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列宁的非政治国家观及其局限
列宁的非政治国家观及其局限
谢江平
2012-7-18 15:10:38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临汾)2011年5期
【英文标题】Lenin's View on the Non-Political State and Its Limitations
【作者简介】谢江平(1976-),男,江西吉安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天津300387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有超阶级性的一面。虽然列宁也有非政治国家的提法,但他的非政治国家与国家的超阶级性不是一回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应实行更广泛的民主制度,以防止公仆蜕变为国家的主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说则对民主制度的制衡作用持否定态度,否认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继承性。列宁的国家观过于强调国家的阶级性质,强调其暴力镇压作用,这是他过于突出人的阶级身份、忽视了人的阶级之外的身份的必然结果。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the state has the feature of exceeding class.Lenin proposed the state of non-politics, but it's not the same as the state of exceeding class.Marx and Engels held the belief that in order to prevent servants from becoming masters of the state, proletariats should carry out democratic system more widely after seizing the state power.Lenin denied the bourgeois' democratic system in capitalism and cut off the succession between proletariat democracy and bourgeois democracy.Lenin emphasized the class nature and violent repression of the state extremely, which resulted from his overemphasizing people's class identity and ignoring the identity beyond class.【关 键 词】政治国家/非政治国家/阶级/民主制度the state of politics/the state of non-politics/class/democratic system
中图分类号:A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11)05-0001-05
列宁认为,国家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最混乱、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1]281。为了澄清国家问题的本质,列宁曾专门撰文进行论述,然而,列宁对国家的论述存在着不少矛盾之处。如列宁一方面主张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由于阶级对立的经济条件的消除,国家的阶级镇压功能已经减弱,社会主义国家将比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多的民主自由,另一方面,列宁又认为国家的政治权威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不但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加强,他认为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甚至认为,“有国家就无自由”。[2]266这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列菲弗尔就认为列宁的国家观存在着前后矛盾之处,“列宁思想的突然拐弯就像出现了一个曲折的通道一样,切断了原来的思想”[3]199。日本哲学家不破哲三也认为,列宁的国家观念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正因为列宁对国家的论述迷雾重重,所以,对列宁的国家观念进行一番梳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并不虚幻的共同体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他们对国家的看法是复杂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肯定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对国家的阶级本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这种观点出发,国家被认为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的看法有所发展,尽管国家仍被认为是利益的维护机构,但是这种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有区别。“由社会各集团的彼此关系产生出来的个别细小的利益,同社会相分离并以国家利益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独立于社会并与社会对立的利益,这种国家利益由担任严格规定的、等级分明的职务的国家祭司们管理”。[4]191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所维护的利益不同于私人利益,它与私人利益是矛盾的,国家的出现目的就是要在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取得某种均衡,这种均衡使得国家采取了一种超然于各阶级之上的态度。“正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5]38,私人利益的过度张扬将使公共利益不复存在,国家的任务就在于对私人利益采取必要的干预。“这些特殊利益始终在真正反对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体利益,这些特殊利益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以国家姿态出现的虚幻的‘普遍’利益来对特殊利益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5]38这种干预表现为国家成为各阶级利益的调停人,而国家的超阶级性质正在于此。
