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角的画法_参考教案1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种特殊图形的画法,并能够对等分周角有一定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求线段的近似值.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将一个周角n等分,难点是求线段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得到奇妙的圆的一些特性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两副三角板的作用,可问学生还作出了哪些度数的角? 2.怎样将一个周角n等分?
问题:(1)将一个周角二等分以后得到的是什么角?(两个平角)(2)将一个周角四等分以后得到的是什么角?(四个直角)(3)将一个周角五等分以后,观察图形,你联想到了什么?如图1-54.
如果要画五角星,方法是:(1)任意画一个圆.
(2)将圆心所在的周角五等分,这五条射线与圆有五个交点.
(3)将这五个交点隔点相连,擦去多余的连线,就得到了五角星.(图略)联想思维训练:
利用一个圆,你能否画出(1)一个正方形;(2)各边和各角都相等的六边形;(4)等边三角形;(4)正十边形.
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先想办法将图形画出来,然后再加以总结. 总结规律:
以上问题都是将一个周角n等分的问题,依次计算出360°÷n的结果,画出圆后,将圆心所在的周角用量角器画出等分后的角,角的n条射线与圆周一定有n个交点,顺次连结这n个交点,就得到了正n边形,也就是各个边和各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如: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等.
二、钟表上的几何与代数
1.观察钟表上的等分圆周问题:钟表上的钟点的标记1,2,3,…,11,12,实际是将圆周几等分?等分角的射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12等分;30度)分析:由于钟表上有12个小格,实际是将一个周角进行12等分,所以360°÷12=30°.
2.钟表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9点,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钟表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4点,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钟表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1点,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90度;120度;30度)分析:在解这个题时,有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当时间为9点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相隔三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之间的夹角是30°,所以三个小格表示90°.另一种是:画出图形.其它的两个题也是这样解.
3.钟表上的时针每小时走多少度?每分钟走多少度?钟表上的分针每小时走多少度?每分钟走多少度?(30度;0.5度;360度;6度)分析:时针在一个小时的过程中,只移动一个小格,这一个小格所转动的角度是30°,所以时针每小时走30°,或者说时针每小时的速度是30°;一小时是60分,所以时针每分钟走0.5°.而分针在一小时的过程中要转整整一圈,即一小时转360°,而每分钟走6°.
4.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如果成150度的角,应该是什么整点时间?(5点和7点)分析:如果时针与分针成150度的角,则它们应该相隔5个小格,题目要求是整点时间,分针应该指向12,时针应该在12左边或右边相隔5个小格,所以是5点或者是7点.
以上的问题可以逐个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和思考,也可以用一只表来演示,总之是要通过这一组题,使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从而将枯燥的数学课上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实际应用题
例1 某人开车由北往南行使,到一个岔路口,前面有两条路,一条路与原路成一条直线,另一条路与原路成30度角,如果岔路口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10千米,那么走斜路要多走多少千米?(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要真正理解题义,就要画出图形.
注意:在小学学过地图的比例问题,图距:实距=比例尺
解:如图1-55,量得图中斜线的长约为2.3厘米. 用1厘米表示5千米,则比例尺为1∶500000 设斜线实际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得: 1∶500000=2.3∶x 解得 x≈11.5(千米)答:走斜路约要多走1.5千米.
例2 一棵大树直立在地面上,树的中心线OP与地面上的射线OA成直角,在地面上与点O相距50米的点A,可以测得树尖P,得∠OAP=45°,求树的高?(保留整数)分析:与例1一样,要先画出图形,用1厘米表示10米,即比例尺为1∶1000.
解:如图1-56,OA=5厘米,∠OAP=45°,∠O=90°. 量得PO=5厘米,又比例尺为1∶1000,设树高为x米,则1∶1000=5∶x 解得:x=50(米)答:树高为50米.
这两个例题的实用性很强,在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要仔细的阅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已知与未知.
2.要会从题目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图形要画得正确.角度、距离要准确,误差不能太大.
3.图形中的比例尺要写正确,同时注意单位,即图距与图距的单位一致,实距与实距的单位一致.
4.一般的实际问题都不会是准确值,因此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正确写出近似值.
5.这两个例题在解的过程中,用到了设未知数解方程,可以再一次向学生指出,这又是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
四、总结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周角n等分;在实际问题中求线段的长度. 2.题目类型:画正多边形;计算钟表指针的角度;利用比例尺求线段的长度.
五、作业
1.将一个周角12等分. 2.将一个圆周18等分.
3.作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五角星.
4.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180度,那么这时是几点? 5.当钟表上的时间是12点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多少度? 6.一座山的高度是可以这样测量得到的:在山角下定一个点A,在地面上再定一点B,假定山顶为C点,量出A,B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再用测量仪测得∠ABC=65°,∠BAC=120°就可以求出山的高度.如果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米,山有多高?(精确到0.1米)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一、奇妙的圆的特性
三、实际应用题
1.图略
例1 略 2.将圆周n等分
例2 略 3.作正多边形
四、总结
二、钟表上的几何与代数练习题略
五、作业
练习题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时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按照保底不封顶的原则,我们编写这份教案作为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供各校参考选用.
