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

时间:2019-05-15 08:5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

第一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这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也可以得到相关论述。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分配的方式是由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的,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分配中,既要重视分配中公平的问题,也应重视效率问题。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

通过学习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在《资本论》的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的性质,进而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首先指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这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曾经深刻论述: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分配形式的具体设想,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对此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实践要求进行创新发展,确立符合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分配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的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1)按劳分配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以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是消灭了剥削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消费品分配模式。

(2)按劳分配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总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条件而存在的,马克思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而且整个社会就只有这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是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3)按劳分配制度下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都是公有制,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消灭了剥削。

(4)按劳分配所得的产品并不都是自己所有劳动的回报,而是都有所提取和扣除。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进行了下列提取和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 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在我国同样如此,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把这些需要从劳动者所创造的总价值中提取和扣除。

与我们过去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设想阶段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还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所贯彻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模式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点:(1)按劳分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实行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商品经济不复存在。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那里具备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经过一段过渡时期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阶段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同时由于整个社会不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对立阶级,再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非常丰裕,已经能够取消市场和超越商品经济,因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消亡的商品货币关系下实行的按劳分配也就直接从社会中取得,每个生产者不再需要交换自己的产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到现在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不具备实行马克思那种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价值规律的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不同,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直接分配,而是要分别对企业联合劳动和职工个人劳动作两层次的估量。相应地,劳动报酬也要经过先集体后个人两个层次的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与自身的辛勤劳动、劳动的熟练程度等劳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企业占有生产资料状况、经营好坏有密切关系。按劳分配完全置身于市场环境之下,受价值规律支配。(2)按劳分配主体不同。

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社 会,全社会就是一个统一的分配单位,每一个劳动者直接把他的劳动贡献给社会,然后由一个社会中心(国家)根据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直接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个人消费品,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同为国家。

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只能在公有制的企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按劳分配,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具体说来,一方面,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产品都是企业员工的联合劳动产品;另一方面,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差别很大,只有承认差别,才能调动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践按劳分配,而不是在全国。企业成为分配劳动成果的微观主体,国家在分配过程中扮演着宏观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我国分配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是不同的。(3)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同。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而我国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马克思在设想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时认为, “等价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交换的内容不再是价值,而是劳动,交换的形式不再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里已经不存在商品经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内在地客观地要求等价交换,要求承认差别,而且我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激发竞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不一定少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脑体差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存在,消除 “三大差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为否认、强制消除“三大差别”只会使大家都贫穷。(4)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劳动券”,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结束后, “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凭这些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而且劳动者所领得的这份消费资料是实物形式的,而非价值形态的货币,可以直接消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的形式,其具体实现模式是:劳动———商品———企业货币收入———货币工资———商品。

在这里,劳动力也是商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形成企业货币收入,通过企业内部 4 的分配,劳动者得到货币工资,货币工资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不是类似劳动券的“证券”,劳动者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商品。由此可见,我国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得到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说我国的按劳分配是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过程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差异,片面地进行纯理论上的解读,必须结合实际,根据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的反思,灵活地运用马克思理论。按劳分配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劳动成果分配,有利于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经济还不发达或还未充分发达社会的公平。至于因此引起的收入差距,则需要国家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公平。

以市场为导向的济体制改革,使得那些能够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而那些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的经济主体则步入了缓慢发展的行列之中,市场机制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拉大了收入的差距。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客观上也会扩大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使得劳动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由于财产在代际之间转移的数量不同,工作经历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市场机遇的驾驭能力不同,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会逐渐拉大。

最后,过高收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分配体制不完善,对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了严重影响,致使再分配更加不公平。在地区收入差距中,东部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地域条件,能够吸引到较多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在收入上必然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这种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副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一定要采取以下有效的对策措施:

第一,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第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二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第三,要较好地解决公平分配问题,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

应当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相结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要通过各种手段,理顺收入关系,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化。

