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版标准的领导作用
ISO9001:2015标准学习之 领导作用
2017-04-13来源: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一、标准条款
5.1.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相适应,与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是可获得的;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
h)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和支持他们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广义地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确保以下方面,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确定、理解并持续地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风险和机遇,这些风险和机遇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二、标准变化
5.1.1条款对应2008版的 5.1 管理承诺
5.1.2条款对应2008版的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主要变化:
1、领导作用的内容更加明确: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2、强调了领导层应关注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需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中,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是日常企业运作的一部分,不是额外的;
3、明确了最高管理层在贯彻以客户为中心方面的领导作用,要有风险意识。
三、标准的解读 5.1.1
•最高管理者负责建立组织统一的目的和方向,确定组织的愿景和战略,并做为体系的最高负责人通过持续的绩效监测(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和定期管理评审(9.3管理评审)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最高管理者的决策输出,就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过程的输入,组织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应与其战略方向和组织环境相容。需通过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5.2方针;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等条款来实现;
•最高管理者的决策决定了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策略、方向和质量评价体系。需通过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来实现;
•最高管理者需依据业务过程设置管理框架,配备足够资源(7.1.1-7.1.6)并将体系的要求赋予给所有职能和过程要素中,并通过完善内部沟通方式(7.4)以实现预期结果;
•最高管理者需通过授权,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并通过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使全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5.3;7.1.2;7.2;7.3);
•最高管理者需通过对过程绩效和顾客满意的监测与分析,以及通过内审、外审,管评对体系有效性的监控,识别改进点并持续改进(7.4;9.1;9.2;9.3;10.2;10.3)5.1.2
做好顾客沟通,将组织目标与顾客要求的结合,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服务要求、过程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体系有效运行使要求得到满足,并监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NPS(顾客忠诚度)的信息,持续改进。;
分析、处置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NPS信息的监视结果;
确定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有影响的风险和机会;
本条款可以结合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以及9.1.2顾客满意来实施。
四、本条款审核关注点建议:
现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列几点审核关注点,仅供参考: 1、5.1.1条款的审核对象:最高管理者;
对本条款的审核,许多的体系人很纠结,最高领导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或没机会接触,或不敢接触,或可以接触却不知怎样审,此前有位体系人介绍了他对管理者的审核方法:就是将要问的问题列成提纲,以交流的方式让最高管理者按你的提纲谈他的管理思路,你做好记录。当然,另外的方式就简单多了,也是众多体系人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获取以下证据,间接审核: 1)已发布的公司愿景、战略文件,签批发布的方针、目标,以及发表的讲话、报告等; 2)已发布的公司架构、人事任免通知,以及公布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等文件; 3)公司不同层级的会议记录,多种形式的沟通(如:电子邮件,微信群等); 4)质量目标达成统计与分析、各部门的KPI考核记录等; 5)公司公众号、内部刊物对质量、体系的宣传;
6)QCC、改善提案、质量知识竞赛等活动的组织(激励/促进活动); 7)管评的输入与输出资料。2、5.1.2 本条款的审核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对顾客的需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管理要求? 2)领导和员工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员工访谈)?