3.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对角的度量部分的内容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虽然有些内容是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但是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教材里有画五角星的题目,它的本质是等分周角或者说是将圆周n等分,有了作五角星的基础,就可以告诉学生以上这是一类等分圆周的问题,如果将周角进行n等分,就可以将圆周n等分,连结这n个等分点,就可以得到正多边形.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会引导学生深入、广泛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做一些铺垫,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本节课的另一个问题是:角的度量问题在课本上的内容安排较为枯燥,有些内容不免有些重复,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感觉兴趣不大,因此在这节课中,安排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如作正多边形;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线段的度量等.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会兴趣盎然,发言和思考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一堂原本内容枯燥的的课就会变成一堂生动、活泼的好课.
4.在钟表问题中,还有不少类型的题,由于课堂的时间限制,不宜展开太大.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下可以多做一些.主要是时针与分钟的相遇问题与追击问题.
5.求线段长度的实际问题,在讲完三角函数后,才能真正解决,在这节课中,只是利用比例尺做一些最简单的题.
第二篇:角的画法_参考教案2[推荐]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以及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分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方向角的概念,并会画某些常见的方向角. 3.通过运用三角板画角,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用量角器画两个角的和、差、倍、分,难点是正确画出方向角.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设计提问:
1.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生自己通过实例回答)2.怎样画一个角,使它等于56°45′?
对于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量角器画.然后再对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进行总结:
(1)先画一条射线,对准量角器上的0°线,射线的端点一定要对准0点.(2)量角器中的最小单位是度,分和秒都没有,因此遇到分、秒的问题时要四舍五入.
二、画角的和、差、倍、分
1.自己动手,画角的和、差、倍、分.
每个人都在纸上画两个角的和57°+87°;两个角的差80°-44°.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板书: 画法:(1)画∠AOB=57°;
(2)在∠AOB外部OA一侧画∠AOC=87°; 则∠BOC=144°为所求作的角.
提问:同学们的画法和老师的写法是否一致?引导学生明确第(2)步为何写出:在∠AOB的外部OA一侧画∠AOC=87°,否则就会画出两种情况.要求学生将两个角的差的画法写出来.
2.发散性思维训练(1)给定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56°,87°,92°,只进行和或差的一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也可以个人思考. 答案为:143°,179°,148°,5°,31°,36°.
(2)如果在上题的条件下,对这三个角进行和或差的两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答案为:235°,51°,123°,61°.
3.将一个角n等分
讨论:你会将一个角几等分?(用量角器)用量角器可以将一个角任意等分.
发散性提问:用两副三角板可以等分角吗?
学生经过讨论或者动手实践,就能够得到结论:用两副三角板可以将90°的角进行二等分;三等分;也可以将60°的角二等分;将180°的角三等分;六等分;还可以将30°的角二等分(先作出45°-30°=15°的角).
再提问:怎样将150°的角二等分?
(答案:先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和60°的角拼成一个150°的角然后再用45°的角和30°的角拼成一个75°的角,有了75°的角就可以将150°的角二等分了.)通过这几道题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还会继续思考这类问题,例如,如何将120°的角四等分,二等分;将75°的角五等分?
由于作一个角的n倍与作两个角的和的方法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三、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训练
1.用两种方法作一个角的余角,如图1-49,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方法一,量出∠α=55°,画出∠β=90°-55°=35°,则∠β就是∠α的余角.
方法二,画出直角,在它的内部,画出∠α,使∠α的一边与一条直角边重合,则∠β就是∠α的余角.
2.用同样的两种方法作出一个角的补角.
3.已知一个角,作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的差.(不用量角器)答案:直角.
四、方向角的辨识
1.方向角的概念(描述性).如图1-50,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夹角都是直角.射线OA与正北方向的夹角∠α=30°时,叫做北偏东30°.
(即北为始边,OA为终边)2.画出下列各角.
(1)南偏西20°(2)北偏西60°(3)东南方向(4)西北方向 如图1-51.
注意方向角的始边为北或南,(3)中的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4)中的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
五、总结
1.本节课你最感兴趣的知识是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大部分会认为:最感兴趣的知识是用两副三角板进行两个角的和、差的计算.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角.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两副三角板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果学生有了这些认识就应该加以肯定,教师再简单将本节课的知识回顾一遍就可以了.)
六、作业
1.画出两条直线,它们相交于点O,这时平面上就有了四个角,分别画出它们的角平分线,这四条角平分线将平面也分成了四个角,这四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2.利用两副三角板画出一个105°的角,再利用这两副三角板将这个105°的角进行7等分.