第四,加强规范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减少行业的垄断因素,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其实行价格管制,减少和降低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降低高收入者的水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做好收入的再分配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综上所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15年11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执政党已经意识到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弊端,并正在开启新一轮的改革。

第二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上)

2010-6-25 摘 要: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劳动和劳动时间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消费资料是按劳分配的对象,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存在“资产阶级权利”是按劳分配的弊病等思想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注重居民消费需求的闪光思想。这些思想可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理论生长点: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建立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关键词: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扩大居民消费,为生产者谋利益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不足是导致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在全球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出口下滑。政府大规模投资不可能持续,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个长期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随后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胡锦涛元且致辞都突出扩大内需并将其作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和有效推手,而扩大内需的动力和后劲取决于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取决于大多数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多少。然而。当前我国“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分配份额不断下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却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这既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藩篱,又是经济增长模式重构的突破。为什么要满足居民消费和怎样促进居民消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等论著中提出了许多闪光思想,尤其是按劳分配理论中蕴涵的“为生产者谋利益”思想,可为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

一、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根本

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是按劳分配的目的和宗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做出初步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说明在“自由人联合体叫,把总产品按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由全体成员消费,劳动时间是衡量人们分得消费资料的标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谬论,指出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前要对社会总产品作六次必要的扣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虽然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这里表明扣除不是目的,只是社会正常运行的手段,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谋利益,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就要切实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部分中批评了杜林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所作的辩解,强调了群众消费对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群众的消费不足,是一切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社会形式、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一个必然条件: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才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因此。群众消费不足,也是危机的一个先决条件,而且在危机中起着一种早已被承认的作用。“这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的根源,又彰显了社会主义生产形式重视人民群众消费的制度优越性,从而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契合按劳分配原则的民本、民富思想。

社会主义经济体受到为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目的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规律的支配,本质上没有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矛盾,所以理论上不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也被卷入并受到严重冲击,原因是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内需不足,过剩的产能要靠外需出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相对下降,缩小了按劳分配的范围和扩大了按要素分配的领域,进而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范围,使我国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任何脱离这一目的的手段都不能形成健康、持久、稳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历史的首要前提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而且一切发展都归结于人的发展,他批判资产阶级按资分配的“见物不见人”,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反对脱离人的现实世界而陷入拜物教的迷幻世界,强调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以人为本”,认为应以人的共同发展为根本,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迷信造成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读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进而又推演为“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他一切都要让步,都可以被牺牲”,其结果必然是重外需轻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高投资低消费等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发展观。自2000年以来,中国投资率居高不下,从2000年的35.5%提高到2008年的43.5%,而消费率则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5.3%,而美国高达71%,日本也在55%以上。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而投资中又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样在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必然放缓甚至下降,这又会直接抑制国内有效消费需求,而消费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要而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耗与花费,它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起点,是劳动生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消费需求不足,生产就缺乏动力。为此,在后危机时代,一要摒弃仅以GDP的增长速度作为评价分配体制的优劣。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程度;要扬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而代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日的。二是加快提高分配率和改变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局面。分配率越高,表明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反之。分配率越低。社会分配越不均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目前则在15%~20%之间。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增速较快,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对比的是,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5.6%下降为2007年的11.2%。表明财政收入的提高是以居民收入的增幅放缓为代价的,居民收入水平低是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二、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共享

劳动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标准。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根本手段,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在社会分配领域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实现,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劳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的社会主义社会。“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起点公平了,生产过程平等了。这就第一次消除了千百年来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剥削现象,实现了劳动和收入分配的平等,比起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分配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只能根据个人对社会付出的劳动多少领取个人消费品。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那里“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所以还未能生产十分丰富的产品满足劳动者多方面的合理需要,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不能平均分配。而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社会主义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有足够的物质文化产品可进行分配,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激发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目前严重的“重资轻劳”现象却极大抑制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劳资矛盾,也阻碍了居民消费需求。由于把特定时期“效率优先”绝对化、长期化、固定化。导致地方政策上的资本偏好甚至资本崇拜、GDP崇拜,资本收益率很高,劳动报酬很低,资本过分压榨劳动,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居民消费怎能扩大。劳动报酬过低产生了十分消极影响:一是低劳动报酬与高资本回报率并存,产生劳动过度依赖资本的状况,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二是低劳动报酬不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广大中低收入者缺乏消费能力,占我国人口2:3的农民的消费额只有城市人口消费额的一半,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例,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会迅速转变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经济增长就会有持续动力。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视域下的居民消费(下)