3)如何证实顾客的要求得到满足(查阅有关顾客问询,反馈与处置的记录)? 4)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NPS(顾客忠诚度)怎样(查对应文件与记录)? 5.2 方针
一、标准条款 5.2.1 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建立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a)可获取并保持成文信息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二、标准变化
本条款对应2008版的5.3质量方针 主要变化点:
1、增加了方针需适应组织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2、增加了方针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因为服务行业的一些相关方(承包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参考了EHS方针的一些要求;
三、标准的解读
(方针制定121:一个适应、两个承诺、一个框架)(方针沟通:成文、公示、应用)
1、方针的制定人为最高管理者,需结合组织的战略、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针对组织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在识别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建立质量方针,并与组织总体经营方针相一致;
2、质量方针的作用:
对内:能为组织提供关注的焦点,形成员工凝聚力; 对外:能体现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增强相关方信心;
3、质量方针要通过目标来实现,并通过管理评审,评价其持续的适宜性并予以改进;
4、方针应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公示(张贴、宣讲等),可为相关方获得。
四、本条款审核关注点建议:
现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列几点审核关注点,仅供参考:
本条款的审核有些抽象,曾有某企业内审员就将“沟通质量方针”解读为必须会背诵质量方针,于是他在审核本条款时,逢人便要求背质量方针,并将不会背诵质量方针作为不符合开出,弄得每次内审一开始,各部门、车间一片朗朗背书声~~后来外审老师听说了他的光辉事迹后,也让他背诵质量方针,结果他也背不出来。其实本条款的审核可关注以下几点:-质量方针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和顾客满意的内容?-质量方针是否体现了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特点?-质量方针是否评审其持续适宜性?
-质量方针是否被公示、宣讲,员工对方针是否理解? 可查证据:
1)管理手册,质量方针文件;
2)质量方针的公示(标语、宣传栏)、宣讲会议记录,管理评审记录等; 3)员工询问(重点在理解上)。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一、标准条款
5.3 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角色的职责、权限得到分配、沟通和理解。•最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 10.1),特别是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二、标准变化
本条款对应2008版的5.5.1 职责和权限、5.5.2 管理者代表 主要变化点:
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对体系有效性负责,删除了管理者代表的硬性要求,体现了管理的灵活性;
三、标准的解读
1)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应由最高管理者分配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2)最高管理者策划组织结构,岗位设置,职权范围时,应力求组织结构科学,管理层次清晰,部门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具体,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有助于管理体系高效运作。PS
关于岗位、职责的分配可考虑下列输入: 1.已定义的过程及组织架构图;
2.人员能力方面,需确保分配的职责和所需能力保持一致;
3.可用资源方面,主要考虑人力资源,但仍需要考虑会影响责任分配 的资源;
4.组织方针、内部规则、岗位描述、工作指南等,来确保已分配职责 和相关成文信息的一致性;
5.法律法规要求、职业道德规范及必需的资格,来确保相关要求和职 责分配的匹配; 6.通过绩效目标及结果,来确保合适人员履行对实现预期绩效水平的 承诺;
7.组织所用的其它管理体系以确保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职责分配保持 一致。
3)需让员工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自觉履行职责;
4)当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应确保各过程、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断档。
四、本条款审核关注点建议:
现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列几点审核关注点,仅供参考: 可查证据:
1.必要的成文信息(如:岗位描述、工作指南、手册、程序等);
2.职责权限的传递:培训需求、口头指导、针对设施/设备的约束性使用条件配备必要的技术手段,对处理过程中的信息的必要控制,或数据访问受限等;
3.无论是否设立管理者代表,但是要有相应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绩效及改进机会的机制等。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干部既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努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要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精心组织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关键在组织。这既表明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性,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功能抓学习,通过学习强组织;又表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他们既是参与主体,更负有重要的组织领导责任,需要当好组织者。