恩格斯也强调国家权力的这种独立性质,他认为“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6]135国家这种公共权力就是调和阶级矛盾的,国家使“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6]18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观并不是抽象的理论玄想,而是有现实生活根据的。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对法兰西阶级斗争有深刻的描述。马克思指出,在法国向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法国社会的等级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复杂,资产阶级并没有成为绝对的支配力量,为了在激烈的阶级冲突中达成妥协,国家遂成为各等级和阶级平衡利益、讨价还价的工具。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国家观中,国家并不总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它还是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协调各阶级矛盾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是超阶级的。尽管国家的这种超越性质只是偶然的、“表面的”和“暂时的”[6]191,但国家的超阶级性质毕竟存在,正是这种表面的、暂时的超阶级性使得国家看起来更像一个“虚幻的共同体”,而不是狰狞恐怖的镇压工具。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来看,国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国家是阶级性的,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又是超阶级的,它超越了简单的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范畴。国家的这两个层面是相互冲突的,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在这相互冲突的两个层面中,国家的阶级性是主要方面,它的超阶级的性质是次要的、从属的方面,但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政治国家与非政治国家
列宁在《国家和革命》等文献中对马克思的国家观进行了剖析,在列宁看来,“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结构,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一种机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高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1]288从这个定义来看,国家有别于狭隘的阶级镇压工具。
其实,列宁的国家观也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国家是“政治国家”,即国家是阶级对立产生以后的社会管理机构,这种国家本质上是阶级性的,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他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2]180另一方面,列宁又提出了所谓的“非政治国家”的国家观念。他说:“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可以叫做非政治国家。”[2]235非政治国家和政治国家两者构成了国家的完整内涵。按照列宁的观点,非政治国家是阶级社会诞生之前和阶级社会消灭之后的“国家”。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非阶级性,尽管非政治国家排除了阶级性,但它依然是一个暴力机构。在他看来,不论是政治国家还是非政治国家都是暴力机关。“系统的使用暴力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这样的机构就叫国家。”[1]285虽然列宁提出了非政治国家的国家观念,但他本人还是侧重从阶级镇压的角度来理解国家的。
从表面上看,列宁的非政治国家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的超阶级性似乎是一致的,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不破哲三才认为,列宁的国家观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走上了歧路。
在列宁那里,政治国家和非政治国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治国家出现后,非政治国家就消退了,而在政治国家消亡后,非政治国家又开始走向前台。两者此消彼长,并不共容。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国家的阶级性和超阶级性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当然,在阶级社会,国家的阶级性是其主导方面。尽管如此,恩格斯仍不忘提醒国家的超阶级性质,强调国家是敌对阶级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一个这样的社会,只能或者存在于这些阶级相互连续不断的公开斗争中,或者存在于第三种力量的统治下,这第三种力量似乎在相互斗争着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们的公开冲突,顶多容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所谓合法形式决出结果来。”[6]188
而列宁则明确反对国家的超阶级性质。他曾严厉地批判所谓的阶级利益调和论,他认为,国家的第三种力量说是市侩和庸人的学说,“而照市侩和庸人般的教授和政论家来说,国家正是调和阶级的”[2]180。按照列宁的看法,尽管阶级调和论与政治国家出现在阶级产生之后的历史事实一致,但是,“如果阶级调和是可能的话,国家既不会产生也不会保持下去”[2]180。由此可见,列宁的非政治国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国家的超阶级性质绝不是等同的,列宁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某种改造。
三、列宁国家观与马恩国家观比较
(一)“公社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的此番改造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砸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问题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工人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必须砸碎资产阶级的统治机器,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比资产阶级专政更为高级的“统治形式”,因为与资产阶级的统治相比,它有着更多的民主和自由。1891年,巴黎公社成立20周年之际,在《法兰西内战》的序言中,恩格斯回顾了巴黎公社当年的革命措施,他以赞赏的口吻肯定了公社的革命行动,“公社一开始就认识到,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管理;工人阶级为了不致失去刚刚争得的统治,一方面应当铲除全部旧的、一直被利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机器”[4]110,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在铲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之后,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恩格斯认为,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采取措施消除了旧政权的压迫性质,“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4]196,继承了国家管理社会的职能。