2010-6-2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供分配的劳动成果,以劳动为标准的分配结果较为公平合理,因此,在整个社会的社会剩余分配中,要让劳动所得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按劳动获取收入的比例高于按资本等要素产权获得收入的比例,让要素收入处于从属地位,让劳动收入成为绝大多数人收入的主要和基本来源,让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在我国居民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居主导地位,中低收入者更是以劳动报酬为收入的主要渠道,所以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对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收入较低的普通劳动者消费倾向比较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就会促进自身消费增长,就会提高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所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能使广大劳动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一要切实保护劳动报酬权益。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步入资本短缺向消费需求不足的转换期,特别需要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政府应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纠正并处罚用人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安全保障、伤亡事故诸多方面的违法行为,完善劳动法,确保劳动者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稳步提高。二要建立利润分享制。社会主义劳动者劳动所得除了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还要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凭借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的特权。劳动者根据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获得一定股份,实现“按劳分红”,股东分红后的剩余部分再以工资外附加形式分得,包括与劳动贡献挂钩的奖金、退休金、住房、养老医疗、旅游度假等福利。具体到不同性质企业实行不同的分享方式,国有企业实施职工股份制,私人企业实施利润分享制,集体企业改为合作经济并实施股份合作制。

三、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批判拉莎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观点时阐明了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思想,未来社会消费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前要扣除必要的补偿基金、积累基金。“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作为消费资料即消费基金,在分配给个人直接消费之前还要扣除公共消费基金,“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一部分。”据此,按劳分配不是对全部劳动产品按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完善的社会保障既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又要照顾到社会中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或需要救济的贫困者以及应付自然灾害、卫生医疗保健、教育等社会保障性开销。

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作了阐述,“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只体现新追加劳动的剩余产品必须充当保险基金”,“这种基金是收入中既不作为收入来消费也不必用作积累的唯一部分,„„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后,也必须继续存在的唯一部分。”在马克思的历史语境下,社会保障基金在不同生产方式条件下都是存在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是如此,而且这部分基金具有专门的用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这部分基金对扩大居民消费意义重大。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要防范不测事故和自然灾害: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关注社会中丧失或没有劳动能力者的生存: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有医疗卫生保健做后盾:要想扩大居民消费,必须援助低收入群体使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总之,实行按劳分配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扩大居民消费,提升生活质量的体制保障。

健全的社会保障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后盾,也是经济社会顺利运行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经过几十年的构建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一要加快社会保障基金的储备。在国家储备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推进建立鼓励富人捐资公益性基金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从而提高社会保障后备基金的储备能力。按照马克思的扣除论,把“扣除”的基金积累起来,形成社保专项基金,这部分基金“既不用于积累,也不用于消费”,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和浪费。二要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险应扩大到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社会福利要提升其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将社会福利法制化:社会救济应加大政府财政开支,放宽救助条件,提高救助标准。三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滞后,农村救济更为薄弱,在养老卫生医疗保障上更要强化国家职能,增加农村公共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以化解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方面因城乡税负不均、收入不均等因素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困境,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支付受益度的剪刀差。