怎样组织、怎样体现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呢?一要抓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要搞好经常性的协调与服务;机关业务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强有力的学习管理机制。二要抓规划。就是要对各级党组织常态化学习做出科学的规划。需要规划的内容很多,但必须始终突出实现学习科学化这个实质性要求。在学习理念上,要牢固树立团队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等科学理念;在学习内容上,要始终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形势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实践中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等重要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加强课题式、研究性、开放式、互动式、反思式学习;在学习精神上,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不懈地求索真理以武装头脑和学以致用以务求实效,努力提高学习的科学化水平。三要抓制度。主要是健全完善和坚持好团以上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培训、述学考评、学习激励等重要制度,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常抓常新、取得实效。四要抓激励。要抓好典型,宣扬先进、赏罚分明,用各种激励措施进行正确引导,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这里所说的当好组织者,不是一般的组织者,而是“精心组织者”。什么叫“精心”?就是要很用心、很尽心,要聚精会神地抓、要尽心尽力地抓。因为,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精心也等于不用心。只有真抓、精心抓、精心组织,才
是“精心组织者”。
要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促进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件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大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就是要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项重要工作的积极促进者,通过有力有效的一系列工作和活动,推动和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怎样来积极促进?一是通过经常过问来促进。就是要了解情况,要研究问题,要提出要求,在这方面多用一些心思和气力。二是通过服务保障来促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干部不能光发号召,还要搞好服务保障。三是通过检查讲评来促进。领导干部下部队,不管是政治干部还是军事干部,都有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和责任,都应该把它作为一项下部队需要抓的重要内容,主动了解情况,检查讲评,表扬好的、批评差的,促进工作落实。四是通过宣扬先进来促进。先进典型是榜样,通过宣扬一些先进典型,为这项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这也是一种促进。总之,要通过积极活跃的领导工作和有力有效的领导活动,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有利的条件,进行有力的支持,形成强大的动力。要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实践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发挥表率作用,就是要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实践者。这里所说的实践,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整个实践,是指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项重要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要言行一致,要求部队和部属做的,自己首先要说到做到,付诸实践。特别是在学习这个基本问题上、这件人生大事上,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自觉在学习上走在前头。
第三篇:浅谈中层干部的领导作用[定稿]
浅谈中层干部的领导作用
[日期:2009-11-6] 作者:崇信县国税局 李崇生 [字体:大 中 小]
基层税务机关的中层干部是做好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的核心,是县局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中层干部工作能力的强弱、能动性发挥的好坏,是做好税收基础工作的关键。
一、做好基层税收征管工作,中层干部责任重大
中层干部岗位介于县局领导和一般干部之间,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上级领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意图、工作目标不折不扣地贯彻,要靠中层干部;税收政策和法规在基层得以认真贯彻执行,要靠中层干部;基层征管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发现解决,要靠中层干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调动,要靠中层干部;机关整体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也要靠中层干部。