此外,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民主、自由制度,代之以真正的民主、自由。“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4]154马克思认为,以前普选权只是“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们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统治阶级;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他们的行政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4]196。正是因为公社真正奉行了民主制度,所以人们才把公社当成自己利益的代表,从而废除了旧政权的压迫性质。他说:“人们对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这证明公社完全是一个具有广泛性代表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都具有非常突出的压迫性。”[4]157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砸碎旧的国家机器,但是在他们看来,新旧国家之间还是有继承关系的。新国家只是消除了旧国家的压迫关系,但其合理之处仍然保留下来。恩格斯把无产阶级专政称为无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他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7]734,而且这个共和国是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基础上转变过来的。因为“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8]274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否定是辩证的,绝非想象中的一刀两断,截然对立。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阶级镇压性质已经减弱了。
而在列宁那里,两种政权之间辩证继承关系没有了。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曾大段引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有关巴黎公社的论述,但是,列宁关心的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中的民主和自由如何实现,而是强调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解读“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2]237时,并没有脱离阶级镇压的范畴。在他看来,公社之所以与资产阶级国家有别,是因为资产阶级国家是少数人镇压多数人的工具,而公社是多数人镇压少数人的工具。列宁对“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的解读没有注意到公社在民主制度方面与资产阶级政权的延续性。尽管列宁也谈到了民主、自由,甚至认为“民主实行到一般所能想象的最完全最彻底的程度,就由资产阶级民主转化为无产阶级民主,即国家转化成一种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国家的东西”[2]215,但列宁把民主推到国家已不是国家之时,即国家消亡之后,只有到了他所说的非政治国家阶段才可能会有民主和自由。在列宁看来,国家与自由、民主是全然对立的。“还有国家的时候没有自由,到有自由的时候就不会有国家了”。[2]266奇怪的是,列宁竟然把这种观点直接归结于恩格斯,他说:“恩格斯无情地讥笑那种把‘国家’和‘自由’这两个名词连在一起的荒谬见解,是多么正确。”[2]266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嘲笑过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质,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国家和自由完全对立起来。在恩格斯看来,巴黎公社就是民主和自由的体现。列宁显然误解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
(二)民主之辩:公仆与先锋队。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民主制度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同时也是防止公共权力的拥有者从社会的公仆蜕变为社会的主人的可靠保证。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种利益与社会利益甚至与他自身所在的阶级利益相对立,如果缺乏适当的制衡,他们很可能会为害社会。国家的产生和演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过程。最初人们设立公共权力是为了社会的利益,但是,这种公共权力却演变成压迫社会的机关。“社会为了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4]110民主制度是防止出现此类状况的最好办法。马克思认为,公社所采取的种种措施能够防止公共权力的变异。“为了防止国家和社会机关由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这种现象在当今所有的国家中都不可避免——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随地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的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4]110—111只有通过民主制度,过去“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承担者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承当责任的勤务员”[4]156,成为真正的公仆。
列宁也称赞过公社的民主制度,但他心目中的民主不过是暴力的装饰而已。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社会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转变为维护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2]234在列宁看来,社会的管理职能简单之极,以至于“对这些事情的计算和监督已被资本主义简化到了极点,而成为非常简单,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胜任的手续——进行监查和登记,算算加减乘除和发发有关的字据”[9]202。显然,列宁低估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困难程度。列宁认为,这种管理只要“遵守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就可以了,“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服从”[2]260。至于这种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什么,列宁并未明言,不过肯定不是旨在制衡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相互制衡的观念根本没有进入到列宁的视野中,在他看来,所谓民主也不过是暴力手段而已,“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使用有系统的暴力组织。”[2]253