四、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注重分配中的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在阐明按劳分配的伟大进步的同时还指出“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这种平等的权利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另外,由于劳动者在家庭赡养人口的不同。“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就是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平等权利所导致劳动者在实际收入和生活上的差距不能依靠按劳分配本身来解决,要靠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发展公共消费来逐步缩小。对于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指出:“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体现了按劳分配制度的暂时性和历史过渡性。马克思也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克服按劳分配的弊病给出了应对之策,在公共消费基金中,一般管理费用“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相应地,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这一减一增表明公共消费基金要主要用于“共同需要”,从而很好地弥补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因不同劳动者自身的差异而产生分配结果上的不公平,“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可见,“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照特定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对相应的部门和社会成员进行消费资料的分配即采取按需分配的方式。这种设想恰恰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公平、公正的本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马克思预见的不公平,还必然存在着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诸多矛盾导致的结果不公平,由机会不平等引起的不公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从按劳分配视域看,劳动报酬与劳动投人量、产出量没有很好地挂钩,不同企业收入差距不反映劳动投入和产出的真实情况,相当程度上是价格体制扭曲和产业结构刚性所造成的,高收入来源于与行业有关的“超市场权力”。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为了着力拉动居民消费,平抑分配中的诸多不公平,政府无论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还是从履行自身职能出发,都应当有所作为。一是要加快最低工资立法,将医疗费用与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纳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标准范围,职工最低工资的确定要依据于家庭人口、生活费用、价格变动、医疗与教育费用、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马克思认为若无外在的强制。资本家就会通过压低个人工资来提高利润,尤其在劳动力过剩情况下,而并不一定要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来提升收益。那么。现在我们指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主动提高工人工资是根本不可能的,政府就必须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二是大力推动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使企业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等,首要解决目前劳资双方协商主体严重缺位问题,通过完善工会制度来实现劳资的平等对话和劳方的利益表达。三是完善产权治理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从市场化角度看,垄断行业的垄断收益是得益于技术、资金和资源的独占性,解决其收入过高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公平竞争,最终达到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接近的调控目标。目前,某些国企高管离奇的高薪中含有行政垄断的“红利”,侵占了国有资产的利益,政府应当对薪酬过高的行业适当做减法,对薪酬过低的行业适当做加法。大幅度提高垄断企业“红利”上缴比例,明晰垄断企业的产权归属,让国企产权不只给予高层管理者。也要相应地赋予普通职工,变无产者为有产者。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客观经济规律,如果以我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为理由、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为借口,虚置甚至否定按劳分配,恰恰会造成收入分配更大的不公平、不公正。相反,我们应深化对按劳分配的研究和理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掘按劳分配新的理论生长点。其中。为社会主义生产者谋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按劳分配的应有之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成果共享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制度优越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始终把扩大居民消费问题置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视野之中,努力构建鼓励居民消费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型模式,尤其在全球经济调整下,外部市场萎缩倒逼扩大内需,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

作者:李明桂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夏鼎

第三篇:按劳分配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摘要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配制度不无道理。因为两种分配制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所依托的经济体制以及所使用的经济手段都不尽相同。虽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之间存在差异,但细究两者,也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两种分配方式的差别,同时也应重视两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上的兼容和渗透。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在我国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才能深刻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仅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模式。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我国生产关系的多层次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层次。现行主要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另外,还有个体生产经营者的自劳自得等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有其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分配内容。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关键字

