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冀教版数学一下《数数》word教案.doc
数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同学们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数,体验出数数的不同方法,培养同学们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数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做事认真的习惯。学习方式: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图片 花生米。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创设
同学们,下课的时候老师布置大家数一数教室门窗玻璃的块数,谁来说一说一共多少块?
生:一共34块。
都是谁数的是34块?(数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能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来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数,看哪位同学这节课将成为我们班的数数小能手.大家看,(出示41页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邮票,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你们能够数出邮票的张数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41页,自己数一数,数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张邮票?(通过数出教师的玻璃的生活情境入手,加强了数数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评选数数小能手的评比活动,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二、问题探究与体验
1.在学生自己出声音数,数完后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可能回答出:
我数的一共是100张邮票,我是一张一张数的。
我是10张10张数的,一共是100张师问,因为我发现每行邮票都是10张,所以我就10张10张得数,10、20、30……100。
教师引导学生用10张10张的数的方法数邮票。2.探究研讨其他的数数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都数出了一共有100张邮票,大家数的都很准确.老师这还有两串非常漂亮的珠子(出示42页珠子图),漂亮吗?(漂亮)你们想不想数出每串珠子的粒数?(想)请大家打开书42页,先仔细观察这两串珠子,再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多少粒,看谁数的又准又快。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得出:教师及时评价。
我发现第一串珠子都是2个红的2个绿的, 2个红的2个绿的……所以我就2个2个的数,一共28粒。
(师评价)我发现第二串珠子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 5个绿的5个红的,……我是5个5个数的,再加上最后的3的珠子,一共53个珠子。
我是1个1个数的,一共53粒珠子。
我是10个10个数的,因为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是1组共10粒,10、20、30、40、50、51、52、53。一共53粒珠子。
刚才很多同学发现珠子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5个绿的5个红的……我们也用这种方法一起数一遍。(齐数)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都准确的数出了这两串珠子的粒数,老师这还有1串珠子(出示第3幅图)大家打开书42页,看第三串珠子图,看谁数的又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数数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及时评价。
一共80粒,我是1个1个数的。
一共80粒,我是2粒2粒数的。
我数的也是80粒,我是10粒10粒数的,因为我发现珠子是1粒红的9粒绿的、2
粒红的8粒绿的、3粒红的7粒绿的……8粒红的2粒绿的,所以我就10粒10粒的数。
3.教师归纳小结:
刚才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发现了很多数数的方法,有的是1个1个数的、有的是2个2个数的、有的是5个5个数的、有的是10个10个数的,同学们可真聪明。大家看,这还有两幅图(出示43页练一练第1题)大家完成在书上。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内容。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思考表达、合作与交流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的数数。体现数数方法的多样化。)
三、实践与应用:
1在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些花生米,请大家先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粒,再轻轻的倒在桌子上数一数实际有多少粒,数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在学生估计、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找5~6人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2完成练一练第2题数蚂蚁。先估计一下,再实际数一数。
然后引导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找4~5人)
3.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我们班的学生数
(让学生先估计,再操作。逐步的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逐步建立数感。)
第二篇:(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数4_4537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数
教学目标: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结合“先估计再数”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老师想给好朋友写封信,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个信封,写好了信放在里边,贴好就去邮局邮信了,你们猜我的信邮出去了吗?
(学生说结果并说明理由)如果学生说不出是因为没贴邮票,教师加以引导。
2、教师继续刚才的故事:咱们书中有各种各样的邮票,小朋友帮老师选一张好吗?
二、教学新课。
(一)数邮票。
1.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学生帮老师选一张自己认为漂亮的邮票。
2.这么多漂亮的邮票,有多少张呢?咱们来猜一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张)
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张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
2.小组交流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邮票的摆放是很有规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即:10张、20张、30张、、、、、、、100张。
(二)、比赛的形式数珠子。
师:小朋友们,咱们来比赛,看谁的眼睛和脑子最快。好不好?
1.教师出示3组珠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2.评出数的快并且对的,评出前三名。
3.全班交流,让前三名同学先说出自己数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数法。
(三)、数花生。
1.教师提出题目要求。
2.小组之内完成,并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二、练一练。
1.出示图片,学生数。教师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可以适当给予指导。
2.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实际数一数。集体订正。
第三篇:冀教版一下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下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组成》
葛民学校刘章彰执教(2018年3月14日星期三早上)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讨论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并理解10个十是100的过程。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在解决趣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课件展示十个一是一个10的过程。
二、趣猜导入。认识10个十是一百
1.趣味猜:谁来猜猜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呢?
生:10根。(晕,都是学生自己捆的怎么是10根呢?)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是10根呢?
生:我们以前都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真的是10根吗?数一数吧。
2.巧动手: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摆的过程和结果。
师:刚才大家摆得都非常认真。谁来说说你怎样做的?
生1:我是把10根放在一起,放了3堆。
生2:我是每10根捆成一捆,捆了3捆。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像刚才这位同学做的,一捆是10根,也就是一个十。两捆是2个十根,也就是20根。那么,三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生:3个十根,是30根。
师:对,“3个十是30”。(板书:3个十是30)3.拓思维:在“3个十是30”的基础上继续讨论: 4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6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4.提出“10捆是多少根”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最后得出:10个十是一百。
师:那么10捆是多少根呢?