3.利用两副三角板作出一个60°的角的余角,并作出30°的角的补角. 4.利用两副三角板并用两种方法作出一个15°的角.
5.用数学语言表示下列图形中的角.如图1-52.(自己填出方向)
6.如图1-53,量出下图中的∠1,∠2,∠3,∠4的度数,并计算出∠1与∠2,∠3与∠4的和.
第三篇:角的画法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一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按老教法老师只要教给学生如何用量角器画出一个65°的角即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开发,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得不到落实,角的画法教学反思。如何激活教材,使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我努力做了以下探索:
1.开发教材,为学生搭建新知迁移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反思《角的画法教学反思》。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创造方法。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激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悟了画角的实质:先找到一个对应的已知度数的角,再画。知其所以然了,更复杂的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65°的角,先用活动角摆一摆,再设法把他画到纸上去,再借助量角器画出来。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构的生长点,才能巧妙地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迁移顺利发生,从而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2.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挥、探究、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让我们来画一个65°的角吧!”挑战性的问题一抛出,刚刚热烈的课堂安静了,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65°的角,学生自己找到了画角的好帮手——量角器。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诞生了。学生享受了自主感悟、发现、创造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第四篇: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1
《角的分类和画法》的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在角的分类教学中,平角和周角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容易把它们和射线、直线混为一谈。所以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角的特点讲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并注重和射线、直线的对比区别。在角的画法教学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和归纳画法。学生因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经验,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达到目标要求。
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黑板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黑板书写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2
曾经听过四年级《角的画法》数学,在教学中一直觉得画角是个教学的难点,其实也是学生的难点。课前我仔细思考过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教材中安排“角的分类”与“画角”同课时教学,但是我觉得对于我班学情,这样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下掌握那么多的知识点,肯定会向走马观花一样,课上会缺少实践探索的机会,所以我决定分两课时教学,先教学“角的分类”,然后教学“画角”。
教学角的分类时,我就发现在画角时随意性很大,尤其在二年级学生已经会画直角,但我却发现学生很少用三角尺的直角去画,而是用直尺画一个近视的直角,甚至有的学生凭感觉直接画两条射线组成直角。所以课上我就从画直角入手,让学生说说:“在你认识的角中,那些角最好画?”学生很快提出平角、周角、直角,然后我就让学生去试画这些角,并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画的过程,画后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学生很快指出画平角、周角的优点和不足,并集体进行订正。在画直角时,我有意找两名采用上述方法画角的同学板演。然后让学生议一议,“怎样才能知道画的直角是否规范?”学生就提出用量角器量一量或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学生照样检查发现用直尺画得直角不是很规范,更不用说凭感觉的了;接着让学生就讨论“怎样画直角规范呢?”有了检查的过程,学生很快就能思考出两种方法。学生尝试后,老师示范画直角,直角画法就此规范。
然后我让学生画60°的角,学生仍选择用三角板的方法去画。接着我让学生画65度的角,学生发现用三角板画不出来,从而引出用量角器来画角才能画出。最后我引导学生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并讨论:“用三角尺画角和用量角器画角,那种方法应用更广泛?”学生讨论后总结用量角器的使用范围更广,最后再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画75度和100度的角,每次都叫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叉检查,掌握好的当师傅,师徒一起评价,获取优秀等第,学生热情很高。这样学生对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基本都掌握了。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3
《角的分类和画角》这个课题主要认识周角和平角以及如何画一个角,并且能够对以前所学的几种角进行分类,鉴于教材的安排,想到学生的实际,于是我想先用活动角,把以前所学的几种角都引出来,便于学生对角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于是在课前我先制作了活动角——折叠的`小纸扇子,开始从角的两条边旋转开始,学生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三种角的特点,明确大于0度而小于90的角,让学生继续观察,活动角的旋转,旋转到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学生由于早就预习了课本,就大声喊着;平角。我顺势再问,你觉得什么样的角是平角?让学生加深思考,有的说两条边成了一条直线,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对不对?引导学生明确:当角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平角,顺便再用学具演示一遍,加深印象。周角的认识也是如此,关键是认识几种角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后知道1周角或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等。画角是在学生会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为此我先让学生用活动角摆出特定度数的角,大部分学生能摆出特定的角,所以我通过试错的方式指导学生领会在摆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进而引出如何去画一个角,以及在画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4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之后进行教学的。课前我预想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画法时主要以教师讲解,并结合讲解板演为主,把重点放在学生动手练习上。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回家作业中出的问题却较多,主要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角画成了锐角,锐角画成了钝角等。仔细反思,主要原因是: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很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马上打好了点,导致本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本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想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如下改进:
1、在认识量角器时,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内刻度的数对应的是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在教学时确实有所疏忽。
2、画角之前,一定要求学生想清楚自己画的是钝角还是锐角,画完后一定要进行检验。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5
材中安排角的分类与画角同课时教学,我觉得一节课里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学生肯定接受不了,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先教学角的分类,然后教学画角。
在教学画角时,我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自主探索画法。从大展示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家庭作业中出的问题却较多,主要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角画成了锐角,锐角画成了钝角等。仔细反思,可能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学习画法时,有的学生在小组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来看学生好像已经学会了,实际由于体验不深刻,学生并没有把知识很好的吸收并内化,掌握得并不牢固,所以导致家庭作业效果不好。