虽然列宁认为,国家维护社会利益管理职能非常简单,只要识字并依照千百年的公共生活规则去做就可以完成,但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他却不相信民众的管理能力,他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介作用,群众才能达成革命的目标。“只有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领导自己的国家。”[10]319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时代的智慧、荣誉和良心”[11]89,“是进步力量的化身,它不可能犯错误”[12]176,因此,对它的制衡也就没有必要。有了党的先锋作用,民主制度的制衡作用甚至成了多余的障碍,他认为“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的游戏”,像资产阶级民主那样的“空谈和议论只能限制和妨碍革命行动”[13]132。列宁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漠视也体现在他对出版自由的见解上,他认为,“出版自由不会祛除共产党的许多弱点、错误、偏差毛病”,相反会“助长世界资产阶级的力量。”[14]313因此他竭力否定出版自由。列宁无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合理之处,甚至对它持否定态度,这部分可归因于革命时期的恶劣处境,另外也和他过于强调敌我矛盾、暴力镇压的国家观念有关。列宁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理论帮助俄罗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而,党这个先锋队却因为缺乏制衡、监督,在革命之后陷入了官僚主义的积弊。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有预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来只应为社会充当工具的国家政权怎样脱离社会而独立化。”[4]110党这个先锋队终因缺乏制衡就会从人民的公仆蜕变成人民的主人。列宁也曾直言,“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但是他却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14]325正如科塞所言:“想利用经过挑选的精英的果断行动彻底改变世界的人,即使他抱着理性主义和民主的打算,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行动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果:政治过程如果没有被统治阶级的参与,那么权力就会被政治行动的工具所窃取。”[12]181很可惜,苏联的官僚主义一直得不到根治,最后成了苏联解体毁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对列宁国家观的评价
在列宁那里,国家的阶级性被强调得非常突出,他所说的非政治国家并不是指国家的超阶级性,而是阶级消亡之后的社会管理机构。这种观念与马克思恩格斯有很大差别。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国家是阶级镇压的工具,但他们也承认统治者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未必会成为他所在阶级和阶层的忠实代表,这正是国家超阶级性的根源。正是因为统治者有自身的特殊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才把民主制度作为防范统治者的工具。而列宁则把国家看成是纯粹的暴力机关,民主制度则不过是暴力的装饰品。甚至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完全用不着资产阶级相互制衡的那一套,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苏联的官僚主义泛滥,并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制度。
其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提供了理解国家的具体原则。他认为,人类历史应该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现实的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社会结构,而国家就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在谈到人的本质时,马克思有一句经典论述,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56。它为人们理解马克思的国家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人的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阶级关系无疑是其重要方面,国家的阶级性是人的阶级性的突出表现,但是,人除了阶级身份之外还有其他身份。一个人是布尔乔亚的同时,可能还信奉基督教,同时还是个犹太、同性恋,甚至可能还是个窃贼,这些身份都在他的生活中起作用,这些超越于阶级之外的关系自然也会在国家中得到体现,国家的超阶级性正来源于此。事实上,国家的许多职能也正是为此而设计的。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国家本质的此一方面,但是列宁却将人的本性完全等同于阶级性,排除了其他所有的方面,这正是他不停地强调国家作为阶级暴力镇压工具的原因。
事实上,不只是强调阶级身份易导致暴力,任何对单一身份的强调都容易导致暴力和恐怖。阿玛蒂亚•森就认为,单一身份的确认是暴力对抗的原因,现代社会滋生蔓延的恐怖主义就在于过于强调人的宗教身份。他说:“单一划分观要比多元和多种划分观更偏于对抗,而后者构成了我们所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种理论上的简约主义往往可不经意地主张实际政治中的暴力。”[16]序2阿玛蒂亚•森强调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得回到对人的多重身份的确认,他认为“在当代,现实世界和谐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身份多重性的更为清晰的把握,以及充分认识到,人们的多重身份是纷繁复杂的,并且坚决反对将人们按照某一单一的、鲜明的界限来进行划分。”[16]引言4只有放弃对人的阶级身份的简单认定,才能放弃简单的暴力镇压的国家观,而这正是我们反思列宁国家观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列菲弗尔.论国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科塞.理念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3]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观《再见列宁》
观《再见列宁》有感
列宁,很久以来,在我心里一直都是前苏联的代名词,也算是共产主义的代名词。他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初看电影题目,以为德国拍的一部关于1924年1月21日即列宁逝世以后的苏联的电影,细读之下,发现事情并非想象那样。