生:10捆是100根。
生:我是数出来的。一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就是30根,40根,50根,60根,70根,80根,90根,100根,10捆正好是100根。5.练习
三、总结:100以内的每一个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板书:100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
10个一 3个十是30 5个十是50 10个十是100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数教学点评 冀教版
数数
教学点评:
教学设计遵循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突出“三位一体”,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不是单独达到的,而是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内容中协调发展的。所以根据本课的内容,除了学生对数数不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更注重了引导学生经历各种不同数数方法的过程,通过与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和及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应用。
2.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样几个问题。
(1)注意了学生学习情境和活动的创设与安排。(包括课下数栏杆、数邮票、数珠子、数花生米、等)
(2)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在具体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大量的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选择的采取一些学生喜爱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形式设计去组织教学,使学生做、想、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的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4)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适时调空、组织、引导和参与学生活动,真正体现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适时的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第五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观察物体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学生汇报交流。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二、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来。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
(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
(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2.活动二:观察正方体和球
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的估算、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3、在于同学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准备:奥运录像片段或相应的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请学生谈一谈对奥运会的理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新授
(1)出示27届至29届奥运会奖牌数的统计表。
(2)请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合计是什么意思?(3)教师提出要求,计算一下,第29届奥运会我国一共获得了多少枚奖牌?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4)指名去黑板上板演并交流算法。着重讲授连加竖式和连加综合算式。
(5)总结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练习与巩固
(1)出示第一题,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算法。(2)找学生说明题意,独立完成。讨论为什么人数是33人而不是32人。
(3)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算法。
(新授之前,有的学生能写出连加竖式的格式,有的学生写成两个竖式,新授后学生能明白算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连加竖式的准确度及规范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教材中“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情景图。首先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可以由学生看着情景图讲故事。也可以教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的同时注意观察情境图,讲故事的同时要对学生提出要求:注意发现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问学生: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以复习口算的形式解决。最后引出:“还剩多少个皮球”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交流
1、小组讨论如何列出算式。先自己动脑筋想,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或小组听。
教师应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完整表达自己意思的习惯和能力。在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提出适当的要求。先说自己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再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2、交流算法
(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做法。
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充分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把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对学生的算法只要正确就要加以鼓励,不正确的方法在下一步做重点的讲解、指导和纠正。(2)教师加强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结合学生的算法,教师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比如书写格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等。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帮助所有的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要注意加减混合运算竖式的书写格式,即加法进位和减法借位的指导。
三、练一练
(1)学生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全班订正。(2)2、3、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景,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3、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例题
师:小华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华还剩多少元钱? 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 自己进行计算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100—29—56 或用竖式进行计算。要学生说计算法则: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这一环节中,一部分学生肯定会丢掉小括号,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一组算式:
152—79—25 252—16+58
52—(79—25)94—(16+58)
二、练一练
反思: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和上节课基本相同,就是多出一项有的孩子总忘记括号。尤其是算式类似,就差一个括号这类题,错误率更高,这就更考验孩子们的细心与耐心,当然也考验老师的耐心与正确引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混合运算应用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估计的计算方法。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估计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情境图
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提问:我用50元钱买了一件物品,还剩20多元,猜一猜我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
师先引导学生审题,题中关键词是什么,审题需要注意什么? 生:关键词是一件,还剩20多元。
师:要想知道我买的可能是哪件物品,必须先知道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想的。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生: 可能买了一个书包 生:可能买了一本《童话故事》 活动2:小组几个同学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戏。
再全班交流
二、练一练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再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他的答案。重点关注语言的准确与完整性。
2、先引导学生审题,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3、生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重点关注能简算的学生是否简算了。
4、计时口算比赛。
5、数学冲浪,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第五课时套圈游戏
教学目标:
1、经历做游戏、记录数据、提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
2、会把游戏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整理,能根据游戏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的应用,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带有分数的几种小动物卡片或模型、套圈儿、统计表、小红花 教学重点:
会把游戏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整理,能根据游戏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的应用,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套圈儿这个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玩套圈的游戏好吗?同学们都看见了什么?(操场上有很多盒子,每个盒子上面都有一个小动物的模型,每个盒子的前面都写着分数,离得越远的盒子分数越大等等)
2、讲解游戏规则、分组并提出要求。
(1)分组(2)讲解游戏规则(3)讲解注意事项
二、游戏开始(建立数据)
学生开始游戏:每人投三次,并记录每人每次套中的分数
学生游戏过程中,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对游戏做必要的指导。并注意学生的安全。
三、成绩统计(整理数据)
把小组中的分数记录在统计表中(游戏结束后)下面,各小组的同学想办法把你们小组同学套圈的情况整理在33页的统计表中。小组成员互相汇
报自己的套圈结果,共同做记录。
四、(1)向小组成员提出要求:根据你们小组统计的结果,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和时间,然后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统计结果提出相关的问题。
(2)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奖励一朵小红花)(3)学生先自行讨论,再汇报交流 小组讨论,并把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
五、出示亮亮和丫丫、聪聪三人前两次投完后的得分统计表 师:根据三人钱两次的得分,你能判断出第三次 投完后谁的得分最高吗?
议一议:第三次投出什么结果,聪聪得分最高?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最后,教师对游戏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提出和解答的问题给予鼓励,同时每小组评选出一名最佳套圈手,在下次活动时评选全班最佳套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