本质 原因 主体 对象

主要内容

1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不同,被分配的对象不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因而应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决定个人所得收入的份额。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明确指出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后的剩余。即为了形成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积累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在按劳分配之前,需要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必要的扣除,扣除的项目包括:(1)补偿基金;(2)积累基金;(3)公共消费基金;(4)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5)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6)救济金。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这些项目后,剩余部分就是个人消费基金,即按劳分配的对象。根据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其基本观点是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都应得报酬,因此生产成果应在参与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最初萨伊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资本和劳动,后来,马歇尔把企业家才能从普通劳动者中独立出来,生产要素就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其相应的报酬分别为:雇佣劳动者(应包括职业经理)得工资,资本所有者得利息(或利息的转化形式),土地所有者(包括国家和集体)得地租,企业主获得利润(指企业主收入)。后来新古典主义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以及要素报酬与要素贡献之间的关系,即各种要素的报酬应与其在生产中的贡献成正比。按要素分配的对象是总产品中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剩余。亚当·斯密指出:“一个大国全体居民的总收入,包含他们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其余留供居民自由使用的便是纯收入”①这里的纯收入即是按要素分配的对象。可见,按劳分配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论,按要素分配是依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按劳分配所要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而非社会总产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总量,即国民生产净值进行间接税等项目的调整后的余额,两者确实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指向。2两种分配方式背后的载体不同。分配方式以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为载体。从所有制来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明为生产要素的背面。”②生产要素占有的格局,决定生产成果分配的格局。正面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背面就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主体凭借其要素所有权必然要求获得一份相应的产品索取权。在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中,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不能提供任河其他生产要素。社会的每个成员除了个人消费资料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因而按劳分配以公有制为基础,按要素分配以私有制为基础。从经济体制来看,按劳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按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相应地,按劳分配通过计划手段实现,而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决定,相应地,收入分配也采取高度集中、完全排斥市场作用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各部门、各企业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以及个人工资的调整都由计划决定。企业不是收入分配的主体,没有任何收入分配的自由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量和居民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可以根据经营状况自主决定企业的收益分配,因而各种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贡献大小及要素供求关系决定其收入多少。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日益融合与渗透资源配置方式是决定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变为市场,利益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按劳分配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的优化程度,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承认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在经济运行中的贡献,并允许它们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因此,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模式。同时,宏观调控及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原因使得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并正在实现着相互渗透和兼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是分配个人劳动报酬的社会主义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要以一定的方式为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社会和集体以劳动为尺度,在对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根据每个成员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按劳分配原则科学内涵释义

首先,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它的适用范围是公有制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即社会成员向谁提供劳动?向社会和集体;谁来分配劳动报酬?社会和集体。因此,他的劳动必须是被社会和集体承认的有效劳动,那些不被社会和集体接受的劳动是无效的。无效的劳动或劳动成果不能参与分配。

其次,按劳分配原则强调以“劳动”作为分配劳动报酬的主要标准,既不是按资本分配也不是按政治表现分配,更不是按资格分配。

第三,按劳分配的“劳”,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大部分由机器来承担,作为“劳动者”的人,更多的是向社会和集体提供脑力劳动。

第四,“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告诉我们,按劳分配原则规范的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我们这个社会的成员中,有许多先天性的不具备劳动能力,或者后天因为某种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们所有的社会成员在幼儿和少年时期都不具备劳动能力;而且终究有一天,我们都会进入老年时期,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按劳分配原则规范的只能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第五,“一定的方式”既指社会成员所从事的行业、职业,同时也是指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的具体方式,不管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具体劳动方式。

第六,社会和集体为什么要做“各项必要的扣除”? 归纳起来,原因起码应该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二是为了用于社会和集体管理服务的需要;三是为了用于各项社会和集体公益事业的需要;四是为了用于赡养不具备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需要。

第七,“根据每个成员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劳动报酬”,谈的是考核的标准问题。

既要考核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的劳动的数量,更要考核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的劳动的质量。数量的考核是建立在同等质量的平台上的,不同质量的劳动不能同等对待。劳动的质量高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为了便于考核,各行各业都有必要制定既能够体现劳动的数量,又能够体现劳动的质量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具体工作职责。全面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分配给劳动报酬”的具体方式,在现阶段一般以货币的形式,采取发放工资、津贴、奖金等具体形式来进行。

第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更多的是在谈一种分配的理念。鼓励全体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到处洋溢着生产劳动积极性,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就能够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能够早日实现。

