,6岁熟读诗词百首,7岁学书,10岁写碑,21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书法上,他是“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在绘画上,他独创山水画中的“米氏云山”之法,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表现层层山头与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世称“米点山水”。
《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唯一传世的绘画作品,附于《珊瑚帖》之后。《珊瑚帖》是米芾的一幅行书作品,其后附有《复官帖》,因此又名《珊瑚复官二帖》。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较之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如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元代施光远则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珊瑚笔架图》是米芾在行文当中信笔所写,附于《珊瑚贴》之后。此笔架的笔法纯用书法笔意,画柱用笔由上至下,露锋缓行,画弧则顿笔蓄意,挑笔出锋,画档是由左至右,颤笔而行,中间略有补笔,以取圆润和谐抱柱之意,下边底座发笔肆意飘洒,错落有致,笔架的形状被生动地勾画了出来,轻重缓急,顿挑飞白,裹笔涩笔,使转纵横,书法的意义也表露无遗。
《早春图》
《早春图》是宋代郭熙的代表作之一,敏锐地展现了严冬刚过、大地复苏的细微变化。远处峰峦高耸,山谷间雾气弥漫;中景楼阁,瀑布高悬,涧水奔流;近处河流刚刚解冻,渡口山路上旅客行色匆匆,枯瘦清简的松树有主有宾,攲正多姿,新芽初绽。画家运用纯熟的技巧,展现了季节的特点,细致地表现出悄然而至的早春气息,环境优美舒适,意境深远。《早春图》山水灵秀,构图幽奇,变化多端,既有“春山淡冶而如笑”之姿,又给人“可游可居”之感。虽然篇幅不大,所画之图是兼具三远的全景式山水,但布景立意,妙合自然,几乎无懈可击,体现了郭熙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是郭熙绘画理论的一个很好诠释。
郭熙是宋代杰出的画家和卓有建树的山水画理论家。他的理论成就见于其子郭思辑录的《林泉高致》一书。他主张继承前人的成果,反对“局于一家”和“蹈袭”;主张“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他认为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不应仅限于技术的追求,一个优秀的画家还应力求做到“所养扩充”、“所览淳熟”、“所经众多”、“所取精粹”,要广泛接触生活,深入实践,师法自然,还要撷取典型,创造典型,绘制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世界。他指出:“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认为自然山水变化万端,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无不相异。对于山水画的构图,他认为“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至于溪谷桥径、渔艇钓竿、人物楼观等,都须分布合理。特别重要的是,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取景的三种形式:“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到自身的山水画创作上。
《千里江山图》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清人宋荦《论画绝句》中提到的这位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大成就的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千里江山图》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留下的唯一作品。它以一匹整绢画成,交替运用深远、高远、平远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展现江山之胜。画面上,江山千里,气象万千。峰峦冈阜,苍莽起伏,江湖河港,浩渺无垠,气势雄浑壮阔又秀丽多姿,山中峻岩邃谷,飞瀑鸣泉,花红柳绿,茂林修竹,景色清幽,曲折入微;山水之间,设有山村茅舍、寺观庄园、桥榭亭台、渔舟小艇,众多人物撒网捕鱼、驱车赶马、幽居闲适、游历赏景,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所有这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虚实得体,既紧凑严密,又景致开阔,把南北方山水的特点糅合于一图。此图较之隋唐的青绿山水大大跨进了一步,内容上也摆脱了唐代青绿山水中习见的殿堂楼阁、仙山海市、游乐宴享等题材,而描画现实中的水村野市、游艇客船等场景,标志着大青绿山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潇湘奇观图》