因此,中层干部岗位特殊,责任重大。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基层税务干部政治理论修养的高低关系着各项征管基础工作的成败,中层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时刻检查、对照、修正自己的言行,才能在科室内部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带动其他干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二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加速器。中层干部必须对所负责的部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落实好各项培训工作任务,在干部思想认识、素质培养、能力提高上下大力气,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提高股室内部的工作品质和征管质量,为征管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三是组织收入工作的中坚力量。税收征管工作虽千头万绪,但组织收入工作却始终是其核心内容。中层干部作为税源管理、征收稽查、纳税服务等日常工作的首要组织者,其重要职责就是在接到上级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查掌握税源,科学分解任务,细化人员责任,合理搭配征管力量,认真开展组织收入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基层部门的领头雁。中层干部的作风就是股室的作风,中层干部的风格极易影响一般干部的风格,中层干部的言行对于干部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所以,中层干部必须在思想、工作和学习中率先垂范,在业务技能、工作作风、个人修养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五是廉洁从税的维护人。要把党风廉政工作搞好,必须做到“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中层干部是第一道防线。税务管理人员征收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行使权力的过程,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极易以税谋私、滋生腐败。要拒腐防变,廉洁从税,一靠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二靠中层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管理。中层干部不仅要率先垂范,确保自己为税清廉,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自己所带队伍廉洁从政。六是机关效能的把关者。基层干部直面纳税人,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机关效能。中层干部只有带领好股室干部秉公执法、勤政为民、作风严谨、行为自律,在德、能、勤、绩等方面体现出税务人员的良好风范,才能有效激发干部潜能,充分发挥机关效能。
二、提高中层干部履职能力必须把握的四个环节
中层干部既是战斗员,又是班长。开展思想教育是工作先导。中层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要密切结合税收工作,潜移默化进行引导,帮助干部树立牢固的宗旨观念,关键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创建“学习型股室”是首要任务。中层干部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在学习型组织
中创建“学习型科室”。首先是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尽力成为全而专的股室领导。“全”就是要有较广的知识面。“专”就是要有较深的业务造诣。对税收业务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要下功夫研究,力争成为“专业型”人才;其次是想办法开拓培训形式、优化科室内部的培训机制,提高所在团队的干部素质。敢管、善抓、负责任是思想保证。科室内部的管理是否科学、有序、高效,有赖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以严格贯彻、狠抓落实为荣,以敷衍塞责、麻木不仁为耻;以善于教育、勤于管理为荣,以观望等待、消极被动为耻;以正义有为为荣,以庸碌无为为耻。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必须负好责的意识,勇于批评和追究不负责任、甚至失职渎职的干部。凝聚团队力量是不竭动力。中层干部要通过多种形式调动股室内每一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股室整体效能。只有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力量又充分发挥室干部的作用,才能集中智慧和力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队伍的前进力和向心力。
第四篇:国家赔偿新标准
国家赔偿新标准公布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办公室今天下发《关于2012全国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2013年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赔偿案件时,每日赔偿金额执行182.35元的新标准,比2012年增加了19.7元。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769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7593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统计数据,从有利于保护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出发,2013年检察机关办理刑事赔偿案件,每日赔偿金额按照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标准182.35元计算。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处、控告申诉检察处,军事检察院刑事检察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处遵照新标准执行。
第五篇:质检新标准
关于商品抽检新标准: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国家首部商品质量监督抽检标准即将于2013年2月15日起全国实施。该标准规定,一旦工商部门抽检发现样品不合格,不再限于样品同生产批次商品要下架,也不再限于只能处罚被抽检的销售者,而是同款式所有批次商品都要下架,所有销售同款商品的销售者都可能受到处罚。其中,对抽检前便被发现可能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工商部门只需抽检一件商品不合格,便可判定同款商品不合格。
这部名为《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的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由广东省工商局牵头,联合国家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旧方法:罚金不到抽检投入的十分之一
此前工商部门采用的抽检方法,其结论只能适用于该批集中存放的产品,对不在场的同一商品无法判定,因此这样的结论只能用来对单个经销商‚同批次商品‛进行处理。但一个厂家生产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分布在不同销售终端,每个经销终端库存的数量大多都很少。