第四篇:马克思按劳分配释读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

2010 年第1 期改革与战略NO.1,2010 第26 卷(总第197 期)REFORMATION & STRATEGY(Cumulatively,NO.197)马克思按劳分配释读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 范林榜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9)[摘要] 文章指出,分配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是按劳分配的实践基础。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小企业在其薪酬管理中加强按劳分配理论实践也有利于促进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按劳分配;中小企业;薪酬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0)01-0162-03 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按劳分配理论是关系到能否以科学发展观对待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和正确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的重大问题。中小企业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薪酬管理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的科学实践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而提高中小企业人才竞争力。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释读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约·弗·布雷1839 年提出的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了其萌芽状态的按劳分配思想,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发展了这个思想,在1875 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正式创立了按劳分配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道:“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可见,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有四个基本的要点。1.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的历史前提条件是既消灭了私有制又消灭了商品市场。马克思指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①2.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的具体形式是不通过货币只通过“证书”来实现。他说:“他从社会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②3.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依据和尺度是劳动。劳动既是分配的依据也是分配的尺度,作为分配的依据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与劳动,“不劳者不得食”。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是指用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度量标准,“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③虽然马克思同时也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智力或体力上胜过另一个人,他就会在同一时间提供较多的劳动。但这并不影响劳动时间直接表示劳动量的大小,因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有种种理想的前提,全社会单独的公有制决定了个人的智力或体力也是社会投资培养的结果,即使先天条件好,这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培养和劳动中得到补偿。“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 ④“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⑤4.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双向的。即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工作,而社会则在对社会总产品作各项扣除(主要指六项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 1 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⑥之后,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简单概括为:所谓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时间分配,是指社会在实现了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的前提下,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进行个人消费资料(经过扣除)的分配。

二、释读按劳分配的“劳”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按劳分配的“劳”指的是用以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经扣除后)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一种尺度,即在种种条件下的劳动时间,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前提、依据和尺度。但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1997 年9 月中共十五大提出有关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以来,人们对按劳分配中的关键和核心“劳”有各种不同理解,综合理论界的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劳”指劳动数量和质量。苏联经济学家M·亚姆波尔斯基早在1931 年发表于《经济问题》杂志的《现阶段的工资问题》一文中就说过:“按劳付酬由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增长所决定,并取决于每个工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1936 年斯大林同美国作家霍华德的谈话中也提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有劳动的义务,虽然人们所得到的劳动报酬不是以他们的需要为标准,而是以他们所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 ⑦“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客观必然性,要求社会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不劳动者不得食”(许涤新,1981)。2.“劳”指劳动要素。“按劳分配是物质要素公有化之后不再充当分配依据时产生的一种分配方式”,可将按劳分配“视为按要素分配的转化形态,即完全按劳动要素分配”(郑志国等,1998),即按劳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3.“劳”指价值。有人说,按劳分配是按价值分配,“劳”就是价值,并把这种观点强加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来证明按劳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是按“社会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交换,即“按价值交换”(张泽荣,1984)。4.“劳”指劳动成果。这种观点认为:“劳动成果是劳动的最终完成或实现,它综合地反映了劳动能力、劳动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劳动的社会效果等多项因素。从只能对有效劳动付与报酬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形态的劳动是确定分配标准的最充分、最可靠的依据。依此来计算报酬,会促使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合理利用劳动对象与劳动手段,关心劳动成果的社会价值。如此,也就在全面的意义上体现了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社会经济职能。”主张按劳动成果大小进行分配的人还往往以马克思的这样一句话作为根据:“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⑧5.“劳”指劳动能力。还有人指出按劳分配中的“ 劳” 是指“ 劳动能力”,即潜在形态的劳动。认为它是各种劳动形态的基本内容,所以按劳分配之“劳”首先应该指劳动能力。6.“劳”指劳动效益。受市场经济条件的限定,按劳分配的根本是劳动者个体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劳动投入,分配的尺度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者的劳动投入对企业生产利润所产生的效益。劳动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劳动量只能从两个角度来衡量:一是劳动耗费量,二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贡献量。要劳动必然有劳动耗费,表现为一定量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但是,劳动耗费并不一定会带来劳动效益。即是说,等量的劳动耗费并不带来等量的劳动效益。劳动效益是指对企业生产利润做出贡献的劳动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担负着不同质的劳动职能。唯有把劳动者不同质的劳动视为相同的劳动,用统一的劳动效益尺度来衡量,才能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使劳动者既积极__劳动,又追求其劳动的经营效益。这必将促使全社会和全体劳动者在观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摆脱单纯以劳动时间或劳动数量来简单、片面衡量其劳动价值,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将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的评价重心转到以劳动效益为中心的整个过程之中。