2、学生出错最多的就是找不准数。这说明学生前面的基础还是没打好,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悉,找不准数。特别是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很多学生都少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楚。
3、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很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马上打好了点,导致本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本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于零刻度的理解不是十分到位,由于本单元过于抽象,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抽象数学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摸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带入课堂,让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4、有的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5、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个位是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他们不会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有的会看的也把刻度线看歪了,偏离到别的刻度去了。还有很多学生对于内刻度的数对应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并不熟悉,所以找不到点。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6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过《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量角器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具和学具,对它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基础。
课始,先和学生们一起复习了量角器的认识,及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准确无误地读出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刻度。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正确的找出要画角的度数。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步:采取对学的`方式让学生分清量角器上的内刻度和外刻度,同时准确找出10°、20°、30°、40°……90°、……140°、150°、160°、170°的角;第二步:再采取群学的方式重点研究画角的方法,先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画出指定度数(65°)的角,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后,再完成画65°角。第三步:再进行画不同度数的角练习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由于本节课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我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画角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正确、熟练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7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度量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学习怎么画角。本节课我在探究新知后时,采取让学生一尝试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忆角的度量方法,接着想办法画一个65度的角。学生自己画角,然后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画法,最后归纳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多说自己会画了,但是作业中却错误重重。
归纳了一下,主要是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分不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情况很多。这说明了他们在画角时,很粗心,头脑里并没有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了这个度数马上就打了点,导致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最主要的一点,可能是学生对0刻度不够理解,由于本单元过于抽象,小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带入课堂,让学生便于理解,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8
“角的画法”一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按老教法老师只要教给学生如何用量角器画出一个40°的角即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开发,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得不到落实。如何激活教材,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呈现生动、多样的形态,使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如何实现有效的探究?我在思考着………
1.开发教材,为学生搭建新知迁移的脚手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创造方法。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激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悟了画角的实质:先找到一个对应的已知度数的角,再画。知其所以然了,更复杂的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40°的角,先用活动角摆一摆,再设法把他画到纸上去,直接在纸量角器上画出40°的角,再借助量角器画出来。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构的生长点,才能巧妙地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迁移顺利发生,从而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2.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挥、探究、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让我们来画一个40°的角吧!”挑战性的`问题一抛出,刚刚热烈的课堂安静了,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40°的角,学生自己找到了画角的好帮手——量角器。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诞生了。学生享受了自主感悟、发现、创造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9
1、心理素质方面
面对那么多听课的教师,孩子们和往常一样,积极的思考,大胆的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看到孩子们的自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为他们高兴。可是自己呢?一开始就自乱阵脚,看到学生在黑板上画的40°角,脑子一热,心里想:怎么和我让他们尝试画的角度数一样呢?其实第一次尝试是让画30°角的,第二次尝试才让画40°角,可当时一迷,也忘记了让学生说说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就让学生先尝试画40°的了,第二次再画30°的角,后来也让学生复习了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但是整个教学环节显得乱了。
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多年来,只要有人听课,特别是有领导在场,没有一节课讲的让人满意。每次讲课之后就会痛很久,不过这次,我没有痛的感觉,知道了自己的毛病在哪里,我很高兴。
我总是对孩子们说:“你能行”“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就这几句话让很多孩子自信起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希望。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勉励自己呢?我真的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提高,我的数学课一定能达到优质、高效的效果。
2、问题设置方面
在课堂上,面对教师提的问题,孩子们不去积极的思考,或者出现孩子们的回答脱离了教学的核心,答非所问,那一定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在《角的画法》这节课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这样的问题“用三角尺还能画出那些角?”一个孩子说:“可以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当时我一听,懵了,怎么这么回答啊,咋不是“30°、60°、90°、45°”呢?孩子们也在下面吵开了,有的说用三角尺不能画周角,有的说可以画周角。我当时也想不到用三角尺怎么拼出一个周角,就很奇怪的问孩子们怎么画,孩子们肯定受到我表情的影响,陷入了沉默。最后只好对孩子们说,这个问题我们下去再说,就敷衍过去了。出现这个意外,就是我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不够具体,结果出现了孩子们的回答不是预设的结果。如果这样问:“用三角尺还可以直接画出那些度数的角?”我想就不会节外生枝了。