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陈业怀介绍,以批次、集中存放商品为抽检对象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处罚力度不够。‚比如过去我们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的抽检经费,但对不法商户作出的处罚金额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
最主要的原因是抽检程序用得不对,结论受到批次限制。同时有的商品根本无法区分批次,即使抽检不合格,在市场上也很难找到同批次商品。‛
陈业怀解释,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此前一直没有出台适应于政府部门对市场商品质量的抽检标准。原有的抽检标准是一般用于厂家抽检出厂商品时进行质量把关,但监管部门抽检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企业把质量关,而是检查企业是否把好了质量关,是找不合格商品。
新标准:重新上架须与原不合格品有区别标识
据陈业怀介绍,新标准打破了抽检以往以‚批次‛为单位的限制,是以所监督的对象为单位,监督某个产品的总体。‚比如要抽查‘某品牌的某款鞋子’,抽样人员按照新标准进行抽样和检验后,检验报告的结论应该显示这个款式的鞋子是不是存在质量问题,而不应该只告诉我们某个批次是不是存在问题。这个‘某品牌的某款鞋子’就是我们所确定的监督总体‛。
据了解,新标准不需要抽检很多样本,原因是工商抽检的目的是发现不合格的商品。陈业怀解释,‚企业的抽检就像一个人去体检,需要得出这个人健康的结论,他要对各个器官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验。但是我们抽检不一样,只要怀疑你哪个部位有问题,只检一个部位,就可以说你这个人的健康有问题。‛
此外,商品被检出不合格后,只要质量没有改进,后面生产的批次也是不能销售的。企业要将整改合格的产品重新上架销售,要让消费者能分辨新旧商品,比如采用新包装或新标识。
已存在质量问题商品不能重新抽检
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即便是质量控制严格的大型企业,也很难做到产品100%完全合格,比如某商品的质量控制指标要求是每100件商品允许1件不合格,而这1个‚被允许不合格‛的商品恰好被工商部门抽检到,判定其产品‚不合格‛是否会‚误伤‛企业?陈业怀回应道,这种情况下,国家标准允许采用重新抽样的方法复检。‚复检的时候会重新抽样,比如第一次只抽了2个样,复检就要抽几十个甚至更多,在这几十个样本里,如果检出2个以上不合格,就还是判定其商品‘监督总体不合格’。‛
但陈业怀强调道,根据新标准,规定对于监管部门事先已经掌握抽检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信息的,不允许采用重新抽样的做法。
下一步:衔接不同部门抽检结果互认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不同部门采用不同抽检方法,以不同抽检来做的检验报告,部门之间如何做好信息衔接工作?今年9月,广东省人大修订通过了《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
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条例‛特别提出,各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协作,通报信息统计数据,实施案件协查和证据互认。
对此,陈业怀说,‚质监部门和其他省工商部门也发过一些抽检不合格的检验报告给我们,但拿到检验报告后很难处理,因为它是按批次抽检的,要到市场上去找一个商品的某个批次,就像在大海里捞针。‛这样的问题凸显在当媒体报道某款商品发现质量问题,而相关部门只提供批次不合格的检验报告时,在流通领域只能按照指定的批次去检查,对于有极大可能同样不合格的同款其他批次商品就只能眼睁睁地让它逍遥法外了。
陈业怀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加强部门间的衔接合作,解决抽检结果互认和应用中的问题,同时近期还将推出指导企业自律和加强社会监督的一系列措施。
解读
1.商家不下架同款商品要被查处
据新标准显示,对于监管部门采用监督抽样检验国家标准抽检并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任何销售者都不能销售,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检验报告对该商品的销售者予以查处。陈业怀介绍,根据新标准还配套建立了对抽检不合格重新上市商
品的‚跟踪抽检‛制度,对被跟踪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将依法从严惩处。.买到抽检不合格商品可退货索赔
用户和消费者如果购买到政府抽检认定的标称同厂家同型号不合格商品,可依据该抽检信息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提出退货及赔偿要求。.四种情形商品只需抽检一组样本
据了解,此标准适用于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商品;消费者或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商品;知情人举报有质量问题的商品;监管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对于掌握了上述情形之一的商品,监督部门才能适用本标准实施质量监测,监测时只需抽检一组样本。企业说法
超市:同款商品全下架更能保消费者权益
问题商品不再按批次下架,对于流通和生产领域影响各有不同,特别是对后者而言,新规可谓十分严格。
超市方面表示,新规如启用,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好事,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老人小孩,可能不懂看批次,或者不会特别注意批次。如果同款商品全下架,更大层面地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像之前的三聚氢胺牛奶事件,影响面很大,也都只是涉及到抽检批次的产品。只有在危害较大,但相关部门又没给出具体批次时,才会偶尔对问题产品下架,像最近发生的徐福记事件,由于工商质检一直没正式通报批次,超市只能对涉案的几个品种进行了全部下架。
生产企业:按单品下架打击面很大
生产企业则表示,不同日期生产的商品,就算是材料相同,也有可能受天气、设备突发问题等因素,而影响了商品的质量。从按批次下架改为按单品下架,打击面非常大。另外,新规对于消费者举报商品的抽检也比以往严格。对此企业表示,影响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质量的环节非常多,除生产流通领域外,也会发生在消费者身上,比如家庭储存环境。之前就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如家庭冰箱温度不够低,或者室内湿气大等造成食品变质。因此有企业呼吁,法律法规的严苛,必须要配套公正并充分的‚取证‛,避免企业被恶意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