三、按劳分配与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

马克思按劳分配在理论界的争论充分说明“劳动”必须参与分配,但并不是以马克思所指的劳动时间绝对长短作为分配的标准,即按劳分配中的“劳”在作为分配标准时不是指“绝对劳动时间长短”。这说明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员工的“劳动”必须不折不扣地参与分配,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时不能随意拖欠和克扣员工薪酬,也不应该随意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来增加员工薪酬收入,中小企业应在提高员工劳 2 动时间效率基础上增加员工薪酬收入。我们还认为上述第二种观点(即:“劳”指劳动要素)极具代表性。因为劳动同样是一种生产要素,而并不是劳动力是生产要素,正如管理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不是管理能力是生产要素一样,因为只有劳动这种生产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一起才能生产出财富,而不是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生产出财富。如有劳动能力但不劳动,也不能产出财富,自然也就不能参与分配,更不能说用它来作分配的依据。但要劳动肯定得要有劳动能力,而有劳动能力却不一定劳动,还要由劳动能力的拥有者(劳动者)的主观意愿来决定。可见,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不仅要通过薪酬来吸引人才,更要通过薪酬实践来用好人才,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按劳分配中的“劳”指劳动要素,即使在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中“劳”也有劳动要素之意,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其实质也是按要素分配,只不过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更强调劳动这种要素与其他要素分配总产品(经六项扣除)后剩下属于劳动要素的那部分的分配。因为这部分的分配能很好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部分当然只能“按劳分配”、按劳动量进行分配,这时的分配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按劳分配,即劳动这种要素分得的总量应该怎样再进行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其他要素应分配的份额——六项扣除部分),在马克思假设的理想状况下是按劳动时间进行分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具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仍起作用,我们认为,劳动这种要素在与其他要素进行第一次分配其共有的成果时,是按要素分配并且不能只按劳动这种要素进行分配,如果这样中小企业投资者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很快就会走向衰亡;在进行劳动这要素已分得的那部分再进行分配时,只能是按劳分配,这时只能按劳动量的大小来分配,实现“多劳多得”公平的薪酬管理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种分配都应该由价值规律、市场机制来进行。所以,按劳分配的“劳”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种生产要素和其他要素一样要参与分配,并且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下,是单独强调了“劳动”这种要素,说明它是首要要素要首先参与分配,并分得大头,从这层意义来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指劳动这种要素。这就说明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不论企业盈利还是亏损,员工的薪酬要首先支付,才能分配给其他要素,即先完成企业劳动者薪酬的分配后,中小企业投资者才能受益剩余部分,而不是相反,否则会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其二,在劳动这种要素分得的那部分再进行分配时就只按劳动这个要素量的相对大小来进行分配。换句话说,在对劳动要素这部分获益进行分配时,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进行分配,这时按劳分配中的“劳”指劳动量。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员工不同劳动量进行分配。分配的具体标准也不可能是上述所说的价值、劳动成果、劳动能力和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时间,而应该是劳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量用劳动效益来衡量,劳动效益计量应市场化,这样才能在分配中体现效率兼顾公平。虽然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预见对社会主义经济作了基本分析后提出来的,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状态还有差距。在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和实施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和谐、健康和快速地发展。

注释:①②④⑥⑧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斯大林文选(1934—1952)[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参考文献]

[1] 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郑志国等.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途径[J].经济学动态,1998,(5):37-40.[3]张泽荣.实行两级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J].经济体制改革,1984,(2):18-22.[责任编辑:黄兴豪]