故事发生在德国,讲述了一个东德家庭在两德由分裂到统一这段岁月里的变迁:一位母亲因为看到自己的儿子阿历克斯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突发疾病,并且昏迷不醒。八个月后,当她终于醒来,却不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德合并,以前的东德已经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母亲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也一都没有了,成为永恒的过去。阿历克斯很清楚,以母亲的身体,她一定不可能接受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破灭的事实。于是他与整个家庭联合在一起,在朋友的帮助下,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母亲继续活在自己的信仰之中,直至她安详地离去……电影结束的时候,母亲终于安详的走了。她的骨灰伴随着绚丽的烟花消失在了夜空里。淡淡的伤感慢慢的散开。我不能去评价这里的民主德国究竟怎样,影片也丝毫没有批判什么的意图。这部电影看起来很“政治化”,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很多观众。它曾经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在各个层面都比较受欢迎。这是因为,影片是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来囊括在政治中的。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我们知道,在东西德合并之后,还是有许多曾经的民主德国的公民对原先的生活充满无限的怀念。可是,怀念却又显矛盾:因为他们也沉浸在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满足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很以前不一样了。普通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什么政治体制都是无所谓的,最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但是毕竟,一个存在了41年的国家不会因为一堵围墙的倒塌而消失在我们记忆之中。
然而影片一直存在着一个悬念,那就是:母亲到底会不会发现承载她信仰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呢?我们始终为阿历克斯揪着心,这样的欺骗到底对不对?付出了这么多,是否只能让母亲在知道真相之后更加痛苦和气愤?在影片的末
尾,我们找到了答案。阿历克斯的女友偷偷地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在震惊之余却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安详地看着儿子制作的“民主德国国庆”的“新闻”,望着儿子的背影,眼睛里全部都是温暖。保护者成了被保护者,欺骗者成了被善意的欺骗者。在母亲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爱和欣慰,这一刻是人性闪烁着无限光辉的一刻,这一刻让我们意识到:一切都不重要,什么主义,什么社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爱,只是善,只是像这一对母子一样,费尽心思,到头来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影片传达的这份情意,让我感动至深。
所以,我认为,我们将这部影片归结为一部情感片更为合适。无论是对于阿历克斯,或是他的母亲,又或者是那些仍然怀念过去的人们。我觉得阿历克斯那种对母亲的感情,是无价之宝。告诉母亲真相,然后呢?事实已无法避免了,那母亲呢?病情好不容易有点恢复,却不顾一切将这个残忍的消息告诉她,母亲能接受固然是好的,可是如果接受不了呢?轻者再次昏迷,重者则撒手人寰。不,阿历克斯深深爱着他的母亲,他是不可以让这样的悲剧发生的。所以,他决不可以冒这样的险。于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统一后的德国为母亲“买”到东德酸黄瓜,每天为母亲播报逝去的东德新闻,还让母亲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久久回味……看到母亲在几十平方米的东德国度里面开心地、平安地生活着,直到走完她一生。阿历克斯虽然到处奔波劳累,但感到真心的满足,也从不后悔。母亲虽然最终还是知道了真相,但是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在儿子为自己编造的谎言中,深深地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用心良苦,欣慰的离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人类共享的而且是永恒的。情感联系的双方都在这其中感受心内的升华,那种心里的满足感,无法形容。而相比之下,意识形态的价值,则是孤立而短暂的。无论是东德,亦或是西德,他们的存在,对于人们来讲,很多只是形式的不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所谓“过国度”而已,等等。一旦轰然倒塌,大多数人还是可以调整好自己,去寻求另外的一种方式,并且也很快能适应。
母亲安详的走了,巧的是,那一天正好是东西德统一的日子,一种信仰,一个国家,似乎都被母亲带走了,彻底的告别了这个世界。谎言使克里斯蒂娜夫人的余生很快乐、很安详,她感受到人间最最温暖的亲情,给了她最美丽的晚景。她的骨灰将散落在德国的土地上,见证着一个新的民族的成长。焰火在天空中绽
放,一切都彻底结束了。阿历克斯的谎言结束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结束了。所有的人都不必伪装。因为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社会的发展有其必然趋势。不管怎样,社会的发展总趋势还是积极向上的。我们作为普通群众来讲,反抗什么的,其实都是很无力的。事物的发展是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生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样整个集体,才更有凝聚力。社会给予我们什么东西,我们就接受什么东西呗,这才是对自己,对社会最大的帮助。你看,在新生活面前,大多数东德人还是很乐于接受的。为什么?一是或许觉得新生活确实好,确实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二是觉得其实就是不好也没有办法了,因为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即使反抗,也改变不了什么,那么这样,还不如尽快接受和适应现在。
话说回来,其实,阿历克斯母亲克里斯蒂娜夫人的思想很是可以理解。自己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连同当初精心设计的谎言,突遭变故,措手不及,一切都是天塌下来一样。更何况自己还未亲身经历这个过程。醒来后她的虚弱,也让所有人不舍告诉其真相。阿历克斯和朋友丹尼斯一起编造的种种谎言,也给予了母亲在最后生命中的极大慰藉。母亲就是凭借心里那仍留有的信念,才支撑了那么久。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他的母亲没有昏迷,自己亲身经历了柏林墙的分拆,东西德的合并,她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她不是普通的群众,接受新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毕竟那是一个过程,慢慢走过,一切就会好很多。如果省略掉过程,直面结果,别说是他母亲,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是难易接受的。
再见了,列宁。
再见了,克里斯蒂娜。
再见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一个时代,这就这么过去了,成为历史的记忆„„今天,又会书写出怎样的精彩呢?