“明代董其昌曾说:“唐人画法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诗至少陵,书至鲁公,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的“米”,便是指米芾、米友仁父子。米芾长住江南,对镇江一带的云山烟雨,饱游饫看,形诸画面,创造了“米氏云山”。其子米友仁,字元晖,绘画继承父风,画史上对米氏父子有“大小米”、“二米”之称。二米多作江南平远景色,突破前人运用线条表现峰峦、云水、树木的画格,另辟蹊径,山石不作轮廓,用清水润泽出大貌,再以淡墨渍染,然后用稍浓墨笔破出并皴出大体层次,趁湿以淋漓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叠垛,山的上部用墨稍浓,用笔颇密;山的下部用墨稍事渲染,树木枝干多只用浓墨一笔画出,以大浑点作叶,山脚坡岸用浓淡适中的水墨横扫,多数不加皴斫,整个过程随意而自然,表现出江南山水云雨迷蒙、丘陵晦明、丛林隐现的意境,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从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可窥见米氏云山面貌。作品以“迷远法”构图,图中云雾占有大半。卷首云海弥漫,山峦隐约可见,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浮动变幻,逐渐显露,并重叠起伏地展开,远处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中段主峰耸立,林木扶疏,表现出远近层次。卷尾山色又隐入淡远之中,近处山冈上杂树丛集,草庐隐现,结束全图。全卷云树掩映,峰峦明灭,处处体现出勃勃生机,表现了苍茫雨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画面水墨淋漓,少见笔触,形象不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含蓄自然,浑然一体,给人留下了远景云山迷蒙的印象。
《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值得珍视的一幅作品。图像本身的笔墨、结构语汇及围绕此图的种种跋文,构筑了此图丰富的文化内蕴。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亡后,身为赵宋皇室的赵孟頫开始似能坚持遗民气节,避居故乡湖州(今属浙江),精研诗、史、乐、书、画,以“吴兴八俊”之首的地位,活跃于江南文人圈中。然而,32岁时,他还是应元世祖忽必烈征召,赴京做官。此举在当时颇为轰动,尤其在南宋遗民士大夫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对他失望、不满者不乏其人。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赵孟頫登上仕途,他终于踏上了这块与南宋隔绝了百来年的原北宋土地。1292年,他被任命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此图所描绘的鹊山、华不注山,即当时济南府附近的两座名山。此图为横卷,分三段构图,右首之突兀山峦即为华不注山,它拔地而起,巍巍于旷野之上,超然奇峭,颇有卓尔不群的气派。山前有一排稚松,树干笔直,浓淡相间,增强了山体向上耸立的气势。中段的一丛杂树处于整幅画面的最前方,位于一块较圆整的坡岸之上,树木枝干粗壮,然种类、姿态各异,其枝叶或繁茂或光秃,色泽或火红或黄绿,丛树生长也依坡岸而斜向远退,与整幅画面纵向递降的动势相吻合。坡岸自身施青绿重彩,变化丰富,使得这组画面在前景中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左首一段,远景中平坦、圆浑的屏障式山峦为鹊山,庄严含蓄,其平缓的造型与华不注之尖峭形成对比。鹊山前方的中景和前景中分置茅屋三间,式样简单朴拙,屋顶的赭红与缀满红叶的树林相呼应,前景中的茅屋则为数株垂柳掩映。屋舍周围一派田园风光,水畔有渔网置陈,河道中渔舟荡漾,渔人劳作,空场上有山羊五头,亦施赭红,造型可爱,富装饰意趣。北方秋季散淡、宁静的氛围,充溢着整个画面,含蕴着丝丝缕缕的乡愁。此画非对景写生,而是赵孟頫1295年重归南方,在故乡吴兴为好友回忆北方佳景时特意作的。
《墨梅图》
王冕是元代的画梅名家,《墨梅图》是他晚年的代表作。此图作倒挂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颗玉珠洒落在银枝上;洁白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枝干相映衬,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枝干描绘得如弯弓秋月,挺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尤其花蕊累累,勾瓣点蕊简洁洒脱。王冕墨梅出于北宋扬无咎派,但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此幅则写繁花密枝,别开生面。画幅中有作者题诗五首,署款:“乙未年春正月朔写于草堂。”王冕时年68岁。此图是他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的杰作,深为后人珍重。诗塘及裱边四周,相继有明人祝允明、陆深、谢承举、文徵明、薛章宪、王宠、徐霖、王韦、唐寅、陈沂等人题诗。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老村,又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著名文人。他出身农家,但是勤奋好学。年少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读书。曾参加进士考试,不中,遂绝意仕途。后归隐九龙山,以卖画为生。王冕虽多次参加科考不中,但他无疑是元代一个诗、书、画、印皆能的修养全面的画家。他特别擅长画梅花、竹石,墨梅师法扬无咎而另立新意,著有《竹齐集》行世。
《秋兴八景图册》