课堂的提问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才能使孩子们明确思维的方向。这些以前都知道,但仅仅是知道,没有感悟,而今天课堂上的这个意外,让我悟到了:课堂的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你问得好,问的巧,教学就有效,孩子们的思维也能得到发展,使孩子们变得聪明,反之,就会阻碍孩子们的发展。
3、课堂生成方面
课堂的生成可分为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和学生开展操作获得的结论等,是教师预先所没有料到的;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预设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在《角的画法》一课中,在画完40°角,小组交流画法之后,我让学生汇报。有个孩子说了这样一种画法:先画一个点,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这个点重合,在0刻度线和40°的地方点上点,然后连线,画出40°的角。他这种画法结果是正确的,可是与教材中画角的步骤不符合,虽然我当时表扬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但却不敢肯定孩子的画法。后来在研讨中,这也成为一个研讨的焦点。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也可以,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画法是不规范的。
课后我查阅了资料,又在网上请教了一些教师。最后认定:这样画角是可以的。只是我当时在课堂上没有抓住时机,进行恰当的处理。如果我当时肯定孩子的画法,并告诉孩子:“其实你这样画,和书上的画法是一样的,你先确定的第一个点是射线的端点,也就是角的顶点,对准0刻度线和40刻度的这两个点确定了两条射线,也就是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只是书上先画了一条射线,而你是先通过点点,确定了射线的位置后,才画射线的。这样一分析,把孩子的思维和教材上的画法做了一个对接,使孩子们在对角的认识上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生成之所以处理的不到位,其实是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10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学生很自然地又想到了怎样画角。本节课在探究新知时,我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
1、用自己的方法画一个60°的角。
2、说说你是怎样画60°的角的。
3、试着画一个150°的角。整个过程是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画角,然后小组交流画角的方法,最后全班大展示。
学生说了两种画60°的方法:
1、用直角三角板的一个60°角来画,先画一条射线,然后把三角板的60°角的一条边与射线重合,角的顶点与射线的顶点重合,画出另一条边,这样60°角就画好了。
2、用量角器画。先画一条射线,把量角器放在射线上面,注意:量角器的中心必须与射线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找到60°的刻度,打上圆点,最后把它与射线的顶点连起来。
从学生展示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直接用三角板来画角,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也来自于量角的方法,他们已经具备了迁移知识的能力。只是在用语言描述时差强人意,不是很准确,可是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出来了,就是很大的进步,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对于画角的方法,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概括,主要是为了大部分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在思路上能更清晰一些。学生学会了量角以后,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你能试着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吗?120°、105°、75°、135°、15°、150°,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利用两个三角板中的度数就可以拼出来了。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画角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把知识学活。当然,在简单的知识也有学生还是不懂、不会做。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考虑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寻求适合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会度量角。这节课我把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一起进行的。课前我很是担心,教学内容是不是太多了,担心会进行不完。没想到今天这节课完成的很顺利。角的分类进行的很快,因为有好多学生已经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角的画法上。
本节课我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教学,学生由于已经有了度量角的基础,所以课堂上通过自学绝大学生,都知道了角的画法。通过自学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到画角的重点:一条射线,两个重合,找准度数,画好另一边。只有少数个别的学生存在困难,此时我再发挥小组的作用,帮助这些孩子。在展示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展示不同开口方向和大小的角的画法,发现有刻度标错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寻找错误的原因。然后重点练习正确区分内刻度和外刻度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
反思: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设计的`在本节课最后拓展提高的一个环节,要让学生利用一副三角尺画出制定度数的角,这个练习没能进行。如果分两课时进行,我想效果会更好。期待明天的练习会看到学生们对今天知识的更好理解掌握。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12
教材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的标题是:角的分类和画法。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1.角的分类
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学会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会用角的度数来判定角的种类,其中钝角度数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角,并能正确得辨认锐角、直角、钝角。但是,那时是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用三角板比较得到的,我认为这些主要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本节的内容是建立在上面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用角的度数来判断各是什么角,这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设计的时候,我运用学生刚刚学到的量角导入新课,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判断8个角各是什么角,在学生判断的同时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将角的图形隐去,变成了文字。这儿能让学生体会到由形到文的过程。
在难点“钝角的度数范围在90和180度之间”的教学时,我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大于90度的角就是钝角,但我在此没有多停留,而是用活动角的展示,先让学生认识到平角,平角是180度。再让学生用钝角和平角比较大小,从而由他们得出钝角正确的度数范围。
2.角的画法
这一部分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画任意度数的角,画角可以用三角板和量角器两种工具。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三角板有它的局限性,只能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而量角器可以画任意度数的角。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接着上面的知识,先让认角,再让学生画60度的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都能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50度的角,这时候学生就意识到三角版只能画一些特殊的角,同时可以提问那些不同的角呢,而量角器却可以画出我们学过的任意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指导思想上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屏幕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屏幕显示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上
通过这次上课,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严师”这个词的含义,做老师一定要严厉,尤其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坐好、不乱动、同桌不交流、不做小动作,这样能给上课时每个同学都做到认真听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心理愉悦程度都会提高一个新的阶梯。我会以次为目标,不断努力。
但是和上面所说的分不开的是,教师的课要精彩、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多下功夫,对教材、对学生应该学的知识、应学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全盘的且非常清楚的把握。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目标。