第三篇: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有感
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有感
临床医学七年制(2006级)傅佳寅
学号 3061802084 [摘要]: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一部阐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部著作,澄清了当时关于国家的一系列混乱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同时这部著作也对当时远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关键词]: 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一部阐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部著作,澄清了当时关于国家的一系列混乱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同时这部著作也对当时远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国家与革命》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国家问题的许多方面。这里只能有重点地讨论其中的几个问题。重点在第一章和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第一章中.列宁坚持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和职能。
首先, 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指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特殊的武装队伍,常备军和警察成为了国家政权的主要强力工具;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保证了这种统治阶级意志的实施;而具有特殊地位的官吏则是站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代表。为了维持庞大的武装队伍、官僚机构的存在和运行,需要征收各种税费和发行国债,直接吸吮广大百姓的膏脂,使公共权力得到财政上的支撑。所以,国家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强制的暴力机关。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强力工具。
l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国家大多是资产阶级用来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国家的概念进行阉割,得出了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并以此愚弄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并且资产阶级统治者还利用民主共和制这个最好的外壳,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这种制度实质上始终是少数人即有产阶级、富人享受的民主,是狭隘的、排斥穷人的,是彻头彻尾虚伪骗人的。他们对穷人设置种种障碍,限制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列宁就曾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 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如果不能清楚地解释国家的本质,那么暴力革命就无法找到它合理的依据,人民也只能处在压迫剥削中而束手无策。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暴力革命之外很难成功地推翻另一个政权。列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及时说明了什么是国家,澄清了当社时存在的各种关于国家概念的错误认识,为今后采用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做好了思想上的 准备,并且成功指导了俄国人民获得了十月革命胜利的革命果实。
同时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也对毛泽东国家政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面对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党利用手中掌握的武器屠杀革命力量的现实,他在发言中说到:“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他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对党把工作重心转向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的军事力量,并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开展农村革命政权的建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组织秋收暴动,从此开始了创军建军及政权建设的艰苦历程。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显然是这一改变的思想来源。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任务
随后,在《国家与革命》第三中,列宁重点阐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如何对待国家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国家的问题 列宁对为什么要打碎、怎样打碎旧国家机器,打碎以后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建立什么样的新国家,作了系统的论述。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1848~1851年革命与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后得出科学结论:“过去一切革命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这个机器是必须打碎.必须摧毁的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是“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把官僚军事国家机器打碎”这几个字,已经简要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在对待国家方面的任务问题的主要教训。正是因为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没有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国家机器,法国大革命才失败了。
一方面,不管资产阶级采用何种所谓“民主”的制度,其本质都是对本阶级的民主而对于广大的农民和无产阶级来说,这样的民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列宁号召我们不要对资产阶级民主有任何的幻想。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确认,“打碎”国家机器是工人和农民双方的利益所要求的,这个要求使他们联合起来,在他们面前提出了铲除“寄生物”、用一种新东西来代替的共同任务。
然而,又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列宁在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验时指出,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可以实现 更完全的民主:废除常备军,一切公职人员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
首先是军队的废除。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这对公社尤其必要,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坚决。但是实行镇压的机关在这里已经是居民的多数,而不象过去奴隶制、农奴諥制、雇佣奴隶制时代那样总是居民的少数。既然是人民这个大多数自己镇压他们的压迫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不需要了,人民完全可以自己来直接行使这些职能。
其次,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资本主义文化创立了大生产----工厂、铁路、邮政、电话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旧的“国家政权”的大多数职能已经变得极其简单,已经可以简化为登记、记录、检查这样一些极其简单的手续,以致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完全能够胜任这些职能,行使这些职能只须付给普通的“工人工资”,并且可以(也应当)把这些职能中任何特权制、“长官制”的痕迹铲除干净。
并且,列宁进一步指出一切公职人员毫无例外地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撤换,把他们的薪金减到普通的“工人工资”的水平,这些简单的和“不言而喻”的民主措施使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起来,同时成为从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这些措施关系到对社会进行的国家的即纯政治的改造,但是这些措施自然只有同正在实行或正在准备实行的“剥夺剥夺者”联系起来,也就是同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联系起来,才会显示出全部意义和作用。