此为明代董其昌设色山水画《秋兴八景图册》中的一幅,作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秋兴八景图册》为纸本册页,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行楷题记及署款,乃董其昌庚申八九月间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作,历时二十余天,途中经过松江、苏州、镇江一带。董其昌在此套册页中分别题有仿董源、米芾、黄公望等人笔法,体现出其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也与董其昌师古的主张有直接的关联,他说“作画不从摹古入,必堕恶道”。不过,董其昌并不是一味的泥古,他认为“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可见董其昌强调的是通过对古人的学习来丰富表现技巧,而并不是食古不化。此作品正好体现了董其昌广博的艺术修养以及师古而不泥古的个人风格。此图秋意浓郁,体现了秋山的空灵恬静之美。画面着笔无多,但涵盖力强,设色古雅、秀润、通透、明净,清光一片。可以说,《秋兴八景图册》正是董其昌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张的最好注脚。
董其昌(1555~1636),明代画家、书法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致仕。绘画专善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倪瓒等,讲究笔情墨韵,画格清润明秀。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转师晋、唐、宋诸名家,工楷、行、草书,自然秀雅。其书画理论对后世极有影响,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传世。其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融会贯通,探求古人的笔墨情趣。他擅长运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这一运墨特点,也体现在他的设色山水画中。他还讲究笔法,往往皴、擦、点、染互施,追求运笔的丰富变化,强调不为物象所束缚。其影响最大、也是最集中地体现其艺术精髓的思想是“南北宗论”,他借用唐代佛教禅宗的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采用水墨渲染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采用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他自诩为南宗正派。
《晞发图》
晞发原指把洗净的头发晾干,后亦指洗发。据南宋文学家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齐东野语》记载:赵孟坚(1199~1295,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儒雅博识,人比米芾,以游适书画为乐,曾与周密各携带书画,放舟湖上,相互评赏,“饮酣,子固脱帽,以酒晞发,箕踞歌《离骚》,旁若无人”。这幅作品表现的就是这个故事。画上只画两块石台,几枝竹菊,酒瓮飘香,一位高士长发披肩,醉眼蒙眬,手舞足蹈,其须发毛根皆出肉,力健有余,一位沉醉诗酒、狂放不羁的高士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的衣纹清圆细劲,转折有致,并稍加渲染,设色清雅古淡,气势超拔,颇见陈老莲夸张、怪诞又不失古雅的色,应属陈老莲晚年的作品。
《搜尽奇峰打草稿》
这件作品是清初四僧之一石涛的代表作。石涛(1641~约1718)原名朱若极,明代皇族,刚满10岁即遭国破家亡之痛,于是削发为僧,法号原济,字石涛,自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石涛因逃避兵祸,四处流浪,得以遍游名山大川,饱览名山胜景,领悟到大自然的各种生动之态。至康熙朝,其画名已传扬四海,在山水、花鸟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是清代最有创造性的画家之一。
石涛在山水画艺术上成就极为杰出,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了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其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有一种豪放勃兴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搜尽奇峰打草稿》画面崇山峻岭,茂树参天,泉水淙淙,山道崎岖,迂回盘旋,城垣、楼阁、亭桥、书屋、渔舟等分布其间,全幅构图繁密,画法用披麻皴参以点子皴,信手涂抹,自然流畅,笔墨苍劲,气势磅礴。画幅右上方自题“搜尽奇峰打草稿”7字,并题记一则,内容涉及其绘画艺术思想,是研究其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料。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石涛画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反映出他所追求的山水创作不是一山一水、一木一石的模拟翻版,而是通过“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行搜集、概括和提炼,不但表现出山川的外貌,而且要体现出其感情、精神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