3.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该用到什么度
曾经我认为电脑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只要在旁边点一点就可以了。这学期以来,我逐渐意识到多媒体课件,也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有着它的局限性。教师才是教的主体,如果只用多媒体的话那就可以不用教师了,让学生看看电视就行了。多媒体课件可以帮我们演示一些普通的教学媒体不能演示的东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它的优越性。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效果会恰恰相反。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
4.琐碎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学数学不只是让学生会某个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某种能力和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课堂中产生有效资源,进行诱导,不断升华学生对的知识的认识层次。
角的画法的教学反思13
1、由画不同类型的角引入新课教学使学生感到轻松,没有学习的负担,教师接着提出画60°的角,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挑起了思维的火花。教师没讲几句话,只是以问题作引导,始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当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被调动后,教师还是没有讲,而是在全体学生都急于表现自己时,顺应学生的表现欲,让大家在纸上画。让全体同学的创造激情得到释放。没有停留在让少数几个尖子生去表现自己,而大多数学生被动观望,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画60°的角前,教师的提示语用得好,你会画了,可要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这句话就起到进一步启发学生边画角边思考的作用。不是单会画,还要把自己如何画60°的角的过程表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2、这段教学,老师逐层深入地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老师没有自问自答的包办代替,急于讲述操作办法,而是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然后去总结。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地位,数学的魅力得到了展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角的画法”一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按老教法老师只要教给学生如何用量角器画出一个65°的角即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开发,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得不到落实。如何激活教材,使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我努力做了以下探索:
1.开发教材,为学生搭建新知迁移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创造方法。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激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悟了画角的实质:先找到一个对应的已知度数的角,再画。知其所以然了,更复杂的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65°的角,先用活动角摆一摆,再设法把他画到纸上去,再借助量角器画出来。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构的生长点,才能巧妙地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迁移顺利发生,从而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2.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挥、探究、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让我们来画一个65°的角吧!”挑战性的问题一抛出,刚刚热烈的课堂安静了,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65°的角,学生自己找到了画角的好帮手——量角器。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诞生了。学生享受了自主感悟、发现、创造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就放在了让学生探究“量角的方法”。准确读出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刻度是正确量角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又重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步:采取对学的方式让学生分清量角器上的内刻度和外刻度,同时准确找出30°、45°、60°、90°、120°的角;第二步:再采取群学的方式重点研究量角的方法,尽量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由于本节课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我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画角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孩子们基本上都能画出规定度数的角。
第五篇:角的画法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1
“角的画法”一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按老教法老师只要教给学生如何用量角器画出一个40°的角即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开发,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得不到落实。如何激活教材,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呈现生动、多样的形态,使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如何实现有效的探究?我在思考着………
1.开发教材,为学生搭建新知迁移的脚手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创造方法。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激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悟了画角的实质:先找到一个对应的已知度数的角,再画。知其所以然了,更复杂的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40°的角,先用活动角摆一摆,再设法把他画到纸上去,直接在纸量角器上画出40°的角,再借助量角器画出来。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构的生长点,才能巧妙地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迁移顺利发生,从而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2.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挥、探究、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让我们来画一个40°的角吧!”挑战性的问题一抛出,刚刚热烈的课堂安静了,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40°的角,学生自己找到了画角的好帮手——量角器。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诞生了。学生享受了自主感悟、发现、创造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2
1、由画不同类型的角引入新课教学使学生感到轻松,没有学习的负担,教师接着提出画60°的角,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挑起了思维的火花。教师没讲几句话,只是以问题作引导,始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当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被调动后,教师还是没有讲,而是在全体学生都急于表现自己时,顺应学生的表现欲,让大家在纸上画。让全体同学的创造激情得到释放。没有停留在让少数几个尖子生去表现自己,而大多数学生被动观望,真正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画60°的角前,教师的提示语用得好,你会画了,可要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这句话就起到进一步启发学生边画角边思考的作用。不是单会画,还要把自己如何画60°的角的过程表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2、这段教学,老师逐层深入地提出了一个个问题,老师没有自问自答的包办代替,急于讲述操作办法,而是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然后去总结。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地位,数学的魅力得到了展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3
“角的画法”一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按老教法老师只要教给学生如何用量角器画出一个65°的角即完成了教学任务,然后可以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而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开发,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得不到落实。如何激活教材,使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怎样体现学生的探究?我努力做了以下探索:
1.开发教材,为学生搭建新知迁移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创造方法。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激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悟了画角的`实质:先找到一个对应的已知度数的角,再画。知其所以然了,更复杂的探究活动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65°的角,先用活动角摆一摆,再设法把他画到纸上去,再借助量角器画出来。只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构的生长点,才能巧妙地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迁移顺利发生,从而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成为可能。
2.开放时空,促进学生主动感悟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挥、探究、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让我们来画一个65°的角吧!”挑战性的问题一抛出,刚刚热烈的课堂安静了,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学具,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65°的角,学生自己找到了画角的好帮手——量角器。寂静之后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碰撞。在相互的启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种方法诞生了。学生享受了自主感悟、发现、创造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学习过《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量角器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具和学具,对它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是本节课的基础。
课始,先和学生们一起复习了量角器的认识,及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准确无误地读出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刻度。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正确的找出要画角的度数。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步:采取对学的方式让学生分清量角器上的内刻度和外刻度,同时准确找出10°、20°、30°、40°……90°、……140°、150°、160°、170°的角;第二步:再采取群学的方式重点研究画角的方法,先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画出指定度数(65°)的角,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后,再完成画65°角。第三步:再进行画不同度数的角练习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由于本节课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我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画角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正确、熟练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5
《角的分类和画法》的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在角的分类教学中,平角和周角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容易把它们和射线、直线混为一谈。所以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角的特点讲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并注重和射线、直线的对比区别。在角的画法教学中,我采取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画,在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和归纳画法。学生因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经验,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达到目标要求。
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黑板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黑板书写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的标题是:角的分类和画法。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1.角的分类
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学会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会用角的度数来判定角的种类,其中钝角度数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角,并能正确得辨认锐角、直角、钝角。但是,那时是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用三角板比较得到的,我认为这些主要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本节的内容是建立在上面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用角的度数来判断各是什么角,这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设计的时候,我运用学生刚刚学到的量角导入新课,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判断8个角各是什么角,在学生判断的同时我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将角的图形隐去,变成了文字。这儿能让学生体会到由形到文的过程。
在难点“钝角的度数范围在90和180度之间”的教学时,我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大于90度的角就是钝角,但我在此没有多停留,而是用活动角的展示,先让学生认识到平角,平角是180度。再让学生用钝角和平角比较大小,从而由他们得出钝角正确的度数范围。
2.角的画法
这一部分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画任意度数的角,画角可以用三角板和量角器两种工具。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三角板有它的局限性,只能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而量角器可以画任意度数的角。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接着上面的知识,先让认角,再让学生画60度的角,这是一个特殊的角,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都能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50度的角,这时候学生就意识到三角版只能画一些特殊的角,同时可以提问那些不同的角呢,而量角器却可以画出我们学过的任意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指导思想上
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一个口袋。所以,我们不能将知识塞到他们的脑袋中就可以了,也不能给学生定好方向。我们要重视他们实际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多注意启发,这不仅要求在口气上,还要重视在问题的提出上。如:第二部分开始的时候,我出示:60度、70度、135度、90度,目的是想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角,但是我想这样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看到这些屏幕上这些角的度数你能想到什么。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刚才的知识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动演示一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在对板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我存在一个误区,这次上课使我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可能由于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怎么样,我最怕在黑板上写字,认为尽量用屏幕显示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在平常的上课中,板书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了。我觉得今后我在板书上要下不少功夫,要注意设计的合理、巧妙,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
2.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上
通过这次上课,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严师”这个词的含义,做老师一定要严厉,尤其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坐好、不乱动、同桌不交流、不做小动作,这样能给上课时每个同学都做到认真听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心理愉悦程度都会提高一个新的阶梯。我会以次为目标,不断努力。
但是和上面所说的分不开的是,教师的课要精彩、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多下功夫,对教材、对学生应该学的知识、应学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全盘的且非常清楚的把握。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目标。