同时,农民同小资产阶级其他阶层一样,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上升”,能够“出人头地”,即变成富人,变成资产者,或者变成生活富裕和享有特权的官吏。在任何一个有农民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占大多数),大多数农民是受政府压迫而渴望推翻这个政府、渴望有一个“廉价”政府的。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只有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实现了这一要求,也就是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迈进了一步。
总之,无产阶级专政无疑是一种优越的体制。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的国家政权。一方面,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首先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民主制度,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享受的民主,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够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条件。当社会全体成员或者大多数成员自己学会了管理国家的时候,对任何管理的需要就开始消失;民主愈完全,它成为多余的东西的时候就愈接近;国家愈民主,国家就会愈迅速地开始消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实行强力镇压,粉碎他们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把他们排在民主之外。
列宁指出: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同时,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方面,毛泽东也将《国家与革命》的理论认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按列宁国家理论建立了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并联合各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民主,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世纪的征途上,邓小平反复强调,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业。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依法治国之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权的专政力量不能削弱,还要加强。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有坚强的保障,我们才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之作——列宁著<国家与革命>研读笔记》 吴雄丞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国家与革命〉对毛泽东国家政权理论的影响》 许玲英 [4] 《〈国家与革命〉》的现代解读
胡为雄
第四篇:关于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的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国
读
与 革 命书报告专业:姓名:学号: 手机号:《 家 》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国家与革命》是一篇系统阐述国家与革命问题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最卓越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历史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全面地总结了1848年至1917年这70多年来马克思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在总结工人运动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较完整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国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还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于1917年8月至9月写成的,1918年5月出版。列宁在《初版序言》中概述了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本书中.列宁坚持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和职能。
首先, 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指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特殊的武装队伍,常备军和警察成为了国家政权的主要强力工具;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保证了这种统治阶级意志的实施;而具有特殊地位的官吏则是站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代表。为了维持庞大的武装队伍、官僚机构的存在和运行,需要征收各种税费和发行国债,直接吸吮广大百姓的膏脂,使公共权力得到财政上的支撑。所以,国家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强制的暴力机关。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强力工具。
如果不能清楚地解释国家的本质,那么暴力革命就无法找到它合理的依据,人民也只能处在压迫剥削中而束手无策。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暴力革命之外很难成功地推翻另一个政权。列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及时说明了什么是国家,澄清了当社时存在的各种关于国家概念的错误认识,为今后采用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做好了思想上的 准备,并且成功指导了俄国人民获得了十月革命胜利的革命果实。
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任务
随后,在《国家与革命》第三章中,列宁重点阐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如何对待国家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国家的问题 列宁对为什么要打碎、怎样打碎旧国家机器,打碎以后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建立什么样的新国家,作了系统的论述。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1848-1851年革命与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后得出科学结论:“过去一切革命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这个机器是必须打碎.必须摧毁的。”“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是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把官僚军事国家机器打碎”这几个字,已经简要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在对待国家方面的任务问题的主要教训。正是因为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没有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国家机器,法国大革命才失败了。
一方面,不管资产阶级采用何种所谓“民主”的制度,其本质都是对本阶级的民主而对于广大的农民和无产阶级来说,这样的民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列宁号召我们不要对资产阶级民主有任何的幻想。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确认,“打碎”国家机器是工人和农民双方的利益所要求的,这个要求使他们联合起来,在他们面前提出了铲除“寄生物”、用一种新东西来代替的共同任务。
然而,又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列宁在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验时指出,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可以实现 更完全的民主:废除常备军,一切公职人员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
首先是军队的废除。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这对公社尤其必要,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坚决。但是实行镇压的机关在这里已经是居民的多数,而不象过去奴隶制、农奴制、雇佣奴隶制时代那样总是居民的少数。既然是人民这个大
多数自己镇压他们的压迫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不需要了,人民完全可以自己来直接行使这些职能。
其次,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
并且,列宁进一步指出一切公职人员毫无例外地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撤换,把他们的薪金减到普通的“工人工资”的水平,这些简单的和“不言而喻”的民主措施使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起来,同时成为从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这些措施关系到对社会进行的国家的即纯政治的改造,但是这些措施自然只有同正在实行或正在准备实行的“剥夺剥夺者”联系起来,也就是同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联系起来,才会显示出全部意义和作用。