第五篇:对我国改进按劳分配制度的设想

我对我国改进按劳分配制度的设想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顺口溜:前有我爸是李刚,后有我爹李双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儿子有钱去买狂,老子后面替你挡。小小竹排江中游,老子流氓儿风流。革命重担挑肩上,谁敢拦我谁遭殃。改装宝马向前走,红星照我去战斗!正所谓“我爸是李刚,杀人不用慌。我爸李双江,咱有冲锋枪..不知道看到这条信息后大家有什么感受,是否觉得在我们这泱泱大国,在我们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条件下不应该有这样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是啊,想想现在都21世纪了,不再是地主阶级而是社会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人人都应该享有公平,可是依然是这样的体制依然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但现实还是这么不公。我想:“这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这么霸道的原因,更多的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吧。”

那为什么,我国还要实行这一制度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有问题必然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等严重问题,仅靠在上面搞修修补补是要误大事的!

初次分配是基础。初次分配不公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根源,解决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下决心给基础动手术,从分配制度上解决初次分配对劳动的不公——从提高初次分配的劳动报酬做起!除了上述例子之外,其实分配制度对劳动的不公还有很多例子。初次分配对劳动不公的表现之一,“利润侵蚀工薪”.工薪性所得,是劳动者获得的劳动力成本补偿,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必须。不惜一切手段“侵蚀工薪”以谋取更多“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还有欠薪、赖薪、地板工薪甚至更黑的“黑砖窑”、“黑矿山”„„总之,“利润侵蚀工薪”是对劳动的残酷不公。初次分配对劳动不公的表现之二,收益分配——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利润)。

劳动只能获得工薪——劳动力成本,而资本不仅可以回收成本,并独占全部收益,这就是旧的也是现行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如果说“利润侵蚀工薪”是表现在“成本分配”上对劳动的严重不公,那么,在“收益分配”上,资本要素独占收益,则是对劳动更严重的不公。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益分配方式、制度,是比“利润侵蚀工薪”更为严重的对劳动的不公。

温家宝总理认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就是制度因素。为了健全按劳分配制度,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公平问题,主要是调整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关系因为收入分配改革属于再分配,再分配关注的是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市场失灵或者市场机制不健全,公平就会被损害;公平的损害,可以使效率进一步降低。当前的问题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出现了混乱。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都加速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那既然找出了症结所在,国家领导人也指出了对策,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和对策吧。我觉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因为,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之间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取决于其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和转化。按劳分配只能以通过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那我们国家又应该怎样做呢?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应变革只有资本才能(使人)致富的分配制度,创建劳动、勤劳也能(使人)致富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即使是初级阶段),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能让这种连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都不容的残酷的罪恶行径继续重演、横行——必须创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薪法案”。改革分配制度,应该从满足广大劳动者对劳动、勤劳能致富的渴望出发,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创新,改变通过付出更多劳动来增加收入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状况,让大家的劳动成为“富民”劳动,让劳动越来越有尊严!就是要针对对劳动的不公(“利润侵蚀工薪”和“资本要素独占收益”)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就是要变革对劳动的不公分配制度,创建让劳动、勤劳能致富的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我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二)加强法治建设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保障。

(三)必须注意实行正确的政策选择。

(四)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机会均等。

(五)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法律手段,包括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和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市场手段,可以给资源重新定价,调节垄断企业暴利;三是行政手段,比如推进公务员工资改革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如今,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而改革分配制度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是改进按劳分配制度的重点,这场酝酿已久的改革,是发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目的、特点和优越性的重大历史变革。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分配史上的重大变革。

下载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大全)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作者:周为民 陆 宁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分配原则、基本分配制度。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一,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1》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摘要 自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有了剩余,便有了收入分配问题。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之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作者:周为民 陆 宁 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分配原则、基本分配制度。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选择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选择题1.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A.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B.凭借劳动、土地获得的收入C.企业承包者的年薪D.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2.在我国......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课题名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掌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含义,原因,以及意义并且能够知晓按劳分配的......