3.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该用到什么度
曾经我认为电脑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是无所不能的,教师只要在旁边点一点就可以了。这学期以来,我逐渐意识到多媒体课件,也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有着它的局限性。教师才是教的主体,如果只用多媒体的话那就可以不用教师了,让学生看看电视就行了。多媒体课件可以帮我们演示一些普通的教学媒体不能演示的东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它的优越性。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效果会恰恰相反。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
4.琐碎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学数学不只是让学生会某个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某种能力和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课堂中产生有效资源,进行诱导,不断升华学生对的知识的认识层次。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7
1、心理素质方面
面对那么多听课的教师,孩子们和往常一样,积极的思考,大胆的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看到孩子们的自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为他们高兴。可是自己呢?一开始就自乱阵脚,看到学生在黑板上画的40°角,脑子一热,心里想:怎么和我让他们尝试画的角度数一样呢?其实第一次尝试是让画30°角的,第二次尝试才让画40°角,可当时一迷,也忘记了让学生说说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就让学生先尝试画40°的了,第二次再画30°的角,后来也让学生复习了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但是整个教学环节显得乱了。
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多年来,只要有人听课,特别是有领导在场,没有一节课讲的让人满意。每次讲课之后就会痛很久,不过这次,我没有痛的感觉,知道了自己的毛病在哪里,我很高兴。
我总是对孩子们说:“你能行”“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就这几句话让很多孩子自信起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希望。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勉励自己呢?我真的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提高,我的数学课一定能达到优质、高效的效果。
2、问题设置方面
在课堂上,面对教师提的问题,孩子们不去积极的思考,或者出现孩子们的回答脱离了教学的核心,答非所问,那一定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在《角的画法》这节课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这样的问题“用三角尺还能画出那些角?”一个孩子说:“可以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当时我一听,懵了,怎么这么回答啊,咋不是“30°、60°、90°、45°”呢?孩子们也在下面吵开了,有的说用三角尺不能画周角,有的说可以画周角。我当时也想不到用三角尺怎么拼出一个周角,就很奇怪的问孩子们怎么画,孩子们肯定受到我表情的影响,陷入了沉默。最后只好对孩子们说,这个问题我们下去再说,就敷衍过去了。出现这个意外,就是我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不够具体,结果出现了孩子们的回答不是预设的结果。如果这样问:“用三角尺还可以直接画出那些度数的角?”我想就不会节外生枝了。
课堂的提问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才能使孩子们明确思维的方向。这些以前都知道,但仅仅是知道,没有感悟,而今天课堂上的这个意外,让我悟到了:课堂的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你问得好,问的巧,教学就有效,孩子们的思维也能得到发展,使孩子们变得聪明,反之,就会阻碍孩子们的发展。
3、课堂生成方面
课堂的生成可分为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和学生开展操作获得的结论等,是教师预先所没有料到的;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预设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在《角的画法》一课中,在画完40°角,小组交流画法之后,我让学生汇报。有个孩子说了这样一种画法:先画一个点,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这个点重合,在0刻度线和40°的地方点上点,然后连线,画出40°的角。他这种画法结果是正确的,可是与教材中画角的步骤不符合,虽然我当时表扬他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但却不敢肯定孩子的画法。后来在研讨中,这也成为一个研讨的焦点。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也可以,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画法是不规范的。
课后我查阅了资料,又在网上请教了一些教师。最后认定:这样画角是可以的。只是我当时在课堂上没有抓住时机,进行恰当的处理。如果我当时肯定孩子的画法,并告诉孩子:“其实你这样画,和书上的画法是一样的,你先确定的第一个点是射线的端点,也就是角的顶点,对准0刻度线和40刻度的这两个点确定了两条射线,也就是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只是书上先画了一条射线,而你是先通过点点,确定了射线的位置后,才画射线的。这样一分析,把孩子的思维和教材上的画法做了一个对接,使孩子们在对角的认识上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生成之所以处理的不到位,其实是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看来,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8
学生在掌握了角的度量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学习怎么画角。本节课我在探究新知后时,采取让学生一尝试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回忆角的度量方法,接着想办法画一个65度的角。学生自己画角,然后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画法,最后归纳总结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多说自己会画了,但是作业中却错误重重。
归纳了一下,主要是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分不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情况很多。这说明了他们在画角时,很粗心,头脑里并没有认真想清楚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了这个度数马上就打了点,导致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最主要的一点,可能是学生对0刻度不够理解,由于本单元过于抽象,小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抽象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带入课堂,让学生便于理解,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9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就放在了让学生探究“量角的方法”。准确读出量角器上内外圈的刻度是正确量角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又重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步:采取对学的方式让学生分清量角器上的内刻度和外刻度,同时准确找出30°、45°、60°、90°、120°的角;第二步:再采取群学的方式重点研究量角的方法,尽量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由于本节课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我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画角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孩子们基本上都能画出规定度数的角。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角、会度量角。这节课我把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一起进行的。课前我很是担心,教学内容是不是太多了,担心会进行不完。没想到今天这节课完成的很顺利。角的分类进行的很快,因为有好多学生已经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角的画法上。
本节课我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教学,学生由于已经有了度量角的基础,所以课堂上通过自学绝大学生,都知道了角的画法。通过自学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到画角的重点:一条射线,两个重合,找准度数,画好另一边。只有少数个别的学生存在困难,此时我再发挥小组的作用,帮助这些孩子。在展示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展示不同开口方向和大小的角的画法,发现有刻度标错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寻找错误的原因。然后重点练习正确区分内刻度和外刻度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
反思: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设计的在本节课最后拓展提高的一个环节,要让学生利用一副三角尺画出制定度数的角,这个练习没能进行。如果分两课时进行,我想效果会更好。期待明天的练习会看到学生们对今天知识的更好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