总之,无产阶级专政无疑是一种优越的体制。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的国家政权。一方面,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首先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民主制度,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享受的民主,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够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条件。当社会全体成员或者大多数成员自己学会了管理国家的时候,对任何管理的需要就开始消失;民主愈完全,它成为多余的东西的时候就愈接近;国家愈民主,国家就会愈迅速地开始消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实行强力镇压,粉碎他们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把他们排在民主之外。
列宁指出: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方面,毛泽东也将《国家与革命》的理论认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按列宁国家理论建立了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并联合各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民主,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世纪的征途上,邓小平反复强调,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业。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
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依法治国之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权的专政力量不能削弱,还要加强。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有坚强的保障,我们才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五篇:观《金砖国家》有感
观《金砖之国》有感
认识金砖,读懂金砖,感受世界正在发生的嬗变。
“金砖之国”的简写就是BRICS,所代表的五个国家是俄罗斯、印度、中国、巴西、南非。没有看该记录片之前,我只懂“金砖五国”包括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但是对其成员的历史和国情等方面都了解不多。《金砖之国》让我认识了“金砖”,读懂了“金砖”,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各角落正在发生的巨变。
俄罗斯卷——-大国再造
俄罗斯,国土横跨亚欧两大洲的世界领土面积第一、国力雄厚的大国,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那世界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俄罗斯经济社会进行深度剖析和梳理,俄罗斯领土巨大,资源雄厚,但同样有其劣势,近三分之二的国土位于冻土地带,使作为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挖掘隐藏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时面临很大的开采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最大难题,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倒在难题面前历经改革与发展,幻灭与重生,负重前行,如今正厚积薄发,飞速长成为傲立于世界经济之林的新兴经济体。
巴西卷——升腾亚马逊
巴西,在五百年前的航海地理大发现中向人们揭下了神秘的面纱,在从奴隶制体系中解脱出来后,巴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巴西是公认的地大物博,但是强烈的贫富分化,使得国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患,对此,巴西以包容自若的姿态,迈向舞台中心,从喧嚣的金融中心圣保罗,到宁静又壮阔的伊瓜苏;从热情婉约的里约热内卢,到奇幻之都巴西利亚;从神秘浩瀚的亚马孙,到历史悠远的萨尔瓦多,一次又一次的消除贫困得天独厚的资源,给巴西带来了新生,成就了巴西的“金砖”之梦。
印度卷——-不可思议的国度
印度,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印度是世界宗教最多的国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等,而印度人几乎人人信教,没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而今,人们不再只是关注她的古老而神秘,同样关注她那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这个国家近一半人只会拼写自己的名字,软件出口却名列世界第二;这个国家常被抱怨节奏缓慢、做事拖沓,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仅次于中国。从古老到现代,从神话到世俗,世界关注印度,不仅因为它的古老和神秘,也因为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更因为,人们不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而这个国度却将古老、现代,发达、落后,富饶、贫穷,谦逊、高傲、、、这些矛盾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国度。纪录片从经济到文化,从历史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节目详尽展示了印度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的各个侧面:挣扎求生的底层民众,对未来充满理想的企业大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信仰的坚持,从而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崛起的经济体—印度。
南非的“和解”
南非,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南非有3个首都4各种族,其中非洲黑人又有9个部族,国旗上有6种颜色,11种官方语言,至少19个政党,参加了第一次民主选举。黑人白人咀嚼同一部历史却滋味各异,令人难以理解的失业率,极低的受教育率,贫富差异恶化,种族冲突频繁,等等这些都大大地制约了南非的经济发展;而随着上世纪末,种族和解之风吹遍南非后,南非“用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用经济发展和改革来促进和解,用以解决南非的种族隔离,进而加大经济发展。加入金砖之国体制行列,南非将以一个新的姿态立于国际经济之林。
《金砖之国》中那洋溢着异域风情、壮阔优美的画面,那散文诗般凝练的解说词,那令人扼腕慨叹的历史沧桑,那崛起的经济,那悦耳的背景音乐和豪迈的主题词,无一不令人震撼。它兼具纪实性、开创性、可视性和全面性,是一部连接历史与未来,体现现在,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思考的鸿篇巨制。由于“金砖国家”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对于金砖现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部片给我们提供了了很好的材料。可以说这是中国观众深入了解金砖国家和世界发展动态的“一扇窗”。该片通过对金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生民情、历史变迁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介绍,系统地阐释了金砖国家在全球化、区域经济化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该片的描述很客观、理性、全面,资料丰富又详实。它生动地展示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金砖国家崛起的历史脉络、经历的过的困难和低迷期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金砖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都有过一段被殖民的历史;在历史的艰难时期都有伟大的领袖挺身而出,肩负重任,大胆创新地实行改革,如中国的邓小平爷爷,南非的曼德拉总统,巴西的卢拉总统和卡多佐总统,还有俄罗斯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各国都致力于打造一个“硅谷”: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巴西的坎皮纳斯。
“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总和占了世界的28.8%,人口占了世界的42.88%。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14年时,金砖之国在世界经济增量中的比例将达到61%。这个团体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国际秩序朝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金砖各国应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正如该记录片的总顾问陈雨露先生所说:“金砖之国更贴近之国。”是的,透过该片,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之道,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如此,了解他人,取长补短,剖析自我,反省自己,关注国内外最新态势,把握个人发展机遇。《金砖之国》启迪我们如何将自己打造成“金砖”,如何更好地体现我们的含金量。是金子定要发光,“用年华赋春秋卷”,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书写自己最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